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61720
  • 苏黎世的列车
    2019/4/17 20:57:04
    短评写不下了,nara刚回国打电话打断了思绪,下一场快开始了,然后就这样吧

    这一下午都没从《野梨树》中回过神来,三个最喜欢的话痨型导演中,伍迪艾伦喜欢聚焦中产阶级和上流酸腐、侯麦擅长捕捉扑朔迷离的男女关系和情感、锡兰则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互不相容的灰色地带,阐释着生活的本质。从影像风格上来说,侯麦像是巴黎街头喜欢谈论哲学和革命的画家,伍迪艾伦是四处游历创作的剧作家,而锡兰,则是愤世嫉俗的小镇青年,与周遭格格不入,跟故乡无法对话、对未来充满茫然,养育他的那片土地和家庭人伦

    这一下午都没从《野梨树》中回过神来,三个最喜欢的话痨型导演中,伍迪艾伦喜欢聚焦中产阶级和上流酸腐、侯麦擅长捕捉扑朔迷离的男女关系和情感、锡兰则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互不相容的灰色地带,阐释着生活的本质。从影像风格上来说,侯麦像是巴黎街头喜欢谈论哲学和革命的画家,伍迪艾伦是四处游历创作的剧作家,而锡兰,则是愤世嫉俗的小镇青年,与周遭格格不入,跟故乡无法对话、对未来充满茫然,养育他的那片土地和家庭人伦爱恨交加、像极了贾樟柯描摹的时代变迁中精神无处安放、徘徊在都市与故土之间的当下这一代人,唯一不同的是,土耳其的小镇青年在乡下的田野上谈论的是信仰的价值、宗教的意义,而处在经济野蛮飞跃国度的小镇青年,谈论的是去哪飙车K歌、抖音吸粉、或者野心勃勃的互联网新贵。野梨树里绵密不绝的台词,富含哲理和思辨的对白、剪不断理还乱的细碎日常,复杂的代际关系、雾气氤氲的田野、广袤苍凉的土地、抽象的主题,都在浇筑锡兰成长轨迹里不断迭代不断破碎和重建的认知,就像那口井,明知没有水源,却还要挖下去

    【详细】
    10119442
  • lyhotcat
    2016/3/27 12:57:47
    《洛杉矶捣蛋计划》一部有缺点,但值得推荐的电影
    明明是一部温情片,偏偏起了个喜剧名,让人与《小鬼当家》之类的电影产生联想。说实话,如果不是冲着Dennis O’Neil,看到《洛杉矶捣蛋计划》这样的片名,我一般不会去看。因为《小鬼当家》这类型的题材被拍了几十年,已经审美疲劳。 但是看完后,这部影片让人... &n
    明明是一部温情片,偏偏起了个喜剧名,让人与《小鬼当家》之类的电影产生联想。说实话,如果不是冲着Dennis O’Neil,看到《洛杉矶捣蛋计划》这样的片名,我一般不会去看。因为《小鬼当家》这类型的题材被拍了几十年,已经审美疲劳。 但是看完后,这部影片让人...  (展开)
    【详细】
    7829229
  • 上善若水
    2021/9/3 20:57:30
    单纯的秀玉

    看到秀玉腰上系着重物,沉在海里,浮不上来的时候,胸中就像被大锤砸了一样,说不出的难受。

    孩子啊,你还那么的年轻,也许就是那么的年轻,又被困在这个落后的渔村里,在可能医不好腿的时候,才觉得人生无望了,你把对范实患得患失的感情看得太重了。

    她对范实说过两句话,

    等你上了大学就会认识很多女孩子,那个时候你就会忘了我。

    等我腿好了,你背了我多少,我就背

    看到秀玉腰上系着重物,沉在海里,浮不上来的时候,胸中就像被大锤砸了一样,说不出的难受。

    孩子啊,你还那么的年轻,也许就是那么的年轻,又被困在这个落后的渔村里,在可能医不好腿的时候,才觉得人生无望了,你把对范实患得患失的感情看得太重了。

    她对范实说过两句话,

    等你上了大学就会认识很多女孩子,那个时候你就会忘了我。

    等我腿好了,你背了我多少,我就背你多少。

    人生真的很长,能做好多的事情,男女之间的情爱,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详细】
    13844246
  • 马儿不饱不跑
    2019/12/2 1:04:45
    一场被淹没的爱,文德斯镜头下的心有灵犀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因为它探讨了太多恋人各自的关于生命信仰的部分,而且由于职业身份的小众化,这份信仰异于寻常。

    从情节看来两位主角选择信仰先行,忍痛将爱情排在后面,爱情对两人分别之后所执行的行动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可是影片依旧以上帝视角让我们看到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他们在经受考验,或者说,观众能从他们各自分别后的经历中感受到了爱情的余温,这份余温滚烫、跳动,是电影

    这不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片,因为它探讨了太多恋人各自的关于生命信仰的部分,而且由于职业身份的小众化,这份信仰异于寻常。

    从情节看来两位主角选择信仰先行,忍痛将爱情排在后面,爱情对两人分别之后所执行的行动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可是影片依旧以上帝视角让我们看到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他们在经受考验,或者说,观众能从他们各自分别后的经历中感受到了爱情的余温,这份余温滚烫、跳动,是电影立意高级的地方。

    导演善用视听的力量去刻画他们心有灵犀,爱的氛围贯穿始终。

    起初,他们的爱升温于一场餐厅交谈。女主丹妮对詹姆斯讲述着海洋的五层空间,并要求他闭上眼去聆听感受,在我们的认知里,特工、间谍敏感多疑,眼睛是敏锐洞察的放大镜,但是詹姆斯选择了闭上眼睛聆听丹妮叙述海底的黑暗,维姆文德斯舍弃了特工片的特有的类型化元素,给予了观众特工更为常人的普通面。

    12068560
  • 呆头猫猫
    2022/5/25 14:49:27
    结局其实并不复杂,更多的是对社会性存在或死亡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结局里活下来的不是本体而是复制体,本体应该是被毒死了。

    Sarah虽然经过了训练,但是杀人意愿的心理训练始终不过关,她并没有展现出很坚定的杀人执念。而复制体接触社会只有一年多,而且思维能力依然有逻辑模式限制,也不如正常人类那样灵活,所以从感情上讲没有太明显的杀人负担。复制体只是对自己的社会存在意义有些疑惑而已。<

    首先,我认为结局里活下来的不是本体而是复制体,本体应该是被毒死了。

    Sarah虽然经过了训练,但是杀人意愿的心理训练始终不过关,她并没有展现出很坚定的杀人执念。而复制体接触社会只有一年多,而且思维能力依然有逻辑模式限制,也不如正常人类那样灵活,所以从感情上讲没有太明显的杀人负担。复制体只是对自己的社会存在意义有些疑惑而已。

    所以,Sarah本体中毒以后,复制体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复制体最后虽然活了下来,但她只能一直掩盖身份把自己当成本体来生活,做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得吃自己不爱吃的墨西哥菜,不会开车还得开车,甚至原来Sarah本体留下的屏幕破碎的手机还得继续使用。

    虽然活下来了,但这根本不是复制体想要的生活,所以她开车撞坏的汽车在路上不断的转圈发泄,在不属于自己的道路上怎么也走不出去,让活下来的复制体也很绝望。

    其次,关于用克隆人来延续自己。

    从社会学角度讲,死亡最让人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的物理消失,而是被人遗忘。然而现实中更可怕是自己还没物理死亡,就已经被社会所遗忘。

    所以,影片最核心的科幻创意,就是为了打消那些知道自己即将死亡的而产生的社会性遗忘恐惧,所以推出了用克隆人来延续自己的社会属性,同时还创立了一套对克隆人和本体的管理规则。

    看似很荒诞的科幻创意,其实反应的是一个严酷的社会现实,就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多数人的社会存在度都在不断的降低,社会联系的频率也越来越低。相比于我们的父母辈或者更上一代人,与其他人的社会联系越来越稀少,甚至很多人连自己对门多年的邻居都不认识。

    有的人会默默的习惯这样的趋势,但也有人会因此而感到焦虑,然而并没有什么系统性和有效的改善途径,所以才有了用复制体来延续自己即将到期的生命的理念。

    想想其实也挺可悲的。

    最后,Sarah男友和母亲,其实他们都直到活下来的是复制体,而且也希望活下来的是复制体,但都愿意做假证说活下来的是本体。

    男友和母亲几乎就是Sarah最主要的两个社会关系了,但他们都希望或者叫期待Sarah应该是他们理想里的Sarah,而不是原本现实中那个。所以复制体展现出来她们理想中的样子时候,就可以把原本的Sarah拒之门外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才是每个人在其社会联系中不可替代性的根源。当这种独一无二的基础消失的时候,在社会关系里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无从谈起了。这也是为什么克隆人在社会学上可能产生的颠覆要远远大于在生物科技领域,大部分人类还没有做好这种对成千上万年来形成的社会逻辑习惯产生颠覆性变革的思想准备。

    Sarah面对被拒之门外的抓狂和愤怒,只是这种附带情绪的一个小小的表现,突然被自己的社会关系彻底抛弃,很容易让人产生极端的想法。如果这种想法的人达到一定比例,人类社会也就离彻底终结不远了。

    【详细】
    144171444
  • 梦里诗书
    2014/12/23 12:42:54
    诗情画意的亡命
    文/梦里诗书


    电影将时间定格于上世纪60年代,镜头聚焦希腊,《亡命地中海》细致入微的复古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今时之作,没有飙车追逐,也不曾险象环生,剧情虽泛善可陈,却被包裹上了一层太美的糖衣,那写满复古的诗情画意,契合着这场唯美悲情的亡命之旅。


    老奸巨猾的诈骗犯切斯特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一个并不实诚的向导吕达尔,三人微妙的逃亡组合构筑了这部电影的人物架
    文/梦里诗书


    电影将时间定格于上世纪60年代,镜头聚焦希腊,《亡命地中海》细致入微的复古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今时之作,没有飙车追逐,也不曾险象环生,剧情虽泛善可陈,却被包裹上了一层太美的糖衣,那写满复古的诗情画意,契合着这场唯美悲情的亡命之旅。


    老奸巨猾的诈骗犯切斯特与他年轻貌美的妻子,一个并不实诚的向导吕达尔,三人微妙的逃亡组合构筑了这部电影的人物架构,电影伊始西装革履,谈吐优雅的切斯特带着妻子悠闲的游历世界,而被客户雇佣的私家侦探,终于在希腊找到了这个骗子,切斯特失手杀了侦探,吕达尔决定帮助他,于此拉开了这段亡命旅程,电影在悬疑的塑造上并不出彩,随着剧情的推进,切斯特步步陷入泥潭,再次意外的杀了妻子,自已也被警察枪杀,最终的忏悔认罪救了被其陷害的吕达尔,这并非一部动作类的枪战大片,在地中海的风景间,导演想做的是一探人性的深浅。


    吕达尔为什么要帮助一个杀人加诈骗的罪犯逃亡,一面当是看重切斯特的钱财,一面则是爱上了他的妻子,而更深的隐喻则是吕达尔对未能参加父亲葬礼的愧疚而产生了对神似父亲切斯特的恋父情节,从开篇的家信中不难看出他与父亲间的矛盾心结,而对于博学又优雅的切斯特产生了一种另类的好感,但切斯特作为一个老成的骗子,他所想的是并不希望吕达尔接近自已的妻子,是如何甩掉这个以无用的向导,电影希望在一个三者间的爱情故事里,填充一个人性的内核,但对于“父亲”的概念一直模糊未有思路,而在剧情内容上也未有展现人性深度的能力,电影有着如诗之情,但却蹩脚而苍白。



    你很难去界定《亡命地中海》中那复古的暖色与绝美的风光是一种成功还是失败,作为一部标榜惊悚悬疑的类型片来看,电影难见悬疑更未闻惊悚,太过唯美的镜头质感更无法使电影营造一种惊悚悬疑的氛围,可这部《亡命地中海》屈指可数的亮点又仅源于此,欧式的复古怀旧在电影中是如此的精致,那醉人的美景仿若去定格每一帧能成为一张画卷,让人对那地中海的国度满怀憧憬,电影有着绝然的古典浪漫氛围,却没有一个能感人至深的故事,确是颇令人遗憾的。



    这是一部有着爱与救赎的诗情,也有着美不胜收画意的电影,但导演编剧的不善却未能赋予其以灵态,与经典佳作可谓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却也是遥不可及。
    【详细】
    727397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