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影评

14034323
  • 笔砚共我书半生
    2022/7/24 12:01:53
    涨知识也让人震惊并无限反思的《渔业阴谋》

    一:海洋生态最大的破坏者尽然不是塑料垃圾,而是渔网等海洋捕捞的工具~

    二:利益冲突,环保组织和相关如永续渔业的评定和颁布机构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以此为生~最应该了解相关内容的从业者却不想回答或压根回答不出相关行业的概况和策略办法~

    三:由于违背永续捕捞,导致近海捕

    一:海洋生态最大的破坏者尽然不是塑料垃圾,而是渔网等海洋捕捞的工具~

    二:利益冲突,环保组织和相关如永续渔业的评定和颁布机构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以此为生~最应该了解相关内容的从业者却不想回答或压根回答不出相关行业的概况和策略办法~

    三:由于违背永续捕捞,导致近海捕捞不可持续,于是深海捕捞或跨海域非法捕捞,掠夺其他欠发达地区的海洋资源,使其以此为生的传统渔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的被迫进行非法活动比如:索马里海盗~

    四:暂时的净土,西非海域中各海洋生物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的超大盛况让人更对上述几种情况生痛欲绝~

    五:苏格兰的三文鱼养殖不仅无人性,对环境的破坏和最终的客户群体:食客,也极其不友好~我们自以为高品质的橙白相间的三文鱼,竟然是类似于添加色素般人为控制的,真实肉品惨目忍睹~

    六:泰国渔业的奴役现象让人震惊,这种类似于农奴制的事情竟然发生在21世纪…

    七:最后,以上感悟是事实,但也不能因此就被纪录片的创作团队完全带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视角,从纪录片的角度和海洋保护的角度来说,这一切的拍摄和剪辑都已经完美的达到了他们的目的,然而从捕鲸人的角度也应该让我们认知到,民以食为天,生存是本能~

    八:资本和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促进整体生活水平的催化剂,有冲突得调和,这中间会有矛盾有纠纷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甚至有人有组织会为此付出代价,但总得循循渐进慢慢来~不排除广告嫌疑,到最后那种从藻类植物提取海鲜身上的口味和微量元素或许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和趋势~

    以上,愿海洋生态越来越好,也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健康、和谐、回归生活的本质~

    【详细】
    14532883
  • 登风电影通
    2022/5/17 16:26:38
    整体玩的有点过头,还是差了点火候啊
    台湾惊悚剧集《76号恐怖书店:恐惧罐头》第三个故事:捉迷藏,这个还是可以的,而且女主还是《哭悲》的女主哦!惊悚恐怖程度还是可以的,诡异废弃的民宿里…玩捉迷藏!只是最后的反转就走向了温情故事了!(是这四个故事中最吓人的一个了吧)第四个故事:计程车,这个故事就…...  (展开)
    台湾惊悚剧集《76号恐怖书店:恐惧罐头》第三个故事:捉迷藏,这个还是可以的,而且女主还是《哭悲》的女主哦!惊悚恐怖程度还是可以的,诡异废弃的民宿里…玩捉迷藏!只是最后的反转就走向了温情故事了!(是这四个故事中最吓人的一个了吧)第四个故事:计程车,这个故事就…...  (展开)
    【详细】
    14403215
  • 棉褲
    2021/1/5 22:05:29
    "京东"的挣扎
    主角JD,为了方便我一直都叫他“京东”。2017年初我看了这部小说《乡下人的悲歌》,在四月份的时候我第一次和别人聊起这个故事。她是朋友介绍给我的相亲对象,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因为酷爱文学,所以我们的聊天当中总是少不了各种书籍,电影等等。她的英文不好,而我当时读的...  (展开)
    主角JD,为了方便我一直都叫他“京东”。2017年初我看了这部小说《乡下人的悲歌》,在四月份的时候我第一次和别人聊起这个故事。她是朋友介绍给我的相亲对象,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因为酷爱文学,所以我们的聊天当中总是少不了各种书籍,电影等等。她的英文不好,而我当时读的...  (展开)
    【详细】
    13115217
  • saya
    2021/11/13 5:20:45
    DEH电影版

    没抢到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票,也没熬到霓虹正式上映,最终我还是在自己的电脑上看了DEH的影版。

    上映之后我就在看IMDb的评分,一直在6分上下,十分的凄惨,但是仔细看了评论,基本都是在喷Ben长得老的 hhhh 还有一些说DEH拿心理疾病当噱头,实际上根本不了解患者的。而原本的剧粉大多给了满分,这我就放心了。

    没抢到东京国际电影节的票,也没熬到霓虹正式上映,最终我还是在自己的电脑上看了DEH的影版。

    上映之后我就在看IMDb的评分,一直在6分上下,十分的凄惨,但是仔细看了评论,基本都是在喷Ben长得老的 hhhh 还有一些说DEH拿心理疾病当噱头,实际上根本不了解患者的。而原本的剧粉大多给了满分,这我就放心了。

    说实话影版看了80%我都无法给他打分,作为一个铁血原著粉,原著每一句台词每一句歌词我都几乎能背下来。作为一部比较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连男主都没换,再减去剧院的感染力,说实话没有什么能惊艳到我的,而每一处感动都像是既定程序,早就写在DNA里了。

    这么一部作品对一个原著粉来说可以说是无功无过,如果换换男主,我们或许还能装模作样的评头论足。所以最初我是打算抛开电影如何不谈,完全按照我对DEH的爱来给10分的。

    直到我看到了最后。看到Conner的Video我真的蚌埠住了。

    所以说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旧的美好保留了,新的感动也有了,我没有任何怨言。

    有些人可能会不喜欢影版做的改动,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过主创的采访。Dear Evan Hansen: Waving Throung the Window 这本书里非常细腻的写了几位主创的心路历程,边看电影边回想他们的采访就会发现,每一处改动都和他们曾提到过的细节相吻合,非常的make sense。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一种对于遗憾的弥补,又是对于这个故事另一种思路的尝试。

    看看编剧团队名单,只有Steven和Pasek & Paul就知道了,这不是那种拿了版权就瞎改原著的改动,而是完完全全主创自发的修改,他们只是在讲一个在剧场里没能讲好的故事,这和从reading到workshop到off-broadway到music box的每一次改动一样,只是一次版本升级而已。而这几次的改动,在大方向上也基本都是一致的。

    首先,主创一直希望这个故事里没有坏人,尤其是Evan。在最初的故事里Evan的谎言更有目的性,更加的故意。后来经过一点点的修改,大家在剧场中看到的那个Evan,已经完全担得起这个主角光环,就算不说人见人爱,至少也没有人会忍心去责备他。而对于电影版,最后加上了Evan主动向世人承认了自己的谎言,并去寻找Conner的蛛丝马迹,这都让他显得更勇敢也更有始有终。(关于Conner的书单,我记得主创的采访中似乎有提过这个片段,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被删掉了,所以他再出现在电影里,真的非常惊喜。)第二个最重要的改动应该就是Alana了。因为我在看到电影之前差不多一个月就听到了OST,因为很多人的solo被删了,但alana有了加曲,所以我也是意识到了她的故事会有很大的改动,并且十分期待的。对于Alana,她的戏份在创作过程中也是一直被改了又改的,我依稀记得她曾经是有自己的歌,后来又被删掉了的(这应该不是曾经那首,因为Amandla是创作者之一)。我相信在大多数观众眼中,alana应该都是原版里最讨厌的人,毕竟他一开始看起来虚伪、自私又势力,后来还擅自把别人的遗书po到网上,直接把美好的故事转变成了悲剧。有这样一个任务的存在,have someone to blame,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轻松的,但我和主创的想法一样,对于这样一个脆弱美好的作品来说,我更想让观众看到现实的无奈和应有的希望,而不是孰善孰恶,谁又改为这个结局负责。(也许,我只是说也许!主创为amandla的名声妥协了,才把这个角色美化,又给他新歌的,但不管是从创作意图上还是结果上来说,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坏事吧。)

    第二,Connor。作为一个只在故事里存活了一天的主演,Connor的戏份安排对于主创来说一直都是棘手的存在。影版删了disappear,加了A Little Closer。对于disappear的删除,首先这个整个看下来还是很丝滑的,disappear是整个作品中最能让人想起next to normal的部分了吧,而Connor到底是ghost还是Evan的illusion一直都很模棱两可,但如果删掉这首歌,Connor的戏份就太少了。(说实话,不管是剧院还是电影版我都觉得Connor的戏份还是少!毕竟我最爱Connor了!!或者说我最爱Mike Faist了!!!!所以这个电影这个选角和造型是我最为不满的,影版Connor哪里School Shooter Chic了!)Disappear这首歌其实一直都比较像是You will be found的前奏,一个过场,从平台播放量也能看出来他不大受欢迎。(但我个人是超爱这首的!)换成了A Little Closer之后,搭配的虽然还是Evan的镜头,但当Connor的Video出现之后,你就会忽然意识到这首歌的归属,这就是Connor自己的歌啊,而且是Connor写的歌,我当时真的蚌埠住了 QAQ 并且这首歌在结尾的位置,给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真正的有始有终的结局。本来听OST的时候我是更喜欢 The Anonymous Ones的,但是现在我真的爱死A Little Closer了。好想听Mike唱这首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三,对于电影的妥协。电影和剧院最大的区别:剪辑和时长。剪辑让很多剧情可以在一首歌里得到压缩和合并,而时长则让主创不得不删去一些歌曲。其实原本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solo曲的,包括Alana和Jared,但剧院版虽然相对时间长,但也是要屈服于时间限制的,所以最后他们很多都被删掉了,而电影只能删掉更多。删掉妈妈的两首歌Map和Good For You,其实都是非常合理的,(虽然这两首都是我超级超级爱的,不能更多遗憾)。这两首歌的形式都更适合剧院。Map放在剧里有一点Overture的作用,所有演员亮相,故事开始。但对于电影来说,也许并不需要Murphy一家这么早的出场,也不需要妈妈过多表现他的无奈,慢慢展开才更适合为电影营造悬念感。而Good for you,因为Alana和Evan故事线的改编,这首稍微有些负面的歌就不再适合这个故事了。最后既然说到了这两首歌,就不得不说说Julian Moore的演绎了,个人觉得无功无过吧,这也是电影版我最不满的地方,因为RBJ yyds,无可取代!

    所以,整体来说,这部电影我给到8分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A Little Closer,我分分钟满分。

    最后,都是瞎写的!因为我还没看影版相关的采访!!!!!!我去恶补了!!!!!!!!!

    【详细】
  • 139882962
  • 尘飞扬
    2021/1/28 19:04:26
    《风起霓裳》有点疯:角色很美,剧情难看

    《大唐明月》改名《风起霓裳》,于昨晚正式开播。

    第一集,主角和反派纷纷亮相。

    卓锦娘带着亮瞎眼的智商登上反派第一把交椅。

    我用亮瞎眼形容卓锦娘,不是她的智商很能打,而是她的智商能让人怀疑人生——她的愚蠢

    《大唐明月》改名《风起霓裳》,于昨晚正式开播。

    第一集,主角和反派纷纷亮相。

    卓锦娘带着亮瞎眼的智商登上反派第一把交椅。

    我用亮瞎眼形容卓锦娘,不是她的智商很能打,而是她的智商能让人怀疑人生——她的愚蠢,传染性极强。

    13172397
  • 素菜
    2022/5/31 17:42:50
    夺目的太平洋蓝

    一场印度之旅《钴蓝爱恋》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部双主角的电影,就是姐姐和弟弟。电影确实有cmbyn的味道,但电影本身的独特和艺术性和cmbyn大相径庭。如果说cmbyn是夏日里一颗甜桃,那么钴蓝爱恋就是一场钴蓝色的幻梦。钴蓝让两位主人公着迷,让两位主人公带上钴蓝色的印记。无法忘记,更无法剥离中文真的很有意思,cobalt blue(钴蓝)翻译成钴蓝爱恋。从简单的一种颜色就变成了钴蓝色的爱和恋。

    一场印度之旅《钴蓝爱恋》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一部双主角的电影,就是姐姐和弟弟。电影确实有cmbyn的味道,但电影本身的独特和艺术性和cmbyn大相径庭。如果说cmbyn是夏日里一颗甜桃,那么钴蓝爱恋就是一场钴蓝色的幻梦。钴蓝让两位主人公着迷,让两位主人公带上钴蓝色的印记。无法忘记,更无法剥离中文真的很有意思,cobalt blue(钴蓝)翻译成钴蓝爱恋。从简单的一种颜色就变成了钴蓝色的爱和恋。钴蓝做为穿插全片的意象,在棕色,红棕色,灰色的印度里,如此璀璨夺目,如此格格不入。像主人公眼里的情人,像印度社会眼里的主人公。也像主人公回忆里的这段经历。————导演和剧情电影中对颜色的运用和安排非常的炉火纯青,钴蓝色贯穿整部电影,通过色彩的变化映射情节和人物的变化。可我个人认为对姐姐和渣男的情节上的描述有所欠缺。根据导演个人真实故事改编,可能是美国出资,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当然大概率是我自己没有实地感受过印度文化。p3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镜头。三角形的框架既象征着对性的渴望,又代表他们境遇的描述,更是渣男和他的情感地位差距————剧透警告?一个帅气的租客画家闯进了两兄妹的生活,又突然离去。这个渣男同时泡了非常有文学才华的深柜弟弟和希望摆脱传统命运的姐姐。不论是姐姐还是弟弟,渣男给他们的除了虚假的爱外,更多的是在印度的社会环境下非常难得的一种自由,一种放松。姐弟俩都能够在他面前毫无顾忌的做自己,更不用说渣男夺走的无数个第1次。后来渣男带姐姐私奔,然后消失,姐姐独自回家 ,面对印度传统女性的命运。而弟弟在黑暗中,被渣男的行为深深伤害。最后姐弟都为了与自己的命运抗争而离开了家。这份爱让他俩都看到了世界里未曾出现过的色彩——钴蓝。也在他们的世界里,留下了一抹永远不会被抹去的钴蓝。或许他俩本身就是钴蓝色,只是决定不再晦藏自己的光泽。可这种别名为太平洋蓝的颜色在印度能有多少呢?在中国又能有多少呢?

    最后附上一首诗/泯灭人伦的爱意也好,止于唇齿的情爱也罢,我所恐惧的,是他风轻云淡地从我面前走过,只字不提我们纠缠不休的曾经。/

    144301040
  • 今夜
    2015/10/14 20:17:16
    韩国版《我爸是李刚》
           最近“我爸是李刚”里的李刚又出了新的续集,很巧合的和本片相遇,相互印证令人唏嘘。我一直喜欢韩国电影,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韩国电影人总是很神奇地抓住一些中国特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了出来。
           小人物警探和来投案的副手说“道个歉
           最近“我爸是李刚”里的李刚又出了新的续集,很巧合的和本片相遇,相互印证令人唏嘘。我一直喜欢韩国电影,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韩国电影人总是很神奇地抓住一些中国特色的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讲了出来。
           小人物警探和来投案的副手说“道个歉就好了嘛,何必这么大动作?”这恰恰道出了司法正义的核心,司法正义不是绝对正义。杀人偿命算是公平吗?撞死人赔多少钱都无法把受害者救回来,法制的作用仅是一个在公平公开的制度下所作的了结。然而,总有一些人尤其是强势者,宁可花费数倍的代价也不期望在公开的场合做个了结。
           无论是李刚之子还是富商之子,如果大家都一开始就尊重法律,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最小的。但如果法律本身已经没有尊严,就会催促着他们去违法,本片正是讲述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并不是富二代有多邪恶,而是没有人和制度去遏制他,一道道防线都倒向他,打屁股都有人代受,人人都屈服于金钱而忘却正义。父亲、保安、警察、副手、职员都在帮助他掩盖罪行,哪怕是怀了他孩子的女演员,以为是要去讨说法反而是为了讨要更多的利益。最有趣的是,他不惜代价平定此事的缘由却是处于弱势的不安全感,他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实力才揽下整件事,期望借此改变自己的继承地位。
           这种情景不正是中国当下的局面吗?没有公平、公正的渠道,法律失去了人们的尊重,唯有金钱可以依靠,于是有钱人越来越出格的做法会被人们所接受,社会评价又反馈给有钱人,让他们更加迷茫,无法分清对错的恐惧。尺度的模糊是对所有人的伤害,这就是法律的意义。
            
         
    【详细】
    7626886
  • a330021
    2019/7/24 13:36:56
    烂中烂,我有生之年看过最烂的东西!

    垃圾中的垃圾烂透心了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我只想问剪辑是谁儿子?这剧放出来是对所有人的侮辱!我又想问广电局在干嘛?这东西能播?平常和谐这和谐那的,像这种侮辱智商的东西为什么没有被和谐掉?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为什么能播出来我真的没法理解,真的烂到无力吐槽,还优酷独播,根本就是卖不出去好吧。

    垃圾中的垃圾烂透心了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我只想问剪辑是谁儿子?这剧放出来是对所有人的侮辱!我又想问广电局在干嘛?这东西能播?平常和谐这和谐那的,像这种侮辱智商的东西为什么没有被和谐掉?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为什么能播出来我真的没法理解,真的烂到无力吐槽,还优酷独播,根本就是卖不出去好吧。

    【详细】
    10333148
  • 木卫二
    2018/12/29 13:49:39
    他山之树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这几年,写书,卖书。马上结束的2018年,最后几个月,跑许多地方,也与人起争执。

    于是乎,对《野梨树》的感触,像那口挖不出水的老井,人挖得还挺深。碰了石头,打不出水……电影里的写作话题,一脸不爽讨人嫌的文学青年,不过是人生困境的比喻。

    如果你觉得它眼界有限,花三个多小时,讲了太少的事。那我不免想要说: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这几年,写书,卖书。马上结束的2018年,最后几个月,跑许多地方,也与人起争执。

    于是乎,对《野梨树》的感触,像那口挖不出水的老井,人挖得还挺深。碰了石头,打不出水……电影里的写作话题,一脸不爽讨人嫌的文学青年,不过是人生困境的比喻。

    如果你觉得它眼界有限,花三个多小时,讲了太少的事。那我不免想要说:人生,你的、我的、他的,充其量,加起来,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对吧?

    许多观众经过迷糊、犯困、昏睡、走神,迎来了结尾的父子。原来同名书写的野梨树,父亲对孩子所描述的野梨树,它们的模样,它们的长成,是那样的孤独和扭曲,永远留在土耳其的乡间土地上,风霜雨雪,一年四季。

    野梨树与周围环境,是格格不入的,就像每个人,拥有着自己的品性。你如何去接受,并喜欢上它呢?你知道的,这真的很难,就像很难无条件去敞开拥抱,接受至亲之人的缺陷不足。

    回说杰兰做出改变,拿下了金棕榈的《冬眠》,我观感一般。当杰兰想承担更大的,知识分子对家国,乃至人性至深处的莫名责任感。他的电影形式,也跟着变得艰涩,沉重。

    我对“如何看电影”有点个人偏见。如果有些话不是非说不可,电影里却滔滔不绝,那么,这无疑是不高明,或者比较笨,比较吃力的表现方式。我理解很多人说的,《冬眠》不好看,因为我也觉得“不好看”。杰兰拍的,都可以归为闷片,但我偏偏喜欢寡言少语,索性不说话的闷片。毕竟有些话,并不是非要开口。同样话多的《野梨树》,我的偏爱,更多是来自一名小镇青年的失落。他的人生,一团困顿迷惘。他的家庭,一通胡里纠缠。

    9857902
  • 来去一山
    2019/1/7 14:14:44
    撕掉爱的假面

    性,是一种平等的语言,无论你的性向还有身体健全与否,也不论你以什么方式得到满足,关乎的是一种彼此的认同和接纳,consent。每个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性与爱的权利。

    身体不健全的克里斯安却有着强大和完整的灵魂,相比较起来是那些“健全人”该悲哀自己的偏见和狭隘,像不像《摇摇晃晃人间》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

    Sensory anthropology,感官人类学,

    性,是一种平等的语言,无论你的性向还有身体健全与否,也不论你以什么方式得到满足,关乎的是一种彼此的认同和接纳,consent。每个人都有以自己的方式性与爱的权利。

    身体不健全的克里斯安却有着强大和完整的灵魂,相比较起来是那些“健全人”该悲哀自己的偏见和狭隘,像不像《摇摇晃晃人间》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

    Sensory anthropology,感官人类学,开场和多处的毛孔近镜头,声音的设计,大量逼真的人的喘气声、心跳、风声、雨声、层次分明狂吠的狗叫……各种摩擦耳朵的质感,让人身临其境,已经突破了视听打通了人的感官,仿佛触手可及,那种肉欲和触觉的抵达。也因此让有些人不舒服,可以退场,这是一种自由。

    电影感的镜头语言,声画大量的不同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缓慢的节奏。

    色调,冷白色为主整体的调色,却在sm club那场营造出大量的暖光,胶片的质感。

    音乐,内心的撕喊的传递,准确的切题,有一种《南国再见,南国》里无所羁绊的生猛。

    非常考究的每一副画面构图,对于光影的把握,人物不对称偏隅一角,犹如内心的失衡。

    导演的主观介入,凭借“主观”逼近“客观”,或者叫“真实”,打破观众对于“真实”的幻象。凝视镜头,打破第四堵墙,观众不是冷眼旁观,而是被质疑和带入。摄像机、mic,不只是导演的介入,摄影器材的闯入也提醒你,你也在戏里。

    如果纪录片和剧情片是同一种目的,为了逼近“真实”,那么他们不过都是形式和手段,服务于同一个目的,那个不可抵达的实相,而所谓经纬分明的划分不过是一种需要破除的二元对立。

    我拒绝纪录片就应该粗粝的说法,虽然仍然承认那是一种美学,纪录片除了“真实”也应该有声画上的艺术感,这不是对市场的简单妥协,这是一种视角和看世界的方式。

    这不只是模糊了纪录片和剧情片,还有实验影像,普通观众不接受,豆瓣的低分并不奇怪。

    这个片子的主题是在探索什么呢?一如导演自己最后所说:“我们所谓的爱里究竟隐藏了多少层愤怒、内疚和暴力,我们所谓的亲密关系,不过是在一直恐惧失去挚爱,愤怒,不信任和求不所得。” I came to understand how this love-myth hides so many conflicting emotions, how layers of anger, guilt, violence to reach that “love” and how today, I carry with me, in my intimate life, the fear of losing the one I love, the distrust, the anger, the never fulfilled longing.

    最后,那段独舞和发泄,让我想起了《山河故人》里赵涛在雪中的诗意,只不过这次是重金属的硬核。

    欢迎关注:公号“来去一山”

    【详细】
    9879128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