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到第七集前半段讲完了绮婷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绮婷的内心描写较少,多的是岳明、景兰和陆判的想法。
我喜欢绮婷的纯洁善良无私,喜欢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喜欢她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哪怕母亲要把她嫁给黄老爷做填房,哪怕姐姐要置她于死地,她也不恨不恼,淡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第一集到第七集前半段讲完了绮婷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绮婷的内心描写较少,多的是岳明、景兰和陆判的想法。
我喜欢绮婷的纯洁善良无私,喜欢她乐于助人不求回报,喜欢她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哪怕母亲要把她嫁给黄老爷做填房,哪怕姐姐要置她于死地,她也不恨不恼,淡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讨厌景兰的自私狠毒,讨厌她从小到大一直各种明里暗里打压绮婷,牺牲绮婷去帮衬家里打理酒楼生意,她坐享其成,为自己博得一个才貌双全、秀外慧中的好名声,从而能够寻得如意郎君,通过婚姻下半辈子尽享荣华富贵。她明知道绮婷本就长得不差,只是不会好好打扮自己而已,但她也从来不会帮助妹妹去打理形象;明知道母亲为妹妹说了一门又一门的亲事,最终都没能成功,她也不帮妈妈和妹妹一下;不论是外貌还是名声,她都只想把绮婷踩在脚下,绮婷处处不如她,她便开心舒服。如果景兰只是精致利己,一心追求荣华富贵,倒也无可厚非,但她心肠太歹毒了,连自己的亲妹妹都要迫害,她明知道绮婷对自己很好,却依然几次三番地伤害她,可憎可恶。虽然说三年前是宋贵成骗财骗色,但景兰自己的选择也占一部分原因,是景兰自己贪图富贵,愿意委身于他,怎么能全怪别人呢?如果景兰真的问心无愧,她又为何要把这件事瞒着母亲妹妹?她不过是担心妹妹会抢走自己的如意郎君,坏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又或者她还想货比三家,如果有比宋贵成更有权势的男人出现,她就会踹掉眼前这个,转而投入别人的怀抱,毕竟她看中的从来不是这个人,而是他的身份地位权势和财富。换言之,岳明这个人怎么样不重要,他喜不喜欢自己也无所谓,她只想当陶家少奶奶,把陶家的财产全都占为己有,她要尽享荣华富贵。当她得知岳明是真心喜欢绮婷的时候,她便选择变成绮婷的模样,企图这样以假乱真嫁入陶家,她不是真心想救妹妹,只不过是借用她的身体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内心深处巴不得绮婷能早点死了,所以后来她出卖岳明娘亲,送走陆判,斩断绮婷的外界帮助,再让宋贵成去揭开“景兰”的丑事,让绮婷身败名裂,最后还杀死宋贵成栽赃嫁祸给绮婷,一定要至绮婷于死地,多么阴险狠毒的人啊!后来岳明知道了她和绮婷互换身份的事情,岳明依然选择了绮婷,不再见她,她便撕掉生死簿和绮婷换回身体,她明知道这样做绮婷会死掉,她也毫不犹豫,够狠够毒。说景兰的演技好吧,岳明总能感受出来她不是真正的绮婷,说她演技不好,几乎所有人都被她骗了,她们的母亲都没有发现其中的猫腻,而绮婷这个傻姑娘,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最后还是选择相信景兰,我也是服了,虽然她很善良,但善良也应该分人,对于大奸大恶之人,就不能过分仁慈。如果景兰内心还有一点恻隐之心,看见绮婷对自己这样好,她就应该感到羞愧和悲伤,但她没有。最后景兰杀害岳明,毒害陆判,烧毁生死簿,不能说她不聪明,更不能说她不厉害,她是真的强悍,只可惜用错了地方。最终灰飞烟灭,不得往生,也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陆判说凡人总以为命由天定,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自己选择自己负责。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如果你了解过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看不懂。如果你生长在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不好看。昨天把手机送去换电池,师傅说要等四个小时后来拿,我跟A君百无聊赖地吃完午饭,临时起意去看电影,在1点到4点之间的片子翻了翻,突然看到了段奕宏的暴雪将至,当即决定就是他了。四点多从电影院出来,心中有太多压抑,上豆瓣寻找共鸣,令我惊讶的是除了少数几篇长评让我感同身受以外,其他的要么只是点到即止,要么就是表
如果你了解过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看不懂。如果你生长在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不好看。昨天把手机送去换电池,师傅说要等四个小时后来拿,我跟A君百无聊赖地吃完午饭,临时起意去看电影,在1点到4点之间的片子翻了翻,突然看到了段奕宏的暴雪将至,当即决定就是他了。四点多从电影院出来,心中有太多压抑,上豆瓣寻找共鸣,令我惊讶的是除了少数几篇长评让我感同身受以外,其他的要么只是点到即止,要么就是表示对这部电影的不理解,说它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说剧情拖沓冗长剧情崩坏,说其实一切都是余的一场梦等等等等。我突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本来想昨天写一篇长评,但看到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模仿杀人回忆,段模仿宋康昊,于是回家后找了资源(我之前只看过经典场景图解分析),看完后我甚至怀疑我跟他们是不是看的同样两部影片。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是的,完全不同。我承认情节上都是连环凶杀案经过一段追寻最终不知凶手确切身份,但精神内核是完全不同的,而我想说说我从暴雪中看到的是什么。影片一开始,准确地说是回忆一起开始,也就是余国伟骑着边三轮出现时走过的场景,我就眼睛一亮,这场景太熟悉了,我悄悄跟A君说(大家轻喷,当时我们坐在前排角落,前后左右没有人,说话也几乎是用气流声,应该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观影体验),“这像不像我老家那个地方”,一向不怎么认可我的异想天开的A君看了十来秒,也悄声跟我说“这就是在你家那边拍的吧”。直到湘D的牌照出来,我跟A君说,这居然是在衡阳拍的,有可能是在锡矿山,你看连房子都很像,后来当场景逐渐增多,我跟A君更正到,哦不对,锡矿山是娄底的,这是衡阳的水口山(因为我们有个公司在衡阳,但一直服务水口山,所以我一直以为水口山是衡阳的,其实是永州的……如果有小伙伴对这两个地名相当熟悉,那我们是同行哈,哈哈哈哈哈)。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从小是大型国企厂矿子弟,你也跟我一样住过电影里出现的筒子楼,走过类似的三厂汇聚的街道,儿时也在追击凶犯时的钢铁架和停满着火车车厢的轨道玩耍,你也会跟我一样从电影中看到很多熟悉熟悉的人,想起很多往事,看到最后完全忘记了电影外面套着的犯罪悬疑片的外壳,因为你知道,这部片子讲述的根本就不是连环凶杀案,他真正要写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些人。预警,下面肯定有剧透。开头设疑,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更好奇的是余国伟为什么会犯罪被判十一年,而不是连环凶案本身,其实影片一开始对于凶杀案就已经作了弱化处理,除了余国伟有意无意地套张队的信息和自己取得的进展以外,没有更多的案件信息,故事的中心是余国伟这个人以及他身边的环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没有任何多余情节(《杀人回忆》则是完全围绕案件本身展开,也没有多余的情节,如果仅仅是因为案件相似就把《暴雪将至》往《杀人回忆》上套,那你就会看到冗长拖沓甚至觉得有很多可有可无和莫名其妙的情节。)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跟电影设置的环境几乎说是一模一样,这种国有大型企业都是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小社会,一般依托某一大型矿产而建,离真正的城市有一定距离,医院学校百货大楼一应俱全,水电都是自己处理,大致分为采矿区、生产区、生活区三部分,生产区里好几个大厂,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和水电这种保障生产的工厂。我小时候住在生产区的职工宿舍里,学校在生活区,每天去读书都是跟着年纪大的孩子甚至独自一人跨越两个区域回家(住采矿区的更远),一般都不走绕远的大路,而是穿梭在不同的厂之间,超最近的路走。我们会经过电影中一直出现的泥泞道路,区域之间还有跟电影里一样的杂草丛生的荒地或田地,会在停满火车厢的铁轨追逐嬉戏,而铁轨旁就是震耳欲聋热火朝天的几个有两三百高的冶炼高炉,对,跟电影里几乎一模一样的高炉,它们象征着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辉煌。我父母那一辈大多是抵职进入厂区的,很多都是像我爹那样,十五六岁就开始了工人生活,他们习惯了国家负责一切的生活,生老病死都由国家和厂子兜着。他们习惯了这种“安定”的人生,直到改制的到来。我记不清具体是几几年了,我们那个地方应该比电影时间更靠后一点才改制,父母那一辈人都笼罩在下岗、内退、提前退休、买断、两不找的改制阴影里,离婚潮开始爆发,也有过规模不小的DL,甚至还有群体一级一级地SF,但最终,在时代的大潮面前,谁都无法挽回局面,所有人的铁饭碗被打摔得稀巴烂。这就是余国伟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我父母跟余国伟是同一年出生的人,我作为一个非直接当事人在懵懵懂懂的年纪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恐慌,脱离了集体的统筹安排,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大家都很茫然,每个人都陷入极度的不安当中,没有什么再就业安排,没有什么有力政策保障生活,整个矿区的小社会结构崩塌,犯罪丛生,XD人员剧增。也有思维活泛的少数人率先冲出去抓到机会从此开始新的美好人生,接着就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人随大流南下或者东去打零工,然后就是游手好闲者靠着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和自己偷鸡摸狗勉强过活,还有一些人不愿从体制内的梦里醒来,想要重新进入体制内的人,比如余国伟。他是渴望进警队的,他的皮夹克和边三轮是当时派出所标配(小时候是边三轮的常客,倒不是我小时候犯什么事,因为有个很喜欢我的亲戚在派出所),他一开始跟警队说话时我还以为他们就是同事,他从张队那里学一些破案技巧,拍现场、做推理、引嫌犯,带着警察的正义和清廉。余国伟是聪明的,厂里逢贼必抓,堪比神探,他的能力不是浪得虚名,他有准确的判断力,他具备一定的犯罪学心理知识,他并不是漫无目的装模作样的碰运气,也能通过几句话和动作就能识别出这个人是传闲话还是真的凶犯,他做的事也都在一步步推动剧情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他的推理和引诱办法很快就找到了真凶,只是说阴错阳差也好,命运的安排也好,他没有抓到凶犯,他甚至都不知道其实就在那一天他就终结了这个连环凶杀案。余国伟是单纯的,他不与工厂里的人同流合污,他努力上进,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他在讲台上的发言在现代人看来会觉得是套话是假大空,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想为工厂做出贡献,想干好他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特别珍惜他的那一纸荣誉。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他单纯的认为只要他抓到凶手就可以像隔壁厂老马一样进入体制,有更稳定的工作,就可以在动荡惶恐不安的大环境中重新找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余国伟是自私的,他真的只是想破案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吗?并不是,他是想通过抓到真凶立功后调到体制内。所以他只是自己琢磨案情,自己带着徒弟抓凶手,单方面的套警方关于案情的信息,而并没有把他掌握的线索告诉警方,甚至在他跟凶手打斗中脱下了对方的一只鞋这种宝贵破案线索,他也没有告诉张队。事实证明他的自私也害了他,如果他不是一意孤行地要自己抓凶立功进体制,而是把鞋子和线索都告诉张队,那么他当天就会从警方那儿得知,被他抓的那个人在他翻越小坡的时候,正好被两辆车连撞给撞死了,还上了报纸,只要一起等着DNA结果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凶手,说不定凭着他手上那只鞋还可证明是他先一步找出了犯人,在警队捞个协警职位都有可能,不会有后续的一切,他还可以看一眼凶手的长相。余国伟是矛盾的,他看着照片上清纯的燕子就想到利用她想引出真凶,但他应该又是喜欢燕子的,所以他更觉得对不起燕子,他内心在挣扎,他不碰燕子我觉得可能怕碰了燕子就不更忍心拿她做诱饵。他说他愿望实现了第一个告诉燕子,是想没有任何包袱地跟燕子在一起吧?他内心应该还背负着对徒弟的巨大愧疚,虽然影片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但徒弟的死促使他进一步走上一定要抓凶立功的疯狂之中,在他看来,他这个被组织被时代抛弃的人,要想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要想没有包袱的跟心上人在一起,要想弥补对徒弟的愧疚,只有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在警方之前亲手抓到真凶,立功后进入体制内。如果没有那场车祸,第二天余国伟去工厂门口盯着一个个出厂的人员,说不定他还真会找出头天跟他打斗过的那个人,前面提到过他站工厂门口看一眼下班的人群就知道谁在厂里干了坏事,后面这个情节呼应,只是真凶已经死了,他是不可能找到的。他在那个时代中已经丢失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师徒之情也好,爱情也好,随着那个时代的潮流一同离开了。关于大家争论地很多的保卫科劳模的事情,我特意致电我爹,得到如下信息:我爹厂里虽然没有保卫科,但有护厂队(跟电影里保卫科其实性质一样),护厂队人员的工作其实有点像对社会“闲散人员”或老弱病残照顾性的安置,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加上“可能”也做过跟电影中一样监守自盗的事,在厂里甚至在整个矿区这个小社会里都是被轻视的一类人,也就解了我心头一大疑惑,就也许就是为什么余国伟明明有能力还低三下气跟警方打交道但警方仍然很看不起他的原因。至于评劳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劳模都是一线优秀工人(比如我爹这种,哈哈),甚至厂里的机关人员和领导们都不能评劳模的。但如果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可能会评一个先进个人什么的(虽然我爹他们也没评过护厂队)。不在体制内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劳模、先进生产者(或集体或班组,下同)、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优秀D员(或集体或组织)都是不同的荣誉,而且荣誉分量是有区别的,虽然当时表彰时可能奖金或物资不多,但可能涉及到年底奖金、工资调整数额的差别。按照余国伟的经历来看,有可能破格评选个先进(尤其可能是安全先进,比如我们单位年年安全先进都有司机)。影片中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燕子打开余国伟的笔记本的时候,首页写的不是奖给劳动模范,而是写的奖给先进个人,这个荣誉名称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弄混的。我不知道是导演无意中混淆了上述几个荣誉名称,还是故意埋下了这个伏笔解答最后看厂老人似真非真的话语。但毕竟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你只要有理有据,随你如何解读余国伟与守厂老人的对话都可以。我个人更倾向于都是真的,余国伟在上台之前也说,跟以前不一样,这次好像不是真的(还是说像做梦一样,原话我记不清了),他也知道劳模不可能颁给保卫科,所以最后的对话我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余国伟其实只是评选了个先进,但他幻想或记错了他被选为了劳模(劳模是工人所有荣誉中的最高荣誉),但他领奖发言还有舞台设施故障是真的,如果整个上台领奖讲话都是幻想,导演应该不会还特意给镜头给台下工友以及台上领导和秘书的反应和故障解释(如果是幻象,那这些镜头非常多余)。第二种可能是我根据两人的对话推测的,老人说1997年没有评劳模,在余国伟的反驳下,老人又说当年谁还有心思评劳模。可能因为当年改制大潮带来的迷惘和恐慌占据了人们的内心,大家都不记得当年是否评了劳模,只记得下岗失业了。或者你说没人认真工作也好、说没心思评劳模所以选出来的劳模不被承认也好,老人的话本身就有多种解释的可能,而且当年余国伟在厂里抓贼厉害连警队都知道他的名声,如果这个老人真如他自己所说是这个厂里的老职工,怎么会不认识他,所以老头说的话本来就有点似真似假的意思。第三种可能就是余国伟跟老头说话时提到了一句,自己一开始在保卫科后来调到了车间,去了车间就是一线工人,评劳模不是不可能的,至于一起喝酒嘛,也没说喝酒的人都是保卫科的呀,科科。但另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无论是真是假,余国伟引以为傲的荣誉除了他自己根本没人在意也没人记得,他听完老人的话,瞬间泪目,他曾告诉他徒弟,人喜欢回到自己得意的地方,他回到了他曾获得工人最高荣誉的地方,想从过去找到一点信心好重新开始,结果又被守厂老头击个粉碎。我认为这部电影里是没有多余镜头的,甚至为了紧靠中心,还特意删去或弱化一些情节,比如余国伟神勇抓贼(徒弟一句话概括),与燕子如何相识(两句话交待),为什么这么能抓贼(余在车上一句话隐约透露),徒弟的后事处理,燕子死后余在什么心情下如何抓的宋勇,甚至连环凶杀案的作案手法、被害人具体信息、案情进展、警方发现DNA并且比对了车祸受害人这种一般犯罪悬疑片的关键情节都用两三句带过了。但是这部电影有很多其他的镜头,比如筒子楼杀人事件,比如反复出现的街道和工厂,比如表情冷漠迷茫的工人群像,比如审讯盗贼,比如电视里一直播报的是工厂生产效益、工厂改制、工厂拆除的新闻(我记忆中新闻没一个跟凶案有关,我当时还期待电视新闻披露出更多案件进展情节),用三四分钟的时间来拍一群人面无表情地沉默地看着旧工厂被爆破拆除。所以很多人说剧情冗长拖拉,说一些场景和人物出现得莫名其妙,那是因为你的聚焦点在连环杀人案上,而电影真正要表达的主题——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人生的意义、价值、精彩,最终是一场空,他被时代的暴雪给彻底淹没了。余国伟到底疯没疯?并没有,他只是被现实彻底击垮了。他其实也知道宋勇不是凶手,虽然他一直在找证据希望他就是(但他真的不是像杀人回忆里朴警官一样只会暴力逼迫嫌犯认罪,我觉如果硬要说像的话余国伟更像徐警官那样的人),他把希望都压在宋身上,燕子死后,他彻底认清了这个现实,他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再找出那个凶手,他对徒弟和燕子的死的愧疚,对自己的失败,对未来失去希望,对时代抛弃他的不甘与愤怒,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绝望,他一下一下捶下去,也是对命运大门一下一下的叩击,可怜的是,命运始终没有对他敞开新世界的大门。有其他长评的小伙伴提出了张队的三问,问时代,问人心,问未来,每一个都没有答案。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每一个人都不知道答案。十一年后余国伟出狱,说过退休后就回北方老家的张队一直留在养老院等着告诉他真相,在患病前还不忘留下信,这是时代留给余国伟的最后一点温情。交待连环凶杀案凶手的结局,是对这部影片犯罪悬疑外壳一个完整性的处理,余国伟一直在追求的那个答案原来早在追凶的那天定格,同时也暗示着他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而真凶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子,作案动机已经不重要了,电影根本就不是在讲那个案子。文中最后以白字交待了08年的雪灾的湖南灾情,然后故事结束。很多人觉得导演故意卖弄,我一开始也觉得不解,晚上睡前突然想到,这是不是就预示着余国伟最后的结局,余国伟的信念和希望葬送在上一场暴雪将至时,在这下一场暴雪将至时他的肉身也将随之被毁灭,他再无生的希望,也许就这么冻死在了08年的冰灾中,成为受灾人数中那个冰冷数字分之一。(插一段:从我自身的角度过度解读一下最后的场景,90年代是国企改革是第一场雪,是余国伟和我父辈那一代人的暴雪,08年ZY下发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是第二场暴雪将至。十年前大家还想着从破碎的国企铁饭碗跳到事业编这个稳固的铁饭碗,没想到十年后,事业单位这个铁饭碗也要被打破了,我父母一心一意让我挤进他们眼中代表着稳定事业体制内,结果没想到我又遇到了跟他们当年同样的境地,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部电影如此感同身受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认为电影只是描述二十年前,但事实上如今还有人在面临同余国伟一样的境地,是不是很悲哀?暴雪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它只是余国伟一个人的暴雪吗?它只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吗?不同人看感受真的不同。不过托某省改制失败(非官方宣布)的福,现在我省很谨慎对待改革,我这场暴雪还没下下来。)这个故事从头到脚都是灰暗的,即使有徒弟对师傅信服和跟随甚至死前忏悔,即使有燕子对余国伟的爱,即使有张队为了告诉他真相的等待,仍然无法冲破浓厚得令人窒息的压抑而给人带来一丝温暖。时代造就的悲剧通过余国伟和他身边有着同样面孔的底层人物的命运摆在你面前,加上观影者自身的经历,现实残酷得根本难以接受。我觉得里面唯一有个bug就是,凶犯穿着工人同样的衣服鞋子在下雨天出现在下班时的冶炼厂门口,逃跑时又对冶炼厂的高铁架很熟悉,那他应该就是这个厂里的人,厂里的人都是相互认识的,有人失踪应该很快就知道了,查一下工人档案至少会跟宋勇一样有一张带相片的简历表,车祸都上报纸了按理说不太可能谁都不知道他是谁。如果要过度解读,可能是那个时期,人人惶恐不可终日,自己的明天都不知道在哪里,已经没人去关心与在意谁失踪谁车祸谁死了。影片中有三个挺有意思的呼应,分别是余国伟的边三轮坏了,余国伟坐的警局的车陷泥里动不了,余国伟坐上的大巴车坏了,我个人解读成,时代的车轮始终都没有打算带他往前走,他被余下了,剩余的余,余下的余。《暴雪降至》影评完。另起一行,啰嗦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影片越看到后面,我眼前闪过的不再是段奕宏那张强烈存在感的面孔,而是我身边一个个亲人的面孔,特别是想起我爹,那个十六岁就参加工作三十多岁被买断工龄的人,曾经也在厂里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当上了车间主任,他也曾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在工厂里一步一步往上走,他有着可以决定工资表上某些数字的权力,却在其他车间主任都在做手脚捞油水的时候选择两袖清风,他后来当过“守厂老头”,卖过废品,当过协警,当过保安,当过搬运工,当过送货的,当过私人矿山的炼制员,他也曾努力与时代抗衡,努力为他不公待遇讨一个说法,努力在被放逐的社会里找寻自己的位置,但仍然找不到一条出路,兜兜转转将近二十年过去,最终也只争得个有可能在55岁同意他办理退休的政策。好在他不是孤身一人,我母亲提前退休做起了小买卖,我也逐渐长大成人自给自足顺便还能贴补点家用,他自己也通过打零工勉强度过了那一个灰暗的时期,而跟他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比余国伟幸运,但时代的命轮同样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余国伟站在礼堂里跟老头对话后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的那一幕,让我想起另外几件事。我不记得具体是零几年了,放假回家听到那些生产区的厂子要拆掉的消息;再后来有一年暑假回家,回到生产区时,那里已经是残垣断壁围着的大片大片的空地,荒草丛生,曾经的辉煌好像梦一场,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过;再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有一年夏天同小伙伴逛街无意中路过一个很小的私人美术馆,在其中一个展厅里,全是当年老厂区的素描(其实也就十来张),我看到象征着厂区最辉煌的最高冶炼高炉,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喉头在哽咽,我努力克制自己,让眼泪只在眼眶里打转,在那副最大的素描前愣了片刻,然后转身快速走出展厅,去找小伙伴汇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余国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集中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悲剧特性,他有着那个背景下普通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善良、单纯、弱小、自私、迷茫,并不是没能力,但却是没有方向的努力。从身上身上看到了我爹的影子,看到了我叔舅姑姨的影子,看到了我儿时在车间穿梭时那些叔伯阿姨的影子,我甚至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观影回来我一路上絮絮叨叨跟A君说了很多,我跟他解读这这个电影里大大小小的场景,每个伏笔的体现,每个人的意义,我说这部影片拍得太深刻了,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前后很多呼应都能对上。它把我直接拉回了那个年代,让我又想起年少时那些灰暗的场景,却让我又联想到现在的社会。我说我实在不懂为什么豆瓣上还有那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不好,我们出电影院的时候还有7.3,现在只有7.2了,真是气死我了。然而,A君认真地望着我,说:“我不像你一样出生和成长在那样一种环境,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熟悉到起鸡皮疙瘩,我看不太懂,有些情节没有你的解析我甚至都觉得莫名其妙,像我这样还知道你老家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对那个时代没什么了解的人呢?这部片子如果真如你所说,能过审应该是剔除了很多明面上的东西了”我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于是我打算来豆瓣上写这篇影评,不为别的,只想告诉一些人,请你们相信国际A类电影节评委的眼光,他们不是普通人群更不是傻子,也不是一两个人根据个人喜好就能决定谁获奖谁不获奖,也请相信只靠段奕宏一个人的演技是无法成就他这个国际影帝的荣誉的。任何影片都有它的直接受众群体,不在直接受众群体里的人初看一部影片如果看不懂很正常,但对于这样一部有着国际大奖的影片,如果存有怀疑的态度,咱们可以在评论区或讨论区通过友好的提问大家一起来探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去否认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十分优秀的电影。最后我奢求这部电影的分数再往上涨涨,虽然7分也不算太低,但我总觉得这部电影真的不应该只有这个分数。不知道如果带我爹去看这部电影,他会有什么感受。说不定跟评论里某个小伙伴说带他妈妈去看的反应一样,只有一句评论:这部电影实在是瞎扯,哪有保卫科能评劳模的。可能最后的最后,感动也只有我们自己。
想说说这部剧为什么值得看
其实看到很多一直重复刷8号当铺的,在这里先不反驳。因为都是奇幻剧,的确会有些相似的联想。
这里也不想分析或比较任何别的剧。但是就魔女食堂,就说说他的可看性吧。
选角,CG,妆容,场景布置,
想说说这部剧为什么值得看
其实看到很多一直重复刷8号当铺的,在这里先不反驳。因为都是奇幻剧,的确会有些相似的联想。
这里也不想分析或比较任何别的剧。但是就魔女食堂,就说说他的可看性吧。
选角,CG,妆容,场景布置,导演,演技这些我也不说,因为在宣传的时候,就说了很多,百度一下就有。
想探讨的是这部剧的引发人省思的一些道理。相信已经在追的亲故们应该发现,才发布到第二集,已经有很多人生金句。
是的,这部剧不是只是在强调魔法和魔女多美丽(当然她真的非常美??)。而是透过我们身边会经历的,听说过的,看到过的,那些很写实,却或许被我们渐渐当成“生活不就是这样”的事情,以另一个看似“恶”的视角,来体验和显出人性的本质的贪婪或者良善。
一个一念之间的念头的威力可以到多强大,一开始魔女也很直白的说了需要付代价的,选择的是许愿的人,但当人们的愿望实现了之后,为什么面对代价要开始还愿的时候又后悔了?又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这部剧很特别,从来不会告诉你,这些人要付出什么代价,这只有魔女知道,许愿者也不会问,直到代价在愿望实现后被显明,才知道这些欲望所产生的代价是失去后就再也回不来的东西。
这部剧里面,有很多台词可以让人不断的思考,我想这也是这本原著的小说可以在教保文库大赏作品中脱引而出的原因,不是因为她写的多魔幻,反而是因为她写的有多真实吧。
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个观点切入,也不要再拿别的作品互相比较,这样看的会更爽吧。
白色强人1看得我一个文科艺术生想学医救人白色强人2今晚的大结局让我真的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
没有剧透,都是一些看剧的片段随感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只是生命而已,无关健康或不健康,贫穷或富有,肤色、国籍……由得隔壁台踩TVB,但拍职业剧讲人情他是真的行第三部快点出来啊,真的想看安仔谈恋爱
双y的感情是这个现实主义剧集里最理想主义的存在,我
白色强人1看得我一个文科艺术生想学医救人白色强人2今晚的大结局让我真的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
没有剧透,都是一些看剧的片段随感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而生命只是生命而已,无关健康或不健康,贫穷或富有,肤色、国籍……由得隔壁台踩TVB,但拍职业剧讲人情他是真的行第三部快点出来啊,真的想看安仔谈恋爱
双y的感情是这个现实主义剧集里最理想主义的存在,我很佩服这班人的雄心,不止讲医疗改革,还有讲感情哲学家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虚伪的。白色强人2说理想主义者在需要者面前,一切都是尊重与信任的。两个灵魂的相遇相知,永远抵得过一些需要者的现实,这是发生在他们六个人之间的,无可冲击的灵魂的相遇。感谢白色强人2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上演一套所谓逆行者的剧,三观正到太平洋了,好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坚定的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
目前比较欣慰的是,港剧里不会觉得双y在一起怎么样。但是放在内地,就很有可能会谈两个人年龄、职位相差太远
在这个无语的医改面前,这条线真的让人很欣慰,他们谈的只是平等的恋爱而已,和其他东西都无关。适当的直球、及时沟通、不留误会,相互理解尊重信任,yan在不断变pro,yt也在为理想奋斗,双向奔赴、共同成长真的很棒
而且两个人真的完全的尊重和理解对方,没有狗血及时沟通yan在不断进步,yt在时刻考虑yan的感受,还会想自己不能让yan穿高跟鞋,自己生病了这些,没有说教没有不平等,太难得了,而且yt真的一看到yan就笑,无论何时,所有负面情绪都不给yan看到,yan也是真的全心支持yt,自己也在不断独立
这种cp多多来好嘛
感谢我们在1的坚持,让2的双y这么甜,多多支持2让3也出来吧
大结局为绝美爱情哭泣而且商人没有退步,反倒是政府退步这个设计太好了!!!!没有虚浮,很现实
第二部真的好好看!!!人设更加充实了,主角团和配角团都有相应的成长和完善,yt柔和,yan成熟,唐明会演戏了,急诊室一直该上的时候就上了,zoe也比以前的感性相比多了一些理性,就是心胸肺科最不敢担责任的都上了,阿mo和定欣的角色也很讨喜
第三部快点快点啊
*原载于公众号 深焦DeepFocus
导演扬·冈萨雷斯说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在爱中的女人坐上一班幽灵列车”。这一趟冒险的外部环境是大红大蓝扰攘的七十年代,是声色犬马的同志色情电影行业,是世纪瘟疫艾滋病袭来前一派天真自由享乐主义的巴黎,也是滋生恐惧与死亡的哥特式暗黑夜晚,而核心是同志色情电影导演安娜的悲剧,她看见了悲剧,改
*原载于公众号 深焦DeepFocus
导演扬·冈萨雷斯说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个在爱中的女人坐上一班幽灵列车”。这一趟冒险的外部环境是大红大蓝扰攘的七十年代,是声色犬马的同志色情电影行业,是世纪瘟疫艾滋病袭来前一派天真自由享乐主义的巴黎,也是滋生恐惧与死亡的哥特式暗黑夜晚,而核心是同志色情电影导演安娜的悲剧,她看见了悲剧,改写过悲剧,最后被悲剧击中。
以长片处女作《午夜狂欢》入围导演双周的冈萨雷斯,第二部长片就直接降临主竞赛,当然福茂今年的确是在锐意提拔新人,但能在竞争异常惨烈的法国队夺得一席,也的确说明了他在法国新导演中的突出表现。前作《午夜狂欢》以架空背景的舞台剧方式描画了一群为了一场性爱派对聚集起来的人,听来好像又是百无禁忌三观放飞的“那种”法国电影,但其实又是非常细腻的人物心理探讨、梦境与个人幻想的书写,创伤与欲望的解放。而他在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令此片在当年挤进了电影手册的十佳排名。
《午夜狂欢》曾经一度将不太受业界欢迎的“人工美学”推到法国电影的前台,虽然不免一些僵硬感,却也以强大的形式感表达了导演自己的真实观,可以说是对法国电影中一些虚伪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一种反叛。《刺心》却和前作不太相同,走出了架空的舞台剧风格,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甚至是根据七十年代真实存在的一位女导演而改编,多了些许坚实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但仍然是深刻的个人化和风格化的作品,它穷尽各种视觉手段去呈现一种华丽的浪漫主义、颓废伤感,哥特式的诡奇之中又有田园式的抒情与天真。
从视觉上看来的确是在复古上做足功夫,然而又绝非只是廉价的泛黄胶片颗粒感或是笨拙的时代印记模仿。从16mm胶片拍摄的色情影像,到用黑白负片表现的梦境与记忆,还有在胶片上加工带来的不同效果,本身就是对电影以及物质承载的一场致敬,又因为安娜的导演身份,产生更多与元电影的纠缠。对七十年代惊悚片以及色情片类型元素的熟练运用、改写和戏仿,这种更为深层的复古唤起了大家心里的对于自己早期看电影的一些回忆,也难怪部分影评人走出影厅即大呼“阿基多!德帕尔马!约翰兰迪……”。
这个年代的类型片中拥有的充盈的情感力量也难得地在这里复现,那种接近情节剧的故事,大悲大喜戏剧化的故事,充满了死亡、消逝、追寻、旷日持久的爱、几乎病态的感情和暴力。故事在真实、虚构、梦境、回忆、预言、电影中穿梭来回,这些感情也变换着调性,有时它将死亡的悲伤,谋杀的气息转变为喜剧甚至闹剧,有时它又不惮于最直截了当的表达。冈萨雷斯在这里仍然保留着不少舞台剧的气息,即使是在巴黎的街头拍摄一场情人间的冲突,他要求演员严格按照剧本台词,然而又给予他们极大发挥的自由,因此当你听到安娜对爱人一遍遍呼喊“你必须爱我,爱我啊,爱我!”,却也完全不突兀,就是形式的统一与协调,强大的氛围营造与掌控能力,才能容纳如此强大的情感力量。
其实导演多次在片中借安娜之口表达自己的电影观,她说自己想要的电影是强劲、有破坏力而没有界限的(Puissant, vorace et sans limite),她会去建筑工地找来直男Nans拍摄,为了带给电影更加鲜活的血液,为了将真正的人的声音带到电影当中,而不是为了震慑而拍摄,为了留下印象而制造奇观。但对于一部围绕男性色情行业的电影,《刺心》并无多少极端露骨镜头,它不是对于性对于情色单纯肤浅的展示,就像导演说的“为了惊吓中产阶级而拍,早已没什么用了”。相反他将强劲的破坏力放在了人物本身和贯穿全片的氛围中,电影中心是一个强大又脆弱的女人,一个敏感却又无情的先知,一些流动在男人女人、幻想现实、过去未来的世界里无法被定义的人,电影本身是一场黑暗又天真的历险,情色多半与玩闹相伴,高喊着“快感万岁!荒淫有理!”并行在死亡和悲剧两旁。
安娜拍摄的一组镜头似乎将这部电影的诸多位面浓缩其中,一只神秘的手揭开一层层薄纱,各种情色场景依次展现,她化妆成同志杀手,而身着她同款皮衣的Alchibald以女装出现,向她胸口开上一枪。这个场景里,这部电影的奇诡与玩乐,性别性向的流动性,自指与自觉都展露无遗。甚至这也是电影中安娜悲剧的一大先兆,而在电影接近结尾的地方,这个场景的复现和变调,也将这场悲剧的感情色彩尤其加重。电影里的那只黑鸟是将死亡带向太阳,还是在深夜叩击孤独的人的房门,说“永不复还”。
电影的鲜活大概也来自导演对于面孔的热爱,他用了大量镜头,或是借安娜的胶片来凝视这些脸庞。开场男孩展露笑容,倒带,笑容,定格。当路易斯将胶片倒回去一遍又一遍看安娜的笑容,她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爱。这时的安娜正是那个做得出最有力最独特电影的女人。放大电影作为“面孔的艺术”的一面,正是要将人物的天然质感带回电影中,如此也展露出了对于同志群体,对于似乎逝去的天真浪漫年代的深厚感情,这似乎也是继去年的《每分钟120击》后,再一次以完全不同的写意方式呈现的,十分动人的同志群像,你甚至能在其中发现一些熟悉的面孔。这样的集体之爱,是连结起安娜的整个剧组的纽带,是她在最后的刺心之痛后的支撑,是冈萨雷斯的电影之美同时也是安娜的电影之美——正是这样的情感,这样的对于自由和爱的义无反顾,让她无意中在自己的电影中改写了Guy的命运,将焚烧爱情的火焰变成大家手拉手围炉跳舞的篝火,虽然这也为自己招致了悲剧。
以电影呈现悲剧却又改变悲剧,表达个人幻想与爱意,是冈萨雷斯和安娜共同的救赎,以电影造伊甸园,忘却罪恶与判断。电影最后一幕,是这一隐喻的最好呈现,天使们作乐的幻象与演员们工作的场景天衣无缝的衔接,而安娜在这里获得拯救与释然,她最后的笑容让人心酸又感叹。“我不在乎我尘世的命运,只有少年的尘缘,但我悲叹你为我而伤心,我仅仅是一名过客。”
老公出轨,自己没有存款,年龄大找不到工作,没有住处,离婚后还要抚养孩子,没钱没房没工作婚姻不幸的单亲妈妈,虽然我没离过婚,但能想象得到,那真叫一个绝望。
其实就算没经历过婚姻的,凡是体验过生活种种艰辛的人,应该也能体会得到女主的那种无助感吧。幸运的是,她还有男主关心着她。放在现实中,可没那么好,出现一个人救你于水火,生活从来都不是童话,相反,什么苦都是自己咽,什么累都是自己扛,哭
老公出轨,自己没有存款,年龄大找不到工作,没有住处,离婚后还要抚养孩子,没钱没房没工作婚姻不幸的单亲妈妈,虽然我没离过婚,但能想象得到,那真叫一个绝望。
其实就算没经历过婚姻的,凡是体验过生活种种艰辛的人,应该也能体会得到女主的那种无助感吧。幸运的是,她还有男主关心着她。放在现实中,可没那么好,出现一个人救你于水火,生活从来都不是童话,相反,什么苦都是自己咽,什么累都是自己扛,哭再大声也没用。
看到弹幕那些说夸张的,大概都还在上学没经历过社会人情冷暖和艰辛的吧,可以理解。至于那些嘲讽女主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等的,希望你一生都不会有凄惨落魄的时候。
这部剧毕竟不是校园青春偶像剧,对于十几二十岁的孩子,还处在做梦的阶段,肯定没有共鸣感这是自然的,所以弹幕吐槽难免,因为我那个时候也是一样的,跟同龄人一样憧憬着梦幻般的爱情,对婚姻懵懂无知。等再到一定的年纪,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和诸多无奈,自然就懂了。
以前经常看到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所有的爆发都是积攒已久的,也许你只是看到镜头前她崩溃哭泣的那一刻,却不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曾经无数个日子里,她是如何藏起眼泪让自己挺住。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个为一碗皮蛋瘦肉粥与老板争吵最后嚎啕大哭的三十岁女人的故事。其实这世间,在生活面前,谁又不是表面假装坚强,实则内心早已溃败成军。
人生不会尽是如意,再挺一挺,相信糟糕的日子总有一天会过去。
2021.03.06今天在b站上看到了陈桐和大志的剪辑,还是忍不住来写了一下剧评,很多人一直说大志是个木头,什么都不懂,可是我恰恰感觉大志其实什么都懂,或许他不明白陈桐对他是爱,但他一定知道他对陈桐是特殊的!而他对陈桐的反馈则是依赖。这从陈桐不输于微笑的出场次数可以看出来。并且,大志其实有过试探、抵触、甚至是反抗的行为,但是陈桐的爱更加成熟,像风,像一张大网将大志温柔的包裹起来,大志没反抗几
2021.03.06今天在b站上看到了陈桐和大志的剪辑,还是忍不住来写了一下剧评,很多人一直说大志是个木头,什么都不懂,可是我恰恰感觉大志其实什么都懂,或许他不明白陈桐对他是爱,但他一定知道他对陈桐是特殊的!而他对陈桐的反馈则是依赖。这从陈桐不输于微笑的出场次数可以看出来。并且,大志其实有过试探、抵触、甚至是反抗的行为,但是陈桐的爱更加成熟,像风,像一张大网将大志温柔的包裹起来,大志没反抗几下,就举手投降了,他拒绝不了陈桐的,陈桐带给他的感觉弥补了他内心深处被宠爱的渴望,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可以看到,在陈桐面前的大志很多时候是娇气的,洋溢着笑容的,甚至带着一些任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有陈桐出现的时候,大志就好像在发光一样,充满了幸福,让我们这些局外人都忍不住和他一起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大们可以剪出如此流畅甚至不带一点出戏的视频,单向的感情虽然可贵,但是更多时候是没有那么让人产生共鸣的。而微笑在我看来,她是感受到了他们两之间这种特殊的磁场的,但是她也爱大志,所以她选择了用时间等待,给自己一个机会。大志一直嚷嚷着喜欢微笑,微笑不知道吗,陈桐不知道吗,在这我直观的感受到的是刘大志一直在提醒自己,他不该,因为正常喜欢一个人更多的是像陈桐、小武、微笑的反应,而不是大志这样,所以微笑对他没有信心,但是微笑等赢了,不是吗。或许是因为太爱了,两个人都在等大志的主动,但是大志其实更加脆弱,他不敢!也不能!所以他给了陈桐超越朋友的地位(这是不同于朋友的,这里对比小武大家或许会有更直观的感受),给了微笑婚礼。
cpn
作为林正英的忠实粉丝,与英叔有关的电影作品可以说是部部都看。刚刚从隔壁《古墓狂魔》的魔改中爬过来,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什么时候英叔不捉僵尸改探案了?请允许一脸懵逼的我在这里冷静冷静,喝口《九叔归来3》原汁原味的高汤。从狼妖到猫僵再到这一部的魁蛊婴,一部不落。电影《九叔归来》系列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有英叔僵尸世界味道的片子了,每年一部的高质输出,更是让我看到了僵尸电影要重新站起来的苗头。相
作为林正英的忠实粉丝,与英叔有关的电影作品可以说是部部都看。刚刚从隔壁《古墓狂魔》的魔改中爬过来,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什么时候英叔不捉僵尸改探案了?请允许一脸懵逼的我在这里冷静冷静,喝口《九叔归来3》原汁原味的高汤。从狼妖到猫僵再到这一部的魁蛊婴,一部不落。电影《九叔归来》系列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有英叔僵尸世界味道的片子了,每年一部的高质输出,更是让我看到了僵尸电影要重新站起来的苗头。相较于前两部,《九叔归来3》在高度还原九叔经典动作、场景的同时,已经褪去了模仿的痕迹,几位演员的言语、动作变的流畅自然了许多,面部的表情也更加的真实、细腻了。尤其是九叔的表演形体动作惟妙惟肖,时不时的“英式”冷幽默给人喜感,人物变得可爱有层次,增加了九叔的几分神韵。看来几位主演在日常的拍摄过程和生活中对九叔师徒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了,给几位演员点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手眼身法咒、笔墨纸刀剑”外,电影中增加了“符乩追踪术”“符水法咒”等更具观看性的九叔特技手法。九叔做法点天灯寻女尸这段非常不错,个人觉得很经典。和《茅山天师》等特效充斥的画面电影相比,《九叔归来3》真实的取景拍摄和近九成的特技制作让影片中九叔的味道更浓厚、更真实了,还是哪个感觉“九叔真的会法术”。电影《九叔归来3》以民俗崖葬的整个过程开场,一开始就营造出了影片的恐怖氛围;以九叔师徒阻止魁蛊婴的降世与南洋邪师的斗法展开整个,增加了人物之间激烈的对抗感;中间穿插经典的风水元素和逗趣的无厘头情节让整个故事更加具有可看度和趣味性。《九叔归来3》的故事不能说是完美,但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内容值得一看,推荐给大家。温馨提示,电影有不少高能片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功夫明星吕一杰男一号主演警匪电影《多钻狙击》上映第一天播放突破百万,吕一杰主演的电影《诺苏之鹰》《李元霸与宇文成都》《必杀技》都是非常经典的电影,吕一杰是双节棍五连冠世界冠军,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有武术功底,动作片比非常流利,是新一代功夫明星,被誉为功夫皇帝李连杰的接班人,影视界动作演员越来越少了,特别是真功夫动作电影越来越少,希望吕一杰能拍更多的功夫片,期待你更多作品,你的忠实粉丝。
功夫明星吕一杰男一号主演警匪电影《多钻狙击》上映第一天播放突破百万,吕一杰主演的电影《诺苏之鹰》《李元霸与宇文成都》《必杀技》都是非常经典的电影,吕一杰是双节棍五连冠世界冠军,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有武术功底,动作片比非常流利,是新一代功夫明星,被誉为功夫皇帝李连杰的接班人,影视界动作演员越来越少了,特别是真功夫动作电影越来越少,希望吕一杰能拍更多的功夫片,期待你更多作品,你的忠实粉丝。
自從東星的烏鴉死後,大天二同kk結了婚,度蜜月。而洪興,群龍無首,於是浩南同山鷄和耀哥連同12個區的揸fit人一同前往泰國,邀請蔣天生的細佬天養叔出山。
.......忘掉故事。
第一部裏巢皮被砍死了,第二部裏細細粒失了憶,緊接著第三部細細粒被槍殺死,而今晚的第四部,大天二從高空墜落,
自從東星的烏鴉死後,大天二同kk結了婚,度蜜月。而洪興,群龍無首,於是浩南同山鷄和耀哥連同12個區的揸fit人一同前往泰國,邀請蔣天生的細佬天養叔出山。
.......忘掉故事。
第一部裏巢皮被砍死了,第二部裏細細粒失了憶,緊接著第三部細細粒被槍殺死,而今晚的第四部,大天二從高空墜落,當場死亡。好像自從浩南和他的兄弟們踏進了黑社會,身邊總會有親人離開。另外,同一個個對手較量,先是靚坤,然後又是大飛,接著是烏鴉,後面又是生番和耀楊。也許他真的累了,從小結巴死後,在社團和銅鑼灣,他的身影越來越少。那晚目睹天二的死,對山鷄的責備,傷心崩潰,蕭條的夜晚,一個人喝著悶酒,心事不知與誰說。
他們走後,從前的生活再也回不來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山鷄説的對,可那晚面對著miss li,喝醉了的浩南嘴裏念叨的還是小結巴。浩南太念舊,太重情,讓他完全放下心裏的那個人或許真的不可能,所以,miss li的離開也許是件好事。希望像浩南這樣的人經歷了這些遭遇依舊能夠好好生活下去吧。
那一年是97,離回歸也只剩幾個月了。而我想,屬於他們的日子也就快到頭了。97過後,何去何從,浩南山鷄他們幾個,是生,還是死。我也不知道,但關於那段友情歲月,我想我會永遠記得,在打打殺殺的江湖裏講誠信、講道義、講情誼。
TVB的老片子,真好看。另外加一句:我爱dk的孙悟空!
TVB的老片子,真好看。另外加一句:我爱dk的孙悟空!
说实话,一直以来,我都很难理解在公开场合求婚的意义,那种被吃瓜群众围观的不自在,隔着屏幕都能激起一层又一层鸡皮疙瘩。
可是当威廉冲出舞台大喊“我要告诉全世界”时,我真的一瞬间就泪目了。
说实话,一直以来,我都很难理解在公开场合求婚的意义,那种被吃瓜群众围观的不自在,隔着屏幕都能激起一层又一层鸡皮疙瘩。
可是当威廉冲出舞台大喊“我要告诉全世界”时,我真的一瞬间就泪目了。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昔日曾很相爱很相爱的恋人,多年以后,在故乡重逢,然后度过了一个普通的晚上。他们做了爱做的事,缅怀当年的甜蜜记忆,重走当年走过的路,却唯独没有做爱!黑白的影片,像是一首忧伤的诗,
影片全片采用黑白的方式,主要人物只有男主女主两个人,中间只是穿插了一下商场的顾客,旧商店的老板,其他全部由男女主承包。整体来说,像是一首怀旧的苦情歌,更像是一首历经沧桑后缅怀青春的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一对昔日曾很相爱很相爱的恋人,多年以后,在故乡重逢,然后度过了一个普通的晚上。他们做了爱做的事,缅怀当年的甜蜜记忆,重走当年走过的路,却唯独没有做爱!黑白的影片,像是一首忧伤的诗,
影片全片采用黑白的方式,主要人物只有男主女主两个人,中间只是穿插了一下商场的顾客,旧商店的老板,其他全部由男女主承包。整体来说,像是一首怀旧的苦情歌,更像是一首历经沧桑后缅怀青春的一首诗歌。
男主的母亲离世,他回来收拾旧房子。女主的姐姐怀孕,她回来照顾,两个人就这样遇上了。尴尬的相遇,不知道该说什么。随着两人的交谈,关系一点点推进。从在咖啡厅里时,各自介绍自己这些年的遭遇,男主的生活和工作,女主的家庭和继子。这都是一些寒暄的客套话,听上去似乎都过得不错。
两人重新回到当年经常去的小店,小店的老板竟然还在,还记得他们,还能听懂他们的暗语。他们就像回到了从前,买了以前经常买的东西。只是毕竟不是从前了,从前的某些东西,也买不到了。
女主记得男主有两颗蛀牙,男主记得女主喜欢吃粉色和紫色的糖果,发觉彼此还在乎这对方的这些小细节,于是关系从见面的寒暄,一步步递进,多了一层亲密。两个人去以前经常去的公园随便走走,边走边谈,女主以为自己又回到了从前,开始过分地关心男主,男主也不再装作一切都很好的样子,其实他的工作一塌糊涂,生活过得也很糟糕。而女主也坦承,其实她的继子很胡闹,不好管教,丈夫也大自己很多,没什么共同语言。
两人回到男主母亲的破房子里,满满的都是过去记忆的细节。书架上的小说,衣柜里的衣服,旧物箱里的录音机,等等。随手挑一盘磁带播放,是当年生活的琐碎。那时的他们是那么贫穷,却似乎又格外富有。可是爱情终究抵不过生活的消磨。
两人坐在夜空下,突然想重新演绎一遍当年的记忆。在音乐里跳舞,疯狂舞动,大喊大叫,时光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女主曾经想和男主环游世界,去看看那些离开的朋友,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年轻时的愿望吗?可是如今呢,还不是和男女主一样,过着操蛋的生活!回忆戛然而止,终究要回到现实。
那些从不曾对别人提起的秘密,女主的抑郁症,轻易就说给男主听!是啊,曾经那么相爱,突然分开,谁不会意志消弭,甚至常年抑郁?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过是两个人明明相爱,多年前如此,多年后亦是如此,可是却依然分开了,世事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
多想疯狂一次,抛下一切,像王菲和谢霆锋那样,不管世俗眼光,不顾一切地在一起,可毕竟我们都是凡人,没有抛下眼前一切的勇气,就算再相爱,也只能亲吻、拥抱,理智告诉我们,天亮就要回家。
影片中并没有交代男女主分手的原因,只是给出一个笼统的说法,似乎是女主当时面临一个莫大的困难,又觉得男主无法和自己并肩面对,只能独自承受,所以选择离开。而男主犹豫了很久,也终于决定要和女主一起面对,写了一封信要告诉女主,可惜信还没寄出去,女主就走了。一切就是这么的巧,如果当时男主能早点寄出信,如果当时女主能再等一等男主,或许现在两人就在一起了。可是世界上就像情深深雨蒙蒙里,如萍说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叫如果的东西。就算两个人在一起了,多年后或许也会厌倦彼此,那些深深的爱恋,也会被琐碎的生活消耗殆尽。上天这么安排,是有他的原因的。起码当你对眼前的生活感觉到绝望的时候,还可以回想一下甜蜜的从前,从回忆里汲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就像片尾,男女主大哭大闹之后,终究还是无奈地笑笑,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从头到尾,不过是一个晚上,但是男女的关系却层层推进。从1、尴尬的重→2、朋友的寒暄→3、比朋友更多的亲密→4、仿佛还是当年→5、各自克制回到现实。感情波澜起伏,让人动容。
一开始觉得这个片子很无聊,而且还是装逼的黑白,很无趣,但是耐着心看下来,格外触动。开头时在猜测,会不会现在的生活用黑白的,表示十分惨淡,过去的生活用彩色的,表示十分甜蜜,表明其实男女主的人生里,只有过去的那段,才算是真正的活着,可是影片没有回忆,只有一段男女主假扮的回忆。不过影片看完,也觉得黑白这样的安排更妙,更适合片子沧桑而又伤感的基调。
一部很小众很文艺的作品,仿佛一首忧伤的诗,年轻人看了或许没什么感觉,看不下去,可是刻骨铭心爱过却又分开的人看了,相信你会哭死在影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