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唄泥棒影评

14533934
  • 飘落的书签
    2022/5/13 20:44:19
    不一样的行动,不一样的结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可想而知,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就只到求婚为止了。但是,詹妮弗洛佩兹亲自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怎么可能只有这点精神追求。电影真正要讲述的是,世界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我们不应该失去应对变化的勇气。欧文威尔逊饰演的是一个得过且过,循规蹈矩的数学老师。周围的人对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可想而知,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就只到求婚为止了。但是,詹妮弗洛佩兹亲自担任制片人的电影怎么可能只有这点精神追求。电影真正要讲述的是,世界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我们不应该失去应对变化的勇气。欧文威尔逊饰演的是一个得过且过,循规蹈矩的数学老师。周围的人对他...  (展开)
    【详细】
    14397252
  • 江声走
    2008/5/8 20:13:49
    大战前的交响曲
    《联华交响曲》,1937年联华出品。中国比较早的集锦片,不知道是不是最早。。八部短片,整体来说,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的主旋律,都给这些片子或多或少的影响,再加上了30年代左翼运动风起云涌,也在它们身上刻下批判的调子。虽然抗日主旋律表达起来都显僵硬,社会批判的内容又失之于简单粗暴,但除去这些,还是能看到这些编导在声片时代的探索。
     
    1、《两毛钱》。蔡楚生编剧,司徒慧敏导演。一张
    《联华交响曲》,1937年联华出品。中国比较早的集锦片,不知道是不是最早。。八部短片,整体来说,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的主旋律,都给这些片子或多或少的影响,再加上了30年代左翼运动风起云涌,也在它们身上刻下批判的调子。虽然抗日主旋律表达起来都显僵硬,社会批判的内容又失之于简单粗暴,但除去这些,还是能看到这些编导在声片时代的探索。
     
    1、《两毛钱》。蔡楚生编剧,司徒慧敏导演。一张纸币的流传所引带出的社会面貌。但编导对于剧情的处理过于随意,可能是短片容量的限制;对于社会的批判,也带有比较明显的简单化的左派激进主义。虽然要做到对当时创作人员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同情之理解”,但是现在看时,还是要指出这种态度对作品的影响是不利的。ps:此片中有蓝萍。发现她还演过不少片子。。嘴巴太大。。看起来像是南洋人。。
     
    2、《春闺梦断》。费穆编导。两个女人的几个梦。但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几个梦情节都是连续的,还有为什么是两个女人,以及为什么这两个女人要睡在一起。。梦的情节指向性太明显,没办法,国难当头,连做梦也要抗日。再说表现主义风格,这点似乎前人说得较多。但是我觉得费穆在此所营造的比较阴森的人造布景,是不能归到表现主义一派的,首先它是梦境的内容造成的,并不是用这样的布景去表现电影中的现实;其次是这个布景以及运镜,显得四平八稳,虽然它表达的东西是萧森恐怖,但它并未真正突出自身的造型自由。不过我这样硬拿所谓的表现主义来套,也显得滑稽可笑,事实只是,费穆做了一次对于梦境的尝试。
     
    3、《陌生人》。谭友六编导。一位父亲由于贪财而错放过杀死儿子的凶手。八部里面,这部的导演谭友六、还有后面的朱石麟、贺孟斧,是商业片导演,沈浮与蔡楚生是叫好又叫座的,艺术成就也很高,是联华大佬;还有孙瑜和费穆,是当时算比较先锋的,现在评价很高。恩,但是。。在这八部片子里,能把故事讲讲好,又能突出自己思想的,恰恰是那三位当时的商业片导演。我最喜欢的一部就是贺孟斧导演的《月下小景》。先说这部《陌生人》,故事比较流畅完整,有明显的发生发展高潮段落,郑君里的表演可算精彩。但整部片子没有出彩的地方,高潮时树枝摇晃的蒙太奇,也显得切得过于频繁。
     
    4、《三人行》。沈浮编导。三个刚出狱的卓别林式的小人物,立志为社会做贡献,期间闹出不少笑话,最后他们替一位失手杀死逼债人的母亲代罪,再次入狱。故事非常不错,遗憾的是其并未有很大的笑点。韩兰根与殷秀岑,前者个子很小,后者很胖。在30年代的喜剧形象中,前者大多以“胡闹”现身,后者则是“痴傻”。他们的表演有借鉴卓别林的地方,但是形象不同。
     
    5、《月下小景》。贺孟斧编导。“九一八”后一个逃亡到上海的东北人,衣食无着,他打算抢劫,但又屡屡下不了手,最后邂逅其父,但终不能相认。我最喜欢的一部,完全是一部中国式的忧伤的film-noir。一开始的几个镜头非常美,一下子就把人拉入到凄清的境地。首先是一个很圆的月亮,月亮下的一对情侣,到这时,镜头里还是一片夜凉温馨,但是有两个因素透露着不安情绪,一是它的配乐——钢琴的单音重复,再是前景里走过的几个黑影。后一个镜头立刻接到在暗处贼头鼠目的男主角的身上,把刚才的气氛来了个颠覆。接着它却放下主角不管,镜头转移到一阵含着光的烟雾上——吸烟时吐出来的烟雾。这个镜头非常别致,一般都是先拍人吸烟,再顺着烟拍烟雾。这里却先拍烟雾在黑夜中缭绕,突出了凄清的环境氛围,然后再出现拿着香烟的流浪汉,音乐也出现了弦乐。接着,流浪汉与那对情侣被放置在同一画面中,情侣感觉到被打扰,走开了,这时警察来了,把流浪汉赶到另一个角落离去。其中穿插了男主角收住枪的镜头,表明了他的企图。这其中是有冲突的:一是流浪汉与情侣的冲突,二是流浪汉与警察的冲突,三是警察与男主角的冲突,另外还暗含了主角与流浪汉的矛盾线索。这几个冲突,其实都是很惊心动魄的,可以处理得很紧张。但是导演在这里用了慢悠悠的弦乐、缭绕的烟雾、美妙的月色、最重要的是,平缓的剪辑,把这些冲突都克制下来。这是和他这部电影所要诉说的主题与悲伤的基调相一致的,这种处理非常巧妙。再接下去,整部《联华交响曲》中最美的一个镜头出现了:水中圆月的倒影,被掉下来的烟蒂所激起的涟漪打破,形成了一瓣瓣弧状的光斑,颤动了起来。这个镜头的连接作用也非常明显,在它之后,男主角就要实施抢劫行动了,在它之前,矛盾都还隐含在表面的静谧之下。这个镜头把前后两种氛围,有机融合起来了。(当然音乐的一致性也起到这种作用,但这里用得不好)再接下去,故事就开始了。非常值得一看的短片。

    6、《鬼》。朱石麟编导。一个女孩总担心有鬼,隔壁大叔觊觎其美色,夜晚装鬼,逼得少女去他家过夜,遂将其奸污,女孩最后醒悟,认为人才是真正的鬼。这个有如通俗小说的短片,其长处在于故事讲得非常完满,前因后果高超都有了,和《陌生人》一样。但是其它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本来鬼来了这一段,正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时候,这里却草草而过,有些可惜。

    7、《疯人狂想曲》。孙瑜编导。一男子由于妻儿被日机炸死而变疯,关进疯人院,整日高呼“打回去!”。主角变疯的那场戏,剪辑有些混乱。但是在疯人病院里有一个移动镜头,可算印象深刻。另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说,因为它完全是一部口号式的电影,在当时有其现实意义。失之粗糙,但口号响亮。

    8、《小五义》。蔡楚生编导。一家六口,无母,四兄一妹,父亲昏聩。房屋渐渐被父亲的“朋友”侵占,连小妹也被其拐卖。最后一家人奋起反抗,赶走入侵者。这片子也是一部口号电影,大概当时作为知名导演,不拍几部这样的电影以明心志,舆论是要鞭挞的,另一方面当然也是国破家亡,他们的武器就是手中电影吧。那个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其爱国程度怕是今天的我们想象不到的。这些口号电影能流传下来,不是因为它们的艺术成就,而是它们记录了当时整整一代中国人的悲愤。现在看起来很粗糙,但那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环境所制约的,这怕也是中国电影人特有的悲哀吧。
    【详细】
    13752513
  • 天高云淡
    2022/10/19 21:57:53
    假戏人生

    看了第一集30分钟看不下去了,太假了!现在的年轻演员怎么了,都不会演戏了?!

    在大食堂里聚餐,每个人使劲念着台词,怎么感觉是在喜剧大会,而且是拿着手使劲咯吱你腋窝的那种?

    在车上打架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撞拐?好笑吗?编剧能不能用心点?

    想起大江大河第一部。差的不是一个大江大河第二部!

    想起大江大河第一部。差的不是一个大江大河第二部!

    看了第一集30分钟看不下去了,太假了!现在的年轻演员怎么了,都不会演戏了?!

    在大食堂里聚餐,每个人使劲念着台词,怎么感觉是在喜剧大会,而且是拿着手使劲咯吱你腋窝的那种?

    在车上打架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撞拐?好笑吗?编剧能不能用心点?

    想起大江大河第一部。差的不是一个大江大河第二部!

    想起大江大河第一部。差的不是一个大江大河第二部!

    【详细】
    14715197
  • 煙鴉
    2017/12/18 8:46:00
    看的出来谢霆锋想当中国的Gordon Ramsay

    上一季,还叫《十二道锋味》的时候,我就隐隐看出了一点苗头。从第一季旅游美食节目,到第二季户外美食真人秀,第三季怎么突然就要开餐厅了?一部分内容还是跟前两季比较像,跟朋友去世界各地旅游,品尝美食,学习一些跟美食相关的东西。然后找一批厨师去餐厅做菜。一到餐厅的部分,谢霆锋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隐隐约约能从他身上看到Ramsay的影子,再加上整个“经营餐厅”的部分,当时就觉得有点模仿《hel

    上一季,还叫《十二道锋味》的时候,我就隐隐看出了一点苗头。从第一季旅游美食节目,到第二季户外美食真人秀,第三季怎么突然就要开餐厅了?一部分内容还是跟前两季比较像,跟朋友去世界各地旅游,品尝美食,学习一些跟美食相关的东西。然后找一批厨师去餐厅做菜。一到餐厅的部分,谢霆锋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脾气暴躁,隐隐约约能从他身上看到Ramsay的影子,再加上整个“经营餐厅”的部分,当时就觉得有点模仿《hells kitchen》。但由于其整体框架的不同,也不能算“山寨、抄袭”。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第一集(还是第一、二集?),他的那款甜品,明明他自己在设计菜品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却摔碗拍桌子对他请来的厨师发了一通火。

    Gordon Ramsay虽然在厨房里永远是像一座火山,随时准备爆发,一集可能要说上百个F-word,但是他从来不会给他的厨师安排不可能的任务。可能会将那群厨师逼到极限,但永远不会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看完第三季的时候,我也只是觉得可能是我那个时候补了很多季老的《hells kitchen》,看了太多狗蛋骂人,导致我产生了错觉。

    没想到,这一季的《锋味》就是照着《master chef》来的了。不仅变成了一个美食选秀节目,而且赛制也与《master chef》相当类似。选手采取海选的方式,60人里面选择16个,选手现在外场进行烹饪,然后进入内场(btw,内场的布置也与《master chef》的内场及其相像),由谢霆锋,霍汶希以及另一位评委进行评价,通过后会发一条围裙给选手。经过层层比拼后,冠军将获得18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评委的问题,我就不予评价了。评委的设置跟《master chef》真的是一点都不一样呢。

    另一个就是选手了,上来先讲一波故事,讲一讲自己的人设。也是非常我国特色了。

    这个大的框架,我相信明眼人基本上能看出来是在模仿《master chef》。也难怪要改成网综的模式,毕竟《master chef》也有过中国版呢(而且是有版权的那种)

    一个休闲的美食节目经过三季,变成一个四不像,也只有跑男能跟它一较高下了。

    【详细】
    8994924
  • 个人观点
    2019/8/23 16:01:14
    老式港剧的情怀

    这剧通篇弥漫着一种港剧风靡时代的气息,虽然,他确实是刚拍的。

    十二个小故事串成的案件不算新颖,但是胜在线索埋的很深,比如石狮杀人案件里面,潘朵拉和潘得利有一个不是潘家的孩子,是哪一个,还得看最后的案件。再比如,榕树精杀人事件里面易家那个没有名字的牌位,卢亭鱼人杀人事件里面才发现是易sir被收养的暗示……

    虽然案件设计不是很精巧,有点老套,但是,用香港那种方法拍出来,真

    这剧通篇弥漫着一种港剧风靡时代的气息,虽然,他确实是刚拍的。

    十二个小故事串成的案件不算新颖,但是胜在线索埋的很深,比如石狮杀人案件里面,潘朵拉和潘得利有一个不是潘家的孩子,是哪一个,还得看最后的案件。再比如,榕树精杀人事件里面易家那个没有名字的牌位,卢亭鱼人杀人事件里面才发现是易sir被收养的暗示……

    虽然案件设计不是很精巧,有点老套,但是,用香港那种方法拍出来,真的有一种让人怀念的感觉,就像当年追香港的电视剧一样,所以,还算不错吧。

    【详细】
    10433239
  • 叮当猫
    2010/9/28 20:19:58
    每个人都有小故事,这是我的
                       每个人都有小故事
         回老家的时候,姐姐联系上了一位她儿时的要好玩伴,虽然没有见上面,但是通电话时仍感受的到姐
                       每个人都有小故事
         回老家的时候,姐姐联系上了一位她儿时的要好玩伴,虽然没有见上面,但是通电话时仍感受的到姐姐对她的另一种肯定,其实,不仅姐姐,我也同样。
         电话中,同学问起,
    你爸妈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我爸爸和你爸爸一样
    恩,我懂。
         姐姐的同学在他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有精神病的妈妈和因为工作意外而瘫痪在床的爸爸。同学在我们老家这样的小地方一直等到27,28这样的年纪才结婚,大概就是因为家庭的缘故。同学一直坚持同时照顾两位老人因为她有一个有心照顾却远嫁的姐姐,和一个怨天尤人记恨父母的哥哥。就在前不久同学的爸爸去世了。可以想象这近20年,同学是用怎样的耐心和艰辛坚持到可以有另一个肩膀可以依靠。而对于别人的钦佩,她只说,自己的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我们的爸爸和同学的爸爸一样,在前不久过世了。
       爸爸在一年前检查出患有肺癌末期,我们选择将爸爸从广元接到成都,一家人生活。在此之前爸爸在精神病医院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是我可以睡的安稳的三个月,我不必担心爸爸突然出现或是警察局突然来的电话,不必担心爸爸变成无家可归的犀利哥。至少他在一个可以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可以遮风避雨之地。
    这三个月让爸爸不会到处乱走,恢复到正常。其实自从爸爸妈妈在我上高一的时候离婚之后,爸爸就不再可以在喝酒之后克制自己在外的行为了。那时姐姐和妈妈在成都,我在广元和爸爸一起。我在高中住校只有等到周末才能回家,爸爸会在我回家时准备比较营养的餐点,其他时候他应该是对付点和着酒度日的。有时,我也会在其他时候回家,因为爸爸会有事。我在高中时期陪爸爸乘坐过大概两三次救护车,但爸爸从没有住过院,总是因为喝酒的缘故,我和爸爸的生活都变得不那么容易,那三年他照顾我的食宿,我帮他料理每一次喝酒闹事的烂摊子。
         上大学以后爸爸一个人留在广元,一切就是每况愈下了。直到没有任何办法,直到我们的姑姑叔叔赶爸爸离开老家,直到爸爸不愿回广元,直到爸爸四处乱走,直到我们决定给爸爸治精神病。
       还好,爸爸的精神好了,还好,我们还可以再在一起,虽然只有一年。我们家的生活从来没有像这一年这样温馨,这就是在我和姐姐过去的生命中祈求的那种生活。工作日姐姐上班,爸爸妈妈去买点菜,或是去公园转转,等姐姐回来一起吃饭,到了周末,我回到家里,我们去外面吃点丰盛的,然后去附近的展览或是公园看看。这种幸福持续到爸爸病情加重,住院。
    姐姐从爸爸住院的第一天开始就很少回家转而在医院了,我则是学校没有课就直接回医院,直到我放暑假。就在这段期间,我才发现,我和姐姐以前所有的认为都是错的,因为不管我们怎样对爸爸好,他最想见的,他最牵挂的,他最爱的始终是妈妈,如果爸爸走了,最难过的人也是妈妈。他们的那种默契,那种斗嘴的玩笑,是他们的交流方式。有一些事只有妈妈懂,有一些事爸爸只让妈妈来做。所以我们全家人,包括后来的小姑都几乎整天呆在医院。
    姐姐说,让妈妈离开爸爸,是她最后悔的事。姐姐对爸爸是愧疚的,因为我上高中的那三年,因为她和我支持妈妈离婚。我有时想,如果没有那三年,也许我们不会有那最后的一年的宁静。也许我们包括爸爸都不会知道他离不开的人是妈妈。
    最后的日子是最难过的,就连我这个家里的开心果都偷偷的哭过很多次。我们会怨恨医生的无力,我们跟爸爸一样希望医生可以救救他,可以让他不那么痛,可以自由的呼吸。爸爸后来只能坐着才能稍稍不那么喘,我和姐姐就日夜轮流在爸爸背后把着他。原本常常咳喘,后来连咳的力气都没有了,爸爸就整天坐着昏睡。手也开始肿,但每天都在还能跟我们聊天。我们看见爸爸越痛苦,就越怕看见医生,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身体会被死神这样无情的一点点磨光,不管灵魂是多么的坚强都挺不过来。所以我们只有哭泣着送走爸爸已经千疮百孔的身躯,那些可恶的癌细胞也只有随身体死掉不是吗???????尽管爸爸不曾给我们富裕的生活,尽管生活并不轻松,但是我们依然深爱爸爸,他的离去是我们最大的伤痛,我们希望人有灵魂,我们希望爸爸即使走了但那代表他不再痛苦,代表又一次生命的开始,爸爸永远是我的爸爸,是我深爱的那个人。
    妈妈和姐姐是我在现在的生命中最想珍惜和好好感谢的人。他们的存在是我能阳光的看待生活的原因。妈妈说姐姐就是我生命中的大贵人。姐姐上大学时,每天四点起床去送报纸,每天只吃一两元钱的饭,每次放假都在打工挣钱,姐姐节省的留下每一个盒子或是八宝粥的圆筒拿来废物利用。是不是很像众多偶像剧中的灰姑娘女主角。我也相信姐姐这个灰姑娘一定会遇见她的国王。而我的大学生活不是这样,姐姐带到成都后,妈妈开始做生意,我们的生活不再是姐姐上学时给姐姐交了学费我就没有学费的状况了。我上的专业是在旁人看来穷人不能读的艺术类,是那种就像坐了直升机不用努力就考上大学的人。尽管每一种专业都不像看起来那样轻而易举,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钱这一切都是天方夜谭。而妈妈开店的第一桶金是姐姐找来的。从出生起,我就占了有姐姐的光,和姐姐儿时的记忆比,我可是要幸福的多,而性格的养成也因为有姐妹的关系不会太自私。
    当然,我们的生活中最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劳苦功高的妈妈。妈妈是靠边在工厂上班,边在外摆缝纫摊赚钱养活我和姐姐的,爸爸在上班却总辗转各种工作,但是,我还是记得爸爸愿意出卖体力而挣一块一块的钱,虽然也时不时会有因为喝酒造成的麻烦。后来工厂倒闭了,妈妈就靠缝纫摊供姐姐上大学和上小学的我。少了这个家庭中任何一个人的付出我们都不能走到今天,尽管生活的很不容易,但我们都不曾放弃,包括一直找工作又换工作的爸爸。
     从不怨恨爸爸妈妈给予的不够多,自己努力改变我们家庭的命运是姐姐一直做的事。我也相信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所以说,我要怎样来评价这部电视剧呢?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家人,我们只能选择好好爱他们选择自己去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如果你不曾贫穷,不曾艰难的生活,你又怎能体会生命中的曙光出现时,自己的欣喜和怯怕。
    男主角的生命中是阴霾多过晴天,尽管这样他还是遇见了彩虹,所以他怎么样都不能移开视线不去看,不去爱,但是他希望自己会更优秀更配的上彩虹,尽管这道彩虹对他不离不弃。可是当他们想在一起时,男孩发现,这道彩虹是那道打得他家破人亡的闪电留下的余光,他爱上了彩虹但憎恨闪电。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故事,只是有的长有的短,有的人已经苦尽甘来,有的人正在经历,有的人还在走近故事的路上,这是我的小故事,你的呢?
    【详细】
    37562964
  • 清琴浊酒
    2014/10/28 21:05:23
    【含剧透】正反面细评《红色》
    ---写在前面---
           说了一定要写一份长评,看完电视剧《红色》之后脑海中思绪万千,心中也是千回百转,如今仔细理清。只盼真正写出的东西能够对得起这个剧组的心血,也希望能准确道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长评内含剧透,未看完全剧者慎重。
          &nbs
    ---写在前面---
           说了一定要写一份长评,看完电视剧《红色》之后脑海中思绪万千,心中也是千回百转,如今仔细理清。只盼真正写出的东西能够对得起这个剧组的心血,也希望能准确道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长评内含剧透,未看完全剧者慎重。
           其实每一部作品出来之后都是毁誉不一的。豆瓣现在9分以上的评分或许是好也是坏,希望所有人都能客观的看待这部剧,不要因为评分之类的影响自己的判断。如果先带有一种主观的见解,很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则评判有失公允。

    ---唱唱反调---
           客观评说的话,《红色》有些地方还是需要一提的,毕竟一部剧不可能全是优点。
           例如,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第一集删减,确实影响了整个剧一开始的观剧感受,本来是男主角的第一次大秀才能的好时机,结果环环相扣的设计被打破,着实遗憾。所以很多人因为第一集看得混乱就会坚持不下去,从而错失好剧。(不过据网上有人说DVD修复了这个问题,第一集的一些戏份保留了,万幸。)

           又如,关于电视剧历史考据相关的问题。像是有人说过关于青霉素国内大量生产的年份问题、同福里的“里”字应该怎么写的问题等等,这些虽然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讲可能不会提出异议,但是难免会有内行看到纰漏,如果要讲求细节的话,剧组或许可以做得更好。而且剧情中设定的军统夫妇俩外加那个一出场没多久就服毒领便当的军统上线,是反映当时军统普遍实力还是如何?这点存疑。作为不那么了解当时国共两党实力的我不敢乱说,但是我觉得这里肯定还是会引来很大争议的。虽说这种设定体现了两个军统特务人性的一面,包括长青的热血和嫂子不愿意领任务更愿意过日子的情况,都是很真实的,但是总觉得两人在业务能力上实在草包。是否符合史实的普遍性?不了解了。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剧的定位问题,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我个人是觉得此剧是败于斯,也是成于斯的。此剧综合了各种元素,悬疑、推理、爱情、抗日等等。然而这些帽子扣上之后,会让人产生过多的期待。
           1、如果是悬疑,那么全剧的各种案子的悬念度实际上都不够,观众基本是上帝视角看全剧,所以可能会出现观众明白真相,还得等主角推理一遍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在推理小说中是合理的,先说谁杀了,然后主角推理出作案手法。但是电视剧里面推两遍就可能显得不够力度。例如料总死的案子,首先是女主反复设计,然后是真正现场操作,最后铁林拽着天哥两人视角推一遍,总共三遍,每个人的视角都拍到的话,作为电视剧来看,节奏就会显得略慢。
           顺便提一句,关于金哥到处游说各种骗人的地方我也觉得拍得太过细致了。我始终觉得电视剧和小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一个人物既然出场之后就一直是反面形象,又不是小说那样需要反讽,那么不应把他算作主角团,把关于他做坏事的情节事无巨细全都拍出来,因为对坏蛋的抵触心理真的会让大家都不耐烦的。之前貌似是官方说过,拍得细是为了照顾中老年观众,为了更好的让大家都能理解剧情。虽然没要求这剧得像很多一集结案的英剧那样精简有力,那样可能造成大众的第一遍看迷糊,但是整体剧情结构有些部分是否臃肿,确实需要好好考量。
           2、如果是推理,那么我不敢说整个剧的案子都是无BUG的,很多案子还是弱了一点,尤其是后来女主杀武藤和料总,还真算需要很多巧合才能做成功,并且之后男主再去发现也需要巧合。不要辩说故事本身就是很多巧合凑成的,真正好的推理我认为是要突出逻辑,而不是巧合堆叠。而且关于全剧的伏笔,有一个,是很早几集长谷用剪刀比划要剪掉小裁缝手指,后来最后几集小裁缝跟徐家姆妈提起此事,姆妈联想起天哥小手指受伤这一事件。我觉得这前后两个情节的关联算是全剧最佳伏笔,其他的伏笔都比较刻意了,例如什么井盖啊,盘尼西林仓库落下的扣子啊之类的。可能是因为看过一些逻辑十分缜密的小说和电视剧,所以这部剧在整体逻辑上没能让我拍案叫绝。所以此剧也不适合同《神探夏洛克》来进行比较的,毕竟推理感觉还不是主打。
           3、关于爱情元素是做得最好的,在此处先不提。
           4、最后要说抗日这个元素。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要命的。
           我发现现在很多年轻一辈的人对抗日剧很轻率。这一方面是多年来国产电视剧自食恶果导致的。我记得当初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国内出了大批抗战剧,那是真正的良莠不齐,很多经典抗日小说或者电影再度翻拍出来完全走了味道,不是神话了主人公,就是鬼子智商变低之类的,还有很多懂得军事的人都能挑出无数BUG,显示出编剧能力堪忧,总之在很多方面都为人诟病。所以很多人因此不相信此类剧的诚意了。(不得不提及的是,我发现《红色》的编剧之前也有过不太成功的抗日剧作品,例如电视剧版《小兵张嘎》。但是显然10年的磨砺使得编剧改变了很多,因而也出了《红色》这样好的作品。)但是另一方面来讲,我觉得很多年轻一辈的人对当时那段历史的忽视或者不了解也使得这一类型的电视剧背负了不应该有的负面评价。
           看到网络上很多人感叹自己居然会这么喜欢一个抗日剧,我其实是感到心酸的。抗日剧其实都担负着不一样的使命,这种剧不是普通剧,而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教育意义。一个抗日剧作为当时历史的一瞥,毕竟背负着严肃和沉重的包袱,“战争”这个词从来都不是儿戏。
    我认为《红色》作为抗日剧,真的做出了非常创新的尝试,但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其实是力度不够的。我不知道问题是出在电视台剪刀手还是主创本身的设计上面。总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48集未删减版,在很多方面处理实在是太模糊了。例如徐天为何突然转变想要入党,这一点旁白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所以我敢打赌很多人都没看懂或者觉得情节生硬。大家的重点都放在甜美爱情故事和天哥杀日本鬼子上面了,自然会看不到编剧的用心。后期结局的时候,因为对于党的刻画不够,旁白解说也不够,所以会让有些观众造成一种错觉,觉得天哥入党只是因为希望借助党的力量把自己的母亲和未婚妻带到安全的地方而已。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认为天哥入党是真心想入的,也并非继承父亲,而是他本身就已经在国共两党上做过理智判断,不过是因为逃避心态才迟迟不选边站罢了。在此处剧情,把握若是能更慎重,总觉得会更好一些。现在总觉得这个剧的爱情部分风头太大,抢走了抗日的核心,这点或许赢得了一批年轻观众,但是也会大家忽略这个抗日剧能本可以升华出的更高的内涵。

    ---普通人的抗战,惊天的浪漫---
           人无完人,电视剧也一样。这也是豆瓣评分不曾细分,只靠5颗星星来评判的原因。只要在可接受范围考量,如果是很喜欢,那么这个作品就值得我力荐,就值得这5颗星星全部点亮。显而易见,电视剧《红色》就值得力荐,因为在国产剧中,它确实担得“良心”二字,值得一看。
           1、关于剧本
           一提及“国产良心剧”,第一要务其实并非是一线的大牌演员,高端大气的特效,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配乐之类。“良心”二字终究还是先要看剧本。剧本,我认为是电视剧的骨架,也是电视剧的灵魂,如果没有剧本支撑,再高的演员颜值,再好的特效制作都扶不起如一滩烂泥的电视剧,或许脑残粉会颇多,但是有什么意义呢?得到的吐槽会更多吧。
           抛却我在“唱唱反调”部分对于剧本的一些批判,实际上,这个故事不论从客观来看还是我主观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非常出色的。
    首先看这个剧本的创新点和内涵。
           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吃前人老本。例如很多爱情故事都照抄《傲慢与偏见》里面达西男神的风度,可惜抄了男神的傲慢和高富帅本质,却忽略了他内在优秀的内核,主角没有特色。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没有内涵,从头到尾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而已,要说有什么深度?没有。电视剧《红色》则有自己的声音。“普通人的抗战,惊天的浪漫”,海报上的话是对这个故事最好的概括,看似简单,但是正概括了本剧的创新点和内涵。
           普通人的抗战,这点其实是很难写的。虽然历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平民抗战,但是总觉得电视里面的主人公都有极高的精神境界,似乎那种顽强的精神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会发现历来抗日剧里面的英雄都是有信仰的,都是人民的楷模,他们都有得天独厚的精神支持他们为了国仇家难奋勇献身。但真的是每一个国人都这样么?当然不会是,否则也不会有汉奸和卖国贼的存在了。其实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来说,我在看过战争相关的电视和书籍之后也问过我自己,身处那种环境,我是否也有勇气去投入抗日热潮(好吧先不提智商和体能都是硬伤这个问题)?
           我看到有些说这种智商和武力值已经不算是“普通人”了,但是我觉得这个“普通”更倾向于精神层面。故事还是需要带有一点传奇色彩的,这算艺术上的升华,就好像《悲惨世界》里面男主角一个苦役犯都能伪装一下当个市长,主人公必须要有一些特殊能力的。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编剧要讲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逆天高智商高武力值男主的美丽爱情故事,编剧更倾向于挖掘主人公的精神层面和内心世界。其实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件事,就是一个想一味逃避的现实的人最终不得不为了家人而接受现实勇敢起来的故事。或许就抗日角度理解来说,就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在国难当头之际,如果不全民抗战,只有被动挨打的余地,任你再忍让(男主的不停退步直到切手指都是显见的),强盗(日本鬼子)是不会和你讲礼义的。曲线救国永远不可能成功,想要偏安一隅(躲在租界里享受清净)更加没可能,必须要奋勇对抗才可以。
           于是我们头一次在抗战剧里面看到了一群真正的“普通人”。巡捕房和同福里的配角们遇到鬼子更倾向于不惹事、躲起来,但是最终还是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助主角。男二号铁林恨鬼子是因为职责所在,除暴安良是己任,这并没有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女主角田丹恨鬼子是因为家仇,所以才会出现了她杀人不计后果的情况,尽管她陷阱大师的能力,可是她精神上她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姑娘罢了。男主角徐天则是全剧最出彩人物。无论他的真实能力如何,他也有普通人的恐惧和怕事,甚至父亲之死带给他的阴影会让这种情绪更甚,他不会在一开始那样像贾小七那样英勇赴死,因为对死亡有更深彻的理解,所以他畏惧。此剧很多情节设置都是非常好的,例如一开始徐天明知道前面全是日本人了还是答应了友人的再三相召,明明说“知进退识寡众怎么就是懦夫了”,可还是选择了帮助向老师一众,就说明这个人物本身的矛盾,刨去那些感情戏份,他其实是内心从头矛盾到尾的,最后鬼子真把他逼到毫无退路他才下定决心。他内心的摇摆不定或许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写照,实在是太真实了。
           因而我们要说这个剧本又胜出在它的精雕细琢上面。虽然缺陷难免,但是对于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也是足够用心了。好的电视剧人物肯定是出彩的,难得的是每个人物都出彩。看《红色》的时候我联想到的是英剧《唐顿庄园》,为何做此联想呢?因为原本看《唐顿庄园》的时候就是喜欢它那种对所有人物都有鲜明刻画的味道。而《红色》也是如此,从主角到配角,没有一个是苍白的,全都有自己的个性,深挖掘都有自己复杂的感情和自己的立场,例如出场没几分钟的白老板都能让人说“这才是黑帮大佬的范儿,金哥才不是”。其实这个电视剧有些慢热,尤其在爱情的戏份上面,可是我觉得这正体现了中国的特色,像美剧那样没几集就啃上的奔放爱情还是不符合国人特色,反而是《红色》中娓娓道来一般推进两段感情更让人心动。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所以到最后看到柳姐坐上小铁车后座我们感觉无比舒心,看到田丹在船上读着天哥的信一脸幸福,我们的泪完全止不住。虽说是“惊天”浪漫,但却是以一种逐渐的深入骨髓的方式来感动我们,让人内心掀起波涛,确实是剧本足够雕琢才能做到。而且更加雕琢的是,虽然故事举着“惊天浪漫”的大旗,让我们明显看到的是两条爱情线。但是生活中毕竟不止爱情一种情感。男主和男二之间那种友情,真心刻画的太好。有时候友情就是这样,像徐天那样口头提着自己最担心的是妈妈和田丹,但是不知道为了铁林付出了多少,而铁林在前面说过只要不是杀人放火,你的事情我都帮,结果到最后还是帮徐天投了手榴弹。而友情这点不只是男主和男二了,甚至是老铁对料总的感情,也都能寻到端倪。就算料总对老铁很不好,但是后来料总死了,老铁还是很难过啊。还有亲情的刻画,还有同福里街坊邻里的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很动人。
           最后要感谢编剧在剧本里面体现的善意。自古写出来的故事是“此事古难全”的偏多,且不计较现实,从功利角度恶意揣摩一下,就是悲剧结局更加赚人眼泪,更让人印象深刻。但是给我感觉是,这个剧从头到尾编剧一直给大家发糖,展现出他对主人公最大的善意,一点都不吝啬,这对于一个抗战剧也是不容易的了。不仅是结局成就两对姻缘这么好,甚至是在徐家妈妈对于儿媳妇的宠爱,在大头最后带着一帮巡捕骑着车子赶来救场,等等细微的小情节,都那么让人溢满幸福。现实太过苦涩,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且让它更加美好吧。
           2、关于表演
           我前面“唱唱反调”里面说过金哥戏份太多,这点并非针对演员,只不过针对角色。要说这部戏,剧本的缺陷基本上都被表演弥补了,因为表演实在太出彩。剧本够好,只是“国产良心剧”的第一步,这也是电视剧制作比小说宽容的地方。小说里面如果故事不够好,内涵不够深,文笔欠缺,会直接被读者抛弃。甚至是这几点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让读者有不舒服了,都会被打四星,但是电视剧不是这样的。剧本的缺陷可以用演员的功力,后期的实力来弥补。如果剧本和演技都保持一个很好的水平,那就是互相增色。
           说实在的,整个故事真的全靠这一帮子戏骨级别演员镇住了场子。有时候演员演戏是否投入不是看他哭了多少,喊得多么凄厉。现在很多演员明显是在表演,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红色》剧组的演员就真正融入这个角色了。
           一个角色本身设定可能并不讨我们喜欢。例如田丹,说实在的,这个女主仔细看还是属于“白傻甜”的范畴,完全的不谙世事,别看她有陷阱大师的神技,可是她的不计后果也算是让天哥背了无数黑锅,也害了那个西装的可怜的老板。按理来说这不算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主角,但是小陶虹演得让人喜欢。她偶尔腹黑的一面让观众觉得自然,第一集上飞机后目睹枪击仍能淡定掏出巧克力让未婚夫吃,第一次回医院设置陷阱的从容,看到男主差点被长青哥弄掉的牌子砸死时眼里无声的愤怒等等。当她第一次让日本鬼子被硫酸瓶泼中之后那种显露出的害怕混杂的复仇后的激动,淡定说出“我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瞬间把我征服了。然而当画风切换成少女模式的时候,一点都不让人觉得违和,尤其是小陶虹本身的年岁却能赋予这个角色这样生动的少女感,着实体现演技水平。
           同样的是,反面角色金哥不得不提。其实单看角色真的是烦透他了,真是各种欺骗,一直感觉是毫无真心实意的一个人物。但是到45集的时候,金刚死了躺在仙乐斯的椅子上,李天柱对着金刚一顿骂,真心演出了这个反派角色复杂的感情。金哥真的像他说出台词那样对金刚无情吗?演技体现一切。这是或许是单看剧本看不出来的东西。
    男主,哎呀不得不说的人物。当初我没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哥们儿看了部分,我就问他好看不好看。他的评价是“男主很帅,民国范儿,这片子最出彩的就他”。连男生都能说男主帅了,这是得有多帅……然后一看,果然……咳咳,我觉得看了剧的妹子们估摸着不少都想跟天哥去听评弹了吧。问题是,这个角色其实本身有让观众纠结的地方。例如他实在太磨叽了,看看刘唐上门耍流氓睡在田丹屋里的时候,徐天缩在自己屋里不敢出头那段剧情,多少人想跟着田丹一起狠狠拧他一下。可是张鲁一偏偏就把这个角色演得连这种磨叽的性格都让人讨厌不起来,让人觉得这不过是普通人应该有的缺点罢了,可以包容,这实在不容易。而且历来都是台词少反而更显出演员功力。虽然这是个电视剧男主角嘴炮技能漫天飞的年代,备受人们喜爱的角色如英剧《神探夏洛克》里面的卷福,英剧《神秘博士》里面的博士,日剧《半泽直树》里面的半泽直树,一个个全都是超级能说而且说出来分分钟惊艳大家的角色。偏偏徐天这个角色大部分处于蛰伏状态,要征服大家就不能靠台词了。像是爱情线里面他为田丹拿包这一点,很多时候就算没有台词,就算只是作为背景拍摄的两人离开的背影,他也时刻不忘帮女主拿包,真的是完全入戏。更别说各种痴汉脸、窃喜、害羞等等极端到位的表情了,然而他也跟小陶虹一样可以自动切换画风,刚和小陶虹这边少女风完,立刻开启影帝模式装弱骗影佐,不然就是后来开启干练模式虐鬼子,如果觉得他性格那么软就说不够爷们儿简直太天真,真是分分钟切换成硬汉模式。
           仔细评说的话,《红色》里面每个人都有大段话可以讲,就不一一评论了。实际上我对这个剧中每个角色都是很喜欢的。如果没有这一班人马卖力的演出,怎么能成就这部佳作呢?
           另外,本剧大部分都是演员的原声,这点实在好评。
           3、关于收视率
           “与动辄百万人捧场的导演不同,我的作品也就能有1万名观众而已,然而100万观众每人看一次,和1万名观众每人看100次,同样都是100万人次。”——押井守
           且不说《红色》收视率究竟如何。私以为国内电视剧的收视率还真不怎么说明问题。所以别看有些电视剧收视率能独占鳌头,还真不一定比得上《红色》的精雕细琢,所以关于这点也希望剧组不要纠结。看看粉丝们反复看并且制作各种衍生的MV和条漫之类的热情就知道了。《红色》是值得大家反复品味的电视剧,担得上“良心”。
           4、其它
           因为对于后期制作的各种行业上的东西都不了解,所以就放在其它中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关于摄像。个人感觉是整个剧的颜色都很好。我不得不吐槽有些爱情剧为了渲染甜蜜氛围所以把整个镜头都开了柔光似的,进行各种特殊处理,然而它们带来的甜也不及这剧剧的一半。此剧色彩真心好评。而关于摄像深层次的评价,例如什么慢镜头啊长镜头啊之类的我不懂就不说了。总体给人感觉很有艺术气息,绝非潦草制作。
           关于服装,给我感觉是雅致。现在很多剧的服装都让人华丽到想吐,而《红色》里面的服装虽然显得朴素,实际却极其有气质。像小铁的制服(诱惑),虽然基本就这一套,可是真的百看不厌啊。田丹穿的每一套都超级赞,尤其是徐家麻麻送的那个旗袍,不能更显我华夏美人的特色了。天哥出门朴素的长衫和西装套的对比。金哥一路致富换装的对比等等。怎么能做得那么恰到好处呢?太喜欢了。
           关于配乐,因为原声碟还没出来,所以我不知道具体每段配乐的名字。但是47集情书那段音乐实在太美。尤其值得赞赏的是,那段配乐没有滥用,只在几个比较重要的点使用了,所以那种催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全剧的配乐都很合时宜,好听的曲目也不少,在国产电视剧里面也算难得了。
           特效什么的因为不了解所以也不多说,但是实在秒杀隔壁一些大制作豪华阵容作品。

    ---最后是我的观剧心路---
    (咳咳,这一部分我只是吐一吐个人心声,要和谐,要友爱)
            其实看电视剧是需要机缘的,尤其是近几年的国产电视剧,越发让我不耐烦起来。我这人是这样的,娱乐心态时能够广泛接受各种,但是一旦认真评判起来,便会客观得很,客观也意味着会挑剔很多了。
           B站是个好地方(自从我发现它没广告,又能看大家吐槽之后就入坑了),其实我是在某一次看弹幕时发现了《舞乐传奇》这个神剧,找到了ID为“花卷好吃”的这个UP主,从此坚定扎根B站,注册了账号。花卷君后来搬了很多让人暴露年龄的剧,都是小时候看过的,所以我相信了“花卷安利,必属精品”这一理念,又摸到了她的微博,默默的粉了。然后就看到她推荐《红色》,如此郑重的推荐。这是机缘之一。
           那时候电视上《红色》还没结局,所以花卷先搬了片花。现在有些国产剧相当可笑,提前放出来的预告片花整个就是20分钟带你看全剧,看完预告片花,就是“鉴定完毕,狗血故事,不用看了”,或者是“不错,可以当作拉进度条的消遣剧”。不信的话请看看什么《金玉良缘》《活色生香》的预告片花,甚至去看看传说中众人期待的《琅琊榜》的预告片花,简直是剧透我一脸啊(我这不算黑,实际感受如此)。但是看看《红色》的三分钟预告片花,剪得确实带感,甜蜜温暖到位,国仇家恨到位,气场已经十足,虽然后来发现预告的感觉和正剧实际剧情有很大出入,但这已经算是后话了。这是机缘之二。
           花卷君推荐的时候说这是抗日题材的,她怕大家有抵触情绪,然而这对于我反而又是个激励点。你要说我国出了个良心科幻题材连续剧我不信,但是出了个良心抗日连续剧我还是100分相信的。关于民国时期的故事虽然烂片也不少(祖国抗战胜利60周年庆的时候出了一地抗战题材烂片),但是之前也出了很多不得不提的好片,老早的那些黑白经典不提了,就说比较近的还有《生死线》、《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虽然对那个年代的历史还有战争细节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但是这些剧让我感动,让我敬佩那个时代奋斗着的人们,让我对他们的那种理想那种信仰悠然神往。所以看了题材,还是觉得相当靠谱的。这是机缘之三。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演员。朋友说的对,“你敢想象王宝强演天哥的角色吗”。我真不是要黑谁,但是我不太敢想。实际上每个人心里对看过的演员都有杆秤,我不得不说有些新生代演员我觉得演技让我不置可否,但若他们来演抗日剧我估摸是没兴致看的,他们只适合偶像剧,角色百变也需要能力。所以很多剧我宁可希望主演是我没听说过的演员,这个剧正满足了我的小心思。实际上这个剧除了老一辈演员(例如李成儒等让人喜欢的老戏骨),年轻一点的我就知道小陶虹。所以对于主演阵容的评判,基本上是白纸一张。而小陶虹也算是我小时候很喜欢的演员了,可惜近些年看到她出场少,所以这个剧的好感度瞬间UP。这是机缘之四。
           于是有着这些机缘,完全足够支持我开启认真看剧模式了,我因此没有错过此剧,也算一大幸事。
           在此衷心感谢这部剧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感动。
           P.S.真的好想和天哥听评弹。另外,丹姐的笑太美了我要向你表白~

    ---关于下面讨论的一些想法---
    关于下面很多人不赞同我说女主设定可能不讨喜的问题,我很高兴大家有不同看法,毕竟每个人眼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澄清一下,我这点绝非黑女主,这一切也和性别无关,切勿多想。在大家赞叹女主智商以及小陶虹演技的同时,我希望大家剥离掉表演再来看,只看这个人物本身性格设定。
    我之所以谈女主设定问题主要是我的哥们儿在评价的时候表示对女主做事不计后果这点很不喜欢。当时我说女主真是高智商,终于不是“白傻甜”类型的时候他表示女主处事方面仍旧不脱这个范围。我仔细想想认为这是对的。因为我确实要为西装店老板鞠一把同情泪。而且这可能是我过高的期待了女主的作用所导致的。我一开始觉得最后男女主会强强联合一起杀鬼子来着,于是我当初求哥们儿剧透时只问了最后他俩有没有一起快意恩仇,然后他回答给我的感觉是“女主这么单纯最后怎么可能,结尾只能靠男主啊”。
    所以我对女主的设定是怀有些许失望的心情的。自古以来太多经典名著里面的女主人公设定偏向“白傻甜”三字之内的范畴,尤其是男性作者写出来的,明显女主模式偏于单纯者多。而“单纯”这个词确实是褒义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危险的,说不准再往前走几步就变成了花瓶和愚蠢。我期待佳作中出现更有独立个性的女主很久了(其实《傲慢与偏见》和《卡门》的女主都符合这点,不过类似有个性的女性塑造在经典中感觉还是偏少)。
    所以我的吐槽并非针对女主人好不好,而是说这种故事中的性格设定比较弱,没有我想象中的推陈出新。这也是我并没有说男主设定不讨喜的原因。因为设定这种性子很软糯很忍让的男人作为主人公也倒是少见了,我们见过的超级英雄式的男主太多,反而很少见到徐天这种设定。不过我明显在前文也指出过男主的缺陷,但是大家的槽点都在女主身上。

    另外我想更进一步针对我的“不喜欢”阐述一下。我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白傻甜”这种特性在不同情况下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悲惨世界》?里面明显有两个单纯的姑娘,先是遭受苦难的芳汀,后是芳汀的女儿珂赛特。这俩的属性都是相当单纯的。显然前者单纯到被情郎骗了,还天真的以为情郎会回来,最后生了女儿只能自己养,这我们可以说她是个傻姑娘了,但是我们明显不会去讨厌这个角色设定,她的单纯只会让我们越发同情她的一切,没有人会将她的悲惨遭遇责怪到她的身上。但是相比较而言,讨厌她女儿珂赛特的却不少。珂赛特也是超级单纯天真的姑娘,大家不喜欢她不是因为她的性格,前期看的时候读者也都是觉得她是惹人怜爱的,不过后期她对她丈夫马吕斯的盲目轻信和对养父冉阿让的忽视,导致最后养父对她思念成疾,她都是有很大责任的。
    “单纯”这个词从来都不是错,这个词是个好词,我很喜欢。问题在于在“白傻甜”这种属性之后带来的是什么。人活着毕竟是需要有责任感的。就像一开始军统夫妇在街上杀武藤的时候,我就想吐槽他们开枪有可能伤到老百姓的问题。西装店老板之死,真的是让女主形象严重受损,而且很多事情要不是男主兜着,也真是无法想象的,例如前面医院作案,可怜的医生同事其实也很容易受牵连的呀。所以说喜欢不喜欢,这无关乎什么性别。就好像我明确表示我讨厌金哥这个角色出场太多一样,并不是因为逻辑上或者情节上的作用,只不过我单纯反感欺骗而已。

    最后,如果大家实在纠结这个问题,不妨把这当做我的个人观点,毕竟我当初措辞的时候用了“可能”二字,而且也算一种让步的说法,来反衬陶虹的演技,只是为了突出强调小陶虹对这个角色塑造的成功而已。

    ----2014年11月06日的补充----
    今天看到B站有了官方第一集删减片段的放出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687363/
    不得不感叹剪刀手的凶残啊,其实删减片段里面确实有些挺重要的地方,例如田丹的回眸一笑(一笑倾城,天哥倾心)

    还有,不喜欢我唱反调的真是费心看这篇文章了,多谢给我扣各种大帽子,有些评论神逻辑实在让人迷醉。我这篇是电视剧评论,不是学术论文,觉得我不够客观请走开吧,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堪忧的读者。我觉得我跟这种人辩解也是我自己孩子气了。第一次写长评没有经验,我以后不会再辩论了。
    【详细】
    716912751
  • H
    2021/11/29 23:35:03
    虫三未定档 找来解馋

    看完了cherry,这部电影是在2021年2月26日上映的,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由于虫三迟迟不能定档,就去找了一下这部电影的资源,想着毕竟也是他出演的。其实今年还有一部电影,神弃之地也是他演的。

    cherry像是五个迷你剧凑在一起。各个阶段之间分崩离析。男主在有异地恋女友的情况下对女主一见钟情随后在一起的老套

    看完了cherry,这部电影是在2021年2月26日上映的,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由于虫三迟迟不能定档,就去找了一下这部电影的资源,想着毕竟也是他出演的。其实今年还有一部电影,神弃之地也是他演的。

    cherry像是五个迷你剧凑在一起。各个阶段之间分崩离析。男主在有异地恋女友的情况下对女主一见钟情随后在一起的老套开端看得我内心是有一些无语的。随后男女主火速坠入爱河,但女主由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导致她难以承认自己爱上男主的事实,因此她决绝的向男主道别,告知他自己要去蒙特利尔念书。男主得知此消息后内心异常难过,随即响应征兵,报名入伍。结果女主后悔了自己的决定,并告知男主不去自己不愿意去蒙特利尔了。好家伙,你不是不去了,我他妈入伍必须去啊,然后男女主结婚,男主入伍,成为一名军医,并投身伊拉克战争。

    从战场回来后,男主患上了战争创伤应激后遗症。然后开始嗑药。女主见自己无法拯救男主,于是两个人一起嗑药。嗑药没钱,就去抢银行。后来女主差点因为过量吸毒死掉了,男主希望女主可以远离自己去戒毒,女主告诉他“就算没有你,我也要吸”,好嘛,两个人接着吸。最后男主被当地大毒枭威胁,如果不去抢银行清偿欠付的毒资女主就要死,然后男主就去自爆了。接着蹲监狱蹲了十四年。然后出狱了,女主开着车在夕阳下等他。

    这电影给我强烈的割裂的感受。男主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没有遇到任何正面的影响,在学校的时候没爸妈、老师管教,和一帮狐朋狗友鬼混;遇到个新的心动女孩也是个脑子不清醒的非主流,去到部队也没有遇到好的军队领导,退伍回家后也没得到妥善安置和心理辅导。以上各种因素的堆叠导致男主的堕落成为必然,而女主全程就是个没长脑子的非主流。真是令人非常无语。

    如此刻意的要素堆砌在一起,最终所表达的依然是非常初级、浅显的反战禁毒,并且非常明显的想要把问题归结于大环境。再搭配上故作深沉的摄影和配乐,使整部电影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但因为片中所描写的年代为二十一世纪初,就又能够多一些宽容。

    如果这类型电影只是强行把一些原本美好的人撕碎给你看然后再告诉你战争的残酷,毒品的可怕,那这部电影确实不属于优秀影片的行列。

    唉,但是汤荷兰太帅了,实在是。

    【详细】
    140291098
  • 错别字儿
    2015/2/5 3:55:16
    串串OS 和美化一点Bug [全剧透]
    女主:陆雪妮
    女主日本养母:高岛美智子(李千华)
    女主生母:王玉芬
    女主错认生母:姥姥
    ————————————————开始串联OS—————————————

    OS声音主人:高岛美智子
    日本长野县人,1941年随父、兄,以开拓民身份落户中国东北。
    1944年,美智子父、兄,相继前线参战(推测战死)。(Bug2)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日本
    女主:陆雪妮
    女主日本养母:高岛美智子(李千华)
    女主生母:王玉芬
    女主错认生母:姥姥
    ————————————————开始串联OS—————————————

    OS声音主人:高岛美智子
    日本长野县人,1941年随父、兄,以开拓民身份落户中国东北。
    1944年,美智子父、兄,相继前线参战(推测战死)。(Bug2)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宣布投降,只剩妇女儿童的千余日本开拓民开始返乡或逃亡。
    逃亡路线:方正县-哈尔滨-日本。

    日本开拓者逃亡至松花江途中,因为幼小孩子拖后腿原因,
    集体自杀了一部分日本妇女和儿童,美智子母亲在冰冻的河面把饭团给美智子,
    让美智子活了下来。中国妇女路过,收养了美智子。(Bug1、3)

    在中国母亲抚养长大后的美智子与雪妮父亲(中国人)在青年俱乐部一次华尔兹舞会上认识,
    雪妮父亲追求美智子并在一起,美智子在副食店上班。

    1970年,不能生育的美智子从中国农妇王玉芬处收养一女,在大雪夜带到丈夫身边,
    丈夫命名此女:雪妮。

    美智子,丈夫,雪妮一家三口住在哈尔滨俄式老房子内。
    可能是教职工大院儿,邻里对这特殊的一家总是议论纷纷。

    一次雪妮旷课闲逛至美智子工作的副食店门口,
    美智子责问雪妮为何不上学,雪妮答:同学说她是日本鬼子。

    但仍然有跨越政治的人情在,从不讲话的朝鲜女人会偷偷塞给雪妮核桃,
    粮店的面条爷爷会经常给雪妮家很多碎面条。雪妮一家的条件十分不好。

    在政治运动中,雪妮一家被批斗,雪妮父亲被摔死,
    美智子头发被剪光,他们一家生活在唾弃和白眼儿里。
    (所以雪妮把父亲的坟迁出哈尔滨,痛恨东北的童年。)

    中日建交后,美智子哥哥因美智子母亲去世,
    找寻美智子,美智子带着雪妮返回日本,并呆了两年半。
    雪妮跟随美智子回日本,雪妮在日本学习,成绩优异。
    美智子哥哥劝其留下,但已经在中国生活四十载的美智子,已全然不会日语。
    被日本人认为是中国人的美智子,认为埋着丈夫遗骨的中国才是不得不返回的家乡。

    后,美智子携雪妮返回中国,旁人对日本母女好奇侧目,
    少女雪妮反感中国,向美智子表达了希望再次回到日本。
    (为后来解散上海分部,上司请雪妮回日本,雪妮爽快答应作伏)

    雪妮工作出色,结婚生子,并支付起美智子美容社交的贵妇式生活,
    而美智子也乐在其中。(所以后来雪妮同样方式对待错认生母:姥姥,
    并认为姥姥也会像美智子一样享受物质的一切)

    美智子逝世,美智子哥哥返回中国,
    按照美智子意愿把一半骨灰带回日本高岛家墓地。

    ————————————————一点附加————————————————

    另:
    郁郁葱葱的大树下吹口琴的是美智子,拽吹口琴者裙摆者是雪妮。
    冰冻河面穿和服者是美智子日本母亲,接受饭团者为儿时美智子。

    不得不说的BUG(无恶意,捋故事发现逻辑衔接不上):
    Bug1:OS中 美智子说自己是随父、兄来中国,
    不知为何后面授予饭团出来了日本母亲。
    Bug2:OS中 美智子说父、兄上前线后失去联系,一般很大程度上是战死,
    但是后面居然兄返回了日本。
    Bug3:OS中 美智子有中国养母 但在冰河给予饭团的却是身穿和服的妇女

    个人美化Bug后:
    其实本故事想表达,爱和血缘之间未必有联系。
    亲是血亲,爱是人情。有血亲自然有爱,但有爱呢?会变成亲人吗?

    母狗养狼,美智子的中国养母与美智子,美智子与雪妮,雪妮与姥姥。

    雪妮一开始不懂这种关系,她只认为有亲才爱,所以准备放弃无血亲的姥姥。
    直到,雪妮到东北看见母狗和狼崽,看到郁郁葱葱的树下的美智子与自己,
    才懂得有爱也可以变成亲人,接回姥姥。(完成爱哒传递→_→)
    因此推断,冰冻河面上的那个日本妇女最好是理解成身穿和服的中国妇女,
    递给逃亡中掉队的美智子救命之饭,并抚养其成人。
    这样一来,所有的4对,母女,全部非亲,却全部挚爱。
    这才完美切合主题。

    ————————————————分割————————————————————

    不过,一部处女作导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挺文艺的。
    看的时候总会想到《小姨多鹤》,
    还有雪妮要是换成李冰冰演总觉得更合适,总有这种替代感。

    以上都是按照OS推断,欢迎讨论。
    【详细】
    73681973
  • 十文字一辉
    2023/1/29 22:44:55
    高开低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高开低走,而且是一路走低,直到最后刺穿底线。最后六集用了大约40分钟就快进完了,而且剧情一点没受影响。最近韩国的爽剧,现在是看起来越来越不爽了。

    之前看的财阀家的小儿子。最后复仇还要等几十年之后才复仇成功。人都没了,复仇还有啥意义?迟来的正义还叫正义?

    黑话律师更扯。16集,整整16小

    高开低走,而且是一路走低,直到最后刺穿底线。最后六集用了大约40分钟就快进完了,而且剧情一点没受影响。最近韩国的爽剧,现在是看起来越来越不爽了。

    之前看的财阀家的小儿子。最后复仇还要等几十年之后才复仇成功。人都没了,复仇还有啥意义?迟来的正义还叫正义?

    黑话律师更扯。16集,整整16小时左右,一直到剧情最后五分钟了,所有的坏人,居然没有一个受到惩罚的。全都好好的嘚瑟呢。女主角还over了。就最后几分钟,才把大反派结果了。其他反派一言就带过了。简直是憋屈16小时,才爽5分钟。

    这惊奇的传闻也一个鸟样。狗shi一样的三观。天界是这也不让那也不让,天天就看一帮反派嘚瑟。一群反派手下的打手,十几个人,全都拿着武器到面馆对付主角团。主角团用了能力反抗一下,后来居然还被天界警告了。不可以主动对普通人使用能力这个没毛病。但是对方是坏人,主动找茬也不可以使用能力对抗一下?人间界还有个行为叫正当防卫呢。这都不让使用能力?你让用一普通面馆的员工才有的普通力量对付全副武装的十几个坏蛋?不被打死都算命大了。

    全剧所有的爽点,全都是被天界判定警告的地方。这话外音简直就是告诉你,你不可以爽,爽一下就警告一下,警告五次就剥夺能力。除了主角之外,其他人不仅仅是剥夺能力,还得直接死亡。这么憋屈,还玩毛啊?

    再后面弄了半天,高潮部分还是得靠违反规定去对付反派。而且还得是天界的几个人帮忙遮着。所以说你这剧到底想表达个毛?

    最后一个收尾槽点,前面三级怪,从第一集一直高逼格到最后。结果四级怪了,就来个这?该爽的地方是一点没爽到。不该爽的地方就直接硬爽啊?

    【详细】
    1494781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