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拼

  • 主演:
  • 地区: 中国大陆
  • 年代: 2017

打拼影评

128841585
  • NaNa酱
    2018/1/28 12:50:09
    我们也是中产中年的大多数
    是受过良好教育,内心纠结的中产中年;在乎社会地位 在意别人的评价,又时时内心为自己开脱…我们即将到来的中年 大概也会如此,刷朋友圈艳羡别人的生活 知道人家过的其实也很糟糕 居然浮现了一丝笑容…回不去年轻时的理想纯粹,也无力去教导影响他人,inner peace才是归宿 ...  (展
    是受过良好教育,内心纠结的中产中年;在乎社会地位 在意别人的评价,又时时内心为自己开脱…我们即将到来的中年 大概也会如此,刷朋友圈艳羡别人的生活 知道人家过的其实也很糟糕 居然浮现了一丝笑容…回不去年轻时的理想纯粹,也无力去教导影响他人,inner peace才是归宿 ...  (展开)
    【详细】
    9108223
  • 水煮海东青
    2018/7/28 1:15:11
    纯粹的意淫剧,3分不能再多,棒子的舔狗们居然把这玩意弄到7分?

    通篇与历史完全对不上,完全是棒子的又一魔幻现实主义yy大作。

    虽然棒子(我实在很不想用这个称呼,但是忍不住了)缺乏历史知识、自说自话、狂妄自大的特点我们都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然而《华政》还是刷新了我的印象不止连基本知识都没搞对,而且一派胡言这里的情节,前情就是萨尔浒战役以明、朝鲜联军的大败而告终,然后明朝决定“监护”朝鲜(能想出这个词我也是醉了),即干涉朝鲜内政,于是把朝鲜大臣们

    通篇与历史完全对不上,完全是棒子的又一魔幻现实主义yy大作。

    虽然棒子(我实在很不想用这个称呼,但是忍不住了)缺乏历史知识、自说自话、狂妄自大的特点我们都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然而《华政》还是刷新了我的印象不止连基本知识都没搞对,而且一派胡言这里的情节,前情就是萨尔浒战役以明、朝鲜联军的大败而告终,然后明朝决定“监护”朝鲜(能想出这个词我也是醉了),即干涉朝鲜内政,于是把朝鲜大臣们惹毛了。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这就是棒子自己YY的段子。请无视翻译组的渣翻译,连我这个不懂韩文的人都知道这里说的不是“梦九”,是蒙古不过韩迷翻译《华政》翻译得很有意思,字幕组翻一个剧的字幕一般都是几个人一起翻所以韩迷翻华政的时候出现了前半集翻译的比较准确,后半集翻译的渣成泥的情况所以就能知道是谁认真谁不认真了

    9545539
  • 亦可
    2017/8/17 23:25:37
    镇南关大捷,你还知道那段历史吗?
    对镇南关这个地方,很多人还是从历史课本里知道的。很多教科书都是这样表述的:“在中法战争中,中队英勇战斗,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并收复了谅山,就在前线胜利进军声中,软弱、一味求和的清‘乘胜即收’,与法国侵略者加紧谈判,最后竟在年6月9日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也许很多人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熟悉,但对中法战争知之甚少。

     
    对镇南关这个地方,很多人还是从历史课本里知道的。很多教科书都是这样表述的:“在中法战争中,中队英勇战斗,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并收复了谅山,就在前线胜利进军声中,软弱、一味求和的清‘乘胜即收’,与法国侵略者加紧谈判,最后竟在年6月9日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也许很多人对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熟悉,但对中法战争知之甚少。

           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一次中方胜利的战役,而冯子材也凭其战役被载入史册。而《龙之战》就是讲述冯子材率领广西狼兵和法国陆军的一次战役。关于中法战争和镇南关大捷的历史史实,大家可以查阅相关历史书籍进行了解。我在这里主要谈谈这部电影。

           首先,电影的名字不够直接,作为历史片战争片不必像文艺片那样矫情,直接开门见,比如《冯子材》、《镇南关大捷》这样的片名绝对比《龙之战》要好很多。我们可以看看之前拍过此类经过真人真事改变过的电影作品,《末代皇帝》、《湄公河行动》、《血战钢锯岭》、《金陵十三钗》……也许是导演对史实改动较大,不敢用太直白的名字,或者艺术总监想突出中国龙的象征,然而这些都是自以为是的顾虑。我想起《私人定制》里曾说电影是最俗的,文盲去看都能乐呵起来,电影走的是人流量。商业片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票房越高越好,人气越高越好。遗憾的是,很多人看到《龙之战》这个名字就不想再看它一眼,这也让它的排片和票房惨不忍睹。

           其次,所以演员基本在线,这个很难得。尤其是冯子材的扮演者刘佩琦动作表情都很到位,把萃帅的精气神演的活龙活现。从开场率部下过河遭遇鳄鱼,到去法军那救冯相贤,再到后来突袭法军活捉黑人上尉,决战尼格里。冯子材对部下和儿子的赏罚分明,对被俘和受伤部下的疼惜,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对法军的嫉恶如仇。刘佩琦对冯子材的演绎可谓入木三分。而曹云金在剧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虽然他是相声演员,观众在听到曹云金的声音容易出现,但比之前小沈阳在电影里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曹云金饰演冯相贤,是冯子材的儿子,一开始跟随淮军深入安南被俘,解救后绘制军事地图随父出征,最好因私放家人逃离被军法处置,自杀成仁。曹云金把冯相贤的角色演绎在合格之上,在两次给父亲用洋火点烟被拒的情节中,冯相贤的反应被刻画的很到位,作为留洋之人,无奈,作为儿子,顺从。在最后自杀的告白,曹云金把冯相贤的那种于情不悔,于理不容的释然也表现的很有水准。其他像依南、苏银奎的人物刻画上也很好。但整部剧里,冯子材的主角光环太大,没有给曹云金太多的表现空间,因此冯相贤这个角色显得略微单薄。

          最后在剧情上,整部电影还算流畅自然,但有些衔接处理上还不够好。比如苏银奎对冯子材的态度转变上,由于冯子材给他送去了一个又一个人情,比如战功上把功劳给他,在克扣军饷把处置权给他,决战时把他的淮军放在最后,这些都会让他对冯子材感激佩服之至。但在电影里,这些情节不够紧凑,而苏银奎对冯子材的感激之前也没有流露太多,最后苏银奎出兵相助是看到了火龙,这个设计不太好。

            虽然这部电影有很多瑕疵,但我依然推荐大家看看,即使下架后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看看《龙之战》。跟同类的战争片历史片比,《龙之战》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就像《二十二》一样,这是部具有历史厚度的电影,虽然前者的人性主题不够,还是“烦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老套路,但由于用这一题材的还很少,算是开了先河。我们要铭记历史,中法也曾有一战,他们也侵略过我们。
    【详细】
    87581660
  • 八部半
    2010/10/19 17:06:15
    界牌关和花蝴蝶
    很久之前看的,现在已经淡忘了。
    记得看的时候就对关玉楼之于《界牌关》,关小楼之于《花蝴蝶》的关系感兴趣。
    《界牌关》和《花蝴蝶》都是京戏,我想这个2个曲名不是随便选的。
    《界牌关》的故事大意是讲:在唐朝一个叫界牌关的地方,北番和唐军交战秦怀玉挂帅,麾下有罗家父子罗通、罗章。番营王伯超,用车轮战之计,与罗通更番轮战,以疲其力。后罗通手法一疏,被王伯超一枪戳破腹肚,将脂肠挑出。罗通大
    很久之前看的,现在已经淡忘了。
    记得看的时候就对关玉楼之于《界牌关》,关小楼之于《花蝴蝶》的关系感兴趣。
    《界牌关》和《花蝴蝶》都是京戏,我想这个2个曲名不是随便选的。
    《界牌关》的故事大意是讲:在唐朝一个叫界牌关的地方,北番和唐军交战秦怀玉挂帅,麾下有罗家父子罗通、罗章。番营王伯超,用车轮战之计,与罗通更番轮战,以疲其力。后罗通手法一疏,被王伯超一枪戳破腹肚,将脂肠挑出。罗通大怒拼命将肠盘绕腰腹间,重与死战。番将见之,皆大惊骇,错愕中,王伯超被罗通刺中要害而死。罗通力尽,回营而亡。
    《界牌关》显然是暗示关玉楼人物命运,在影片中,关玉楼的死状大家也看到了。
    至于《花蝴蝶》,这出戏和关小楼的人物没有太大关系,之所以用花蝴蝶,那就引申出另一个人:王月楼,这是我国京戏历史上一个名角。个人猜测编导喜好或偶得。连名字‘关玉楼’和‘关小楼’也脱胎于‘王月楼’。在1935年,王月楼在奎德社一炮打响的就是《界牌关》和《花蝴蝶》,后来在1944年复出的时候,演的也是《花蝴蝶》。

    另外狄龙在《十三太保》中的死法和《报仇》差不多,两部戏都是1970年出的。
    张彻喜欢让男性角色裸露上半身,可是姜大卫却除了在《水浒》中小露了一把,其余都穿的很严实。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中姜大卫扮演的浪子燕青,纹身既是‘花’,而狄龙扮演的武松却要‘壮士断臂’,这里可以看得出张彻对于演员的类型化安排。
    影片中另一个小细节是折断香烟的镜头,这种镜头出现了很多次,我疑心姜大卫可能不会抽烟,所以安排了这个动作。

    最后《花蝴蝶》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喜欢奸淫妇女绰号‘花蝴蝶’的大盗怎么被抓的故事,角色叫姜永志,和姜大卫同姓,可能这是另一个原因。
    【详细】
    4046739
  • 2020/8/22 1:56:34
    其实不错呀
    挺喜欢的。文戏才是精华呀!看了这么多评论都说期待打戏,好郁闷??。角色在自己的作品里因为有使命才战斗的,在这个世界无缘无故战斗倒是很无聊??,而且这种没信念的打斗也不热血,也许是我老了。 这番只是在说角色与作者甚至观众的关系,设定也许有不圆满的地方,也比一些...  (展开)
    挺喜欢的。文戏才是精华呀!看了这么多评论都说期待打戏,好郁闷??。角色在自己的作品里因为有使命才战斗的,在这个世界无缘无故战斗倒是很无聊??,而且这种没信念的打斗也不热血,也许是我老了。 这番只是在说角色与作者甚至观众的关系,设定也许有不圆满的地方,也比一些...  (展开)
    【详细】
    12817215
  • 20个小明≯
    2021/12/28 19:06:00
    一集飙到9.5,年度最佳&史诗第一,霸气回归!!!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年头盼到年尾, 个人最期待的年度霸权,终于开播了! 作为毫无疑问的动漫顶流,原作漫画已经在全球狂卖近2亿本。 去年推出的剧场版,更是打破《千与千寻》保持了近二十年的票房保持记录,成为日本史上最卖座的电影。 韩国巨星金秀贤在宣传新剧《某一天》时,还不忘激情安利。...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年头盼到年尾, 个人最期待的年度霸权,终于开播了! 作为毫无疑问的动漫顶流,原作漫画已经在全球狂卖近2亿本。 去年推出的剧场版,更是打破《千与千寻》保持了近二十年的票房保持记录,成为日本史上最卖座的电影。 韩国巨星金秀贤在宣传新剧《某一天》时,还不忘激情安利。...  (展开)
    【详细】
    14098255
  • iugo
    2008/8/31 4:23:42
    最大的看點在趙公公
    貌似古裝武打,可是真到打的場面時全是鏡頭的晃動製造氣氛,了無趣味。片中幾位女演員都挺有個性的,兔兒、蟲兒、永寧,都為影片增色不少。不過最有看頭的是“趙公公”。

    趙公公打永寧公主小時候就跟在她身邊了,是仆人,是奶媽,是長輩,也許在公公眼中還是愛人吧,總之公公對永寧有一種複雜、深刻的愛。

    扮演趙公公的演員表演地著實不錯,演得精細,絕對是個用心的好演員。他看起來挺眼熟的,但我
    貌似古裝武打,可是真到打的場面時全是鏡頭的晃動製造氣氛,了無趣味。片中幾位女演員都挺有個性的,兔兒、蟲兒、永寧,都為影片增色不少。不過最有看頭的是“趙公公”。

    趙公公打永寧公主小時候就跟在她身邊了,是仆人,是奶媽,是長輩,也許在公公眼中還是愛人吧,總之公公對永寧有一種複雜、深刻的愛。

    扮演趙公公的演員表演地著實不錯,演得精細,絕對是個用心的好演員。他看起來挺眼熟的,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

    如果你要看這部電視劇,一定注意趙公公這個角色。
    【详细】
    1484239
  • 涉过愤怒的海
    2014/1/31 18:20:37
    首先,你得有个好“爸爸”
    是的,第一时间去看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花30块钱到电影院看综艺节目从前确实难以想象,并且因为银幕太大、剧情为零、熊孩子太多,智商一度归零,笑到流眼泪。 可是又绝对不能说这次的观影不痛快,至少比看春晚痛快多了。

    刚发了一条赞扬的微博就有人特高瞻远瞩地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恶性发展的感叹。大抵是这种制片方式前所未见,制作周期之短简直狠抽王家卫之流嘴巴子,并且只要和湖南卫视、天娱传媒沾上
    是的,第一时间去看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花30块钱到电影院看综艺节目从前确实难以想象,并且因为银幕太大、剧情为零、熊孩子太多,智商一度归零,笑到流眼泪。 可是又绝对不能说这次的观影不痛快,至少比看春晚痛快多了。

    刚发了一条赞扬的微博就有人特高瞻远瞩地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恶性发展的感叹。大抵是这种制片方式前所未见,制作周期之短简直狠抽王家卫之流嘴巴子,并且只要和湖南卫视、天娱传媒沾上边,就一定是“娱乐至死”的垃圾产品。我们真的有过“娱乐至死”的时候吗?可能连最基本的娱乐标准都从未达到过。

    《爸爸去哪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综艺节目的衍生品,但放眼全国,这个产品在市场上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借助韩国的模式开创了先河。有人问,为什么《中国好声音》的电影口碑票房双失,其实很简单,歌唱选秀类综艺节目总体上处于下降期,不管是更早的《乐火男孩》还是《中国好声音为你转身》(如果在07年《加油好男儿》之后马上拍一个《倾城四少》会很有市场,但那时候完全不可能做成),都在沿着一个下降的路径前进。并且,先前这类的电影皆渴望做成一部单独的影片,脱离了原本的综艺节目,并且根本没能在该综艺节目最火爆的时候推出电影,导致人气和票房脱节。歌唱类节目本就不是全民娱乐,即便固定观众的年龄段都与主流电影观众年龄段一致,但这个年龄段的观众面对的选择更多,消费行为也相对理智。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韩国综艺节目在“故事性”上保持了一定对接。综艺节目的“故事化”在韩国屡试不爽,早年的《情书》、《X-man》,最近的《running man》……国内的综艺节目普遍依赖于“人情”而不是“剧情”,倒是许多新闻类节目为了追求效果刻意放大采访对象的表现。

    电影《爸爸去哪儿》只是产业链上一个小小的零件,背后还有更大的产业有待挖掘。电影说白了也只是娱乐产业链条上一个小小的零件,根本就不是什么单纯的艺术产品。和《小时代》一样,也只有《爸爸去哪儿》能做出这么漂亮的成绩,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好“爸爸”。化用“火车头理论”,它们的车头牢固,原著小说和综艺节目的强大影响力足以带动后续的车厢,并且,列车长头脑清醒,知道该拉着乘客往哪里开。

    今天到电影院,方知贺岁档刚刚开始,观众对《爸爸去哪儿》的热情不亚于对冯氏春晚一窝蜂吐槽。是的,摄像机可以撒谎,评论可以撒谎,媒体可以撒谎,评分更可以撒谎,观众却是不撒谎的。他们只求娱乐,不求节操,前提是必须要达到他们心中的娱乐标准,方能成事。

     要想制造另一个《爸爸去哪儿》,首先,你得有个好“爸爸”。不幸的是,我们这边声讨着“娱乐至死”、“天娱滚出电影圈”,那边的韩国踏踏实实践行着观众的娱乐标准,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感叹、伤怀、羡慕嫉妒恨、怨恨怒恼烦的娱乐精品。我们的整个娱乐业,其实跟《私人定制》、冯氏春晚都是一个思路——明面上时尚化,私底下还惦记着《红色娘子军》露出的半截大腿;面对汹涌的资本浪潮,尚不能分辨出何为娱乐、何为愚乐,也难以接受完全资本化运作的电影产品。但这才是刚刚开始,未来会有无数的“不像电影”、“侮辱电影”甚至“侮辱艺术”的产品出现,它们有的是资本的孤儿,有的是故事的孤儿,有的则像《爸爸去哪儿》一样,有一个在其他媒介站稳脚跟的好爸爸,加上电影市场这个宽容的母亲,诞生出一个媒介混血儿,摇篮就是各位观众手中的电影票了。

    复制一个成功的节目,在中国非常困难,大多数“单性繁殖”诞生的怪胎最后硬生生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节目品牌。这就和电影市场盲目的投资一样,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电影市场依然不够开放、不够透明、竞争并不激烈、计划经济的余毒仍未排清,好莱坞的进入,并没像法国新浪潮对新好莱坞的影响那样,一半是警醒一半是突破,反而和审查制度一样成为不思进取的借口。 许多时候,并不是没有故事可讲、没有钱来砸,而是守株待兔,拿着“电影艺术”的斧头,等着观众撞上木桩。

    《爸爸去哪儿》是个绝对灵活主动的项目。你可以说它不是电影,但绝不能说它是个失败的项目。 与其让民间的同人视频占领网络播放的高峰,不如直接“官方逼死同人”,节目组自己制作一部电影画质的番外节目,一则亲民,二则卖钱,三则继续培养粉丝,为下一季做准备。

    最后的最后,很想引用《电影市场营销学》里的一段话——

    “所谓‘火车头’理论,是指电影业应以电影的影院收入为‘火车头’,以此带领电视、音像、网络、电信、音乐、玩具、服装、主题公园等相关产品和产业的综合开发和销售,实现电影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将电影的品牌价值扩大化。‘火车头’理论所强调的就是电影产品的多样化……

    首先,‘火车头’理论非常重视电影的票房收入,认为电影后续产品价值能否产生,产生的价值量有多大,主要取决于电影票房收入的多少。从好莱坞的经验来看,往往只有那些获得了巨大票房收入的电影,才能带动其后产品的热销。

    其次,‘火车头’理论在强调电影票房收入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其他形态的电影产品的重要性。该理论认为,一部影片的赚钱的方法绝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票房收入,其相关产品的收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电影本身可以不赚钱,但是在进行其他电影产品销售的时候则必须产生利润。而这也正是‘火车头’理论具有突破性的一点。
    ……
    可以说,好莱坞电影业的成功秘诀就是利用了‘火车头’理论,它充分发挥了电影票房的示范性引领效用,以电影票房收入为‘车头’,通过采用产品的多元化形式,带动电影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有效延长电影的生命时间,形成了强大的经济纽带,显示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促使着电影产业经济走向良性的发展循环。”
    【详细】
    65302405
  • 赵猪
    2015/9/30 12:26:09
    重温曾经影响过我们童年时代的经典剧集!
    文:赵猪
    此《飞虎队》非彼“飞虎队”,目前正在山东卫视播出的剧集《飞虎队》是根据五十年代刘知侠所著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而成。同样是在五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曾经红极一时,特别是其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是脍炙人口,陪伴了许多人成长的红色歌曲。而当年“铁道游击队”确实也有着“飞虎队”的美誉。
    相信很多70后,80后都有过这样的记忆,在当年电视产业还不够发达的时候,
    文:赵猪
    此《飞虎队》非彼“飞虎队”,目前正在山东卫视播出的剧集《飞虎队》是根据五十年代刘知侠所著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而成。同样是在五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曾经红极一时,特别是其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更是脍炙人口,陪伴了许多人成长的红色歌曲。而当年“铁道游击队”确实也有着“飞虎队”的美誉。
    相信很多70后,80后都有过这样的记忆,在当年电视产业还不够发达的时候,《铁道游击队》等几部经典电影,曾经陪伴我们很多年的时光,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对于电影、英雄、音乐等等的审美。
    除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之外,老版《铁道游击队》把火车作为抗日的主战场,对于当年的我们来说,也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甚至当年有很多小伙伴们,还一直幻想着,能够像刘洪、王强这些英雄一样,能够追上飞奔的火车。当然,幸好我们没赶上高铁时代,也不会再做这样少年的梦想了。
    按照现在的类型片理解,《飞虎队》属于“强盗电影”的类型,都是讲述一帮具有特殊技能,特别性格的人组织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对抗强大的日本正规军。到了现在,为了吸引更年轻的观众群体,仅仅保有这个内核显然不够,所以导演钱雁秋就此加入了许多年轻人更熟悉的包装,比如在火车上的“跑酷”等动作戏码,叙事的节奏也按照现代观众的喜好,加强了许多,更有节奏感,更注重人物性格的合理性和草莽性。
    第一集故事一开始,讲述的就是刘洪和李九这两股绿林英雄,为了争抢地盘而大打出手。这一种强节奏、高度类型化的热开场,保证了对年轻观众的第一眼吸引力。同时,从绿林好汉入手,再慢慢切入八路军等概念,更加人性化,也更符合观众去主旋律化的需求。其次,特别塑造了刘洪这个从绿林好汉,慢慢转变成为一个合格八路军战士的过程,更加人性化。
    饰演刘洪的,是钱雁秋导演的爱将,也是跟他从《神探狄仁杰》开始就合作,凭借元芳这一角色在网上红极一时的张子健。张子健是个大器晚成的演员,虽然出道很早,个人印象最深是在1994年,他就曾经演出过中国首部以模特和时装设计师为主题的电视剧《燃情四季》。但是真的让广大观众熟悉,还是从元芳开始。而另一位主演贺刚,虽然是以形似刘德华出道,但是近两年努力转变形象,开始渐渐洗掉在大家心目中的模仿者形象,开始有了自己的定位和知名度。
    虽然已经距离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借助新鲜的形式感,辅以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和歌曲,重新按照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来包装,《飞虎队》让我们重温曾经的美好,也能够让新生代的观众,认识到一种全新的故事。
    【详细】
    76121069
  • 终结者T-800
    2008/3/7 14:22:58
    观《紫日》有感:中国电影需要一点精神
    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因为每次都是游击队胜,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后来再看时觉得整体上发空.-----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
    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因为每次都是游击队胜,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后来再看时觉得整体上发空.-----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 《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感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我们感到气愤、可怕,但我们镇静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敬佩”这个词?为自己的民族从1931.9.18-1945甚至至今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感到耻辱,为日本民族的这种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虽然他们遵循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们却连基本的民族尊严都没有保留呀!

          若鲁迅先生在天有灵,知道他的一些后世子孙看到影片中日军刺杀中国百姓的场面而哄堂大笑时,一定愤恨难平。虽然电影中的场景是演戏,但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这样的外侮暴行很多,这样面对外侮而无动于衷甚至从中取乐的中国人始终不少。当年,鲁迅先生因愤恨少数同胞的不争而弃医从文,寄望以笔开启国人心智。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我们不要轻视冯小宁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苦心孤诣。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份深沉爱心,有一种责任感,更有一种危机感。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即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世,天下也并不太平。就在中国的家门口,总有那么几个鬼子鼓捣,所谓亡我之心不死,我们怎能继续沉醉于惰性之中、幻想着歌舞升平?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看一看好莱坞的主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U-571》、《珍珠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捧出一部警世大作。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战争的阴影,而在我国,冯小宁却孤掌难鸣!

      当今的中国电影缺乏一种主流精神。这种主流精神应当具有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离不开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文化胸怀。对比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它们哪一部不是在强调所谓的美国精神,正因为如此,好莱坞主流电影才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像冯小宁这样孜孜不倦于中国近代战乱的忧患历史,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讲爱国主义、也具备开放视野的中国导演实在不多,而他的影片竟然受到嘲笑,这一定是我们在哪里出了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段历史都有着其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好莱坞电影反复宣扬的“自由、爱国、勇敢、忠诚”主题就代表了美国的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近代百多年来先贤们前仆后继、孜孜追求的强国梦理应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是以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和世界视野为基础的,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要忘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既拍给中国人看,也要给世界上的人们看一看,给美国人、日本人看一看。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却,而13万万颗中国心如果能连在一起,是现实中任何一种强权都抗衡不了的。

      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历史不会慷慨地给中国许多机会,让我们及早地从少数国人对《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详细】
    13202556
  • 一条
    2019/11/22 8:30:31
    一个直男眼中的性感女王,私底下想活得更严肃和朴素

    一个低胸性感女王,私底下想活得更严肃和朴素
    【详细】
    12045300
  • 蕴荔猫
    2023/1/2 20:44:32
    一个人又如何?一个人有何不可?

    在台剧《若是一个人》里,女主角方佳莹患子宫肌瘤需要上手术台。由于母亲远在美国、好友工作繁忙,她决定瞒下事实独自承担。没有陪护家属,她自己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观众一定能感受到她瘦小身躯底下的倔强。然而电视更没有回避方佳莹的不安,躺在病床上正被推进手术室的她眼神慌乱、呼吸急促,她害怕自己不能自然醒来,更无助于醒来后身边空无一人。手术前夜,只有面对不那么熟悉亲密的男主角丁志明时,

    在台剧《若是一个人》里,女主角方佳莹患子宫肌瘤需要上手术台。由于母亲远在美国、好友工作繁忙,她决定瞒下事实独自承担。没有陪护家属,她自己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观众一定能感受到她瘦小身躯底下的倔强。然而电视更没有回避方佳莹的不安,躺在病床上正被推进手术室的她眼神慌乱、呼吸急促,她害怕自己不能自然醒来,更无助于醒来后身边空无一人。手术前夜,只有面对不那么熟悉亲密的男主角丁志明时,方佳莹才终于卸下了包袱,借助电话袒露真实的自己,“我如果跟你一样就好了。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还那么坚强,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敏锐的编剧总是要将人物一次又一次推到经历的绝境与情绪的悬崖,方佳莹还得独自度过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巧妙的是,突如其来的紧急加班安排冲淡、稀释了一人过年的惨淡,如期交付的方佳莹甚至从工作中体会到了久违的成就感、愉悦感和充实感。“这个成就感的力量好强大,让我第一次觉得没有爱情也没关系,家人不在身边也没关系,人生还是有很多种可能。”完工后她回到家中,用心给自己烧制了丰盛可口的餐食。然而正准备享用一个人的年夜饭时,母亲越洋视频的问候和关心让她直面了自己的孤寂,工作成就带来的满足感依然存在,这跟此时方佳莹需要家人伴侣在她身边根本是两码事,不必强撑,允许泪流,但即使哭泣也要给自己加油鼓劲。

    剧集开端,方佳莹就遭到男友的分手,对方提出的理由是他想过一个人的生活。因为没有从对方口中听到不爱二字,就好比两人的关系并没有被宣判死刑,于是方佳莹始终在等待男友结束流浪,有朝一日重新回到她的身旁。可是一年后,当她满怀期待前去参加男友的生日宴,却亲眼看见男友已经牵起别人的手。方佳莹感到自己的悲哀、可笑与不甘心,原来自己的思念与等待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过去一年的口是心非、失魂落魄根本就是自我伤害。直到听见丁志明的劝导,方佳莹下定决心开启一个人的新生活,“真正喜欢你的人就会接受你就是你,不用去强迫自己改变。如果还念念不忘,就去把他找回来。如果爱不到,就当做自己是在放假。”给我很深影响的日剧《悠长假期》里也有类似台词:“人总有不顺利或疲倦的时候,在那种时候,我就把它当成是神赐给我们的休假,不必勉强冲刺,不必紧张,不必努力加油,一切顺其自然,就会好转。”现在看来能否好转甚至都不再强求,总而言之我也跟着方佳莹一起给自己放假。

    放下对前男友的怀念与执迷后,方佳莹开始真正练习和体验独自过日子。一个人吃麻辣锅,一个人参加前任的婚礼、一个人过圣诞节、一个人吃年夜饭、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动手术、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看海。在习惯一个人的旅程中,当然也有他者的闯入。对于方佳莹来说,前任的朋友阿博就是这个闯入者。方佳莹从手术麻醉中醒来,第一眼见到的是阿博;方佳莹在日本旅行时丢失钱包陷入困境,阿博借口出差飞去京都偷偷提供支援;方佳莹工作任务紧迫,阿博主动联系协助帮忙。我能理解方佳莹对待他人示好时的心情,“难道我真的那么懦弱、那么寂寞,只要有人对我好,不管是谁我都没法拒绝?”我很欣赏方佳莹明确内心后坦诚以待的品质,感情这种事本就是相互的、勉强不来,“如果一个人一直在配合另外一个人,时间久了他就会觉得委屈,另外一个人也会觉得有压力,到最后两个人都不会快乐。”我更钦佩方佳莹面对过往感情的勇气与智慧,当前任问及两人能否继续做朋友,她承认分手之初曾逼迫自己忘记对方,结果身心俱疲,“现在我想顺着我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当然是朋友。”与此同时,方佳莹补充道,“我希望我们是那种不需要常常联络、久久才从朋友口中听到对方过得怎么样的那种朋友,我觉得这样比较好。”老实说,要彻底告别心有不甘的人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会在短期内执着于没有希望的感情与没有结果的关系才是普遍真实的人性吧。

    写到这里我也在揣摩,方佳莹有亲朋相伴、同事关怀,她的生活状况其实算不上相对孤独。编剧似乎有意针对我的疑惑进行一番探讨,也为了更加贴合剧名,剧情发展到最后,方佳莹受到职场人生偶像的启发,在三十岁到来之际沉入了对未来的思考。“我的人生下一步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才对。我想了很多,不过没有一个有把握,你觉得离开会是一个好方法吗?”我并不觉得这种没有明确下一步走向的状态是一种混沌或虚无,它反倒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清醒觉察和及时自省,走得太快未尝是件好事,偶尔应该停下脚步想想当初为何出发以及眼前的路究竟通往何处。从两个人变成一个人,从依赖他人适应独当一面,方佳莹通过暂时的离开与分别将一个人的旅程推向最高潮。抛下台北的全部人与事,只身一人去到日本生活,方佳莹以相当决绝的方式考验磨砺自我对孤独的忍耐。在京都,她直视镜头讲述,“有一段时间,我一直练习自己一个人过日子。我想要证明,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这有什么好证明的。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就过哪一种生活。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从她纯粹安宁闪光的眼神中,我们知道她应该找到了。

    如果说女主角方佳莹所承载的主题是生命接受孤独的自适,那么丁志明这个角色指向的则是孤独个体逐渐贴近人群的故事。丁志明认为对幸福抱有过度期待会变成一种致命的负能量,因此他对感情和关系很克制,“喜欢一个人是寂寞的开始,自以为会得到回报。不过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是对等的。跟开始比起来,我宁愿不要开始。”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不曾拥有就永远没有失去。表面看来这种态度淡泊无为,实则浸透着心灵破碎后的退缩逃避、迂回试探。得知方佳莹手术前夜紧张失眠,他打来电话宽慰,轻柔诉说自己从出生就注定是一个人,“不过你不是,不用逼自己当那样的人,太辛苦了。”得知母亲当初“放弃”自己实属走投无路,看到母亲当下的生活根本不如自己预想的美满,丁志明哽咽着流露他的真情,“这二十年来,我也一直以为她是一个自私的妈妈。如果我的不幸可以换来她的幸福,那就算了。结果呢,你看她过的是什么生活,她把自己的人生搞得这么落魄,我这二十几年来的牺牲算什么?”可见在丁志明淡漠疏离的面容之下,潜藏着一颗渴望爱与被爱的寂寞的心灵。

    我时常觉得孤独并不是坏事。享受孤独的人不仅能深刻体会他自身的存在,而且能以开阔宽容悲悯的眼光看待他人及外部世界。于是我们看见寄人篱下、独自长大的丁志明尽管不被爱,却能以如此强大的意志温柔待人、热爱生活。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为别人撑伞;因为自己吃过苦,所以不希望他人艰辛。浸泡在爱的蜜罐里,人很自然的学习了如何去爱,而很少被爱的孩子也能够好好的去爱他人,这种品质不是更难得吗?我想,这种品质的形成与积累离不开孤独的催化,在丁志明身上,孤独化为一股蓬勃生长的力量。正如他一以贯之的践行着自己这套哲理,“孤单就跟快乐、恐惧、生气、悲伤或是爱一样,都是人类的本性。如果它不存在,也不需要去寻找,不过如果它出现在你的面前,那么就去面对。”

    可是围绕丁志明的矛盾依然存在,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必须打破丁志明固守孤独之城的沉寂,故事才显得更加圆融丰满。打开城门的钥匙,一把握在方佳莹手中,更重要的则在丁母掌心。这些年她始终在背后默默关注着丁志明的成长,从未错过见证儿子的任何重要时刻。直到不久于人世,丁母才在遗书里坦言自己对丁志明的愧疚、期望与爱,“我是个非常失败的妈妈,但你绝对是一个值得被爱的孩子。所有的不幸到我这里就好,不要因为我的关系就对别人失去信心、不跟别人往来。打开心胸,去接受这个世界、接受其他人,你值得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方佳莹的帮助下,母子二人最终化解隔阂、再次聚首。离世前丁母躺在病床流下热泪,不再遗憾悔恨,“把你生下来是我这辈子做得最好、最正确的事。我现在才知道,可以爱人、可以被爱是多么好的事情,因为我们都不是一个人。”虽然母亲永远离开了,但丁志明不再是一个人。

    故事最后,方佳莹在练习一个人的生活里找到了自己,丁志明在接受其他人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两个有能力享受孤独的人在京都重逢,他们的关系会如何推进,剧集没有给出明确回答。正如若是一个人究竟会怎样,你得自己去尝试去探索。

    【详细】
    148603347
  • Lychee_1
    2021/11/14 2:29:16
    Life is a clich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生活避免不了俗套 2021.11.13一个平淡的周六夜晚 加班完看了一会儿书,打开电视,正在播放BLIND,已经放映过半 深深被音乐所吸引,剧情并没太在意 搜出资源重新看了一遍 前面的叙述铺垫和后面的剧情发展,一切都非常陈词滥调 直到honey pot 的出现,直到Bil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生活避免不了俗套 2021.11.13一个平淡的周六夜晚 加班完看了一会儿书,打开电视,正在播放BLIND,已经放映过半 深深被音乐所吸引,剧情并没太在意 搜出资源重新看了一遍 前面的叙述铺垫和后面的剧情发展,一切都非常陈词滥调 直到honey pot 的出现,直到Bill和Suzzana暧昧的情...  (展开)
    【详细】
    13990273
  • 朵儿
    2019/5/1 1:21:36
    想给你一个拥抱,孩子
    流了不少眼泪。 整个观影过程就是一场陪着让人心疼的孩子一起一路孤独的心路旅程。 很喜欢这个演员。安静的气质。让人心疼。只是一个孩子却承受了太多。 想到自己的遭遇。漂泊异乡给孩子看病。每天奔走在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群,简陋的出租房。……看到这个孩子的遭遇想到了自...  (展开)
    流了不少眼泪。 整个观影过程就是一场陪着让人心疼的孩子一起一路孤独的心路旅程。 很喜欢这个演员。安静的气质。让人心疼。只是一个孩子却承受了太多。 想到自己的遭遇。漂泊异乡给孩子看病。每天奔走在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人群,简陋的出租房。……看到这个孩子的遭遇想到了自...  (展开)
    【详细】
    1014921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