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寒不太了解,没有看过他的书,也没有看过他的电影,看《乘风破浪》也实属偶然,他和小四、张嘉嘉同属于80后作家兼导演,还一度担心花钱会看了烂片。然而,从电影院出来,感觉除了邓超叫彭于晏爸有点儿不习惯外,剧情笑中带泪还算值回票价,镜头感也很美,确实没让我失望。之后,我又知道,《乘风破浪》竟然关联出一部1993年由曾志伟出品、陈可辛导演,梁朝伟、梁家辉、刘嘉玲主演的电影《新难兄难弟》,于是《乘风破浪》像2015年《夏洛特烦恼》那样陷入了抄袭门。在港片盛行的90年代,看了不少配音版的香港电影,但是《新难兄难弟》还真没看过。没成想24年后,因为《乘风破浪》而看,还是粤语版本的。大概是看多了配音版本,倒对正宗粤语版不适应了。1993年,时年31岁还是一块儿小鲜肉的梁朝伟用他的无敌电眼迷惑了许多少女少妇大妈们的心;另外,梁家辉的大英雄主义和比较流畅无缺点的故事主线现在看来也不落伍。只不过电影里70年代旧香港的梗比较多,如果不了解故事背景多少会影响观影感受。毕竟是一部时代烙印很突出的香港电影。相比之下,还是《乘风破浪》里1998年更接近于我们曾经的生活,那一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第二年,大小城市里录像厅、租借录像带店铺、歌舞厅遍地开花,人们面对不一样的生活拿着大哥大,带着BB机,浮躁又任性。两部电影有着极其相似的故事主线:父子二人互不理解,隔阂多年,儿子意外穿越到父母结婚之前的日子,与父亲称兄道弟成了朋友,从而了解了父亲的为人,感动之余又见证了父母的婚姻。从当初的不理解到结下深厚的友谊,父子感情得到了升华,儿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了转变。90年代的香港电影影响了一代人,武侠精神、古惑仔精神、帮派精神等等都成了许多热血青年的青春回忆。《乘风破浪》里的徐正太也是如此,沉迷于港片,被帮派所吸引,《纵横四海》等电影里营造的香港社会氛围和个人英雄主义既神秘又让他神往。于是,他也学着组建所谓的帮派,劫富济贫抓小偷。徐正太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将经过考验加入帮派的小弟视为家人予以保护,还与穿越回去的徐太浪相遇成为了朋友。看完电影后,我不禁有些疑问,穿越回去的阿浪为什么没有试图改变未来?徐正太保护弟兄的英雄主义情怀如此的幼稚, 阿浪为什么没有阻止父亲去寻找黄志强免受牢狱之灾?甚至还可以让母亲免于一死。更有疑问,阿浪并没有穿越,或许只是做了一场梦。然而电影最后,父子二人乘风破浪的手势符号却又证明了,这一切都是真的。或许,徐正太一直都知道阿浪是他年轻时遇到的朋友吧。然而,电影到此处却戛然而止,没有给出答案。其实这些疑问,在《新难兄难弟》中竟找到了答案。楚原曾试图改变历史,无果后才放弃,所以才放心的调教李嘉诚取名“长江实业”做地产生意。要说两部电影的不同,那就是对于父亲这个人物的塑造和影片大格局的设定,在这一点,韩寒还是不及陈可辛。正太有一个“歌舞厅里只唱歌,桑拿房里只洗澡”的愿望,誓死保护小花的歌舞厅免受污染,还有为死去的六一去找黄志强报仇,这些都是个人的英雄侠义,与亭桥镇无关,与大时代无关。而楚帆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大情怀,目的是希望春风街的住户们相互帮助,不要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要互相分享劳动果实,因为大家都生活在春风街,是一个互惠互利不可分开的整体。然而,楚帆又和正太一样,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大男子主义者。像小花说的,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幼稚单纯,目光短浅,沉迷于帮助人后的满足感。注定都要清贫平凡度过一生。亭桥镇和春风街狭义上说只是名字地域不同,其实在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她是同一个地方,都是对于自己故乡和逝去青春的缅怀。关于《乘风破浪》里的小bug:电影里金士杰扮演的派出所所长着的是89式警服,所佩戴的警衔和目前99式是不一样的。那时的二杠三星是一级警司,金士杰作为所长,最起码是三级警督,应该三杠一星,如果正科一级警督,也该是三杠三星,估计和现在警衔弄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