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子在太子要冠礼的当天,亲自勾引了一个女官,亲自做了个局,勾引皇太子身边的人来听墙根,要扔个空白卷轴下去勾引皇太子上勾。
听起来好复杂有没有?
好烧脑,有没有?
可我就不明白了,他怎么知道皇太子是个傻逼,明知道有人要上城墙扔东西,还能一本正经的在墙下坐着看,也不派个人埋伏在上面盯着。
万一太子搭不上这沙雕的戏路,决定快刀斩乱麻,随便从他表哥手下找两个亲信,管他吴内人,张内人,卷轴、白绫直接从城墙底下就给截了?一票捆起来,等着冠礼之后送给皇帝老爹看,大王子这个戏还怎么唱?给自己找屎吃?
哎,大概是编剧偷偷告诉他,太子一定会跟着他的剧本走的吧。
皇太子的操作就更迷了,你知道大王子要从城墙上往下扔东西,就算你要做局,你好歹安排个心腹在城墙上守着吧!
是,我知道你换了卷轴,可你就这么放心大胆的坐在下面等着往下扔吗?
就算一切如你所愿,你难道不需要把这女的抓起来,押到你爹面前去对峙吗?否则你真打算坐在下面,等着看吴内人给你扔个歌功颂德的卷轴下来,给你哥脸上描金吗?!
假如一切如你所愿,这个场子,你打算怎么圆啊?
当然,太子可能也很委屈,毕竟是编剧要求的。
为了一个卷轴反转来反转去,搞得眼花缭乱,一会儿有字,一会儿空白。
但是完全是扯淡啊!
先是太子一本正经的告诉所有人,我可以模仿大王子的笔迹。
然后大王子貌似智商上线了三集以后,忽然跌破为0,自己直接认了。
我就不明白他当时在紧张点什么,太子手上仍然没有任何证据啊!
“这女的诬陷我,她说我勾引他,她有证据吗?我没有给过她任何东西,我不知道卷轴里面是什么。”
卷轴上假如有字,“太子亲口说了,他会模仿我的笔迹。”
“这一切都是太子的阴谋!跳楼那个宫人是皇后的旧人,不如查查现在这个女的跟跳楼那个宫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大王子可以拿来为自己辩护的话,实在是太多了,他为什么要招?老大,你一开始布局时的智商到哪里去了?
这情节走向深深的透露出了一种编剧转来转去,转到最后把自己转糊涂了,结不了案。只能让反派智商一秒下线,自己露馅了事的……悲摧感。
对了,皇太子加冠礼的地方,皇帝,皇太子、满朝文武百官都在一箭之地的地方,城墙上连个站岗的都没有,天子威仪何在啊?
大王子有这么个本事,随便就能运个女官上城墙,他还折腾什么劲儿啊?直接找个神箭手,从城墙上两箭下去,干掉老爹和三弟,你就能登基了啊!
这么儿戏的朝廷,别说权谋剧,感觉扔个宫斗剧都活不了三集……
科举案就更可笑了,春闱考题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一个小红盒里,就拿一把锁锁着,钥匙交给了一个老仆人,也没人看着他。
明天就要开考了,卷子都封好了,主考官还可以见客,还能送客!
存放着考题的屋里一个人都没留,个看守的士兵都没有啊!
果然真的是好儿戏的朝廷呢!
别的反转剧猜不到下一步,是因为编剧高明。
这剧猜不到下一步是因为……你是真的搭不上这狂奔的思路啊!
在某些同志的鞭策之下,把科举一案看完了,实在是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老实说,这片子服化道也不错,制作上心,演员表演看着也舒服,罗晋虽然老了一点,但也还凑合吧,女主虽然路人脸,但也不出戏。抛开权谋悬疑,日常恋爱情节也处理得挺不错的。
但为什么编剧非得跟这种连环套,非得正邪两边都拿着编剧剧本才能往下走的,悬浮式悬疑剧过不去啊!
按说以编剧的水平认认真真写一个现实的权谋桥段也不是写不出来,有些地方细节也编得挺圆乎的,但就是架不住地基不稳啊!你这细枝末节编的再圆有啥用啊?
一个老奴单枪匹马就可以偷考卷!
太子为了下个先手,直接动国本也就算了,他居然跟主事的说,万一事发了,我让你当东宫属僚?
是他傻逼了,还是他觉得对方傻逼,还是编剧自己傻了?
科举舞弊是要掉脑袋的呀!
这种事儿万一事发了,人就挂了,当什么属僚?
老师一看,天下能把我的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我的学生。
皇帝一看,天下能把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他自己。
天下人这么闲呢,个个都是笔记鉴定专家呀,对这种事儿居然还有共识?搞得跟呈堂铁证了一样!
好吧,就算这种事是有共识的,天下人都知道能把老师的字写得这么像的只有太子,结果这事反而太子自己不知道是吧?所以他才傻呵呵的自己去写,把证据送到老爹面前?
我说句实在话,就现在的情节来看,太子一无才德,二无底线,难怪他老爹看不上他。
皇帝也是无奈呀,你瞧瞧编剧给他塞的那几个儿子,老大是个蠢货,老三还是个蠢货。
就老老实实的设计诡计不行吗?
现实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连环套?
就是因为做不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