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想到,这部剧的笑点是被草场坡的后起之秀之类充满熟悉中二气息的名称所引发。这或许就是真实的魅力。在当年千万别做小偷小摸的罪犯,否则就如剧里的赵雷,爸妈爷爷都不要他了,一个城里娃冬天在外边洗碗。现在大案也不容易犯了。真到了可以窃国的地步,只要不为了进入通辽宇宙,为什么不好好干个高级公务员呢。总之,再也没有草场坡的后起之秀了。
2、犯罪者不需要讲逻辑,但是警察需要找逻辑,在一个监控不普遍的年代,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案件能够最终引出很多支线任务。这就是为什么技术差的、讲逻辑的罪犯都率先被抓获了。感觉当年抓大难要案的罪犯就是将一个讲逻辑的罪犯逼成一个犯错的罪犯的过程。
3、不走回头路。一个追求完美的罪犯或许可以在一时成为很多刑警的噩梦,但最终只能成为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如果一直无规律随机犯罪,恐怕就会给当时的办案机关带来很多的麻烦。
4、你永远可以相信一个氪肺的警察。警察的执着确实是让人惊讶的。很多审案的细节也是非常的真实。不过这个剧太费烟。
5、专一则专业,失误不是降智而是因为不专业不熟悉。说到底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最好都别变(不要轻易改变原则、底线、对待朋友的态度),变的结果就是从专业变成不专业。不专业的人做事不就容易坏事嘛~所以歹徒最后几集不是降智了,而是从专业的熟悉的行事风格转变为一种不专业不熟悉的风格,所以即便嗅觉依旧敏感,然而终究表现为降低水准的失误。
6、在小偷之村、夜店之花、城市浪人与打工小伙中展现出的其实是“穷-赌-毒”的闭环。穷其实是原罪,当然这本不该是。不知道现在的是否还有这样的地方,希望越来越少。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普及教育与加强援助吗?我不知道。这其实是我很少想的一类问题。这部剧让我突然意识到,有这样一群我们的同胞,他们没有选择,没有希望,也没有退路,但他们仍旧是我们的同胞。
三天看完,不断被音乐吸引,剧中镜头中当时的中国也引发了我探索的好奇。一度试图感受其中表现出的城市间发展差距等意味,然而后来觉得剧中其实展现出的更像是对于不同城市的熟悉程度。熟悉的是西安,所以镜头下的西安连细节都是生动的。然而北京、上海、武汉其实都是几组镜头,至少不能代表上海,因而上海部分本地小市民的蜗居是那座城市没勇气揭开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