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部很豐富、畫面很犯罪、很港式的電影,一個一個來講原因
1.元素豐富
導演野心很大,劇本本身是相對算扎實流暢的,人物台詞都寫得不錯,尤其是陪審團群像戲的時候,能夠區分到每個人的性格。回到電影的內容,他的核心是一庄离奇的弑父弑母案件(暂定),展开描绘嫌疑犯儿子的原生家庭,其与父母及胞哥表姐的关系,他曾在澳洲留学受到的霸凌经历,诸类种种导致他心理扭曲,逐渐形成反社会性格,最后酿下大错。
这是主线,副线还有第二嫌疑人的故事。
他和他的家姐,从开头就是弱势者形象登场,加上他家姐一直饱含热泪哽咽地陈诉自己弟弟的悲惨经历,给自己弟弟定位为不知道区分别人对他的利用的蠢傻孤僻内向的形象,奠定了观众对他的第一印象,和后期的伏笔形成反差,引人思考(个人意见)
第二条副线是法庭之上,陪审员对正义的讨论,非专业人士的意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吗?
每一个被选中当陪审员的人都或多或少被迫接受了这份职责。就像法官说的,这是每一位合法公民的义务。但是非专业人士在参与庭审时,能否独立客观判断,从而做出最好的判断?这种判断是更加偏向符合法理?还是九位陪审员的综合情理导向之后的结果?
律师的不同立场,有三位律师为原告,第一嫌疑人第二嫌疑人分别辩论,称他们为A、B和C好了。
律师在会见委托人时,就表现出了他们对本案的有罪无罪之判定,这其实是不太常见的吧,律师一般不能先入为主,应该保持中立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辩护。anyways,电影里放大了A律师的反常,一副你都板上钉钉地有罪了,我干嘛还要帮你这种全民罪人辩护?感觉A律师和他的助理把对第一嫌疑人的厌恶写在了脸上,没有展现丝毫的专业性。B律师,女性,出场就把“我要赢”三个字写在脸上,而不管被告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是否真的有罪。她的目标始终是“无罪”,是不被打破的常胜记录,是她作为律师的最光荣的徽章。C律师,则是以为自己站在正义一方,可以轻松出场拿下两个被告,结果一个英文陈述,就被法官警告,中文法庭,所有人都要讲中文。
律师的纷争,立场转换和适当的合作,敌友不分的状态。让人不禁思考,是否不存在完全绝对的正义和罪恶的立场,只有相对和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相对正义?
写到这,又想起还有一个立场,媒体,采访第一嫌疑人的女记者,以及她的女老板。很有意思
2。 画面和港风
血腥,十八禁,裸露,色情,残肢断臂,人头,分尸,烹煮
肮脏,拥挤,高低对比,汗水,破旧的衣衫
几个关键词是不是很有港片的氛围了
台词也有不少粤语梗,get到就很好笑
很多打破第四面墙的镜头,案件重演的镜头都很有意思,让电影很生动,不沉闷
3。 总结
来不及写了,但all in all,好电影能给人特别多思考和新的感受。感谢香港电影还能坚持制作出有质素,有价值的好电影,谢谢分级制度,谢谢还在创作的所有电影人。看电影让人感到十分快乐,这种快乐在疫情时代,已经十分久违,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