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知道看什么,于是爱奇艺看了这部片子,说实话搞笑小短句门槛低,大家都能拍,不过从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到这部喋血曼谷,确实证明电影不是影视爱好者能拍好的,从爱好者到名导演的天纵奇才也确实没有,电影真是个专业活,不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拍出的片子属实不专业。
但看得出张浩他们确实喜欢电影,而且是真爱好者,以至于每个人都想拍电影、当导演,而且他们勇敢去做了,虽然结果不咋地,但这份自信和坚
实在不知道看什么,于是爱奇艺看了这部片子,说实话搞笑小短句门槛低,大家都能拍,不过从万万没想到大电影到这部喋血曼谷,确实证明电影不是影视爱好者能拍好的,从爱好者到名导演的天纵奇才也确实没有,电影真是个专业活,不经过系统的学习训练,拍出的片子属实不专业。
但看得出张浩他们确实喜欢电影,而且是真爱好者,以至于每个人都想拍电影、当导演,而且他们勇敢去做了,虽然结果不咋地,但这份自信和坚持值得鼓励,也许拍多了有经验,一不小心拍个好片子也说不定,也许机会渺茫,但张浩不用灰心,继续玩,毕竟很多国产电影跟你水平也不相上下,只不过他们有钱找好摄像师,好灯光师,好剪辑,但是他们跟你一样拍的不知所云,这是真鼓励啊!加油!
奔着演员去的,到结尾的时候隐隐的觉得价值观有点儿问题,这样的剧呢,高分儿肯定是没得了。
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大概是这样的:
编剧想宣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让主角放弃仇恨,为天下黎民百姓而战。单从这一出发点看,没什么问题。但真正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由个人主观发起的牺牲能让人感觉到伟大
奔着演员去的,到结尾的时候隐隐的觉得价值观有点儿问题,这样的剧呢,高分儿肯定是没得了。
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大概是这样的:
编剧想宣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让主角放弃仇恨,为天下黎民百姓而战。单从这一出发点看,没什么问题。但真正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由个人主观发起的牺牲能让人感觉到伟大(乔峰,郭靖),但是一个所有人都逼你牺牲的世界,只能让人感觉恶心。这部作品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主角选择为父母报仇,错在哪里?你可说这不够伟大,但不能说这不对,他必须牺牲。尤其是当朋友,爱人,杀父母仇人(皇帝),理直气壮地说他错了,要帮助他回到正轨,就让人至少是我觉得异常愤怒。作为本应该和他站在一起的朋友,为了更伟大的理想和他站在对立面,对主角心里不但没有一丝愧疚,还一直站在道德的高点审视主角,就更让人觉得恶心。说白了,就是道德绑架,只不过这次的道德以家国天下的形式出现。编剧最后让主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完成了成长,只是这个过程让人不大容易接受。
最后希望那些天天想着牺牲他人为了更伟大的事业的人越来越少。如果要牺牲,也请牺牲自己,不然的话,请自私的活着,这天下就太平了。
无意之中看到这部剧,我喜欢推理,不过没看过国产悬疑剧,包括那部很火的《隐秘的角落》。我是因为这部剧开启了国产悬疑剧之路,正好疫情期间隔离在家一口气看了近十部。这部不能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悬疑,只能说它有悬疑的因素,悬疑、爱情、复仇等等加起来,总之看起来很爽。女主复仇这个题材很吸引人,可惜这部剧没有太大的水花,可能和演员都不出名有关,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制作精
无意之中看到这部剧,我喜欢推理,不过没看过国产悬疑剧,包括那部很火的《隐秘的角落》。我是因为这部剧开启了国产悬疑剧之路,正好疫情期间隔离在家一口气看了近十部。这部不能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悬疑,只能说它有悬疑的因素,悬疑、爱情、复仇等等加起来,总之看起来很爽。女主复仇这个题材很吸引人,可惜这部剧没有太大的水花,可能和演员都不出名有关,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剧,剧中所有看似不合理的地方最后居然都能够填平。剧中的服化道也都非常精良,每个女演员的衣着都光鲜亮丽,尤其是女主顾轻舟,虽然不是第一眼美女,但是越看越好看,身材非常棒,简直是行走的衣架,纤腰长腿,什么衣服穿在她身上都非常漂亮,而且她基本每集都换不同的衣服,看着太养眼了。女主的性格也让人喜欢,聪明、果敢,洒脱、狠而不坏,看似对什么事都无所谓,其实心里承受了太多的伤痛,不得不说阿丽亚的演技很不错,把顾轻舟演得入目三分。这部剧最大的硬伤应该是莫名其妙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洗白女二和男二,其实本该在19集末就结束的,最后给我的感觉就是看了个寂寞,编剧,你就是温可可吧?
实属难能可贵。
这个剧虽然很狗血吧,集合了各种元素,上一代恩怨,复仇,三角恋,兄弟倪墙,商战,甚至还有抗日和校园恋爱,真的是集狗血于大成,但是难得编剧塑造各种人物纹丝不乱,线索清清楚楚,绝对不会发生前面说过的剧情后面被遗忘或者矛盾的地方。看多了现在市场上的各种无脑剧,海棠经雨胭脂透虽不惊艳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说到人物塑造,编剧也是功力深厚,女主自强自立,偶尔圣母但智
实属难能可贵。
这个剧虽然很狗血吧,集合了各种元素,上一代恩怨,复仇,三角恋,兄弟倪墙,商战,甚至还有抗日和校园恋爱,真的是集狗血于大成,但是难得编剧塑造各种人物纹丝不乱,线索清清楚楚,绝对不会发生前面说过的剧情后面被遗忘或者矛盾的地方。看多了现在市场上的各种无脑剧,海棠经雨胭脂透虽不惊艳但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说到人物塑造,编剧也是功力深厚,女主自强自立,偶尔圣母但智商在线,女二也不是一味在男女主之间搅合的搅屎棍,为人直爽却有小心机。男主杰克苏,看脸就行,男二外表翩翩君子内心其实很强硬看后面编剧怎么写他的转折。几个配角闪光点也很多,小胖子忠心可爱,跟反派施老爷每次对戏如唱相声,朗家二嫂心态扭曲,可怜又可恨,女主弟弟和男主妹妹的演员年纪小演技还不错,两个小孩子校园恋爱居然还有几分小清新。其他各种配角包括男主的外国友人都各有特色。上一代李若彤黄文豪都是老戏骨,看他们的戏很流畅。
这部剧梗虽然老了一点但是看着挺舒服,除了演员演技在线,编剧和导演都功不可没。
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还是大家降低了?这片子看得我一脸尬啊,剧情漏洞百出,随便说几个,1学校外面那么多监控探头,那个女孩跑出去又跑回来,居然没人发现,还派了那么多人追?2,既然地下室那么重要,随便进?而且没监控?或者有监控没人看?主角下去好几趟了吧,居然毫无发觉。重要信息的电脑连个密码都不设,一激活就可以看?还尼玛直接跳出你要看的文件夹。。3,再说说这个门的密码,居然全密室都用统一的密
不知道是我的欣赏水平提高了,还是大家降低了?这片子看得我一脸尬啊,剧情漏洞百出,随便说几个,1学校外面那么多监控探头,那个女孩跑出去又跑回来,居然没人发现,还派了那么多人追?2,既然地下室那么重要,随便进?而且没监控?或者有监控没人看?主角下去好几趟了吧,居然毫无发觉。重要信息的电脑连个密码都不设,一激活就可以看?还尼玛直接跳出你要看的文件夹。。3,再说说这个门的密码,居然全密室都用统一的密码,是不是敌人脑子不好用,多几个密码记不住?那你好歹自个的办公室另设啊,再有,这尼玛密码都改了多少天了,你天天进出你的办公室你不知道密码改了???,再说剧情,那个老教授被杀是啥用意?感觉安排被主角看见还挺重要,后来发现没啥关系啊?最后敌人女二号,明明让她去把人都杀了,她就搁那拿个小瓶瓶使劲扔男主,你倒是上去捅死他啊,看着我这个急,仿佛就是为了等着被气瓶炸死。真的垃圾
两?给伊万
两?给伊万
1
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相比往年,今年的时间过得格外快,年初计划和KPI的完成也格外艰难。
没关系,生活不易,沙雕续命。
今日与各位分享一部 转眼间2020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相比往年,今年的时间过得格外快,年初计划和KPI的完成也格外艰难。 没关系,生活不易,沙雕续命。 今日与各位分享一部神仙沙雕国漫:《有药》。 听一听瞧一瞧,看到就是赚到:生活太苦来一粒,心病还需有药医。 剧集完全按照漫画分镜拍摄,第一集确实云里雾里,但往后真的是节节高!演员按照漫画感觉去演绎剧情,结合采访来看演绎的高中生绝对合格!确实妆造和滤镜磨皮拉胯,把新和Nao的美貌全遮盖了。。。因为各版本翻译不同和日本人讲话不带主语的问题,有些地方会不好理解,但剧情不只讲了高中生如何谈恋爱,还捎带脚讲了天城童年不幸和高良确定性取向的过程,各个配角也都很出彩。个人看来,比消失的初恋要好,也更让人上头。< 剧集完全按照漫画分镜拍摄,第一集确实云里雾里,但往后真的是节节高!演员按照漫画感觉去演绎剧情,结合采访来看演绎的高中生绝对合格!确实妆造和滤镜磨皮拉胯,把新和Nao的美貌全遮盖了。。。因为各版本翻译不同和日本人讲话不带主语的问题,有些地方会不好理解,但剧情不只讲了高中生如何谈恋爱,还捎带脚讲了天城童年不幸和高良确定性取向的过程,各个配角也都很出彩。个人看来,比消失的初恋要好,也更让人上头。 长嘴的攻都是好攻!剧情讲的就是高中生如何谈恋爱,同时在恋爱中成长的故事,又甜又治愈。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呦,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任记得这个嘹亮的歌声,来自于孙国庆,歌词是那么的朴实,却又那么真实,那个时候,家里好像已经买了电视机,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有些人家还没有,有些小伙伴就跑到我家,大家围在一起,一起看这部片子,枣花,一个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铜锁,枣花的丈夫对枣花不好,心情不好了就对枣花一顿打,很是对枣花愤愤不平,里面还有金锁,银锁,铁锁……,很多人物,各家的家长里短,爱恨情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呦,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任记得这个嘹亮的歌声,来自于孙国庆,歌词是那么的朴实,却又那么真实,那个时候,家里好像已经买了电视机,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有些人家还没有,有些小伙伴就跑到我家,大家围在一起,一起看这部片子,枣花,一个老实本分的家庭妇女,铜锁,枣花的丈夫对枣花不好,心情不好了就对枣花一顿打,很是对枣花愤愤不平,里面还有金锁,银锁,铁锁……,很多人物,各家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篱笆墙的影子这首歌我特别喜欢。 看过王真儿主演的《梦魇效应》便找到了答案?-—放下执念,让爱成全。 看过王真儿主演的《梦魇效应》便找到了答案?-—放下执念,让爱成全。 对于土屋圭市来说,赛车赐予的,不是“甩尾王”的美名,也不是《头文字D》的传奇,而是那场 对于土屋圭市来说,赛车赐予的,不是“甩尾王”的美名,也不是《头文字D》的传奇,而是那场中途断电的24小时耐力赛,生死交织,一生回味尽在其间。 看了电视剧版的《原来》,少年时期的程铮笨拙表达感情的样子实在是过于真实。 高中毕业的聚会后,少年推着单车一路跟着苏韵锦,看到那个场面的时候,突然泪如雨下。 苏韵锦的感受,我隔着屏幕,却能了解全部。 自卑是怎么让我一步步失去的,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我庆幸我也被一个优秀的男生喜欢过很久很久,久到我觉得以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人用那样真诚的心对待我。 看了电视剧版的《原来》,少年时期的程铮笨拙表达感情的样子实在是过于真实。 高中毕业的聚会后,少年推着单车一路跟着苏韵锦,看到那个场面的时候,突然泪如雨下。 苏韵锦的感受,我隔着屏幕,却能了解全部。 自卑是怎么让我一步步失去的,这一点我非常清楚。 我庆幸我也被一个优秀的男生喜欢过很久很久,久到我觉得以后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人用那样真诚的心对待我。 但我又是遗憾的,那样的人被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开,男生一次次心灰意冷,我们终于成了分道扬镳的关系。 我不想说我的少年不够坚定,也不愿意否定少年当初对待我的赤诚的心情,但我们都不是故事里的人。 留在原地的人不会一直留在原地,一次次降低底线放弃自尊总有一天会失望透顶。 原来你还在这里,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已经足够凄凉。 你不在这里,我亦在别处。 如果你还在这里,我还是想把手交给你。 然后再也,不放开。
如今已经不再是样板戏的年代,主流视野的赞誉和崇拜,也不会停留在高大全式人物的身上。表面看来,只要不触及剪刀手的红线,文艺创作的内容正呈现出无比异彩纷呈的景象。中国电影逐渐打碎数十年来占据荧幕的一个个刻板符
如今已经不再是样板戏的年代,主流视野的赞誉和崇拜,也不会停留在高大全式人物的身上。表面看来,只要不触及剪刀手的红线,文艺创作的内容正呈现出无比异彩纷呈的景象。中国电影逐渐打碎数十年来占据荧幕的一个个刻板符号,敢于在正面人物身上设置缺陷,也敢于为反面人物增加性格闪光点。比如最近时常得到肯定的,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历史定位;或是具体到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中,对日本人的塑造方式。
这并非《南京!南京!》或《拉贝日记》的创造,至少在犹有余温的《梅兰芳》中,同样安排了一位自杀的日本人。看起来,持续六十多年的思维定势正在被逐渐破除。然而,这却无意间使得所有人都安然落座,对另一道思维桎梏安之若素。
中国人怎样拍电影?中国人怎样看电影?或者,怎样评价涉及中国和中国人的电影?
坐在电影院里看今天的第一场《拉贝日记》时,这三个问题几乎一瞬间跳出脑海。我们都以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时代早已遥远。但设若重温其中的一些论断,便会发现情形远非如此。
《讲话》在涉及文艺批评时说: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政治正确这个论调,除了剪刀手和某些民间政治狂人外,大概不会有人再时刻挂在嘴边。然而对一部电影来说,宣传哪种主义,支持某个党派,如何评价历史,都不过是其政治立场的表象。观众对这类植入性行销早已具备一定免疫力。真正深入骨髓的政治色彩,或者说导向性,是以一种潜在方式呈现的。所谓文艺作品中的符号,不仅是某些带有特定身份、主张、立场、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的人,而应该呈现为一个公式。
亦即“角色*角色结局=符号意义”。
适用这个公式,我们甚至可以理解辱骂《色戒》为汉奸文艺的那些人。易先生这种彻头彻尾的汉奸角色,居然没有一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王佳芝这种出卖组织的特务,居然好似被歌颂和同情。角色是个负值,结局却带着正号,二者相乘,自然得到违背文艺先进性方向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当然代表汉奸文艺的政治立场。
于是,再带着公式回到抗战题材电影中的日本人,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进步,但同样也会意识到局限和妥协。过去,日本兵一向歪瓜裂枣,凶神恶煞,最后会被横眉怒目的人民群众进行正义裁判;现在,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也有良知和人性,一切都归罪于时代,在人性和军纪的挤压下,他们只得逃避最后的抉择。《梅兰芳》的戏迷自杀了;《南京!南京!》的处男也自杀了。
在角色形象上,我们的确进步了;但在角色结局上,我们依然原地踏步。区别仅仅在于,究竟是恶贯满盈死在中国人之手,还是良心发现地自我了断。我们可以让背负罪恶标签的角色一切归零,从而使他们无比光辉。但若想消弭负面人物的罪孽,就必要以推翻其人生为手段。
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日本人,也适用于一切“反派”角色。《南京!南京!》中,江一燕是妓女,她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她崇高了;范伟是汉奸,他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他也崇高了。刘烨和高圆圆本就是正面角色,死一下当然更加崇高。当然,那些执迷不悟的反派之所以会死,则是为了让他们更牢固地被钉在耻辱柱上,一锤定音,盖棺定论。
看样子,在中国编剧和导演脑中,死亡的绝对值是无穷大,但有正无穷和负无穷的区别。这种符号屡试不爽,或者用个更亲民的词汇,叫桥段。他们将桥段化了的价值导向融入电影,再贩卖给广大观众。这可以归纳绝大多数中国电影的制作现状。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怎么反应?其实看一看豆瓣或其他网站的影评就能明白。
在当今社会,独立思维和不盲从官方口径几乎已成为新兴阶层的共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仍然不知不觉地遵循《讲话》的思路评价文艺作品。“《讲话》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摘自百度百科词条)这个思路,直接指向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读后感。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如果某某某某就会带来某某某某的结果”,“在某某某身上,我看到了某某品质”,“今后我一定要发扬某某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某某某某”……类似的逻辑在影评中时刻闪现,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中国观影人群中的一部分,仍在以仰视和接受教育的态度坐在屏幕前,等待电影讲述某个故事,归纳某些道理,引发某种思考。观众或许会为这些道理的幼稚而不满,但只要寻找到更好的道理,依旧会成为导演和编剧的灌输对象。
这种评论方式,并不是足以砥砺中国电影水准不断提升的力量。导演始终秉持老师心态,观众则自居电影的学徒,只要二者之间的心理高度不平等,老师就不会真正倾听学徒的意见。在《讲话》中正是这样描述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创造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作品,从而惊醒群众,推动他们进步。至于文艺工作者如何进步?我们还有剪刀手在。
当《拉贝日记》中出现一位年轻日本军官时,我立刻屏住了呼吸。而当他的良知被屠杀场面唤醒时,我的恐惧瞬间达到最高点。——怎么办?如果他最终也选择自杀怎么办?
然而他终于没有自杀,甚至都没有死。到达尾声时,除拉贝外,片子中的其它主要角色完全没有被交代结局和去向。我才忽然想起来,原来这是一部德国导演拍摄的电影。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保持剧作水准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缺点。有些感情戏莫名其妙,结尾更是俗套如主旋律电影。但是,它的感发力量绝不根植于哪些特定角色的结局,而在于故事发生的背景,镜头中传递出的历史时空,和真正触及人性普遍意义的侧面。从这个角度讲,它好于《南京!南京!》,和一切用《南京!南京!》的姿态与思路拍摄而成的中国电影。
导演陆川早已坦认设在《南京!南京!》中的最大一处符号。当公式里的“角色”项替换为“中国人”时,所有使用这一公式的人,都再也无法认为《南京!南京!》不是一部好电影。这也是《拉贝日记》与《南京!南京!》的最大不同点。
在《拉贝日记》中,有懵懂麻木的中国民众,软弱无能的中国军队,甚至冒充会讲德语希望活命的中国俘虏。这部片子没有为了照顾中国观众的感情而回避此类内容,而是选择客观地呈现。它的导演并未使用上文的符号公式,自然也不会带有侮辱中国人民感情的主观目的,或是政治导向。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如何评价?他们会使用那条公式吗?
陈红阿姨装成神仙姐姐出场时,我笑了,这不是太平公主么,怎么换了马甲了?
蛮人头领开口说话时,我笑了,原来蛮人是老北京啊。
真田广之将军问奴隶张东健:“你是哪里人?”,阿健说:“我不知道”,我笑了,我知道,听口音
陈红阿姨装成神仙姐姐出场时,我笑了,这不是太平公主么,怎么换了马甲了?
蛮人头领开口说话时,我笑了,原来蛮人是老北京啊。
真田广之将军问奴隶张东健:“你是哪里人?”,阿健说:“我不知道”,我笑了,我知道,听口音就知道您俩一个韩国人一个小日本啊。
当谢霆锋来到王城,我笑了,原来王城是照着蚊香的款式设计的啊。
当张柏芝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这件衣服里面穿的是什么?”的时候,我笑了,全场的男淫都笑了——死鬼,你这不明知故问么!
张柏芝露着后背泡温泉的时候,我又笑了,全场的男淫又笑了——等了半天,高潮总算来了!
当小谢说:“天下的东西你都能拿得到,只要你够坏”的时候,我笑了,票房不也是这么拿到的么。
当刘烨抱着张东健的后背摩擦生电的时候,我笑了,小样,演『蓝宇』时,我就知道你丫是个GAY!
张柏芝在元老院里说张东健是她的情人,全体元老齐声高呼“荒谬!”时,我笑了,连老哥几个都知道剧情荒谬啊。
当真田被吊在半空中说:“我被你感动了”的时候,我笑了,我们都被感动了,感动地肚子都疼了。
走出剧场时,屏幕上打出了“导演:陈凯歌”的时候,我笑了,全世界都笑了——还以为又是张艺谋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目前在短评的几个差评,都提到了一个专业的词汇“升格”:
<图片1>
<图片2>
首先,我们看一下目前在短评的几个差评,都提到了一个专业的词汇“升格”:
<图片1>
<图片2>
“痞子……我很渴……想喝点东西……”
我绝不会在此时离开你半步地。
电影《新不了情》里,刘青云到太平山去帮袁咏仪买红豆糕回来后……
&
“痞子……我很渴……想喝点东西……”
我绝不会在此时离开你半步地。
电影《新不了情》里,刘青云到太平山去帮袁咏仪买红豆糕回来后……
就没来得及看到袁咏仪地最后一面。
我不笨。所以我不会下这种赌注的。
从这可以看出,片子剧情真是十分滥俗,无论是小说电视剧电影都爱制作生离死别的戏剧冲突,所以一般情况本人是不以为然的。不过由于初中时十分喜欢蔡智恒,而且当时读《第一次亲密接触》觉得很赞,加上女主是袁咏仪——袁的角色向来不属于煽情的小清新——于是就爱屋及乌地觉得这片应该也不俗,并在记忆中保留一个位置,所以本人今天才能清楚记得自己是如何了解到这么一部片的存在。
不过由于看片强迫症的原因,直到今天才得以看完——岩井俊二的《情书》也是如此——不过也不算相逢恨晚,只怕自己再老一些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出片子的那种味道。
从电影本身来看,剧情其实很一般,就是男女主认识——相恋——生离死别,而为了制造戏剧冲突,男女主的性格必须迥然不同,然后围绕着两人的关系去打造相应的剧情,或浪漫,或矛盾,或激情,或第三者,属于典型的爱情套路港片。不过片子在成就上已经感染力上却超越了其他大部分同等类型港片,其实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简洁。
一开头的第一幕戏就交代了男主身份、性格,而喂流浪狗作为第二幕戏既塑造了女主形象,又顺便完成了男女主的初次邂逅,节奏上简洁明快,无丝毫的拖泥带水,毕竟爱情片的戏剧重心在于双方相处的过程,与其花时间去营造片头的氛围,不如重点刻画关键,迅速引导观众进入状态。【当然这也跟香港的商业流水制作有关,十来天必须拍成一部片,效率优先,必须在前十五分钟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十五分钟原则可参考希区柯克的电影,前十五分钟内基本上会有出现转折)。因此港片基本上都是一个半小时解决问题,节奏紧凑,当然拍得好就高潮迭起,控制不好就变得生硬而刻板】所以片子虽然严格按照套路来拍,但节奏紧凑、剧情推荐流畅,能产生观看的快感,而结局的戛然而止更是收得漂亮,毫无拖沓。
除此之外,刘青云的演技以及袁咏仪的表演都很棒,清新自然而没有矫情做作之感。刘的角色偏于典型,演技弥补,袁角色的平民化设定,容易走进观众,而油麻地、庙街一带的取景,树下街头唱戏等场景安排,既照顾了剧情发展又贴切香港本地观众的生活,让故事变得更加亲切(对于内地观众而言,能通过唱戏、地摊等电影场景能体现到浓浓的港味,精神旅行颇为受用)。
随着片子的发展,已经通俗化的高潮如何拍得更吸引人就很考验导演,不过尔冬升还是选择了套路化,情节上中规中矩,用演技和对白来渲染气氛,通过氛围的表达来营造感染,所以袁的情绪失控让人心痛,而戒指一段的精湛表演配上自然的对白,配上恰如其分的配乐便营造了很强烈的感染力。另外通过用观众的期待与现实进行比较,加强观众的失落感,如袁生病后,流浪狗垃圾堆觅食一幕,配乐在收音机响起一幕。
男女主之间交往都没有多少浮夸的情节(刘跳水救小狗滥俗了一回),袁的活泼与刘的严肃更是浑然天成,两人之间的对白戏成了另类的话痨电影(虽然不至于日落之前如此夸张),而两人确定关系一幕自然得就像生活一样,而这应该很大程度抓住了观众的心,所以选角绝对是关键。
袁咏仪真心美,同时也庆幸着自己还有点青春。
看完一遍,除了讶异剧情的疯狂,满脑子都是女主那段弗拉明戈舞,整齐的发髻,低调的黑裙,妖娆的身姿,坚定的眼神,真是不愧她的名字——卡门;还有片头那首激荡的perhaps,那么慑人心魂的歌声,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虽然起初不明白,为什么片头用那种手摇摄像的画面~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虽然爱奴不是个好译名,但看过之后,会觉得“爱之句点”要好很多,虽然初看起来也是个很诡异的名字。
看完一遍,除了讶异剧情的疯狂,满脑子都是女主那段弗拉明戈舞,整齐的发髻,低调的黑裙,妖娆的身姿,坚定的眼神,真是不愧她的名字——卡门;还有片头那首激荡的perhaps,那么慑人心魂的歌声,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虽然起初不明白,为什么片头用那种手摇摄像的画面~
How dare you to fuck my life!这是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时我脑中一直在想的话,想必真性情的女主角也是这样想的吧。
Life is not a fucking movie!这句话在剧中出现了几次,看来也是全片的精华所在了。但是我想,如果没有那些在生活中显得孤僻、另类甚至疯狂的人的对电影的奇思妙想,我们又怎么能看到这样一部影片呢?!
一点题外话:西班牙参与制片的电影就是LOCO!
本来是冲着TH去的,表演虽然不多,但几处表情秀非常可爱!!!另外,加西亚一如既往地没有让我失望,他真是有那种很温暖的笑容啊,和甜汤不是一个类型,但也很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