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三年没有回家的史密斯从纽约回到小镇。这次,他本打算向家人坦白自己的秘密,但面对感情需要修补的家人,这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知晓他的一部分秘密,请他不要像母亲坦白同性恋身份,这让他更难开口。他把秘密告诉了曾经的青梅竹马的好友卡莉,坦白自己身患艾滋命不久矣。史密斯给弟弟留下了一段录音,带着秘密返回纽约。这是一部很棒的独立电影。从故事切入的情节开始,带着秘密的儿子处理家庭关系,构成了很强的戏剧性。随着细腻的情节展开,观众逐渐理解了他的处境,新的戏剧性出现了——父亲知晓他的同志身份与生活的不顺。但对史密斯来说,这不是全部,他是位将死之人。故事的情感经过了如此三个层次的强化,结局令人心痛。在第一层故事中,史密斯与他的家人之间存在隔阂。弟弟在窗口翘首以待,哥哥回家后,他却表现的闷闷不乐。父亲是位教徒,重视规矩,两个孩子都在压抑的环境下长大。而史密斯本人,更是心事重重。导演使用了一组动态构图。通过运动交代了环境,同时逐渐推至史密斯的特写,此时构成了开放式的构图,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至史密斯的内心。画外的电视中,正谈论着真相与谎言,而史密斯正受其困扰。史密斯尝试与弟弟和解,并取得成功。这场戏交代了两条重要信息,同时也起到了舒缓观众情绪的作用。史密斯看起来很开心。但事实并非如此。橱柜分割了画面,父亲与弟弟此刻所构成的父子关系,让史密斯触景生情。他给朋友打电话。他们面临一样的困境,朋友已经不被家人接纳。导演在镜头语言上表现优秀,对情绪的把握十分到位。这组镜头暗示了宗教在史密斯家庭的重要地位,以及史密斯身处其中的煎熬。圣诞节,史密斯赠与家人昂贵的礼物。一切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史密斯与弟弟开着玩笑。镜头突然转至旷野,史密斯哭泣与之前形成情绪反差。这三组镜头的最后一组,空间跳跃很大,美中不足。但实际上,这个镜头在之后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铺垫,又具有象征意义。本片作为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在视听上有许多讨巧的技巧。它有很多画框式的平面构图,有分割画面,包括大光比与黑白画面,都能让主体的展示更加简洁、清晰。而这些画面,与旷野中无限延伸的镜头形成对比,有了不一样的象征意义,似乎史密斯的某种情绪得到解放。纵深镜头再次出现,是史密斯向朋友坦白艾滋病时。这里的设计非常令人惊喜。两人的对话一直是开放式的构图,目的就是深入人物内心。同时,由于没有先构建出轴线,空间显得很怪异,在心理上给观众造成了强化作用。反而是对话结束,导演才交代了全景。电影结束时,有一段很长的多时空抒情,像教科书一样。母亲送别史密斯。她早已察觉到儿子的心事重重,只是一直小心翼翼的不戳破。离别时,她对儿子说,“在你没有准备好之前,可以不告诉我。”别离的情绪开始在电影的时空中延续。镜头回顾到史密斯的家中,他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尤其是第一个镜头,暗示了死亡的命运。同时这组镜头也起到转场作用。弟弟起床后,发现家人不在。他回到房间,听哥哥留下的录音。随着史密斯的旁白,时空跳回到哥哥在机场等待飞离。剪影又流畅的完成跳回家中时空的过渡。并且时间关系上,也很流畅的完成了弟弟从中景到宽特写的变化。在记录这段话时,哥哥思念着自己的爱人。而弟弟虽然对真相一无所知,也感受到哥哥的情绪,因而泪流满面。他与哥哥有太多相似之处。过渡回另一端的机场,哥哥也拿出随声听,随着音乐再次展开抒情。这一次是与史密斯有着情感羁绊的所有人。安慰完史密斯的卡莉因为吻过史密斯,而独自去医院检查,很显然她会提史密斯保守秘密。不善言语的父亲,表面上的不情愿都是假象,他还是穿上了史密斯买给他的礼物。这个被爷爷管教长大,经历了越南战争的虔诚教徒,在知道儿子的同志身份后一直保守秘密,并反复告诉儿子,“你可以依赖我。”一直沉稳的母亲,颇厌恶的关掉了收音机中的宗教节目。她大概以为,家庭的隔阂都是因为丈夫信仰上的顽固。弟弟来到哥哥房间,拥抱哥哥的枕头。这对兄弟可能此生不会再见。画面终于回到故事的主人公史密斯,并结束于他的思念。这梦幻般的光影实际上并非第一次出现。如果跳回到电影的开端,就会发现片头光影的呼应,令人回味。片名之所以叫《1985》,大概是史密斯人生的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