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影评

133601083
  • 獾獾
    2021/12/26 23:45:39
    Go to the wild to liv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年懦弱的父亲,坚强美丽的母亲,渴望独立的孩子。棒球教练,全职主妇,优秀的棒球手…… 当一场意外来临,父亲丢失了工作,母亲和孩子也加入了兼职工作中。为了保护自己受伤的自尊,父亲去做了临时消防员;母亲去做了游泳兼职教练;孩子在一家摄像馆兼职学徒…… 面对丈夫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中年懦弱的父亲,坚强美丽的母亲,渴望独立的孩子。棒球教练,全职主妇,优秀的棒球手…… 当一场意外来临,父亲丢失了工作,母亲和孩子也加入了兼职工作中。为了保护自己受伤的自尊,父亲去做了临时消防员;母亲去做了游泳兼职教练;孩子在一家摄像馆兼职学徒…… 面对丈夫的...  (展开)
    【详细】
    14093253
  • 一显
    2022/5/7 17:15:34
    大家别报太高期待

    据悉南风是一部烂剧,情节稀烂。。本来去年能播就播了,可是又因为cx问题一直拖着没播,年末才拿到证。今年怕影响到沉香如屑的口碑所以会一直压着不播或者压到如屑播完再播。。现在??欢,如屑是放手一搏。。不容有任何闪失。。所以小破风暂时不会吹出来伤大家的眼睛了。??????????????????????????????????????????老老实实等到年底一起边吐??边看吧!

    据悉南风是一部烂剧,情节稀烂。。本来去年能播就播了,可是又因为cx问题一直拖着没播,年末才拿到证。今年怕影响到沉香如屑的口碑所以会一直压着不播或者压到如屑播完再播。。现在??欢,如屑是放手一搏。。不容有任何闪失。。所以小破风暂时不会吹出来伤大家的眼睛了。??????????????????????????????????????????老老实实等到年底一起边吐??边看吧!

    【详细】
    14384194
  • 罗宾汉
    2018/9/4 6:39:29
    平铺直叙的政治控诉片

    政治控诉片,国际人权组织的最爱,不过这部平铺直叙,没有太多电影技巧的展示。这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既然选择剧情片的形式,导演起码要在叙事手法上多下点工夫才能打动观众。现在仅仅依靠人物角色自身的优缺点来制造剧情张力,有点兵行险著的感觉。事实上,影片的现实意义比较充实,起码让观众看到西欧发达国家也会出现这种践踏人权的真实事件。然而电影创作者的精神更为可嘉,他们勇于揭发国家暴力机器里的阴暗面,主动为

    政治控诉片,国际人权组织的最爱,不过这部平铺直叙,没有太多电影技巧的展示。这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既然选择剧情片的形式,导演起码要在叙事手法上多下点工夫才能打动观众。现在仅仅依靠人物角色自身的优缺点来制造剧情张力,有点兵行险著的感觉。事实上,影片的现实意义比较充实,起码让观众看到西欧发达国家也会出现这种践踏人权的真实事件。然而电影创作者的精神更为可嘉,他们勇于揭发国家暴力机器里的阴暗面,主动为贩毒嫌疑人争取基本人权,尽管这种做法在道德层面依然存在着争议。无论如何,意大利电影人这种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国内导演学习借鉴。

    【详细】
    9632266
  • 起名太费事
    2012/1/13 15:53:38
    小侄女看得咯咯直乐,我想睡会觉都不消停
    孩子们一直在乐,我想睡会觉都不消停,坐得好累。
    对这部片子也不能要求太高,让孩子们笑了也算成功了。只可惜苦了陪孩子的成年观众……
    孩子们一直在乐,我想睡会觉都不消停,坐得好累。
    对这部片子也不能要求太高,让孩子们笑了也算成功了。只可惜苦了陪孩子的成年观众……
    【详细】
    526767
  • /星星点灯
    2020/2/28 16:39:30
    戛纳广告节获奖作品《鸡蛋交响曲》:艺术的“鸡屁股”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内容正在审核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内容正在审核中内容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布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艺术和亮点在哪里?该如何赏析这类广告短片?

    2 镜头语言解读。片头片尾如何解读?艺术的“鸡屁股”哪里找?

    3 鸡蛋的象征意义,音乐以及被背景音效在本片的作用

    获得戛纳广告节铜狮奖

    点击链接 看完再聊

    麦当劳早餐里的强迫症美学《鸡蛋交响曲》 - 新片场www.xinpianchang.com

    女:您别跟那些杠精争来争去,没意义!

    我生气啊,还大学生呢,三观都不正,对电影一丁点敬畏心都没有。说句不好听的,跟大傻子似的,还总以为怎么回事呢!

    女:就是不学无术

    你还别说,就这样的还舔着脸艺术院校毕业的!我就想问,您哪大学的呀,老师就这么教你的?成天牛b哄哄,您拍那玩意有人看吗?

    在中国,随便哪个叫上名的导演听到奥斯卡戛纳不是“稍息,立正,五指并拢……”但凡有点心机的,谁不是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女:……我看有的人还真不介,那叫一嘚瑟,什么小儿科啦,暗箱操作,黑幕重重……

    现在还就是这种人吃得开,满嘴跑火车,纯忽悠……

    女:对,极其的不入流

    123111665
  • 鱼为
    2014/1/14 11:43:24
    《拯救大明星》:梦想让你无所不能
        每个追求梦想的人,都或在未完过程中显得过于笨拙,在不为人所理解的囧态中,步履维艰的前进,但也有事在人为的坚持和阴差阳错的奇遇,错有错着,更改人生的航道并柳暗花明。所以,《拯救大明星》是一堂关于青少年的成长课,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童话故事。

        梦想成为次世代发明家的小精灵伯纳德,在一年一度的发明
        每个追求梦想的人,都或在未完过程中显得过于笨拙,在不为人所理解的囧态中,步履维艰的前进,但也有事在人为的坚持和阴差阳错的奇遇,错有错着,更改人生的航道并柳暗花明。所以,《拯救大明星》是一堂关于青少年的成长课,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童话故事。

        梦想成为次世代发明家的小精灵伯纳德,在一年一度的发明展示大会上再次出现意外,结果引发精灵城惊天危机,迫不得已,只有孤身犯险解决危机。伯纳德的困境在于身份是其无法摆脱的痛脚,加上弄巧成拙的发明,注定不为人们接受,好在这个世界总是会为“笨人”留一扇门,让衰仔亦有出头天。故事在“时光穿越”中开展,伯纳德也在一次次回头面对自己的危险旅程中,手忙脚乱的完成梦想以及实现最终的成长。

        而“大明星”代表了权威,小人物拯救大明星,是屌丝的逆袭,为励志而来。让每个浑浑噩噩被闹钟叫醒的人,都有一个奔跑而去的方向,置于动画片内,则是一个接一个的尴尬笑料,和一场接一场的斗智斗勇,以及一个又一个巧合——伯纳德在“时光穿越”中,遭遇的每个自己,尽管都在为一件事情努力,但依然成为每个自己的绊脚石,要如何在越陷越深的窘境中脱身,确实需要编剧和人物的共同努力。

        伯纳德的“小发明”虽然总是让参加发明大会的人深受其害,却也令到大明星关注,并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可以使用时光机的人,但其发明的意外失误,泄露了精灵城的位置,突袭而至的反派不但带走了“大明星”,也带来了对精灵城毁灭的危机,紧张故事便从对“大明星”的绑架开始,种种危险压缩了伯纳德的活动时间,也让他的行动,有了奋不顾身的动力。

        “时光穿越”甚少会用到动画片中,但在这部影片中,却因此有了些许幽默的基底,也贴合人物“次时代首席发明家”的身份梦想,笨手笨脚却有奇思妙想,戏剧矛盾与喜剧张力十足。也因此让故事有了复杂却又环环相扣的惊喜,人物出场时的手忙脚乱跌跌撞撞在之后的“穿越”中一一找到了理由,最初对人物形成的笨拙印象,也随着他一而再的返回,有了重新认识,原来那并非他的时运不济,反而证明了他救人心切的勇敢和机智。

        这是一部极具“圣诞”气质的影片,因而从头至尾都充满着欢快的气氛,即使反派也非穷凶极恶之人,反而母子档的反派充满了幼稚和温馨的喜感,最后在伯纳德的“小发明”中,迷途知返,更是给了影片一个完美的收尾,让个人的努力取代了“拯救”的暴力对抗,对儿童有着重大引导意义。
    【详细】
    65081148
  • 昭阳若水
    2014/12/22 16:33:51
    矮子里拔将军——论范版武媚娘传奇
          不得不说,在当下古装剧大行其道的电视荧屏上, 此类女性励志爱情大戏,前有甄嬛传等珠玉在前,这样一部武媚娘传奇以其强大的卡司阵容,华美的服化道,铺天盖地的宣传迅速占据了观众的眼球,的确是有供后继者可以借鉴的地方。然服装人物再美,都是华丽的外衣,若剧情经不起推敲,也只能遗憾的沦为绣花枕头一包草。
     &nbs
          不得不说,在当下古装剧大行其道的电视荧屏上, 此类女性励志爱情大戏,前有甄嬛传等珠玉在前,这样一部武媚娘传奇以其强大的卡司阵容,华美的服化道,铺天盖地的宣传迅速占据了观众的眼球,的确是有供后继者可以借鉴的地方。然服装人物再美,都是华丽的外衣,若剧情经不起推敲,也只能遗憾的沦为绣花枕头一包草。
       为了突出女主人公的与众不同,编剧处处匠心独运,让女主风头尽出。入宫见皇帝步辇不跪,不畏权贵为杨妃出头,跳舞彩排睡懒觉,贴了封条的宫殿偏要闯,还和皇帝浪漫共舞,顺带捞走一只黄金面具,这样肆意妄为的玛丽苏性格,真是晋江言情中穿越女主的标配,难怪张太宗见之难忘,思之如狂。
       另一方面,各种女配瞬间化身为唐宫版甄嬛传的架势,一舞动天下让皇帝魂牵梦绕的已故皇后(不知道哪条史料看出长孙皇后跳舞很好),外戚势力庞大恃宠而骄的贵妃(历史评价满盈为诫,谦揖居心),外表纯良内心黑化早期帮助女主后期撕破脸的淑妃(历史上无详细记载), 与女主早期相亲相爱后期反目成仇的好姐妹(史载才华横溢,直言善谏,受太宗晚年独宠),虽然说宫斗剧大多都是一个套路,但人设能如此相像,难以相信是纯属巧合。读点唐史就知道,李二的后宫有很多素材可以挖掘,韦妃年长丧夫携女改嫁,阴妃父辈和李家的掘坟鞭尸之仇,还有给皇帝生了幼子却被过继给前夫的弟媳杨氏,哪条深挖下去不比甄嬛传精彩。
       戏剧需要想象,但虚构需有度,不能天马行空,肆意为之,为了捧主角,把贤妃写成奸妃,把忠臣写成佞臣,私以为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
       
    【详细】
    7270753
  • momo
    2021/5/9 17:28:18
    作为一部校园剧,他是合格的

    就是闲着的时候,点进去,想当个下饭短剧看一下,结果真香了,夏之光的青春少年感真的太强了,女主也特别好看,他们两个的互动特别像我中学时候一对朋友,演技和颜值都还不错,支持一把子,而且更新的时候也很快速,我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没什么耐心的朋友 一口气从开头看到大结局简直不要太爽 给个好评哈哈哈哈

    就是闲着的时候,点进去,想当个下饭短剧看一下,结果真香了,夏之光的青春少年感真的太强了,女主也特别好看,他们两个的互动特别像我中学时候一对朋友,演技和颜值都还不错,支持一把子,而且更新的时候也很快速,我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没什么耐心的朋友 一口气从开头看到大结局简直不要太爽 给个好评哈哈哈哈

    【详细】
    13535152
  • 曾于里
    2021/12/20 20:48:35
    《雪中悍刀行》到底行不行?

    前三集一定得撑住,节奏一定不要拖

    前三集一定得撑住,节奏一定不要拖

    【详细】
    1408049
  • 妙介子
    2022/8/21 11:16:04
    结合传说丰富衍生剧——《美国恐怖故事集第1季》

    14594172
  • 蟹堡王
    2021/1/22 19:34:40
    这就是抄袭!
    《overlord》是2014年日本的一部动漫,这个《拜见宫主大人》是2017年的网剧,简单对比二者第一集,连改NPC的性格改的都一样,改成让NPC喜欢自己。剧情发展也差不多,那你就算抄抄个不火的也行啊,非得去抄《overlord》,在当时的时候,甚至于现在,这部动漫的收视率都是很高的... &n
    《overlord》是2014年日本的一部动漫,这个《拜见宫主大人》是2017年的网剧,简单对比二者第一集,连改NPC的性格改的都一样,改成让NPC喜欢自己。剧情发展也差不多,那你就算抄抄个不火的也行啊,非得去抄《overlord》,在当时的时候,甚至于现在,这部动漫的收视率都是很高的...  (展开)
    【详细】
    13156229
  • 十八爷
    2023/1/18 0:03:58
    “享受你的症状”:《失去的女儿》与归还的自己

    在刚刚过去的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主竞赛单元就有三部与“母亲”有关的电影: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平行母亲》(Madres paralelas),把抱错孩子又相恋这样一个听起来有点狗血的故事融入到生命的传承和历史伤痛中;奥黛丽·迪万(Au

    在刚刚过去的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主竞赛单元就有三部与“母亲”有关的电影: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平行母亲》(Madres paralelas),把抱错孩子又相恋这样一个听起来有点狗血的故事融入到生命的传承和历史伤痛中;奥黛丽·迪万(Audrey Diwan)的《正发生》(L'événement)带着强烈的痛感展示了一个60年代的残酷堕胎故事,最终斩获金狮奖;相比之下,玛吉·吉伦哈尔(Maggie Gyllenhaal)的《失去的女儿》(The Lost Daughter)则显得有点普通,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典型妈妈的故事,曾经她和丈夫离婚,三年不见女儿,如今功成名就,也孑然一身。

    一直以来,影像中的母亲都被看作是社会征候的显影,因此最被关注的也是其作为社会形象的价值和意义。但即使只作为符号,“母亲”也不该像唐三藏一样被圈禁在指定范围里。成为母亲,首先意味着具体的身份冲突,同时,母亲将要遭遇的困境也隐含了结构性的社会观念冲突。因此,矛盾冲突而不是整合统一,或许才是理解母亲的关键。这也是近年来母亲题材内转的方向:做母亲还是不做母亲,这可以是个问题。

    《失去的女儿》改编自埃琳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的同名小说,尽管对熟悉费兰特作品的观众而言,这样的主题并不让人意外,但吉伦哈尔的改编和执导还是让这个故事更有挑战性,也更出彩。凭借这部相当优秀的作品,吉伦哈尔收获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第87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首作奖,并提名第79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主演奥利维娅·科尔曼(Olivia Colman)也在《宠儿》(The Favourite)之后再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但对观众来说,观看这样的非典型故事却又是个挑战。该片的豆瓣评分为7.5(11348人评分),IMDB评分则仅有6.7(52771人评分),更有趣的是烂番茄网(Rotten Tomatoes)的反馈,专业影评人给出的番茄指数高达94%,而观众给出的爆米花指数则只有48%[1]。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时,主要指的是影评人的标准,对观众而言,这完全不是一部好看的爆米花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母亲既不是我们熟悉的政治隐喻(伟大的祖国母亲),也不是很好理解的社会身份(为家庭牺牲奉献的母亲),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症状——作为母亲的莱达竟然完全不像母亲。

    大学教授莱达拖着一大箱子书独自前往海滩度假,不喜交际的她享受着这种离群索居的悠闲生活。可突然到来的大家族却打破了这种宁静,为了聚会他们打算重新规划海滩。莱达拒绝配合换位置,与之产生摩擦,同时却又被大家庭里的年轻妈妈吸引,妮娜母女总让她想起过去。故事到这里再起波折,妮娜的女儿埃琳娜走丢,莱达帮忙找回孩子,却又顺手拿走了她的玩偶,失去玩偶的小女孩日夜哭闹。莱达明知妮娜一家被丢失的玩偶搞得焦头烂额,却始终没有归还。当她终于把修整之后焕然一新的玩偶还给妮娜时,妮娜怒不可遏,用莱达送的帽针捅了她。莱达连夜驾车离开,影片的结尾又回到了片头,身着白衣的莱达倒在海滩上。次日清晨,她醒来,在海边一边削橘子一边给女儿打电话。似真似幻中,影片结束。

    影片中,莱达的举动常常让人感到费解,当这些举动和母亲的身份叠加在一起时,就更显奇怪。假如换成其他人,把玩偶藏起来不过就是让人讨厌的恶作剧而已,但一个母亲这么做,就让观众觉得难以解释——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是不是不正常?产生这种疑问当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所面对的影像中的母亲形象总是处于一种清晰的叙事逻辑中。

    弗谢沃罗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的《母亲》(1926)改编自高尔基同名小说。影片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母亲形象,她在苦难中从无知走向革命,用爱和信念接过儿子的旗帜。这种觉醒也成为20世纪女性启蒙的经典模式,在伤痛中成为革命者。如果说革命的母亲具有时代限定性,那么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传统的地母形象,大地母亲既是最为古老的女性原型形象之一,也是民间观念对母亲角色的全部期待,她要承受一切,包容一切,让自己成为孕育家庭的养分。国产影视剧中最有观众缘的母亲通常都是这样的形象。

    与无限包容相对的,是《告白》(2010)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2010)中忍无可忍绝地反击的“复仇的母亲”,如果法律不能保护自己和孩子,那就亲自来制定惩罚规则。当一个母亲决定惩罚凶手,她将比凶手更残酷。从这个意义上说,“复仇的母亲”是以另一种牺牲表明了残忍与伟大乃是一体两面。相比之下,近年国产影视剧中的“剥削的母亲”则彻底宣告了母亲形象的坍塌。如果说电视剧中的妈妈主要是物质剥削——《欢乐颂》(2016)中的樊胜美妈妈,《都挺好》(2019)里的苏明玉妈妈,《安家》(2020)中的房似锦妈妈——让女儿为家庭造血,越优秀越值得压榨;那么电影中的妈妈则更多体现了情感剥削——《柔情史》(2018)、《再见 南屏晚钟》(2019)、《送我上青云》(2019)、《春潮》(2019)等影片中的妈妈——她们不仅不能再给予家庭力量,反而成了情感包袱和控诉对象。

    提出两条粗疏的线索并不是为了论证母亲形象如何具体变化——在这里也不去探讨变化背后的征候性,比如残酷母亲的形象目前主要集中在东亚影像中——而是想通过变化来指认形象的结构性:无论如何变化,母亲都始终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结构中。也正是这种结构性,让我们得以准确地理解银幕上的母亲,无论她处在哪一个位面,至少都表明了一点,一个母亲不会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而观众也总是通过干了什么来审视她们。不同的是,莱达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正如费兰特在小说中写到的,“最难谈论的事情是我们自己也无法理解的事情”[2]

    神秘作家费兰特享誉全球的知名度来自于《那不勒斯四部曲》,HBO将其翻拍成了爆红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L'amica geniale)。与女儿们大受欢迎的成长不同,妈妈们的内心世界却很少被关注,也因此,难以被纳入类型化的影像表达中。在《失去的女儿》之前,费兰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讨厌的爱》(L'amore molesto)也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在费兰特的笔下,塑造母女关系的其实不是彼此,而是强大但却隐身的历史和暴力,在失去母亲之后,女儿才终于明白了这一点。费兰特想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对母亲的无视,正如她所喜欢的作家艾尔莎·莫兰黛(Elsa Morante)所做的:“没有任何人,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以男性第一人称写作)这种伪装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学,实现母亲的裁缝无法完成的工作:把母亲的形象(死去的母亲、农奇亚蒂娜、同性恋父亲)从包裹里拯救出来……让母亲本来的身材显露出来,讲述女性体验中没有讲述过的东西”[3]。把母亲还给自己,这大概是玛吉选择费兰特作品的真正原因。

    但电影与小说又截然不同。小说的第一人称视角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人物内心,但对电影而言,除非借助旁白,否则无法直接转译。电影更常采用的办法是通过叙事突显因果,通过逻辑理解人物。正因为如此,吉伦哈尔的改编才显得大胆,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完整讲述莱达的经历,那么这个人物形象将更清晰,当下的故事或许也会更有张力,但是玛吉没有这么做,她把莱达的故事仅仅限定在海边度假。两个小时用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太短,但用来讲述一种体验却足够长,在理查德·布罗迪看来,正是这种大刀阔斧的削减让《失去的女儿》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元电影”:把女性的生命体验还原到微妙的细节和深刻的经历中。这恰恰是当下电影所缺乏的。[4]

    虽然都改编自费兰特的小说,但《失去的女儿》和忠实原著的《讨厌的爱》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不在于取舍了多少,而是取舍本身就是一种重塑。因为无法把莱达放入既有的形象谱系中,所以我们反复追问,为什么她要把玩偶藏起来,她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女儿?顺着这样的疑问,叙事的合理性被放到了第一位:莱达可以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观众却必须知道答案,否则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故事。但影片从未解释莱达的行为,这种不解释与其说呼应了费兰特所说的“自己也无法理解”,倒不如说是一种更彻底的回答:把母亲从叙事中拯救出来,面对她的症状。因此,读解(read)莱达的症状而不是解释(explain)她的行为,就成了观看这部影片的关键。

    要解释莱达的行为,就得把她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再从这个位置出发追问是什么塑造了形象,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于是,影片中的回忆就成了唯一的线索,我们从中寻找因果关系。长期以来我们都凭借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读人物,但这一方式在这里却恰恰构成了障眼法,因为母亲的全部秘密并不在于形象背后有什么,而在于形象本身是什么。如果说只有当一个母亲服从于母亲叙事,她才能被我们理解,那么莱达真正让我们迷惑的恰恰不是她做了什么,而是她没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对母亲的解释其实都是误读,因为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背后真正有什么。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正是为了给母亲带上一张合适的面具,面具能帮我们回避来自母亲的真实面庞——危险的无意识。

    钟孟宏的新作《瀑布》(2021)也讲述了一个让人压抑的母亲故事。正是这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旦母亲失去面具,生活将变得如何不可理解,如何恐怖。疫情之下,女儿和妈妈轮流成为病人,只不过女儿被隔离的是身体,妈妈被隔离的是精神。自从患上思觉失调症,妈妈就成了家庭的恐怖之源,幻想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瀑布”既是妈妈思觉失调发作时脑中出现的声音,也象征着母女关系的张力和涌动。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母女争吵场景里,灯下的女儿和暗处的妈妈形成鲜明对比,一如失衡的母女关系,摘下面具女儿可以释放,妈妈则只能崩溃。妈妈生病之后,母女关系重新流动,女儿开始成长为“母亲”。女儿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通过精神病的症状来重新理解妈妈,就像我们也从来没想过,恰恰是变化莫测的无意识而不是精心编码的意识,才是理解母亲的关键。

    来自母亲的无意识之所以危险,就在于它的不合情理和不可预测,面对偶然泄露的伪装,斜目而视或许能发现端倪,一旦主动捕捉,反而成了对母亲形象的再次框定。2021年春节档,贾玲带来了她追忆母亲的导演首作《你好,李焕英》,这个感人的故事最终收获了54亿票房,让贾玲出道即巅峰,成为全球单片票房最高女导演。在母亲李焕英发生意外的弥留之际,女儿贾晓玲穿越回了母亲的青春时代,她决定帮李焕英改变命运。几经波折命运依旧,在离开之际她才意识到,不是她在帮助李焕英,而是李焕英一直在成全她的帮助。对于重视家庭伦理且崇尚地母精神的中国观众而言,李焕英对女儿的爱与包容让人很难不动情。但问题也正在这里,看起来影片最动人的就是李焕英对贾晓玲知情不报的“再次付出”,但真正的重点却在“知情不报”,对于女儿而言,母亲的付出只能是也必须是无言的。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完全按照女儿的意愿重新讲述的母亲故事,也是一个排除了母亲的母亲故事。在这里,想象母亲如何伟大透露的恰恰是女儿的无意识,妈妈请你像从前一样,再为我牺牲一次吧。

    与李焕英迥然不同的是,在《失去的女儿》中,莱达是一个没有女儿的母亲,女儿只在她的回忆里、描述里和手机里。有意思的地方正在这里,没有母亲的母亲故事激发了广泛的共情,每个人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打动自己的细节,没有女儿的母亲故事却疑点重重,面对莱达这样一个不可靠叙述者,观众更想做的还是破案:面具为什么不见了?这种对比恰恰说明了母亲的处境,与其说母亲总是处于某种关系中,不如更准确地说,母亲总是对象性的,服从母亲叙事就是成为欲望对象,只有成为欲望对象,才能召唤属于自己的孩子。如此一来,还有归还母亲主体性的可能性吗?这或许是吉伦哈尔和莱达共同的疑问。这也是莱达症状的真正由来,为了拒绝成为欲望对象的母亲,宁愿释放“本它”[5],让面具背后的另一个我显影。

    到这里,我们虽然理解了莱达的不同,但偷拿玩偶的一系列行为仍然有待进一步解读。影片中给埃琳娜带来陪伴和安全感的玩偶,一旦到了莱达手里,就成了诡异之物(the uncanny)。无论是从玩偶中爬出的虫子、流出的黑水,还是莱达对待玩偶的方式——她不过是像埃琳娜一样,让玩偶成为了自己的陪伴物——都让人察觉到一种诡异的氛围。但显然,诡异的并不是玩偶本身。玩偶之所以能触发诡异,是因为它暴露了莱达的被压抑的爱正在以这种诡异的方式向她回归。这也是诡异物的真正含义,它原本不过是普通之物,只因为承担了无意识的伪装才压抑变形,显得诡异。相比藏玩偶,更值得琢磨的是反复藏玩偶,即使被管理员看见了,莱达也没有第一时间归还,归还玩偶的那一刻总是被延迟。也因此,我们需要为莱达的症状重新正名,她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是始终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就是说,掩藏玩偶的强迫性重复(compulsive repetition)才是莱达真正的症状。

    通过回忆我们得知,莱达曾经把自己儿时心爱的玩偶作为礼物送给大女儿,但大女儿却因为得不到关注,就把玩偶看作母亲的替身加以报复,用彩笔画得乱七八糟。暴怒的莱达为了惩罚女儿把玩偶扔出窗外,玩偶碎了一地。如果把从海滩带回的玩偶看作是被摔碎玩偶的替身,那么清洗的确是一种象征性修复,我们猜测莱达也许希望再次回到那个现场。但更重要的是,清洗并不是终点,在妮娜一家到处找娃娃,家族众人对她充满敌视的情况下,莱达还是冒险去店里买了物料,给娃娃换上了新的衣服。焕然一新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把玩偶还给自己,而不是女儿。只有以莱达为目的,我们才能重新审视带走玩偶的真正意义。带走玩偶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召回新手妈妈的焦虑,这才是莱达想回到的现场。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反复回到创伤场景虽然不合情理,但仍然是符合快乐原则的,只不过是另一种变体:通过不断重返,主体把被动创伤变为主动体验,从不可控变为可控,从不愉快变为愉快。也就是说,莱达想要回到现场的原因,也许和我们预想的正相反,要修复和控制的不是女儿的创伤,而是作为母亲的自己。

    失去的女儿到底是谁,是影片留给我们的最后疑问。很多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多重关系的指代,在每一对母女关系中都有一个失去的女儿,对茫然的莱达而言,这个女儿其实是她自己。这么说当然没错,只是或许仍然难以抵达没有面具的真相。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失去的女儿”并没有任何隐喻,在摔碎玩偶的那一刻莱达和女儿都遭遇了情感危机,那一刻她的确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对女儿的控制,也失去了对女儿的依恋——这让她感到十分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她并不后悔。莱达既没有后悔成为母亲,也没有后悔在那一刻离开女儿,这才是故事的残酷真相。这也是我没有沿用豆瓣译名《暗处的女儿》的原因,让母亲离开隐喻,或许能看到更多。

    莱达和妮娜之间的互相吸引在影片中也耐人寻味,如果我们把莱达对妮娜的关注看作是母亲之爱的移情,那么妮娜对莱达的诉求仍然是欲望对象的投射,因此这种召唤注定失败。归还玩偶的惨烈场景也向我们说明,摔碎的玩偶已不可能再还给女儿,只能还给自己。但问题也在这里,一个离开女儿的母亲,在我们原谅她之前,她可以自己原谅自己吗?这或许是《失去的女儿》留给观众的真正难题。

    此时此刻回头再看莱达,或许我们可以赞同齐泽克,“享受你的症状吧!”(Enjoy your symptom!)。

    本文已发表于《戏剧影视评论》2022年第3期


    【详细】
    148947630
  • 解消极
    2019/1/5 23:42:37
    (结尾独白)我慢慢发觉 我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无论是安宁还是喜乐

    让它包围着你

    在我年少懵懂的时候 我觉得这些东西

    很愚蠢 而且过于真实

    我愤世嫉俗 思想扭曲

    经历了一个很危险的成长过程

    我曾像花岗石一样坚硬

    斜睥太阳

    不相信任何人 尤其是女人

    我把狭小的房间变成了地狱

    摔碎和摧毁了很多东西

    <

    无论是安宁还是喜乐

    让它包围着你

    在我年少懵懂的时候 我觉得这些东西

    很愚蠢 而且过于真实

    我愤世嫉俗 思想扭曲

    经历了一个很危险的成长过程

    我曾像花岗石一样坚硬

    斜睥太阳

    不相信任何人 尤其是女人

    我把狭小的房间变成了地狱

    摔碎和摧毁了很多东西

    穿过玻璃 咒骂着

    我挑战着身边的一切事物

    我不断地被驱逐和监禁

    在频繁的打斗和自己的思绪中进进出出

    女人是用来折磨和责骂的

    我没有男性朋友

    我频繁更换工作和搬家

    我讨厌假期 婴儿 历史

    报纸 博物馆 老奶奶

    婚姻 电影 蜘蛛 收垃圾的人

    英式口音 西班牙 法国 意大利

    核桃和橙色

    代数使我生气

    歌剧让我反胃

    查理卓别林是个伪君子

    鲜花是给娘娘腔的

    在我看来 安宁河喜乐是自卑的表现

    是软弱和混乱心灵的寄居者

    但当我继续我的巷战

    近乎自我摧残的岁月

    跟无数女性发生关系时

    我慢慢发觉 我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

    我跟他们是一样的

    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仇恨

    被无谓的抱怨所掩饰着

    和我在小巷里打架的人都是铁石心肠

    每个人都在互相一点一点地推搡着前进

    只为路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而弄虚作假

    谎言是他们的武器 但是毫无计划

    黑暗是独裁者

    有时候我会小心翼翼地让自己感觉良好些

    我在廉价的出租屋里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只需盯着梳妆台上的把手

    或者是黑暗中聆听下雨的声音

    我需要越少 我就感觉越好

    也许是另一种生活已经让我疲惫不堪

    我不再觉得一些事情有吸引力

    例如在对话中打败别人

    或者是爬上某个喝醉了的可怜女人的身躯

    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悲痛之中

    我无法接受生活的本来面目

    无法欣然接受生活中的苦难

    但是生活中的有些部分 纤细而神奇的部分

    是供人询问的

    我重生了

    我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 日期 时间那些的

    但变化就这么发生了

    我心中的某个部分变得无拘无束和圆滑

    我不再需要去向谁证明我是个男人

    不需要证明任何东西

    我开始看清一些东西

    咖啡店柜台后面整齐排列的杯子

    或者是一只在人行道上散步的狗

    或者那只在我梳妆台上面的老鼠

    它就这么停在了那里

    它的身体 耳朵和鼻子也随之停住了

    一动不动 但又有着一种生命力

    它的眼睛看着我 真是一双美丽的眼睛啊

    然后它就跑开了

    我开始感觉良好

    我开始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感觉良好

    即使总有糟糕的事情发生

    就比如说坐在桌子后面的老板

    他不得不开除我

    我已经缺席了好多天

    他穿着西装 打着领带 戴着眼镜

    说“我必须开除你了”

    我告诉他“没关系”

    他必须做他该做的事

    他有妻子 房子 孩子

    日常开销 甚至可能有情妇

    我为他感到悲伤

    他被困住了

    我走到炽热的阳光底下

    这一整天都是属于我的 虽然只是暂时的

    全世界人都被这个世界扼住了喉咙

    每个人都觉得愤怒 不公 被欺骗

    每个人都觉得沮丧 幻想破灭

    我欢迎短暂而又破碎的幸福

    我欣然接受了这些事物 彷佛他们是最受欢迎的数字

    像是高跟鞋 乳房 唱歌 画作

    不要误会我了

    愚蠢的乐观主义是真的存在的

    让人忽略一切最基本的问题

    而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这是一个自我保护的盾 也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那把刀子又逼近了我的喉咙

    我差点又打开了那个开关

    但是当好的时光来临时

    我没有像在小巷里跟敌人打斗一样把它赶走

    我让它们拥抱我 让我沉浸于中

    我欢迎着他们的归来

    我曾经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觉得自己很是丑陋

    但是我现在喜欢我所看到的

    近乎帅气

    是的 稍微有些口子和不平的坑

    一些疤痕 硬块和皱纹

    但总的来说 还不算太差

    近乎帅气

    至少比某些电影明星的样貌要好些

    彷佛是婴儿的臀瓣

    最后我发现

    真正地为别人思考是无意间的

    比如说最近 像是今天早上

    当我离开的时候 我看见我妻子躺在床上

    虽然只看到她头的形状

    她的被子拉的很高 所以只能看到她的头的形状

    谨记几百年以来的生命和死亡

    还有正在死去的 还有金字塔

    莫扎特死了 但是他的音乐仍然流传至今

    杂菜在生长 地球在转动

    赌金揭示牌在等着我

    我看到我妻子的头的形状

    她很平静

    我为她的人生感到疼痛

    就那么静静地躺在被子下

    我亲吻了她的额头

    走下楼梯离开了家

    坐进我非凡的车 系上了安全带

    开始倒车

    感受着延伸到指尖的温暖

    脚踩着油门

    我再次进入了这个世界

    驱车下山经过那些房子

    它们要么人满为患 要么空荡荡的

    然后我看到了那个邮差 按了下喇叭

    他朝我挥了挥手

    【详细】
    98752584
  • 寒夏
    2022/5/30 21:29:43
    看这么多人说秦御是因为救命之恩爱上女主,实在忍不住来说道几句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的第一部小短剧,没想到这么让人上头…… 想当初,刚打开这部剧,第一感觉是,这开头介绍有点快啊,再一看弹幕,emo了,我竟然打开了一个一集只有6分钟的剧?等等,这个是女主?长得不怎样啊……woc,这男主长成这样跟我想象中的古偶剧也太不相符了吧??? 结果,看到第一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的第一部小短剧,没想到这么让人上头…… 想当初,刚打开这部剧,第一感觉是,这开头介绍有点快啊,再一看弹幕,emo了,我竟然打开了一个一集只有6分钟的剧?等等,这个是女主?长得不怎样啊……woc,这男主长成这样跟我想象中的古偶剧也太不相符了吧??? 结果,看到第一集...  (展开)
    【详细】
    1442825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