• 猴子再见

    全113集
  • 主演:
  • 地区: 意大利、法国
  • 年代: 1978

猴子再见影评

79871055
  • ChoN
    2021/5/23 13:20:13
    绝世千金

    盛京醋王,哈哈,贴切。依然还是那个剧情,加上必备的悲情桥段,为了江山,为了大义必须牺牲爱情,自以为是为了别人好而伤害爱人,做出一副自己很委屈求全的样子是要怎样,难过受伤也是活该,这种经典剧情瞎死了。花应迟、江轩宇、柳修文,所有的男配们的人设都很好啊,深情,成全,还助攻,不病娇,不偏执,不因爱生恨,不因爱成魔,这么多的优秀男配是真实存在的吗。最后的大BOSS果然就是

    盛京醋王,哈哈,贴切。依然还是那个剧情,加上必备的悲情桥段,为了江山,为了大义必须牺牲爱情,自以为是为了别人好而伤害爱人,做出一副自己很委屈求全的样子是要怎样,难过受伤也是活该,这种经典剧情瞎死了。花应迟、江轩宇、柳修文,所有的男配们的人设都很好啊,深情,成全,还助攻,不病娇,不偏执,不因爱生恨,不因爱成魔,这么多的优秀男配是真实存在的吗。最后的大BOSS果然就是靖远王金辰,唯一和女主没有感情纠葛,位高权重,一直在主角团附近晃悠,不就是小甜剧反派的标准设置吗?

    【详细】
    13562253
  • 绿蔷薇
    2018/12/23 12:09:45
    这部电影我最多打两星

    说实话,我是看过评论才来看的这部电影,豆瓣上,这部电影前一半人清一色一颗星,后一半清一色五颗星,完全极端的两种评论,说不清水军在哪一边,所以干脆就去电影院自己看了一遍。

    在以前的影评里我写曾经写过:如果一部电影的问题属于整体走向的大毛病,小逻辑问题基本上没有的话,那么电影会显得顺畅,看起来不会让人觉得特别难受;但反过来,如果一部电影的问题属于大逻辑上没毛病,小逻辑问题一堆,那这部

    说实话,我是看过评论才来看的这部电影,豆瓣上,这部电影前一半人清一色一颗星,后一半清一色五颗星,完全极端的两种评论,说不清水军在哪一边,所以干脆就去电影院自己看了一遍。

    在以前的影评里我写曾经写过:如果一部电影的问题属于整体走向的大毛病,小逻辑问题基本上没有的话,那么电影会显得顺畅,看起来不会让人觉得特别难受;但反过来,如果一部电影的问题属于大逻辑上没毛病,小逻辑问题一堆,那这部电影从头到尾看下来都会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

    很遗憾,对于我来说《夜魔奇案》这部电影就属于上述两种情况中的后者。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或者说逻辑设计上其实是没毛病的:

    一个伪善的银行家收养了两个孩子,分别是养子杨帆和仆人阿征,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并且感情很好,后来又分别喜欢上了银行家所资助一家孤儿院里的两个女孩子静雯和苏菲,只是杨帆与静雯是互相喜欢,阿征暗恋的苏菲心里却偷偷喜欢着杨帆。

    同时,银行家也看上了苏菲的美貌并玷污了她,虽说被杨帆撞破却还是得逞了,而在这种打击之下,苏菲也终于在阿征深情表白说一点也不介意的情况下接受了他。只是没想到银行家有生育问题,苏菲却在跟阿征偷尝禁果后怀孕产女,暴怒的银行家在得知以后逼问苏菲孩子的父亲是谁并强迫其对修女撒谎说孩子的父亲是杨帆。

    没想到这段谎言却正好被想要私下帮助苏菲逃走的苏菲的好友,也就是静雯听到了,在银行家想要摔死女婴的关键时刻,静雯从背后敲晕了银行家并带着朋友逃出了孤儿院。只是结果意外发生,在静雯追问苏菲孩子的父亲到底是不是杨帆时,慌张之下苏菲掉落悬崖,虽然被静雯抓住了手,却在把孩子拜托给静雯以后还是掉了下去。

    此时孩子真正的父亲,也就是阿征赶到,悲愤地指责是静雯害死了苏菲并将静雯打晕,想要跳崖与苏菲殉情,杨帆接着赶到,本想抓住好友的手把他拉上来,却被阿征拒绝。

    阿征虽然跳崖却未死,他找到了苏菲的尸身,为其换上婚纱后合补了结婚照,又手刃了银行家;同一天日军轰炸上海,阿征被燃起的大火所毁容;而以为阿征已死的杨帆在给自己立碑假死以后,带着失忆的静雯和苏菲与阿征的女儿远走南洋,想要开始新的生活(这三件事都是同一天里发生的)。

    六年后,杨帆改名高远洋与静雯结婚,因为静雯一直没恢复以前的记忆,高远洋就骗她说她从小在南洋长大,并定期给静雯服药以防她想起前事精神再受刺激,樱子——阿征与苏菲的女儿被高远洋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抚养,而静雯也一直以为樱子就是自己亲生的孩子。

    高远洋接到海外华侨组织颁布给他的任务,回到上海寻找当年银行家想要出走美国前提取出的一百万美金,用于抗日战争的前线资助,这笔巨款在银行家遇害身亡以后就下落不明(外界一直以为银行家是在日军轰炸上海时被炸死的)。

    为了伪装身份不引人怀疑,高远洋带着静雯和樱子回到上海,住进了自己曾经养父,也就是银行家从前的房子,并在上海联络到了自己的接头人。

    此时上海出现了一个头戴面具,身披黑色斗篷,只在夜晚出没,骑马杀人的神秘人物,坊间给他起了个称号:夜魔人。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高远洋与他的接头人终于找到了一百万美金的藏身所在,同时静雯也在各种事件的刺激下渐渐回想起了遗忘的过去。

    找到装钱的皮箱后,高远洋的接头人临场反水,并暴露了自己实际上是在为日本人做事的事实;在他和手下即将杀死高远洋之际,又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巡捕房刘探长及其上司率领的巡捕们所击毙,接着刘探长枪杀了自己的上司想独吞百万美金,打开箱子却发现是一箱子白条;高远洋提醒刘探长箱子会有别的线索,在找到新线索后推断出百万美金的真正藏匿位置应该是当年被火烧毁的孤儿院圣母像里,此时夜魔人突然出现,将刘探长和其手下全部杀死,高远洋则指出了夜魔人真正的身份——阿征。

    阿征是复仇而来,他一直杀死的都是孤儿院相关人员,修女和护工——是他们当初从苏菲手里亲手抢走了孩子并将苏菲关了起来;与苏菲一起被收养的几个女孩——是她们对修女告密才导致苏菲未婚产子被发现。阿征将高远洋关在假藏宝地点的底下洞窟之中,一番探索以后,高远洋发现洞窟竟然直通自家房子的浴室,及时救下了差点被阿若杀死的静雯(阿若是当初被孤儿院收养的最小的女孩,也是她救了当初被大火烧伤的阿征,是阿征的帮凶)。

    一番解释,高远洋与静雯解开心结,可是樱子却被阿征带走了。

    阿若告诉两人阿征想带樱子跳崖,与苏菲在地下团聚,高远洋及时赶到,却劝说不果,眼睁睁看着阿征带樱子跳下悬崖,幸好阿征临时反悔,把樱子推上崖顶后自己坠崖而死。

    最后樱子告诉父亲在摔碎的泥娃娃里找到了一颗蓝宝石,原来这才是银行家百万美金的真正所在,高远洋、庄静雯和樱子终于可以继续幸福的生活下去。

    整体上看这是一个比较俗套的剧情套路,可是如果能安排好各种细节的话,就算评分上不了五星按理四星也是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导演和编剧对剧情的处理太差了。

    电影过程之中的各种小问题就不说了,很多事情前因后果都交代不清,剧情转换生硬,前后逻辑不通,整部电影光注重情节上的反转,却没有做好反转之间的铺垫,其实如果把很多小细节处理好了整部电影会好上很多。

    演员表演很卖力,演技也是有的,女主角散着头发的时候很像林心如,男主角看上去有点像周杰。可以说电影之所以观感不佳主要是各种大的、小的问题太多了,基本上几分钟就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吐槽都吐不过来,整体看下来效果就变得很差。

    另外,这部电影其实真的不用走恐怖片路线的,那些最后解释不通的装鬼剧情完全可以删掉,我觉得如果电影单纯只是营造出一种恐怖氛围,黑夜、墓地、杀人什么的,女鬼、鬼影不出现或少出现一些反而效果会更好。

    给电影打两颗星,一颗给演员,一颗给还算可以的故事背景。

    最后说一下自己看完还记得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吐槽:

    1.片头就有一对夫妻在火车站被夜魔人追上杀死,虽说是大晚上的坐火车,火车站一个人没有也说不过去吧?

    2.我是不知道夜魔人杀人的那种抓手有多锋利,但是杀人镜头和尸体伤口的处理方式真的让我感觉不到那个兵器很锋利,也没办法理解抓一下就死是什么情况;其实就算真的很锋利,抓一下就死什么的也太夸张了。

    3.从孤儿院的合影看,护工一共有五人,片头的这对夫妻,还有之后死的三个单身男人,搞不明白夜魔人杀人杀的全是孤儿院的相关人员,这对夫妻从人数上算明明是第一个死的,却是早就听说过夜魔人的“大名”,那前面夜魔人杀的谁啊?名声传这么大怎么也得杀好几个吧?所以说导演你应该当初多找几个群演啊,放合照里就说的通了。

    4.还是片头的那对夫妻,磨磨唧唧都到车站了,旁边就是火车不先上车不说还要站火车边上吵架,吵架也就算了听见有奇怪的声音不赶紧跑还站那等,等看见夜魔人过来了才跑,不能不说:不作不死。

    5.还是片头夫妻被杀死那段,很明显的有一段配音跟字幕不同步,这种基本上电影就不该犯的问题也出现了。

    6.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阿征一直没死却直到六年以后才开始复仇,按理说这个是讲不通的,因为这样集中杀人很容易大家的目光就都集中到孤儿院上去了,对阿征一点好处也没有,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给男女主角提供线索了;如果是我,就让阿征在这六年里陆续杀人,等高远洋回国,孤儿院的相关人员基本上都死光了。

    7.所谓一百万美金的宝藏也是个悖论,因为银行家突然身死才出现了有不为人知的藏宝地点,但是那么严谨、还设置了好多道谜题的藏宝地点却按理根本不应存在,谁会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留下一堆藏宝线索给别人?按照电影的背景,银行家是临出国才取的钱,也没有时间布置宝藏,更何况把宝藏藏在自己的墓室???这明显不可能是银行家自己藏的,只可能要么宝藏根本就是假的,要么就是除了银行家以外的第二人,在银行家死后藏起来的,但是这样问题又来了,如果宝藏是真的,这个人为什么不自己把钱拿走?还要设置谜题让别人来找呢?当然电影里解释的是阿征就是靠这个把高远洋引回来,阿征就是想复仇,根本不要钱,但是电影里的人不应该“知道”啊,整部电影却没有一个剧中人怀疑过这一点。

    8.同样说不通的还有立碑,杨帆的墓碑是他自己立的,银行家有墓碑也不奇怪,毕竟是个名人,就算阿征没给他立碑也会有别人给他立的,可是阿征的墓碑出现就太奇怪了。一个仆人,唯一的朋友杨帆还假死远渡南洋了,有谁还会给他立碑?后面高远洋把阿征的墓地刨开找线索,所以明显这块墓碑,包括里面埋的尸体高远洋都不知道具体情况,那么还有谁会这样好心为一个仆人立碑?何况阿征当初跳崖只有杨帆一个人知道,现在却突然出现了第二个知情人,还给阿征收了尸,这根本就说不通。阿征墓碑上竟然有藏宝密码信息更是不该出现,因为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第二人,那么这个人既知道银行家宝藏的所在,还自己不拿,反而设下一些列线索让别人找到;知道阿征最后怎么死的,专门把尸体弄回来,给他立了个碑,并且在阿征一个下人的墓碑上留下线索(按理说要留也应该留在杨帆的墓碑上),这本身就很奇怪。也就是说高远洋在当初一看到阿征的墓碑时本就应该有所怀疑进而想到恐怕阿征没死,电影里却是他直到刨开阿征的坟墓,发现尸体不对时才发现的这个情况,导演为了“合理”还安排了一个尸体手骨有新伤的细节,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9.静雯带着苏菲逃出孤儿院,跑着跑着就到悬崖了,正常人看见悬崖都应该离远点吧,这俩倒好,在悬崖边上就争执起来了,一个退一个推还没人发现到悬崖边上马上就要掉下去,这也太不正常了吧?而且苏菲不告诉银行家孩子父亲是谁还说的过去,保护阿征安全嘛,不然银行家一气之下把阿征杀了怎么办,可是不告诉静雯又是什么情况?自己的好闺蜜听说自己和她男朋友生了个孩子谁都得问啊,苏菲把真相告诉静雯又怎么了?

    10.挺奇怪的,阿征作为夜魔人在上海大肆杀害孤儿院相关人员,活着的那几个早就意识到自己很危险,但是除了片头的那对夫妻,竟然没一个觉得不对收拾东西跑路的?唯一打算跑路的李莎跟韩丽还一定得晚上收拾东西,不能白天收拾完了白天跑吗?夜魔人白天又不会出来,而且一旦出了上海其实就安全了啊。

    11.不知道为什么六年前阿征还只是想殉情自杀,杀了银行家也能理解,想杀静雯也说的通,可是六年以后却所有的相关人员都想杀了?最关键的,他为什么想杀杨帆呢?明明苏菲死去这整件事如果说真有一个无辜人员,那就是杨帆了,毕竟他是真的什么也没做,阿征跳崖的时候还好心想救他,怎么六年以后阿征就把杨帆也恨上了?

    12.孤儿院被烧毁,抢救出来的资料放在资助孤儿院的银行家家里本没问题,可房子都易主了,资料还不拿走,甚至把放资料的屋子锁起来?这个就太不正常了吧?新主人问起来没几个能像电影里一样一点不介意还不管的吧?感觉完全就就是为了让男女主角找线索方便才这么做的,其实真的不用这样,换成资料放在被烧毁的孤儿院废墟里不是更容易营造气氛吗?

    13.我记得电影最初静雯刚刚住进银行家房子里的时候,出来迎接的佣人除了王妈还有两个小丫鬟?但是后面这两个丫鬟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属于BUG之一,而且那么大一个房子,就王妈一个佣人也很明显不可能。

    14.巡捕房的刘探长第一次在电影里的出场跟个孙子似的,再出现就摇身一变成推理一流的侦探范了,这转换的也太莫名了,我觉得根据电影剧情的需要,完全可以让他一出场就作为上司手下能干的干将形象出现。

    15.不是我说,那个在画框后面的保险柜真不至于那么破,就算是被火烧过还放了六年也不至于;而且画框好好的,保险柜一副被烧的面目全非的样子?难道说画框是金刚石仿木制品做的?

    16.阿征半夜放在樱子床边的明明是一只纯黑色的小狗,樱子却给狗起名字叫花花???

    17.静雯不顾樱子的意愿强制把小狗扔掉,樱子马上就很激动的喊你不是我妈妈……虽然明白这是电影想暗示观众她们不是真的亲母女,但是这段台词安排的真的是……太牵强了。

    18.高远洋让静雯吃药,却被静雯把碗给摔了的那个镜头,很明显碗里一滴水都没有,地上一点没湿,穿帮的太厉害,麻烦拍的时候用心点。

    19.静雯跟踪高远洋去墓地,跟的那么近没被发现不说,进了墓地地上全是树叶,走路还一点声音都没有……

    20.阿征扮夜魔人追杀静雯那一段,两人离得那么近,按理说阿征骑着马两步就能追上,可是电影里却怎么追也追不上,明明距离很近了,换个方向距离又远了,这几个镜头处理的真的不行,要么两个人距离一开始就拉大点,要么这段追击的镜头少一点,话说静雯你去找李莎,车不停门口停离大门八丈远的地方是为神马?

    21.还是阿征扮夜魔人追杀静雯那一段,静雯上了汽车以后,大马路上汽车竟然还没有马跑得快?不知道是我不了解那个年代的汽车还是本身这段剧情经不起推敲,也许那时候汽车发动机不行真的不如马跑得快???

    22.韩丽和修女的死说不通,她们俩都是死前看到了苏菲的鬼魂,但是其实并没有鬼,那她们是怎么死的?就算是阿若扮鬼吧,韩丽死的时候油灯被风吹灭,电灯突然没电,大门让韩丽守着,阿若突然凭空就出现在屋子里了怎么可能呢?韩丽还在大白天看见过苏菲,这又算什么?修女明明眼睛都失明了,临死还能看见苏菲被吓一跳更不合理了(话说修女一直住在被烧毁的孤儿院,夜魔人竟然不先杀她?韩丽一直知道修女在哪,也不找修女查明真相,果然是为了给女主留下线索再死吗?)。

    23.韩丽临时前的一声大喊,静雯开车都走了很远了,竟然还表现出一副听到了的样子???

    24.孤儿院被烧毁,说是废墟但是一点也不像废墟,除了没有灯……

    25.如果我没记错,王妈是静雯六年后重新回到上海以后才接触到的下人,莫名其妙就突然变成静雯心腹了,静雯打电话回去说不要相信先生和司机,王妈问也没问的就照做了,接受状况良好???按理说太太突然打电话回家说先生不可信,谁都得问两句吧?还有明明高远洋其实并不是坏人,可是他在档案馆里对静雯的那个态度,还有司机在家手里拿着枪找王妈那个状态真不像是好人……

    26.按理说阿征和阿若只是想要复仇,搞不明白为什么还要杀掉司机和王妈,因为这两个人也是和孤儿院完全无关的;杀死司机还能理解,怕被阻止带走樱子嘛,可是樱子都已经被带走了,阿若为什么还要杀了王妈呢?

    27.阿征在地下洞窟里杀死了刘探长和巡捕们,可是这些人跟上面的司机和王妈一样,其实并不是当年孤儿院相关人员,要说阿征这么做是想救高远洋,他又明明对高远洋又杀心,还把高远洋关在地下洞窟里;要说不是为了救高远洋,又解释不通他杀那些人的原因,毕竟阿征可不像是那种有闲心惩恶扬善的人。

    28.高远洋被阿征关在地下洞窟里,探索中发现洞窟直通自家浴室,电影里就是爬着爬着突然就到浴室里了,这个设定……你就算是抬起一块地砖发现上面是浴室都好啊,地上连个洞都没有突然就到浴室里了这什么情况?穿越???

    29.不知道阿若是怎么杀人的?看她拿着一个针筒,就姑且默认她是用毒药之类的杀人,可是王妈被她杀死以后,拖到楼上一路的地面上流了好多血,有些太夸张了,再说静雯找到的王妈的尸体上可是一点血都没有。

    30.前面阿若还特坚定要杀静雯呢,也很坚定要帮阿征,结果后面别人问了两句就把樱子的去向全给说了……

    31.阿征拉着樱子想要跳崖,结果樱子不愿意,咬了阿征一口就趁机跑掉了……这段阿征可真是一点也不像前面杀谁谁死,面对枪林弹雨还能毫发无伤的夜魔人——这个设定也够让人吐槽的,前面巡捕们怎么围攻夜魔人,阿征都能毫发无伤,完全视枪林弹雨如无物,这穿的绝对是防弹衣吧???话说那匹马也穿了隐形防弹衣吧?人没事,马也没事。

    32.电影里出现过好多次,明明看着人影在前面,突然人就跑到了后面,看着是吓人一跳,实际上这样的镜头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本来就没有鬼,这样安排最后解释不通的都属于BUG。

    33.电影结尾部分给樱子安排的台词实在是有些问题,一会儿为了高远洋的安全说承认阿征是自己父亲还愿意跟他一起跳崖,一会儿又说原谅阿征,希望他能不死……真的不像是一个小孩能说出来的话,而且剧情的转接也太生硬了。

    34.结尾阿征抱着樱子跳崖,过了一会儿竟然又攀着悬崖爬上来了简直不科学,还不如设定成跳崖前被高远洋劝说成功,把樱子放下自己独自跳崖呢。

    像我上面说的这些问题,有很多都是只要稍微多上一两个镜头或者稍微改一下台词就能修正的,所以感觉真的很可惜。

    【详细】
    98446872
  • 黄小邪
    2019/8/31 20:55:46
    《美国工厂》:特写镜头下的“全球化”与“美国梦”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

    (原载“澎湃·思想市场”,有删节)

    张泠

    2016年秋,我入职纽约州立大学,如所有新同事一样,成为UUP(大学职工联合工会)成员。UUP成立于1973年,如今代表四万多人,是美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界工会。UUP在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为员工争取权益,如更好的福利,目前的目标之一是为兼职教师争取更公平待遇,获得同事们支持。我略懵懂地交会费,小心收存会员证,对于今日之待遇乃工会成员数十年来努力抗争换取,并无特别切身的认知,直到看到美国纪录片导演茱莉亚·赖克特(Julia Reichert)与丈夫史蒂文·伯格纳尔(Steven Bognar)的纪录片《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2019),及读了一点美国工会历史的资料。

    《美国工厂》关于中国“玻璃大王”、亿万富翁曹德旺于2014年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顿(Dayton)区域莫里恩市(Moraine)开设“福耀”玻璃厂制造汽车用玻璃,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员工(不少为以前关闭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人)。其间劳资关系由兴奋乐观转至对立矛盾,不仅有中、美思维方式、管理方格差异与误解,更有试图组织工会的工人与管理层的角力。阶层、种族、国别等问题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夹缠不清,自动化的阴影更威胁着全世界劳工阶层的未来。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如伯格纳尔所言,《美国工厂》即是“贴近地、用特写镜头看全球化”。

    一.美国工厂,世界工人

    很多观众都对《美国工厂》里美方管理人员到福建福清的“福耀”厂“取经”如何提高美国工人效率的段落印象深刻。这不但是透过美国人视角的“陌生化”时刻,也是没参观过类似工厂的中国观者的“眼界大开”时刻。工厂军事化管理,班前例会工人列队喊口号;他们每天手不停歇工作十二小时,每月休息一、两天;有人每年只能回家一次看小孩。与这些外人看来压抑与压榨的残酷强烈对比的是央视“春节晚会”风格的公司“年会”那些和谐、乐观、刻奇的歌舞表演与热烈气氛,以至于将一位美国客人感动到流泪,说“无论如何,我们在同一个星球,同一个世界,即使有分歧,我们是一体的。”

    福清工厂的企业意识形态,是“封建家族”与“国家主义”合体,并融合了社会主义时期工厂文化遗产。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曹德旺是不容置疑的男性权威,下辖大大小小的管理层男性权威,统领着被当做机器人管理的基层工人。管理者活学活用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修辞来鼓励(欺骗)工人:“报国为民”、“勤劳朴实学习创新”,来替换和遮蔽最大限度榨取工人剩余价值以期利益最大化与阶层分化本质。这套话术(甚至颇有主旋律色彩的厂歌歌颂“春满中华,福耀人间”)高明之处在于塑造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幻觉,也将工人的劳动表现塑造为“美德”对其进行道德化绑架与测量:为了对大家庭“忠诚”,工人要不断自我改进、提高生产力、对超时工作任劳任怨甚至甘之如饴,因而有“团结力”和“凝聚力”,这才是值得称颂的、有“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的华夏“工匠精神”——帮企业成功就是帮国家发展。工人若有任何反抗意识,大约会被视为懒惰、自私而道德破产,而非被视为争取应得权益。年会上也表彰类似“改革开放”前的“新长征突击手”的“最佳班组奖”。国有工厂风格的自成一体的宿舍、食堂、娱乐场所、甚至集体婚礼,都提示着一种集体主义“延续”。曹德旺妹夫任党委书记与工会主席也暗示着工会、党委与资本的媾和。工会负责员工文娱活动及心理建设/规训:爱“福耀”即是爱党爱国(与美国工厂中“工会”的意义完全不同,这点后文会提到)。

    然而在光鲜社会主义修辞遮掩的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机器”与“人”的价值、本质及相互关系已全然不同。工人阶级不再是“老大哥”、在厂里当家作主、发扬主人翁精神建设社会主义,而是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竞争中代表了中国“人口红利”优势的农民工/新工人。他们只是“世界工厂”中被异化的低成本劳动力,为资本家赚取巨额利润;“中国效率/速度”的代价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严被剥夺。但当然对很多工人来说,经济收益已比贫困的务农时代有所改善。只是在他们年轻力壮时尚可被雇佣,年老时的医疗、养老问题会否抛给社会与个人?令人想起世纪之交前后的国企私有化过程中,那些为国家辛劳半生却被资本无情抛弃的老工人。如今即使在高科技行业,关于“996”的论争也是中国科技工人被压榨的现状。美国高科技产业工会力量式微,企业如Google在公司为(尤其单身)员工设计了各种便利服务,从食堂到健身房、游戏室,使得员工愿意在公司停留更久(自然也就自愿加班更久),更不必说所谓“共享经济”中工人如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工人不再被视为公司雇员而只是承包者,不享受员工福利及受到劳动法保护。

    “福耀”的企业文化无法搬到美国,在代表美国工人权益的工会长期抗争下,八小时工作日与周末休息已被写入法律,产业工人也在长期斗争中有更强维权意识。在中方管理人员看来,美国工人慢,懒,闲聊天,效率低,为了工资而劳动,缺乏中国工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与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的中国工人相比(他们背井离乡来此一两年,仍拿中国的几千人民币月薪,不过每日多了五十美元餐饮补助),曾经骄傲的美国工人的落差甚至幻灭感显而易见,不仅对于“福耀”,也对于他们的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及美国劳工阶层的未来,甚至影响到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俄亥俄所处没落工业区(所谓锈带/rust belt),本来是摇摆州,此次成为川普的票仓——有工人认为希拉里代表加州湾区高科技新贵利益,与制造业底层脱节,而被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蛊惑。这一口号也被曹德旺后来换上的华人总裁刘道川使用,用以鼓励美国工人加强生产力。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将2016年选举前后拍摄的素材全部舍弃,大约担心有喧宾夺主及制造分裂之嫌。

    “福耀”的管理方与美国工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当然不可忽视。美国人的确在充满赞扬与鼓励的环境下长大,更在意自己是否被尊重(哪怕是表象)。中国监工则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性及层级体系,以批评为主。美国工人认为不被尊重,因为中国人从来不说:干得不错!然而,文化与种族碰撞的表象遮蔽了超越国别的阶层利益,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问题被转移置换为种族与仇外问题(如川普一再强调“中国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或曹德旺将美国工人的不满归结为:“美国工人对中国人有敌意”。这令我想起华裔女导演崔明慧的纪录片《谁杀了陈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1987)。1982年,华裔青年陈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莱斯勒”汽车厂的两位白人男子以棒球棒打死,只因对方以为他是日本人——当时日本车在美国市场成为强劲对手,令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岌岌可危,很多美国工人失业因而仇恨日本人(乃至亚洲人)。这除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也是资本主义残酷竞争下同为受害者的最基层工人自相残杀的悲剧。其实“福耀”雇佣的无论中国人还是各层级美国人(包括律师及管理者等),由于利益驱动(收入数倍、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工人的工资)而成为剥削者的代理人和打手。《美国工厂》开篇不久,副总裁Dave听到一位议员在庆典讲话中提到“福耀”应有工会便恨不得“剪掉他的头”。

    美国工人慨叹:以前那种高工资高福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无法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从前在“通用”工厂时薪是29美元,“福耀”是不到13美元。反观“世界工厂”中的中国农民工/新工人,他们甚至从未体会过那种福利与尊严的“奢侈”,不仅因为后发资本主义的时间差,也因为在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中,“第三世界”的工人永远居于底层。尽管与欧美国家的工人同为全球化的被剥削者,与后者的待遇相比,他们是“更低廉的劳动力”,更少受劳工法律保护。中国政府逐步改进劳工法时,自由流动的资本的逐利性便使得工厂向劳动力更低廉、更少劳工法的地区迁移,比如东南亚国家。

    拍《美国工厂》时,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怀着对美国工人的感情进入,逐渐发现中国工人同样值得关注,这是全球化中劳工群体的共同命运。但因不懂中文,他们无法与“福耀”两百来名中国工人沟通,拍了一年后意识到这重要缺失,因此找到两位中方制片人、纪录片导演Zhang Yiqian与李米杰。她们每月到俄亥俄拍摄,也同去福清,与片中中国人建立信任与联系。导演夫妇认为她们帮导演理解中国的企业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历史,教他们看待普通中国工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此片的确没有很多西方导演拍摄中国时先入为主的猎奇的刻板印象表达,态度温和谦逊,唯一遗憾为中国女工视角的缺失。

    二.美国工厂,美国工会

    俄亥俄州非裔民主党议员弗莱德·斯特拉霍恩(Fred Strahorn)指出:工人和劳工运动建造了美国。美国工人的权益,是无数参与工会的前辈流血牺牲抗争出来的,并非财团与资本家格外仁慈。《美国工厂》中出现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为美国最大的独立工会,成立于1935年,1936-1937年间组织了一系列罢工、静坐等活动,迫使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通用、福特)承认其代表工人谈判的合法地位。工会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工人话语权,找到企业盈利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平衡点。UAW为工人争取更高工资与更好福利,支撑他们稳定富裕的“美国梦”,鼎盛时(1979年)有150多万名成员,如今由于汽车工业的国外转移及财团各种反工会措施而缩减到30多万人。尽管UAW后来有官僚化及腐败等问题,不应否定其争取劳工权益的历史与积极意义。在各种右翼媒体与政客不断丑化、抹黑、以偏概全的宣传下,工会似乎成了美国制造业衰落的元凶,而不提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全球化、资本转移、去工业化等问题。

    美国劳工运动与工会组织主要蓬勃于东、西两岸与中西部。在美国南部,组织工会则困难得多,也与政治保守及种族隔离有关,因此,后来在美国投资的德国与日本汽车公司,都选择在劳工法保护薄弱的南部投资建厂。这些工厂,在各方阻挠下,至今工会也无法组织起来。资方压低工人工资,即降低人力成本,保证日本汽车在自由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这些对资方的“好处”,是历史悠久、工会力量强大的美国汽车工厂无法比拟的,所以他们在美国关厂,转而去压榨价格更低廉的墨西哥工人。

    《美国工厂》并未解释工会在美国的历史与现状,大约对美国观众来说算是常识,但它细腻揭示了“福耀”如何斥巨资(一百万美元)雇佣反工会咨询公司(LRI/labor relations institute)在工人被强制参与的培训中将工会歪曲为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障碍而非为他们争取权益的代言人,并断言组织工会的结果可能会对工人薪资福利更不利。“双管齐下”的另一端,管理层提薪收买部分工人、找借口开除组织工会的积极分子,从而分化工人力量及削弱加入工会的声音。很多工人被“培训”和灌输恐惧后而投否决票,尤其是没有工会抗争经验也担心因此失去工作的年轻人。当然,工会再组织工人罢工也不会再吓到雇主(劳工法的漏洞使得雇主可随时解雇罢工者并雇佣其他工人),他们不再有谈判筹码。在资本的强势碾压下,心怀正义感的中年叉车女工Jill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从姊妹的地下室搬出来住上自己租的公寓,又因参与工会运动被开除而生活无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类似LRI这样破坏工会的私营公司炙手可热,成为一个庞大且利润不菲的产业,他们在公会成员下降、工人工资减少的企业文化间推波助澜。

    精明的资本家曹德旺曾算了一笔账,除了人力成本,在莫里恩投资设厂各项成本都低于国内(可知国内工厂很大程度上依赖剥削工人来降低成本牟利),兼之美国各地政府争夺投资项目,不断推出巨额优惠补贴政策。“福耀”因雇佣两千多名当地工人,市与州政府给予各项补贴,使得其买地与改造厂房等于免费。除掉“工会”这个心腹之患,再换上身手敏捷体力更佳的年轻工人及自动化对工人的威胁,他已不必再担心美国工人“制造麻烦”。

    《美国工厂》结尾字幕写道:到2030年,自动化将令全球三亿七千五百万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画面是摩肩接踵上下班的中国和美国工人。想起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1936)开篇以蒙太奇手法将羊群与熙熙攘攘上工的产业工人剪接在一起,暗示同样任人宰割的命运。《美国工厂》最后一个镜头是工人模糊的背影,一个暗淡未知的未来。赖克特说《美国工厂》的结尾令人不安,它不是那种人们看完会起立欢呼的电影。全世界无产者早已没有联合的可能,资本和资本家却张开“全球化”的翅膀顺畅地流动游走逐利。有人说:资本将人变成机器,等机器成熟了再抛弃人。

    三.美国工厂,美国导演

    “福耀”工厂所在地代顿,有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创新发明与工业制造的历史,几乎是两代人以前的“硅谷”:这是赖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处,收银机也诞生于此。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之一“通用”(GM)公司的工厂在此开了86年。“通用”工厂对本地至关重要,在1950至1980年代之间,通过工会的抗争与保护,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蓝领工人可获得不错的收入与福利,过着有房有车、可送孩子上大学的中产阶级生活,不同族群和平共处。七、八十年代后,耗油更少及人力成本更低的欧洲与日本车在美国市场份额激增,美国汽车行业受到冲击。为降低成本,美国汽车工厂不断迁往墨西哥,代顿社区每况愈下。2008年,“通用”生产线开下最后一辆卡车后关闭,留下数千名失业工人与他们绝望的家庭。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导演赖克特与伯格纳尔每日去工厂门口及附近酒吧拍摄和采访——他们在代顿住了数十年,住处离工厂仅二十分钟车程。因美国汽车厂工人总被反工会的商业媒体抹黑,他们对持摄像机的人怀有戒心。导演以真诚和坚持获得了工人的信任,拍摄了40分钟纪录短片《最后一辆卡车:通用工厂的倒闭》(The Last Truck: Closing of a GM Plant,2009,HBO出品)。该片获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遗憾的是《最后一辆卡车》 里只有工人视角,因为“通用”管理和决策层拒绝受访及禁止导演进厂拍摄,派保安在厂门口附近阻拦和驱赶他们。工厂车间的镜头,由工人用手机或用赖克特提供的小型高清摄像机秘密拍摄,部分出现在《美国工厂》开头。

    《美国工厂》有点像《最后一辆卡车》的“续集”,因为数年后“福耀”买下了“通用”废弃厂房,在当地政府与民众热烈欢迎下高调进驻。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这里会有故事,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文化交融或更多。当地商界人士喜欢《最后一辆卡车》,向曹德旺提议由赖克特夫妇拍片记录这个历史性时刻。曹德旺同意了,并不设任何限制,任由赖克特夫妇团队五个人、五台摄像机拍摄了三年(2015年2月到2017年12月)。在那些工会之争白热化的艰难时刻、曹德旺容易招致非议的时刻(比如开除美方管理人员等),他也自行其是,从未干预过拍摄。

    《美国工厂》为了保持独立性,并未受“福耀”集团资助,制片方为Participant Media——该公司也出品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电影《罗马》(2018)及非裔女导演艾娃·德约列的剧集《有色眼镜》(When They See US)。《美国工厂》在圣丹斯电影节获美国纪录片最佳导演奖,8月21日在Netflix上线。在Netflix不覆盖的中国,也有广泛传播与热烈讨论。很多媒体宣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及夫人“投资制作”该片,甚至暗示这是“奥巴马的电影”,非常不确。奥巴马夫妇的确筹办制片公司“高地”(Higher Ground)且与Netflix合作(为了“名流站台”效应,后者要支付前者数千万美元报酬),《美国工厂》是“高地”选择发行的首部电影,且以较低价格购入版权(Netflix规定不许公开收购价格),但“高地”并未在任何程度上参与影片制作,仅后期发行。颇有反讽意味的是,尽管被视为对劳工友善的总统,2009年奥巴马任总统期间,并未着力推进“雇员自由选择法”,该法令会使工人更容易组织工会及增加对违反劳工法雇主的罚款。有人认为他抛弃了劳工运动。十年后,他高调支持涉及劳工权益的《美国工厂》,避重就轻,不断强调“讲好故事,让我们增进理解”之类的心灵鸡汤。

    尽管几乎被奥巴马夫妇的光环遮蔽,赖克特与伯格纳尔并非名不见经传,尤其前者,是美国纪录片历史上重要人物。若以奖项论英雄,她有三部作品获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本人也于2018年获国际纪录片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今年五月,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她的个人作品回顾展。赖克特是位于代顿的赖特州立大学的退休教授,在那教了28年纪录片制作。她一直是有良知的纪录片工作者,秉持对性别平等、社会公义的关注,几部重要作品如《成长的女性》(Growing Up Female,1970)、《工会女仆》(Union Maids ,1976)、《正观“红色”》(Seeing Red,1983)等常在美国的纪录片历史及性别研究课程被观摩讨论。

    赖克特是美国战后成长的一代(baby boomer)。那代人大都接受过反越战、种族与性别平权运动的洗礼,思想倾向进步并强调行动,对社会公平、劳工权益有不懈追求。赖克特自述开始纪录片创作是为了作为女性,要打破影像表达的男权结构,且以这样比较亲民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广泛的民众,从而激发思考与讨论,进而付诸行动来改变社会。与当时伴侣吉姆·克莱恩(Jim Klein)合作的《成长的女性》是赖克特的毕业作品,关于俄亥俄某镇几位女性的故事,探讨女性被教育体系、流行文化、社会期待等规训、形塑的性别认知及劣势社会地位,如今看来仍针砭时弊。这是美国女权运动的一部重要作品,多年来不断在美国各地放映,以直观方式提升观者反思意识及对持怀疑态度的民众解释什么是性别平等。1971年赖克特创办“合作社”(co-op)形式的发行公司New Days Films,避开电影院的商业运作,直接在学校、工会、社区组织放映,是一种非牟利的公共教育模式。

    赖克特与克莱恩合作的《工会女仆》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是采访三位经历过1930年代美国劳工运动的女性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不仅涉及工会领导工人为改善恶劣工作环境、超时低薪工作而进行的抗争,也不回避讨论白人男性领导的工会内部的官僚化及种族和性别歧视。两人合作的《正观“红色”》再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此片重新挖掘美国共产党人被湮没的历史:在美国“大萧条”(1920年代末)与“冷战”(1940年代末)初期之间,有一百多万美国人加入美国共产党,带着激情与希望,为劳工阶层的权益与尊严、为了一个更公正平等的世界而抗争,相信这是美国未来的正确方向。随着“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对进步人士的迫害与“反共”气氛愈发紧张,人们噤若寒蝉,闭口不谈这段历史,这种恐惧在导演拍片时的八十年代仍在。

    与赖克特以往的纪录片相比,《美国工厂》少了份粗粝朴拙,多了份圆熟,更接近主流纪录片,部分在于原创配乐及导演首次雇佣剪辑师(以前作品大都自己剪或由克莱恩帮助)——林赛·乌茨(Lindsay Utz)花了18个月将1200小时素材剪到110分钟。导演与剪辑师讨论了一星期,将墙上贴满索引卡,标注不同人物与主线。然而由于题材庞大、线索与人物太多而无法一一深入,有浅尝辄止之感。此外,人们很少谈论纪录片的声音,此片导演非常注重声音采录。他们用小麦克风,增加私密感及尽量排除人物说话时工厂车间里噪音干扰。有些访谈只录声音,作为旁白使用,配合人物做其他事的画面,观众如在听他们的思考或内心独白。因为生产线上的工作枯燥重复,人们的思绪容易漫游。导演有时随下班的工人到他们的生活空间,听他们的日常对话。有些访谈是凌晨两点在工人家里录的,伯格纳尔认为这时更可以听到人们的内心想法、灵魂思考的声音。

    另一种是隐喻性的“声音”,为底层发声。《美国工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放映后,一个人站起来,说:“我是迈克尔·摩尔,你们所有电影都对我有重要影响,尤其我们都在中西部劳工家庭长大,我们通常在电影里看不到自己,我们的声音被忽略,感谢你们为我们发声。” 摩尔的纪录片《罗杰与我》(Roger and Me, 1989)记录了他的家乡、密歇根弗林特作为“汽车城”的衰败——如莫里恩居民经历的,由于“通用”关厂造成当地数万人失业,民生艰难。尽管他们作品风格迥异,赖克特也敬佩摩尔,认为他拓展了纪录片的形态,如一个朋克摇滚小孩闯进衣冠楚楚的派对,嬉笑怒骂揭开各种伪善体制的画皮。赖克特也追随对她影响较深的纪录片的足迹(多为关于美国民权及工会运动的佳作),如《哈维·米尔克的时代》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Rob Epstein, 1984)、《矢志不移:美国民权运动1954-1985》(Eyes on the Prize, 1987)、芭芭拉·卡颇(Barbara Kopple)的《美国哈兰县》(Harlan County, U.S.A., 1976)与《美国梦》(American Dream, 1990)——两部都关于美国工人在工会领导下罢工,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工人力量的削弱与工会的兴衰折射了1970至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变迁与资本主义走向。另一部她没提到的德国纪录片《输家和赢家》(Losers and Winners, 2006, Ulrike Franke and Michael Loeken),讲述的是与《美国工厂》类似的境况:中国工人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遭遇德国工人的差异与冲突。

    作为一直关注社会问题的导演,赖克特很少将个人作为纪录片的主角,她关注的是社群,尤其是被剥夺与边缘化的劳工群体。她大都采用“直接电影”与访谈形态,不以旁白叙述介入,讯息以字幕解释。因而导演的视角大都通过采访、剪辑来构造:不同视角的并置、对比、争论、对话。《美国工厂》少了赖克特以往作品中粗糙犀利的棱角与明确的政治诉求,显得四平八稳。因导演想平衡各方声音(即使那些视角彼此冲突),不在政治上“站队”,对每一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情理解,包括曹德旺。赖克特后来在访谈中说:曹德旺是佛教徒,也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想盈利,不断迫使别人达到他的目标。他怀念田园过去,又是资本主义浪潮的弄潮儿。 这个人也很复杂。他们试图将这种复杂性表达出来。

    赖克特也理解美国工人的绝望,因为贫富分化已是前所未有的严重:人们从未见过CEO工资是普通工人500倍的时代。赖克特与伯格纳尔认为在这个日益撕裂的政治环境,他们想让所有人(无论老板、经理还是蓝领工人)都能看这部纪录片并讨论相关社会政治议题,如为何工人工资停滞不变而富豪阶层收入连年增加?如何创造一个属于每个人的未来?全球化带来怎样的经济与文化的构造性变化及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何等影响?伯格纳尔说:彼此对话更有意义,而非躲在自己的角落和标语里。赖克特认为我们的公共讨论中越来越少谈到对弱势者的理解与支持,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少,她希望能用纪录片教育和团结民众而非分化他们。

    【详细】
    104539728
  • QIUYD
    2015/3/31 23:25:35
    引入深思
    电影讲述了一个艺术家女孩多疑的从一张闺蜜和男友(其实不是)的照片得出未婚夫出轨 后来认识了一个拆迁户土豪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的故事。 不得不说电影的发展比较离奇,电影的拍摄节奏有些跳跃但也不至于到不懂的程度。 对于这样小成本的电影,谁说不能尝试一下呢。 如今讲当代男女复杂的关系 宣扬“狂欢”的价值观确实屡见不鲜, 本电影新奇在用女孩的视角来看 引导观众认可她过程跳跃的逻辑推理当中,
    电影讲述了一个艺术家女孩多疑的从一张闺蜜和男友(其实不是)的照片得出未婚夫出轨 后来认识了一个拆迁户土豪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的故事。 不得不说电影的发展比较离奇,电影的拍摄节奏有些跳跃但也不至于到不懂的程度。 对于这样小成本的电影,谁说不能尝试一下呢。 如今讲当代男女复杂的关系 宣扬“狂欢”的价值观确实屡见不鲜, 本电影新奇在用女孩的视角来看 引导观众认可她过程跳跃的逻辑推理当中, 尽管可能会提出一些异议, 但最后却是相信了女孩的判断并有些为她感到同情。 但最后揭示真相时却是一个巨大的逆转,人们哑然失笑,“这么一想,简直是个狂想症啊” 有趣的是当她把自己的臆想告诉闺蜜和未婚夫之后,他们起初觉得荒唐,后来居然真的照她的臆想在一起了! 这也许让我看出了 也许生活中一个无意的引导性话语确实会在某些方面激发人的某些意识,尽管闺蜜和未婚夫当时觉得离谱,但是他们潜意识里收到了这个可能,并在适当的时候爆发了。 因此, 不管时间是否和你有关系,对当事人妄加评论和揣测是危险的,可能真能激发那种可能性;从乐观的角度来想,当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做时,听取多方的意见或许真的能激发未来的可能。 最后说说拆迁户男主,一个人包下了这儿所有的游艇就称之为老总,况且这个老总的钱还是因为拆迁得来的。 拆迁之前找的女盆友因为他穷不和他在一起, 拆迁之后有钱了坐拥美女。 这样的对比只能让人发出“风水轮流转”或是“我为什么不是拆迁户”的感叹。 而他求说他是惨的,惨在哪? 有钱了有美女了,不过是一个不值得爱的女孩跑了。 我却认为不是他惨, 是这个时代惨。没有拆迁房的人早起晚归为钱操心,有拆迁房的人做着收房租。为什么?因为政府要这片地。 本来世界就因为每个人的出生不同而有所不公,如今还有人为的因素给那些幸运的人天上掉钱坐享其成的福利。他们也许因此就宽裕了,生活少了奋斗多了享受,这是对人的本性的纵容,是违法人类规则的行为。政府应该是给予公正的象征而不是给予拆迁男坐拥美女还对文艺女一见钟情说我爱你的权利。 以上这些是本人脑洞的结果,可能有些偏题 反正就是我对电影所思考的部分内容。 也许电影没有想这么多,也许想了这么多,那也无妨,给人带来启发的就是好电影。
    【详细】
    743092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