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体育运动题材,心是好的,但是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超越自己吗?影片说要跑起来,但是完全没有《强风吹拂》那样让人感动和渴望出去跑起来的激发力,甚至连《阿甘正传》的跑都更让人心动。主演郑恺倒是挺努力的,至少为了戏在体重上费了劲,但是演员想演出运动员的味道,还是太难,其他演员可以说没留下什么印象。倍速加摸鱼看完了,剧情没什么意思,都说不出来好坏的没意思,倒是有
作为体育运动题材,心是好的,但是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超越自己吗?影片说要跑起来,但是完全没有《强风吹拂》那样让人感动和渴望出去跑起来的激发力,甚至连《阿甘正传》的跑都更让人心动。主演郑恺倒是挺努力的,至少为了戏在体重上费了劲,但是演员想演出运动员的味道,还是太难,其他演员可以说没留下什么印象。倍速加摸鱼看完了,剧情没什么意思,都说不出来好坏的没意思,倒是有一个点觉得挺好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退役运动员大多都出来当教练搞培训或者体制内工作,对于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和国民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来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一些小众项目,比如举重等,运动员太难。能被大家看到的运动员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选手,底下出不来的运动员何去何从,的确值得思考,也跟我们国家的培养体制有关系。好在至少有人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努力,比如王濛的工作团队优先选择退役运动员,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开始重视学业发展,能够为未来转型铺路。希望我们在重视普通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重视大家的体育活动,提供更好的运动条件;也在努力培养专业运动员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能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样的选择,不会带着一身伤病遗憾离场。
我最喜欢看的是恐怖片,因为会让人肾上腺飙升,画面也能抢人眼球。所以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子,我做好了睡觉的打算。但是我居然从这部简单的电影里面看到了一些亮点,比如简单,纯粹,欢快,温暖。那句话怎么说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偶尔吃吃清粥小菜也会很好。
导演把我心中的内蒙拍出了另外一种感觉,就像是在绿色的大草原上面看到一片小花(很小很小)
我最喜欢看的是恐怖片,因为会让人肾上腺飙升,画面也能抢人眼球。所以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子,我做好了睡觉的打算。但是我居然从这部简单的电影里面看到了一些亮点,比如简单,纯粹,欢快,温暖。那句话怎么说的?大鱼大肉吃多了,偶尔吃吃清粥小菜也会很好。
导演把我心中的内蒙拍出了另外一种感觉,就像是在绿色的大草原上面看到一片小花(很小很小)的那种感觉,会有淡淡的惊喜在里面。旁边有个人说电影有些地方要拍得更细一点,不过我觉得如果这样时间上可能会有点把控不住,除非导演舍弃其中一些情节。就现在来看,导演应该传递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每个观点。
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小伙子和一个蒙古妹子谈恋爱和开超市的故事。之所以愿意给五分,首先是因为配乐,其次是感觉。挺干净有时候会给人一点可爱的感觉。内蒙的天空好蓝呀,感觉去那里后每一口呼吸都会是纯净的,眼睛也会受到洗涤,再配上简单的剧情,不需要紧张接下来的剧情,也不需要接受那种大喜大悲的感情,还是觉得挺美好的。
《极盗车神》在北美上映时,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烂番茄和imdb炸出了花。口碑一路飙升。
至此,本年度第一批黑马电影诞生。
《极盗车神》在北美上映时,就像一颗深水炸弹,在烂番茄和imdb炸出了花。口碑一路飙升。
至此,本年度第一批黑马电影诞生。
澶渊之盟后,刘娥归宋,封妃,立后,代批奏折,初涉朝政,赶制凤袍,平息纠葛。辽太后萧绰逝世,这位与她恩怨交织,亦敌亦友的女性政治家就此谢幕。
而属于刘娥的大戏才刚刚开始——狸猫换太子,民间将这件皇室秘闻,演化成了世俗流行的戏文,戏
澶渊之盟后,刘娥归宋,封妃,立后,代批奏折,初涉朝政,赶制凤袍,平息纠葛。辽太后萧绰逝世,这位与她恩怨交织,亦敌亦友的女性政治家就此谢幕。
而属于刘娥的大戏才刚刚开始——狸猫换太子,民间将这件皇室秘闻,演化成了世俗流行的戏文,戏文里,黑脸白脸,忠奸分明。
刘娥是板上钉钉的坏人,夺子,上位,李妃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失子,冷宫。而喜得皇子的利益者宋真宗仿佛是个毫无关系的局外人,心安理得的有了继承人。
无论是多年前的《少年包青天》,还是各类戏曲版本《狸猫换太子》都是这样的走向,暗度陈仓,背负恶名的刘太后,成为了众矢之的。
然而,这场换子阴谋,真的是刘娥一人就可以做成的吗?
《大宋宫词》中狸猫换太子,我看到的却不是独角戏,倒是一场共谋之戏,而且参与者各怀心思,未曾彩排,阴差阳错中殊途同归,共同促成了这一场大戏。
之所以说是共谋,是因为,事件中除了李宸妃,是真正的不知情者。在场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这场事件。
1 狸猫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狸猫了。早在之前的剧情里,潘家豢养的,听了鼓声就会发狂伤人的狸猫,已经在众人视野里登场,它代表着不祥与禁忌。还好被苏义简当场刺杀。
猫是一对,死了的猫被埋葬。仿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第二只不久后又被潘家的眼线放入李婉儿的产房,成为不详的诅咒。
一场大火,始料未及。猫被烧死,被误以为是李婉儿产下的怪胎。
而眼线也被柳树压死,死无对证。
潘家人机关算尽,误伤李婉儿,刘娥因甘露饮失子又得子,地位巩固,潘妃岌岌可危。
2 主谋
这一次的主谋,是真宗赵恒。这个历史上的既得利益者,在这个版本里大方主动走到了台前,目光坚定,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也要让心爱的女人刘娥保住后位。
世间安得双全法?
那就是,换太子。
大火后,他站在废墟中,做足戏份,大喊:天佑我赵氏皇族,天佑我大宋。这一刻,李婉儿仿佛失去了价值,在大雨中凄惨喘息。
3 共犯:刘娥,奶娘,放孔明灯者,潘家的甘露饮和眼线
剧情并没有为刘娥强行洗白开脱,她默许了这场阴谋。但也有暗暗懊悔。在婉儿临产时,她也曾想过放弃。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如愿以偿得到了巩固地位的孩子,但,也即将失去李婉儿倾心交付的信赖。
这一次,刘娥不再是千夫所指的主犯,她也在局中,也有无奈,她也没有迫害,戏说版本里的太监陈琳和宫娥寇珠。
奶娘这个角色,贯穿始终,她戏份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她仿佛一双锐眼,能够看透主角的心思,替他们做一些不可见光的事情。
郭皇后在时,她辅佐郭。郭皇后死去,她依附刘娥,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
她的女儿也成为了赵恒的妃子。就是日后一起抚养太子的杨太妃。
她身上有世俗小民的气息,却也有不畏惧大事的勇气,她抱走了婉儿的孩子,说,我会有报应的。
总结来说,是一个游走于灰色地带,却非常忠心的奴仆。
放孔明灯的众人引起了大火,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他们是无心之过,却为换太子制造了混乱的,可以暗度陈仓的环境。
皇宫一片慌乱,慌乱中,奶妈抱着孩子走向刘娥的宫殿,被切掉舌头的眼线老宫女也被柳树压死。
大火之后,是滂沱大雨,大雨洗刷一切罪行,也是尘埃落定。
有谋皆孽,无人不冤。这场狸猫换太子节奏密集,扣人心弦。众角色游走其中,面目清晰,目标坚定,最无辜的,就是李婉儿,失去孩子,还差点失去性命。
刘娥换来的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赵祯。
日后,他会如何得知自己生母的消息,如何与刘娥相处并处理危机,如何去认李宸妃,刘娥又是如何教育他,辅佐他,都是我期待的剧情。
演员真的值五星,但编剧是我打一星的原因。6-9季,越来越崩坏,Gallagher精神从真朋克变成了假rocker,真的令人失望。追求生活方式和品质的改变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拧巴了。一面用中层阶级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一面用南区逻辑强调自己仍然去潇洒不羁。太虚伪。只有Frank和Lip,在努力的用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坚持抵抗着被精英阶级同化,逆着风摸索着突破和自我和
演员真的值五星,但编剧是我打一星的原因。6-9季,越来越崩坏,Gallagher精神从真朋克变成了假rocker,真的令人失望。追求生活方式和品质的改变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拧巴了。一面用中层阶级的价值观判断和选择,一面用南区逻辑强调自己仍然去潇洒不羁。太虚伪。只有Frank和Lip,在努力的用一以贯之的价值观坚持抵抗着被精英阶级同化,逆着风摸索着突破和自我和解。至于Ian…只能说自从Micky下线之后,Camron估计无法相信角色,他的眼睛里面没光了。不仅仅是因为爱情那么简单,而是那种与生俱来的追求不安定的心,被普世价值观掩盖了。
Shamless的铁粉,全剧终后重刷超过三次,但无论如何心平气和和怀旧,6-9季依然是快进着看的。幸好Fiona离开之后整体水平又回来了,不然这剧,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班不服输的人,向主流举起双手…
我没有注意一些别的地方,例如男演员的油腻。女主设定没有特别傻白甜,前期的女主刚到上海,她没有家人她谁也不认识,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忍受欺负,忍受冷眼相待,所以她后期有点开窍,我觉得比较前期是好多了。另外,男主可能在我看来是那种用情深的,他默默做了一些事不让女主知道,给她找房子住。她认为女主是他命中注定的人,所以他把过世的母亲的手镯送给了女主,但是女主以为这是金钱交易或是感情交易,当着男主面摔碎
我没有注意一些别的地方,例如男演员的油腻。女主设定没有特别傻白甜,前期的女主刚到上海,她没有家人她谁也不认识,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忍受欺负,忍受冷眼相待,所以她后期有点开窍,我觉得比较前期是好多了。另外,男主可能在我看来是那种用情深的,他默默做了一些事不让女主知道,给她找房子住。她认为女主是他命中注定的人,所以他把过世的母亲的手镯送给了女主,但是女主以为这是金钱交易或是感情交易,当着男主面摔碎了,那一刻真的有点被带入到男主的感情,男主是跪下捡起镯子的,想起了母亲说的话。我相信在男主在生活很累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到女主,因为他身边没有多少女人,女主是第一个靠近过他那么多次的人。女主可能从心底里认为男主爱上自己不是因为真的爱,她宁愿在第一时间去找男二也是在所求无果后才找男主。我觉得如果碰上一个普通的男人做到一定地步他会放弃,所以我觉得男主用情深且柔情。
看死君:第70届柏林电影节已然拉开帷幕,七十大寿,不冷也不热。而回望近几年与柏林挂钩的华语片,可谓悲喜交织。从2017年《好极了》惊喜入围,到2019年《地久天长》荣封帝后,都还历历在目。但身为影迷的我们也注定不会忘记,那两部双双退出的《一秒钟》和《少年的你》。
看死君:第70届柏林电影节已然拉开帷幕,七十大寿,不冷也不热。而回望近几年与柏林挂钩的华语片,可谓悲喜交织。从2017年《好极了》惊喜入围,到2019年《地久天长》荣封帝后,都还历历在目。但身为影迷的我们也注定不会忘记,那两部双双退出的《一秒钟》和《少年的你》。
人性。作为一个特效没有那么好,编剧也比较扯的五季长剧,最令人能够坚持看下来的是人性。以前看科幻就是为了爽,但这个剧里基本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比较真实,尽管情节等等很多东西不完美,却坚持看完了。每一集也都能让人感受到人性,及其复杂。有感人,有唏嘘。
确实,人类这生物,与其他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
人性。作为一个特效没有那么好,编剧也比较扯的五季长剧,最令人能够坚持看下来的是人性。以前看科幻就是为了爽,但这个剧里基本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比较真实,尽管情节等等很多东西不完美,却坚持看完了。每一集也都能让人感受到人性,及其复杂。有感人,有唏嘘。
确实,人类这生物,与其他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精神,信仰。
------------------关于清回复的通知---------------
朋友提醒我回复里有些人在刷条数水楼。所以虽然不会再回复大家,但我还是会行到楼主的职责,定期地清理回复里与电影无关的言论、你一言我一语唱二人转的对话、还有数条连发但内容大同小异的纯情绪发泄语。
还有一位,因为 他/她 自己先表示不在这楼里“吵吵了”却死赖着不走没完没了地纠缠,所以会得到特
------------------关于清回复的通知---------------
朋友提醒我回复里有些人在刷条数水楼。所以虽然不会再回复大家,但我还是会行到楼主的职责,定期地清理回复里与电影无关的言论、你一言我一语唱二人转的对话、还有数条连发但内容大同小异的纯情绪发泄语。
还有一位,因为 他/她 自己先表示不在这楼里“吵吵了”却死赖着不走没完没了地纠缠,所以会得到特殊照顾。
如果大家不想浪费自己阅读和打字的时间,务必请文明发言,好好说话,
-----------------关于我“阴阳怪气”的说明--------------
有萌萌哒的同学豆邮我说,“文章还是很中肯的,但开头为什么要那么阴阳怪气的”,表示感情受到了伤害。
一则我这人性格确实不算太好,没有任何当圣母的潜质,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事,讲话自然就变得刻薄起来。
二则我跟流量粉们有很久的战斗史,已经发现了有些人并不以”对话“目的却装出”我在摆事实讲道理“的模样。想要他们暴露本来面目,适当地放出白起大招即可。
三则么,其实回复里的球粉们也说了”人难免有情绪的“,人情绪上来破坏军规都可以理解。60年后的人尚且如此原始,何况今天的你我。你站在我的立场想想,我不过是照常看电影照常发评论而已,突然一群人冲进来咒你全家骂你败类夺你国籍,你的语气能有多善良?我面对这种情形只是阴阳怪气而已,自觉算是涵养好的了。
----------------以下是阴阳怪气的部分-----------------
先说明一下,这片儿呢本来我是给三星的。但是评论里有位同学非常详细地指出了为什么我不配看这个电影。也是我注册豆娘到现在第一次被人diss不用心看片儿看不懂情节也看不懂剪辑。
我觉得他/她说得很有道理,是我太自以为是了。连情节剪辑都没看明白呢,有什么脸给人三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揣着糊涂装明白给自己脸上贴金。还有人说我给这点分不配生在中国的。
因为不那么喜欢一部电影我就被开除国籍了,按晴雯的话说,“今日既已担了虚名”,那我当然“另有道理”。就改作两星存着吧。以后要是哪天我得下了什么奇症,能看懂如此高深复杂细节满满的惊世佳片再改回五星罢。
反正二星改五星,豆娘会把点赞清零的。大家也就不用太在意现在多少人打有用多少人点无用了。
PS:劝某些人还是省口气。我跟流量粉斗这么些年,你们的常规伎俩我是有数的。你们赚几块钱不容易,我也就看破不说破。不要吃相太难看了。
PSS:这片受众群体的认知水平我已经看出来了(我至少有二十年不曾在争论中如此密集地看到“说不过”这个词23333333)。新年我有resolution,所以试图把我拉到和小学生一样的水平,然后用你们丰富的小学生吵架经验击败我,这一招是不管用的。
=============================================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国产片,在前一百分钟里,我都给它五星。
首先终于突破了“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阶级斗争思想,不再费尽心机找民族存在感,而是在人类大团结的基础上,以科技力量与天斗,架子搭得比较大。
剧情分两线,老子在空间站儿子在地球,各自成章,交互也比较自然。一车上老老小小,除了军人们还是样板脸谱,其他都算有特色有自己的高光点。刘启和韩朵朵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全程都是纯粹的兄妹互动,没有作妖搞暧昧卖cp,就凭这一点,我对剧本都是有尊重的。
最后呢,画面精致,场面漂亮。而且BGM非常棒,音乐本身应景——能恰如其分地烘托情绪又不至于抢戏,插入的timing也卡得好——既不让场面空下来也没有给人“过满太吵”的感觉,这两条是以往国产电影不怎么在意的。
全球广播之后,救援车辆集体调头那一幕,边上的妹子抹眼泪我也哭了。
以下是“但是”部分。
但是,刘培强那一酒瓶扔出去,一切都毁了。一个空间站科学官——当然你可以说这片儿不按《星际迷航》的规矩分制服颜色,不过你既然在电影里没有交待,我也看见了红衫和黄衫,你就不能怨我这么想,不相信科学,不相信科学又找不出“我以为”之外的其他论据(你就是说上帝给你托梦也成啊),就擅作主张把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后一线生机的空间站控制室给烧了。
Hello???!!!你有事么?你被选入空间站之前进行过基准心理测试么?你上岗之前有经过培训么?
点燃空间站,是我在所有科幻片里见过的,最自以为是的反智行为,没有之一。特么联合国已经论证过成功率为零,要不是你有主角光环,你这么感情用事一下,人类就算是GG了。一个人凭着“人定胜天,只要我相信,管求科学家说概率是多少”的冲动毁灭一个物种,毁灭自己这个物种,这已经超脱“个人英雄主义”的范畴,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了。港真,这跟抱着“拯救人类”的信念炸飞机的恐怖份子有什么两样?
--------------------------关于点燃空间站决定的合理性的补记--------------
我大学的时候做过一道很2的题:问氢氧燃烧用尽地球大气里所有的氧气能否推动地球。推演过程我现在是不记得了,但答案是“完全不可能”。而且中学教过木星的红斑是它的风暴气旋,是个高压区,电影里这个红斑正对着地球,理论上来说,木星的氢气跟地球的氧气是来不及混合的。因为这点先入为主的想法,一听科学家说“概率为零”,我心想那肯定就是因为这些个原因了。而电影里并没有对“为什么科学家说是零而后来却成功了”给出任何明确的解释,况且空间站上有逃生艇。理论上,逃生艇的程序设定是自动返回地球,以当时地木引力,逃生艇会被吸入木星,退一万步讲,就算点燃地球上的氧气能推动地球,就算氢氧能均匀混合,只需要把空间站上的逃生艇都射出去,也足够点燃木星,并没有什么非要用空间站整体去撞的理由,所以我才以为刘培强是不相信科学,全靠主角金手指的蛮力创造了上帝创世一般的奇迹。
但是回复里不止有一个同学表示“我分明看出来了,科学家说概率为零的原因是他们没想到点燃空间站这一招”。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整个联合国都没人想到这虽然冒险但并不算太限深的一招(毕竟屏幕前的你们都想到了),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从电影里看出这种因果关系的。但既然众口一辞都这么说,你们也不可能一个两个都幻视了,必然有你们的理由。所以我把大家对于这一段电影情节的理解放到这里:刘培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想到可以利用空间站做火种的人(所以“火种计划”其实是个冷笑话),他不需要Moss的帮助就心算出来,只要点燃空间站就能百分百地让地球安全,是深思熟虑之下才打破那个酒瓶的。
路过的各位如果有别的说法补充可以放在回复里。我不是那种会跟一部科幻电影死较真的人(停止自转的地球脱离太阳系这种设定我都没说什么是吧),只要电影能够自我圆满,不要在前后文之间出现漏洞和脱裂就OK了。如果电影里有过对于“从概率为零到成功”的明确解释,而我错过了没看到,也请务必告诉我。
------------------------------------补记结束------------------------------------
然后,我就冷静下来,反思了一下本片其他人物的言行。果然,一路上所有人几乎都是靠大喊大叫靠着蛮力靠着自说自话耍极端在推进剧情发展,就没几个人把脑子好好栓在裤腰带上。
地下城已经没有了,王磊还非带队运送火石去杭州,一个指挥官“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周倩一看无法沟通,直接就把火石打烂了……这可是重要的物资好么,杭州不用说不定别的地方用啊,你们就没有别的文明的方式来解决这个争议了是吧。Moss指挥空间站脱离,刘培强无根无据连问都没问一声就认定其“叛逃”——Moss是个AI好嘛,请用程序的逻辑思考一下问题,它叛给谁又逃到哪儿去啊喂,结果可好,把俄国老大哥白白给折进去了。全球广播了地球的末日之后,刀疤男对着木星嗷嗷嗷一通狂射……把背景刨掉,你说这群人在打抗日游击战也毫无违和感。
再这么一想,背景其实也很成问题。先不说“做彼此的天使”和“海草舞”为什么在17年后的地下城还能流行,就说地球停止自转又远离太阳,环境变化之剧烈足以令大部分生物灭绝。影片中设定大家吃蚯蚓,是个很好的想法:既解决了排泄物和生活垃圾的问题又得到了食物。但是都这种物资短缺要吃没吃的设定了,韩朵朵居然还穿校服?舞龙的那位,请问做龙头的原材料是什么?韩爷爷送礼的蚯蚓居然还是纸盒装的,嗯,理论上地下城确实能产原生纸,但用来作包装是不是太奢侈了?
大家对“硬科幻”好像有个误解,以为只要往天文上扯加点氢氧混合能点燃的小知识就一定硬了。硬科幻是要有“推演”的,一是生活上的改变,都逃离太阳系了都住地下城了,还是一样的上学吃饭,那就是只有总体的设定有大环境的变化,而没有细节上的变化,这就不可信。二是文明上的改变。人类社会始终是伴随着科技在变化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智商和思维方式。科技越先进,人类越开放越理性。在一个地球整体能漂流二千五百年的科技点上,所有人还以上世纪中段的方式来交流沟通来解决问题,那就说明人类已经进化到极限了,其实也可以GG了,不需要浪费二千五百年的时间去嚯嚯别的星系——以这部电影里人类的设定,一跑去肯定就是跟别的星球打一架呗。
给分的时候我还纠结了一下,以整体拍摄的效果来说,这至少是一部四星的电影。但是刘培强这种拉全人类垫背的自我伟大的恐怖行径,实在看得人太生气,扣光我对电影的好感分,最后20分钟我都已经无所谓地球爆不爆这群人是死是活了。中和一下,就这样吧。
-------------关于从南京到杭州为什么要经过上海------------
虽然地理学得不算好吧,但身为杭州人,周遭的几个主要城市还是熟悉的。北京到杭州什么路线最短我不知道,但从南京到杭州,中间还必须要经过一个城市把平民放下来的话,可以先去马鞍山,或者也可以先去湖州。如果说这两个城市的人口不足以建立避难所,那也可以去常州或者苏州,不需要经过上海。就算非要去上海,完全可以先到苏州把刘启他们放下再到上海。那如果说连苏州都没有避难所只有嘉兴有,也可以直接从南京去嘉兴再到杭州,完全没有必要去上海绕一下。电影里从南京去上海再到嘉兴再到杭州的这条路线选择,我是觉得很不合理。但相比点燃空间站之类的,这就算小事,一两句台词其实就能解释完了。
但是回复里有两种推测。
先是有人替导演脑补“很有可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可能)冰涯已经蔓延到南京了,只有上海这一条缝能过(我去,那车是怎么从南京到上海的,飞过去的么?)”。这种水准的答复,不是水军按条收钱没话找话就是小朋友逻辑张口就来,完全不值得与之对话了。
接着又有人使用了“不明觉厉”这一招,说“你去看看地图就明白了”。我还真去看了眼地图:我作为包邮区土著的路线还真的设定完全OK啊。那么赶时间的求援任务,真的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上海半日游。
本片的忠实观众都觉得这个路线是当时的最佳选择,却一个两个的不能表述清楚其“最佳”性体现在哪里,终于燃起了我对影片这个细节的好奇心:从南京出发,终点是杭州,却非要先经过上海然后去嘉兴安置平民,这个路线的选择在电影里——我再强调一下是在电影里——的合理性从哪里体现的?
----------------最后的补记---------------
春假结束了。我还得考科目三。以后没那么些闲工夫跟粉粉黑黑们消磨了。最后做点补充吧。能看得进去的就看看罢。
正经地解释一下我改星的原因。回复里有同学以为是“是被骂后的应激反应,要代表星星惩罚脑残粉”。那是真心不至于。作为2004就跟豆娘厮混的老人家,我一直把豆娘上的星和评当成自己的“撸片日记”。在豆娘上有我1800多部电影的记录,400篇长评,每次有脑残粉来发疯就改星的话,十年后再看自己的观影记录,我应该会很感到很迷茫。犯不着因为别人的错误给自己找麻烦。
我在前文里,在最开始的回复里,就说明了:这三星里是有我给国产片加的buff。综合剧情(一部科幻电影,在关键情节上不能自圆其说,不及格)、剪辑(回复里有人表示之所以上映版有这么些bug是上映版的剪辑问题,那这一项也只能不及格了)、音乐、摄影、特效、人物塑造、表演(后期配音且嘴型都对不上,这个部分也是不及格的),这部电影在我这里是2.5星。考虑到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在同行的衬托下我觉得这部电影至少是尽心的,可以鼓励的。所以手往上抬了一下。
这个buff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我有一个理论,跟我认识比较久的豆友都知道的,就是什么样的东西吸引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苍蝇叮什么样的蛋。一个明星再能立人设,只要看 他/她 粉丝的总体面貌,就知道 他/她 本质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同理,一部影片所吸引的粉丝,体现了这个片子的内在气质。
在回复的初始我一直好言好语,因为我以为,再怎么说这是个设定在宇宙文明下的科幻片,哪怕有些人情绪比较激动喜好比较偏执,都应该是讲道理的。那条改变整体气氛的回复,首先是不在正常讨论的逻辑上,语无伦次且理由牵强到不值得与之对话下去,“傻x想把你拉到跟他/她一样的水平上,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的气息扑面而来。再然后,是结尾那种幼稚的骂人方式……最后一根稻草是接踵而来的“你不配生在祖国”,“你个拿钱的败类”之流的漫骂。
撇开这些逻辑帝正义帝爱国帝们不说,即使是那些保持礼貌认为自己在讲道理的那些同学(那我自然也保持了礼貌继续试图与他们讲道理)也普遍有以下的特征:
1、困固在自己的的思维里,做不到“认真听别人说话”。拿火石这个事情举例子,我以为这件事不妥当的理由是(在上文里说得很清楚):当你和自己团队的指挥官发生冲突时,你在第一时间就放弃沟通尝试,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地用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是不理性的(电影里你是正面角色你没有造成重大的后果,那要是所有人(而且是军人)都这样处理事情,后果是谁来承担如何承担?)但所有回复这个问题的,都一溜跑歪了去解释“当时的情况为什么打爆了火石没关系”(当然这些解释中他们都补充了许多电影情节中根本没有出现过的内容,也许他们全都是刘慈欣或者郭帆的小号,不然我真不知道这些电影里没有放的事情他们是怎么晓得的)。火石可以或者不可以被打爆,跟周倩当时的处理方式理性或者不理性有什么关系么?没有关系。但他们全都认为只要想法设法证明“火石能打爆”,一个军人在任务中因为同上司的意见相左就完全基于自己的判断擅自毁坏战略物资的做法的就是“理性”的。
2、既不思考也不查证,不能也不想为自己的话负责。以那位喊我去看地图的同学举例。他/她 显然不是本地人,显然自己根本没有看过地图,但 他/她 就能非常自信地在回复里教训我说“你去看下地图”吧。我很诧异于这种自信的来由。如果你指派别人去看地图,那你自己应该看过,不仅看过,你都应该按照比例尺算过,才能跟别人讲这样的话。结果我真看了地图,补了上面这段关于路线的疑问后,他/她 才说“路线确实是个问题”。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张口就来”么?你不知道地图上是什么,你不知道合理的路线是什么,就以一种无知无畏的信心,轻率地给予别人答案,并且浪费他人的时间。
3、既不懂得“文艺批评”只针对文艺作品本身,也并不想与我讨论作品本身,只是想论证他们对这个作品喜爱的正当性回复里关于我文中提到的任何一个问题的解释,其立论点都不是用电影情节也不是用电影语言,而是他们开动脑筋“补充”的各种“很有可能”、各种”合理推测“,各种”必然如此“或者”原著里有“。电影有没有拍出来,拍得怎么样,他们都是无所谓的,只要在他们的心里成立就行了。而且只要在他们的立场上成立,那就是事实成立,不容争议的。
这些影片的粉丝,让我意识到,这片子骨子里跟那一注砸钱刷营销煽动集体情绪道德绑架的巨制烂片没有什么两样。于是我觉得它不需要我的鼓励,也不应该得到任何人的鼓励。所以我把星扣回来了。
有些同学不认同我这种“通过粉丝看本质”的方式。也有同学听了我这套邪说后屡试不爽(比如最近热搜的两位主角)认为非常有实践价值。我不敢说自己这个理论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一部自我定位是“科幻”电影并没有激发起其观众哪怕一丝半点对理性的肯定、哪怕一星半火对于科学的敬畏、哪怕一分半毫对于逻辑的讲究,反倒只是助长了偏激、盲目和狂热,那这部电影以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来说最多也就50分——它只有“幻”没有“科”。
以下就是这部“人类团结一致”设定的电影带来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电影主创人员想看到的效果:
以虚假的大团圆,提示悲剧仍在循环
以虚假的大团圆,提示悲剧仍在循环
屁话大王今日语
今天我要谈谈:
谁是试图控制你的人?
谁又是尝试帮助和理解你的人?
我们如何辨别哪些人是真正的友人哪些是其他类别的人?
屁话大王今日语
今天我要谈谈:
谁是试图控制你的人?
谁又是尝试帮助和理解你的人?
我们如何辨别哪些人是真正的友人哪些是其他类别的人?
Let's go !
戈夫曼的“他人是我们的镜子”这句话很长时间给了我很大的误导。
现实中的情况是萨特的 “ 他人即地狱 ” 才是事实,它道出了轻信这面镜子极有可能让你落入了他人的陷阱。萨特的小说《紧闭》就明确清醒地告诉你:地狱中不需要刽子手,「他人即地獄」。
人应该听别人的评价,但这样的评价应该是真正应该做到:认真听完整个过程的述说,尝试并理解你的倾诉对象。在此基础上评价。而不是加入你的出于某些潜意识下的私心,借此向倾诉对象施展你的一般准则和仁义道德。
每一个人的评价并不如你想象那么“旁观者清”,你能遇到的是各种心思各种生活背景和当下遇到各种情绪和生命体验的个体。你在背后包含着复杂社会关系的语言体系打交道。所以听人评价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一部分。
区别和客观评价他们,需要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也不一定,个人的领悟能力在其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和准确的判断力。
一个不客观的人的典型行为:他们没有真正听你说话,你倾诉结束,就立刻开始斥责你,控制你的行为。
忽略众多因素给你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把解决方案归结于顺从一般准则,或他们认可的准则。他们通常注意不到你情绪的点在哪里,直接跳过理解,依据他们的一般处事方式对待你。
《小丑》里面的心理医生,《坡道的家》里的陪审员,还有一部早期的法庭断案电影又记不得名字了也是如此。好的影视其实不能直接帮你觉醒意识,但是能够在你醒悟的路上,帮你点破,帮你清醒的认识现实,在这一点上他们极有震撼能力。
那什么是客观的评价行为呢?他们会听你述说,并尝试理解你。如何知道他们在尝试理解你?
他们不是匆匆得出结论:告诉你不正常,你小题大做,斥责你不遵守一般准则并试图通过自己的言语控制你的行为,压抑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会:分析你所遭遇的难处,这些复杂的因素在哪些方面给你造成了何种心理压力。他能够给你一种真诚的倾听的感觉,他们不会立刻打断你的话或起身离去,因为他们愿意去理解你所有的情绪。这些基础之上,他们会给你建议,但不会试图控制你的行为(注意:这两者有非常巨大的差距。控制你行为的方式你是可以识别的)
试图控制你行为的表现:他通过有意贬低你的行为的暗示等方式给你施加了某种巨大的压力,通常这种压力会以至高的道德规范和一般规则来强迫你,使得你无法怪罪于他,而降罪于自身。时间长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没有疏通的渠道,你无法告知他人,因为害怕被斥责成为不正常不合情理的人,被议论纷纷。
但实际上这种一般准则包含着巨大的压抑人性的不合理性。这一点也是我在《坡道的家》里学到的:你是如何一步步受人控制到最后失去生活的信心的,这里面有极其详细而深刻的解读。
而试图帮助和理解你的人:一定会很明显的在试图减轻你所遭受的心理压力,会指出这种一般准则的不合理性和缺乏人性,他们会鼓励你打破这种准则,摆脱控制,恢复你天然的人性。同时建议你如何权衡这些复杂的关系,在这之中的取舍,以及你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去抗争这些不合理,如何为自己抗争和坚守。当然这样的人是极少的,他们的共情能力极其强大。
所以真正能在朋友里找到完全愿意理解你(重点是愿意,因为受限于个人情况,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的对象是人生极其幸福的事,如同高山流水的知己。
屁话大王:榛子树下的野玫瑰花19.12.27写。
看完了这部中美合拍的神剧:《生死鬼蜮》,真的太烂了,给一星,中英两国杀手各自的妻子和女儿被外星人抓走,两个人联合对抗外星人,而外星人来地球是为了寻找他们遗失在地球的罗盘,是的,电影中设定罗盘竟然是外星文明的产物,这脑洞,也是没谁了!这部电影剧情涣散,脑洞奇特,逻辑混乱,对白尴尬,特效low的一批,打戏勉强凑合,简直堪称神剧!不得不说现在演员这个行业真的太赚钱了,即便是十八线的
看完了这部中美合拍的神剧:《生死鬼蜮》,真的太烂了,给一星,中英两国杀手各自的妻子和女儿被外星人抓走,两个人联合对抗外星人,而外星人来地球是为了寻找他们遗失在地球的罗盘,是的,电影中设定罗盘竟然是外星文明的产物,这脑洞,也是没谁了!这部电影剧情涣散,脑洞奇特,逻辑混乱,对白尴尬,特效low的一批,打戏勉强凑合,简直堪称神剧!不得不说现在演员这个行业真的太赚钱了,即便是十八线的无人问津的演员拍一部电影赚的钱也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所以烂片才会越来越多!其实电影中中英两国的这两大主演安志杰和斯科特阿金斯颜值还是蛮高的,演技也不错,武打动作戏也是练家子,只是剧本实在是太垃圾了!
不可否认,这个电影有一些bug,但总体来说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1.反派
很多人说什么反派弱,留着男主过年这类话,是到底有在认真看电影吗?
反派变态,想玩naughty boy,多次不锁门,Fin接到鬼魂电话也得
不可否认,这个电影有一些bug,但总体来说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1.反派
很多人说什么反派弱,留着男主过年这类话,是到底有在认真看电影吗?
反派变态,想玩naughty boy,多次不锁门,Fin接到鬼魂电话也得到了预警:反派想玩游戏,想惩罚被拐卖小孩,只有玩了游戏会到下一步。
所以理一下,反派的行为模式:
拐小孩—关地下室—pua—故意不锁门—彻夜在楼上等小孩跑出来—借着你不听话的名义打你—(可能还有几个来回)—杀孩子
所以是空虚吗?我不知道,但是说反派智商不在线?或者行为完全不能理解我觉得还真不是??,只不过他有自己的犯罪模式罢了。
1.Gwen
再说妹妹Gwen,居然有人说塑造一个满嘴脏话的小孩的意义是? 有在看电影吗朋友们?有在看吗?
分析一下,
Gwen家庭:
妈妈看得到听得到不该听的——自杀
爸爸沉浸在亡妻的痛苦中,且自己的小孩也在表现出跟亡妻相似的一面-——极度痛苦,克制但又忍不住崩溃体罚小孩
哥哥男主——大部分时候懦弱,不敢反抗校园暴力,不敢跟喜欢的女生搭讪
所以这种环境下的Gwen,个人觉得塑造出来的形象是比较独立,叛逆,但同时又极度有责任感,至少在对于哥哥这件事上。
哥哥挨揍,拿着石头就往上冲,(个人觉得电影最微妙最细节的一处就是这里,Gwen还是被狠狠锤了,然后默默爬到旁边,跟刚给自己用石头打破头的坏小孩坐一排继续观战,感觉真的刻画的很细腻,没有完全主角光环,或者英雄主义所向披靡感,Gwen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但也是一个勇敢的女孩)
她一直在祈祷做梦,得到启示,先开始礼貌请求,后来狂骂脏话,那是因为被拐的是自己的哥哥,她想要帮忙,想要去找,但一直得不到线索,飙脏话这个行为不能理解吗?
以及对警察的调查大发火,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啊? 警察跑到学校当着校长用那样的话术问你,怀疑不是有人给你泄露调查细节,或者质疑你为什么会知道,
本身Gwen通灵这个事情,她爸爸就是严厉打压,所以她本身对这个事情就很掩饰以及不信任他人,暴躁小女孩在线暴躁有那么难理解吗?
3.Fin
最后说回fin,说他主角光环,说他最弱鸡却能逃出来,这些当然有道理,但是我觉得Fin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冷静,全程只哭了一次,其他时候都在想办法往外逃。
(一个细节,他妈通灵,电影里也一直表现gwen可以通灵,但Fin一直也在接到其他被拐小孩的电话,所以我觉得Fin也是可以通灵)
Fin能逃出来,固然也有那些鬼魂提示的功劳,但我认为Fin也是一个非常独立且勇敢的小孩,就像他的好朋友Robin说的,你就算一直在挨打,你依然每一拳都能挨住且站起来。每个人的勇敢不一样,fin的勇敢就是在沉默中积攒。
4.孩子们的鬼魂
说为啥孩子们绕那么大一圈又是打电话又是暗示为啥不直接杀了反派?
?? 就是这个电影的设定就是鬼魂不能直接插手人类的世界,所以只能通过通灵Gwen和fin来作为媒介,我觉得这就是电影设定的问题,所以说可以鬼魂直接杀人,也可以鬼魂杀不了人,具体都分电影啊??…
我觉得也许这些都是Fin幻想出来的,但也可以说是真实有鬼魂在暗示,他们之前做的一切尝试,我感觉就像是一条进度条,之前的用户帮你打了很多关卡了,fin收到了前人暗示,可以快速上手往后打,这样理解也是合理的吧?
昨晚看完了,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很不错的电影,对电影里很多小孩印象都很深,Robin,Bruce,意难平。哭了。
看电影不要总是我觉得有Bug,我觉得不行,好好静下心,认真看,理解线索的设置,电影的设定,Black Phone这部电影的确有很多可能不够精致的细节,但真的没有有些用户说的那么差吧?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看不懂就不要反驳我了。
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于1934年发表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案件的结局,还是语言的简洁度,都能与《无人生还》相媲美(因为我心目中的阿婆作品NO.1是《无人生还》嘞)。
本案的故事原型是发生于1932年的美国“林德伯格绑架案”:林德伯格是第一
首发于公众号:杰德自修室
于1934年发表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无论是案件的结局,还是语言的简洁度,都能与《无人生还》相媲美(因为我心目中的阿婆作品NO.1是《无人生还》嘞)。
本案的故事原型是发生于1932年的美国“林德伯格绑架案”: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当年3月1日晚,绑匪从其豪宅中绑架了20个月大的儿子查尔斯,并索要赎金5万美元。虽然林德伯格交付了赎金,但是儿子依然被撕票。后来的“林德伯格法案”也因此诞生:“绑架案发生24小时后,即可推定被害人已经越过州境,案件将由联邦调查局(FBI)接手”。比如在前年,FBI接管“北大学子章莹颖失踪案”。
看预告是重生然后复仇的题材,在国内禁止这类题材的审核制度下,韩国用的风生水起,我也没见到韩国人谁故意结束自己来追求重生。只能说当初禁止这类题材的原因并不成立。
近些年韩国剧或者电影的题材很新颖,虽然仍然是套着悬疑的狗血剧,但足够吸引眼球。真心希望国产剧也能好好的想想为什么越来越差。
看预告是重生然后复仇的题材,在国内禁止这类题材的审核制度下,韩国用的风生水起,我也没见到韩国人谁故意结束自己来追求重生。只能说当初禁止这类题材的原因并不成立。
近些年韩国剧或者电影的题材很新颖,虽然仍然是套着悬疑的狗血剧,但足够吸引眼球。真心希望国产剧也能好好的想想为什么越来越差。
PS:最后竟然是一场梦,落俗套了,白瞎了宽松的创作环境,编剧脑子有水吧!抄都不会抄!!!
Pros:比较全面地展示了NYPL的各个方面。
既有管理者角度(筹款与款项的使用,图书与activity、program的选择,与社区的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也有不同分馆(teenage center, 盲人馆,古旧picture主题馆,etc)
不同activity的呈现(关于非宗教,种族,音乐,政治,诗歌的speech,关于可以在theater传递情
Pros:比较全面地展示了NYPL的各个方面。
既有管理者角度(筹款与款项的使用,图书与activity、program的选择,与社区的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也有不同分馆(teenage center, 盲人馆,古旧picture主题馆,etc)
不同activity的呈现(关于非宗教,种族,音乐,政治,诗歌的speech,关于可以在theater传递情绪的手语表达etc),
还有关于图书馆里的人与可以做的事情的截取。
Cons:观点不够突出,更流于表面的全面,更像是影像版的NYPL使用说明,关于图书馆本身,或者NYPL的思考不足够且凌乱;
另外,我一直很喜欢很多纪录片的ost,可这部完全镜头记录形式,几乎不存在ost,有点小遗憾。
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带给我关于更多其他人的思考与关注的了解。
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在当今社会可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除了知识本身,还有更多的情绪,温暖,希望,可以在此聚集、选择、传递,真好。
另外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
有那个感情充沛朗诵poem的男孩,他对诗歌的热情本身带来的感染力与朗诵时会场里婴儿的啼哭的结合,太妙;
读书讨论会上,不同的老年人们提到的关于魔幻主义作品里的真实,看到他们提及书里关于七十岁的生活的真实,关于爱情的探讨的样子;
看到library的管理者在讨论畅销书与少有人读的书中的选择时,讨论是否建立更多的principle如不可入馆睡觉时,提到的希望做到的社会引导,希望体现的no distance,以及希望担当的社会责任……
在NYC待过一段时间,至今还保留着NYPL的借书卡,可是以前了解的却远没有电影里的丰富。果真对于文化的更多理解,纪录片仍然是很棒的选择。
纳粹集中营的黑暗历史已经有很多文艺作品从不同视角呈现,但是从普通人逃离集中营角度展示,在我的记忆中是第一部,而且是成功逃离最黑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一的比克瑙,这确实是个好题材。
影片的集中营场景搭设也确实用心,看得出来导演也很认真,想拍出一部思想深刻的好电影。但是看完影片,感觉确实没拍好。
纳粹集中营的黑暗历史已经有很多文艺作品从不同视角呈现,但是从普通人逃离集中营角度展示,在我的记忆中是第一部,而且是成功逃离最黑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一的比克瑙,这确实是个好题材。
影片的集中营场景搭设也确实用心,看得出来导演也很认真,想拍出一部思想深刻的好电影。但是看完影片,感觉确实没拍好。
从个人角度,想看此片的动机就一个:这两人如何在魔窟生存下来并成功逃离的?这其中有太多的东西吸引我。至于纳粹的罪恶残忍、毒气室、一直冒烟的焚尸炉烟囱、堆积如山的尸骸……这些在无数影片甚至纪录片中都展现的很充分了。
遗憾的是影片在叙事上依然将两人逃离过程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将重点放在了试图揭露和探讨纳粹罪行这些历史定论上面。
作为普通人,多数并不知道这种灾难何时降临,更不知道灾难面前如何自保求生,南京大屠杀时束手走向万人坑的中国民众、麻木的走向毒气室的犹太难民,坐以待毙,待宰羔羊,这才是灾难面前最普遍的人性。这两人的抗争其实是很好的范例,是人性最珍贵的闪光点,也是最能吸引观众的地方。但是却被导演忽视了。
1938年,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也沦为德国法西斯的后勤基地和兵工厂。1940年,德国在波兰建立奥斯维辛集中营,1942年,海因里希在万湖会议确定了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有组织有计划的种族灭绝开始实施。本片故事是1944年,德国已经加快了种族灭绝速度,并试图销毁犯罪证据。
此时,两人逃出集中营,是在德军占领的波兰,逃回捷克,依然是德军占领之下的捷克。此时,欧洲基本还在德国铁蹄之下,全世界都不知道德国在集中营的滔天罪行,直到1945年胜利前夕,苏联红军和盟军发现一个个尸骸遍地的集中营时,纳粹的罪行才由战地记者的影像传播到全世界。
影片只是简单交代了两人身份是犯人抄写员,哪年进集中营?如何认识?如何活下去的?如何计划逃跑?实行连坐的其他犯人为何要帮他们?他们怎么就知道要收集材料带出去?在纳粹阴云笼罩世界、家乡沦陷的背景下,他们又能告诉谁?谁会相信?波兰对他们是异国,家乡已沦陷,他们计划的逃跑路线是如何定的?
这些我最想看到的越狱细节通通没有,导演只是努力想把两人拔高到拯救世界的英雄的高度,或者辛德勒那种煽情的感觉,可惜看的我直呼遗憾。
对观众来说,这两人不愿坐以待毙,不愿屈服,勇于抗争,并且最后逃出生天,这已经是我们这些羔羊心中的英雄了。
至于揭露纳粹罪恶,将纳粹钉在历史耻辱柱,那是纳粹垮台、纽伦堡审判时由国际社会做的事情,普通捷克人、红十字会在1944年根本做不了什么,能保存好证据并且活下来已经很难得了。
即使今日,依然有少数群体和个人在否定纳粹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本片这种普通人的亲历其实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但是这种题材要拍好还是有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