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中有评论说有不少人同情末代沙皇,但他的悲剧正是他自己一个个灾难式的决定造成的。
当时有同感,但再想想,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三百年,按历史周期也差不多了;又逢工业强国碾压农业国、独裁君主制逐渐消亡(沙皇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君主),王朝终结本是大概率事件。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回头看,尼古拉二世当然最好带着财富出国做寓公了,但作为掌国十多年的皇帝,确实很难想象坚持的悲剧与自己做出放弃的决定。
尼古拉二世是否加速王朝灭亡?是的,他的独子是血友病患者,他隐瞒此事,对民众血腥镇压、宠信声名狼藉的神秘僧侣拉普斯金,亲征将政治交给老婆和佞臣,确实都不是明智之举。
至于他的个人结局,片中他拒绝接受现实,拒绝去英国,但维基百科说“尽管亚历山德拉和尼古拉都是为乔治五世的表弟妹,但乔治五世察觉到他们(特别是亚历山德拉的德国背景)在俄国和英国的不得人心,拒绝让他们至英国避难,以免造成的后果可能危及他自己的王位。”。
《天选之人》:沙皇居然是一夫一妻制。这好像跟他们的宗教有关。反观天朝后宫多少人,还有不少皇帝没儿子呢!从扩大继承人选择基数,优选太子的角度来说,还是中国后宫制更有益。
《男孩》:沙皇独子是血友病患者,沙皇决定隐瞒此事。这是历史的重大偶然。在片中,沙皇因此更加迫切渴望军功来证明合法性,导致日俄战争加注,一战对德亲政,都失败了。更因此在一度曾寄希望于沙皇的民众聚集在冬宫请愿时,担心冬宫被冲击,伤害皇储而避走,留下守军镇压,切断沟通渠道。(此处不解,为什么二月革命时沙皇后不怕了?一直没有撤出?)
《无政府状态》:一战俄军最高统帅、拉普斯金虽然不是能人,甚至是佞人,但至少是沙皇的白手套。
《战争》:新时代的战争不仅仅靠士气,而是靠装备、后勤、经济;沙皇亲征,风险太大,正如太后所说,所有败绩都会直接归咎于他。果然,战场上,换帅后,败势不改,只消灭了沙皇在军中的声望。首都里,监国的沙皇后治国无方(其实怎么能让沙皇后有换首相的权力?),甚至被拉普斯金把持,罢工人数滚雪球。
《革命》:拉普斯金被贵族暗杀,片中说沙皇有了改革的机会,但沙皇只是按旧一套继续。其实拉普斯金被杀,到沙皇退位,不过数月。而且当时战争仍未结束,也不具备稳定的改革条件。
《有特殊用途的房子》:列宁对待敌人,是迅风之振秋叶 ,不管老叶还是嫩叶,连仆人都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