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惊魂影评

13287677
  • 无方
    2020/1/5 21:36:16
    孤独吞噬世界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的人全变成了僵尸,他只好将自己隔离在一间公寓里,所幸,公寓里有充足的食物,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一些乐器,男主在这间屋子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感到孤独。他和锁在电梯中的老僵尸对话。拿食物吸引公寓外的流浪猫,敲打乐器发泄情绪。

    电影中有两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段,是一天夜里,他听到门外有声响,开了一枪,打开房门,看见一个女孩,女孩中了枪,倒在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从睡梦中醒来,周围的人全变成了僵尸,他只好将自己隔离在一间公寓里,所幸,公寓里有充足的食物,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一些乐器,男主在这间屋子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渐渐感到孤独。他和锁在电梯中的老僵尸对话。拿食物吸引公寓外的流浪猫,敲打乐器发泄情绪。

    电影中有两段情节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段,是一天夜里,他听到门外有声响,开了一枪,打开房门,看见一个女孩,女孩中了枪,倒在地上,呼吸急促,胸膛起伏,望着年轻人,男孩赶忙将女孩儿抱到床上,将子弹取出,第二天,女孩醒了,她说自己想去寻找新的避难所,男孩答应了,推开女孩休息的房间,却看见一具尸体躺在床上,躯干已经腐烂,原来女孩早已死去,一切都是孤独幻想。

    另一段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影片结尾,男孩被僵尸追赶,取来女孩的攀爬装备,冒险跳往另一座屋顶。男孩奋力爬上屋顶后,看见屋顶大大小小的烟囱。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烟囱,而是我的脑补-----取水装置,其余幸存者的取水装置,这样隐喻男孩从一座孤岛跳上另一座孤岛,会不会更有趣。

    总而言之,一部谈论孤独的电影,与僵尸结合,确实能制造出强烈的反差,至于观者买不买账,则全凭个人喜好了。

    【详细】
    12147527
  • 将军
    2015/5/1 10:24:15
    可圈可点
    依现在的眼光看,很多桥段已经老套、无新意了。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可圈可点,许冠杰的“鬼马”精怪、麦嘉的憨厚可爱,尤其他的光头,常可以作为笑料的来源。还有加上林子祥、徐克等大牌的客串,这些都会让这部电影很有看头。当然,看到修着短发的张艾嘉来扮演剽悍泼辣的女警司,那种姿态,怎么就感觉怪怪的,她身上有那种成熟女性的风韵,却不一定能有豪迈不羁的一面。她是一个知识分子、精英人物,应该说像《阿郎的故事》里的阿郎
    依现在的眼光看,很多桥段已经老套、无新意了。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可圈可点,许冠杰的“鬼马”精怪、麦嘉的憨厚可爱,尤其他的光头,常可以作为笑料的来源。还有加上林子祥、徐克等大牌的客串,这些都会让这部电影很有看头。当然,看到修着短发的张艾嘉来扮演剽悍泼辣的女警司,那种姿态,怎么就感觉怪怪的,她身上有那种成熟女性的风韵,却不一定能有豪迈不羁的一面。她是一个知识分子、精英人物,应该说像《阿郎的故事》里的阿郎的前妻、《饮食男女》里的梁锦荣,都表现的出色,能够演出人物的本真和特点。所以她可能更适合去演偏感情类的戏,搞怪、滑稽和泼辣,真的她演不来。观众仔细观察她的神态,特别是眼神就会明白。
    【详细】
    7459290
  • 你爱吃酸梅吗
    2021/2/24 17:46:48
    超喜欢郭采洁?

    蛮期待电影的上映,看了电影的故事还挺喜欢的,贴切当下人的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电影反应出都市的情感生活经历(公众号:评丫)!

    蛮期待电影的上映,看了电影的故事还挺喜欢的,贴切当下人的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电影反应出都市的情感生活经历(公众号:评丫)!

    13278247
  • 爱看电影的妫
    2022/12/2 1:46:40
    意外之喜,可看的轻松爱情喜剧

    冲着李多熙和新颖的综艺题材来的,没想到一直追完了,觉得还不错。是一部闲下来没事了可以看看打发时间的轻松爱情喜剧,剧情顺畅,没什么硬伤,偶尔一笑,每个人物塑造的也比较完整,剧中的爱情现实中不太可能有,但是不妨碍我们看看。

    现实中像朴载勋这样的男人不太可能有,看到最后我都觉得朴载勋好的不现实了。韩智妍在剧中真的太

    冲着李多熙和新颖的综艺题材来的,没想到一直追完了,觉得还不错。是一部闲下来没事了可以看看打发时间的轻松爱情喜剧,剧情顺畅,没什么硬伤,偶尔一笑,每个人物塑造的也比较完整,剧中的爱情现实中不太可能有,但是不妨碍我们看看。

    现实中像朴载勋这样的男人不太可能有,看到最后我都觉得朴载勋好的不现实了。韩智妍在剧中真的太委屈了,最后一集我也没想到她会帮助男女主。

    具丽凛和姜彩璃在一起吧,cp感十足,15集中具丽凛维护姜彩璃那一部分看得我笑死了,嚼碎鸡爪撂狠话,是比姜彩璃更疯的疯女人。

    我觉得无论如何男女主都不应该把工作和私人感情混到一起,机缘巧合参加了恋爱综艺,却处理不好工作和感情间的关系,两人间的感情深厚可以理解,但是还是伤害到了第三个人。参加了综艺就好好营业,私人感情放到节目结束后再谈,把私人情感和恋爱综艺混到一起,只会乱上添乱,大家都受伤。

    姜彩璃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塑造的很成功,毒舌的疯女人,做节目有些不择手段,但是不是背后耍手段的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坏的坦诚又可爱,最后也终于有了不是只因为要成功而是真正想做好的节目。

    朴志完和约翰张主厨是最令人意外的一对,都看到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朴志完是这部剧里最美好的意外。

    【详细】
    14793665
  • 乌鹊南飞
    2022/5/30 3:45:04
    希望更少的人走“偏执”的弯路

    和《爆裂鼓手》、《黑天鹅》选题非常相似,三部电影都讲述了主人公偏执、强迫、过分追求完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但与另外两部不同的地方在于,主角Alex Dall的这些强迫心理完全来源于自我,没有他人刻意施压。尽管所有人都劝她relax,告诉她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她仍永不满足的强迫自己做到最好。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和《爆裂鼓手》、《黑天鹅》选题非常相似,三部电影都讲述了主人公偏执、强迫、过分追求完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但与另外两部不同的地方在于,主角Alex Dall的这些强迫心理完全来源于自我,没有他人刻意施压。尽管所有人都劝她relax,告诉她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她仍永不满足的强迫自己做到最好。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被Dall奉为圭臬,她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挑战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并企图超越所有人。

    从本质上讲,《新手》是一部关于心理的电影,刻画了一种极端完美主义下,当一个人被竞争胜利的渴望完全淹没自我的样子:为了成功而不惜一切代价,近乎自毁。这场内在的斗争的原动力,并非出于对事物本身的热爱,而是对赢得比赛的好胜心。揉皱的笔记本,潦草的字迹,脑海中不断重复的强迫性字句,无时无刻都体现着这是一个有严重强迫、偏执、焦虑、狂躁心理的人,其行为下潜藏的是一个极端自负却又极端自卑的人格。

    自负体现在:我不允许任何人超过我,并不惜一切代价凌驾于他人之上。和我竞争的朋友是“背叛者”。Jamie在赢得seat race之后对她说:团队成员之间不需要相互喜欢,但需要相互尊重。然而Dall没有学会团队合作,也不认可其他人的努力,她只想着让自己站在最高处,好俯视一群她眼中的躲在自己舒适圈内、从未像她那样努力拼命过的人。她无法尊重队友实力,也势必不会成为团队内部可靠的合作者和贡献者,这对于团体运动而言,无疑是最忌讳的。

    自卑又体现在:如果一件事情没做好,就会觉得一无是处。所以她总在挑战自己的弱项,好高骛远,痴迷排名、成绩,并将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建立在空洞的数字之上,而不是真实的自我。也因此,她其实是非常迷茫和脆弱的,因为她从未想过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不像Dani对天体物理的热爱是明确的。脱离名次,她会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她不敢无视那些数字,否则她长久以来建立的自我价值体系将会瞬间崩塌。而当没有好成绩给她正向反馈时,唯有痛苦的感知,例如自残,能让她继续强迫自己痛苦地坚持下去,而这俨然成为了一种内耗,其结局走向的必然是自我毁灭。


    【详细】
    144261031
  • 黄鑫亮
    2016/11/28 19:45:29
    《嘿,孩子》的深刻,源于杨亚洲是在平视甚至是仰视小人物
    文/黄鑫亮

     从《浪漫的事》一个母亲独自应付三个女儿的各种婚姻状态,到《家有九凤》平遥古城里初妈妈含辛茹苦把九个女儿拉扯大之后她们又相爱相杀,再到《嘿,老头!》里纨绔的儿子怎么与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解开心结,以及这次的《嘿,孩子》,一个大家长的督促下,三个儿女生孩子过程里的酸甜苦辣。他总是倾听着小人物的呼吸,他总是把着老百姓的脉搏,他用导筒给引车卖浆者代言,他就是杨亚洲导演。有
    文/黄鑫亮

     从《浪漫的事》一个母亲独自应付三个女儿的各种婚姻状态,到《家有九凤》平遥古城里初妈妈含辛茹苦把九个女儿拉扯大之后她们又相爱相杀,再到《嘿,老头!》里纨绔的儿子怎么与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解开心结,以及这次的《嘿,孩子》,一个大家长的督促下,三个儿女生孩子过程里的酸甜苦辣。他总是倾听着小人物的呼吸,他总是把着老百姓的脉搏,他用导筒给引车卖浆者代言,他就是杨亚洲导演。有的导演的起步总是带着浑身泥土清香,随着成名之后越来越凌空蹈虚,而从杨亚洲近些年所导的电视剧来看,他离小人物越来越近,他越来越沉到了市井间。

        目前热播的《嘿,孩子》充分展现了杨亚洲的导演艺术和哲学。镜头专注于小人物,有三条路径,第一条就是拍小人物犄角旮旯里的柴米油盐,这些观众们亲身经历,没有高于现实难以吸引观众;第二条就是拍小人物的大作为,那就会拍成英雄事迹或是小人物逆袭的陈规,观众们早已看厌;第三条是杨亚洲导演探索出来且遵循深入的,挖掘小人物与大英雄之间的人性共性,小人物也能是自己和家庭的大英雄。

        在笔者看来,要使作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举《嘿,孩子》为例,杨亚洲导演的第一条法则是置换,像生育这样的人生经历,足以填平无名之辈和名人之间的差距,像方韵想借卵生子、方向想救丈夫与前妻的女儿而怀孕,这些小人物的行为顿时就会成为社会新闻的头条。第二条法则是密集,杨亚洲导演聚焦于一个家庭里的n个子女,《家有九凤》里甚至都能清晰拍出九个女儿的群像,更别说这次《嘿,孩子》里的方家三个儿女,以一个家庭为轮廓,素描每一个成员的线条,再给他们的家庭上色,儿女之间彼此对比,无论谁大富大贵,都改变不了出自一个家庭,最后用幸福将这张画塑封。第三条法则是纵深,关注小人物的思考和经历,倘若只是浅尝辄止,那么杨亚洲导演就成了“老娘舅”,他要做的不是去调解和梳理家长里短,而是要用荧幕语言去呈现、打动甚至被观众铭记,这就让每一个小人物不是单薄的,他们也有他们的“城府”。比如方韵是一个失独母亲,怎么从想与丈夫再要一个孩子,进展到建立儿童之家救助特殊儿童。方家老三夫妇老少配,年龄差下的他们怎么求同存异。这些小人物的纵深,不是吃瓜群众看热闹能看明白的,杨亚洲导演剖析出了一个家庭的内在肌理,小人物也有专属于他们的生活智慧和处事逻辑,这才是会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着看着会心一笑。

        当然,杨亚洲聚焦都市人群生育的话题,更多是想以生育为点,以点带面,折射出这个庞大人群的真实生活。方家的这三对夫妻,他们的身份就几乎能覆盖都市里的各个人群,方韵和丈夫是医生,方韵后来又改行当酒吧老板;方乐是健身教练,方乐老婆是电台主播;方向是乐队经纪人,方向老公是电台编辑,这一家人的职业有交集有串联,摆出一个杨亚洲导演的电视剧的时间轴,你也能清晰地看出不同节点里,都恰好踩准了时代的节拍,从此可以看出杨亚洲导演敏锐的新闻嗅觉,或许我们很少说,其实电视剧也是有时效性。

        如此专注于百姓生活剧的导演少了,如此能拍出牵动万千观众内心的平民剧的导演更少了。杨亚洲导演被观众誉为“平民导演”,他的视线一直是在平视甚至仰视小人物,这也是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的根本所在吧。
    【详细】
    81991430
  • 瞎画郭
    2022/1/24 14:55:24
    政治正确能救你吗?

    显然这是一个烂片,啥啥都挺次啊。白人女生黑孩子,救男人。已经不能再政治正确了。去年超杀女就演了一个拳击打怪兽的电影。今天更是变本加厉的这么整了。不女权都不带接的。看了半天。有点明白了,这可能是一个国外的网大。

    什么机器人的什么的就是一逗乐。不可能在这样的语境下深挖什么。总而言之,拍的挺好,下次别拍了。

    显然这是一个烂片,啥啥都挺次啊。白人女生黑孩子,救男人。已经不能再政治正确了。去年超杀女就演了一个拳击打怪兽的电影。今天更是变本加厉的这么整了。不女权都不带接的。看了半天。有点明白了,这可能是一个国外的网大。

    什么机器人的什么的就是一逗乐。不可能在这样的语境下深挖什么。总而言之,拍的挺好,下次别拍了。

    【详细】
    14163198
  • 飞跃阿联酋
    2021/9/25 8:56:43
    片头就是全部

    ε=(′ο`*)))唉,我是被于震这个人和抖音上刷到的开场的那段板车验尸给引过来的,结果看完才发现,原来抖音上就是全部……

    我不是个专业影评人,所以我只能写一点我自己的观感。

    整体来说,我不太知道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你说是悬疑推理吧,推理过程比柯南还离谱就算了,犯案动机也比柯南还随便……

    ε=(′ο`*)))唉,我是被于震这个人和抖音上刷到的开场的那段板车验尸给引过来的,结果看完才发现,原来抖音上就是全部……

    我不是个专业影评人,所以我只能写一点我自己的观感。

    整体来说,我不太知道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你说是悬疑推理吧,推理过程比柯南还离谱就算了,犯案动机也比柯南还随便……

    这部剧作为幕后黑手的悬念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悬念,反倒是在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到时候整了些我没想到的……

    比如至少我本来以为知县会是个虽然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和小算盘但大致还是忠于职守的好官的……

    又比如那个青楼上上下下说话就跟酒店的新人服务员一样,台词语气又干又硬,就当是为了过审吧……但说道过审……其实开头的程巨树老哥其实本身就是凶手吧?所以实际上宋慈是把一个真凶给救出来然后还帮他脱了罪……最离谱的是,就是因为这个真凶脱罪导致了整个故事……我都不知道这部剧主角的三观和底线到底是什么了……

    几个主要角色的塑造真的让人一言难尽,就说罗二吧,罗二这个角色行为上几乎没有什么合理性,我甚至觉得他没什么理性……他剧情最后主角分析他的各种行为确实解释了为什么整个案子能搞得这么阴间,但基本上没有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别的不说……全城一半是你的自己人,你为毛还要搞这么多虚的,直接A上去不就完了么?

    而且在地牢里他假死的时候我估计观众有一个算一个都知道这货绝逼是幕后黑手了……

    说到底,他要报复的其实也就一个彭员外、一个泼皮,捎带上一个县太爷,结果他硬生生整出一个吐蕃屠城……

    当得上一句来自13世纪初的反人类恐怖分子先行者了。

    老于的宋慈我都不太想说,这宋慈真就只有开头板车那一小段的高光时刻,后面基本上就突出一个憨……看到什么就只会大喊,遇到打斗明明自己战斗力5都不到不晓得躲起来还要女主角反复去救……推理方面全程像个玩剧本杀提前一晚读了剧本跑来装逼的……于震本身的演技和功底在这里,只能说编剧可能真的不适合写悬疑……可能导演也不太适合拍电影。

    女主角这块我意见是最大的,丹青对于宋慈的前后态度转变就跟被鬼上了身一样……

    一开始是那种像是藏身于烟花之地的侠女人设,对宋慈又是砍桌子,又是剑抵喉咙,各种不爽,后来也是看在有共同的仇人的份上过来帮忙,到这里虽然问题其实也不少,但问题不太大,至少人设算是立起来了……

    结果没想到跟这部电影一样也是出场即巅峰……

    后期有多离谱呢?首先是态度上180度的转变,在宋慈几乎没有任何称得上亮眼的表现中,小姐姐跟撞了邪一样,突然就开始对宋慈各种信任各种依赖各种言听计从各种主动跟随,感官上魔兽世界猎人驯服宝宝一样,难度只在于驯服前,驯服之后什么桀骜不驯什么敌意全部都无了,然后很长一段时间丹青就完全是个打架工具人……

    直到电影50分钟宋慈以神农行为判断毒药成分(这里也贼离谱)的时候,丹青的表现终于迎来了进一步拉胯——一个武功高强的侠女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失去理智的书生一把抱住挣脱不开还被一口咬在脖子上……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段,丹青整个表现得像是个柔弱小姑娘,直到被咬了一会才想起“哦,我好像会武功”,然后随手一下就打晕了宋慈……最后宋慈昏迷躺在丹青怀里的时候,那一段我满嘴的工业糖精味……

    然后又因为这小姐姐的人设导致她的戏份大多是武戏(又是个元芳),所以我寻思这小姐姐给人印象最深的戏份武替的出场时间明显比她多,所以大概是为了增加女主演存在的必要性,于是就在打斗过程中加塞了很多凹造型的特写和台词,特写这边也还算中规中矩,但台词这边我就真的麻了,几乎在打斗中叫姐姐的每一句台词都等同于一次出戏,紧张感、语气、激战后不稳定的气息,这些要素统统没有……

    比较典型的一句可以参看1小时10分钟那段县衙里的打戏,丹青在打斗中利用身法快速脱身去救因站在原地发呆被gunk的宋慈,之后的那句【快躲起来】,在激战中不做警戒不看敌人整个人转过身来面对宋慈说话的姿势你是认真的么?加上说完这句台词后那种拖沓的毫无力量感的转身动作真的很难让人不出戏。

    这场打完之后丹青左眼中了一刀,本来她现场包扎了一下,然后去组织百姓疏散应该是很飒很女侠的,但我不太理解那段流泪是想体现什么?是猪队友派不上用场的心塞?还是因为意识到自己被毁容了于是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想说?

    动作习惯和台词功底这玩意都是需要长时间训练和学习的,差一点也就算了,但这一段明显是编剧搞事啊!

    最后提一嘴知县,这个角色几乎是个彻头彻尾的丑角,最高光的时刻可能也就是片头他被宋慈绑走验尸的那一段那句放人……最后大锤敲墙的那一段我以为会是个翻转,我想这编剧有点东西,居然最后他是幕后黑手……结果并不是,死前那个抱金砖的动作把一个丑角演绎的淋漓尽致……但,这年头你居然就真的设计一个纯粹的丑角出来卖咯?这大概是,我以为你会反转,但其实没有,这也是一种反转吧?

    总体来说,我感觉我是看了一部丐版狄仁杰,作为智慧担当的宋慈基本全程拉胯,靠着前一天晚上偷看的剧本勉强维持了一个先知人设= =但是先知玩剧本杀会被拉黑的啊老铁!武力担当的丹青,只能说武替小姐姐(也可能是小哥哥)辛苦了。总体来说,抖音上的宣传片差不多就是全片的精华了。

    【详细】
    138832566
  • 原来我是?
    2017/5/24 21:59:27
    屌丝男的美好想象
    这些日子一直在不停的利用QQVIP,找寻优秀的电影,尤其是搞笑电影。然而现在看越是大牌明星出演的喜剧更像是闹剧,看的脸部都僵硬,内心都麻木。相对比而言这部一个演员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影片,更能给观影者带来惊喜。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混混>,貌不惊人... &
    这些日子一直在不停的利用QQVIP,找寻优秀的电影,尤其是搞笑电影。然而现在看越是大牌明星出演的喜剧更像是闹剧,看的脸部都僵硬,内心都麻木。相对比而言这部一个演员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影片,更能给观影者带来惊喜。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部小成本电影<混混>,貌不惊人...  (展开)
    【详细】
    8560230
  • 本来老六
    2012/5/31 8:53:41
    从土伦出来的奥德修斯
    曾几何时,奥德修斯用人类在地中海的首次航行犁开了他那波澜壮阔的旅程,又不知千年之后,冉阿让从土伦匍匐着穿过了泥泞的巴黎,既便沧海早已桑田,但阳光下,他的旅程也无愧于被称之为“奥德赛”之旅。

      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早该已经不是“还有愚昧和困苦,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世界,不过我还是逆水行舟地作一次回眸,只是为了向那种“挣扎与奋斗的悲怆”致敬,为了这种悲怆既
    曾几何时,奥德修斯用人类在地中海的首次航行犁开了他那波澜壮阔的旅程,又不知千年之后,冉阿让从土伦匍匐着穿过了泥泞的巴黎,既便沧海早已桑田,但阳光下,他的旅程也无愧于被称之为“奥德赛”之旅。

      我们当今所处的世界早该已经不是“还有愚昧和困苦,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世界,不过我还是逆水行舟地作一次回眸,只是为了向那种“挣扎与奋斗的悲怆”致敬,为了这种悲怆既便目前看来“都不会是无益的。”

      首先明确一下讨论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德发电影制片厂、法国巴黎百代影业公司、意大利罗马塞雷纳影片公司联合出品,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10)译制的电影,涉及的小说蓝本是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悲惨世界》(李丹先生翻译),而主要聚焦的则就是那个让·迦本主演,胡庆汉配音的冉阿让。

      这里先从小说的角度列一下目录:

      第一部 芳汀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三部 马吕斯

      第四部 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

      第五部 冉阿让


      如果把第四部看作小说的一个高潮,那么整部小说从主要人物而言雨果就写了四个人:
      芳汀、芳汀的女儿——珂赛特、芳汀的女婿——马吕斯、芳汀的恩人——冉阿让。
      而从电影角度,主要的人物又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人:米里哀主教——冉阿让的恩人;沙威、德纳第-冉阿让的仇人;芳汀、珂赛特、马吕斯-冉阿让所拯救的人。
      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冉阿让无论是从电影还是小说,都是整个世界的灵魂人物,所有事件都以他为枢纽缓缓展开,那么他的“奥德赛”之旅究竟经过了多少风波呢?

      -、土伦
      1.苦役场——拯救同伴、释放、被排挤
      2.借宿——被拯救、迷惑
      3.小憩——抢劫、坚定信念

      二、蒙特易
      1.拯救市民
      2.拯救芳汀
      3.拯救沙马帝奥
      4.拯救珂赛特

      三、巴黎
      1.对抗沙威,拯救沙威
      2.对抗德纳第
      3.拯救马吕斯
      4.死亡

      这样整理之后,我觉得在冉阿让的一生中基本就在干两件事:拯救和反抗,而反抗是为了不断的拯救。

      冉阿让由于偷了一个面包被判了五年苦役,然后由于他是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最终服了十九年的苦役。这里首先要讨论一下他的危险在什么地方。首先当然是他不断的越狱,其次是他在服役其间还会拯救狱友,而这两点表明他并没有被体制化,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思想和生活,这就是老沙威为之痛恨,小沙威为之追捕一生的“危险”。

      从入狱到出狱,到遇见米里哀主教之前,其实他的生活虽说是阴风浊浪寻常事的光景,不过其实他是平静的,“在人象狼一样生活的世界上,做个善良的人有什么意义?一些人想发财,另一些人就得自卫”,天经地义,大不了横死街头,或者变成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将会看见的另外一个人。

      不过,他遇见了以德报怨的米里哀主教。
      不得不说雨果是浪漫的,所以说他相信那个世界里还会有米里埃主教牢牢地抱住那支觚,所以说相信那一个夜晚的宽恕可以抵消十九年惨绝人寰的销蚀。虽然这个宽恕对冉阿让的确具有巨大的意义:他可以有一次机会重来一次,重新确定自己的生活该往什么地方走。
      冉阿让的直接悲剧开始就在于没有被救赎的可能,为那些挨饿的孩子偷了面包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带上了镣铐,苦役场主教的祈祷带来的是更浓重的悲惨,他没有资格悔罪,只有一次次地加刑,加刑,再一次加刑。哪怕形式上离开了土伦,“穷人无法帮助他,富人见到他就把大门关上。”,那张黄颜色的证件还不是跟苦役场的镣铐和子弹一样沉重吗?!
      当警察问到:您是真的送给他的吗?
      冉阿让面无表情,他兴许正如释重负,他不用再在这个人象狼一样生活的世界上被人歧视、欺骗、辱骂,不过,不过也许又是一个“十九年”罢了。但是他听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一句话:
      “您怎么不说是我送给您的?您还把蜡台忘了。我把蜡台也送给您了,干吗不拿走?玛格罗娃太太,去把蜡台拿来给他。快一点儿。去!”
      这一刻的冉阿让被雷击了,被一道温柔的雷把曾经压得他透不过气的镣铐击得粉碎。不过,任谁都受不了这种温柔一刀的:冉阿让整天漂泊流浪,他脑海里思潮翻滚,……(是不是有些熟悉:记不记得沙威被冉阿让拯救之后?)
      他为了平息这种混乱,他生平也许是唯一一次真正犯了一次罪:抢了一个扫烟囱童工小皮埃尔的钱。
      不过,这最后的一点恶从冉阿让身上翻腾了一下,给我们从此留下一个只会拯救别人的冉阿让。开个玩笑,就这点,德纳弟和沙威都得感谢这个小皮埃尔。

      接下来的拯救就像一部侦探动作惊险小说,冉阿让发了财并最终折了现,他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让本来被这个上苍折磨到跳线的人们相信:只要是值得拯救的就会得到拯救。如果仅仅是这样,雨果就变成了大仲马,最多也只是欧仁·苏了。

      雨果不只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他一气呵成的写出了三个男人:沙威、德纳第和马吕斯,警察、无赖和一个大学生。

      沙威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警察,就一个警察而言。他克尽职守,从来不想为什么,只去思索怎么做。看他追捕冉阿让那段不亚于最精彩的武侠小说,所谓相差只隔一线,电光火石。问题是,他最后竟然被一个他鄙视的,他要予以消灭的人宽恕了生命。他是不折不扣的毒蛇,却被一个放生他的农夫惊呆了。
      就雨果而言,他把人道主义的感化力量视为改造人性与社会的手段,不仅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世外桃源”,而且觉得可以淘洗一个经过严格锻炼的沙威这样的灵魂。换而言之,不过是个剂量问题,人道主义无所不能。
      就像冉阿让可以被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沙威也可以。但既便他可以默认他所认为的恶有善的一面,让他去反抗简直就已经复制到他的DNA里的善竟然也有恶的一面……他唯有一死了之。
      如果沙威不死,雨果就会遇见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人道主义有时候什么都不是。

      雨果不见得不知道这点,因为毕竟他写了德纳弟。
      如果说电影我和小说相比之后,最不满意的就是对德纳弟的刻画,那是靡费斯特,而不该是牛头马面。既便这个角色经过上海著名演员邱岳峰的演绎有了一点点的突破,奈何剧本上的限制使得这个雨果笔下“底 层”社会的“鬼上当”(巴尔扎克《幻灭》中的人物)到底有些薄弱了。
      不过,毕竟布尔维尔先生和邱岳峰先生不是吃素的,到底演出一些风采,特别是当在巴黎已经过了很长平静生活的冉阿让再度遇见这位前蒙凡合威滑铁卢中士客栈的无赖的时候,《牛虻》中那句著名的话出现了:所以还魂的鬼都是丑恶的。
      不知道大家看见德纳弟和冉阿让相遇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我想到的是冉阿让在照镜子。
      冉阿让如果变成恶人,就是德纳弟,最多不过是剂量的不同。而且当他把滚烫的烙铁放在自己的臂膀上的时候,我闻到了地狱的味道。我丝毫不怀疑他一番大杀之后会摆平眼前这个小团伙,不过接下来就是他面对沙威,面对还是毒蛇的沙威:“我不是一个人,你们六个,我们十二个,反抗没用。啊,蒙特巴那斯、噶布里埃糜、整个集团都在,好,你敢开枪就把你绞死。”
      他是否还能选择过自己希望过的生活呢?
      “他抢劫过一个通烟囱的童工。正在抓他,他又偷了苹果。这对孩子来说是调皮,对大人来说是违法。而对苦役犯就要终生服苦役。”
      …………
      德纳弟不同,他安于自己的命运,虽说不得不不断的坑蒙拐骗,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和上层建筑分享着这个世界,奈何明月照沟渠,他不管明月,他是沟渠里的国王。
      那么,他和冉阿让谁更幸福呢?冉阿让最后出场是在心爱的女儿(不知道能不能说是心爱的女人)注视下上了天堂,德纳弟则是完成了又一次的讹诈,虽然不是用他以为用的上的办法。不过,德纳弟就更不幸福吗?

      如果说德纳弟是冉阿让的阴影,沙威是冉阿让的伤疤,马吕斯是什么我不清楚,我只知他夺去了其实是冉阿让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得到的东西。不过,难道让珂赛特一直陪着这个苦役犯吗?马吕斯可是个大学生啊,还是个会写诗的大学生。

      谈电影自然要谈表演,谈译制电影自然要谈配音,既然我谈的是冉阿让,自然最后再说说让·迦本和胡庆汉。让·迦本是那种让动作说话的人,厚实的身材托着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日月淘洗,所以我只记得住他的声音,当然是为之配音的胡庆汉先生。

      首先当然是胡庆汉的冉阿让。就像每一个演员都会遇见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配音也是如此。如果不是胡庆汉的话,毕克也许可以。但毕克先生还是稍微华丽了一点点,乔臻显得不够老,盖文源又太野了。在这个角色上,胡庆汉的声音感觉比整个人都重,所以在表达的时候有一种拖动的质感,似乎在犹豫,似乎在思索,似乎又在挣扎,当最后吐露心中的话时,一个决定,一个选择,他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和毕克相比,胡的声音没那么有力;和乔臻相比没有那么象大学生;而盖文源则会让冉阿让变成瓦尔特。

      如果说我庆幸冉阿让碰上了让·迦本,那么更值得被庆幸的是冉阿让碰上了胡庆汉,那个上译最辉煌时代的胡庆汉。


      轮回流转,冉阿让一直寻找着理由,一个给主教大人的理由,一个他的确那么值得被拯救的理由。当生命的最后一刻,当大家都明白他为了别人付出了什么,他终于安息了,他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烛台。

      “奥德赛之旅”的锦标,原来,是一只烛台。
    【详细】
    54484059
  • 西北偏北
    2014/9/13 22:22:01
    生活充满不幸,我们是愤怒还是微笑?
    导演在影片开头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这是一部喜剧,却充满了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演员们的名字的一些字母被标注出来,这些字母构成了一个个英文单词,诸如“anger”“angry”“mess”或“sob”之类,都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单词。不仅我们的主人公是货真价实的“最愤怒的人”,其他的人也都各有着不幸,从名字中就注定了。
    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充满不幸,然而我们通常更多地是愤怒或抱怨,的确,谁能向耶稣那样
    导演在影片开头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这是一部喜剧,却充满了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演员们的名字的一些字母被标注出来,这些字母构成了一个个英文单词,诸如“anger”“angry”“mess”或“sob”之类,都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单词。不仅我们的主人公是货真价实的“最愤怒的人”,其他的人也都各有着不幸,从名字中就注定了。
    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充满不幸,然而我们通常更多地是愤怒或抱怨,的确,谁能向耶稣那样承受一切呢?但假如你的生命即将到了终点,你会怎么办呢?你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首先,伤心,这是不可避免的阶段,然而眼泪于事无补,接下来就该是圆自己的心愿。有很多喜剧电影都拿这个说事。有主人公被误诊的《最后的假期》,有主人公真是到了癌症晚期的《遗愿清单》,还有我们这部主人公虽然没有被误诊但被错误告知只有90分钟可活的《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面对即将终结的生命,《最后的假期》中,主人公把所有积蓄都取出来,滑雪、吃大餐、住星级宾馆,好好享受余下生活;《遗愿清单》中两位主人公逐一完成自己列举的靠谱的、不靠谱的遗愿,还环游下世界;留给《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的主人公的时间不多,所以他选择回归家庭,做一个幸福的人。
    因为是在罗宾去世后看的本片,所以观看影片时,难免不从电影中跳脱出来。“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活过了90分钟,8天后于幸福中病逝,但罗宾威廉姆斯没能扛过十几年的抑郁症的困扰,最终选择自杀。罗宾后续还将有三部作品面世(包括一部配音),还有第四部没等开拍就结束的《窈窕奶爸2》,可以看出罗宾威廉姆斯在极力抗拒抑郁症,一直在用演戏来充实,而且都是拍一些让人心情好的喜剧。回顾罗宾威廉姆斯的影视作品,多数是一些心灵鸡汤式的,而他的角色多带有人生导师意味的,然而这位被全世界喜爱的喜剧演员却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他曾经靠酗酒来麻痹自己,虽然曾戒酒成功,但很快又重返酒精怀抱。还记得阿尔帕西诺获终身成就奖时,罗宾威廉姆斯还为此发表演讲,风趣、幽默,那是他第一次戒酒成功的时候。
    不仅是罗宾威廉姆斯,金凯瑞、罗温艾金森包括最近被爆料的周星驰多多少少都有被抑郁症困扰。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一个讽刺又苦涩的笑话:一个病人找心理医生去咨询抑郁症,医生建议他去看城里最有名、逗乐的小丑的表演,然而那位病人就是那个小丑。在罗宾威廉姆斯去世后,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喜剧演员是演员的最高形式”,我同意这句话并且是一直这么认为的,也许在以前我还会去区分“喜剧演员”和“闹剧演员”的差异,但我现在觉得能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演员都是最伟大的,他用他们的能力和技巧给我们充满不幸的生活带来欢乐,而欢乐亦能延长我们的寿命。然而这些演员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困苦无法通过表演来排解,毕竟表演也很累人,这让我们唏嘘。
    罗宾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一出让所有喜爱他的人痛苦、遗憾,他没能走出困扰(这又谈何容易?)我们的生活都是充满不幸的,但是面对不幸我还是认为应该是微笑面对,也许听起来很可笑,但毕竟喜剧电影中,那些乐观的甚至是傻傻乐观的面对不幸的人物曾给我们带来感动甚至一丝希望,至少微笑比其他负面情绪对我们的身体更有益。
    罗宾威廉姆斯虽是自杀,但这是抑郁症所致,我认为还是应归于疾病致死,毕竟我们对抑郁症的了解还是有限。相信上帝准许他升入天堂,并告诉他:“前排还有座,台上是猫王的表演。”
    【详细】
    70721381
  • roomfordawn
    2022/8/20 0:07:59
    齐溪,我帮你发,不用谢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这个看电影的过程实在是太激动了,所以我怕我忘了,我用手机记了一下我要叙述的一些东西。 首先真的想向各位主创表达我特别深的敬意,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部大胆的电影。这部电影埋藏了很多很多的密码,它有很多很多要讲述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制作公司和导演可以拍出这样的电...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这个看电影的过程实在是太激动了,所以我怕我忘了,我用手机记了一下我要叙述的一些东西。 首先真的想向各位主创表达我特别深的敬意,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部大胆的电影。这部电影埋藏了很多很多的密码,它有很多很多要讲述的东西在里面。我觉得制作公司和导演可以拍出这样的电...  (展开)
    【详细】
    14590253
  • 树不知
    2018/1/28 14:35:28
    How about your status?
    僅獻給那些還在懷念象牙塔日子的人們。 你在想誰 就算是一農村婦女,也會想誰家的豬賣著了好價錢。人生,不想想其他人,漫漫時光,如何度過? 男主想得最多的,便是那幫大學同學。大学,是男主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想當年校園裡的風雲人物,Professor的得意門生,前途無可限量...  (展开)
    僅獻給那些還在懷念象牙塔日子的人們。 你在想誰 就算是一農村婦女,也會想誰家的豬賣著了好價錢。人生,不想想其他人,漫漫時光,如何度過? 男主想得最多的,便是那幫大學同學。大学,是男主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想當年校園裡的風雲人物,Professor的得意門生,前途無可限量...  (展开)
    【详细】
    9108220
  • 香草喵
    2022/9/15 23:21:48
    全员小太阳,这是只属于夏天的童话
    《恋恋洗衣店》(《凑氏商务自助洗衣店》)这部剧很神奇,它神奇就神奇在,剧中那么多人物,居然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连偶尔作恶的恶人都没有一个。 一、凑 主角凑,是一个待人温柔、直率的孩子,在高中时,他曾一度“失足”为不良少年,但被佐久间老师所拯救,走向...  (展开)
    《恋恋洗衣店》(《凑氏商务自助洗衣店》)这部剧很神奇,它神奇就神奇在,剧中那么多人物,居然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反派”,连偶尔作恶的恶人都没有一个。 一、凑 主角凑,是一个待人温柔、直率的孩子,在高中时,他曾一度“失足”为不良少年,但被佐久间老师所拯救,走向...  (展开)
    【详细】
    14651215
  • 卡特兰
    2010/2/17 0:31:44
    BUG一枚
    新版第二集,悟空和众妖王及猴子猴孙在水帘洞内饮酒作乐。悟空酒醉昏睡之际,便被黑白无常勾去了魂魄,进入幽冥界。

    悟空趁此机会便索要生死簿,惊魂未定的小鬼捧着生死簿,说道:“请 请上仙,不,大圣您看……”

    此时,悟空尚未与天界打交道,还没有被封为齐天大圣,不知道“小鬼之言”是编剧错了,还是片子剪辑时弄错了。

    (PS: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看到过其他BUG或是穿帮
    新版第二集,悟空和众妖王及猴子猴孙在水帘洞内饮酒作乐。悟空酒醉昏睡之际,便被黑白无常勾去了魂魄,进入幽冥界。

    悟空趁此机会便索要生死簿,惊魂未定的小鬼捧着生死簿,说道:“请 请上仙,不,大圣您看……”

    此时,悟空尚未与天界打交道,还没有被封为齐天大圣,不知道“小鬼之言”是编剧错了,还是片子剪辑时弄错了。

    (PS: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也看到过其他BUG或是穿帮镜头啊?)
    【详细】
    2996205
  • 叨叨
    2023/1/6 14:13:15
    独属于非洲草原的视觉大片

    非洲大草原的壮美画面和动物家庭生活的故事性造就了这三季的塞伦盖蒂,尤其是画面上,景色或大远景感觉每一帧都非常适合用作壁纸,而那些动物镜头也非常写实,并没有做多余的渲染,恰到好处。

    非洲大草原的壮美画面和动物家庭生活的故事性造就了这三季的塞伦盖蒂,尤其是画面上,景色或大远景感觉每一帧都非常适合用作壁纸,而那些动物镜头也非常写实,并没有做多余的渲染,恰到好处。

    14869261
  • 圣小强
    2020/8/30 14:34:42
    编剧有点随意

    影片中的那个警察简直就是缺心眼儿,一根筋似的不停的逼近,自己情绪甚至比嫌犯还激动,最后导致把一个情绪没什么波动的人逼得最后已经要崩溃大喊了,还在逼,人手里有人质,这是把人质豁出去了还是把自己豁出去了?他已经去过几个现场了,嫌犯没有滥杀一人,比如律师那里,直接把律师的秘书也干掉绝对到早上才会有人发现,但是嫌犯没有那么做,但是他还是在步步紧逼,而且他自己说的:“你可以

    影片中的那个警察简直就是缺心眼儿,一根筋似的不停的逼近,自己情绪甚至比嫌犯还激动,最后导致把一个情绪没什么波动的人逼得最后已经要崩溃大喊了,还在逼,人手里有人质,这是把人质豁出去了还是把自己豁出去了?他已经去过几个现场了,嫌犯没有滥杀一人,比如律师那里,直接把律师的秘书也干掉绝对到早上才会有人发现,但是嫌犯没有那么做,但是他还是在步步紧逼,而且他自己说的:“你可以走了,但是放了她!”他要不追到停车场估计老头离开医院范围就会把人放了,他也不可能带着个累赘去下个地方。

    再说警察的助手,如果警察缺心眼,那他的助手就是一点脑子也没有,也不知道是怎么干警察的,那么远的距离,嫌犯的身体被人质挡住一大半,而且还在动,他居然敢开枪,还连开好几枪,这是对自己枪法迷之自信啊。

    动作场面也很敷衍,杀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小弟只会一个个冲出来当靶子送死,最后没人出来了就把枪一扔开始喊,你就不怕突然再跑出来一个?

    哦对了,最后说一点,女主说她回去的原因,居然是她在好多年的时间里遇见的很多外国人里,男主是唯一一个不想找她上床的,对她尊重她才回来的,我觉得这有点太牵强了,女主又不是什么仙女下凡,长的也就比普通人好点,这也太夸张了,她又不是干妓女的。。

    【详细】
    12837599
  • 大聪
    2019/9/24 17:38:02
    评价极端两极化的史泰龙《第一滴血5》,为何审美隔离如此严重

    史泰龙的代表作,除了《洛奇》,还有经典的《第一滴血》系列。

    今年的《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已经距离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有37年的时间了,史泰龙也从当年的36岁打到现在的73岁。

    史泰龙的代表作,除了《洛奇》,还有经典的《第一滴血》系列。

    今年的《第一滴血5:最后的血》,已经距离1982年首部《第一滴血》有37年的时间了,史泰龙也从当年的36岁打到现在的73岁。

    10526285
  • Alex-Guan
    2019/1/5 14:05:52
    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无知而感到可悲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也是跟绝大部分豆油一样,在午饭时间家里人看而无意中看了几集。虽然并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但是家人很喜欢,还是看了一点。

    无聊中豆瓣查分,竟然只有3.3分,特感震惊!!!我也特反感抗日神剧,有违于历史,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片子,虽然剧情有些狗血,但还是比较真实的反映出那个年代的民风民情,只是为了电视剧的艺术效果,都集中体现到了一个人身上而已。

    生活在我们这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视剧,也是跟绝大部分豆油一样,在午饭时间家里人看而无意中看了几集。虽然并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但是家人很喜欢,还是看了一点。

    无聊中豆瓣查分,竟然只有3.3分,特感震惊!!!我也特反感抗日神剧,有违于历史,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片子,虽然剧情有些狗血,但还是比较真实的反映出那个年代的民风民情,只是为了电视剧的艺术效果,都集中体现到了一个人身上而已。

    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理解不到那个年代,也想象不到那个年代的真实历史。我也是自小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体会到了那个年代的不容易。

    这个特殊的时代,经历过了大饥荒,大跃进,大文化变革,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条件极其匮乏,愚昧、愚孝、法盲等。

    对于那些乱打一星的,我希望你们能明白,不符合我们口味的,请不要去恶意的诋毁,请多去了解历史,了解事实,尊重一下编剧(别人),也尊重一下你的父母。

    2019.1.5,首次注册豆瓣平台。

    【详细】
    9873432
  • 鼹鼠的死刑判决
    2022/2/3 1:42:51
    熊出没:现代性叙事下的病理与断裂
    熊出没既然属于子供向,自然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弥赛亚式的,而这个迟早会降生拯救众生的弥赛亚必然会是熊二,这一剧情模式是常见的且难以摆脱的,那么如何在这个超级英雄式的剧情中找到与其叙事相反的甚至可以说是对这一叙事的否定的断裂之处? 在如同车轮般现代性叙事下——熊二...  (展开)
    熊出没既然属于子供向,自然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弥赛亚式的,而这个迟早会降生拯救众生的弥赛亚必然会是熊二,这一剧情模式是常见的且难以摆脱的,那么如何在这个超级英雄式的剧情中找到与其叙事相反的甚至可以说是对这一叙事的否定的断裂之处? 在如同车轮般现代性叙事下——熊二...  (展开)
    【详细】
    14187215
  • 绿洲莉莎
    2020/6/21 19:59:49
    了解一个人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抱希望地去爱他

    在东京的新家已经住了四个月了,当时选择这个房子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它朝向好,也不是年数新,而是它离电影院非常近。因为疫情,东京的电影院直到五月底才重新开张,虽然就连自助购票机都还盖着厚厚的挡布,座位也是自动就被设置成隔着两个以上的空座。这恰到好处的孤绝感与电影相得益彰。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关系,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是

    在东京的新家已经住了四个月了,当时选择这个房子的最关键因素不是它朝向好,也不是年数新,而是它离电影院非常近。因为疫情,东京的电影院直到五月底才重新开张,虽然就连自助购票机都还盖着厚厚的挡布,座位也是自动就被设置成隔着两个以上的空座。这恰到好处的孤绝感与电影相得益彰。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关系,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是崭新而陌生的,但又因为喜欢Greta太久,这个故事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熟悉和亲切。就像,就像任何故事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跟你讲,无论故事本身平庸与否都会焕发不一样的生机。因为你在意的,是从那个故事里靠近你在意的那个朋友的心。电影好像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我是一个看电影的时候不太哭的人,但昨天看小妇人却哭了三四次。在Jo得知Laurie已经和Amy结婚,偷偷去他们才知道的秘密信箱里取出自己的表白信,然后在桥上亲手撕掉的时候;在Meg的婚礼上,Jo说,“I'd rather be a free spinster and paddle my own canoe. 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的时候。在Laurie对Jo表白说“I've loved you ever since I've known you”的时候。

    前年夏天,我写了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记录了那个夏天和朋友的好多次越洋电话,朋友说,恋爱是明知一切稍纵即逝还是举身跃入黑暗。我则说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和对方建立起无法言说却又深沉笃定的精神联结。那些让对方从芸芸众生之中变得金光闪闪的瞬间。

    我几乎从知道爱情这个概念开始,就是心灵相通、精神联结之爱的狂热信徒,当然,我有很多很多藏在心里最宝贵位置的电影、音乐,都在向我反复陈述这个观点。安妮霍尔里,安妮第一次挑战在酒吧里唱歌,唱的是Doris Day的《It had to be you》,里面写“I've wandered around, and finally found...somebody who...could make me be true...could make me be blue...And even be glad, just to be sad thinking of you...",这首同样的歌,也出现在当哈利遇到莎莉里,哈利在电影结尾对莎莉表白,“我喜欢你在四十度的天气里还感冒,喜欢你用一个小时来点你要吃的pie”,这几乎是我这么多年来的爱情圣经。

    而Jo和Laurie呢,简直就是心灵相通之爱的完美典型。他们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却一样感到格格不入、孤独落寞,在愚蠢的派对上各自不合时宜,却偶然遇见彼此,在窗户和窗户之间,没有人能看得到的角落一起跳舞。还能说什么呢,这些画面简直就是曾经的我对爱的完美范本、定义本身。

    可是,昨天看完电影之后,百感交集许久,我想,也许这么多年来,关于爱,我都理解错了。

    最近胡缠老师在公众号上写关于爱的一系列文章,其中提到Scott Peck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爱,是致力于自身和他人边界的扩展和心智成长。

    “与之相反,追求浪漫之爱的人渴望的是静态的完整,是‘眼前的一切永远不变’。因为此刻的你,恰好是此刻的我所缺失的那块拼图。所以相信浪漫之爱的人,更喜欢用的表达是‘你使我完整’,或‘你是我一直寻找的另一半’。这句话听起来充满命中注定的意味,但同时也暗含着一个这样的自我认知:如果没有你,我就是残缺的。”(摘自胡缠的公号,《浪漫之爱与长久之爱》)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几乎已经习惯眼见着自己或者周围的人,因为孤独去爱,因为“他真的好懂我”去爱,因为豆瓣上的共同爱好超过500而去爱,我们好像已经忘记,爱的本来意思比起得到,应该更接近于给予。我们这些精神生活的信者,日复一日在大英博物馆里孤独地游荡,巨细靡遗地搭建我们的精神乐园,绘制比例尺详尽高度清晰的自我迷宫地图,然后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爱的,其实是那个兼任着我们与上帝之间授奖仪式使者的爱人,是他的存在好像才让我们开始相信,这么多年来其实暗暗引以为傲的孤独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居然芸芸众生中有一个人和我如此相似,他能懂我的全部。这样的爱,最终好像还是渴望越过爱人与上帝交谈。

    所以,爱真的应当成为我们确知自我的工具吗?

    Walter Benjamin说,"The only way of knowing a person is to love them without hope."

    我想,Jo是深深明白这一点的。她有在十九世纪过分清醒而孤独痛苦的女性自我,是她的孤独和痛苦让她遇见了Laurie,也让他们相知相惜,但她明白这不是爱。她明白他们之间的惺惺相惜模糊了很多问题,她了解自己融入不了Laurie的生活环境,她也明白自己固执而暴烈的生活习性很快就会让Laurie厌烦,她拒绝了Laurie的求婚。但电影关于他们二人结末的处理,比起书悲伤以及有趣在,它让所有观众被迫复习了人性。

    人的欲望千变万化、相互矛盾,没有一种生活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再失望和心碎的保证,我们只不过是在不同心碎之间挑选自己还比较能承受的罢了。即便是精神力无限强大的Jo,也最后因为妹妹的离世、在纽约不得意的写作和辛苦的生活而向妈妈自白如果是现在就会接受Laurie的求婚,因为自己非常孤独、想要被爱。妈妈回答说,可那跟爱好像不太一样。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平行世界的自己。

    我们都很容易把在心碎困顿时的微光当作爱,其实是那时我们迫切需要些什么来承受心的重压。那些舞、交换过的信和戒指,曾经带来的心灵震颤和美妙情绪,还没有承担心碎的Jo,还是用理智选择放弃了。但生活的痛苦忽然就出现了——在时间面前,孤独和痛苦好像才是最无坚不摧的。

    如果爱不是工具,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爱呢?

    下午和朋友在池袋一边吃泰国冬阴功米粉,一边讨论这个问题。我想,在通过生命最后的那道窄门时,没有人是结伴而行的,除非我们真的肯定了自己的灵魂,确知也接纳了自己的——不管是孤独的、痛苦的、独一无二的或是比比皆是的——灵魂,才能够对其他生命,哪怕那是和我们很不一样很不一样的灵魂和生命——不再夹带私货地欣赏、产生想念、携手同行。也许从那一刻开始,爱才真正的发生了。

    思考完这些关于爱的问题,我和朋友都感到很久不曾有过的释然。

    接下来想谈的,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这也是电影给我最大感触的另一部分。

    我跟朋友说,我很讨厌在日本的媒体里,女性似乎只有两种,要么是fuwafuwa,软答答地一团,好像没有任何思想和生机的芭比娃娃,要么就是野心勃勃的事业女性,从不在意男人,也不会“软弱到”居然需要爱情。我觉得不论哪种,都是对女性非常严重的曲解和压迫。

    Jo在对妈妈说“Women, they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s well as just hearts. And they've got ambition and they've got talent as well as just beauty, and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just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 But... I just...just felt so lonely.”那一刻,我哭得很惨,因为Jo这个角色在Greta的镜头里,一下就活了过来,Greta透过Jo,在向所有人说,爱是美妙绝伦的,并且它绝不仅仅是一部分幸运人类的专有物,渴望爱也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蒂凡尼的早餐里,编剧早就写"You're afraid to stick out your chin and say, Okay, life's a fact, people do fall in love, people do belong to each other, because that's the only chance anybody's got for real happiness."爱不应该是软弱的近义词,不应该是独立女性的反义词,我们野心勃勃冲出困难的性别语境,但我们也当然应该被人爱、被人看到和欣赏。

    而男性的傲慢(或者说是被迫傲慢)则存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历像女性一样多的思考和反复,并不需要像女性一样经历对爱的追求的迷茫和困惑,像Jo一样矫枉过正了许多年,才猛然惊觉,原来爱与被爱是如此重要的事。

    就这样因为小妇人想通了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我想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确信电影是对人生长达两小时的比喻,我可能不会爱任何男孩一辈子,但我一定会爱电影一辈子。

    【详细】
    126754196
  • imac
    2022/2/19 0:51:14
    回忆王朔(〇)

    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说的,但排除那些视觉gag和(认真试过后发现还是得)瞎编的部分后,把那些明显不符事实的行动看作心理交流的象征后,那个熟悉的、甚至原始的王朔仍跃然纸上,使我很想说两句。

    是的,这是部来不及写完的中篇小说改编的广播剧。

    王朔心中两个回不去的故乡——北京虽然在写《动物凶猛》时

    电影本身没什么可说的,但排除那些视觉gag和(认真试过后发现还是得)瞎编的部分后,把那些明显不符事实的行动看作心理交流的象征后,那个熟悉的、甚至原始的王朔仍跃然纸上,使我很想说两句。

    是的,这是部来不及写完的中篇小说改编的广播剧。

    王朔心中两个回不去的故乡——北京虽然在写《动物凶猛》时就已消失,但某种程度上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还魂,并可以通过叶京的电视剧(或许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那部电影)重访——青岛和南京,是两个主角的老家。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能发现王朔对《黑处有什么》的执着仍是那么强烈。那篇小说彷佛困在他的创造力之源——一眼深处暗流汹涌,地表却干涸泥泞、无法再度喷发的泉水——不断生长却无法出生的鬼胎,或电影中出现的,男主和女二那永远冷冻的、承载了一切秘密和希望的受精卵。

    是的,那篇《看上去很美》的传说中的续集,恐怕将永远不能面世,因为——这是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最悲哀的发现——王朔写不出来了。他当然“可以”写《黑处有什么》,但是显然再也无法写出他想要的那篇小说了,无论他怎样努力、怎样试图忘记,事情已然如此。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

    于是正如女一生下的同名女儿,现实中只有名为《不老奇事》的这部王朔编剧的电影。

    从这个角度看,《看上去很美》后的王朔就像是电影结尾的男主,肉体不老不死,意识穿梭在记忆宫殿的不同房间,在所有的时间和所有人最美好的时光交谈嬉戏。

    但为什么还是会悲哀?

    虽然我看过他充满爱意的交代,看过他恍然大悟的表白,但看本片时,每个人物仍让我感到——困在原地的无奈,和一种浓到化不开的、如影随形甚至成为本性一部分的自恨,一种本能的、驱动所有行为的、深深的、深深的、深深的、深深的、对自我的恨。

    是的,正如女一说过并践行的“他好的时候不用我”,甚至王导恐惧的预言“那他不好的时候呢”、以及他之后的追求、抛弃、自我轻贱,所有的人,都是被自恨驱动,无法靠近又无法离去,无法活着也无法死去。除了女二死前那句“我爱你”。

    是的,只有临死才可以毫不羞愧地说一句爱你的女二,也是王朔。一遍遍给爱人写信却永远得不到回音、总是在黑暗中孤独等待、害怕自己习惯黑暗的女一,也是王朔。

    黑处有什么?

    只有我。

    【详细】
    142281165
  • 已注消
    2019/11/3 23:37:22
    老太太的裹脚布

    看不下了,都9012年,还能拍出这种剧,只能说导演和编剧的脑子被狗吃了。节奏太慢了,都22集了,请问讲了什么。真的是又臭又长。本来是冲着邓伦去的,对不起,邓伦你这样下去什么剧都接,香蜜积累的好感都没了,长点心吧。

    今年来看到最差的剧,要不是写着2019年制作,我都以为还在10年前呢。

    看不下了,都9012年,还能拍出这种剧,只能说导演和编剧的脑子被狗吃了。节奏太慢了,都22集了,请问讲了什么。真的是又臭又长。本来是冲着邓伦去的,对不起,邓伦你这样下去什么剧都接,香蜜积累的好感都没了,长点心吧。

    今年来看到最差的剧,要不是写着2019年制作,我都以为还在10年前呢。

    【详细】
    10628155
  • 豆友182884636
    2018/8/13 16:00:04
    YY

    你的九亿少女的心一直都在呀!至于俘获九亿少女心的秘密,就必须得看真相吧花花万物啦!林更新条纹新帅出新高度!。。。。。。。。。。。。。。。。。。。。。。。。。。。。。。。。。。。。。。。。。。。。。。。。。。。。。。。。。。。。。。。。。。。。。。。。。。。。。。。。。。。。。。。。。。。。。。 。。 。。。 。。。。 。 。 。 。。 。。。。

    你的九亿少女的心一直都在呀!至于俘获九亿少女心的秘密,就必须得看真相吧花花万物啦!林更新条纹新帅出新高度!。。。。。。。。。。。。。。。。。。。。。。。。。。。。。。。。。。。。。。。。。。。。。。。。。。。。。。。。。。。。。。。。。。。。。。。。。。。。。。。。。。。。。。。。。。。。。。 。。 。。。 。。。。 。 。 。 。。 。。。。

    【详细】
    9588195
  • 云之东
    2015/9/17 12:58:35
    热血与激情铸就不灭青春
    云之东/文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今天听到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依然热血涌动,金戈铁马仿佛就踏着歌声挥驰而来,青年人的雄心与壮志在歌声里激昂,“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铿锵有力,经年传唱。
      
    旅美作家严歌苓担任编剧的同名电视剧《毕业歌》,一样把视角对准抗战和
    云之东/文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今天听到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依然热血涌动,金戈铁马仿佛就踏着歌声挥驰而来,青年人的雄心与壮志在歌声里激昂,“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铿锵有力,经年传唱。
      
    旅美作家严歌苓担任编剧的同名电视剧《毕业歌》,一样把视角对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为理想和家国忘我追求和不畏牺牲的一代年轻人,以他们的成长毕业之路,绘制出中华民族危难时刻的新青年面貌。
     
    故事从1939年上海的夏天讲起,李小冉扮演的叶荔红假扮没落富二代王沐天(付辛博)的表姐桑霞进入王家,意图为新四军从海外购买药品等物资打通一条通道,王沐天为支持抗战的热血青年,常与同学们一起组织各种抗日活动。王沐天的准姐夫洪望楠(王耀庆)是国民党空军的工程师,他秘密潜回上海网络飞机制造人才。洪望楠的好兄弟季天鸣(祖峰饰)是保密局官员,他的妹妹洪望梅(王思思饰)和王沐天是同学,最后嫁给了国民党的将军。
     
    一群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对革命、对抗日理解不同的年轻人,在时局倍为复杂的上海滩交汇,在血与火的洗礼下,成长成熟,正如同毕业歌,他们在命运的大起大落和生死交错中走向人生的未来,迎接革命的胜利,或者属于自己的逃亡。
      
    和其他谍战剧一样的是,《毕业歌》有斗智斗勇,有步步为营,有尔虞我诈,有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有掩藏在风轻云淡下的风起云涌,也有催人泪下的牺牲和热血。和其他谍战剧区别的是,《毕业歌》在年轻人的理想与情感的成长上着了更多的笔墨,意图以成长这个永恒的话题,更多的触动观众的内心的世界,激发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更全面和深刻的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理想与激情。
     
    观众可以看到一腔热血但又常常冲动行事的王沐天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上海联络站的站长,可以看到洪望楠如何一步步丰富自己制造飞机的梦想做出人生的抉择,可以看到桑霞如何带动自己身边人又如何面对自己的感情,可以看到季家鸣如何在自己的格局中迷失自己,可以看到洪望梅何以从一个热血少女到将军太太。
     
    每一个角色的成长都丰富而细腻,细节而生动。还记得桑霞说:“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和爱情,全被战乱的时局打碎了,可越是这样,那份对爱情的渴望就越强烈,好像你越压制它,它的反弹力就越大。”“如果最爱我的人,他不能救我,那他就应该杀了我。”没有浪漫的誓言,没有甜蜜的拥吻,然而却让人感受到,他们的爱,有超越生死的力量。
     
    还有王太太与三伯伯的故事,相爱不能相守的故事。还记得三伯伯说过的话“钱,也是在抗日”,有人在前线牺牲,有人在后方奔跑,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理想的胜利。
     
    我们都只是沧海一粟,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要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毕业,我们都终将散落在各自的天涯,然而无论前路如何曲折漫长,都请记得唱响一曲毕业歌,长歌长行,无悔青春!
    【详细】
    76011293
  • Clark
    2009/5/3 1:06:37
    故事的想法还是可以的
    在制作上我可以看出来没有花了多少,但是这个故事绝对有点看头,对于断臂的情节以往都是快进,这次也是不例外,发现这部片子有很多不错的亮点。

    没有字幕,所以就硬着头皮听了,男主人公曾经得过诺贝尔奖,在一次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回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小镇,不喜欢小镇的理由:错过的男朋友,宗教观念的父亲,妹妹刚和别人结婚但是一直没有能力生育。

    到了镇上以后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去过的一个海边仓库
    在制作上我可以看出来没有花了多少,但是这个故事绝对有点看头,对于断臂的情节以往都是快进,这次也是不例外,发现这部片子有很多不错的亮点。

    没有字幕,所以就硬着头皮听了,男主人公曾经得过诺贝尔奖,在一次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回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小镇,不喜欢小镇的理由:错过的男朋友,宗教观念的父亲,妹妹刚和别人结婚但是一直没有能力生育。

    到了镇上以后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去过的一个海边仓库,发现了好多名字布满了地板和墙上,让人乍舌的是一长队圣母点着蜡烛走进了这座仓库,男主人公吓着跑了。

    接着一些线索:噩梦,石块儿,酒吧的醉翁,小店内女招待给的提醒等等等等,让他发现了好多小镇内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就等待着他去发现了。

    片子不错,不知道打分为什么这么低,国外的打分不错,而且IMDB上的讨论也够多的。

    里面的两首曲子不错。
    【详细】
    2008388
  • 老老男人
    2013/6/7 15:57:02
    好男人不分年代-<转自>暖小团长微博
    闲来无事看了几集有“古代装束,现代情怀”之称的《唐朝好男人》,感觉有点儿意思。自古以来,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好男人,女人通常会找什么样的男人做丈夫就算是个难解之谜。把一个屌丝男青年搁在现代很可能是个根本不被大家重视的货,不过把他扔进唐朝的环境中,随着一系列不着调的故事情节,整个人物也就活泛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被显示逼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没有人有时光机
    闲来无事看了几集有“古代装束,现代情怀”之称的《唐朝好男人》,感觉有点儿意思。自古以来,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好男人,女人通常会找什么样的男人做丈夫就算是个难解之谜。把一个屌丝男青年搁在现代很可能是个根本不被大家重视的货,不过把他扔进唐朝的环境中,随着一系列不着调的故事情节,整个人物也就活泛了起来。

    每个人都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被显示逼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没有人有时光机,人们只有梦里才能彻底离开这些操蛋的现实,大踏步地走入唐朝生活。主人公王子豪就是这么个幸运儿,远离时事不但让他轻松抛开了所有拧巴的现实,甚至还拥有了老婆,有了显赫的家境和地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男主人公用最快速度适应了下来,甚至做得游刃有余。面对妻子,王子豪关怀备至,总是能给她带来点儿惊喜。妻子被蚊子叮咬苦不堪言,他发明了从现代花露水改进而成的九花玉露液;发觉妻子每个月饱受姨妈折磨,他就制作了现代的卫生巾给她用。媳妇儿被这个失忆之后性情大变的丈夫哄得高兴得不得了。实际上,做个好丈夫似乎也没那么困难。

    女人就这么幼稚好答对。对于大多数的女性来说,丈夫到底能赚多少钱,到底做了多大官,跟她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并不是她们追求的终极目的。一个男人若是官名显赫,日进斗金,但每天只知道荒淫无度,游手好闲,没有人能跟他过上个安生日子,更不用说幸福这事儿。聪明的女人对男人的要求简单得很,她们只需要这男人对自己好,能真心实意地把一颗真心用在自己身上,这就足矣。哪个女人不想要自己伸手够一下就能拿在手上的幸福生活?谁会拼了老命也要去夺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奢求?不少男人在这咳声叹气,说女人要得太多了,女人最是麻烦。你在百转千回为了这么一点事情就烦心不已的时候,你问没问过自己,你自己又何曾用了真心放在你的女人身上?就算她对你的期待过高,你根本无法企及,你也不该断喝一声告诉她:老娘儿们,你别做梦了。同样一句话,你变个说法,告诉她:亲爱的,我正奔跑在为你我未来幸福奋斗的大道上,给我加把劲儿吧。

    返回头来再说说,到底什么算是好男人?对女人好?给女人买礼物的就算是好男人?也不一定。即便同样是送礼物这么个事儿,送什么礼物,什么时候送上这份礼物都是问题。懂得女人心的男人更容易选对礼物,送到女人心坎儿上的礼物才能让女人记住你的好。这就是一个男人聪明和体贴的表现。

    男主人公王子豪虽然未必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男人,他也有本身顽劣的性情。比如,和所有男人一样,他也惦记着纳妾,他也会贪玩甚至乐不思蜀。但这些跟他为妻子和家庭做的努力相比,都被认为可以原谅。聪明的男人懂得扬长避短,剧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代表。或者换个角度说,一个男人如果能让媳妇儿对自己死心塌地这不奇怪,不过如果连家里的丫鬟都对他情有独钟,那就证明这个男人确实有点儿特殊本事。更不用说到后来兰陵公主都能与他暗生情愫,这足矣证明,男主人公堪称女人眼中完美的男性形象。

    没有人要求男人做得天衣无缝,也没有男人能够做到天衣无缝。男人总是觉得女人麻烦,或者对于自己的要求越来越多。实际上,女人并没有那么蠢,她们给丈夫提出那么多看上去就像在扯蛋的任务,丈夫不但会心生不悦,自己的愿望达不成本身也不是个快乐事儿。倒不如从一开始就选个长点儿心的丈夫,不用操太多心不说,以后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女人渐渐开始不在意男人的职业家境长相或者地位,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所谓的硬件其实都并非属于自己,也绝对不是什么婚姻幸福的保障。她们知道,只有这个眼前人才是婚后自己的固定财产,给自己选个好人才算是个上佳之选。

    让女人感动的好男人都是能把爱心付诸细节上,用点滴的事例来感动女人心。女人有时候会性子急,有时候脾气不好,但作为男人,你要记在心里的是:女人是这个世界上心最软的动物,只要你几句好话,她们就能记上一辈子,反反复复念叨你的好。你对她们好一点儿,她们就愿意为你奉献所有真心。

    我说姑娘,被那么着急就欢呼雀跃地告诉所有人,自己找了个举世无双的好男人。好男人没那么好寻,找个爱你优点的男人不难,难得的是你的优点缺点他都看在眼里爱在心上。结婚对于一个姑娘来说,也绝非难事,但实际上,恋爱后或者婚姻中到底幸福不幸福,这里面的滋味只有你自己能分辨,别草草地把自己就这么打发了,给自己找一个真正有爱的男人,这部光关系到你的体面,实际上,也关系到两家人的幸福体验。
    【详细】
    6009184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