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火花》的存在,《宽松世代又如何》应该牢牢占据2016年度最佳日剧的位置。
这无关收视率,无关圈粉数,也无关演员阵容关注度,总之无关除了剧本质量之外的任何事项。即便会有人嗤之以鼻地吐槽宽松世代仅仅是类似80后的一种情怀展示,和某些人气大起大落的青春噱头片没有两样,你也很难给这部片子从技术和理论方面挑出什么严重的毛病。
“宽松世代” 的确是类似我国80后的存在。
正是这样一群在长辈眼中没有责任心、不思进取又极具个性的一代人,如今正式开始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那些曾经不假思索毫无根据的片面评价在个性化程度变本加厉的更年轻一代面前,自然烟消云散。
坂间正和
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巨额拆迁款,买理财还是做生意,存定期还是买房子,屌丝们日思夜想如果给我几个亿几千万应该怎么花的经典哲学问题眼看即将变成现实。没有被金钱击倒的坂间正和继续延续着刻意理想主义的装逼设定,心中所想也能代表部分宽松世代的理想胸怀。
钱虽是好东西,无数人奋斗一生为了钱,得到钱仿佛就是人生终结,无所事事的人生变得不再有意义,天啊,我要这无数金钱何用!这就是正和的真实想法。
他是认认真真在搞笑的,正因如此,家庭成员的各怀心事才没有令本该发生在普通家庭宫斗剧最终变成鲜血淋淋的战场。搞怪的配乐和浮夸的表演恰如其分地转移了对于家庭矛盾的注意力,所有观点最终在宽松世代和醒悟世代的三观差异中沉淀下来。
太厉害了,并不是指经营百年的家族酒坊,而是对3亿5千万日币的惊叹,同理对应90后的“醒悟世代”,注视着宽松世代的老前辈们,俨然就是保守的失败者。不得不感叹时代变化的残酷。
总是轻蔑地谈起90后,却从未深刻地分析其中缘由,更别提用更加善意的方式求同存异,这就是狭隘与宽容社会价值观和包容度的区别。通过招聘妹子不多的戏份能明显看出醒悟世代并非本剧主题,却是站在独立角度深入浅出地展示出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无可奈何。
总是说60后70后墨守成规,那么80后的个性表现就是敢于挑战和突破常规。至于90后么,看到撞得头破血流的80后虽然勇于改变却死伤大半,虽然出了虎穴却总是又进狼窝,倒不如总结失败经验后返璞归真。要么从一开始就心狠手辣,要么干脆像将头埋在土里的鸵鸟般岁月静好,反正90后如何发展,最终要看60后70后的爹妈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收获如何。
你很容易想象80后进入职场起早贪黑卧薪尝胆,好不容易推翻了70后的统治当上管理者,却发现90后的新入职员工开着70后父母赠送的豪车来上班,慢条斯理地对付着一天又一天的工作你能怎么样。
你也很绝望呀。
宫下茜
茜的朴实质感同样从正剧延伸到特别篇,身处世俗却不陷入世俗,超脱却不好高骛远。茜不止一次劝正和要与现实生活妥协,却忘记自己正是被正和身上尚存的天真烂漫所吸引。
果然人类都是奇怪和矛盾的动物。
就像正和推己及人地认为失去有事可做的快乐会让每个人迷失方向,根本不会明白屏幕外张牙舞爪的呐喊,卧槽这种人生躺赢的机会给我来一打!
靠着不断工作来积累财富,并同时在生活中不断消耗财富,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努力也许并没有让生活变得更好,只是没有变得更差而已。在驱动人生转折的重大利好面前,理想往往看起来像一堆狗屎,怀抱理想的人则看起来像是疯子。
道上万里部
自带体系的万里部每次出场都兴师动众,33岁才从大学毕业的回头浪子在OB访问中偶遇既是学长又是曾经被训斥得体无完肤的杂碎山岸,传统的日式前后辈交往场景被反转得黑白颠倒,令人大呼过瘾。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这不正是可爱又迷人的万里部么。
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大学生比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熟知的三教九流,简直就是开胃小菜。以为早工作两年就可以信口开河,随意践踏后辈自尊的所谓传统和规矩,恐怕真是到了需要被颠覆的时候。起码从宫九的角度,能够如此轻松却异常深刻地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柳乐优弥与太贺对于角色的成功塑造也实在功不可没。
山路一丰
相对而言生活最为稳定的小山老师顺利地延续着四平八稳的生活,在学校中当上了年级主任,起码开始进入到中层管理者的级别。作为宽松世代的另一类代表,却总是在别人眼中的羡慕和谬赞中找不到自我人生的意义。
我们总是隔三差五从七大姑八大姨口中听到这种评价:谁谁家的孩子工作稳定,谁谁家的孩子当上了单位领导,谁谁家的孩子娶了漂亮媳妇。她们谈论这些的时候,确定无疑地过滤了谁谁家孩子深夜苦读的辛酸,残酷职场斗争胜利之前用尽的手段,以及从物质到精神对漂亮媳妇的360度全方位满足。
正如小山在人前享受着年级主任的风光,却要受尽前辈和家长之间的夹板气,每天将精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时间过程,就连对教育事业本身的兴趣都被消磨殆尽。所以急流勇退一定存在原因,无论是否被别人了解,无论睿智还是无奈,小山做到了当下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别人其实无从指摘,当然,最后的反转也在意料之中。
有关替别人着想
过分的设身处地其实就是自私的另一种极端。
我们喜欢反省自己,更喜欢评判别人。小学思想道德课时总能听到夸奖别人时诸如勤劳、善良、大方、聪明等形容词,却在长大很久以后才明白,“不多管闲事”是一种多么重要的品质。按照这个逻辑,“祝你幸福”其实和“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放心了”一样,都是多此一举。
你觉得宽松三人组的重逢,小山一顿对正和的臭骂,值得点赞?
这顿酒是谁邀请谁呢?正和打给小山。为什么呢?要不要放弃历经数代的家族酿酒业,正和考虑的近乎崩溃。这关系到整个坂间家族未来的方向,正和不愿就这样将一切搞砸在自己手里,于是找许久未见的小山聊天解压。诚然小山已经走上中层管理岗位,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起来更加棘手,这并不能成为对一年未见的好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大放厥词的借口。
这样的小山,是年级主任,而不是朋友。
好在后面有神转折。
有关自我认知和在别人眼中的模样
我们在别人眼中的模样,和内心中自己理想化的模样,也许相去甚远。
因为你也许永远不知道别人心中关于自己的全部想法,更不可能对没有付诸实践的想法去解释或者应对。除了法律上的大是大非,世间其实并没有对错。别说不同人之间的想法,就算是自我内心的矛盾,也许穷尽一生都无法解脱。
这并没有谁对谁错。正和、小山、万里部都是。也并没有谁好谁不好。正和、小山、万里部也都是。你能透过剧集看到一幕众生,了解到身处在特定时代和阶层中的各种活法,就足够了。
想吐槽小山很容易,年级主任不过是因为怂逼才守身如玉三十年的老处男。
想吐槽正和也很容易,不为金钱所动的家族企业救赎者么,不过是好高骛远脱离现实而已。
对自己认识最为清醒的是万里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反差最大的也是万里部。
山岸对万里部的评价说出了大部分观众及戏中角色的心声,然而万里部内心十分清楚自己的位置,三十多岁还在上学,拖家带口,还有过犯罪记录。清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处境并不是什么负能量,看清现实直面未来反而才最有勇气。
小山辞职后最紧张的是坂间,一边因为自己的过激言行懊悔不已,一边多此一举地搜索起小山再就业的对策。
万里部说的很对,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搜索,难道三十多岁还在上学并且存在犯罪记录就是我未来全部的人生么,这不是扯淡么。
永远不要让别人给自己下结论、贴标签,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酷吧,结合之前说过的80后的蜜汁自信,即便最终结果是然并卵。
所以说是宽松世代啊。
有关神展开
特别篇中的神反转,几乎全部都和小山沾边。越是平庸稳定的人生,越是容易酝酿反转情节的天然沃土。宫藤官九郎将出其不意的反转情节过渡得顺其自然,神展开既有神奇之处,又不会显得突兀和不合常理。
比如宽松三人组时隔一年再度相逢,小山关于事业家庭的一番宏论说得正和自惭形秽,难道这就是特别篇的主旨么我差点就信了,转眼之间正和借着酒劲一脚将小山放倒,一通粉拳将戏里戏外的苦衷吐了个明白。
哪里有真理,哪里有应该,说的都是屁话。你就是个讲台教书的,你既没体会过为家族酒坊研制出新产品的成就感,又没体会过连续10年亏损的辛酸,你不过是一棵温室盆栽,你跟我谈什么狗屁生活和人生理想。
这是正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即便后来酒醒意识到自己说了过分的话,也不过是残酷的事实而已。结合前面谈过的有关内心自己与别人眼中自己的评价差异,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一切都可能是假的。你也不必在乎别人说了你多少好话,无论怎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
再比如小山辞职后的形象变化,即便再牛仔再嘻哈,也不能算作是夸张的装扮,然而在正剧成功的人物塑造下,一个简单的换装还是产生了神奇的爆笑力量,只能说明小山这个角色设定的成功。
久美的落跑以及未来就拜托给你了,如此反转,真是恨不得给编剧跪了。可怜女重回DV男怀抱的恨铁不成钢桥段再次上演,放到这样一部剧中的这样一个情节里,恰如其分地形成了足以扭转乾坤的反转效果,点到为止的表现形式没让家暴情节丝毫影响小山自作多情的孤苦。
宫九在这里难得地认真了一下。
针锋相对的台词看似在抬杠,却说出了最真实的道理。小山说,久美我一定会给你幸福。久美说,呵呵呵好奇怪,我其实一开始就没有期待过幸福啊。
这是在说气话么,并不是。
就像质疑怎么可能有人不爱钱呢,那么刚好就碰到一个不爱钱的人一样。不由自主用自己的立场和逻辑为别人做规划,就会发现别人都是傻叉只有自己的选择才有价值。
家暴男的确渣但是久美认为这还在可承受范围内,也许镜头调转以渣男的视角拍一部戏会有意想不到的展现呢,谁又知道呢。
倒不是要为家暴找借口,前面刚说完不要妄下结论,既然久美选择回去,应该有自己的理由,甚至都不能算是苦衷。
每个人的每个选择,本来就是要承受这个选择的所有方面,包括好的和坏的,只要当事人心甘情愿,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过问呢。
最好的场景
一定要在通篇范围内选择篇幅够长且寓意最好的场景,我会选择笠木久美与宫下茜当着众人对“责任”一词各抒己见。
小到一个玩具,大到一条性命,自从一个人长成到可以主动与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发生联系,这个词便会常伴左右直到人生尽头,想要站在道德高地居高临下或者挑拨离间,选这个词准没错。
无论是跟谁情投意合眉来眼去还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都要首先分清,这是谁的责任。如果这件事跟你无关,那么请你闭嘴。
作为人类,要理性地考虑感性这件事,所有的处心积虑不过是为了生活过得更舒服而已。
那么假如不在乎责任就可以做到很舒服,是否还有必要舍本逐末呢?会有圣母挑出来说有人将因此受到伤害,这是没错。那么,所有人一起在乎责任,就不会有人受到伤害么?圣母是没见过因为责任受到伤害的人么?
宫九留了一道开放题。久美对茜的台词完全可以复制到没喝多少的正和身上用来怼小山,只是没想这么早就让人陷入沉思罢了。倒不如像茜和万里部一样拿得起放得下,人生中还有很多比争论更有意义的事情。
爆笑不断
除了正理之外的高能爆笑点也是层出不穷,据说又已经被截成各种专辑发出去吸引非日剧粉前来驻足了。
比如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草鞋梗。一个如此卑微的配角需要用心到如此地步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日本战国时期家臣的谦逊感,从开始一直中二到最后,也算是有始有终。
比如众人有关中华料理的怨念,归根结底是道上夫人对于家庭生活拮据的吐槽而引发的番外话题,虽然无关主线痛痒,却精彩极了,最后还为万里部的中国留学之行埋下悬念。
比如家乡的乡亲父老对于小山的夸张膜拜,既颠覆了正剧中小山自始至终的弱鸡形象,又为接下来的反转铺垫了缓冲的余地,纵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抵不过苦守童贞三十年需要寄希望于夜深人静出没在大街上的欧派来终结处男生涯的窘境。
比如其实熟悉套路之后很容易猜到的两个结局,即正和的致富梦和小山的辞职都最终回到原点。俗套的结局,设计出足够闪光的理由,就显得脱离了低级趣味。
比如小山的辞职信,洋洋洒洒一厚沓,可见对于工作的不满也是彻底溢出了。主任读了许多天还没有读完,于是阴差阳错地留下了小山。这种设定虽然也可能与现实产生较大出入,至少明知道这是个套路的情况下还能开心一笑,足见编导对于剧本细节的用心。
一场虚惊,一出闹剧,所有人各归各位,仍旧活在自己的原始轨道。对了,万里部倒是要来中国留学一年,倘若能来天朝取景再次追加SP,简直是要大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