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ealused影评

4504737
  • 樱桃斑先生
    2019/1/22 20:56:09
    在对现实主义存有执念的故土上 ,《刺心》是文艺青年是否具有通感心的检验剂

    在过去一年全球政治气候向右猛走的时候,整个法国电影业似乎以更加鲜明的左翼态度,竖起自由主义这面大旗加以对抗,于是作为普通影迷,我们享受到了他们甩出真性情、露出真阳具后交出的成绩单,之前有来势汹汹的“”蓝色性感之味“”的《喜欢,亲吻,奔跑》,后来就是这部“性就是死亡”的《刺心》,最近刚汉化不久的《野性》还没看,估计是“直接脱,千言万语就是想上床”,哈哈。

    在过去一年全球政治气候向右猛走的时候,整个法国电影业似乎以更加鲜明的左翼态度,竖起自由主义这面大旗加以对抗,于是作为普通影迷,我们享受到了他们甩出真性情、露出真阳具后交出的成绩单,之前有来势汹汹的“”蓝色性感之味“”的《喜欢,亲吻,奔跑》,后来就是这部“性就是死亡”的《刺心》,最近刚汉化不久的《野性》还没看,估计是“直接脱,千言万语就是想上床”,哈哈。

    但是请相信我,毕竟是法国电影人,他们在率性地展示LGBTQ活跃的性生活和随心散漫的生活图景同时中,仍然保持着非常严谨的创作思路,和较高的人文思想品味,毕竟是法国人,在肤浅能肤浅到哪里去?但是,在汉化过来的天朝,这几部片子在号称文艺青年聚集地的豆瓣打分均未超过优秀分8分,这倒是颇值得去思考和玩味的情况,是我们的文化隔阂,还是这几部影片真的够不上档次,其实在争论背后,是不同的观影人或者文艺青年在更加敏感直接的电影中,更鲜明直接地反馈出了自己所站的立场,《刺心》在我看来,就是检验文艺青年是否具有通感心的试验场,我们有些通感力(或同感力)并未达到的地方,正是彼岸的某种真实,亦是我们自己局限的照见。

    在这部充满设定感的影片中,已不再年轻的色情片制作人Anne遭遇了人生重大的感情危机,心爱十年之久的爱人兼剪辑师Lois准备离她而去,于是她想拍出更为成功的GV重新名利双收抱得美人归,可是情况并未如她所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友并未逐渐出现回转之意,一对拉拉是男同性恋电影的制作人,这种设定本身就值得玩味,因为在现实中,这两类群体在感情范畴中是最无法产生交集的连个族群,gay搞不懂拉拉,拉拉搞不懂gay,影片中的Anne就是这样的状态,她从事这项工作,其实就是纯粹为了钱,在为自己拍片的帅气俊美的男演员相继被杀害时,她并没有非常悲伤,对警方的调查也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她唯一感兴趣的反倒是将正在发生的一桩桩凶杀案变成将要拍摄色情片的剧情灵感,还沉醉在自己的创意中不可自拔,不禁让人感到她的自私和无情,这与她对Louis的炽烈的爱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个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死亡成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符号,一个是ANNe自身爱情的死亡,另一个是她所雇佣的男同性恋演员相继死亡,当然,还有一个死亡符号是凶手本身,他是死亡的召集者,是年少未被看见和接纳的同志而变成的黑色恐同(其实是恐惧他自己的性向)悲剧式人物。影片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在从未停歇的死亡气息中,不时还穿插着一些充满调侃和讽刺的桥段,胖大嘴兄弟在看见女主无情无义拿凶杀案进行拍摄时露出少有的批判和反抗,这一细节着实让人感动;其次,而且在第二个男演员死去时,Anne意淫的角度也非常有趣,她居然开始幻想leo在警察局被审讯时被嘲讽外加勾引玩弄的场景,并把这一幻想放进自己拍摄的影片中,这无异增加了一种反讽效果,虽然荒诞,却也映射了当下社会中的现实图景,自然是值得玩味了。这部影片在死亡的气息中也时刻在用这些桥段,提醒人们即使陷入绝境也不要忘记给自己放松一下,明天醒来照样有希望,我觉得导演和编剧还真是挺用心的,是啊,如果如果爱带来的是死亡,我们何不在这之前锤炼出希望呢?影片的死亡过后的希望感处处都在。

    我坚持认为《刺心》是去年最不应该被忘记的LGBTQ影片,我一直对这部影片的编剧充满好奇:他们是怎么在一个设定感如此强烈的电影中做到了将坎普主义、七八十年代复古迪斯科风、色情电影院文化、典邪主义各司其职又如此巧妙与完美地融合,到最后还不忘来个英雄群像式的结尾直接一笔给自己定性“哼,我也是一部非常LGBTQ政治正确”的电影,而且立刻发散精神指引的光辉!能让一部坎普风电影最后开出真能量之花,不得不说这个功底和组合功力算是厉害了。影片最后,肌肉gay,大叔gay,小受gay,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在七十年代色情电影院里终于奏响了小英雄群像式的凯歌,最弱的那个小受受终于勇敢的将象征意义的刺刀连续插进了连环杀人犯的肚子里几刀,这几刀真是插得我感动落泪,那是一种同志自我意识的觉醒和预示着平权运动的暗潮涌动。

    影片中的种种细节也非常值得玩味和思考,在庆功野餐中Louis的出现似乎让Anne感到重归于好的希望,在大风大雨即将来临时,两个人双目相对的场景,让我非常动容,我相信这是整个影片中少有的纯抒情时刻,当Louis怀着复杂的心情对anne说到,“我不能和你回家,但是我是一直爱着你的”的时候,我相信Anne在心里体验到了爱情甜蜜和痛苦交织到时来,那种难以言喻的复杂心情,是的,我也看得感同身受,于是爱情真的不再是对错那样简单,一切恰似她们身处的密林,和耳边狂啸不止的风声,一切只是经历,再插一句那些骂同志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的人,我想说同志群体爱情的纯度和浓度真的很高,抛去生殖隐喻外,他们爱得格外纯粹,这个是可以用时间长度去批判的吗?雨也是象征,杀人犯在森林里杀死又一个同志时,天下瓢泼大雨,雨是忏悔和洗罪的象征,在后面,我们也逐渐发现这位冷酷的杀人恶魔其实是有过往经历的悲痛的,他心底其本质也是非常柔软的人(他在影院看见“昔日恋人”时哭了)。

    在对现实主义存有执念的这片故土上,去年年末从“遥远的”法国传来的 《刺心》是检验观影人是否具有通感心的实验剂,我倒是非常乐于看见这部影片即使在天朝LGBTQ内部,也存在着鲜明的两级分化评论的现状,毕竟只有拿来人家比较本质和陌生的东西,才能更加照见我们的思想广度与包容度,才能照见我们自己真实的模样。

    【详细】
    99122324
  • 石头写真
    2020/4/6 9:04:41
    《天命如此一一观影片〈冲锋战警〉》 文/石头记
    12477165
  • 西北角
    2018/7/2 20:30:21
    在《热血高校》里,看到我十八岁的青春

    你还记得十八岁的时候自己为了喜欢的偶像放弃所有只为看她一笑的傻样吗?你还记得面对着喜欢的男神不敢上前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为他加油的十八岁的自己吗?你还记得为了梦想即使被所有人嘲笑也不改初衷坚持到底的自己吗?

    作为在城市森林里摸爬滚打了好久的中年老阿姨,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看完一部剧之后,回想起那么多关于自己的,关于过去的,关于青春的,一切美好闪光又热血的东西。看到剧中的他们在柔道

    你还记得十八岁的时候自己为了喜欢的偶像放弃所有只为看她一笑的傻样吗?你还记得面对着喜欢的男神不敢上前只能躲在角落里默默为他加油的十八岁的自己吗?你还记得为了梦想即使被所有人嘲笑也不改初衷坚持到底的自己吗?

    作为在城市森林里摸爬滚打了好久的中年老阿姨,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在看完一部剧之后,回想起那么多关于自己的,关于过去的,关于青春的,一切美好闪光又热血的东西。看到剧中的他们在柔道场上奋勇流汗的场景,我会哭会心疼,让我哭的不仅仅是剧里的热血,还有回首岁月,青春无悔的感慨。

    9482436
  • 邵小毛
    2014/7/24 20:37:26
    来,谈谈我看到的成长以及其他

    1、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冯绍峰演的浩汉:

    处事笨拙,待事天真,嘴上尽是些没来由的自信。
    在全盘接受现实之前,去做未尽的尝试,了一些心愿。
    结果,面无表情地看着幻觉破灭、看着曾经的崇高显得荒唐。
    从此决口不再提起。
    灰头土面,努力做出最帅的姿势,和“天真、任性、自以为是”一一挥别:“嘿!后会无期。”

    这是大多数人的成长,没有那么多撕心裂

    1、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冯绍峰演的浩汉:

    处事笨拙,待事天真,嘴上尽是些没来由的自信。
    在全盘接受现实之前,去做未尽的尝试,了一些心愿。
    结果,面无表情地看着幻觉破灭、看着曾经的崇高显得荒唐。
    从此决口不再提起。
    灰头土面,努力做出最帅的姿势,和“天真、任性、自以为是”一一挥别:“嘿!后会无期。”

    这是大多数人的成长,没有那么多撕心裂肺,没有那么多争执哭喊。
    所有的剧烈反应都闷在心里,默默地爆炸、破碎、倒塌,然后消化。
    表面上云淡风轻,顶多一场闷酒、一趟远行或几天大觉。
    醒来后还得洗脸上班。
    这是真实的成长,所谓“平凡之路”。


    2、

    重听了朴树的《我去2000年》,对时代变迁和青春的描写可谓完美,音乐性也无可挑剔,边听边下跪。
    《平凡之路》并没有像当年的朴树那样精致,却牢牢掐中我的泪点。

    曾经,我希望我喜欢的歌手都会永远“像个孩子”,柯本、JimMorrison、张楚、朴树??
    我理解现实残酷,所以希望有人可以真的“永远年轻”。哪怕大家都变成了苦闷的中年人,也还想看着他们保留曾经坚信的那些东西,始终风华正茂、不关心柴米油盐。
    当然,都是些幼稚且残忍的一厢情愿。

    朴树们、张楚们面对着周遭的飞速变化一定是不适应的。他们的天真和才华变得极为脆弱,崇拜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帮助。
    于是他们消失,用及慢的速度适应现实。
    还好今年他们两个又都开始了创作。
    对我来说,这也是《平凡之路》的泪点——他终于走出来、试着拥抱现实。他如我们一般也在实实在在地成长了,而为此所写的歌依然动人。

    平凡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意味妥协。
    平凡就是接受——接受现实,接受自己该有的样子,不被别人的要求或标准左右,用心走好适合自己去走的路。
    平凡是另一种形式的坚持——去他妈的统一标准,去他妈的金钱至上,去他妈的所谓成功。


    3、
    电影里的这一程,几个青年上路,有所求,却没得到任何答案,最后还是各自奔前程。

    出门看世界,最后留在心里的并不是沿途风景,而是跳出生活之后对生活的冷静旁观和理解。

    我常说单纯的旅行很容易,稍有不顺换个地方便可以重新来过。看似“抛弃一切的勇气”,实则“逃离现实的借口”。
    日常则不同,兜兜转转回到原地,还是得面对自己和那些问题。无法逃避,必须和这个漏洞百出的躯体共度一生,修修补补,原地跌倒原地爬起。能将日常过好才是真的强者。


    4、

    回到影片本身。

    电影笑点很密,有些点很怪,笑起来像是苦笑,所谓荒诞。
    开头不太容易进入,旅馆开始节奏便好起来。
    看似松散,但是有一股劲儿始终温和地扯着人往下看。除了开头,对我来说没什么尿点。

    尤其喜欢袁泉一段。她淡漠地讲出残酷的现实,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尽是隐忍和冷静。她站在街边轻轻说出“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声音微弱,却仿佛猛烈一击,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这样的姑娘,对现实看得清楚,但不愿彻底熄灭幻想。当幻想不得不破碎的时候,也只是安静看着,仿佛能承受住整个世界的坍塌而毫发无伤。

    台词的逻辑上像是自己和自己玩辩论游戏。
    传达严肃的道理,然后嘲笑它。
    努力地建构观点,然后解构它。
    一边煮鸡汤一边倒鸡汤。

    歌曲除了大家之前听到的,还用了万晓利版的《女儿情》。是我曾经无限循环的一个版本,在电影里听到要泪奔的节奏。

    电影标准层面的问题大家都能看出来,但影片结束后我却只能说“喜欢”。
    没有具体的理由,像喜欢过的很多文艺片一样,它制造了一些极为感性的情绪,恰好打到我。
    从导演第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超出预期。


    5、

    有人说电影是制作幻觉的,应该让观众到电影院里做梦,这样才好卖。
    按照这种标准,《后会无期》不是一个好的商品,造梦又拆梦。

    生活中可供我们做梦的东西很多——偶像剧、游戏、励志故事??为了能把消费者催眠,能力超群的商人们成功地创造着商业奇迹。
    所以像韩寒映后自己说的,让擅长的人去做擅长的事。

    对我来说,喜欢它也许就是因为它没有纯粹造梦,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同龄人,经历着同样的无奈、消化着同样的遗憾。
    没什么大起大落,时常矛盾满面。
    所以自嘲,嬉笑,或者沉默。
    平凡又不甘平庸。


    6、

    所以,总结出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生活,啧啧。
    就这样不停地挑战生活,再与之言和。



    【详细】
    6756201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