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之旅影评

100313555
  • 绣绣
    2020/4/7 19:02:28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考题升级版:你选僵尸还是鬼?

    刚开了一个自娱自乐公众号,刚好写到了这个电影,后台回复僵尸乐园 Or 我选僵尸,可以找到脑(Pian)子(yuan)

    刚开了一个自娱自乐公众号,刚好写到了这个电影,后台回复僵尸乐园 Or 我选僵尸,可以找到脑(Pian)子(yuan)

    原文链接

    (一)

    每年到固定的两个中国传统节日,关于人死后存在形式(鬼?)的种种故事都会成为一个固定话题。

    12482452
  • mdr skywalker
    2019/4/22 0:06:16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性别为本》

    “Be a lady.Be independent."——《RBG》

    “Be a lady.Be independent."——《RBG》

    【详细】
    1012867
  • Sophia
    2010/4/4 19:12:44
    我的糖,每个人的那个糖
    看着电影播放,“过去”也在脑海中重演。。
    不去计较画质,剪切,镜头。。。
    我想再看一遍。。多看几遍。。。
    看着电影播放,“过去”也在脑海中重演。。
    不去计较画质,剪切,镜头。。。
    我想再看一遍。。多看几遍。。。
    【详细】
    314058
  • 王妃
    2020/11/23 11:16:34
    希望的大地

    《希望的大地》以知青的农村生活开篇,从乡村到城市,从看守所到大学,生动再现了1978年的中国初沐改革开放春风时的困惑与躁动以及人们心中渴望拥抱新世界的激情。如第3集,吴文渊和马尘在狱中告别,视听语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堪称全剧的华彩段落。马尘用朱自清的《春》为吴文渊送行,让告别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期待。《春》的朗诵时长1分24秒,镜头数22个,包含了从特写到全景的景别,剪辑朴素,只做了一个升格

    《希望的大地》以知青的农村生活开篇,从乡村到城市,从看守所到大学,生动再现了1978年的中国初沐改革开放春风时的困惑与躁动以及人们心中渴望拥抱新世界的激情。如第3集,吴文渊和马尘在狱中告别,视听语言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堪称全剧的华彩段落。马尘用朱自清的《春》为吴文渊送行,让告别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期待。《春》的朗诵时长1分24秒,镜头数22个,包含了从特写到全景的景别,剪辑朴素,只做了一个升格和一个尾音的延宕,朗诵激情洋溢,音乐非常感人……

    【详细】
    12996228
  • 冬日婵鸣
    2022/3/13 23:49:40
    印度女孩-音乐魔性,剧情无功无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蔻茜所处时代,男女分校,女孩想打板球,必须要有队友,而男性想打,可以随时组队,蔻茜使用机灵的方法想组建团队,结果被老师一一劝退,这点让我非常不适。 整体来说,还是摆脱不了烘托男性的毛病,严母慈父又一次上映在荧幕中,对母亲前期的塑造非常糟糕,虽然后面母亲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首先蔻茜所处时代,男女分校,女孩想打板球,必须要有队友,而男性想打,可以随时组队,蔻茜使用机灵的方法想组建团队,结果被老师一一劝退,这点让我非常不适。 整体来说,还是摆脱不了烘托男性的毛病,严母慈父又一次上映在荧幕中,对母亲前期的塑造非常糟糕,虽然后面母亲与...  (展开)
    【详细】
    14273253
  • 多看电影爱电影
    2017/1/27 8:22:50
    《敢死队3》美式英雄大拼盘

    好吧,敢死队3开头和前几部一样都是在一场战斗中开始,开头他们救出了一个人,敢死队的一个老队员,巴尼的伙伴,在救出他之后,他们开始的新的任务,杀死一个军火商,可是他们发现那个人是他们的一个老队员,斯通班克斯(电影字幕是这样的)他们开火的时候,那个人也发现了巴尼的敢死队,然后在火并后,斯通班克斯上了飞机逃跑了,敢死队员们就在这时开始撤退,在一场激烈的飞车追逐后,上了飞机的斯通班克斯

    好吧,敢死队3开头和前几部一样都是在一场战斗中开始,开头他们救出了一个人,敢死队的一个老队员,巴尼的伙伴,在救出他之后,他们开始的新的任务,杀死一个军火商,可是他们发现那个人是他们的一个老队员,斯通班克斯(电影字幕是这样的)他们开火的时候,那个人也发现了巴尼的敢死队,然后在火并后,斯通班克斯上了飞机逃跑了,敢死队员们就在这时开始撤退,在一场激烈的飞车追逐后,上了飞机的斯通班克斯拿着一把狙,把黑大个#(滑稽)打了,打了两枪,在他们撤向大海的时候,直升机投下了导弹。轰鸣后,老黑胸口靠近心脏的地方被弹片击穿了,在抢救之中,黑了暮。

    先透着么多,总体来说,剧情几乎是1和2的合体,在片子的中间部分是复仇,到最后在最终决战的时候雇主带人来强力支援,然后巴尼靠砸枪开枪的绝技打死boss,然后在爆炸中跑到了逃离的交通工具上。收尾的是敢死队成员们在一起嗨!!

    看点主要是片尾的打戏,尼玛帅爆了!!!新老队员各显神通,把炮灰打的落花流水,毫发无损!!

    【详细】
    8314467
  • jfflnzw
    2017/6/4 11:54:34
    甜蜜再恋

    乖巧可爱的湘琴和直树结婚以后,湘琴一心想成为直树的好帮手,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如何做好人妻的角色,看着直树那么优秀,湘琴总是担心别人会把直树抢走,下定决心立志成为一名护士,可以陪在直树身旁帮助他。经过了辛勤的努力之后,湘琴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护士,热心但却有点迷糊的湘琴总是陷于艰难的境地,而直树也在适应丈夫的角色,多次的帮助湘琴渡过难关,两人的爱情也更加坚贞。来自英国的克莉丝汀因为不满父亲为她安

    乖巧可爱的湘琴和直树结婚以后,湘琴一心想成为直树的好帮手,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如何做好人妻的角色,看着直树那么优秀,湘琴总是担心别人会把直树抢走,下定决心立志成为一名护士,可以陪在直树身旁帮助他。经过了辛勤的努力之后,湘琴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护士,热心但却有点迷糊的湘琴总是陷于艰难的境地,而直树也在适应丈夫的角色,多次的帮助湘琴渡过难关,两人的爱情也更加坚贞。来自英国的克莉丝汀因为不满父亲为她安排的婚事而在幸福小馆遇见阿金,两人的爱恋之路更加曲折但更多是带给人感动,最终真爱战胜了世俗两人终成眷属。最终这些年轻人都逐渐明白了爱情付出的真正意义,是将两人的爱结合,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部一开始就来了个大的(虽然貌似正剧被删掉了但是没关系我看过了嘿嘿嘿),湘琴和直树从校园走入社会,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考验,不过这让他们两个越来越珍重彼此,爱惜彼此。他们也会吵架闹脾气,也会甜蜜发狗粮,真实有美好。直树湘琴真是很经典的荧幕情侣了~

    【详细】
    8580431
  • 岱宗_灰兔酱
    2022/3/20 3:36:30
    暑期何漫漫,人生亦悠悠,岁月岂匆匆(童年剪影)

    一部拍摄儿童的给带着儿童的成年人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看的电影。没有《西小河的夏天》来的烦恼,更无《八月》的煎熬;没有《夏夜骑士》那般聒噪,没有《不期而遇的夏天》这般疼痛,在啼笑皆非恋恋不舍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并找寻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印记——作为城市里“80末”独生子女,与小进的共鸣或许少了些交集;除了独自在家熬过假期的“冷清”情境,却没有他这般“如坐针毡”,反倒很享受宁静夏天里独处的每一个午后影片开头

    一部拍摄儿童的给带着儿童的成年人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看的电影。没有《西小河的夏天》来的烦恼,更无《八月》的煎熬;没有《夏夜骑士》那般聒噪,没有《不期而遇的夏天》这般疼痛,在啼笑皆非恋恋不舍中回忆自己的童年并找寻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印记——作为城市里“80末”独生子女,与小进的共鸣或许少了些交集;除了独自在家熬过假期的“冷清”情境,却没有他这般“如坐针毡”,反倒很享受宁静夏天里独处的每一个午后影片开头两层倒叙垒叠,慢慢拉开记忆帷幕:长大后的小进—跟随外婆回乡下的小进—漫长暑假开始的小进;而四次游走于光阴岁月间的折返穿梭,恍然如梦。空灵悠缓调皮诙谐甚至带着行军号角节奏感的配乐,童心满满未知好奇与天马行空幻想蹁跹的《夏夜曲》,于多重多维度时代元素中乱入的现代“吃瓜”以及很难不出戏的素人演员之“背诵式”台词,让纯粹简单具体充实的童年剪影逐渐偏离,发散,失控

    故事里的小进多面且立体:稚嫩,聪慧,机敏,随处可见的自娱自乐自怡自得,又不乏小大人的成熟、懂事与担当。

    14285606
  • 小司
    2021/10/11 23:10:42
    长津湖让人失望的几点大问题,我认为反而是对烈士的不敬

    长津湖主要有几个很大的问题,导致我对这部电影很失望1.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极其惨烈的一场战斗,影片中完全没有看出惨烈的一面。志愿军与美军的冲突实在是过于轻松。我认为这种修改角度,对于志愿军烈士,反而是种不尊重。2. 长津湖战役是东线发生的第一场战斗,通信塔战斗不可能发生,不然就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影片花大篇幅描述的通信塔战斗并没有史实参考。3. 长津湖战役的围剿战历时数周,而电影拍起来

    长津湖主要有几个很大的问题,导致我对这部电影很失望1.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中极其惨烈的一场战斗,影片中完全没有看出惨烈的一面。志愿军与美军的冲突实在是过于轻松。我认为这种修改角度,对于志愿军烈士,反而是种不尊重。2. 长津湖战役是东线发生的第一场战斗,通信塔战斗不可能发生,不然就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影片花大篇幅描述的通信塔战斗并没有史实参考。3. 长津湖战役的围剿战历时数周,而电影拍起来仿佛只过了一个小时。导演的侧重点让人不能理解。4. 为什么有杨根思如此鲜活的历史原型,却要虚构一个伍千里?讲一些虚假的故事?并不理解5. 抛开历史真实性,叙事结构极其松散,对于整场大战役的把握太差,让人看得很迷失6. 特效,为什么爆炸的特效可以这么烂?为什么?和同类国产片比,烂太多了。7. 吴京易烊千玺的角色塑造相比来讲,都是小问题了。

    【详细】
    13917373
  • 胡茄十八拍
    2017/12/22 22:33:19
    关于硬汉派推理,以及军火案

    一直在想,军火案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违和感,仿佛跟整部剧集格格不入。看23-27集的时候实在没忍住写了个吐槽,当时真是很难过,担心这部剧就此野马脱缰一去不返,那真的是太遗憾了。好在28-32集非常漂亮地把剧情拉了回来,但军火案,仍然是巴尔扎克的手——不是过于完美的手,而是难以契合的手。

    《白夜追凶》的定位,是中国首部硬汉派悬疑推理剧。

    硬汉派推理不意

    一直在想,军火案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违和感,仿佛跟整部剧集格格不入。看23-27集的时候实在没忍住写了个吐槽,当时真是很难过,担心这部剧就此野马脱缰一去不返,那真的是太遗憾了。好在28-32集非常漂亮地把剧情拉了回来,但军火案,仍然是巴尔扎克的手——不是过于完美的手,而是难以契合的手。

    《白夜追凶》的定位,是中国首部硬汉派悬疑推理剧。

    硬汉派推理不意味着主角是硬汉,无论关老师还是潘老师都没硬到哪里去(够了)。这个概念其实是相对于以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为代表的黄金时代古典推理而言。古典推理往往意味着别墅,田园,打猎和垂钓,舞会和饮宴,各司其职的仆人和各式各样的房间……无人生还的风雪山庄,突然横躺了一具尸体的藏书室,坐在安乐椅子里的侦探。这一切离我们很遥远,但又莫名地令人觉得安心,你知道侦探最后总会解决问题,秩序会恢复如初,真相总归会大白于世。[1]

    但这样的世界一战之后便开始消亡,二战之后则不复存在,古典作家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阿婆的《伯特伦旅馆之谜》重现了战前的英式老饭店:脸蛋红红的健康的姑娘,新鲜的橙汁和松软的面包,餐刀戳下去会流出蛋黄的煎蛋,可口的涂满黄油的松饼……马普尔小姐享受它,却也觉得它过于完美,宛如一个精心打造的时间凝固之地,一场漂亮而虚假的表演。旧时光总是令人眷恋,但阿婆和马小姐都清楚地知道,它并没有那么美好,而且永不复来。

    而硬汉派推理则打破了古典模式,它把安乐椅子里的侦探直接拉进了泥泞不堪的穷街陋巷。侦探没有了猎鹿帽、长柄伞、小胡子、毛衣针的加持;很多时候他们自身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酗酒、失恋、离婚、性格弱点、心理障碍,甚至更糟。他们依然用着传统或新兴的刑侦手段:现场调查、物证鉴定、证人走访、数据搜索……但他们身后却呈现出一个更为广阔、细腻、复杂的世界。熟悉而陌生的城市,形形色色的人,灯火迷离的夜总会,酒醉呕吐的暗巷,毫无理由的伤害,极高尚和极卑污的人性,猜疑,信任,爱与恨,某一瞬间的挺身而出或者退缩逃避,以及平凡庸常的生活。

    古典侦探或许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类型小说”,硬汉派推理则一脚踏入了“现实”的疆界。那个世界就在我们身边;侦探也好,证人也好,罪犯也好,也都是身边的人。

    着迷于《白夜追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开始写细节手记的初衷,却是因为剧中所展示的那个,我所熟悉的世界。多年来追欧美剧的时候也有留意细节的习惯,但即便能辨识出一本书,一张海报,一个刺青,一首老歌;也没本事辨认出啤酒、牛奶和麦片是什么品牌。退一步讲,即便能辨认出,它们在我的生活里也不具备“某种”意义。不像哈啤小麦王、营养快线、乡巴佬鸡腿和老干妈,那都是岁月中多么亲切的伙伴,跟康师傅老坛酸菜面一起,在无数个晨昏里唤醒我的向往,温柔了寒窗。

    更为熟悉的,是岁月,城市和人。

    之前曾经和基友说,关老师的最爱和你一样,喜欢吃油泼面哎。

    基友点头说,是啊是啊,大唐宫,这一听就是个陕西馆子啊。

    ——我真没想到这一点,但还真是……理所当然。

    大概就是国产剧得天独厚的地方,它拥有伴你同行的空间与时间,以及一路上的旅伴。外卖兴起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和颐酒店事件也并不久远,大概总有人被某个暴走领导吼过:“反正日子照过工资照发,都TM混吧!”——暴躁而正直的刑警,急于证明自己的毕业生,斯文得有点滑腻的大学老师,衣着鲜艳的外卖小哥,浓妆艳抹的酒吧歌手……相同或不同的职业,相同或相似的面孔,都曾经出没于身边的茫茫人海。我们当中大部分人一生中恐怕都无缘得见一个凶手,更不要说连环杀手——也希望永远不要有这个缘分——但无论高远、王志革、董乾、冯琨甚至幺鸡,于我们都并非陌生人。

    除了军火案。

    仔细想想,军火案也未必就是为了搞出个大场面。大关的失枪,安腾与叶方舟军警两线的盗卖证物总得有个去处。大关的追查已经导致幕后黑手处心积虑去陷害他,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嫁祸给弟弟怎么也得有迫不得已的情势,非同寻常的凶险。这也许是个结构上不得已而为之的案子,但也正是因此而成了巴尔扎克的手——无论军火贩子还是恐怖分子,距离普通人都过于遥远。那个领域属于伊恩·弗莱明、肯·弗莱赛、丹尼斯·席尔瓦,伴随着爆炸与火光,高大上的机构和精巧的道具,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类型”故事。

    真正的军火贩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看过《战争之王》的话,可能会记得尼古拉斯凯奇说过,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贩究竟是些什么人(没看过的话拿“世界上最大的军火贩”这句话搜一下也就搜出来了)。当然,作为一个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其实也涉及不到那么大的阵仗,2013年,纽约市破获了一起号称“史上最大”的军火走私案,涉案也不过254把枪支而已。

    卧底侦破纽约史上最大军火走私案,截获254把枪

    “警方决定派出一名经验丰富的卧底扮成买家打入军火走私团伙。这一‘卧底行动’被纽约警方视为‘最高机密’,只有少数几名高层知道真相。……立下汗马功劳的卧底并未出现在现场。为保护其身份,方便他今后的工作,纽约警方甚至没有对外公布其姓名或者照片。”

    这是纽约军火案新闻中的一段叙述——有点相似,是吧。2012年10月到2013年8月,这名纽约警方的卧底差不多销声匿迹了整整一年,截获了254支枪,即便在任务完成之后,也不能以真面目示人。而且那可是美帝,持枪合法。在本国,七八个人十几条枪,大抵就能冠以“特大”的名号了。

    所以,从规模和框架而言,军火案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疏离感在于,与这个案子相关的人,距离凡俗生活还是太有距离感。我们不知道这二百多支枪在地下市场究竟能卖多少钱,在津港能买得到一套房吗?值得这个东南亚的军火走私集团,以及恐怖分子千里北上铤而走险吗?军火贩子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有正常的工作和家庭吗,不做买卖的时候他们都干些什么?恐怖组织会派一个看起来全不靠谱的年轻妹子去做联络人吗?更重要的,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活,并且正常说话吗?

    硬汉派推理的宗师之一雷蒙德·钱德勒有篇小文章《简单的谋杀艺术》,文中向该派别的鼻祖,《马耳他黑鹰》作者达希尔·哈米特致意:

    哈米特把谋杀从威尼斯花瓶中解脱出来,然后丢到暗巷里……他把谋杀交到那些有理由犯下罪行的人的手里,不只是提供一具尸体;用的是唾手可得的器具,而不是手工精艺的决斗手枪,箭毒或热带鱼;他把这些人物如实付诸笔墨,他们谈话和思考所用的语言就是他们平常用来谈话和思考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是从说话开始的,而且是从普通人的说话开始的。

    至少在说话这一点上,军火案已经背离了硬汉派的初衷,就像在一个人间烟火气的津港陡然立起了一座略显夸张的戏台;然后把角色从城市街巷里粗暴地拉出来,丢进一个观众并不熟悉的的小环境里。这样的题材或许有着种种限制,可能这个小环境不能刻画太具体,可能有些细节不能披露,可能反派智商不能太高?——但这一切不是他们不好好说话的理由。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混过黑道也没见过连环杀手,但我们在身边见过幺鸡和王志革;而金山大哥和辛怡小姐,或许在样板戏的年代里更容易觅得知己。除了林嘉茵的个体命运令人生起悲壮之感——而这很大程度还是建立在我想太多的基础上——军火案实在没什么能让人感同身受的地方。那个戏台高而远,人物和道具面目模糊。

    除了金山的火锅?

    看起来挺美味的,虽然他一边吃着一边纵容手下把老关揍了一顿。

    ……好像更美味了?

    其实看《刀锋上的救赎》时也有类似的感觉,虽然《刀锋》的主线情节比《白夜》更缜密,逻辑链条也更完整,但后半段的越南依然有种悬崖跳水之感。忽然就从嘈杂纷乱的蓟门桥拉去了同样嘈杂纷乱,但完全不是一个情况的芒街;忽然从普通的刑事案件转向了跨国集团、雇佣兵和尖刀小队——虽然也能理解,或许只有那种极端环境下才能催生出安隆汶的死神,但作为读者而言,迎面撞击而来的陌生感还是挥之不去。依然是钱德勒的话:“这个世界可不是一个香气扑鼻的世界,而是你生活其间的世界。有些心如铁石,冷眼旁观的作家就能够从中找到非常有意思的材料。一个人遭到了杀害并没有什么意思,有意思的是杀他并不是为了什么了不起的原因,他的死是我们所谓的社会文明的印迹。”

    硬汉派的侦探,终究还是要回到城市和人群之中去的。

    那里有一切的亲切和美好,也有难以想象的冰冷和恶意。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与人互相伤害,走过人海的侦探,就如同推着一块巨石走向山顶。但那块石头属于我们,那条路属于我们。

    End

    [1]这段叙述观点来自于朱利安·西蒙斯《血腥的谋杀》。原句:“一战之前,古典侦探小说和外在世界相当一致。庞大的乡村别墅还矗立着,里面满是来访的亲朋好友,适度的乡村消遣、射击和垂钓、一班仆人以及各式房间,包括堆满尸体的图书室。这样的世界在二战以前就消亡了,但是侦探小说家假装它仍然存在。……二战结束时,古典侦探小说所带来的安慰已经变得很不可靠。……世界岿然不动这一假象无法再维持下去。”

    【详细】
    90063913
  • 安歌
    2020/10/9 21:43:52
    剧情分析|前两集剧中的伏笔和细节!

    作为细节控爱好者,不管看什么影视剧都会忍不住观察分析剧情暗藏的细枝末节,然后自己去猜测下一步剧情的进展,这剧也不例外。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暗藏的伏笔和细节,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至于对错就一边看剧一边验证吧。

    首先就是苏文谦的那个化名曾思过,很明显就是“静坐常思己过”的意思,根据公开的剧情简介,他曾经是一个很牛叉的狙击高手,

    作为细节控爱好者,不管看什么影视剧都会忍不住观察分析剧情暗藏的细枝末节,然后自己去猜测下一步剧情的进展,这剧也不例外。看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暗藏的伏笔和细节,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至于对错就一边看剧一边验证吧。

    首先就是苏文谦的那个化名曾思过,很明显就是“静坐常思己过”的意思,根据公开的剧情简介,他曾经是一个很牛叉的狙击高手,如今放下狙击枪拿起雕刻刀在闹市中安静地做一个木雕师,当然木雕师可以更好掩饰他从前的职业,不管是手上的茧子食指的异常以及肩膀问题,都能很好和狙击手留下的痕迹相吻合,这些细节想的很周到又不违和,逻辑上也都说得通。那么他到底之前经历过什么打击或者说犯下什么过错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从他狙击手这个身份来看,大胆推测应该是之前杀的某个人让他产生“思过”的心思,并且那个被杀的人和他关系匪浅,不然以狙击手冷酷坚韧的心理素质是不会轻易产生情绪波动甚至自我放逐退隐江湖的。

    然后就是苏文谦和秦紫舒母女的关系。小雪在学校时手里的木雕已经证明她和苏文谦之间有关系,后来小雪打碎西点店玻璃的“犯罪工具”也是一把弹弓,这和苏文谦在警察局登记的弹弓如出一辙。从苏文谦去当铺换钱给小雪定做白雪公主蛋糕来看苏文谦对小雪很是疼爱,而一开始就很冷静的苏文谦因为错过和小雪约定的时间开始变得有些慌乱,更加证明小雪在苏文谦心目中的地位,他们之间这种关系是父女间才有的亲密,但是小雪自始至终也没有喊苏文谦爸爸。此外,从秦紫舒和苏文谦电话时候争吵的语气来看,他们三人确实也不像一家三口该有的样子,当然更有可能是秦紫舒在方校长这个外人面前故意掩饰苏文谦的存在。所以我觉得苏文谦和秦紫舒母子应该不是一家人,小雪也不是苏文谦的女儿,他很可能是出于某种歉疚或者其他特别的原因才对秦紫舒母子照顾有加,而秦紫舒也知道苏文谦的真实身份,他们之间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上面这两点是对主要角色身上的一些线索和人物关系的分析,感觉应该是这剧里埋下的伏笔,后面的剧情应该对这些伏笔做出回应。下面说一些不易发现的细节,专案组在码头设伏叶冠英时通过开伞收伞的动作来传递任务的进展情况;特务狙击手在射杀叶冠英的时候用风车来测风速,这个还是比较符合狙击手射击时候的现实。叶冠英被击伤之后单棱从小孩子身上摸出了一个不明物体(太快没看清),这个物体可能是叶冠英要传递的情报,也可能是其他线索,但从小镜子从下水道里找到的木鱼碎片来看,女特务单棱拿走的东西和木鱼碎片一样,也就是说单棱所在这个水母组织也开始辨识出苏文谦的真实身份了。此时正反两派人物可以说是同时发现了线索,那么接下来两派针对苏文谦的行动就有好戏看了。

    还有就是欧阳得知水母组织消息时候的表情和动作都出现异常紧张,这应该是她个人和水母组织有特别关系的反应,而不单单是基于工作需要的那种,所以猜测她应该和水母组织或者是苏文谦有一些私人恩怨纠葛。

    此外,可能有的小伙伴看剧时候被20万元一个蛋糕惊呆了,这个其实就是那个时期真实的物价水平。学过中学历史的应该都有印象,解放前夕法币严重贬值物价上涨,居民买东西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现金,这段剧情可以说是很还原当时的生活现状。

    以上就是我看剧时候发现的一些伏笔和细节,想一想觉得挺有意思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还有很多其他伏笔和细节我还没发现,欢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做补充。

    【详细】
    129021514
  • Platinum
    2019/2/18 12:56:15
    我可真庆幸我是个无神论者,出生在一个无神论占主流的国家

    隐喻的意思是,先讲了个故事 A,并可以推导 A',因为 A 是可理解、符合逻辑的,所以 A' 也是。

    但是故事 A 本身讲得荒唐,所以就算有人解读各种象征意义,我也还是觉得这片子本身太蹩脚。

    在片子里,除了孩子得病这件事本身,其他都是自然的、正常的。那么 Martin 应该是什么来头?1. 神,不可冒犯,因果律武器;2. 巫术师,蛊降;3. 常人,

    隐喻的意思是,先讲了个故事 A,并可以推导 A',因为 A 是可理解、符合逻辑的,所以 A' 也是。

    但是故事 A 本身讲得荒唐,所以就算有人解读各种象征意义,我也还是觉得这片子本身太蹩脚。

    在片子里,除了孩子得病这件事本身,其他都是自然的、正常的。那么 Martin 应该是什么来头?1. 神,不可冒犯,因果律武器;2. 巫术师,蛊降;3. 常人,投毒。

    片子里排除了 3,然后表现为服从,认为是 1,但是没有仔细确认是否是 2。Martin 咬下自己一块肉,并不能代表其不可战胜,也可能仅仅是人类的疯狂。男主只有持枪恐吓,并朝腿上开了一枪,但是我想大部分人能接受死亡,但未必能抗住疼,男主又是医生,凌迟之类的酷刑应该有希望问出是什么巫术。

    我的疑惑在于,为何全家如此快速的接受 Martin 是神而不是巫术师。如果是想这么快的去接受现实,不如直接拍成《电据惊魂》那种上来就倒计时做选择题了。

    如果是神,不可逃避,那也应该是男主自杀就可以了结,而且这已经偏重了,就像开车撞死人不该判死刑一样。

    但 Martin 惩罚的不是男主本身,而是他的家人,这就是非正义的了,因为男主没有杀家人的权利,这样你不是在跟一个神、而是跟魔鬼在谈条件,那也就不应该信任魔鬼会兑现承诺。

    但是看到有人列举了片中镜头,多处映射耶稣。

    我必使他们在围困窘迫之中,就是仇敌和寻索其命的人窘迫他们的时候,各人吃自己儿女的肉和朋友的肉。

    《旧约·耶利米》19:9 里的这一段,信上帝者觉得圣经没什么问题,但无神论者看着觉得圣经这么恶心的玩意你们怎么会信呢。

    就如同这部电影一样,一些人接受了圣经的设定,觉得一切都没什么问题,这片子到结束,魔鬼 Martin 继续横行于世,杀人犯生活照旧没被抓捕,女儿妻子对杀人犯父亲/丈夫也坦然接受继续共同生活,这么一个怪异的结局,很多人毫不在意,只说这事导演的个人风格,你看其中很多象征性的手法如何如何。

    电车难题衍生了很多傻比版本,在看过各种讨论和解释后,我倾向于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怎么回答问题,更何况在片子里这个版本,是在自己家人里选。

    如果我是男主,先折磨 Martin 并确保他活着,如果拷问不出来是什么巫术,在把他妈也抓来折磨威胁,然后当着他面枪决他妈,处决他,再自杀赎罪。可能结局还是全家死光,起码尽力做到了所有能做的。我觉得不去承担责任、转而讨论可以再生孩子的,算不上人,也不应该有幸存的资格。

    《旗鱼行动》开头,就有一句台词,谈论起电影时说到“这是道德观念,坏人不能赢”但看起来大部分人对这片子的道德观点毫不在意。

    我可真庆幸我是个无神论者,出生在一个无神论占主流的国家。

    另外男主女主我都非常喜欢,男主我最喜欢的片子是 杀手没有假期 ,那个片子中,所有人都超有原则,跟这片子中的形象可谓黑白两极

    【详细】
    99871378
  • 最后的隐士
    2022/6/10 12:50:08
    再谈电影《亡命救护车》观后感
    再谈电影《亡命救护车》观后感。电影讲述了关于人类共有的人间温情的故事,包含爱情、友情和亲情等等。但以我之见,影片的真正主题是关于爱(同理心)与正义感的传导和回流,最终形成一个个完美闭环(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流闭环”吧),从而实现从拯救他人到自我救赎的完美结局...  (展开)
    再谈电影《亡命救护车》观后感。电影讲述了关于人类共有的人间温情的故事,包含爱情、友情和亲情等等。但以我之见,影片的真正主题是关于爱(同理心)与正义感的传导和回流,最终形成一个个完美闭环(我们姑且称之为“爱流闭环”吧),从而实现从拯救他人到自我救赎的完美结局...  (展开)
    【详细】
    14448214
  • 青衿
    2008/11/3 12:58:53
    我是世界壮丽的伤口——个人主义的挽歌电影

            让我们先记住这些名字:Bonnie & Clyde; Thelma & Louise; Mickey & Mallory.他们分别是电影《雌雄大盗》,《末路狂花》,《天生杀人狂》的主角。对我而言,这三部片子有惊人的相似:都是情侣以极端方式对抗社会(注1 :《末路狂花》的两

            让我们先记住这些名字:Bonnie & Clyde; Thelma & Louise; Mickey & Mallory.他们分别是电影《雌雄大盗》,《末路狂花》,《天生杀人狂》的主角。对我而言,这三部片子有惊人的相似:都是情侣以极端方式对抗社会(注1 :《末路狂花》的两名女主角有惊人的lesbian嫌疑,该片有很强烈的女权主义暗示,此处先不论。 注2:极端方式:持枪杀人,甚至滥杀无辜);都是不被社会所容的通缉犯;在片尾都经过了一番生死决战。
     
              但是三部电影的结尾却大不相同:Bonnie和Clyde被乱枪打死; Thelma和Louise 是在警车围捕下,不屈地驱车跃下悬崖(跃下悬崖的定格是我无法忘却的画面,多么让人印象深刻的宣言);而Mickey是Mallory是被抓进警局后,一番浴血奋战后全身而退,其壮举被电视台一不怕死的编导全程跟随直播。考虑到这三部片子的成片年岁,结局的逐步更改很有意思。

            这样的片子,不能用俗眼去看它们。在它们的主角杀人越货,挑战传统道德界限的背后,唱的是同样一首,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挽歌。


            去年,曾在CNN网的头条读到过一条新闻:一对银行破产的年轻情侣,抢劫了七百万美金潜逃,后被抓获。有趣的是,新闻特别提到,他们在远走高飞前,还悄悄在房东的门口停下车,往邮箱里放进了当月的房租。可能是也觉得诧异,该记者借一位受访人之口写道:如果我是抢劫了七百万的在逃犯,谁还会记得付几百块的房租? 该记者似乎对他们满怀同情,在讲述了房东对他们的好评价后,还引述了其中男孩子(似乎就二十出头,确实就只是一个男孩子而已)的博客,其中有一句话我一看就深深地记住了,在他的最后一篇博客中他写道:”I’m not for this world, this world is for me.”

           “I’m not for this world, this world is for me.” 新闻里的这句话不正是我们三部电影主角的宣言吗? 曾经的家庭主妇Thelma & Louise面对男性世界的冷漠与猥亵,一旦举起枪反抗就不能放下;在小镇生活中压抑烦闷致死的Bonnie跟Clyde第一次抢劫后,兴奋得一路对他狂吻; Mallory在 Mickey的帮助下凶残地杀死了总是猥亵她的父亲,却温柔地对弟弟Kevin说:你自由了,跑吧,跑吧。从此天涯海角的反叛路,是要走到山穷水尽玉石俱焚也不肯低头不肯妥协。



            我爱他们的决绝。我也能理解他们的决绝的出处。--是俄底浦斯,西西弗斯那样的人物奠定了西方的基调:英雄与命运的抗争。从希腊时代就开始的航海与探险,一直到近代的美洲拓荒,西方文明一直由这样的英雄主义与个性主义担当重任。
            一个英雄,或者立志做英雄的人,如果生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他可以去发明飞机火箭,电灯电话,唱片电影。生在一两个世纪前,他自可以到美洲拓荒,与天地战斗,错误而英雄主义地屠杀土著,又将殖民者赶出美洲获得独立。再早一点,他可以随哥伦布,麦哲伦去航海,与海盗浴血厮杀,在新大陆发现丰美的资源和财宝。再早一点,他可以是古堡外守护的骑士,为美丽的公主效忠。
             -- 可是,不幸生在今天的西方的人们,注定没有生在产生英雄的时代…...一切发明早已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础。三权分立,民主选举,舆论监督都设立了。银行,社保,工会,教育体系…… 政客的虚伪,机构的冰冷,媒体的喧嚷,一切都被那么天才地设立了。一切体制的过失都被预先谅解了,被过度诠释了。Where are the individuals? Where is the individualism?

               摇滚吗? 大麻吗? 性自由吗? 嚎叫吗? 海洛因吗? 后现代吗?
               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彻底,如同歇斯底里地自慰迎来的高潮,如同任性自私却不知所措的孩子。

               电影里,我们的三对主人公出发了。 他们一开始总是受压迫的对象,出自对彻底反叛的需求方才走上漫漫不归路。 他们青春美丽,是报纸的头条,他们时尚前卫,被人们热爱崇拜,他们有青春的暴戾,又饱含青春的热血,激情,爱与勇气。Mickey & Mallory的照片出现在时尚杂志的封面, Bonnie & Clyde们的Barrow帮,也常被人认出围观。他们受欢迎,因为他们做了每个人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就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他们挺身而出,以个人之力向发达而冷漠,整齐划一的体制挑战。他们是耶稣的另一张面孔。他们是一个曾经英雄辈出的文明在现代化,工业化,体制化的世界中,个人主义的最后的挽歌。

            你看见吗? 当 Bonnie & Clyde 落入陷阱,被乱枪射死,前来检查他们尸首的警察们,是那么忐忑而萎缩,如同射杀了神的凡人,在检点自己犯下的罪。你看见吗? 当 Thelma & Louise飞车跃下深谷,镜头停滞了,如同时间停滞了,如同一切人都在向她们致敬。你看见吗? 在更彻底的《天生杀人狂》里,Mickey & Mallory浴血扫除敌忾,全身而退,摇滚乐响起,似乎在宣扬为英雄而唱的颂歌。我喜欢 《天生杀人狂》的电影原声,尤其喜欢那首”waiting for the miracle”,第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Baby, I've been waiting,
    I've been waiting night and day.
    I didn't see the time,
    I waited half my life away.
    There were lots of invitations
    and I know you sent me some,
    but I was waiting
    for the miracle, for the miracle to come.

    宝贝我还在等着我一直在等着
    该来的没有来 半生已经过去了
    有许多邀请,我知道你也曾给我,
    但我一直在等着
    等待奇迹,等待奇迹到来

         等待奇迹久久不至,就像等待一个不到的戈多,几乎是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写照。不同的是等待奇迹不到的Mickey,他拿起枪自己行动了,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奇迹,以慰籍那久久不至的等待。而性无能的Clyde在经历无数枪林弹雨之后,终于有了性能力,那也是这样的反抗造成的给自己的奇迹。
        他是真的爱她,而这是他爱她,给她自由的方式,极端了点,古怪了点,可是她懂得。
    Bonnie懂得,Mallory懂得,———— 所以,他们成为了电影中的一个传奇。不为犯罪,只为爱情。

          承认吧,在多少个暴风雨的夜里,年轻时候的你心中,也曾闪过一丝不知如何是好的惶惑,和天涯浪迹的冲动,在被世俗生活磨光锐气以前,你心中一定也盘旋过这样的一句话 ————

           “I’m not for this world, this world is for me.”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Bonnie & Clyde; Thelma & Louise; Mickey & Mallory.
    【详细】
    15443860
  • LOONG飞
    2021/10/30 23:33:03
    『将错就错』低配杂糅

    『将错就错』

    亮点在于田亮的全程四川话方言,

    在陈小春和熊黛林没登场之前,

    小沈阳的表演还是能看的,

    但是,

    在两个真正会演戏的演员出场后,

    小沈阳一贯的二人转演法真心没法看了,

    剧情上能够看到泰囧、甜心巧克力、心花怒放等片的影子,

    着实不怎样。

    『将错就错』

    亮点在于田亮的全程四川话方言,

    在陈小春和熊黛林没登场之前,

    小沈阳的表演还是能看的,

    但是,

    在两个真正会演戏的演员出场后,

    小沈阳一贯的二人转演法真心没法看了,

    剧情上能够看到泰囧、甜心巧克力、心花怒放等片的影子,

    着实不怎样。

    13963345
  • 心路飞扬
    2021/10/15 23:06:15
    神怪生活艺术片。看得昏昏欲睡,大段的脑中对白,我觉得是主观臆断,又是推测想象,天马行空,什么都没有看到。
    神怪生活艺术片。看得昏昏欲睡,大段的脑中对白,我觉得是主观臆断,又是推测想象,天马行空,什么都没有看到。 女主带着女儿来到一个乡间别墅,大概要度过一个夏天的时光。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女邻居,女邻居告诉她,她和自己的丈夫在这里用全部身家买了几匹马,指望着将这几匹...  (展开)
    神怪生活艺术片。看得昏昏欲睡,大段的脑中对白,我觉得是主观臆断,又是推测想象,天马行空,什么都没有看到。 女主带着女儿来到一个乡间别墅,大概要度过一个夏天的时光。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女邻居,女邻居告诉她,她和自己的丈夫在这里用全部身家买了几匹马,指望着将这几匹...  (展开)
    【详细】
    13926215
  • 木谷
    2020/1/21 16:34:56
    夏天的秘密,邪恶的种子
    12179166
  • 正小玉
    2017/4/5 10:18:23
    恶魔在身边

    昨晚重新刷了两遍恶魔,年近30的我还是被无尽的撩到,记得上一次看是在4年以前,就被男主各种眼神和笑容融化,记忆最深的就是小悦帮他擦药,他盯着她的那个毫无防备的眼神,把小悦的心绪搞乱了,也把我的心绪搞乱了。

    现在的心情真是跟那时候没差,难道说明我还是之前的那颗少女心,只是,从那时到现在一样,都没有碰到那样的恶魔。

    重看十年之前的剧,觉得还是如此的好看,无论男女主的颜值,

    昨晚重新刷了两遍恶魔,年近30的我还是被无尽的撩到,记得上一次看是在4年以前,就被男主各种眼神和笑容融化,记忆最深的就是小悦帮他擦药,他盯着她的那个毫无防备的眼神,把小悦的心绪搞乱了,也把我的心绪搞乱了。

    现在的心情真是跟那时候没差,难道说明我还是之前的那颗少女心,只是,从那时到现在一样,都没有碰到那样的恶魔。

    重看十年之前的剧,觉得还是如此的好看,无论男女主的颜值,打扮,演技,剧情,都是没话说,非主流的男主造型及恶魔似的坏笑(估计换一个人就完了,也只有小美能hold住),反而让你觉得恰到好处的帅气,男女主常有的台湾腔的深情表白并不让人尴尬,而觉得小心脏砰砰跳,剧情跌宕起伏,甜而不腻,刚刚好。

    阿猛骄纵霸道,但是不失温柔,心思细腻,总是可以及时的很恰当的照顾女主的小心思,无论是当小悦讨厌自己哭鼻子的时候,他告诉小悦,她有很好的朋友,还是当看出小悦圣诞夜不开心时,想出躲猫猫的游戏,而跟小悦的独处与表白,从奶奶家跑出来那次,看到小悦哭,冲过去用风衣把小悦裹住,心疼而深情的告诉她,我最高兴的就是你的喜欢,只要认清自己的方向,其他的都不要管,当小悦为了伤害到美帝而难过时,他又霸道的说,我才不管会伤害到谁,除了你,别人我都不要,吃醋时的阿猛最可爱,看到小悦的暗恋日记,气到不行,但是看到她发来的照片又恶魔似的甜笑,就像他说的,每次都拿她没办法,总是逼他说出真心话,祝福从来不属于恶魔,直到她为他画出了幸福的形状。

    小悦是那么的善良和勇敢,并不玛丽苏与傻白甜,她的信条就是如果爱就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她并不后悔对阿慎和阿伊的暗恋,因为让她更加明白她更爱的人是阿猛,让她更加明白,她是会多么依恋他,举手告白,大声告诉他,她最喜欢他,她喜欢他的全部,就算从一开始她就知道他是一个恶魔。她不会让他孤单,跟他有关的事情都会异常敏感,总是为他担心流泪,看到他的手受伤,隐瞒自己的情绪,她会紧紧抱着他,她让一个恶魔从对幸福不适到相信幸福,她总能拯救他。阿猛とずっといっしょにいていたい!

    再次看剧,发现每一集都是全程虐狗,什么举手告白,风衣抱,壁咚,地咚,沙滩咚,浪漫到窒息。我一直在思考,到底阿猛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小悦的呢,在我看来,在第一集之前就应该开始喜欢了,他从爸爸那里探听到小悦的消息就已经开始暗暗观察她,当他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简直就是大恶魔降临,但是,这就是他自己的方式,他自己的表达方式,他希望不一样。剧里每一个人都有很鲜明的特征,泪点特别多,笑点也超级多,全程不会觉得枯燥,从来不会让你觉得需要快进。

    到目前为止,看过那么多偶像剧,追过都教授,羽皇风天逸,healer,卫将军,肖奈大神,夜华天君,不得不说,我最爱的还是阿猛这个恶魔,我最喜欢的还是十年前的这部电视剧。

    阿猛说,在世界的每一个可能的角落,我们一定会认识,因为我,就是会找到你。

    我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又会回来刷剧,我希望那时候会有一个恶魔在我身边。

    还有,有一个疑问,为啥这部剧没获得金马奖,为啥男女主没获得金马奖?有一个遗憾,为啥男女主没在一起。还有,我入坑这么深,我还能找到男朋友吗?

    【详细】
    84591345
  • 我是尾号2473
    2018/6/6 22:23:14
    最后的诗句,是我们都回不去了
    20年前的台湾,是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奇迹的典范”。 但是这样的台湾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台湾,企业生存难、创业门槛高,产业创新乏力,政府对经济社会影响能力越发微弱,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 尤其是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和自身的坐井观天,...  (展开)
    20年前的台湾,是如日中天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奇迹的典范”。 但是这样的台湾早已不复存在。 现在的台湾,企业生存难、创业门槛高,产业创新乏力,政府对经济社会影响能力越发微弱,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 尤其是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一无所知,和自身的坐井观天,...  (展开)
    【详细】
    941721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