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8517
  • 半弦月
    2021/10/30 8:19:08
    A24的皮,心理惊悚的核

    首先,影片的情感体验,除了女主对丈夫的态度变化,还来自她的闺蜜、邻居爷爷等人,但每次跟他人交流时,女主的神经质和反唇相讥的态度都令人不安(最明显的就是对改分家长的那段威胁);因此,这场惊悚游戏的来源就来自女主自己,她的嫉妒、执拗、自暴自弃(视觉提示就是彼岸、双月与镜像数字的隐喻)都视听化成那个轮廓人、突然的音乐和对湖水/小船的恐惧。女主既是受害者也

    首先,影片的情感体验,除了女主对丈夫的态度变化,还来自她的闺蜜、邻居爷爷等人,但每次跟他人交流时,女主的神经质和反唇相讥的态度都令人不安(最明显的就是对改分家长的那段威胁);因此,这场惊悚游戏的来源就来自女主自己,她的嫉妒、执拗、自暴自弃(视觉提示就是彼岸、双月与镜像数字的隐喻)都视听化成那个轮廓人、突然的音乐和对湖水/小船的恐惧。女主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一体两面,观众会感受到反复交换主体与受体的刺激。

    因此本片的情感体验是两部分,一是身边的人开导女主的真实体验,二是女主黑暗内心的视听化体验,而把这两者结合,有点像近几年A24带起来的意念、宗教视听化风潮,个人认为结合的不错。

    女主的黑暗经历,形同于丈夫的因爱而杀人的过程。丈夫留下的“草地迷宫”设计图纸、刺身泥塑,可以看成他杀人埋尸的设计图,也可以看成与“死神”交易的必要仪式工具(A24套路);但最终,影片都把它们归结到一种自我束缚的心理上,这种黑暗很可能来自自身,丈夫或许因为某一次真的出轨,导致更多的“交易”(黑暗面)。而nothing的遗言,是丈夫明白一切后对女主的自白,也成为女主理解与自救的原因。

    “死神”对女主拥抱与强袭(爱是双面的)、形成刺身泥塑的形态,都是她自我意识斗争的过程。而黑暗面是否会压倒她,取决于对“爱”与“虚无”的看法;但因为要用爱收尾,视听化情感的短板就出现了,结尾这个决定其实是缺乏情感落点的,虽然表现方式挺高级的。本片有明显厚度不足的问题,诸多意向只为了简单方向服务,但作为创新小品,这种尝试是值得鼓励的。

    【详细】
    13961764
  • 上官蓝莲DB
    2020/11/15 22:11:43
    木棘证人,真的是一个棒棒哒的喜剧

    木棘证人,真的是一个棒棒哒的喜剧!(以下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责怪。拜托拜托??????????????)本来对于这部戏呢!不抱任何希望,纯粹用来打发时间的下饭剧集而已。谁知道,越看越上头。虽然,可以感觉到拍摄成本不是很高,可是故事性确实不低,而且各种CP感都很强啊!虽然弹幕和评论里面有不大和谐的声音,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喜剧,不可能要求像刑侦剧集一样,有好多案子去侦破,男主所在的部门,

    木棘证人,真的是一个棒棒哒的喜剧!(以下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责怪。拜托拜托??????????????)本来对于这部戏呢!不抱任何希望,纯粹用来打发时间的下饭剧集而已。谁知道,越看越上头。虽然,可以感觉到拍摄成本不是很高,可是故事性确实不低,而且各种CP感都很强啊!虽然弹幕和评论里面有不大和谐的声音,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喜剧,不可能要求像刑侦剧集一样,有好多案子去侦破,男主所在的部门,本身也不是这种设定的部门啊!还有对于女主角的样貌的评价也不大好啊!我觉得女主(两个都很美,很有气质啊!)感觉男主们也演的不错啊!特别是韦家雄饰演的“李浩帆”演的真的入木三分啊!而且名字也是暗含深意啊!一如TVB常用的谐音梗啊!李浩帆=你好烦,他刚开始真的那……后面也是越来越好。而且剧集数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啊!当然大结局如何,还是要去剧里看才好,该文就不剧透啦!??????????

    12971561
  • 南南
    2017/3/2 16:01:29
    女人,爱和欲望的结合体
    爱和欲望相互补充,爱可以弥补很多欲望的未达成,欲望也可以弥补很多爱的空缺。所以,亦舒说,第一要很多很多的爱,没有,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爱和欲望也会互相转变,爱着爱着就燃起了欲望,征服占有甚至毁灭,在欲望中挣扎久了欲望也变成爱了,张爱玲说通往女人灵魂的道路是阴道。
      &n
    爱和欲望相互补充,爱可以弥补很多欲望的未达成,欲望也可以弥补很多爱的空缺。所以,亦舒说,第一要很多很多的爱,没有,就要很多很多的钱。
            爱和欲望也会互相转变,爱着爱着就燃起了欲望,征服占有甚至毁灭,在欲望中挣扎久了欲望也变成爱了,张爱玲说通往女人灵魂的道路是阴道。
           女人本身是爱和欲望的结合体,那么完整、简单、真实,如同艺术。女人常常看不清自己。所以困惑徘徊痛苦。
           一开始,她说,我不是她(约瑟芬)
           最后,别人问她的名字是什么,她说,约瑟芬。
           女人就是女人。明白自己的属性后,才能自由。女人做的一切,无论疯狂、怪诞、现实、愚蠢,相信她,根源都是因为爱。女人只会一件事,就是爱。
           那种爱的直觉,出现在盯着珠宝看的熏的眼中,醉心事业的倩的努力中,以及几乎畸形的爱着自己男人的李太太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熏给他珠宝设计的灵感火花,倩给他事业多年的支持,而太太为他收拾了他任性的人生。
         男人才是真正的贪心。
         男人的枯涸需要女人的浸润,他不得不贪心。
         而女人,做自己就好。
    【详细】
    8392846
  • 岭岭岭
    2023/3/19 2:20:57
    三观炸裂

    这女的和他爹妈在爷爷奶奶坟前说的都是什么啊。

    没有他爸她就能上大学了?

    没有他爸他就能不嫁给那小胖子了?

    他爸也许没能力

    她自己又好到哪里去了?

    没他爸,他唯一的能力

    这女的和他爹妈在爷爷奶奶坟前说的都是什么啊。

    没有他爸她就能上大学了?

    没有他爸他就能不嫁给那小胖子了?

    他爸也许没能力

    她自己又好到哪里去了?

    没他爸,他唯一的能力不就是做小三吗?

    这种人到头来不给自己玩死才不正常

    纯白眼狼属性的东西,能积累到什么资源,想要的还挺多

    最终不过是被人玩完甩了的终局

    现实中不要太多

    果然每个不得善终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详细】
    15047410
  • 2016/8/29 11:07:02
    靠岸:一部豆瓣打分3.6分我却非常喜欢的动画
    12年写的文字,很不成熟,动画呢槽点很多,明明有很好的故事,但因为画工等等问题,让人觉得扼腕。现在回想起来这部动画,算是那段孤独时光中可以纪念的事情之一,只是不太愿意回头去看它,是害怕心里那种像金鱼一般一点一滴等待塑料袋中盛的水渐渐渗去的无望和痛感。

    下文是当年的笔记。

    12年写的文字,很不成熟,动画呢槽点很多,明明有很好的故事,但因为画工等等问题,让人觉得扼腕。现在回想起来这部动画,算是那段孤独时光中可以纪念的事情之一,只是不太愿意回头去看它,是害怕心里那种像金鱼一般一点一滴等待塑料袋中盛的水渐渐渗去的无望和痛感。

    下文是当年的笔记。

    8064313
  • ????
    2018/4/7 21:10:41
    可能这就是一个暴烈而无声的社会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借用友邻的一句短评:“底层无处说,中层不敢说,上层不愿说。”这句话也就体现这个片子社会性。导演本人在见面会也说了,他希望这个文本具有发散性,而不是有指向性的局限于某一事件或地域。 借悬疑外壳批判现实从三十年代弗里茨朗的《M就是凶手》之后变得不再新鲜了。而八十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借用友邻的一句短评:“底层无处说,中层不敢说,上层不愿说。”这句话也就体现这个片子社会性。导演本人在见面会也说了,他希望这个文本具有发散性,而不是有指向性的局限于某一事件或地域。 借悬疑外壳批判现实从三十年代弗里茨朗的《M就是凶手》之后变得不再新鲜了。而八十多...  (展开)
    【详细】
    9280254
  • 小茕
    2006/4/1 11:10:28
    只是当时已辜负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春日迟迟,杨柳风轻,令人不觉心生游意。六朝古诗里最缠绵悠远者,在我还是要数《西洲曲》,所有与江南有关的梦与怨与念与愁,仿佛都化身其中了。
    宛转轻柔,读来又不觉感到孤独起来。一片芳心千万绪,在春日的秋千上,停停荡荡,倚着微风,飘散到很远很远了。
    “当时年少春衫薄”,情万种,日犹长,然而纵使单衫红艳,鬓色如鸦,思君令人老,岁月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春日迟迟,杨柳风轻,令人不觉心生游意。六朝古诗里最缠绵悠远者,在我还是要数《西洲曲》,所有与江南有关的梦与怨与念与愁,仿佛都化身其中了。
    宛转轻柔,读来又不觉感到孤独起来。一片芳心千万绪,在春日的秋千上,停停荡荡,倚着微风,飘散到很远很远了。
    “当时年少春衫薄”,情万种,日犹长,然而纵使单衫红艳,鬓色如鸦,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追忆当日,还不是空空如梦!
    不知怎地,想起了《芳香之旅》,或因片首春晴一般的暖调。深沉的弦乐天然带着一种苍杳的远意,是那个逝去年代的旧事。满屏的金黄油菜花,圆头憨脑的老式公汽,高亢而欢快的颂歌,简素衣衫包裹着的单纯无邪的笑……在那浓郁的暖色光照里,一切成为美妙的堆砌。时代的特征是符号与意象化的,然而令人亲近,仿佛和和煦煦、喜气洋洋的农民画,流淌着实惠、平和的满足与喜悦。没来由地,好像只为着那缓慢的年月,为那并不富裕却事事有念想的生活,而快乐。
    梨花村外,人面如新。那样光灿灿的温柔,倒像宫崎骏式的,像《哈尔的移动城堡》里那片柔软如茵的草地,宛若桃源。
    这部电影里,有太多创作者自以为是的想象。或许他不过借那个激昂纷乱的时代作背景,了却一段何处都有可能萌生的情缘。不论哪个年代哪种人,都或多或少有点绮念,那一点,可以放大成科幻电影里硕白的圆月,夜夜撩人;也可以缩小,小成白壁上一丁蚊子血,旧衫上沾着的一粒饭,无足挂心。
    电影英译名作The Road,本义双关,却显得题大材小。有人批评说这部电影最失败的,是将“性”置于太重要的位置,莫非一人一生,一国一代,可说的惟有这点破事?
    这种意见当然不是不对,但气儿太正,又是一派男人口吻。男人明明知道,却又常常仿佛不知——女人永远讲不尽怨不尽的,是男人。为了那个人,身与心都是甘愿的。女人固然感性与任性,然而对切身世界的要求,又不过是现实与单纯的,本着这种存在感,便不至于令自己堕入虚妄的境地。男人么,连女人的性高潮都能挖空心思地想象,却一边说着性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仿佛在旷而远的背景下,只有理论制度、大事年表是确凿的,别的都喑哑而黯小了。
    《芳香之旅》是文绉绉的,缺少治史的严谨与理性。但碰上我这样不问出处、望文生义的观众,也自有其动人之处。大学里,我向来是做文学课的文章比史学课的好,这种禀赋上的差距真不是多听几学期名教授的课便能豁然开悟追赶上去的。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的苍凉悲哀,乃是见着年老色衰的李春芬,她悍然地蹬着男式自行车,神色坚冷如钢。年轻时鲜莹明润的身体上,尽是岁月滚过的痕迹,结实而钝重的。及至见她对年轻女子的半是敌意半是怜惜,亦教人心酸:
    若只为当时一个闪念,一段情思,
    若只为大雨滂沱的夜晚,倏忽而灭的心火……
    日月如梭,人事暌违,一生一世,草草辜负。

    此情可待成追忆,而可忆的,仍只有明媚车厢里一抹橘色的柔光,与年少时浑茫无知,只候那个人来的自己。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92.html
    【详细】
    10351414
  • 大川端实习侦探
    2018/5/3 11:34:42
    现实可以陈述,童话才令人感动
    现在很后悔在上星期闲的发慌去看了《后来的我们》,这样的故事实在值不回票价。 这样的疼痛青春电影层出不穷,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去看(我真的是闲的发慌),个人认为这些电影还是能打动很多觉得自己也跟里面人的经历或者想法有共鸣的人。是啊,这些电影里自己作的...  (展开)
    现在很后悔在上星期闲的发慌去看了《后来的我们》,这样的故事实在值不回票价。 这样的疼痛青春电影层出不穷,我时常在想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去看(我真的是闲的发慌),个人认为这些电影还是能打动很多觉得自己也跟里面人的经历或者想法有共鸣的人。是啊,这些电影里自己作的...  (展开)
    【详细】
    9341215
  • yuko
    2013/9/8 23:36:50
    据说看电影前没喝咖啡的很多日本人都睡着了
    【作为宣传手段的“反战”论】

      宫崎骏新片「風立ちぬ」(中译《起风了》)于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其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除影片本身在题材和表现技法上对既有模式的突破之外,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引起了多方争论。公映翌日适逢日本参院选投票日,导演在这一“眼骨节”上热血沸腾地批评日本政府试图随意修改宪法是“岂有此理”;刊登这一批评的月刊《热风》畅销,吉卜力工作室只得把电子版放在网上供大家阅览
    【作为宣传手段的“反战”论】

      宫崎骏新片「風立ちぬ」(中译《起风了》)于7月20日在日本上映,其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除影片本身在题材和表现技法上对既有模式的突破之外,作品所传达的价值观也引起了多方争论。公映翌日适逢日本参院选投票日,导演在这一“眼骨节”上热血沸腾地批评日本政府试图随意修改宪法是“岂有此理”;刊登这一批评的月刊《热风》畅销,吉卜力工作室只得把电子版放在网上供大家阅览。电影院从上映前1个多月开始,郑重地把长达4分钟的预告片在正片之前压轴播放。伴随着松任谷由实40年前为悼念早夭少年而创作的歌曲《航迹云》的哀婉旋律,缓缓打出字幕:“在日本,曾经发生过战争。从大正到昭和的1920年代,经济萧条、贫病交加,再加上大地震,生活异常艰辛。后来,日本铤而冲向了战争。当时的青年,在那样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的呢?”(<http://kazetachinu.jp/story.html>)由于这部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较大,情节上多有跳跃,加之年轻观众(以及未来的海外观众)对故事背景缺乏了解,因此,这段预告片既是一份体贴的时代背景介绍,也可看作是呼吁青年一代共同反思战争的Message。但是,即便宫崎骏本人的反战立场毋庸置疑,电影还是遭到了韩国媒体的激烈批判。譬如《每日经济》认为这是一部美化了侵略的“右翼电影”,要求将第一句话的表述改成“日本曾经发动过战争”。对此,宫崎骏特意召开韩国媒体记者招待会,在强调日本应承担战争责任的同时,说明自己创作本片的目的并非讨论战争。待韩国公映最终敲定时,影片的宣传海报“果然”回避了本应是主线的堀越二郎的设计生涯,改为突出“恋爱故事”的悲情色彩。这不免令人产生疑问:莫非所有关于“反战”的争论都是为了宣传?宫崎骏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来看这部电影,他已经成功了。《起风了》在日本上映以来票房超80亿,连续6周稳居榜首。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宫老适时地宣布引退,想必是获奖的前奏。但只要中国观众一日看不到正片,媒体先行的“反战论”只会越发加深理解的偏差。

      的确,第一次看预告片时,波澜壮阔的时代之下主人公堀越二郎几番峰回路转爱别离的人生,在“那孩子的生命/化作了航迹云”的歌声烘托下,创伤跃然屏幕,悲痛呼之欲出。零式战斗机折翼、菜穗子咯血、二郎站在坠毁的飞机残骸前无言以对的画面将情感渲染至顶峰,以至于看过正片以后反觉清汤寡水索然无味。电影不仅连一个战斗场面都没有,没有对战争的控诉,也没有人进行过反抗。预告片带来的悲痛感归功于高明的剪辑,随着那些画面的各就各位,这种感情也被稀释了。有了韩国的例子在前,可以断言,本片在中国的受容将“很成问题”。我已隐约看见主张“追求技术完美无罪”的死忠粉与“怎可为侵略找借口”的左翼分子的对掐,旁边还围着“客观上表达了对扼杀美好爱情的战争的痛恨”的息事宁人派,更有许多评论者找出前一部同名电影(「風立ちぬ」1976,中译《风雪黄昏》)为“反战论”佐证。以“护宪反战”为影片造势,容易导致(尤其是中韩等海外观众)在观影前对“反战”过度期待。无论纯爱还是反战都不是影片的目的,宫崎骏说这部电影不是拍给儿童看的,言下之意,二元对立的文艺作品未免太小儿科了。为了避免简单地去失望,也为了能对风景之外的元素产生共鸣,有必要对《起风了》的创作系谱进行梳理,清洗想象中的“反战论”。

    【不同价值体系中“抵抗”的表现方式】

      这部电影的题材来自两个人物,也就是宫崎骏要致敬的堀越二郎和堀辰雄,但处理方式并非简单的相加或交叉,而是把堀越的故事装进了堀辰雄的盒子里。设计零式战斗机的工程师堀越二郎(1903-82)是宫崎骏的偶像,他出版过一本讲述自己设计生涯的书,书名叫《零战——诞生与光荣的记录》(1970)。近年在日本,有不少与零战有关的文艺作品非常走红,根据百田尚树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永远的0》也将在年底上映,那部作品比《起风了》更加直接地描写了战争。宫崎骏创作的漫画版《起风了》是从09年开始连载的,有与其它作品抗衡、为偶像代辩之意。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直在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来创作一部关于零战和堀越的作品。影片所体现出的所有“乏味”,都是对设计师经历的人生的原封不动的展示,是他有意而为之。

      有许多“真正的左翼”批评宫崎骏过分强调理想之“美”、有意识地要将对于战斗机的执着追求与对战争的价值判断剥离开来,这太不科学,科学合理的英雄应当是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还坚持反抗的。换言之堀越对军国主义是顺从的。的确与那些戏剧冲突十分鲜明、颂扬舍身取义的作品相比,《起风了》的态度显得模棱两可,这与宫崎骏自身的战争体验也有很大关系。战争曾经渗透到日本经济的每一根末梢,宫崎家的工厂也曾为“零战”加工过部件,和堀越二郎一样无法理直气壮的摆脱与战争的关联。他的小学时代在GHQ的占领下度过,不仅教科书全部被美国人审阅,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也被否定,文化和价值观被全盘推翻。宫崎骏不否认父辈对战争负有责任,但也不赞成以此否定父辈的人生价值。在他身上集中着对战斗机(武器)的狂热和对战争的厌恶这样一对矛盾,所以这次他把矛盾还原在细节里,让电影本身成为时代的写照——优美的风景与脆弱的建筑,女子教育的兴起与依然落后的医疗,军事同盟国之间的交流与猜忌,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学识和智商与疲蔽积弱的生产力现状……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只有一个主题,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战争粗暴地中断了许多生命的进程,但战争结束之后,其它一度中断的历史进还能得以继续,我想,像宫崎骏这样战后的承上启下者一定是为此感到欣慰的。

      《起风了》的主人公堀越二郎,面对客户——不懂飞机只追求战斗性能的军方,总是只说一句“全力以赴”,他的目标不是满足军队的要求,而是满足自己的理想,是这样才使得本国开发的飞机与欧美强国的差距迅速缩小,令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不被愚蠢中断,这是一种“抵抗”。在轻井泽度假时,与犹太人友好相处,甚至给自己带来了被“特高”(缉捕间谍和左翼分子即“思想犯”的特务机关)追查的危险,而后又冒着危险去探望病中的菜穗子,这也是一种“抵抗”。这两种抵抗看似不够彻底、不够壮烈,但对一场“必然失败的愚蠢战争”而言,对一个要求国民以无谓的死亡来报国的政府而言,普通大众在逆境中为生存做出的努力正是最普遍的抵抗。

      堀越本人所写的《零战》一书,内容多是平铺直叙的试验过程、对一起工作的技术工人的钦佩和感谢、以及对牺牲在试验中的飞行员的哀悼,在叙述战斗结果时也采取了产品评估报告的语气。全书固然没有“谢罪”“反省”之类的字眼,但也并无对战争或军方的谄媚和歌颂。在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堀越几次提到日本不是美国的对手,对战争充满悲观的预测。特别是在提及“神风特攻队”的时候,他不无遗憾地感慨说“原本前途无量的青年一去不返”,这也可以与影片最后“一架都没飞回来”的结局相互呼应。在绘图纯靠手工、运输全靠牛车的时代,零战不仅是二郎和许多技术工人的心血,也是许多儿童忍饥挨饿(插句题外话,影片里名为“西伯利亚”的点心现在横滨还很常见)才换来的工业结晶,尽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还是与日本帝国一起走向了毁灭——这段历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愚蠢。最近在堀越家中发现了大量设计手稿,还有他写在两页便笺上的“终战日志”。他写道:“日本当初走向战争的原因是军部与政治家缺乏通过外交这一和平手段打开日本在国际舞台上不利局面的智慧,而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日本,都必须对此进行反省,否则未来的经济和道德都将会长期混乱”、“日本需要诚实睿智的爱国政治家”(原载《东京新闻》)。可见,他此时的战争批评实质是对“政治”这门技术的批评。战后《日本国宪法》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战争,从中韩等战胜国角度来看,这无非是对败者的惩罚,但在日本战后第一代的心目中、在“宪法九条会”的语境里,这是更优越的政治技术的象征,是一种骄傲。诚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这个“不战”的神话是不堪一击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反战护宪派才会更加大力呼吁和平的重要。

    【《起风了》,不能译成《风雪黄昏》】

      之前说“活下去”是战争时代大众最普遍的抵抗方式,这也是贯穿在文学家堀辰雄(1904-53)一生创作中的主题。堀与堀越同样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即影片里提到的“在上野的学校”),二人年纪相仿,因此宫崎骏在漫画版《起风了》中还安排了两人见面的情节。

      堀辰雄的人生和创作生涯都不算长,代表作《美丽村庄》(1933)《榆树之家》(1934)《起风了》(1936-37)《菜穗子》(1941)集中发表在“九一八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刚刚爆发的10年里,并且,长篇小说《菜穗子》的构思是在创作《榆树之家》的时候就已大体完成的。从活跃时间上看,堀辰雄并不像堀越二郎那般与战争有密切联系,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后,军国主义色彩愈发浓厚,但由于日本始终没有正式对华宣战,所以大多数民众对时局的认知都停留在“事变”、“战斗”的层次。在日本文学史上堀辰雄被定位为同时与无产阶级文学派和艺术派联系紧密的作家,但由于受时代背景和题材所限,他的这些作品并没有直接或间接描写过战争,对战争的意见也是缺失的。从内容来看,几部作品都与作家身患结核、在疗养地与未婚妻相识继而死别的这段经历有关。身为一介缠绵病榻的文学青年,借着对西欧文学的钻研来寻求精神寄托,从而得到“必须试着活下去”(即「風たちぬ、いざ生きめやも」)这一结论;在后期作品中,作家又把关注的视线从自身转移至他者,从而塑造了“菜穗子”这一在(传统)家庭中寻求(革新)自立的女性形象。

      这部影片虽然名为《起风了》,但只借用了堀辰雄笔下女主人公因肺结核病故的情节,连名字都摒弃“节子”而采纳了“菜穗子”,冒着暴风雪离开疗养院的情节也出自《菜穗子》,可见宫崎骏并不是单纯地把《起风了》电影化,而是把堀辰雄这一系列作品中贯穿始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女性观糅合在了自己的电影中,还把主题升华为更鲜明的“必须活下去”。同时,堀辰雄因受法国文学和日本王朝文学的影响,作品以细腻的风景描写、深刻的哲学思索见长,宫崎骏电影也很好地吸收了这两大特征,浓墨重彩地刻画了昭和早期日本贫穷但优美的乡村风景和世态万象,人物对话力争情谊深重,叙述战争时态度明确但又含蓄。因此,尽管没有照搬小说情节,也仍然不失为“具有堀辰雄特色的”升华版《起风了》。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影视创作对于大刀阔斧改编原著的做法早就习以为常,宽容度大大超过我国的文艺圈。《起风了》这部小说曾两次被搬上电影银幕,其中1976年由若杉光夫导演、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主演的版本,被引进至我国公映,片名译为《风雪黄昏》,影响尤为深远。包括我这样的80后,一谈到《起风了》,眼前就浮现出绝症少女与从军少年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诀别的悲凉画面,这说明我国在1980年代开展的日本文艺译介十分成功;但若把宫崎骏的《起风了》的片名也翻译成《风雪黄昏》的话,那就只能说明2010年代的日本文艺译介十分失败。若杉光夫是京都大学法学部出身,担任过“媒体宪法九条会”的发起人,可谓不折不扣的左翼电影人。他的《风雪黄昏》,把故事的时间向后移动到了太平洋战争扩大后的1942年,所以才有了后来达郎被强征入伍的情节,包括达郎与父兄的冲突与和解,都是与堀辰雄无关的原创。所以宫崎骏的《起风了》并非堀辰雄的《起风了》的电影版,更不是若杉光夫《风雪黄昏》的动画版。要正确地看待这部电影,首先要正确看待这些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体会到宫崎骏此番再创作的苦心。

      电影《起风了》既非政治宣传的道具,也非历史教科书,它所塑造的主人公堀越二郎,是宫崎骏私人视野里的堀越二郎,这个故事回答了宫崎骏内心憎恨战争与热爱武器的矛盾。而菜穗子这一女性角色增加了堀越与外在世界的联系,使影片不至于过分内向,并且达到对时代进行还原的目的。影片中二郎的偶像卡普罗尼代宫崎骏道出心声:“飞机既不是战争的道具,也不是商业的手段,飞机是美丽的梦想。”比起反战,作品本身就是宫崎骏的使命。
    【详细】
    62695078
  • 小友
    2018/11/12 3:04:06
    还能怎么说呢?

    看剧的有几个60后、70后,有几个经历过上山下乡,再从乡下努力返城,返城后近乎绝望的待业,眼看着有关系的一个个工作,自己象个社命垃圾一样被抛弃,83年刑事严打大清洗过后,傻逼才明白自己没有能力给足够多的中国人提供工作岗位,即使如此,个体经商到87年才正式合法,依稀记得今夜有暴风雪走梁晓声大作,怎么会搞出这么个鬼东西

    看剧的有几个60后、70后,有几个经历过上山下乡,再从乡下努力返城,返城后近乎绝望的待业,眼看着有关系的一个个工作,自己象个社命垃圾一样被抛弃,83年刑事严打大清洗过后,傻逼才明白自己没有能力给足够多的中国人提供工作岗位,即使如此,个体经商到87年才正式合法,依稀记得今夜有暴风雪走梁晓声大作,怎么会搞出这么个鬼东西

    【详细】
    9755165
  • 仰泳的鱼
    2018/5/10 17:36:48
    吃颗糖
    好暖呀 有点甜 尤其帅男主在婊砸欺负女主时积极和女主一起去小卖部 留下小婊砸一个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哈哈 男主还经常用纸条表白贴在女主后背上 好幼稚好心动 还有一言不合就啵啵 虐狗 亲的好投入 男主是越看越帅的 初恋的感觉很到位 五年前女主因为被小婊砸传谣 搞得女主被孤立...  (展开)
    好暖呀 有点甜 尤其帅男主在婊砸欺负女主时积极和女主一起去小卖部 留下小婊砸一个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哈哈 男主还经常用纸条表白贴在女主后背上 好幼稚好心动 还有一言不合就啵啵 虐狗 亲的好投入 男主是越看越帅的 初恋的感觉很到位 五年前女主因为被小婊砸传谣 搞得女主被孤立...  (展开)
    【详细】
    9357221
  • sun要晒太阳
    2022/10/23 21:21:51
    童年回忆

    嗯,就突然想看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在爱奇艺找到这个,正好好奇梁朝伟拍这种片是什么感觉。怎么说呢,梁生还是很有魅力,一些乱力怪神的台词被他说的好有说服力啊!然后杨千嬅笑的很有感染力,但那个头发染的好丑啊!怎么说呢,就是一部乱七八糟的片吧!没有铺垫两天就爱了。小时候滤镜很深的片单是不是都是这样啊?然后我又去看了我左眼看到鬼(这个影评等会写)。果然香港的这种电影演员一年拍十几部我现在想来也不夸张了!

    嗯,就突然想看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在爱奇艺找到这个,正好好奇梁朝伟拍这种片是什么感觉。怎么说呢,梁生还是很有魅力,一些乱力怪神的台词被他说的好有说服力啊!然后杨千嬅笑的很有感染力,但那个头发染的好丑啊!怎么说呢,就是一部乱七八糟的片吧!没有铺垫两天就爱了。小时候滤镜很深的片单是不是都是这样啊?然后我又去看了我左眼看到鬼(这个影评等会写)。果然香港的这种电影演员一年拍十几部我现在想来也不夸张了!现在人太捧古讽今真的滤镜过深,没必要哈!以前的电影主旨很清晰,中间可能会乱掰很多,但基本不会走题,你知道它想说什么,就看演员功力能不能救,看编剧能力能不能玩,但场面是绝对没有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现在港片没落了。在好莱坞视效如此牛逼的情况下,故事内核还是玩老一套,就真的只能日落西山了!片子一般,但感慨很多。

    【详细】
    14720357
  • 豆友215543380
    2020/5/18 13:16:29
    当婆婆遇到妈之欢喜冤家

    看了这部片子真的是有点毁三观。故事里面的婆婆潘虹演的,虽然很喜欢这位老艺术家,但是她经常演一些刻薄的妈妈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不得承认她的演技真的很好。妈妈是皇后戴春荣演的,人设我非常喜欢,泼辣伶牙俐齿。经常说出来的话我感到非常解气。妈妈演技也是非常好的老戏骨。在还珠格格里面演皇后让人讨厌,可是这部剧里我就非常喜欢她。也可以说她演啥像啥了!

    看了这部片子真的是有点毁三观。故事里面的婆婆潘虹演的,虽然很喜欢这位老艺术家,但是她经常演一些刻薄的妈妈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不得承认她的演技真的很好。妈妈是皇后戴春荣演的,人设我非常喜欢,泼辣伶牙俐齿。经常说出来的话我感到非常解气。妈妈演技也是非常好的老戏骨。在还珠格格里面演皇后让人讨厌,可是这部剧里我就非常喜欢她。也可以说她演啥像啥了!

    【详细】
    12602178
  • 星期六
    2007/12/31 5:04:22
    从日剧中看日本教育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xyksj.blogbus.com/logs/12739029.html

    (上)
    说来我真的是很爱教育啊,在看的那屈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xyksj.blogbus.com/logs/12739029.html

    (上)
    说来我真的是很爱教育啊,在看的那屈指可数的日剧中,教育题材鲜明的剧集就有4部,按照看的先后次序排排站的话应该是《女王的教室》《14岁的妈妈》《考试之神》最后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

    这四部都是围绕着教育体裁编写的,《女王》说的是师生间的关系、《14岁的妈妈》谈的是早恋、《考试之神》讲的是家庭教师,即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故事、《我们的教科书》则是讲的教育者、即是教师之间的事情。每部日剧都有着其独特的视角来阐释着彼此想表达的内容,彼此间关系不大,但是却充满着联系。

    《女王的教室》是这几部片子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个片子。也许是第一次看这种体裁的电视剧,也许是自己的学生的身份被很好的演绎在了这里面,也许是这部日剧的构思最为巧妙、编的最为精彩的缘故。故事设定在小学6年级,班里新来了位班主任,是超级黑化的魔鬼老师。黑化魔鬼老师的黑化程度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诸如“参加开学典礼是浪费时间”“上课时不准上厕所,结果导致一学生尿裤子”“实行学分排名制,分数最低的一组负责扫地等苦力工作,理由是让好学生做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只允许成绩top3名的学生使用柜子和问她问题”“板书写好就擦,绝不说记下来了麽之类的话”“我的班级不需要参加毕业留念”“我的班级没有暑假”、总是讲些超级现实和超级消极的东西给学生们。就这样,这位黑化魔鬼教室不断的给孩子们压力,同时施加各种暴行,可以说她的做法正好和教育制度是相反的。当然,这引起了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并向家长进行了诉苦,结果家长们组成了家长团来为学生维权讨说法。更为精妙的是,这位黑化女教师非常厉害的把这些脸红脖子粗的家长一个个都驯服了,他们一起倒戈相向站到了老师的这边。

    孩子们最大的筹码没有了,虽然试过向教育委员会投诉,但是他们依旧失败。无奈,孩子们只有消极怠工。于是,一场在成人世界中的勾心斗角、互相拆塔利用的战争在魔鬼黑化老师的策划下开始了。最终,孩子们战败,最为战败者,他们只有服从。

    就这样日复一日,在快毕业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老师这样做是在为他们好。他们除了学会应有的知识外,同时还磨练出了一颗坚强的心。一个个畸形的小心灵都朝着健康的方向健康成长了,相信,他们应该会成为将来日本的栋梁的吧。

    这部日剧有特点、最大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使得一个个超出常规的举动都是那么的合理与无奈,引人深思,只是,太过于黑暗,估计登陆祖国荧屏是没戏的吧,铁定会被和谐。

    第二部《14岁的妈妈》,讲述的是早恋的话题、然后变成了早孕的话题、接着在各方面知道早孕这个事情后的反应,家人、同学、好友、学校、媒体、社会,至此让小主人公感受到了前所没有的压力。好在那个小妈妈坚强乐观,在家人的帮助下慢慢的挺了过来。故事很复杂,有太多太多的暗线交织着,是剧情扑朔迷离。但是,编剧却好像在惧怕着什么似的,想写却又不敢写,想说却又不敢说,所以这布局的深度就不怎么强,有些肤浅,皮毛而已。

    话题很沉重,也很能够让人反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了?我想,这部日剧最大的功绩在于要正视生命,敬爱生命,尊重生命,把生命当作儿戏是可耻的吧。比较不大认同的就是同学们的反应,有些假。毕竟这个敏感问题不怎么好写吧,只能够自己没事慢慢遐想了。

    另一部《考试之神》是今夏的4月番,又是一个一反常态的家庭教师,悲伤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他,一个上初三的超级无敌大天才,对象同样是6年级的考生。“据说要是请她做家教的话就要家长下跪的哦”“你是想考试还是想学习?”“我是绝对不会失手的”3句话就让这部日剧的关系明了了起来。至于她的学习方法除了科学的计划外 另一个就是“狠”字了,没有狠劲,基本上是什么都做不到的。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天将降大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这样,家庭小教师、家长、学生在这一年中都慢慢的成长了。

    不过,这部日剧的表现力不怎么强烈,紧凑感很一般,当时是一周一周追的,追着追着就忘记追了。最后,索性出完了一起看了,大概是剧情有些枯燥的问题吧,男主角选的不好。这部剧我想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家长吧,反思自己在教子之中所犯的错误来说,这部日剧是很不错的选择。只是,他们真的能够看懂吗?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教科书》,这是前些时候才看的旧番。到了这部剧里,学生的戏份变少了,更多的是大人间的问题。故事始终围绕着“学校里是否存在着欺负事件”展开,直接引发这个讨论的是“学生坠楼事件”,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个事件也慢慢的明晰起来。

    学校有学校的无奈、老师有老师的无奈、学生有学生的无奈。这简直就是一个畸形教育下的产物,故事好像始终都在无力的反应着这句话。剧中到底谁错了?谁是正确的?如果不杀害脑细胞的话,真的是很难想清楚,貌似,谁都没有错,可是确实有着学生受到了欺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应该是这部剧最想阐明的东西吧。

    (中)

    日本的黑化教育

    这四部连续剧基本上都在涉黑,凶杀、暴力、色情基本上都有了。而且发生在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上,虽然结局都是拨乱反正,不过无风不起浪,这种现象一定在现实中广泛的存在,所以才会被搬上荧屏。

    本以为中国的教育是很乱的,没想到日本的更乱啊。只是,造成混乱的原因是和中国的大相径庭。日本比起中国来更多的加强了技能的学习,弱化了知识上的教育。但是,知识决定命运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形成了好的很好、差的很差的一种两极分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好的和差的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差的就会有着扰乱社会安定行为的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不安定,将会成为将来日本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吧。

    中国的教育

    中国则是“应试教育”,这应该是由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旧中国与时代潮流的知识断层不是一般的大,要想赶上弥补这个断层,只有学习知识,不断的学习和强化知识,才能够慢慢的弥补上这断层来。再加上,上一辈们,除了学习的任务之外,还有着谋生这个事情要做,学习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子占到了学生生活的全部。因为学习知识来之不易,所以他们也好珍惜。可是现在,教育机会正在越来越平民化,基础教育的模式已基本上形成。

    他们衣食无忧,往往剩下的就是学习和玩这两个任务。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的接受教育。比起学习来,玩简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就会不好好学习,自然不会有好的成绩,自然在高考的时候会感受到压力。现在的素质教育正在形成着新的断层,小升初,由于不用考试就近分配。但是却出现了新的问题,小学生连基础知识都不会!可悲,这样的小学生自然会边缘化,一步差步步差,最后成为边缘学生。

    有幸没成为边缘学生的初中学生们,就会迷惘,枯燥的学习有什么用呢?再加上中国的互联网错误的铺开,形成了娱乐至上的风气,正经的学术气氛却完全没有出现,(虽然最近出现了豆瓣和译言,不过依旧是杯水车薪,糟粕盛行)。再加上一些无良的电视文化天天冲击着学生们的生活,慢慢的就会迷失。要么去追星、要么就去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于是,第二个断层出现了。

    中考,再次淘汰了一些人,迈过中考坎的学生们进入了高中生活。但是学生们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学习上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两次的减负,教材的改革,已经无形中出现了第三道断层,知识的断层。虽然小学的减负,中学课本的改革剔除掉了许多冗长的知识,弱化了n多能力要求,以此来做到另一种减负。

    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后遗症在高中体现了出来。接着,新一批的边缘学生出现了,他们天天往教室后一座,睡觉、聊天、捣乱,整天嘻嘻哈哈,过的也蛮快乐。而那些发奋学习的学生呢?他们就惨了。要补中学时期的断层,还要学习新的知识。

    这时高考的压力出现了,想上大学,却又考不上,于是迷失到了题海战术中去。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人太多了,现今的财力根本不构建出足够的大学让你们去上。于是,竞争吧,孩子们厮杀吧,尽自己的所能去厮杀吧,结果就是死的死,伤的伤,只当给计划生育做贡献。

    中日教育的差别

    其实,中国和日本的差异还是蛮内涵的。实行的都是633的学制,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三年。只是各有侧重,一个侧重知识的培养,另一个则侧重了技能的培养但却弱化了知识的教育。同时,社会风气的不同,也使其朝着俩个不同的地方发展。同样的高中毕业,日本学生的选择就会比中国学生的多,有着多种形式的大学供他们的进修,不过,要是想上好大学的话,还是要高考的,所以,这点上来看还是一样的。

    未来的中国教育制度

    大概在奥运会过完后,又会来铺天盖地的教育改革吧,这次又会改成什么样,偶好期待啊~不过,中国人很蛋疼,改来改去就那几样,简直瞎折腾,这点上看还是比较寒心的。

    (下)

    日本的部文化

    日本教育里的部文化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之一,另外一个非常喜欢的地方就是校服非常好看。和国内学校比起来,简直不是一个档次。

     在这4部日剧中,部也都有着不同场次的出现。在《考试之神》里则是作为择校的理由存在的,也可以说是繁杂沉重的学习任务的精神支柱。于是,在自己毕业的时候,就会有着,初中3年最幸福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大概就会有人说,在某某部里我怎么怎么了。

    这几部日剧里并没有很突出的描写部,不过能够看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就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每天放学后,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然后再通过运动会或者文化祭、校庆之类的东西分享,既娱乐小众,也娱乐了大众。(话说,国内的中学生运动会真的和地下组织一样,估计是属于见光死的那个类型的,低调的可怜……

    单独说一说日本的部文化,我想还是因为国内的大环境里,部文化这个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强调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阴错阳差的形成了,智为首的错误集团,而且有着纠正不能的趋势。虽然我们有推行素质教育,学校也有试行过,偶也有幸参加过。可惜的是,仅仅维持了一个月。

    看来看去,还是中国人太多了。一个班7、8十号人,一起进行课外活动,一共8个班,我的妈呀,那叫一个隆重。篮球场上黑压压一片,都是人。老师牵头所组织的各种兴趣小组也因为经费和场地的问题,消失了。于是,课外活动就变成了,压操场和压操场,其实很像监狱里的放风。-_-

    很期待,类似于日本的部那样的东西在国内出现,不过,偶是没机会参与了。好在现在出现了一些这个趋势和矛头。学校也会举办一些艺术节之类的东西,次数也出1年1次增加到1年几次,每样都要来一回。虽然不能做到人人参与,但是,还是能够娱乐大众的。

    (完)

    【详细】
    12714655
  • zyfclaire
    2017/5/15 21:15:12
    表妹吉祥
    998年的夏天在噪杂难耐的上海市区中有一处平静的老房子,房客是由几户人家组成的,他们是下岗的工人夫妇蒋三弦,阿晴嫂,从香港来的投机商人罗伯和他天天在换的小秘书,以及钢琴家李明华,李家老奶奶,孙女小海燕等人,当然在这个平静的老屋里,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来自异乡的少女——吉祥(赵薇饰)她是小海燕的家教。也是上海大学半工半读的学生,希望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老屋的对面住着一个忠心耿耿的老
    998年的夏天在噪杂难耐的上海市区中有一处平静的老房子,房客是由几户人家组成的,他们是下岗的工人夫妇蒋三弦,阿晴嫂,从香港来的投机商人罗伯和他天天在换的小秘书,以及钢琴家李明华,李家老奶奶,孙女小海燕等人,当然在这个平静的老屋里,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来自异乡的少女——吉祥(赵薇饰)她是小海燕的家教。也是上海大学半工半读的学生,希望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老屋的对面住着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人家,他名叫苏忠,他一直期盼着和这片产业的原主人重逢,亲手交还他看守了50年的老屋。故事就从苏小鹏(苏有鹏饰)这片产业的主人的孙子,带着一个神经兮兮的秘书吴有利(邰智源饰),回到上海工始。
    因为从不曾拥有那样青涩的爱恋,就更加向往,而这样的记忆也就愈发的历久弥新。老房有喜,就是那时的青春偶像剧,永远洋溢着欢声笑语,永远热闹的小洋楼……说着说着,不由得心潮澎湃,多希望能穿越到那个年代,去感受上海滩二三十年代的动荡与繁华,去感受大上海的奢华与文化,体验一下旧时儿女的嬉笑怒骂,也想像苏三少爷和李梅一样,有段难忘的岁月……
    【详细】
    8542463
  • 飞鸟不集
    2022/2/12 22:27:00
    应该每个爸爸都很爱很爱女儿吧!

    14214173
  • 烂片观众室
    2022/5/24 0:34:54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开播:尺度很大承认有被吓到,但它是真的烂

    大家好,欢迎来到“烂片观众室”

    我是不爱看烂片的诸葛小乔

    但是看烂片也要开心呀

    大家好,欢迎来到“烂片观众室”

    我是不爱看烂片的诸葛小乔

    但是看烂片也要开心呀

    14414335
  • 司瑛士
    2021/3/30 23:10:51
    前四集

    作为纪念作,就目前为止世界观以及每个人基本都是一集交代人设,但是就感觉开始交代其他战队世界的齿轮被反派压缩了,而主角团的齿轮是主角父母通过研究获得的,根据第四集交代,估计之后可能会出现前44支战队的反派怪。

    关于人设问题

    第一集 战队齿轮:40动物战队兽王者 39手里剑战队忍忍者<

    作为纪念作,就目前为止世界观以及每个人基本都是一集交代人设,但是就感觉开始交代其他战队世界的齿轮被反派压缩了,而主角团的齿轮是主角父母通过研究获得的,根据第四集交代,估计之后可能会出现前44支战队的反派怪。

    关于人设问题

    第一集 战队齿轮:40动物战队兽王者 39手里剑战队忍忍者

    介人:热血青年,加沙雕氛围

    朱兰:恐龙造型机械生命体

    来源:恐龙战队 16 特征:不擅长思考,善于动手,年龄最大的

    第二集 战队齿轮:06大战队风镜V 26忍风战队破里剑者

    牙昂:动物造型机械生命体 来源:百兽战队牙吠连者 25 特征:讨厌机械生命体,喜欢毛茸茸的动物,特别着迷柔软的身体(包括人)

    第三集 战队齿轮:38烈车战队特急者

    玛姬露:女性机械生命体 来源:魔法战队魔法连者 29 特征:喜欢魔法 神秘 非科学 占卜

    第四集 战队齿轮:17五星战队大连者

    布鲁诺:蓝色方形机械生命体 来源:轰轰战队冒险者 30 特征:爱学习 好奇宝宝

    【详细】
    13355933
  • 破词儿
    2018/10/18 17:06:15
    从张静初抽的那根儿事后烟谈起
    不是美,是性感犀利、有杀伤性,幼嫩的皮相下潜伏着一枚暗器般的老灵魂。

    做完爱以后,张静初开始抽烟。

    她打算好好享受这支烟,最后一支了。抽完这支,她就得跟眼前的男人开船离开,之后同归于尽。

    船上埋了炸弹,她来掌舵。男人抱着红酒上来,布下几碟子小

    不是美,是性感犀利、有杀伤性,幼嫩的皮相下潜伏着一枚暗器般的老灵魂。

    做完爱以后,张静初开始抽烟。

    她打算好好享受这支烟,最后一支了。抽完这支,她就得跟眼前的男人开船离开,之后同归于尽。

    船上埋了炸弹,她来掌舵。男人抱着红酒上来,布下几碟子小菜,兴致勃勃地跟她聊未来的生活。然后她敲下按钮,船就炸了,远看像一大朵焰火。

    这些场景在她心底预演了太多遍,想不到临了临了还是会掉眼泪。男人尚不知情,在酒店房间里和她温存,还轻飘飘吐出一句安慰她的话:

    其实真的假的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尽量爱得真一点,不就行了?

    “好,特别好。”她坐在沙发上,颓然地应着,身上只穿了胸罩和内裤。然后抽出一支烟,打火机噼啪噼啪,点燃的瞬间,照亮了她盛满泪水的眼。

    9712697
  • Octavia
    2021/7/14 19:09:49
    确实是悬疑剧

    评论还能再明显一点吗,一个悬疑剧,剧都没有播几集,对家粉丝就迫不及待的有组织的黑宋茜,就这点素质?难怪宋茜能一直红,因为宋茜只专注自己努力上进,给粉丝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不像这些粉丝一天搞些歪门邪道。

    说说剧本身,这部剧挺悬疑的,根本猜不到剧情,宋茜的演的罗芊怡性格也很明显,失忆回来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说演技有多惊艳,至少肯定没有评论说的不堪,演技肯定是合格的。真正的罗芊怡要回

    评论还能再明显一点吗,一个悬疑剧,剧都没有播几集,对家粉丝就迫不及待的有组织的黑宋茜,就这点素质?难怪宋茜能一直红,因为宋茜只专注自己努力上进,给粉丝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不像这些粉丝一天搞些歪门邪道。

    说说剧本身,这部剧挺悬疑的,根本猜不到剧情,宋茜的演的罗芊怡性格也很明显,失忆回来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不说演技有多惊艳,至少肯定没有评论说的不堪,演技肯定是合格的。真正的罗芊怡要回来了,还是一个腹黑的角色, 期待宋茜的表现。黑子就不能等这个角色出现?因为很多差评的人根本就没有追剧,就是纯属为了它的明星黑宋茜而已。

    之前不了解也不喜欢宋茜,也是看了宋茜的一部剧,发现宋茜的演技不错,再去考古发现她演技一直在进步,更别提在南韩奋斗的经历多圈粉了。一个女生在娱乐圈从南韩混到回国内,是你们这些黑子就能黑倒的吗?恶人自有恶报,粉丝就这点素质,证明你们喜欢的那个明星也没带啥好头,追个星追成这样,真可悲。劝你们要善良,你们喜欢的明星才能像宋茜一样一直红。这才是明星应该树立的榜样,给粉丝传递的正能量与价值观。

    【详细】
    13677470
  • 潮汕嘉嘉的日常
    2017/3/27 11:06:56
    跟风之作 拍得不错
    因《奇門遁甲》在台灣很賣座,於是第一影業的黄卓汉禮聘袁家班原班人馬,继续在台灣拍攝了這部續作,承襲《奇門遁甲》的玄幻風格,廣告標語還提醒大家認明金字招牌,《 鬼马天师》由袁祥仁导演,袁日初、袁信义、袁祥仁、朱海玲、任世官等出演,于1984年在中国香港上映。
    剧情:科学门以道术奇诡见称,可惜后人吴顺超无心向道,其婆婆苦无教孙良方。龙虎山道观醉道人发现超具习道条件,死缠对方,此时出现了一个叫脑魔
    因《奇門遁甲》在台灣很賣座,於是第一影業的黄卓汉禮聘袁家班原班人馬,继续在台灣拍攝了這部續作,承襲《奇門遁甲》的玄幻風格,廣告標語還提醒大家認明金字招牌,《 鬼马天师》由袁祥仁导演,袁日初、袁信义、袁祥仁、朱海玲、任世官等出演,于1984年在中国香港上映。
    剧情:科学门以道术奇诡见称,可惜后人吴顺超无心向道,其婆婆苦无教孙良方。龙虎山道观醉道人发现超具习道条件,死缠对方,此时出现了一个叫脑魔的怪客,道术高强,处处要把科学门众人至于死地……

    《奇門遁甲》跟风系列:《天师撞邪》、《鬼马天师》、《阴阳奇兵》,拍得不错可以去看看!
    【详细】
    8440274
  • 花QNC粉
    2023/1/6 7:37:32
    女拳叶雯

    我想不明白,这种反串世界观有什么可取之处,没看过原著,感觉作者想借着这种男女颠倒的设定讽刺男女不平等之类的问题,但是,女人永远无法跟男人共情,再怎么平等男女之间永远存在差异,你想这么写,那你就把人物好好刻画,男人天生就好色,那你这世界里女人就得好色,女主怎么表现的?反正有个女的哪怕身材颜值都很普通,扑倒我怀里我也不会给她一巴掌,我只觉得我占了便宜,又想性别互关那一套,又想表达女主是个矜持好女

    我想不明白,这种反串世界观有什么可取之处,没看过原著,感觉作者想借着这种男女颠倒的设定讽刺男女不平等之类的问题,但是,女人永远无法跟男人共情,再怎么平等男女之间永远存在差异,你想这么写,那你就把人物好好刻画,男人天生就好色,那你这世界里女人就得好色,女主怎么表现的?反正有个女的哪怕身材颜值都很普通,扑倒我怀里我也不会给她一巴掌,我只觉得我占了便宜,又想性别互关那一套,又想表达女主是个矜持好女孩,大可不必,女主前期行为都是被母亲逼的,放在现实中她的反应很正常,但是男女颠倒的世界观里,就显得极其不正常,她的行为放到男人身上,就是小受,如果不能完全的颠倒,那设定就挺没劲的

    【详细】
    14868293
  • 梨涡小篆
    2020/8/18 0:17:34
    醒醒吧,“被富婆包养”没你想得那么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这个庚子年里,我原来以为见识的魔幻众生相已经够多了。 没想到,我还是天真啊! 谈起“妖孽”这玩意,果然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最近,日本出了一个名人,名气大得不得了的年轻男人,他叫“生驹卓也”。这货生就一副不逊于鹿晗或者张艺兴的好皮囊,却理直气壮地当着“软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这个庚子年里,我原来以为见识的魔幻众生相已经够多了。 没想到,我还是天真啊! 谈起“妖孽”这玩意,果然是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最近,日本出了一个名人,名气大得不得了的年轻男人,他叫“生驹卓也”。这货生就一副不逊于鹿晗或者张艺兴的好皮囊,却理直气壮地当着“软饭...  (展开)
    【详细】
    12808254
  • 雁渡寒潭
    2017/11/25 2:24:05
    汤镇业的烂片
    本来想看美片《亡命生涯》,阴差阳错看了港片《亡命生涯》,主演居然是汤镇业。这个因翁美玲自杀而名声大振的男演员,我看他的第一个电视剧角色居然是今年《卧底归来》的大毒枭田竟,第二个是《江城警事》中的民营企业家,都是中老年汤镇业了。终于在《亡命生涯》中看到了青年汤镇业。他那个时候30岁,浓眉大眼的,也算帅气,现在的眼光看来有点乡土气息,身材敦敦实实地,一看就是中年以后要发福的样子。里面的反派好像是吴大维
    本来想看美片《亡命生涯》,阴差阳错看了港片《亡命生涯》,主演居然是汤镇业。这个因翁美玲自杀而名声大振的男演员,我看他的第一个电视剧角色居然是今年《卧底归来》的大毒枭田竟,第二个是《江城警事》中的民营企业家,都是中老年汤镇业了。终于在《亡命生涯》中看到了青年汤镇业。他那个时候30岁,浓眉大眼的,也算帅气,现在的眼光看来有点乡土气息,身材敦敦实实地,一看就是中年以后要发福的样子。里面的反派好像是吴大维演的,还有恬妞的姐姐恬妮。

    论片子的话,这真是一部烂片,香港以前多的是这样的烂片吧,惨不忍睹。
    【详细】
    8944254
  • 风言风语
    2016/10/24 21:42:19
    「不老男神,永不回头」

    较之第一部(最近刚补习完),从情节上看,整体感觉节奏感慢了些,没有了第一部环环相扣的刑侦范儿,阿汤哥饰演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完成使命任务,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为了那份不确定的骨肉亲情,片中节奏感最快的应该要属那段得知“女儿”藏身处被坏人发现后,开车抄近道前往目的地的桥段,而最愤怒的一段应该是结尾处坏人拿枪指着“女儿”时的那一刻,为了使命,更为了亲情,“永不回头”。作为从偶像形象转型过来的硬汉

    较之第一部(最近刚补习完),从情节上看,整体感觉节奏感慢了些,没有了第一部环环相扣的刑侦范儿,阿汤哥饰演的角色也不再是单纯的完成使命任务,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为了那份不确定的骨肉亲情,片中节奏感最快的应该要属那段得知“女儿”藏身处被坏人发现后,开车抄近道前往目的地的桥段,而最愤怒的一段应该是结尾处坏人拿枪指着“女儿”时的那一刻,为了使命,更为了亲情,“永不回头”。作为从偶像形象转型过来的硬汉型影星,此次,阿汤哥少了点动作戏,多了点温情,来了一把柔情大叔,让我想到了另外一部电影《飓风营救》,也是父救女,由此被卷入了一场纷争的剧情。。

    【详细】
    814227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