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潮拜影评

8261202
  • Leon Winters W
    2016/11/16 23:55:44
    [Crisis Earth -X]:四剧联动你要知道的事情

    第三季第一集吐槽:

    如果说巴里他妈是个至关重要的人 她不死巴里就不会成为闪电侠 那为什么第一季结尾逆闪可以随便的让巴里穿越回去救他妈?而且今天的第一集也解释了 只是记忆消失并没有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能力消失一切从头再来 换来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和没有第三者插足的女朋友 非要强行让沃利便当为巴里找理由放了逆闪 简直无

    第三季第一集吐槽:

    如果说巴里他妈是个至关重要的人 她不死巴里就不会成为闪电侠 那为什么第一季结尾逆闪可以随便的让巴里穿越回去救他妈?而且今天的第一集也解释了 只是记忆消失并没有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能力消失一切从头再来 换来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和没有第三者插足的女朋友 非要强行让沃利便当为巴里找理由放了逆闪 简直无语。

    经典好看的动画 闪点 居然在第三季第一集就结束了。

    太仓促的东西一定效果不好,会有硬伤与漏洞,我是这样认为的

    感觉越编越离奇了,或许编剧们的眼光与智商是想把这剧编一百W季的节奏

    所以随便怎么改,最后都是会看当时风向,如观众呼声,演员档期,甚至时代节奏来改的。

    但还是感觉这季闪电侠会有败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剧联动顺序以及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级少女 Supergirl》﹑《闪电侠 The Flash》﹑《绿箭侠 Arrow》与《明日传奇 DC’s Legends of Tomorrow》在本季准备四剧交叉,而他们即将共同面对的敌人确定是外星人统治者一族/Dominators。Dominators是严格执行等级社会的外星帝国,等级由他们额头上的红色圆圈大小决定;毫无感情﹑精于算计的他们,是遗传基因操作的大师,他们在征服其他星球期间寻求能增强他们能力的基因。

    81781063
  • 离离塬上草
    2017/4/19 10:11:02
    重温《心术》看每一个镜头,依旧很感动!

    当阿拉邈邈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那条纯白色的裤子一下子吸引了眼球呢,右肩挎着的包包一点毫无违和感,看到他如阳光般温暖!想起了那句话:【那时候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你有房有车,而是那天下午阳光正好,你穿了一件白衬衫!】第一次受感动印象最深的是钢丝男的那段,当所有人为他捐款的时候,当美小护在算完所有人捐的钱之后把自己的钱默默地塞了进去,当霍思邈读他写的那份画满的圈圈符符的信……满满的是一点一滴的温

    当阿拉邈邈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那条纯白色的裤子一下子吸引了眼球呢,右肩挎着的包包一点毫无违和感,看到他如阳光般温暖!想起了那句话:【那时候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你有房有车,而是那天下午阳光正好,你穿了一件白衬衫!】第一次受感动印象最深的是钢丝男的那段,当所有人为他捐款的时候,当美小护在算完所有人捐的钱之后把自己的钱默默地塞了进去,当霍思邈读他写的那份画满的圈圈符符的信……满满的是一点一滴的温暖!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挺现实的,充斥着黑白灰,有官僚之间的潜规则,有人心冷暖,有人情世故,有夹杂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无奈之举……世界就是这么现实,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我相信在非正义的背后一定会有正义的力量来遏制,而这些似乎要看你有没有运气在遇事的时候碰到一股正义的力量来帮你度过难关!如果钢丝男在现实社会中,没有遇到像郑艾平一样的医生,或许不会得到生命中最后的尊严,虽然他最终选择了自行结束自己的生命,那是因为他被这些医生感动了,他走得很欣慰!现实社会中的大官总是仗着自己的势力为所欲为,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做了,为什么不做一些维护社会和平安定的事呢?还记得那个李云景老先生和秦怡,看到这些人这些事才知道真正有修养有内涵的人是怎样用自己的修行来回报教育这个社会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有生之年意识到生命的真谛,也不枉来走了一遭!有些人把你的关心当天经地义,而有些人却把你的滴水之恩以涌泉来报答。傻得天真的十三姨,每个星期二按时按点地送吃的,把阿拉曦曦,阿拉邈邈,阿拉平平总是挂在嘴边,嘴角总是挂着微笑,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别人!每次都让她下次不要再挂号了,但是下一次仍然如此。。。而人总是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之后追悔莫及,十三姨的突然离开给人带来的除了感伤更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眼前人!】 还有赖月金的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生活在最底层,但就是这么平凡的人思想境界却比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高的太多太多。。。最后一集的时候赖月金的父亲又带来一个孩子对小护说:这个娃就交个你们了!这就是信任吖!

    除了医学上的造诣,剧里面几段爱情也让人感动与惋惜。老大和文谷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非亲生的南南,面对现实从来没有放弃过,更没有为了自己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就像他们说的,救别人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老大始终坚持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念,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撇开剧情来说,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家庭能够幸运的等到天使的降临呢!每次看到他们满怀期望的奔赴医院却失望而归,离开医院的时候老大牵着文谷的手,像一个大人牵着一个无助的孩子!

    老三和晓蕾的爱情也让许多人都很惋惜,他们的分手绝不是因为彼此不喜欢了,因为现实,因为信仰,这一段看的时候,我就是认为医院错了,就算是为了平息这场官司,也不应该压制晓蕾自己去索要啊,这根本就是两码事么,还让平平去说,换谁谁能受得了。。。就这么毁了两个相爱的人,最后晓蕾嫁的那个人即使再有钱怎么能跟平平比呢!!!

    老二和VIP的感情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能说他们爱得不深,但我个人觉得好像没那么深,邈邈曾说过:跟小护聊聊手术她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但跟VIP在一起好像没什么能聊到一块儿去。老二跟小护的感情是不用多说的,其实两个人或许早就喜欢,只是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小护说他们两这是没有奸情胜似有奸情,而霍思邈也说希望能够继续保持这样。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邈邈意识到过这段感情,但是害怕像以前一样失去过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这么好的哥们情义,所以愿意这么下去,这样即使当众调情也不会有什么不妥!有小护在,每天去医院就有了很大的意义。和VIP分手之后好像也没什么改变,当她回来的时候也是果断地拒绝了她(就喜欢这样的),还有当初因为吃小龙虾住院的时候,为了维护小护愣是把VIP脱下水了,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小护在邈邈的心里都占有很大的地位吖!虽然后来还是见面了,但是我认为这就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关心,还有实现当初说的:哪天你过得不好了就会来找我,但这个时候,邈邈的心已经渐渐得走近小护了!小护对邈邈从头到尾那都是忠贞不二啊,特别是刘娟的那段,看得我心情特别的好哇

    最终因为一个“激吻”,一件毛衣,两个人看到自己的心了,我认为最直接的导火线应该是谷超华的那句:你配不上她!邈邈是何许人也,功臣之后吖,最多是别人配不上自己,怎么会是我配不上别人,霍思邈在那一刻内心多少有点纠结吧,或许有些小小的受到打击,曾经他可能认为小护不是最好的,一直在期待哪个最好的出现,所以一直对小护说:等到你六十岁那天,如果你还未嫁,我也没娶,我们两就 就凑合着过吧!第35集霍思邈因为小护怀孕而跟她求婚的时候那个表情让我哭笑不得,『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秀波把霍思邈的内心表现得极好』说:我娶你。。。。我也不用再去祸害别的姑娘了,你也不用危害人间了,咱俩就凑合了吧。。。虽然到了结婚登记处知道真相后不结了,只能说阿拉邈邈的野心还没回归呢!这两个人怎么会没有爱情呢,怎么会不在一起呢,从开头到结尾无时无刻不在打情骂俏,甚至有点没节操,但一点儿也不让人觉得过分,数不清的细节透露着两个人的情感:当小护去当志愿者,临走前邈邈那是千叮咛万嘱咐,期间为了装修小护的房子没少费心思,那时候连对VIP都没那么上心;小护让邈邈收下赖月金的时候,在办公室谈话后,小护留了半杯水,邈邈把它自然地倒进了花盆,后来刘三妹的那个医闹留的半杯水被扔进垃圾桶;手术室里的默契更不用多说。。。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傻帽都有一颗善良柔软的心,眼泪不是任何时候都流得有说服力,赖月金走的时候,小护哭了,老师离开医院的时候,邈邈哭了。。。地铁站:“老板,早上好!”“老板娘,已经早上了!”一句玩笑终于即将成为现实,喜欢这样的感觉,微笑,早安 〖但是另一方面,我想问一下:所以这个世界上男女之间是不存在真正的纯友谊了是吗??!!!〗最后复制一段主任说的话,不得不说其实六六给我们看到了近乎现实的剧,台词也非常好:“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英雄式的人物故事都是相似的,无论是西方的奥德赛,还是东方的西游记。在你通往成功行将成名的道路上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道磨难。这孟子曰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医生就是成就英雄的行业,生命就是我们所承载的天降大任,当你选择读医科的那一刹那,你就要明白你所踏上的是怎样一个征途,它不仅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社会的殿堂啊!你如果不是一个怀有梦想的人,如果不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人行业的人,如果你当初选择做医生只是看重了他的地位和他的收入,那你很然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自然选择出局呀。我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技术可能是一流的,他们的智商可能是卓越的,可是他们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东西,他们会在半路上逃走了,有的人哪做了两年的学生就不愿意做了,我要恭喜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发现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不适合自己,他们还来得及改行。有的人呢当了几年的医生就不愿意干了,我也要祝福他们,不干医生干医药代表也很好啊,起码收入比我们当医生高多了,得偿所望嘛。但是我更珍惜我们留下来的这支团队啊!我珍惜你们,你们去伪存真流沙成金,你们比金子还可贵,你们是钻石。虽然有的人的天资比我们好,可是他们没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就是因为他们差了那么一点点东西,可你们有,这就是信念!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在我们这儿经受各种打击和磨难之后而无怨无悔。我相信你们这些人最后的墓志铭上一定会刻上两个字:英雄!”

    【详细】
    84863093
  • 不联了
    2019/4/14 23:12:21
    全凭男主颜值撑下去
    10113165
  • 熊大茸
    2012/12/25 12:47:47
    写写小人物武攸嗣,他是唯一透光亮的窗
    “太平,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情形吗?我当时被你骂得体无完肤,而我却在当晚给母亲写了第一封家书,促傻地称我爱上了一个人!…现在想起来真可笑,其实我早知道这是毫无结果的,但还不甘心,凭的还是那股农民的憨劲儿!…不过现在我真的很知足,毕竟能同你这么近的说话。…太平,别忘了我,别忘了有这样一个并州的姓武农民成天想着您,甚至觉得看您一眼都是幸福! ”
    这段影评,仅仅是想记录一下片中的小人物武攸嗣,他是
    “太平,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情形吗?我当时被你骂得体无完肤,而我却在当晚给母亲写了第一封家书,促傻地称我爱上了一个人!…现在想起来真可笑,其实我早知道这是毫无结果的,但还不甘心,凭的还是那股农民的憨劲儿!…不过现在我真的很知足,毕竟能同你这么近的说话。…太平,别忘了我,别忘了有这样一个并州的姓武农民成天想着您,甚至觉得看您一眼都是幸福! ”
    这段影评,仅仅是想记录一下片中的小人物武攸嗣,他是唯一透光亮的窗。

    记得曾经,整部《大明宫词》像是看过的所有古装剧里最惊艳的一个片段,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大段大段旖旎的台词,在我看来,如若置身于剧场的舞台下,大幕拉开,是那些紧凑的断面在局促的空间中一个接一个展开,于是戏里的冲突成了戏外的遐想。现在看来,停留在印象中的话剧般的观影感受依旧,但是却多了几分压抑。
    那些美丽的镜头,和无论是长相守还是对权力的渴求之类浓烈的情感,却变得虚无而压抑。小时候,看揭开昆仑奴面具引发的一段凄美爱情同时与片中人物共情,或是心若小鹿乱撞或是大悲大喜,而今这种感觉已经不存在,用作为一个女流氓超脱而没有耐性的视角来看,薛绍和太平的故事之中,薛绍始终是因其懦弱而无力地抗拒抗拒而后背叛,接着用死去来逃避同时冠上要终于原本的爱情的长相守的高贵名号,这种行为被我用现代视角来衡量注定会成为我内心所暗暗谴责的一方。
    于是,在武攸嗣傻里傻气地登上本不属于他的舞台演着一出可笑的悲剧的时候,反倒觉得,真正打动我心的情节,才刚刚开始。初识,是船上的宴会是拍案的质问是带着傻气的回答,那回答,是所有谎言中唯一的真话,“因为你好看”。我总认为,大段华丽的台词会掩盖真实的感情,因为主角是形容词或者副词,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主谓宾了。“我看你是因为你好看”,请带着透着浓郁陈醋味道的并州方言来读这句话,念念台词,人物和情感就深入心中了。接下来,是一段一段闹剧,说白了是笑话,一个注定要在笑话中登场也要在笑话中死去的小人物,似乎就应该是这样。纵观整个剧集,还有哪里是会让正襟危坐的观众笑出声来呢,舞台剧的布景和台词讲述的故事,想要表现太多夹杂权力和欲望的爱情以及夹杂真真假假的感受,沉闷的气氛太多真诚的诉说太少。
    所以,当他死去的时候,那扇透着光亮的窗关闭了,这一点也不可笑,虽然他的一生如一个粗鄙的笑话般草草收场,这里有配春药和醉酒写手谕的桥段,连死都是个笑料的小人物的一生,其实真的不可笑也不快乐。
    最后,谢谢老戏骨傅彪,他让这小个人物鲜活,这是唯一透光亮的窗。
    【详细】
    57121053
  • xmchwh
    2021/8/24 7:12:00
    中国的电视剧没救了

    我是看过的,所以来发表一下言论,可能我要求比较严,我陪我妈看了最后一集。总体感觉就是剧情拖沓的很,拥抱五分钟,哭要十分钟。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能不能对职业这快有点尊重,完全敷衍了事,编剧在那里对演员职业的专业性胡编乱造,不懂像国外请个职业顾问不行吗?你不请亲自拿半天时间下一下工地不行吗?问都不会问啊,拿出点3/15记者的精神不行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桥梁钢筋30的钢筋用20的是降低了

    我是看过的,所以来发表一下言论,可能我要求比较严,我陪我妈看了最后一集。总体感觉就是剧情拖沓的很,拥抱五分钟,哭要十分钟。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能不能对职业这快有点尊重,完全敷衍了事,编剧在那里对演员职业的专业性胡编乱造,不懂像国外请个职业顾问不行吗?你不请亲自拿半天时间下一下工地不行吗?问都不会问啊,拿出点3/15记者的精神不行吗?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桥梁钢筋30的钢筋用20的是降低了一个标号?!看到这里我真的笑死了!你要22,25,28的钢筋怎么想,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再说一般桥梁的钢筋用的是螺纹钢,电视剧里面说的30,正常情况螺纹钢没有30的,只有32的。就凭这一点,国外职场剧就吊打国内职场剧了,而且这部片子还不属于真正的职场剧,职场只是点缀,可想而知,那中国的职场剧是拍的多么的不专业,多么的差!一个敢编,一个敢演!

    【详细】
    13820375
  • 林下之风
    2015/6/20 14:01:07
    名利场之四 凛冬
    华政 名利场
    第四篇 凛冬

    当冒烟的火山在眼前爆发,眼前烟雾缭绕,原本埋头做工的人们开始四散逃离,采石现场一片狼藉,命运坎坷的朝鲜公主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她曲折人生的开始,或者说,只是有了一个不算艰难的开端,因为她有了两个伙伴。虽然都是男孩子,但都是苦出身,是为她着想的人。当剧情主线分开叙述,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面是为保护贞明公主安全离开,
    华政 名利场
    第四篇 凛冬

    当冒烟的火山在眼前爆发,眼前烟雾缭绕,原本埋头做工的人们开始四散逃离,采石现场一片狼藉,命运坎坷的朝鲜公主还不知道,这仅仅是她曲折人生的开始,或者说,只是有了一个不算艰难的开端,因为她有了两个伙伴。虽然都是男孩子,但都是苦出身,是为她着想的人。当剧情主线分开叙述,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面是为保护贞明公主安全离开,公主殿跟随公主离开的尚宫与宫女全部殒身不恤,在逃亡最后的时刻,特地留在那艘火药船上,由平素疼爱公主又爱跟她斗嘴的崔尚宫引燃了火药……在冲天的火光中,追随而至,要灭口的李尔瞻也只能认为是公主与宫女们死在了那艘引燃的火药船上,没能逃走。可是,被崔尚宫安排上传的贞明公主却晕倒在那艘小船上,随船漂流到了海上,被奴隶船搭救来到了东瀛,成了为矿山挖苦采石的童工。另一面则是光海君想要重新启用罢相李德馨,希望跟他探讨出有希望的朝政,可是在朝鲜财势最高家门之主姜周愃的安排之下,却在李德馨的住处见到了让他触目惊心的物件:先朝宣祖大王的病簿日志和勘验尸体的相关记录,顿时如五雷轰顶。

    由时间重要性来看,贞明公主既被剧本特别设定为火的主人,日后将会成为朝鲜大地的主人,她在流亡中来到火之地,与水火之地的人们一同生活并成长,也是命数所定,无法避开,这番生存劫难也仅仅是她传奇人生中的一件小事,值不得作为大事记,因为公主一定会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以后的故事。因此,剧情可延后再议,目前最重要的却是知晓父亲死难实情的光海君的确切态度:

    究竟是事后确认还是特意导正?由于关系到为王者的道路和选择,对于剧情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在分析光海君的抉择之前,先要解释一下李德馨其人其事,作为与光海君亲近的李德馨,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何会与光海君李珲如此亲近?由于史书当中节录相关人员名单较长,这里仅节选与李德馨有关的部分作为参考,有兴趣的读者可根据著录标记与史书对照查阅,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说明:

    节选自【朝鲜王朝实录·明宗实录·新件】

    以下引用

    万历壬辰之变, 春秋馆及星州、忠州分藏先朝实录, 尽为兵火所焚。 独全州所藏获免, 移安于海州, 又移安于宁边, 又移安于江华。 上命春秋馆, 依此本印出三件, 旧件则藏于江华之摩尼山; 新件则分藏于春秋馆及安东之太白山、宁边之妙香山; 草本一件则藏于江陵五台山。 旧件凡五百七十六卷, 新件各二百五十九卷, 妆结有大小故也。 是役起于癸卯七月, 终于丙午四月。【前后官并录。】
    大匡辅国崇禄大未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世子师 臣李德馨。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万历年间壬辰年的变乱,(朝鲜)春秋馆安排星州、忠州分别藏有先朝(此前所记录的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史书)实录, 都被兵火所烧毁。 唯独全州所收藏(实录)免于兵火劫难, (实录)移置安放在海州, 又移放安置到宁边, 又移放安置在江华。 王上命令春秋馆, 依照这个版本印出三件, 旧件则藏于江华的摩尼山; 新件则分别收藏在春秋馆和安东的太白山、宁边的妙香山; 草本一件则收藏在江陵五台山。 旧件共计五百七十六卷, 新件各二百五十九卷, (因为)装订导致有大小的原因。 这件事发生于癸卯七月(宣祖36年 1603年 万历31年), 终结在丙午四月(宣祖39年 1606年 万历34年)。【前后参与官员一并记录名单】

    大匡辅国崇禄大未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 弘文馆 艺文馆 春秋馆 观象监事 世子师 臣李德馨。

    这是一则宣祖年间重修朝鲜王朝实录的相关记录解释文字,从记录情况来看,刊印史书的人,要做到的是重新刊印只留下一个版本的史书,即为全州版。全州当时被安排收藏史书,是因为李氏王族的本贯就在全州,是王室的发源地和老家,因此要在根本所在之处留下相关记录,却未曾想在倭寇入侵朝鲜之后,留下的就只有李氏王族老家的这一版本,实非安排者所能料到。但也就因为这样,李德馨当时的身份得以确认。因为记录中特地提及经过兵火战乱之后的史书究竟如何整理,如何找回,如何刊印重新安排的过程,并注明时间起止日期,为慎重起见,又附上了相关人员名单。排在名单之首的人,就是李德馨,因此在这里,查阅史书的人们得以确认在宣祖朝末年,李德馨究竟担任何种职务和确切的职责范围究竟是什么:

    此人不但负责管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和春秋馆,还负责观象监,可见此人不仅擅长理学,也通术数。

    这与剧中特地交待他在年幼时,跟随有预测未来的老师一起见到过“凶书”的撰写者格庵南师古,因为知情后感到沮丧害怕,又聆听师傅教诲一事相吻合。可见,作为观相者,作为预言者的徒弟,李德馨有资历,有经验,有根本,确实可在乱世之中作为国之栋梁。在名单记录的头衔中,最后一项居然是世子师,对照剧情来看,这就能解释为何在本剧之初,在预感到有可能出现王位之争以后,光海君会找到李德馨,苦苦哀求他在史书方面做文章,要求他去春秋馆处理相关事宜:

    这不仅是因为光海君特别信任李德馨,也是因为李德馨本就是世子的老师,在春秋馆与观相监都有职权,可任意进出,参阅并取用相关资料。

    由此可见,在光海君还未即位,宣祖朝朝鲜国政秩序开始恢复之后,李德馨就是可随意出入春秋馆的堂上官,对照剧情来看,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与大妃金氏见面时,大妃称呼他为:

    -大监~

    通常来说,区分正三品的堂上官与堂下官有区别,正三品堂上官之上,包括正三品堂上官,统称为大监,正三品堂下官之下通常称为:大人。以此称呼来看,李德馨的官职早已位居人臣前列,还在正三品之上。那么,在光海君即位前后,李德馨又是怎样的情况,在朝中地位如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进行对比说明:

    以下引用

    宣祖 221卷, 41年(1608 戊申 /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11????

    ○完平府院君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行判中枢府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宣祖 221卷, 41年(1608 戊申 /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十一条记录

    ○完平府院君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行判中枢府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内室)。

    以上内容为宣祖弥留之际,进出内室的大臣名单,李德馨排在众人之间,不争先也不靠后,完全是依照职位高低顺序前来觐见。之后还有相关记录,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8????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1卷, 卽位年(1608 戊申 / ? ??(萬曆) 36年) 2月 1日(戊午) 第八条记录

    ○左议政许顼、右议政韩应寅、 完平府院君 李元翼、领中枢府事李德馨、鳌城府院君 李恒福、行判中枢府事尹承勋?奇自献、行知中枢府事沈喜寿相继入(内室)。

    如果将相关史书资料专门对照日期来看,是不是非常有趣?这是同一天的记录,却出现在实录当中两代君主言行的不同书册之上,全因为这是王权交替的特殊时刻。若为承嗣者,每一位君主的即位年即为前一位君主的当朝末年。比对剧情来看,1608年既是宣祖末年,也是光海即位年,是一个极为特别的年代。在臣下相继入内之时,都有李德馨在内,可见他当时确实受到重用,在朝中留有一席之地。在此之后,到了光海君即位后的第六年,即为光海君五年,出了永昌大君李?被诬逆谋一事,要废除嫡出大君的位置,当然非同小可,朝臣会有争议,因此会出现争议的种种记录,撇开争议不谈,这里专门确认李德馨上书辞职的日期,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载继续说明:

    以下引用

    光海 68卷, 5年(1613 癸丑 / ? ??(萬曆) 41年) 7月 8日(甲子) 4????

    ○领议政李德馨上箚辞职。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光海 68卷, 5年(1613 癸丑 / ? ??(萬曆) 41年) 7月 8日(甲子) 第四条记录

    ○领议政李德馨上箚书辞职。

    以上记录即为李德馨辞职的确切记载,在此之后,虽然还有反复,但李德馨被罢职已是定数。上书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永昌大君李?被诬逆谋一事,怨气非常大。通常在提到李德馨其人其事,都会专门提到他的生卒年:1561-1613,可见他死去的那一年就在他从光海朝上述辞职这一年,即光海五年。从史书相关记载来看,李德馨即便是在朝堂之上议论政事,也是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并无不妥之处,但情绪比较激动,不太可能发生抱病而死的情况。对照剧情来看,李德馨是在罢官之后,察觉到了宣祖的死因,这才留在了都城附近,为的是核实相关情况,再做打算。没曾想遭遇王上突来此处探望,他又不在家,内室之中,书册任由国王翻看,这才引出杀身大祸。而这一切的主使者,正是姜仁佑之父姜周愃。作为幕后对弈者,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红顶商人,身处最有权势和财力的世家大族之首,作为家族的掌舵人,作为朝中低调为官之人,他都在认定自己是在做祖上已经授权的大事:

    以控制朝政来控制朝鲜的经济命脉,对王族对朝政,都采取躲在幕后策划,不在幕前出现的办法,隐身其后处理各种麻烦,采用设计并引导的办法,将事件引向预计的方向。

    这就如同是在光海君五年时引导光海君杀汉阴李德馨一事,他不说明不见面但特意在幕后指挥,引得光海君求贤若渴,特意去李德馨住处,这才见到李德馨留下的相关证据记录。事前,正如参与办事的下人所追问的那样:

    -那要是王上不这么做怎么办?

    谁知姜周愃却笑了起来,直说是:

    -他可是不顾父亲,还有兄弟姐妹,执意要为王的人哪~

    可见,在行事之前,姜周愃就已经认定光海君成为国王的渴望,要继续就任国王的期待,远远高于他想要维系的手足亲情,与君臣友爱之情,也远大于他的良知,或者说,成为国王的理想与渴望,在目前看来,对光海君李珲来说,高于一切。就是因为看穿了这一点,姜周愃才敢于设计并安排此事,为的是除去汉阴李德馨,在他看来,以后若是行事方便,为人刚直,不肯拐弯的李德馨势必会成为姜家的阻碍,甚至是祸患,若是他被王上重用,还会引起更多麻烦,不如及早处理。

    那么,在本剧当中,光海君李珲为什么干掉李德馨,难道真是因为他已洞悉李尔瞻与金介屎二人是毒杀宣祖的主谋吗?

    从二人对话来看,光海君在知情后先是惊讶到无以复加,跟着是悲痛,继而是确认施毒之法。可是且慢,为什么光海君没有除去金介屎和李尔瞻?

    从金介屎从容的态度来看,她之所以会如此紧张,却又故作镇定,也是因为她非常了解光海君的缘故。她很清楚光海君此时极度缺乏安全感,身边缺人,她只要不辩驳,不狡赖,只对王上表达为臣下者的忠心即可,若是身边人是为光海君除去了他即位的危险和阻碍,他又如何能够怪罪对方,埋怨对方害死父亲?实际上,光海君自己对待病重的父亲也是这样做的,他用手掌盖住那碗水不给父亲喝下去,就是不给他续命,要他速死。只是行事之人是他人而非自己,特意毒杀先王这件事若是摆在台面来看,过于直接可怕,这才让他受到了震撼,若是论及父子之情,早在战乱前后,他有过的种种所见所闻所感以后,就慢慢淡薄下来,此后,他对父亲尽到的仅仅只是世子对君父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而已。因此,通过金介屎等人的态度判断,光海君认定他们是能为自己做事,不惜逆天而行的人,既然如此为自己着想,仍是自己的人,对自己而言还是有用,既是如此,就该留下。因此,从光海君对待金介屎与李尔瞻的态度来看,他对待人臣的态度是: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由此就能解释李德馨之死:他不仅是因为查明真相并被王上发现,才被国王下令暗中除掉,而是因为不协助王上治国,不与君主一路,坚拒合作所致。从李德馨的态度来看,他坚定地表示不跟光海君合作,不支持光海君的行为,甚至表明即便知道自己不同意合作会死,也不答应,就已经是从容就义的打算,并未打算妥协,可见,李德馨作为世子的老师,作为一直想要摆脱格庵预言的人,已经对光海君失去了希望和信心,从心底彻底否定这个人成为明君的可能性,这才宁死不屈,就是不肯协助光海君这样的君主。因此,李德馨被害一出戏,是本剧当中最为惨痛和遗憾的戏份,虽然如此,也仍有希望在。此前跟他一起,想要帮助贞明公主逃离的洪柱元,已经听取了他的鼓励和希望。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后被拣选为当朝驸马的洪柱元才算是继承李德馨理想和愿望的人。

    说到洪柱元,他倒真是连接贞明公主与朝鲜的渠道,当年是他保护公主,带着尚宫们一起逃走,直至渡口处,因为见到火药船引爆后的冲天火光,误认为公主已死,悲伤不已,而后却又在父亲处理公事的案头见到了当时处理相关事件的勘验笔录,明白死难者当中没有女童尸体,这才确定公主未死,有可能存活下来,甚至发生了他跑去拦下御撵,对路过的光海君大骂出口之事。可是,面对这样愤怒指责他的少年,人到中年的国王甚至没有动怒,在得知他是世家大族洪氏家门的长子之后,甚至只是告诫了他:

    -我之所以会放过你,是因为你现在的愤怒是没有任何力量的愤怒,就只是这样而已。

    作为朝鲜最高家门的长子,当时还未成年的洪柱元当街辱骂旺王上,是为不敬之举,可看做是欺君之罪,该灭三族,但洪氏家门岂是寻常人可以比肩的家族,在李朝时代盘踞多年,既有财势也有地位,尤其是在政界的地位之高,绝非光海君李珲这样的庶子为王的君主可以轻易撼动,因此,在遇到洪氏家门还未成年的长子上街骂国王这件事,他也就点到为止,告诫了这个倔强的少年,就算完事,也算是此人给君上留下了深刻印象,以后有事还会找他。可是且慢,光海君为什么要在洪柱元成年后科举及第以后任用他在火器监这样重要的地方分管此处?

    实际上,答案还是跟光海君杀李德馨留下金李二人的道理一样,是出于君主的心意: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于光海君来说,他最重视的朝鲜的国家安全,对于维护朝鲜安全而言,最为重要的是武器,在当时的相关火器制造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治理相关部门的人。虽然洪柱元是在少年时当街骂过他的人,但是他也是最为忧虑朝鲜国家安全的人,更是为王上着想,为制造火器烦神的年轻臣子,若是条件合适,各方面都合格,作为朝鲜最高家门洪氏家族的长子,如何不能重用?说到底,洪柱元被重用,任用为火器监校理,也是因为他与光海君李珲在治国理想方面设想一致的缘故。当然,这也正是光海君督促洪柱元前去东瀛寻找制造火器的主要原料:硝石,并特意主持相关交易的原因所在:

    他与洪柱元看似有难解的矛盾,实则在治国理想方面真是一路人。

    问题只在光海君目前还不知实情,他还以为这小子只是愤恨他夺位,却不知洪柱元是恨他逼害自己的未婚妻贞明公主,使得公主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就消失在渡口。说是未婚妻,其实也不尽然,当年驸马拣选未曾举行,公主的外祖父延兴府院君金悌男就在众人眼前被带走,因此,公主与任何人都未曾议婚,没有婚谈之说。洪柱元之所以会关注贞明公主,则是因为公主在宫内曾恳求他与她缔结婚约,为的是搭救她的弟弟,跟着又坐地痛哭,可见就在那时,洪柱元的心已经被贞明公主打动,内心已经认定公主就是自己要娶的人,因此,在光海五年渡口之难以后,看过勘验笔录的洪柱元一直都认定公主未死,世事都还有希望,要为国效命,就是洪柱元成为分管火器监校理的原因所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照剧情发展线索排布,到了第七集之后,剧情才开始真正进入公主人生故事的叙述当中,也就意味着,第八集之后的剧情更为精彩好看,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此时在东瀛,长成大人的贞明公主也有了新的际遇,年少的她虽然因为火山爆发那场劫难被识破女儿身,却因为同伴搭救,开始了新生活,有了新的希望:活下去。为了让她振作,贞明公主还有新名字,同伴按照死去妹妹花伊的名字,给她取名:火伊,这个名字还是在说她是掌管火的主人。

    以迷信角度来看,贞明公主确实与火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怎样的困境,火都能助她摆脱困境。在火伊未表现出经商才能之前,首领不卖走火伊是因为被半大的孩子持刀胁迫,在火伊表现出经商才能之后,首领不卖走火伊,则是因为火伊已经成为行商智囊,她的办法屡次能够助他摆脱经商中的麻烦。就如同这次江户之行,为的就是获得更大收益。而在此前,火伊已经认定朝鲜来的人买下那么多硝石,肯定不是为当做制造原料,而是为了垄断,这才大着胆子要求首领把次品卖给他们,而在江户一行当中,想要离开东瀛的火伊则是因为瞎打误撞,遇见了已经成为通信使,受托前来完成交易的洪柱元。最让人惊讶的就是二人互通姓名时的惊讶,已经成人的公主摆出满不在乎的态度说:

    -我叫火伊~

    却未曾想面前的这个年轻官员,非要对她说出自己的名字,还是少年时那副坦荡荡又不知险恶的坦然态度:

    -我叫洪柱元~

    虽然身着男装,虽然一脸泥灰,一心想要回到朝鲜的公主还是睁圆了眼睛。原来,这就是她恳求过的人,是救过她,为她付过饭钱,却毫不客气要教训她一顿的人,如今物是人非,二人还能在异国相见,居然在如此复杂麻烦的情况下互通姓名,难道不是难得的缘分?一心回国的火伊能够顺利回到朝鲜吗,洪柱元受托的交易能够顺利达成吗,敬请期待下篇。
    【详细】
    75057466
  • 默语生
    2009/4/29 16:15:14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说起
    虽然取了这样的题目,但本文并不想回顾或普及那次会议上某篇著名讲话的内容。那篇讲稿中确立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观念,直到现在仍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电影的评价方式。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如今已经不再是样板戏的年代,主流视野的赞誉和崇拜,也不会停留在高大全式人物的身上。表面看来,只要不触及剪刀手的红线,文艺创作的内容正呈现出无比异彩纷呈的景象。中国电影逐渐打碎数十年来占据荧幕的一个个刻板符
    虽然取了这样的题目,但本文并不想回顾或普及那次会议上某篇著名讲话的内容。那篇讲稿中确立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观念,直到现在仍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电影的评价方式。这才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如今已经不再是样板戏的年代,主流视野的赞誉和崇拜,也不会停留在高大全式人物的身上。表面看来,只要不触及剪刀手的红线,文艺创作的内容正呈现出无比异彩纷呈的景象。中国电影逐渐打碎数十年来占据荧幕的一个个刻板符号,敢于在正面人物身上设置缺陷,也敢于为反面人物增加性格闪光点。比如最近时常得到肯定的,对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历史定位;或是具体到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中,对日本人的塑造方式。

    这并非《南京!南京!》或《拉贝日记》的创造,至少在犹有余温的《梅兰芳》中,同样安排了一位自杀的日本人。看起来,持续六十多年的思维定势正在被逐渐破除。然而,这却无意间使得所有人都安然落座,对另一道思维桎梏安之若素。

    中国人怎样拍电影?中国人怎样看电影?或者,怎样评价涉及中国和中国人的电影?

    坐在电影院里看今天的第一场《拉贝日记》时,这三个问题几乎一瞬间跳出脑海。我们都以为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时代早已遥远。但设若重温其中的一些论断,便会发现情形远非如此。

    《讲话》在涉及文艺批评时说: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政治正确这个论调,除了剪刀手和某些民间政治狂人外,大概不会有人再时刻挂在嘴边。然而对一部电影来说,宣传哪种主义,支持某个党派,如何评价历史,都不过是其政治立场的表象。观众对这类植入性行销早已具备一定免疫力。真正深入骨髓的政治色彩,或者说导向性,是以一种潜在方式呈现的。所谓文艺作品中的符号,不仅是某些带有特定身份、主张、立场、行为方式、性格特征的人,而应该呈现为一个公式。

    亦即“角色*角色结局=符号意义”。

    适用这个公式,我们甚至可以理解辱骂《色戒》为汉奸文艺的那些人。易先生这种彻头彻尾的汉奸角色,居然没有一个身败名裂的结局;王佳芝这种出卖组织的特务,居然好似被歌颂和同情。角色是个负值,结局却带着正号,二者相乘,自然得到违背文艺先进性方向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当然代表汉奸文艺的政治立场。

    于是,再带着公式回到抗战题材电影中的日本人,我们当然可以看到进步,但同样也会意识到局限和妥协。过去,日本兵一向歪瓜裂枣,凶神恶煞,最后会被横眉怒目的人民群众进行正义裁判;现在,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也有良知和人性,一切都归罪于时代,在人性和军纪的挤压下,他们只得逃避最后的抉择。《梅兰芳》的戏迷自杀了;《南京!南京!》的处男也自杀了。

    在角色形象上,我们的确进步了;但在角色结局上,我们依然原地踏步。区别仅仅在于,究竟是恶贯满盈死在中国人之手,还是良心发现地自我了断。我们可以让背负罪恶标签的角色一切归零,从而使他们无比光辉。但若想消弭负面人物的罪孽,就必要以推翻其人生为手段。

    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日本人,也适用于一切“反派”角色。《南京!南京!》中,江一燕是妓女,她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她崇高了;范伟是汉奸,他主动牺牲自己去死,所以他也崇高了。刘烨和高圆圆本就是正面角色,死一下当然更加崇高。当然,那些执迷不悟的反派之所以会死,则是为了让他们更牢固地被钉在耻辱柱上,一锤定音,盖棺定论。

    看样子,在中国编剧和导演脑中,死亡的绝对值是无穷大,但有正无穷和负无穷的区别。这种符号屡试不爽,或者用个更亲民的词汇,叫桥段。他们将桥段化了的价值导向融入电影,再贩卖给广大观众。这可以归纳绝大多数中国电影的制作现状。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怎么反应?其实看一看豆瓣或其他网站的影评就能明白。

    在当今社会,独立思维和不盲从官方口径几乎已成为新兴阶层的共识。与此同时,很多人却仍然不知不觉地遵循《讲话》的思路评价文艺作品。“《讲话》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摘自百度百科词条)这个思路,直接指向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读后感。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如果某某某某就会带来某某某某的结果”,“在某某某身上,我看到了某某品质”,“今后我一定要发扬某某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某某某某”……类似的逻辑在影评中时刻闪现,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中国观影人群中的一部分,仍在以仰视和接受教育的态度坐在屏幕前,等待电影讲述某个故事,归纳某些道理,引发某种思考。观众或许会为这些道理的幼稚而不满,但只要寻找到更好的道理,依旧会成为导演和编剧的灌输对象。

    这种评论方式,并不是足以砥砺中国电影水准不断提升的力量。导演始终秉持老师心态,观众则自居电影的学徒,只要二者之间的心理高度不平等,老师就不会真正倾听学徒的意见。在《讲话》中正是这样描述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创造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作品,从而惊醒群众,推动他们进步。至于文艺工作者如何进步?我们还有剪刀手在。

    当《拉贝日记》中出现一位年轻日本军官时,我立刻屏住了呼吸。而当他的良知被屠杀场面唤醒时,我的恐惧瞬间达到最高点。——怎么办?如果他最终也选择自杀怎么办?

    然而他终于没有自杀,甚至都没有死。到达尾声时,除拉贝外,片子中的其它主要角色完全没有被交代结局和去向。我才忽然想起来,原来这是一部德国导演拍摄的电影。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在保持剧作水准的基础上,具有很多缺点。有些感情戏莫名其妙,结尾更是俗套如主旋律电影。但是,它的感发力量绝不根植于哪些特定角色的结局,而在于故事发生的背景,镜头中传递出的历史时空,和真正触及人性普遍意义的侧面。从这个角度讲,它好于《南京!南京!》,和一切用《南京!南京!》的姿态与思路拍摄而成的中国电影。

    导演陆川早已坦认设在《南京!南京!》中的最大一处符号。当公式里的“角色”项替换为“中国人”时,所有使用这一公式的人,都再也无法认为《南京!南京!》不是一部好电影。这也是《拉贝日记》与《南京!南京!》的最大不同点。

    在《拉贝日记》中,有懵懂麻木的中国民众,软弱无能的中国军队,甚至冒充会讲德语希望活命的中国俘虏。这部片子没有为了照顾中国观众的感情而回避此类内容,而是选择客观地呈现。它的导演并未使用上文的符号公式,自然也不会带有侮辱中国人民感情的主观目的,或是政治导向。

    那么中国的观众会如何评价?他们会使用那条公式吗?
    【详细】
    2002281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