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孤儿》通过故事讲了在法国正式放弃孩子和领养的基本过程,讲了那些富有爱心的工作者们的故事。好作品都是一波几折,电影更进一步讲了遇到有问题的孩子,她们是怎么做的,尽管电影里所谓的问题只是一场虚惊。电影一开始就是放弃自己刚生下的孩子,但这不是与《蝴蝶夫人》相反的母子情怀,而是这位母亲之前没有做好准备,为避免一错再错,国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的服务保障机制,是现代发达社会既保护母亲,又保护孩子的机制。必须体会到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跳出了狭隘的亲子观,实现了对人权更完善的保护。
这是一个完备的机制。人非毫无情感的动物,制度上充分允许反悔,甚至有些诱发母亲反悔,看的出来电影里的工作人员也在拐弯抹角地劝说。放弃也要富有人间情怀,要对孩子说点什么,他现在听不懂,但说与不说就是不一样。就要放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了,眼泪再硬的观众,都不可能不为之动容。怀着复杂心理的大人在这么点小的孩子面前,尤如面对SANTA。两场幼儿护理室里的戏很生动,孩子没有表演,但却是整部电影的最佳演员。
放弃孩子还有许多机会反悔,领养更有长时间的考察和审核。考察并非刁难和刻意找麻烦,是要找一个更合适的养父母,而不是非要把孩子送出去,卸掉一个负担。养父母应该比普通父母更有爱心,更会养育孩子,对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更多的心理准备和应付能力。不是什么人都能领养孩子的,电影里有一对被拒绝的夫妻,那个男人一看就不可能做好父亲。其实就是自己生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做好父母,只不过不好更多地夺去这些人的权力罢了。电影里的工作人员说的太好了,不是帮痛苦的父母找孩子,而是帮孩子找到合适的父母。
这个机制的完备性还表现在它的化繁为简和变简为繁。化繁为简是指国家专门组建了这么一个民间风格的服务保障组织,负责从医院到领养父母之间的对接,避免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门和所属组织的兴师动众。变简为繁是指这个服务保障组织工作认真尽心,先托人养好婴儿,再找合适的领养者。既要履行繁杂的程序,又要对待好活生生的孩子;既保护好放弃孩子的母亲的隐私,工作人员之间又相互衔接好、配合好。这是一个神圣又伟大的工作,用电影上的话说,干这个活儿要对孩子有感觉才行。工作人员的参与是全过程的,不是各干各的,交接好了就不管了。这群富有爱心的工作人员背后,是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国家,政府如此保护人权,如此将工作做的这么有性价比,我感到可以称的上是国民的好政府。国家现代化,不比高楼大厦,不做表面文章,而是在这些细致入微的地方,体现出对国民无所不至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