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福传

    全85集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2017

豆福传影评

136272106
  • 祥瑞御兔
    2020/7/16 13:51:56
    用《托尔金与世界大战》告诉你为什么这部《托尔金》是失败之作

    人们试图通过传记电影来获得传记人物形象化的“历史”,如果拒绝用事实考证订正的话,那么这种“历史”也无非是过度演绎了的、想象中的“历史”。对不关心事实细节的多数电影观众而言,传记人物的行为行动往往只需要遵循电影内部的叙事逻辑和百科上的生平简介就可以过关;而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传记人物的事实,那么即便再优秀的传记电影,比如

    人们试图通过传记电影来获得传记人物形象化的“历史”,如果拒绝用事实考证订正的话,那么这种“历史”也无非是过度演绎了的、想象中的“历史”。对不关心事实细节的多数电影观众而言,传记人物的行为行动往往只需要遵循电影内部的叙事逻辑和百科上的生平简介就可以过关;而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传记人物的事实,那么即便再优秀的传记电影,比如《美丽心灵》,都会在哪怕是玑衡这个段位的事实罗列罕见的当事人现身说法“ 那部电影挺好的,我很喜欢,他们把我塑造的像骇客帝国里的史密斯 ”——约翰纳什)面前,变得千疮百孔,更不要说使电影本身都显得平庸可笑的,两位主人公耄耋之年因车祸双双辞世的离奇结局了。

    人们不难对传记电影与事实间的差距做好心理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照顾电影的叙事逻辑就能歪曲传记人物的事实;而这,正是电影《托尔金》中所发生的的事情。虽然《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这本书的译者陈灼给予这部电影好评,但有趣并且有些讽刺(这个词百分之一万与陈灼老师无关,而仅与这部电影有关)的是,我是彻底读完了《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这本书,才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何是一部失败之作,以及使之失败的细节究竟在哪里。

    本片的结构其实很简单:在一战索姆河战役中罹患战壕热的托尔金在高烧造成的幻觉里回顾其青少年时代的友情与爱情。我们姑且不谈论托尔金几乎被完全省略的后半生;本片对托尔金前半生的演绎,特别是对托尔金与妻子伊迪丝爱情的演绎几乎都是不符事实的,而且这些不符事实的演绎仅仅是为了满足电影自身的叙事逻辑,而已。

    尽管托尔金的战前生活并非《托尔金与世界大战》这本书的重点,然而本书所提及的事实已足以证明电影的多数情节均属虚妄。电影情节中最歪曲事实的一点,就是“托尔金因沉湎于与伊迪丝的爱情而荒废学业,以致在牛津大学时曾申请奖学金失败,在监护人弗朗西斯神父劝说下二人暂时分手”的段落。任何一本托尔金传记的读者都知道托尔金监护人弗朗西斯神父禁止托尔金成年前与伊迪丝交往以专心学业的事实;托尔金曾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失败也是事实;但二者的组合却是无比荒谬的,或者说,这是为了满足电影叙事逻辑而对传记人物进行歪曲乃至抹黑的经典例证——影片中的这一情节,把托尔金归结为一个受制于环境、完全被周遭环境所推动乃至所决定的,随波逐流式的人物;而这,与现实中的托尔金是完全相悖的。

    这里应该得到澄清的事实是:托尔金与伊迪丝的第一段交往,是仅在1909年一年内发生的事情,随后即被弗朗西斯神父禁止。读者尽可以幻想,这跟他1910年申请牛津大学奖学金失败(第二年,也就是1911年第二次申请成功)是否有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和影片里所展现的“托尔金在牛津大学时曾申请奖学金失败”完完全全是两回事。托尔金在牛津大学就读的1913年确实曾经有过奖学金危机——然而,对电影来说非常讽刺,同时就事实来讲也非常感人的是,那是他主动追寻的结果。就在这一年,已满21周岁,被允许自由恋爱的托尔金与伊迪丝恢复了联系,却发现已三年不通音讯的伊迪丝无奈之下正准备与别人订婚。于是“托尔金(离开牛津)立即奔赴伊迪丝身边,并在一周之内说服她嫁给自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的“荒废学业”,其实是他有一整年脱离了他的本专业古典学(拉丁语和希腊语),而沉湎于古日耳曼语的世界;他对后者的造诣和展现的四溢才气,足以使他开明的古典学恩师网开一面,不仅帮他保住了奖学金,还帮他转系转到了影片中出现的、托尔金从中学时代就仰慕的赖特教授门下,并在校方特许之下“不碰莎士比亚之后的英语”,从此精心研X!古英语与古代日耳曼语的历史联系。也就是说,影片中托尔金“荒废学业而造成的奖学金危机”,究其事实,本应是托尔金本人选择忠于爱情和他所热爱的事业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电影叙事逻辑之下,事实被裁切和移花接木,歪曲到了何等境地。如果读者至此还未感觉情节令人作呕的话,我可以补充一下,电影里的托尔金和伊迪丝是在剧院地下偷听瓦格纳《指环》时正式定情的——这简直可以恶心托尔金本人和他最忠实的爱子克里斯托弗父子两代人了。

    即便不谈爱情,《托尔金》这部影片对友情的呈现又如何呢?不提TCBS(“饮茶俱乐部与巴罗人社”的缩写)实际不止四个人的事实(其中一位重要成员因体弱多病在上大学前就去世),影片对托尔金与TCBS挚友社团生活的展现,并未超过描绘过英国公学校园生活的各类电影的平均范畴(有兴趣者可以比较HP电影里亲世代掠夺者四人和TCBS四人究竟有多大差异);对TCBS成员谈笑时的青春活力刻画有余,才情、智慧与潜力却显得远远不足。无论是吉尔森、怀斯曼还是G.B.史密斯,如果没有世界大战,以他们的志向和功底,都是和托尔金一样有能力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但纵观全片,观众看不出TCBS四人在爱德华国王学院与剑桥牛津的校园生活里,在他们爱好并擅长的语文领域是如何鹤立鸡群、卓尔不凡;能令托尔金回味终生的,挚友间灵光四射、机锋百出的争论交锋,也付之厥如;托尔金本人如何对萨迦、埃达、贝奥武甫和卡勒瓦拉等北方神话史诗产生兴趣,并在朋友影响下开始最早的文学艺术创作乃至为《精灵宝钻》所作的设定积累,这一关键历程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唯一比较有分量却肤浅的情节,却是国王学院校长公子吉尔森如何在朋友支持下与父亲平等对话。更大煞风景的是爱情线的乱入:伊迪丝(!)居然闯入了TCBS,要知道事实上直到她与托尔金订婚时,托尔金才战战兢兢地略带着“重色轻友”的“负罪感”将未婚妻介绍给朋友。总的来看,友情线只能说是及格水平,但这种及格水平远远无法解释现实中TCBS挚友殒命一战带给托尔金的伤痛,也使得影片中托尔金在一战中寻找朋友的行为,与其说是友情,更不如说是战壕热中的谵妄。

    但就连作为电影叙事大背景与高潮所在的一战,影片的处理仍是草率而敷衍。以另一个令人作呕的场景为起始:托尔金在上船前往西线战场前与伊迪丝通过拥吻告别复合。真实场景则无限接近护戒远征前夕在瑞文戴尔互诉衷肠的阿尔玟与阿拉贡,却更加令人心碎:1916年3月22日托尔金与伊迪丝成婚,二人皆是凡人,是世界大战的海啸中微不足道的芸芸众生。婚后不到一个月,伊迪丝亲手将夫君送向军营和战场。在军营受训期间,埃勒迪尔的传说和昆雅语在托尔金脑中渐渐成形;TCBS此生不再有机会重聚,但在索姆河的战壕里,哪怕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之间仍然相互传递着诗歌,相互诉说着心中的恐惧与安慰(没有希望)。影片里的一战场景,用三流的视觉特效完美回避了上述所有细节,然后让一个叫山姆的士兵救下了托尔金。编剧企图通过这种耍小聪明的方式提醒观众,这仍是一部关于《指环王》作者的传记电影;然而尊重托尔金原著与生平的爱好者对此难免嗤之以鼻,在天堂与父亲团聚不久的克里斯托弗甚至不会有任何对父母及其好友提起它的兴趣。

    最后要针对事关托尔金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然而在影片中却被处理成一个无足轻重的镜头片段发表评论。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我的“想看”里作出了以下承诺:莉莉饰演的伊迪丝不林中起舞,直接一星。在广播里我给出了完全出于直觉的理由(“ 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就跟霍金在楼梯上突然跌倒一样 ”),并且因为影片中出现了这个情节,我会履行我的承诺不给这部电影一星。这里想要说明的是:《托尔金与世界大战》的记叙印证了我的直觉,也就是此事在托尔金个人生命中的分量。在伊迪丝去世后,托尔金生命中的最后日子里,他在信中亲口对儿子克里斯托弗提及此事:“当初,她发泽乌黑,皮肤光滑,载歌载舞,眼神明亮,你从未见过。”而此事发生的时刻,根本不是他初识伊迪丝之时。这绝不是电影里,少男少女之间轻飘飘的罗曼蒂克式爱恋。那是在1917年的春天,托尔金因反复高烧终于被遣送回国,在注入北海的亨伯河口服预备役。劫后余生的他,与伊迪丝终于团聚,二人常在附近的树林里散步。就在这树荫下,毒芹的白花在春天怒放;就在这花海里,伊迪丝唱起歌谣,翩翩起舞。让我们来到托尔金的视角,来看这一切:他失去了父亲,他失去了母亲,他得到了朋友,而在大战之后,他又失去了朋友,他们永远年轻,只有他不再年轻。除了他的爱人,像森林中的女神一样,用美丽的舞蹈迎接着从战场漂泊流浪归来的他,此刻他已一无所有。尽管没有任何只言片语表明,伊迪丝对托尔金所创造的那个世界有过什么样的理解(也许这属于托尔金家族永远的秘密),但我相信伊迪丝知道她自己就是托尔金最珍爱的那个故事的起始,也是托尔金所创造的Eucatastrophe(在《指环王与哲学》中译为“善灾”)那个词的起始:贝伦失去了一只手,但证明了他的勇气和对露西恩的爱;托尔金在战争中失去了几乎所有朋友(仅存的怀斯曼也身心受创,此后与托尔金少有交流),但伊迪丝的舞蹈重新唤醒了他的生命。此刻,他虽一无所有,但他永远不是孤独之人。

    【详细】
  • 127305164
  • 醉儿
    2015/2/2 9:10:45
    现在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了前两集或者只看了片花就给打一星然后走人,这样只能让我觉得豆瓣的评分越来越有失公允。相比之下,钟汉良的天涯明月刀能达到5.9,而这部剧居然3.9,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改编很大,而且加入了魔幻色彩,可能是某些人无法接受的,陆小凤的聪明才智不见了,花满楼变成了一声,西门吹雪更没有一点像西门吹雪,更让原著党难以接受。但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对古装剧越来越苛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了前两集或者只看了片花就给打一星然后走人,这样只能让我觉得豆瓣的评分越来越有失公允。相比之下,钟汉良的天涯明月刀能达到5.9,而这部剧居然3.9,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改编很大,而且加入了魔幻色彩,可能是某些人无法接受的,陆小凤的聪明才智不见了,花满楼变成了一声,西门吹雪更没有一点像西门吹雪,更让原著党难以接受。但是陆小凤和花满楼的性情还在,风格还在,如果独立的欣赏这部作品,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物更人性化,感情更真诚,不失为成功的人物。
    剧情方面,作为推理剧剧情不能太过简单,但是现在的一些编剧过多的用反转手法使剧情太过矫揉造作,这部剧的剧情至少可以得7分,40多集讲一个案子并不容易,而且编剧条理清晰,整体性连贯性都很到位,如果破绽的揭露多分给陆小凤一些,效果会更好。
    总之,希望各位看官鼓励和支持古装剧,不要怀着一颗吐槽的心,导演编剧不容易,演员更是无辜
    【详细】
    7364427
  • 星辰语梦
    2018/12/11 15:31:43
    笨小孩,要有梦

    98年的歌,99年的电影。

    既现实,又童话。

    破败的家,被开不良玩笑,被欺负,相亲,特殊学校不收,很低能,混子的生活,混子惨死,阿May势利,妈惨死,都很血淋淋;到处是画的家,藏了各种方便面罐头瓶瓶罐罐的家,妈妈即使难过狼狈,都耐心慈爱哄阿B的情节,林姑娘的帮忙,母子俩的有趣对话,靠一张床上看动画,可爱的睡衣,和阿May分食一碗面,阿May帮忙赶走发哥,发哥舍命救阿B

    98年的歌,99年的电影。

    既现实,又童话。

    破败的家,被开不良玩笑,被欺负,相亲,特殊学校不收,很低能,混子的生活,混子惨死,阿May势利,妈惨死,都很血淋淋;到处是画的家,藏了各种方便面罐头瓶瓶罐罐的家,妈妈即使难过狼狈,都耐心慈爱哄阿B的情节,林姑娘的帮忙,母子俩的有趣对话,靠一张床上看动画,可爱的睡衣,和阿May分食一碗面,阿May帮忙赶走发哥,发哥舍命救阿B,发哥买了婴儿用品,一家人欢声笑语。。。

    也可以说是既惨,又温馨。

    想到这两天自己的状态,依然不是太好。想到片中就算再苦,妈妈都好好地照顾着傻儿子,就算穷,都给他买他爱的睡衣,给他买好吃的,给他做餐蛋面吃,看着就觉得都好幸福了!

    是的,这种平凡却温馨的日常,就叫做幸福啦!虽然家很破败,却有着满墙花花绿绿的画,有着一包包泡面一罐罐罐头以及许多可爱的瓶瓶罐罐。一个简陋的小浴室,却可以让发嫂雨夜吐血跌倒后仍坚强回家,跟老天赌气后洗去一身疲惫,而在自家床上故去。一个小厨房也可以让发嫂,有爱心地教儿子煮上一锅餐蛋面,然后两人共餐同食,其乐融融。一台小电视,也可以叫两个人歪靠在一处,聊着天,让自知命不久矣的妈妈给儿子做最后的交待,告诉他闭上眼,就可以见到她的模样。

    一条回家常走的路上,也有幸福的回忆,一次不那么和谐的相亲,也是妈妈想让阿B幸福的努力,一趟去残障人士学校的申请,也是母亲最后的希望,一回到店里引荐傻儿子见工,是妈妈最大的心愿。就算多惨,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和努力。

    忽然意识到,人不能就“认命”了,不能看到自己的处境,先天的限制,就谨小慎微,死气沉沉的了。就算她们那么惨,都要开开心心地活着,都给自己制造生活中的温馨和快乐!我难道不该向他们学习吗?是的,正因为生活暗淡,我们才要赋予它色彩,正因为天赋局促,才更要努力去希望,不放弃梦想,不是吗?我们要做自己的上帝!

    【详细】
    9817822
  • rurouninn
    2005/11/5 23:54:16
    再看《男人四是》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下,只是淡淡地记得有些感动、有些震撼、有些共鸣。
        再看《男人四十》是今年的暑假,晚上电视里的午夜剧场,爸妈都睡了,一个人就在那里静静地看到了很晚,其后看完了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夏日夜里的月光如水般泻在我的床上,静静的想着故事里的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心情下,只是淡淡地记得有些感动、有些震撼、有些共鸣。
        再看《男人四十》是今年的暑假,晚上电视里的午夜剧场,爸妈都睡了,一个人就在那里静静地看到了很晚,其后看完了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夏日夜里的月光如水般泻在我的床上,静静的想着故事里的种种。
        这部片子应该是梅艳芳的遗作吧,之后就没有再拍过电影,直到去世。一只以来都特别喜欢听她的那首《女人花》,每每听起总会在脑海中想着一个女子渴望着有人来疼爱、有人来照顾的幽怨,如此强烈的迫切,但是又有种坚强的谨慎,是种“宁可玉碎,不愿瓦全”式清高的坚守。
        可是片中的梅艳芳所演的陈文倩,却是一个与现实不情愿地妥协的女子,生活化的散乱的头发,一席围裙,为生活中的种种而处处操劳……当年为了那个勇敢的爱上自己国文老师盛老师的女学生的那股不屈的锐气已被刻刻真切的现实消磨殆尽了,在与国文老师的爱情受到了挫折后,选择了爱恋自己的同班同学林耀国过一生。虽然生活简单但却是一直平淡而安稳,直到有一天她又遇到了盛老师,衰老、疾病将逝的老人。还是决定要看护他,是为了昔日之情,为了对曾经的她有个交待,还是仅仅为了他是她的初恋、是她的老师?
        片中男主角张学友演的林耀国是个非常成功的角色。一直以为张学友是很有演技的那种,早在小时候看他的《太子传说》就如此坚定不移了。但其后或许是由于导演抑或是其他,张学友出演的角色大都是些非主角类的,且多半性格刻画很浅,甚至是纯粹搞笑,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惜!但是在《男人四是》中,林耀国是个国文老师,儒雅而有学识,性格、人物背景设定、经历等等方面都再适合张学友不过了!很奇怪的是,一看到张学友在讲台上讲诗词、讲苏轼的《前赤壁赋》时就会联想起他的《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和那首《李香兰》来,觉得他就是这种人,再贴切不过了!
        当初因为爱恋陈文倩而情愿不顾及她的过去娶她为妻照顾她,但很明显,他最担心的无疑是妻子心中的那位永远不会消失掉了。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的盛老师的出现,明白了妻子心中还是挂念着过去,于是开始有了一种麻醉和逃避,班上胡彩兰的出现就是给了他这种机会。对于他心中曾经崇拜的盛老师又亲自把憧憬打碎,更让他背负其后果,因而面对盛老师对于林耀国来说,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最后,带着自己的妻子还有自己养了十几年但却是盛老师和陈文倩的儿子去医院看盛老师的情景,无疑是最大的震撼和感动。三个人在躺在病床上的盛老师面前吟唱着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怎样的一种真切的感动,三人身上所闪现的勇气、真诚、美丽也不枉我为之痛苦流泪了!!
        最后陈文倩提出还是离婚,林耀国说去三峡,说念了几十年的诗都没有能真正去三峡看看……而后,梅艳芳伏在张学友的怀里,感天动地地痛哭了一场,张学友则拍着梅的肩膀,柔声地安慰。画面浮现的是三峡的水墨山水画……
        越来越深深地懂得我们父辈们所拥有的那些美德,而那些却恰恰是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好比责任,好比对于他人的切身关怀。现代人的婚姻动辄离,更是时常闹,难道我们父辈们就没有过问题吗?
    有,绝对有!可是他们更懂得珍惜,懂得来之不易,明白安于平淡吧!
        历尽时间的淘刷,不是轰轰烈烈,不用海誓山盟,唯有平淡才是最真实、最持久、最美丽的!
        那天我想着最后的场景,久久不能入睡,好想好想崇敬地用心地去叫声“爸!妈!——你们在我心中真是最最伟大的!!”
    【详细】
    10091658
  • brooian
    2022/4/7 14:12:29
    值得一看

    老派风格的独立电影,值得一看。

    整体来说,前段略显亢长,中心部分很精彩,结尾也是仓促,看完就觉得差什么东西;不过各个方面都很专业,主角的表演很精彩,神态、眼神都很到位。

    最大体会就是意犹未尽,收尾太快了,不过瘾,照一个老风格的片子来说,差点火候,照现在片子的风格来说,又显拖沓。

    老派风格的独立电影,值得一看。

    整体来说,前段略显亢长,中心部分很精彩,结尾也是仓促,看完就觉得差什么东西;不过各个方面都很专业,主角的表演很精彩,神态、眼神都很到位。

    最大体会就是意犹未尽,收尾太快了,不过瘾,照一个老风格的片子来说,差点火候,照现在片子的风格来说,又显拖沓。

    不过观影体验不错,绝对值得这点时间。

    7.5/10

    【详细】
    14323279
  • 飄?淚染霜林
    2016/10/10 21:30:14
    江南与紫禁城里的爱情
    最诗情画意的江南,公子与小姐相遇相识,被彼此的才情所欣赏,真诚所动容。演绎了民间最纯粹的爱情故事。

    最凶险连连的后宫,顺治与小婉相爱相惜,只为对方考虑,不顾自己面临怎样的困境,一个可以不要皇位,一个可以做出做为女人最大的牺牲。

    他们无邪无私,智慧地化解了前朝与后宫的一个个危机之后,却携手同过奈何桥,共赴了黄泉路。

    剧情弱智,却感人肺腑。最后是个悲剧,一切却
    最诗情画意的江南,公子与小姐相遇相识,被彼此的才情所欣赏,真诚所动容。演绎了民间最纯粹的爱情故事。

    最凶险连连的后宫,顺治与小婉相爱相惜,只为对方考虑,不顾自己面临怎样的困境,一个可以不要皇位,一个可以做出做为女人最大的牺牲。

    他们无邪无私,智慧地化解了前朝与后宫的一个个危机之后,却携手同过奈何桥,共赴了黄泉路。

    剧情弱智,却感人肺腑。最后是个悲剧,一切却那么完满。

    我的视角里,主角顺治与董小宛,配角吴三桂与陈圆圆。再感慨下吴三桂的命运捉弄,既做不成忠臣也当不了孝子,但敬他是条汉子。
    【详细】
    8124272
  • W
    2018/1/28 0:35:03
    科幻?魔幻?

    影片围绕着男主在2:22所发生的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展开。某一天的2:22女主乘坐的航班在男主指挥的时候差点出了事故,男女主又在“冥冥中自有安排”的情况下相识,所谈甚欢,而两人的生日又是同一天,都是白羊座。电影中也多次出现白羊座的星辰排列,此外,很多看似简单的细节也都是在做铺垫,影片最后是为了揭开多年前的凶杀案,以及当年凶杀案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情。

    影片围绕着男主在2:22所发生的一些不寻常的事情展开。某一天的2:22女主乘坐的航班在男主指挥的时候差点出了事故,男女主又在“冥冥中自有安排”的情况下相识,所谈甚欢,而两人的生日又是同一天,都是白羊座。电影中也多次出现白羊座的星辰排列,此外,很多看似简单的细节也都是在做铺垫,影片最后是为了揭开多年前的凶杀案,以及当年凶杀案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情。

    【详细】
    9107179
  • 海文
    2019/8/24 17:10:25
    战争剧有这三个镜头立马换台,这部剧却让我天天在追

    好多年了,很少看全一部电视剧,现在的战争剧一大票都在糊弄事,三大牛叉雷打不动:剧情瞎编,对话穿越,道具穿帮。打开一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会儿的事,一定会在步枪上加个狙击镜,又是这个炒馊了的噱头,好像非用什么狙击步枪,才显得专业,也不知道是哪门子的专业,那时中国军队从没有引进或使用过这种“宝贝”,神剧为了吸引眼球,不惜糊弄观众,我一看就换台。

    再打开一个,鬼子拿着

    好多年了,很少看全一部电视剧,现在的战争剧一大票都在糊弄事,三大牛叉雷打不动:剧情瞎编,对话穿越,道具穿帮。打开一个,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那会儿的事,一定会在步枪上加个狙击镜,又是这个炒馊了的噱头,好像非用什么狙击步枪,才显得专业,也不知道是哪门子的专业,那时中国军队从没有引进或使用过这种“宝贝”,神剧为了吸引眼球,不惜糊弄观众,我一看就换台。

    再打开一个,鬼子拿着日军投降后才进入中国的斯登冲锋枪,南方的游击队拿着苏式43式冲锋枪,弄不明白是咋搞来的,看不下去,换台。吃瓜群众看个历史战争剧,不就是图个像那么回事么。这些剧已经形成规律,凡是在道具上瞎糊弄的,剧情一定更烂,不是搞笑就是神剧,基本如此,没有例外。

    这次例外来了。前几天,看网上有部剧评价很高,看了第一集,不由自主就追了下去,《特赦1959》:

    10435546
  • Roger
    2021/2/26 22:46:50
    For Life S02 E10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自斯塔頓島警督迪亞茲被起訴與逮捕,對林斯利的庭審也即將從頭開始.華萊士先生來到約塞亞先生的墓所,向他訴說自己的心意: 開庭之時,華萊士先生講述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這第一輪庭審,分別由亨利 · 羅斯威爾和華萊士提問,馬特蘭加警官證明之前上交的報告與事實相比有極大部..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自斯塔頓島警督迪亞茲被起訴與逮捕,對林斯利的庭審也即將從頭開始.華萊士先生來到約塞亞先生的墓所,向他訴說自己的心意: 開庭之時,華萊士先生講述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這第一輪庭審,分別由亨利 · 羅斯威爾和華萊士提問,馬特蘭加警官證明之前上交的報告與事實相比有極大部...  (展开)
    【详细】
    13284258
  • 2023/1/22 17:20:36
    我的年度最佳电影。

    面对每天记忆都会重置的女主,透选择守护这份美好“明日のあなたも幸せにします”告白、便当、海洋馆、配对的企鹅挂件、烟花…真织坦言“忘れたくありません”可透犹如烟花一般美好而又易逝,也正如他的名字,透出现的那一刹那就仿佛已经看到他将要破碎的结局。男主的离世、篡改的日记本、好朋友的隐瞒…都让人触动人心,就算日记本没有了透的身影,女主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拿起画笔描摹他的身影,这印证了透那一句“全ての記憶

    面对每天记忆都会重置的女主,透选择守护这份美好“明日のあなたも幸せにします”告白、便当、海洋馆、配对的企鹅挂件、烟花…真织坦言“忘れたくありません”可透犹如烟花一般美好而又易逝,也正如他的名字,透出现的那一刹那就仿佛已经看到他将要破碎的结局。男主的离世、篡改的日记本、好朋友的隐瞒…都让人触动人心,就算日记本没有了透的身影,女主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拿起画笔描摹他的身影,这印证了透那一句“全ての記憶が完全に消え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仿佛是一场梦干净又纯粹,“即使,今夜这份恋情就会从世界上消失”关于他的一切都埋藏在了女主心中的某一处。

    【详细】
    14905271
  • chilachila
    2021/10/4 12:20:44
    萧医生
    有切切实实被萧政勋迷倒。在第一部已经被吸引。本来是因为喜欢医疗剧和吴慷仁来看的,萧医生太有魅力了,而且还是蛮帅的。情书秒秒钟让人看哭,深刻,细腻,温柔,坚定,把该有的爱都给你想给的人。一把青里的好多熟人,萧医生好像也在里面演了飞行员队长,那个打扮不如这边帅...  (展开)
    有切切实实被萧政勋迷倒。在第一部已经被吸引。本来是因为喜欢医疗剧和吴慷仁来看的,萧医生太有魅力了,而且还是蛮帅的。情书秒秒钟让人看哭,深刻,细腻,温柔,坚定,把该有的爱都给你想给的人。一把青里的好多熟人,萧医生好像也在里面演了飞行员队长,那个打扮不如这边帅...  (展开)
    【详细】
    13902214
  • 愤怒的猕猴桃
    2017/12/17 2:32:44
    笑出腹肌哭成傻逼 -- 又一部好玩且有点深度的合家欢电影
    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命题。What labels can do to people。Ferdinand块头非常大,所有人乍看到他都会觉得他一定又凶恶又能打。但这是一只内心温柔得跟黄油一样、非常反对暴力的牛,他只是块头大而已。陌生人面对Ferdinand的时候从来不是在面对真正的他,而是在面对自己对...
    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的命题。What labels can do to people。Ferdinand块头非常大,所有人乍看到他都会觉得他一定又凶恶又能打。但这是一只内心温柔得跟黄油一样、非常反对暴力的牛,他只是块头大而已。陌生人面对Ferdinand的时候从来不是在面对真正的他,而是在面对自己对...  (展开)
    【详细】
    8991237
  • 豆友215543380
    2020/5/18 13:16:29
    当婆婆遇到妈之欢喜冤家

    看了这部片子真的是有点毁三观。故事里面的婆婆潘虹演的,虽然很喜欢这位老艺术家,但是她经常演一些刻薄的妈妈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不得承认她的演技真的很好。妈妈是皇后戴春荣演的,人设我非常喜欢,泼辣伶牙俐齿。经常说出来的话我感到非常解气。妈妈演技也是非常好的老戏骨。在还珠格格里面演皇后让人讨厌,可是这部剧里我就非常喜欢她。也可以说她演啥像啥了!

    看了这部片子真的是有点毁三观。故事里面的婆婆潘虹演的,虽然很喜欢这位老艺术家,但是她经常演一些刻薄的妈妈让人恨的咬牙切齿。不过不得承认她的演技真的很好。妈妈是皇后戴春荣演的,人设我非常喜欢,泼辣伶牙俐齿。经常说出来的话我感到非常解气。妈妈演技也是非常好的老戏骨。在还珠格格里面演皇后让人讨厌,可是这部剧里我就非常喜欢她。也可以说她演啥像啥了!

    【详细】
    12602178
  • 图宾根木匠
    2015/4/29 16:51:47
    《念念》:为什么今天变成这个样子
    梁洛施在《念念》里质问:“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今天变成这个样子?是一开始就注定会变成这个样子,还是我们做了什么,结果今天变成这个样子?”

    这种面对历史和命运的无力感,瞬间戳中了我的心窝——作为一名“陆客”,我在看《念念》时始终体会到的那股无力感,终于在这句台词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念念》所带给我的那种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奇特疏离体验,甚至让我想起1942年冬天德军第6集团军士
    梁洛施在《念念》里质问:“我一直很想知道,为什么今天变成这个样子?是一开始就注定会变成这个样子,还是我们做了什么,结果今天变成这个样子?”

    这种面对历史和命运的无力感,瞬间戳中了我的心窝——作为一名“陆客”,我在看《念念》时始终体会到的那股无力感,终于在这句台词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念念》所带给我的那种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的奇特疏离体验,甚至让我想起1942年冬天德军第6集团军士兵写的家书:“斯大林格勒就在我面前,但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就像片中的绿岛之于台湾,一个台湾人人熟悉但似乎又很陌生的离岛;当然,也更像现实中的台湾之于大陆。

    这种无力感也弥漫在剧中的角色身上,育美(梁洛施)、阿翔、育男,他们每个人都与自己的父母(家庭)疏离了——从剧情上看,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尚年幼时就主动选择了缺席,于是,他们的今天变成了这个样子。

    张艾嘉通过青年一代的视角回溯了台湾近世的社会变迁——曾经的绿岛政治犯,原来与育美的母亲有着一段不伦私情,时下则变身为一位绿岛作家,时过境迁之后,跟育美相逢,昔日情人的女儿还是咽下了秘密,让这位有光环的老男人继续保有他的光环。

    阿翔的父亲是个海员,阿翔戮力苦练拳击,无非是想求得父亲的认同,但父亲在自己的成长中始终缺席,阿翔只能在想象中与父亲对练,歇斯底里般的完成对父权的膜拜祭仪。

    育男在母亲和妹妹出走绿岛后,独力来到台湾本岛打拼,同时面临着大都会与离岛家乡间的无尽牵扯。那个昔日专门关押政治犯的监狱之岛,现在已成了云淡风轻的旅游景点,小小的绿岛,无法及时救治育男的父亲,也承载不了育男的职场理想。而育男这个角色,正是在金融风暴后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的当下台湾青年的真实写照,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里,育男辛苦打拼,也只能在星巴克喝一杯咖啡姑且取暖,只能在想象中与母亲重逢……

    陈文茜在《树,不在了》一书中对于台湾当下的世相描摹,简直就是对《念念》最好的读解。所谓“台湾对不起年轻人”的文锋,不正是落在了育美、育男和阿翔们的身上?陈文茜也提到,在经济低迷的时代,“年轻人疏离”已经成了亚洲社会里普遍的集体症候,老一辈的人甚至认为世界已经分裂成了“他们的”和“我们的”,这不正是《念念》所传递出的思绪?——透过几位青年主角父母的缺席呈现出来。而《念念》源自一位日本演员的故事,被张艾嘉看中然后毫无违和感的移植到台湾语境中,也凸显出这种社会集体症候的“泛亚性”。

    回到文首那句梁洛施的质问,正映照着时下台湾年轻人的心声,父辈曾经坐享经济起飞的繁华景象,现在都已雨打风吹去——是后来者做错了什么吗?还是一早注定只能接受这一命运变迁?

    陈文茜在《树,不在了》里写道:“是的,我们还活着,好似活在一个小幸福的世界。可是我们被巨大的不安包围着,心中曾有的温暖、勇气、信赖,渐渐被冰封。”

    最后,育男和育美重逢,阿翔和育美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可是,这点小小的确幸,真的让问题都解决了么?

    今天还是变成了这个样子。

    就酱紫。
    【详细】
    74581316
  • 汤平
    2015/9/27 18:21:06
    演员赋予角色的人格魅力~
    看电影之前随意搜了下,原来影评是改编自2004年震惊全国的吴若甫明星绑架案。

    而且这次刘德华的角色和以往他演的警匪片除了匪就是警察是不同的,这次的角色是作为受害者出现的,他本身就是一线的巨星。在这个影片特殊性的前提下 演好了这个被绑架的大明星,也得有自己深厚的演技功力。

    在影片当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被匪徒绑住手脚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用话语和表情来演绎被绑架者的心里活
    看电影之前随意搜了下,原来影评是改编自2004年震惊全国的吴若甫明星绑架案。

    而且这次刘德华的角色和以往他演的警匪片除了匪就是警察是不同的,这次的角色是作为受害者出现的,他本身就是一线的巨星。在这个影片特殊性的前提下 演好了这个被绑架的大明星,也得有自己深厚的演技功力。

    在影片当中,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被匪徒绑住手脚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用话语和表情来演绎被绑架者的心里活动。如果不去想这个事件的原型,真真假假的和匪徒言语较量中,很多情况下让人觉得这个吾先生就是刘德华本身,而且在绑架过程中的演绎感觉真实,譬如被绑匪勒住了脖子满脸通红青筋暴起。后来得知,刘德华是亲自上阵,主动要求对戏的演员,用电线将自己勒至几近窒息,不得不佩服真是太敬业真是个大演员。

    王千源的大反派可以说是出神入化,把匪徒丧心病狂、冷血狡诈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印象中当他最初说出想宰了母亲那刻,完全是反社会性类人格,对待是否能收到赎金也会对人质进行撕票的方法,基本出于仇视这个社会,就是以我不好你们也好不了的思想。对待弟兄也是一副非常不靠谱的样子。三百万分给弟兄才十万,说是为了钱不要人命,结果得到钱也要撕票。甚至说被抓后对待警察的态度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你能拿我如何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虽没有过度的大火力打斗场面也足够让人看的十分紧张。尤其对于马上到撕票的时间,而警察却无法从匪徒口中得到便宜的时候,全片达到了一个矛盾的高潮,使用倒叙的方式,将犯罪的过程一一展现出来。演员角色演的好,不仅仅是表现出人物性格饱满,更主要的是在一些细节地方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是什么样子,行为举止与做事方式是检验演员能否成功演绎这个角色,而王千源完全做到了这点。

    当然本片由于叙述性,一些角色并不是演的不好而且发挥的余地不多,瑕不掩瑜,这仍然不失为是一部好片。
    【详细】
    7609790
  • Y2K-nostalgia
    2012/12/30 16:24:19
    《到阜阳六百里》:田园将芜胡不归?
    文/白惠元

    (原载《读电影之新艺术电影》,2014)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尤其显眼。乍一听,似乎合理;可细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顺序或许该倒转吧?——“离开家,终究是为了回家”,这样才对,人之常情么。然而,《到阜阳六百里》却从这一处“反常”展开,呈现了透视社会的力度,它聚焦于“情”,却洞察到“情”之悖谬:老乡不
    文/白惠元

    (原载《读电影之新艺术电影》,2014)

     “人生为了回家,终究离开家。”

    电影海报上的这句话尤其显眼。乍一听,似乎合理;可细细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顺序或许该倒转吧?——“离开家,终究是为了回家”,这样才对,人之常情么。然而,《到阜阳六百里》却从这一处“反常”展开,呈现了透视社会的力度,它聚焦于“情”,却洞察到“情”之悖谬:老乡不太可靠,家也不必回,即使是春节。

    没有新鲜的故事,只有新鲜的嘴唇。一年一度的“春运”,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已是不断显影的“中国特色”现象。看看我们的大屏幕吧,有《人在囧途》(2010)这样“公路+喜剧”的类型片,也有《归途列车》(2009)式的社会纪录,当然,在那些拥挤的列车图景背后,始终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前提——过年必须回家,拼死拼活地回,玩儿命地回。在一片喧闹中,《阜阳》的气质格外淡定,仿佛将一盆冷水浇到满地堆积的行李上。它告诉我们:无家可归时,不如不归。

    全片第一个镜头是曹俐(秦海璐 饰)疲倦地坐在空空的大巴上,昏昏欲睡。谢琴阿姨(唐群 饰)骑自行车来接她,两人吃力地将行李拖入弄堂深处。两个异乡客,同住一间房,故事由此展开。曹俐在KTV打工,上夜班;谢琴做家政,上白班。于是,二人形成了微妙的时差,用齐秦的话说,即“我的夜晚是你的白天,当我起床时你正入眠。”这里没有相依为命的温情,相反,导演设置了重重界碑。在阴冷潮湿逼仄的小房间内,两位老乡仍要划疆而治,互不惊扰,笔触着实冷静。谢琴与男人偷欢时,曹俐虽然不屑,却要抑制心底的汹涌,理性回避之;曹俐枕边儿的钱丢了,谢琴虽有千万种方法证明清白,却黯然自掏腰包,把钱补上。是膈膜?或是妒恨?乡情如此被切断——最近的距离,最远的心跳,她们都是孤独者。

    狗哥是同在KTV打工的阜阳人。年关将至,他与哑巴翻修了一辆废弃公交车,想通过客运赚点儿礼钱,于是请曹俐帮忙联系人,潜在客户锁定在阜阳保姆群。有钱可赚,曹俐何乐不为?然而,这个事件从头到尾都是“非法”的:大巴是报废的,有安全隐患;司机是业余的,有没有驾照都不一定;修理汽车时没钱交费,于是找了个形象彪悍的同伙儿冒充警察,这才把修理工唬住;收钱也没个票据,只是记下了长长的名单。如此一条回家路,充斥着太多不靠谱因素,甚至有些荒诞,然而,大巴却开动了,保姆们都上车了,曹俐也赚到钱了。这荒唐的“互利共赢”究竟为什么会实现呢?

    很简单,因为这是春节。毕竟,异乡是没有春节的。

    在这个“回家”的故事中,曹俐一直试图置身事外,却无法做到。狗哥讲起村口树下等待自己的父亲,把流浪的女儿讲到落泪。一遍遍地,曹俐被大家质朴的乡情打动,正当观众以为她终将踏上归途时,她却对大巴招了招手,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与此形成对比的,却是谢琴的故事。她为女儿的上海户口而匆匆改嫁,不料丧夫,因而拿到了救助金。每天辛辛苦苦的劳动,不过是希望自己和女儿能在上海生根落脚。然而,当她发现女儿被富人包养,并且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那么,谢琴留下来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同样荒唐地,她决定挤上曹俐的大巴车:“算我一个,回家。”

    细细品味这两条线,我们会发现曹谢二人围绕着“家”形成了有趣的对话关系。归,还是不归,这个决定极其艰难。曹俐的父亲已经去世,人不在了,那家还是“家”吗?离开阜阳这么多年,她的穿衣打扮、语言口音、思维方式等等,可谓从上到下各个细节都已被城市塑造。果真回去了,还能够再次融入吗?谢琴的女儿青春貌美,又有男人愿意为她花钱,她在城市里过得很滋润,此时此刻,倒是母亲的价值观显得保守。谢琴步步为营地自我改造,吊桥上有她的自行车辙,灶台旁有她的指印,她在这城市穿行,留下了太多,可思想上却仍是自食其力的逻辑。漫长岁月,她终于发现自己与故乡的精神联系,这种顿悟是痛苦的,正如她在大巴上啃馒头时夺眶而下的泪水。

    《到阜阳六百里》的乡愁是相当深刻的,它形成冷静节制的影片气质。正如金马奖评委会对该片斩获“最佳原著剧本”奖时的评语:“以生活化的内容写尽大城市里异乡客的孤独寂寞,观察入微,体贴细腻。”我想,这或许是受到了本片监制侯孝贤导演的《童年往事》的影响,二者共享着同一种诉求——与时代对话。曹俐的乡愁是错位的,被消解的,甚至从不存在,事实上,她也愁,愁自己没钱,最后,她是在用老乡们的乡愁赚钱,并且赚得心安理得,毫不愧疚。本片最残酷也最精准之处,便是将“愁”与“乡”分割开来。当然,这种现状是与大规模打工潮本身息息相关的。打工者很容易涌入城市,可是户口问题不能解决,子女上学问题不能解决,于是衣食住行都受到限制,他们只能徘徊于城乡之间,占据一个暧昧的位置。如此下去,正是打工者群体两边不靠、被迫悬浮的结局。

    一位阜阳阿姨找曹俐买票,曹俐把她的名字记下来,便收了钱。阿姨想要票据,曹俐说,这就是花钱买个座儿,都是老乡怕什么。阿姨觉得不妥,坚持退了钱。农村社会讲究“人情”,村里人彼此熟识,只要沾了“老乡”的名头,就相当于有了人格担保;城市则重视“契约”,没有票据就可能是坑蒙拐骗,即使是老乡也不可轻信。曹俐虽是为狗哥联络老乡,却也深知没有票据的荒谬之处,于是才有了她面对质疑时的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可见,这个群体早就深陷于现代契约社会的文化伦理之中,她们根本无法归去,这也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阜阳》能够深刻地书写乡愁,甚至超越乡愁,以至“反乡愁”,得益于其摄影机对特定社群的困境揭示:不是不能回,而是不想回。她们真正想买的“座儿”,也许并不在春运列车上,而是在城乡之间,在户口簿里。

    说到底,艺术电影的主题就是展现人类困境,这也是现代主义的重要遗产,他们必须追问:是什么令我们如此卑微?又是什么令“常情”扭曲错格?在这个意义上,谢琴反复擦拭的鸟笼成为极好的象喻。她的眼神空洞却又淡定,阳光射入笼内,在缝隙间投入阴影。谢琴仿佛在阴影中看见了自己,这就是谢琴们所处的“位置”——尴尬的灰色地带。鸟笼是如此一个禁闭的空间,笼内笼外似乎视线相通,却又泾渭分明,每当这只鸟想要飞出去时,便总会卡在栏杆的缝隙处动弹不得。如此的困境传达,又与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实现了精神对接。

    与“鸟笼”意象的空间特征相应,《到阜阳六百里》展现了有特色的镜头语言,因而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导演邓勇星将镜头始终锁定在破旧狭小的里弄空间内,天花板、天窗、地板的存在,鲜明地制造着边框对人物的挤压感,而安静的摄影机则旁观着这一切,仿佛“上帝之眼”,有明确的纪录式现实主义诉求。同时,影片中两次出现的遮挡镜头也值得关注。一次发生在谢琴去美发店给女儿送毛衣,镜头由美发店内部打向门口,女儿的身影留在画面上,而谢琴则被建筑物遮挡。相似地,另一次发生在曹俐说服一位阜阳大姐买票时,街道上的站牌把曹俐的身影挡住。两次遮挡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在城市空间中穿梭的异乡客终究会归于“无名”,她们终究会消弥于日新月异的水泥丛林,因为她们的名字飘泊无依,无所附著,她们无法被整合进历史叙述之中,成为冗余。恰恰是在这个角度上,《阜阳》展现了其难能可贵的价值,它聚焦这个挣扎在历史缝隙处的社群,并给予她们发声的机会,这才是直面现实的“纪录精神”。

    有趣的是,这部电影本来的创作初衷正是拍成一部纪录片。邓勇星坦言:“我其实在上海工作六年多了。2008年,我看到报纸上有个报道,讲一群安徽阿姨要回家过年,但买不到票,就自己拼了一台旧车,凑够人数后开回了安徽。这件事情很小,但给我印象很深。大家都经历过春运,可以想像那样一群人,为了回家而绞尽脑汁的样子。她们离开的背影,在我脑子里久久丢不掉。就决定从这个背影出发,先拍个纪录片,记录这些阿姨平时在上海的生活。她们中有些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有一个阿姨就在我们公司里服务,我们天天和她相处,一直追着她和她的同乡人拍摄。”事实上,本片的诸多演员均是非职业的,她们就是普普通通的阜阳保姆。“当我们接触阿姨的时候,发现生命本身都值得我们很平等地去看待,不需要在影像或结构上面去制造这样的对比。好像是说,他们是属于这样的人,有一种这样的生活;我们是那样的人,有一种那样的生活。”在“平等”的主旨之下,导演没有选取陆家嘴一带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刻意制造高低对比,而是十分平静地停留在弄堂深处,并且较多使用长焦镜头,避免打扰到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状态。“如果以阿姨的生活为主,我们就以同一个水平,同一个视线去看待。”

    吕新雨曾说:“在中国,纪录精神是一种底层精神。”面对现今的经济链条,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阜阳与上海之间的六百里路,那不再是“逃离魔都,重返桃花源”的浪漫旅行,而是尚无解决之道的“鸟笼”式困境。作为京九铁路沿线的地级市,安徽阜阳因劳动力输出而闻名,阜阳保姆更是“闻名中的闻名”,而城市化的神秘之处正在于它是一种流动性建构——昔日火车站边懵懂不觉的少女“香雪”(铁凝《哦,香雪》),也许正是今日都市中孜孜不倦的“曹俐”,这种变化是由外及内的,是全方位的,因此,它的呈现方式也就更为复杂。

    曹俐入住里弄的翌日清晨,《阜阳》以谢琴阿姨为线索,展现了一连串阜阳保姆清晨工作的镜头。这组蒙太奇洗去了压抑苦闷的老调子,转为明亮宁静的风格,她们的肢体动作娴熟有序得就像本地人,令人回味。在当下语境内,这“都会的早晨”不再是30年代左翼电影中的血泪斑斑,阜阳保姆们的“囚笼”也不再简单地指向“阶级”与“剥削”。事实上,底层的表情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些悲情正在渐渐洗去,更多的则是源于无处为家的茫然。既然如此,安于笼内也就成了自愿选择。曹俐背井离乡多年,她与原来的邻居街坊们早已变得陌生,况且,老父亲不在了,家也不在了,那么,离上海六百里的“阜阳”是否也该随着记忆一同被洗刷呢?阜阳还是她的家吗?曹俐终究没有登上归途巴士,而是拿着狗哥的分红,回到了那个阴暗拥挤狭窄的房间。打开窗户透透气吧?对于那个咫尺天涯的“阜阳”,除了继续遗忘,别无他法。她的穿着打扮、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已经属于城市,身为异乡客却并不怎么思乡,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漂泊者:无根,也无方向。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我的心呀,你孤独的笼中鸟》中写道:“你被关在狭窄的铁笼中/在那里,你安静一些吧/且莫妄图冲出铁笼/那样你会伤害你自己/鲜血将会流尽/或者你把自己撕碎吧/你会落下致命的创伤。”对于一只习惯了“笼子”的囚鸟来说,它的飞行是否还有意义?是冲出铁笼,还是把自己撕碎?也许二者的代价都太过沉重。

    正如本片英文名Return Ticket所指示的:To return, or not to return, that is a question.
    【详细】
    57204431
  • 野风信子
    2022/8/23 17:13:18
    简评夜魔侠第二季

    这一季的感情线真的好令人无语。。。首先,很讨厌旧情复燃,然后,很讨厌办公室恋情。这么俗套的东西出现在这部好剧里?fk myself

    我的理解是艾丽卡代表马律师在暗处的人格,凯伦代表马律师在明处的人格。事实是,马律师在这两方面都做的不好,所以这一季就是要让马律师吃瘪才这样安排?这让整部剧都很无力。

    这一季的感情线真的好令人无语。。。首先,很讨厌旧情复燃,然后,很讨厌办公室恋情。这么俗套的东西出现在这部好剧里?fk myself

    我的理解是艾丽卡代表马律师在暗处的人格,凯伦代表马律师在明处的人格。事实是,马律师在这两方面都做的不好,所以这一季就是要让马律师吃瘪才这样安排?这让整部剧都很无力。

    而且我感觉马律师人设崩塌了,一开始老说要拿法律惩戒敌人,结果因为初恋就放弃用法律来维护罚叔了?cnm。说好不sex以为马律师好有原则,结果还是一次次迁就初恋?这一季战力智力双下线,完全见不到前一季干练爽快的感觉。马律师已经从绝对的主角变成了由众人牵着走的一个角色。。。以前的胆识勇谋全无。Foggy绝对是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全程为马律师擦屁股,还从未放弃自己的原则,这个角色塑造成功到已经不知道胜过马律师多少。为了有血有肉硬是要让马律师经受不起诱惑?但是整个营造的氛围真的很随意,马律师好像就是一头莽在做所有事情,没看见什么刻骨铭心。看到第六集就不想看了。

    我不喜欢用道德标尺去丈量一个角色,但是马律师真的太渣了。。

    【详细】
  • 14600556
  • 数学
    2021/12/8 19:16:44
    平平无奇,不痛不痒的开放电影制作实验

    Gomes还在试图突破电影边界,和研究更为开放的实践方法,在探索精神上值得推崇,影片内容呈现了一个电影制作组以开放的方式拍摄电影,他们几乎没有规则,或另谋一种说辞:拒绝了惯常的规则,比如演员之间的必要剧情关系,或者干脆剧情就是拍摄本身这个事件。不过正因为这种理由不充分的开放实践,导致了成片非常松散无力的内容,因此这探索也就变得平平无奇,不痛不痒。

    Gomes还在试图突破电影边界,和研究更为开放的实践方法,在探索精神上值得推崇,影片内容呈现了一个电影制作组以开放的方式拍摄电影,他们几乎没有规则,或另谋一种说辞:拒绝了惯常的规则,比如演员之间的必要剧情关系,或者干脆剧情就是拍摄本身这个事件。不过正因为这种理由不充分的开放实践,导致了成片非常松散无力的内容,因此这探索也就变得平平无奇,不痛不痒。

    【详细】
    14054195
  • 云波儿
    2014/6/11 0:04:26
    留下的是华丽丽的风景,留不下的是莫名其妙的爱情
    本来已经很困倦的我在孩子睡着后为了在削铅笔时眼不闲着(顺便说一下,我好像得了强迫症还是叫别的病,眼睛闲不下来,没什么事时不是得看点什么书,就得开电脑或者电视。也许这样让自己始终忙着点什么,自己也就没有了空虚感。不知道。所以我常开着电视做家务,看着电脑吃饭等等,这导致我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就顺便点开了《脱轨时代》的页面,本来只想削完铅笔就关上,但却耐不住自己经常喜欢穷根追底的个性,竟然还是将其看完了
    本来已经很困倦的我在孩子睡着后为了在削铅笔时眼不闲着(顺便说一下,我好像得了强迫症还是叫别的病,眼睛闲不下来,没什么事时不是得看点什么书,就得开电脑或者电视。也许这样让自己始终忙着点什么,自己也就没有了空虚感。不知道。所以我常开着电视做家务,看着电脑吃饭等等,这导致我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就顺便点开了《脱轨时代》的页面,本来只想削完铅笔就关上,但却耐不住自己经常喜欢穷根追底的个性,竟然还是将其看完了。看完后已经12点多了,脑子里停不下来地在想,现在怎么有这么多这类的电影呢。
    大银幕要有大手笔,不拍点好看的景实在对不起我们的观众,而且不到外国取点景就不好意思进院线。所以好多电影现在简直成了风光代言片了,一部电影火一座城,这买卖不错啊。正像《非诚勿扰》的杭州西溪和日本北海道,《泰囧》中的泰国,《等风来》里的尼泊尔,《私人定制》里的海南和苏州,以及这部《脱轨时代》里的很令人意外的旅游目的地——以色列。既满足了银幕上的风光旖旎,又解决了当地的旅游宣传,简直是双赢至极。所以说,《脱轨时代》本来还应该有个更响亮的名字《以色列之恋》,比现在这个大而无当的名字更振聋发聩(后来发现这片子的确有个别名叫《爱在耶路撒冷》,文艺范。)。
    但是我们却不能忘了一点,这毕竟是电影故事片,不是风光片,再美丽的景色如果脱离了剧情而反复出现也会令人莫名其妙而不是沉醉其中。我们曾经有过1980年的《庐山恋》那样剧情与风光结合比较完美的例子,而在这部《脱轨时代》里,我们实在感受不到这个以色列之游跟剧情的推进有什么太大关系。所以为了使以色列风光出现得自然得体,就给许可安排了导游的工作,这一安排解决了以色列风光出现的问题,却使剧情出现了不自然的裂隙。
    比如说,从许可的回忆和刘光芒出轨后她强烈的反应来看,她像是家庭妇女而不是个职业妇女,正像她的闺蜜毛毛对刘光芒所说的,“一个女人,一天到晚给你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而在她的回忆里也充满了哀怨和愤恨,“我任劳任怨给你做了六年保姆,一把屎一把尿帮你把儿子拉扯大,我天天买菜时为了十块八块跟人讨价还价,我不买化妆品,我不买漂亮衣服。我把这些都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你还拿我省吃俭用的钱出去跟小女孩开红酒玩浪漫。”这真的是一个整天飞来飞去的80后导游吗?
    她是生活在一个怎样封闭的世界呢?她没有听说过世界上有出轨这种事吗?她没有听说过“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吗?她的不由分说的离婚和强烈的感情洁癖,对一个本来没想破坏她家庭的小三的不依不饶当面揭穿甚至因为她泼了自己红酒就当众将其推入水池要与之同归于尽等行为看起来多么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纯情人物,甚至可以说来自于十八世纪都不为过。
    然而如果按她所说她真的把她的六年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和老公,她在那个如此巧合地多次出现在她身边的“高富帅”面前怎么可能那样镇定从容,甚至是游刃有余。尤其是她在知道闺蜜毛毛喜欢“高富帅”的情况下,还在前夫面前拿他当挡箭牌,有意无意地给自己制造相处机会,而当“高富帅”向她表白时又假装不懂。“高富帅”对她的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感情就连瞎子都看出来了,她还假装无辜地问,你怎么还没女朋友,难道喜欢男的?这能不能看做是对“高富帅“的挑逗呢?
    所以说,对许可的设置是自相矛盾的。
    而她和“高富帅”的爱情更加经不起推敲。只能说这是我们的主创给我们妇女同志们的一剂强心针和安慰剂,好像只要是你离了婚,或者跟男友分了手,你立马会活出个人样,立马会光彩照人魅力无限,前夫和前男友会哭着喊着追悔莫及,跪在脚下祈求你原谅,而你还会遇到一个比前夫或前男友更高更富更帅的口味比较怪异的男人,会对你一味地死缠烂打,把你所有想象到没想象到的浪漫都演绎,所有的愿望都满足。
    真的会是这样吗?广大妇女同志们。这个梦来得的确很完美,值得回味再回味。可是我们清醒地知道如果你真的是因为老公出轨离了婚,最大的可能性是小三上位,花你的钱住你的床睡你的老公还打你的娃,而你却很难再遇到所谓的爱情,甚至连合适再婚的对象也难找。或许这就是现实和电影的差别吧,所以我们才需要电影的麻醉。不过,我还是想说现在社会上那么多大龄剩女都还在水深火热中等待解救,我们的导演们就别再蛊惑我们的良家妇女走离婚之路了。
    还有,这部电影为了场景的美而不顾人物情感的逻辑性,使得有些场景显得美丽而孤独,前后关联性不足。比如烧照片的一场戏令我印象深刻。刘光芒费尽心机想要挽回许可的心,买了生日蛋糕拍了拍立得的照片,还拿出往年的大量照片,按正常反应许可应有各种感动,而此时的许可却冷冷地将照片一张张点燃,又一一插在蛋糕上,那一簇簇燃烧着的小火焰将画面烘托得如诗如画,把她内心的极度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却多少显得不合情理。要烧照片难道会连孩子的也烧掉吗?作为一个母亲恐怕不会吧。爱之深,恨之切,从前面许可的各种反应看,许可对刘光芒是有感情的,她会那么决绝地烧掉照片吗?因为这么做意味着彻底的告别,刘光芒如果是正常人就不应该再纠缠她了。所以有了这场戏,后面大海前的纠结已经多余了,刘光芒是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再鼓起勇气带着孩子四处找她呢?所以我们说导演是为了场景的美而忽略了人物情感的内在联系性。
    当然,其中的优质小三为什么会爱毫无光芒可言的刘光芒那就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了,这得是多么“空穴来风”的爱啊。
    所以我会记住那如梦如幻的大海、沙滩,那飘荡在迪士尼的欢声笑语,甚至还有那被许可揶揄着在夜空绽放的烟花。但我无法相信这份建在沙滩上的莫名其妙的爱情。

    我还喜欢电影里那个刘光芒在落魄的日子恍然看到以前的两人嬉闹欢笑的场景,虽然这也许是模仿来的,但我还是挺喜欢的。但是结局的莫名其妙让前面不断反复闪回的回忆变得无所归依了,既然两人都在回忆,甚至都在坚持着看对方喜欢的节目,而且还有小宝宝在中间,毛毛又在极力撮合,很显然在反复提示着二人复合的可能。而电影最后不知怎么用一句驴唇不对马嘴的“我们苦苦追求和深爱的人白头偕老,却很少提醒自己享受当下的幸福。”结束全篇。似乎又暗示了许可要享受高富帅的追求了。真是很多余的一个结尾,如果注定要开放性结局,不如就结束在许可一个人站在蓝天大海间洁白的沙滩上那个唯美的画面里。

    另外,还想说的是许可不断相亲却总遭遇奇葩的一连串快速切换镜头毫无创意,就算是向《征婚启事》致敬吧,对剧情的发展没有太大作用,只是为了逗一乐,但又乐不起来。我们的搞笑+言情+文艺总是既不搞笑,也无纯情,最后文艺也不彻底。
    【详细】
    66982682
  • 伯鲁乃列斯基
    2016/7/20 19:45:17
    观影摘记
          一直犹豫不决不去行动就等于一事无成啊!--------------佐佐木希
          佐佐言未婚夫,“太过于温柔,一次吵架也没有”,从而产生疑问“真的能结婚吗?” “我们吵不起来,什么都是他操心,说明我本身并不安稳”导致疑问“这样真的可以过下去吗?“ 佐佐哭着
          一直犹豫不决不去行动就等于一事无成啊!--------------佐佐木希
          佐佐言未婚夫,“太过于温柔,一次吵架也没有”,从而产生疑问“真的能结婚吗?” “我们吵不起来,什么都是他操心,说明我本身并不安稳”导致疑问“这样真的可以过下去吗?“ 佐佐哭着说出了心里隐藏的心结”不知道夫妻该如何相处(幼年时父母双忘,其实父亲并没有,一直与祖母生活在一起)“ 男主愣了一会儿,八嘎般的说了一句”你真麻烦“,佐佐渐渐停止了哭泣,转过头,走到男主面前,”啪“,赏了男主一巴掌,爽,再让你丫最贱,不过估计男主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他其实是想说两句安慰的话,结果就脱口而出这句话。看到这里是我第一个感觉是,刚才女主不是说跟未婚夫一次吵架都木有吗,这不马上跟男主吵了一架,心想这是要在一起的节奏啊,可是男主刚出场的时候看到男主的身影,首先在脑海里蹦出来一副AV的画面,这尼玛跟娇小可爱又美丽的佐佐不搭配啊。
          看到佐佐行走在乡村的野间,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佐佐一身蓝色的连衣裙,行走在乡村小路上,青春徐来,吹起蓝裙烈烈,长长的秀发随风起舞,干净白皙的脸庞恬静淡然,那一瞬间的佐佐那么美,天地间的主角仿佛只有佐佐一人。
           我向来不擅长描述,写的很小白,但功力太低,写出来自己都不会再想再看第二遍,但不写不就没有进步嘛,不停地写我相信也许有一天我能写出我读起来也能回味无穷的段落。
           佐佐发现了祖母的作品,紫阳花,联想起父亲修补房子画的也是紫阳花,紫阳花,花语--家人之间的羁绊,顿时泪如雨下,一切心结都化作点点星光温暖着佐佐心间。
           佐佐未婚夫匆匆赶来,佐佐同未婚夫拥抱在一起,男主在角落里默默看着,哎
    【详细】
    8000943
  • 查拉图斯特拉K
    2018/5/14 16:23:53
    戈达尔潦草的书写

    影片如题,戈达尔把自己记录的影像收集成书,非线性地叙述,回归成影像呈现,以下是五章,每章各有其观点:

    Remake: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故事写来写去都是那些桥段。看到了Johnny Guitar.

    St. Petersburg:看到戈达尔对集权,战争和人类历史的反思。

    Flowers train rail:对以火车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反思,看到Shanghai

    影片如题,戈达尔把自己记录的影像收集成书,非线性地叙述,回归成影像呈现,以下是五章,每章各有其观点:

    Remake: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故事写来写去都是那些桥段。看到了Johnny Guitar.

    St. Petersburg:看到戈达尔对集权,战争和人类历史的反思。

    Flowers train rail:对以火车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反思,看到Shanghai Express.

    Law: 对人类建构的规则的思考,观点恕我没太懂。

    第五章名字忘了,大概是讲西方人对阿拉伯的理解之粗鄙和Orientalism.

    从影片发行方Wildbunch捞了一本限量的影像之书介绍册,不清楚是不是戈达尔的创作手记。

    撷取一页,写道:

    We will have a book,

    Images and words,

    No bullshit,

    Signs amongst us picture,

    It’s like a bad dream,

    Written in a stormy night.

    怎么理解这个片子,私以为是垂垂老去的戈达尔潦草书写的,对这个世界深沉的关切。

    在电影院熟睡的人被中东地区的炸弹炸醒,抬头一看屏幕上出现一行行字幕以为结束了,开心地鼓掌结果后面还有十来分钟彩蛋。真是一场噩梦。

    【详细】
    9367641
  • 我陪着你呀
    2019/11/26 15:08:46
    童年阴影~

    在首页看到大家在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画面,我首先想起的就是这个电视!当然恐怖片我看的不少,对这个印象最深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年纪小,是真正的童年阴影。

    不知道看过的小伙伴们记不记得,里面有一段剧情,是三毛要被挖眼睛。这部剧太久远了,说实话你问我剧情我已经不记得这剧演了个啥了,唯独这段,能记一辈子!三毛去了一个有钱人家,以为自己从此过上好日子了,可不曾想那家人是要他的眼睛。然后晚上做了

    在首页看到大家在说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画面,我首先想起的就是这个电视!当然恐怖片我看的不少,对这个印象最深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年纪小,是真正的童年阴影。

    不知道看过的小伙伴们记不记得,里面有一段剧情,是三毛要被挖眼睛。这部剧太久远了,说实话你问我剧情我已经不记得这剧演了个啥了,唯独这段,能记一辈子!三毛去了一个有钱人家,以为自己从此过上好日子了,可不曾想那家人是要他的眼睛。然后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别人挖自己的眼睛,就这个梦,把我吓尿了。那时候我是在舅妈家里看的,还是晚上,大夏天的,吓得我用被子把自己捂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床上是湿的,舅妈以为我尿床了,我说不是,是出汗了,舅妈还以为我有啥毛病……

    那时候是真的小,其它事都不记得,唯独这个,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可见,童年的阴影,真的很难忘记啊!

    【详细】
    12055369
  • 莼鲈之思
    2017/4/9 22:53:44
    如此疲惫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经无数次想劝John不要再跑,躺下来死了算了。
    他孑然一身,疼痛,被死亡追逐,庇护都是暂时的,或者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杀Gianne很简单。但是完事以后John就成了全世界的敌人,路边的野狗说不定都会咬断他喉咙。
    相比之下,Gianne的结局还不算太差,她的命始终是在自己手里的,还有个忠诚而悲愤的爱人要用仇人之血来浇灌她的坟墓。
    而且他又老了,曾经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经无数次想劝John不要再跑,躺下来死了算了。
    他孑然一身,疼痛,被死亡追逐,庇护都是暂时的,或者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杀Gianne很简单。但是完事以后John就成了全世界的敌人,路边的野狗说不定都会咬断他喉咙。
    相比之下,Gianne的结局还不算太差,她的命始终是在自己手里的,还有个忠诚而悲愤的爱人要用仇人之血来浇灌她的坟墓。
    而且他又老了,曾经矫健的身体现在变成了巨大的拖累,看电影的我捏捏自己肚子上的肥肉,感觉自己也随着John没有尽头的奔跑变得越来越疲惫。总之,他活着的理由没有几个,想死却很容易。
    幸好世界上还有个能庇护一切的酒店。这个酒店相当一本正经,彬彬有礼的前台,周到的服务,效率很高的会计部,厨子做饭还很好吃。最重要的,老板相当和气地表示他一视同仁地罩着John。
    感恩戴德吧!躺下休息吧!疲惫的我在心里说。
    John则说,去他妈的。一枪崩掉仇人。谁的规矩,都不能踩在老子的自由上。
    还有,老子和Santino这货不是一路人。
    我像被扇了一耳光,立刻清醒坐直了。这就是我们中年人的使命,只要不死,就是奔跑。拖着一身肥膘和跛腿,跑得要多块有多快。
    【详细】
    8469522
  • 兔千代
    2017/12/5 20:26:46
    你只是你,
    画面极美,人物精致,服饰就宛如中世纪的韵味。最后那幕驱魔的画风,美到极致。 几个片段,简洁的讨论了神学和科学的冲突,但不是咄咄逼人的强迫,而是轻轻细语;“那只是你的看法,你母亲和上帝的联系是她的选择”,换言之,你只是你,不是她,你如何能替他人做出选择,既然...  (展开)
    画面极美,人物精致,服饰就宛如中世纪的韵味。最后那幕驱魔的画风,美到极致。 几个片段,简洁的讨论了神学和科学的冲突,但不是咄咄逼人的强迫,而是轻轻细语;“那只是你的看法,你母亲和上帝的联系是她的选择”,换言之,你只是你,不是她,你如何能替他人做出选择,既然...  (展开)
    【详细】
    8966215
  • sprik
    2016/6/1 14:06:07
    记忆中的老味道
    四星,加一星给主创团队的坚持。追直播追到第四集,可以上来发评论了。这片子几经波折,连个官宣都没有,好歹终于先在地面频道播出了。真的有电视剧界还没快餐化时老片的味道,画面和剧情也是老味道,提不上多大创新。但就如喝多了碳酸饮料,突然哪天喝到一口快要忘了记忆中滋味的传统中国茶,清香微苦后是醇厚的余韵,于是被硬生生逼出了久远的乡愁和激动的泪花。盼早日上星。

    看到第八集补充,相信片花就太天真了
    四星,加一星给主创团队的坚持。追直播追到第四集,可以上来发评论了。这片子几经波折,连个官宣都没有,好歹终于先在地面频道播出了。真的有电视剧界还没快餐化时老片的味道,画面和剧情也是老味道,提不上多大创新。但就如喝多了碳酸饮料,突然哪天喝到一口快要忘了记忆中滋味的传统中国茶,清香微苦后是醇厚的余韵,于是被硬生生逼出了久远的乡愁和激动的泪花。盼早日上星。

    看到第八集补充,相信片花就太天真了。这片子最大的新意大概在实诚,实诚到时时不按寻常套路走。不管是好不容易酝酿起的悲伤/紧张情绪被方言组一开口就打散;还是大半夜熬屎——这种看似荒唐但人家可是有正儿八经科学依据——的剧情,都让我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p.s. 那一锅粑粑是真的
    【详细】
    7919321
  • ssp
    2018/2/16 14:16:50
    希望与失望之间

    复制并强化了第一部的模式,丰富了搞笑内容,强化并增加了脑内特效的部分。喜欢第一部的人恐怕大部分都不会失望,结尾一人遁入黑暗,一人立于光暗之间,又扣回第一部的主题,系列延续于此。出场角色众多各有人设,导演野心不小,应该是会有第三部。

    下面说说缺点,第二部推理环节有所减弱,中场就大概猜到隐藏幕后的点在哪了。道理叙述略显生硬,颇有强行灌输之嫌。加强搞笑和特效,削弱推理戏份,这就是让我失

    复制并强化了第一部的模式,丰富了搞笑内容,强化并增加了脑内特效的部分。喜欢第一部的人恐怕大部分都不会失望,结尾一人遁入黑暗,一人立于光暗之间,又扣回第一部的主题,系列延续于此。出场角色众多各有人设,导演野心不小,应该是会有第三部。

    下面说说缺点,第二部推理环节有所减弱,中场就大概猜到隐藏幕后的点在哪了。道理叙述略显生硬,颇有强行灌输之嫌。加强搞笑和特效,削弱推理戏份,这就是让我失望的部分。同时也少了第一部那些让人惊艳的镜头与画面,影片的节奏也过于与第一部相似。花哨太多,灵气不再。

    看得出导演有拓宽系列中设定,使之形成电影宇宙的想法。不过第二部却少了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瞬间,更多的是在复制第一部的成功,可以类比就是去年的王牌特工2:黄金圈。中国少见有这样想拍悬疑侦探系列的导演,值得鼓励,但是第二部这个趋势让人心有担忧,希望导演第三部好好把握吧。

    【详细】
    9154401
  • 查斯特小天使
    2021/11/5 9:49:40
    ?

    e8 刺杀俄罗斯

    和福同类型的女生出现,程序猿

    回头看自动驾驶高管部分

    莫兰德是不是故意找花生?大概率知道花花会发现他的饮食习惯变了,故意引起儿子调查?

    e9老福真的

    e8 刺杀俄罗斯

    和福同类型的女生出现,程序猿

    回头看自动驾驶高管部分

    莫兰德是不是故意找花生?大概率知道花花会发现他的饮食习惯变了,故意引起儿子调查?

    e9老福真的怀疑儿子吗 像是两个人赌气 发现福的微表情表现的太好了

    我觉得老福像是安娜贝儿娃娃…. 看到父子对峙,我有一点点伤心。老福

    e18

    昨晚看的我念念不忘我们福的爱情

    是优雅的推理剧 没有福的影子 每个人都刻画立体而生动

    我算好了时间,我说的话很重要,我背过。

    虽然我们分手了但是还不至于不再见面。

    我觉得你与我相处太努力了 ,这不背离了

    我做出这些努力不是因为你是非典型,而是因为我不是正常。

    我觉得有必要要你知道。

    【详细】
    13973677
  • 开门trortd
    2019/5/6 21:59:40
    看见好吃的我就高兴
    哈哈哈!(看见好吃的我就高兴,先笑两声) 当然了,情节很烂。但是我揣摩,肯定是时长有限定,于是决定保留烹饪的过程而砍掉人物关系的过程,所以就成这个烂样子了。但不影响看好吃的。 我感觉,在食物孰好孰坏的冲突上,电影的剧本还是基本抓住了事实的。“我觉得中国的烹饪...  (展开)
    哈哈哈!(看见好吃的我就高兴,先笑两声) 当然了,情节很烂。但是我揣摩,肯定是时长有限定,于是决定保留烹饪的过程而砍掉人物关系的过程,所以就成这个烂样子了。但不影响看好吃的。 我感觉,在食物孰好孰坏的冲突上,电影的剧本还是基本抓住了事实的。“我觉得中国的烹饪...  (展开)
    【详细】
    101612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