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子情圣(西哈诺)》在法国戏剧和艺术史上的地位之高,堪称莫里哀之后的又一个巅峰,迄今已上演两万次,多次翻拍成电影,今天观众最熟悉的,当属1990年杰拉尔·德帕迪约的版本。正如《埃德蒙》最后字幕里出现的片段,用任何形容词来赞美《西哈诺》的伟大都不为过,这部影片试图从作者埃德蒙·罗斯丹的视角,来重现这部作品颇具传奇性的诞生之路,个中喜剧和浪漫桥段的化用,实不下罗斯丹当年从故纸堆里翻出“大鼻子西哈诺”的过程。时光回转到最让法国人留恋的“美好年代”,年轻的诗人埃德蒙生活窘迫,若非黑人咖啡店老板的鼓励、名演员柯克兰的提携,以及聪慧的女孩让娜带来的灵感,他也不会有次机缘创作出这部震惊法国的五幕剧。罗斯丹的天赋与生俱来,灵感降临时如有天助,常常一蹴而就留下佳句,电影把剧中最经典的段落归功于现实生活的投射——他真的和好友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也真的在阳台下吟诵情诗,像西哈诺那样成全了情敌的爱情,自己反而退到了阴影里。
当然,在原剧作中,西哈诺守护一生的羁绊源自对自己丑陋大鼻子的自卑,是对牺牲的克里斯蒂安的内疚;而在现实的平行世界里,埃德蒙的退缩是出于对妻子的感激,家庭的道德约束让他发于情、止于礼,最后真的完成了文学的“洁癖”,让缪斯永远停留在了“向往的梦境里”。西哈诺这个法国文学史上最浪漫也是最悲情的角色,就这样在《埃德蒙》中被一拆为二了。戛纳影帝奥莉维耶·古梅戴上了假鼻子,演出了角色的自负和不羁;蓄上小胡子的托马斯·索利维尔,则诠释了人物内心的细腻、善良和才情。那些优美的韵文,精巧的比喻,是法语中最美的音符,也只有独一无二的“大鼻子情圣”才能够驾驭。
更令观众沉醉的,还有高蒙在法式古装片中一贯的精致、典雅和戏谑,且颇为用心的把美好年代和骑士浪漫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了进去,其中最有趣的一幕,莫过于是罗斯丹在妓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契诃夫的邂逅,那种对文学史的致敬和调侃,也只有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足以堪比的了。
L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