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阿福影评

14766924
  • 欠钱还有理了
    2022/5/5 22:52:15
    上帝与魔鬼的交易
    《上帝的驱魔》 题材比较新颖,特效也比较精湛。相比以往的“驱魔类”影视,本部电影不再单单只追求“瑜伽”式魔鬼,而是将魔鬼“丧尸化”。片中的魔鬼不单单会练瑜伽,也会像丧尸一样咬人。并且,片中的魔鬼也可以对驱魔师进行仪式,用咒语解除驱魔师的灵力。 剧情就是耶和华...  (展开)
    《上帝的驱魔》 题材比较新颖,特效也比较精湛。相比以往的“驱魔类”影视,本部电影不再单单只追求“瑜伽”式魔鬼,而是将魔鬼“丧尸化”。片中的魔鬼不单单会练瑜伽,也会像丧尸一样咬人。并且,片中的魔鬼也可以对驱魔师进行仪式,用咒语解除驱魔师的灵力。 剧情就是耶和华...  (展开)
    【详细】
    14381215
  • 高建国
    2018/7/30 13:35:36
    《金蝉脱壳2:冥府》与其他同类悬疑片比有哪些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这部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没有亮点。

    够140字了吧?

    【详细】
    9550222
  • eflysky
    2020/12/25 9:43:47
    恋爱保证|一千零一次约会

    13080194
  • 喜儿喂鸭正经地
    2021/9/23 17:59:17
    离家出走的母亲

    在今年落下帷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届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中,有三部影片都讨论了关于女性生育的伦理问题。开幕电影《平行母亲》讲述了两位身份各异的母亲,在同一天诞下了自己的孩子,从此她们的命运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正发生》拍下了在60年代的法国,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学生意外怀孕,为了堕胎而不得不经受极大的羞耻和痛苦的经历;《暗处的女儿》则以女主

    在今年落下帷幕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本届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中,有三部影片都讨论了关于女性生育的伦理问题。开幕电影《平行母亲》讲述了两位身份各异的母亲,在同一天诞下了自己的孩子,从此她们的命运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正发生》拍下了在60年代的法国,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学生意外怀孕,为了堕胎而不得不经受极大的羞耻和痛苦的经历;《暗处的女儿》则以女主角观察他人生活和回忆自己过往经历的双重视角,为观众徐徐道来了一个抛弃女儿的母亲的故事。

    13881419
  • 两只老虎爱跳舞
    2020/11/30 19:50:29
    儿科医生,一群了不起的人

    看来,这真的是一部真正讲儿科医生的工作的电视剧,而不是打着"医疗”招牌的狗血故事。

    片头这一幕幕急救场面,一起起突发事件,可怜的待救治的患儿,完全无助的家长,突出了患方对医疗方无可选择的依赖与渴求。作为一个孩子妈妈,我有完全的代入感,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看来,这真的是一部真正讲儿科医生的工作的电视剧,而不是打着"医疗”招牌的狗血故事。

    片头这一幕幕急救场面,一起起突发事件,可怜的待救治的患儿,完全无助的家长,突出了患方对医疗方无可选择的依赖与渴求。作为一个孩子妈妈,我有完全的代入感,完全能够感同身受!

    陈晓饰演的邓子昂医生作为医院的专家,和新人医生,对于职业理想,一定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作为观众,非常期待这些冲突的展示,从而更了解医生这个职业。

    期待剧集展开

    【详细】
  • 13022309
  • 林诚司
    2013/7/19 20:30:01
    这里是反阮小吉全球后援会,欢迎加入!
        终于看完了,看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想掐死阮小吉啊啊啊啊!!!!比花药煲还招人恨。我知道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同想掐死这位作死女警的同志们让我看到你们手中的荧光棒好吗???连带着看周丽淇都不顺眼了!

       开始的姚日山完美到爆炸,长得靓仔,职业医生,温柔细心会做饭,心地善良,专一痴情,换其他女的,早爱的发
        终于看完了,看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想掐死阮小吉啊啊啊啊!!!!比花药煲还招人恨。我知道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同想掐死这位作死女警的同志们让我看到你们手中的荧光棒好吗???连带着看周丽淇都不顺眼了!

       开始的姚日山完美到爆炸,长得靓仔,职业医生,温柔细心会做饭,心地善良,专一痴情,换其他女的,早爱的发狂了好么?可是我们的作死madam呢,整天忙办案忙做事忙踩单车,完全不把这种完美到爆灯的男人放在眼里啊!人家在沙滩上落寞等了一夜,她又在做事啊!气死。

       姚日山求婚了,她傲娇啊,不答应啊,非要查出来当年杀自己老妈的凶手。我靠,谁来告诉我这两者有咩冲突啊??好喽,人家死了,她又开始各种后悔。MB的你早干嘛去了?

       知道日山的心给了方自力,觉得方生有日山的影子。月山出来了,又有日山的影子,喷了!


        然后开始跟月山拍拖,意料之中啊!又开始作了!各种苦瓜脸,虽然她整部戏都是苦瓜脸!整天做事做事,月山亲她一下跟要她命似的。整天说别逼我别逼我,是你答应跟人家拍拖的好么??相比之下私家车对月山的各种痴迷疯癫,真不觉得阮小吉爱月山啊

         工厂大厦里,月山抱着吉他唱歌告白,多sweet啊!换成其他人早感动的痛哭流涕了,阮小吉倒好,脸色一黑,蹬蹬瞪跑下楼,说人家无聊。靠,大姐,你真的超难伺候啊!

        月山卷入靓模命案,阮小吉逮捕自己男朋友的时候,脸色分明写着“哼,就知道你不是好人!”拜托,那是你男朋友,你也稍微信任下安慰下好吗?

         怀疑方自力是当年的凶手,死命的查人家啊,各种看不顺眼。结果真凶是心姐,你看的出她对方生有半点愧疚吗,啊??
          
         知道月山不是反骨仔,月山也希望跟她重新开始,这位大姐又开始作了,各种推诿。“我要查你哥的那单CASE啊!”喷了,有联系吗?????



         周丽淇的演技以前没觉得,怎么在这里差成这样,苦瓜脸30集,憋死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贾晓晨,王浩信,黄宗泽和万绮雯都是小脸的人,把周丽淇衬得脸好大!只有在方生面前还好。。。(三哥你还是帅的!)

       一句话,软小吉你真的可以去死了!


          
    【详细】
    61711267
  • 归来去兮
    2022/7/12 15:49:46
    3星降1星!

    是爽剧吗?

    不是!开局确实男女主人设双强,花孔雀vs花蝴蝶,妥妥的爽剧走向,但后面双强变双弱,19集一败涂地,21集团灭。

    是甜剧吗?

    不是!同样开局的结婚任务设定和各种亲密互撩都预示着这是甜宠剧走向,但实际上男女主一直处于暧昧期,他们彼此喜欢,

    是爽剧吗?

    不是!开局确实男女主人设双强,花孔雀vs花蝴蝶,妥妥的爽剧走向,但后面双强变双弱,19集一败涂地,21集团灭。

    是甜剧吗?

    不是!同样开局的结婚任务设定和各种亲密互撩都预示着这是甜宠剧走向,但实际上男女主一直处于暧昧期,他们彼此喜欢,也互通心意,但并不打算谈恋爱……将近大结局才在一起,只有一纸婚书连结婚戏都省了。

    是替身文学吗?

    是!结局中学弟喊女主“小狐狸”,是因为女主答应了饰演李茹娘。陆景年可以确定不是现代人魂穿过去的,也可以确定陆景年死后并没有穿越到现代。所以就是女主跟小学弟笔下的男主角陆景年谈了一场恋爱,结束后她将跟这个作者开启另一段感情……所以在我的理解中,这部剧是be。

    是大制作吗?

    不是!成本不会很高,但这部剧各方面还算用心,诚意是显而易见的,演员都挺稚嫩,但剧本比较差,除了主题立意不错,人设、篇幅、节奏、细节各方面都垮。

    是古偶套路吗?

    是!开局的穿越,英雄救美转圈圈,手撕前任渣男,任务攻略男主……还是熟悉的配方。

    逻辑在线吗?

    不在线!经典的雌雄不辨,坠崖满血复活,反派是良心发现自尽的,最大的bug还是李茹娘的初恋男友已经去世了,那么她让李飒飒魂穿的意义是什么?用她的身体去爱上另一个男人吗?

    写在最后:

    如果男女二剧情不融于主线,那么戏份可以适当删减。结局不要整这么潦草,整这么潦草也千万别整替身文学……

    【详细】
    14509856
  • 纯肉锅贴
    2018/2/23 19:08:16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评《残花泪》

    不可否认,电影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一批被称为“电影艺术”的作品,然而,仅仅有少量的作品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早在上世纪之初,商界就迅速掌握了“艺术”这个词的宣传潜力,用它来区分虚构的、戏剧化的作品和迎合潜在观众感官刺激与好奇心的作品。例如,法国“艺术电影”公司就期望那些品味高雅的观众慕名前去观看它所制作的影片,那些影片均由戏剧杰作改编,由那个时代的知名悲剧演

    不可否认,电影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一批被称为“电影艺术”的作品,然而,仅仅有少量的作品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早在上世纪之初,商界就迅速掌握了“艺术”这个词的宣传潜力,用它来区分虚构的、戏剧化的作品和迎合潜在观众感官刺激与好奇心的作品。例如,法国“艺术电影”公司就期望那些品味高雅的观众慕名前去观看它所制作的影片,那些影片均由戏剧杰作改编,由那个时代的知名悲剧演员出演。

    然而,电影产生的前二十五年,“艺术”并不是指电影化的手段,而是一部电影中的组成部分——著名的演员及严肃认真的故事情节。而格里菲斯于1916年创作的《党同伐异》(Intolerance)仅仅使这种情况在表面上有了肤浅的改观,尽管他凭借这部电影的构图以及其艺术性的建构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这部电影真正的艺术之处被认为是在严肃认真的道德片里生硬地“键入了”修辞手法,意欲加强电影的情节和提升其艺术高度,而导演本人也希望藉此获得更多美誉。

    运用艺术来“强化和提升” 高尚的道德主题,这种观念长久以来在西方大有市场,至少从贺拉斯(Horace)和普卢塔克(Plutarch)开始,一直到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但它是浪漫主义者明确放弃的一个观点,他们将它应用于电影的前提是电影不卷入那套在当代被视为“高雅艺术”的价值体系。

    当然,早期的电影也有自己的美学家,他们将一部电影中生动的元素称为“艺术”。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和维切尔·林赛(Vachel Lindsay)就是如此。而直到1919年法国的印象派运动爆发,一个庞大的亚文化群体才开始习惯(不仅仅是理论上)将电影当作高雅艺术对待。各种俱乐部、出版物、宣言、小电影、讲座以及展览均开始对一些特权电影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它们认为这些新电影必须基于当时时代对绘画、音乐和小说的品味标准。作为时代的精英群体,这些印象派吸引着当时社会的精英观众,为他们培养电影理念。

    1919年,一种更精致、更具有自我意识的电影艺术观念被引入美国。如大家所料,这是由格里菲斯领军,而且仅仅由他的一部电影《凋谢的花朵》表达。诚然,这也许暗示着,正是格里菲斯在1916年成名以后的自我膨胀让美国观众接触到了这个更易于接受的艺术理念。在美国,法国印象派的子文化也许永远不会存在,而且电影体制的每一个改变都必须通过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好莱坞文化的批准。极少有制片厂老板能够理解这种电影理念,支持这种理念的更是凤毛麟角,唯有具备格里菲斯的声望和愚钝的人才能将某一种电影理念发扬光大。

    毫无疑问,在格里菲斯早期的众多电影中,这部电影在资金方面所受到的压力使其显得与众不同,阿瑟·莱尼格(Arthur Lennig)和万斯·凯普莱(Vance Kepley)在相关论著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凋谢的花朵》片长仅8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很难具备《一个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1915)和《党同伐异》中史诗般的风格。此外,此片还缺少那些影片中波澜壮阔的节奏。诚然,从制作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是小成本投资(7万美元),17天完成拍摄,仅仅几个场景,成本只是早期巨作的一小部分。

    然而,格里菲斯决定将自己的金钱和名誉押在这部电影的宣传上。也许正是在宣传过程中受到的冷落和怠慢使他放弃了好莱坞的传统宣传渠道,而是亲自上阵,主管其影片——对他来说是心头之爱——的发行。这种与体制的冲突必然导致他自以为是的态度,而另一方面,这种态度也导致了一个观念的产生:即艺术可作为确定电影的价值和吸引力的标准,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如火如荼的市场争夺战中,如果观众认可“艺术”,“艺术”会成为一样新型武器。格里菲斯认定艺术是有市场的,因为他认为观众信赖他,相信他的才智,将继续追随他,他深信观众会在他的指引下达到一个更新、更好的体验境界。

    对于放弃通往成功的捷径——叙事以及壮观的场景,格里菲斯感到非常满意。他要求《凋谢的花朵》拥有一批新的观众,这批新的观众能够对一种新的叙事风格给予关注、做出反应,他觉得这一做法使他将电影这种媒介推向了极致。对格里菲斯而言,这种风格的新意在于整部影片中精致的情调,且在影片结尾的悲情自杀中达到高潮。在这部影片之后,格里菲斯草拟了一份与观众的契约,“艺术电影”此后都是按此约定如此运作的:通过延缓和压制带来廉价快感的壮观场面和故事,而遵从于一种更高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诗歌、戏剧、绘画或音乐带给我们的灵感和触动。自杀作为不快乐的标志,确保了影片的严肃性;而平缓细腻的叙事作为敏感的标志,继续体现了作者不刻意迎合观众的高尚情操,即不去满足观众粗俗的感情和期望。

    请勿将格里菲斯渎神的态度撇在一边,让我们客观地审视他的感知,理解《凋谢的花朵》风格的发展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体验。在格里菲斯绝对的二元世界里,艺术总是与安静、崇高、道德、精致以及女性特质(当然是他眼中的女性特质)联系在一起。他利用标题为影片的开场打下铺垫,这个标题指出了影片崇高的地位与宝贵的主题:这是一个关于泪水的故事。如万斯·凯普莱所记载,格里菲斯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在对影片的装饰上,以此吸引首批观众。他过多地在影片的音乐、色彩、灯光效果上大做文章,以至于影片首映时,整个屏幕都充斥着各种色彩。此外,为了填充影片单薄的内容,同时唤起电影所崇尚的高雅艺术的传统,他还安排了“生死之舞”作为现场影片放映的序曲。这支舞蹈总的哲学主题是为了吸引“那几百名收到首映式邀请的严肃艺术赞助人”。

    格里菲斯认为他应该在戏院的气氛上做些文章,来强调艺术价值,使其高于娱乐。但其实他没有必要那么做。《凋谢的花朵》并未改变电影的本质结构,只是改变了一些格里菲斯在比沃格拉夫公司(Biograph)时就开始使用的传统情节剧词汇。一开始,电影就摆出相反的价值观,让观众认同于其中一方,然后朝着一个戏剧冲突方向发展,经历一些情节的曲折和延误之后,正确的一方和观众会得到回报。《凋谢的花朵》就是建立在以下这些冲突之上:黄种人和巴特林·巴罗斯之间,中英价值观之间,以及冥想、被动的方式与进攻、暴力的方式之间的冲突。为了宣传需要,格里菲斯可能会说,在这些冲突达到顶点后,观众便会感受到艺术和壮观的场景之间的冲突。这样,对他来说,电影成了对当时所处文化中艺术的脆弱(也是艺术家的脆弱)的情节剧式展现,而当时的社会文化正被一些粗鲁庸俗的人所操控。影片中的暴力情节本身,而非影片中的那些“装饰物”,就足以吸引一些对这个情节变化感到熟悉的观众。然而,格里菲斯和他犹豫不决的追随者们对影片中的暴力情节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观众所不熟悉的实现认同的所在(东方价值观、艺术)以及光怪陆离的情节变化(自杀的结局)会遭致观众的冷遇。但他们错了。随着情节的发展,艺术已经在冲突中胜出。但这是一种奇怪的艺术,也是一种奇怪的胜利方式。

    影片一开始就将这种冲突置于一组人物缩影之中:一位安静的黄种人刚刚从寺庙诵经归来,而与之形成冲突的是易怒的美国水手们。水手们除了摔跤这种粗鲁的乐趣之外,并不懂什么生活中的规则,他们只遵循生理本能的需求,不喜思考。而这位黄种人则被描述为一种高深莫测的文化传统的产物。影片中,在他出场前,三个已至婚龄的中国女人——士兵们潜在的追求对象——出现在镜头中,她们和往常一样,正在街道上向算命者询问自己的命运。在女人们青春靓丽的身形的映衬下,这位黄种年轻人出场了,伴随着他的则是沉思的、柔和的光线和镜头浅浅的聚焦。他以及那三位中国女人要依靠他手指的那本书来判断他们的生活。此时,格里菲斯给了这本书一个特写镜头。同样,在一个既定的、安全的社会秩序中,这位黄种年轻人就会显得英俊潇洒、光芒四射。寺庙中,对称的剪纸装饰显示了他的内心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的源泉。这个场景的中心是念珠的特写镜头,接着插入一个僧侣敲锣的镜头,以及另外几个在至尊佛像前的僧侣。这位年轻人的师父诵读着经文,格里菲斯随之切回了一个远景镜头,这个远景镜头带有结束功能。格里菲斯用剪辑的策略将场面调度双重化,让黄种人永远处于永恒价值的世界。正是他静止的状态证明了他们所属世界的正直、他本人正直的品性以及其值得尊敬的后代。

    这一段落的静态画面由一些精致而安静的构图以及朦胧的摄影风格(这些稍后对这部影片非常关键)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静态画面而存在,即这一段落的剧情力量存在于这些静态的画面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纠葛之中。

    此时,导演明确地将静物与佛的永恒以及古老经文的永恒联系起来——这一切统治着所有的臣民,特别是这位年轻黄种人。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及相关记忆会通过电影的方式(表演、灯光和摄影技巧)呈现于伦敦街头。亚洲人的温吞与影片稍后呈现的水手们言语手势间的咄咄逼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来,这种行为法则发展成了这位黄种人和巴特林·巴罗斯之间近乎荒唐的对立:东方人似水般的委婉体现在其优雅的姿势和神态上剧情的能量似乎存在于其体格之内。而这些魁梧的“拳击手们”则是吆喝着、比划着,毫无优雅可言,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其体格转移到了其动作的对象上。

    巴特林·巴罗斯同样也与表现东方价值观的灯光和构图显得格格不入。跟随他的镜头始终是强光,而且他经常被置于有其他物体存在的长镜头之中。拍摄这个黄种人的镜头都是萨多夫式的景深镜头,或是弯曲的遮挡、浑暗的光线或黑色的背景。所有这些技术在某些关键场景中一齐出现,使得这位年轻人与镜头中的物质背景相分离,使他以及他所代表的生活显得超凡脱俗。

    影片开场片段给了我们时间去适应这套新的价值体系,从而使我们能够情愿接受平静甚至停滞的画面,虽然我们更热爱和习惯于暴力和动态。这样,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对构图的画面价值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愉悦。通过拍丽莲·吉许(Lillian Gish)的长焦距特写镜头,最后给我们传递了叙事快感,据说,这些镜头改变了特写的本质、明星的本质,或许还改变了电影快感的本质。

    格里菲斯将观众对故事本身的兴趣转移到了对丽莲·吉许静止肖像的兴趣上。这种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她挣扎于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她具有压迫感的凝视中;二是在自我思考中,她投向二者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黯淡。这样,所有的视觉力量和剧情力量都聚集在她的身上,积聚于她的自恋感知之中。在残酷的世界中,她不敢抬眼去行动、去自卫,只是紧紧抓住脆弱不堪的自己,直到观众和剧中人物的利比多都倾注到吉许的形象上,使其充满生命力,并以萤火虫般的亮光照亮了整部电影。

    从叙事到画面的转换始于对女主角活动范围的固定。首次出现在镜头中时,她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坐在莱姆豪斯区的茅屋外的碎石堆上,她正思考着,是继续受那些瘦骨嶙峋的淘气鬼的欺负呢,还是在大街上把自己卖掉。她当时的生活际遇就是一则悲惨的故事,别无选择:如果待在家里,就得忍受巴特林·巴罗斯的咆哮和毒打;如果离开家在附近转转,去当地的东方人居住区,则有可能遭遇危险。只有在找到一些类似于花朵和锡纸的美丽碎片时,她才会欣慰,她暗淡低垂的眼神才会变得明亮起来。

    影片中一个片段极佳地表现了这种情况[1—8]。徘徊在年轻黄种人商店的橱窗边,露西并没有留意到有人正盯着她看,那两道凝视的目光足足可以将她钉在窗户上。年轻黄种人从窗户里向外凝视她,街对面邪恶的目光也正盯着她,他们的目光在露西身体上较量着。片刻之后,露西走到街对面站在邪恶的目光旁边,用她的锡纸换取花朵。而这时,年轻黄种人也跟着她走了过来,这样,两道扫视她的目光就处在了水平的位置。两人接连横穿马路使得这个场景紧张的气氛变得白热化,而对这两位凝视者来说,露西的位置也更加暴露无遗。巴特林·巴罗斯在当地一个酒吧里面安插了两个眼线,这也说明露西根本没有机会逃出魔掌。她挣扎在父亲和东方人居住区之间,现在来到东方人居住区的她只是换了个位置罢了。

    幸运的是,露西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密集而咄咄逼人的目光,她正沉浸于那些精致怀旧的小玩意:她从地板下挖出的皱巴巴的锡纸、这家商店橱窗里的一排小布娃娃(稍后,她会将其中一个娃娃紧紧抱在胸前),当然还有那些花朵——这与影片名相呼应。如果在电影传统中,目光的斜视打破叙事运动的序曲,并赋予角色和物体些许的价值,以及将银幕空间变为力量的线条,从一个地方穿越到另一个地方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说,对露西而言,仅仅通过凝视她自己,以及通过那些最后浓缩到她手里的镜子中的、那些吸收了她的欲望的、那些自我指涉的物体的共同作用,她就已经内化了自我欲望。这种对外部世界的彻底的被动使她逆来顺受,面对外部的凝视,她会变得脆弱不堪——她会垂下眼帘。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使她成为我们激烈观点的牺牲品,我们赞同这激烈观点,就如赞同特写。

    总之,作为大家凝视的对象,露西身上有着整部电影赋予她的叙事压力,她则将这些压力转移至一系列物体之上。这些物体和她极为神似,而最后将成为她自己的写照。这样就把欲望更明显地展现出来:露西身上聚集着众人的目光,她投向一个物体上的目光也可以反射到她自己的身上,从而看到她自己。电影画面的构图如此密封,又有镜头掩饰,再加上柔焦的着重庇护,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凝视她。这部影片的结构促使我们对这种简单的、静态的表现方法心存敬畏,并将丽莲··吉许置于圣坛之上,在那儿,她为我们以及那位年轻黄种人展示了最终的价值。影片并没有在我们凝视的目光中平静地结束叙事,而是将我们的驱动能量变为了谵妄的、自淫般的崇高感。艺术——这部影片中永恒的、自恋的绘画价值,使用了叙事这一“道具”并超越了叙事,目的在于获得崇高这一“更高的”价值。

    此处,格里菲斯本能地依附于艺术概念,意在规避好莱坞粗糙的、自娱自乐的运营模式。确实,弗洛伊德认为崇高,特别是艺术的崇高,可能是超我在对肉体欲望审查时做出的反应。弗洛伊德暗示,这是最为健康的方式,并将之与那些变态的行为相对立,比如虐待和受虐。当然,格里菲斯认为他给了好莱坞的情色主题一个健康的回应,而且在他的电影里,露西高雅精致而娇贵易碎的美被瑕疵所掩盖(她在片中寒酸而仓促)。露西被迫与好莱坞电影推出的肌肉男一起出现,等待着一批有能力欣赏她的纯洁的观众。一方面,被迫浸淫在这个充满欲望的娱乐业中,另一方面,观众那“邪恶的眼睛”也虎视眈眈,影片只能“垂下眼帘”,安心打造自己的美丽:它瞪着自己,瞪着处于其中心的吉许,以及上文提到的那个核心比喻。

    吉许这个角色及其气质使我们想起其他影片已研究过的那些纯洁无辜的童妓——维多利亚风格的经典角色。二战后这种角色仍挑逗着观众的性幻想,低垂的眼帘仍吸引着淫荡的目光。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缺乏使得性变得纯洁。而我们对此的反应,就像那位年轻黄种人一样,就是去保护她,使她远离那些她尚未发觉的贪婪眼神,使她无法获得对自己的了解。她的性,就像她的美一样,似乎被刻意地“隐藏”在一个她无法发现的地方,而只有艺术的敏感性才能使其旁若无人地显现并焕发出光芒。

    格里菲斯精心呵护着他的《凋谢的花朵》,使其免受好莱坞风格的侵袭,他起初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而稍后对此心存怀疑——这是因为,尽管大众承认这部电影与众不同,但这部影片的竞争对手是好莱坞模式下的所有电影。尽管它被视为一部纯洁的影片,但只有从那些期望从电影中得到快感的赞助商那里拉来赞助资金时,它才算一部成功的影片;只有能从那些赞助商那儿拉来比那些好莱坞模式的电影——那些更为华而不实、更为直白的“拉客”电影——更多的赞助时,才算胜利。

    当《凋谢的花朵》中精心设置的冲突解体,并分解为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时,这种怀疑的迹象就曾出现。伦敦的迷雾里有着东方寺庙神圣的熏香的对应物。莱姆豪斯区那个长相俊美的淘气鬼令观众想起了影片开场时的三位东方少女。寺庙的高僧以及他正向黄种年轻人诵读的那本经书激发出年轻人对传教的狂热,而这种狂热却遭到即将前往中国的不列颠传教士们的嘲讽,他们随身携带的一本关于“地狱”的书。“监视物”只能是英国“邪恶的眼睛”,鸦片窟,堕落的东方圣殿。当然,最后,巴特林·巴罗斯咄咄逼人的淫欲退出了镜头,被那位年轻黄种人采取的行动所取代:他保护露西使其远离其父乱伦的淫欲,而这些行动则出于他自己的种族乱交的欲望。

    这位年轻黄种人和格里菲斯不能够理解这种对等值,也没能够理解其实人类普遍存在着性欲,于是,在这种反身受虐的经典结构中,马上将这种欲望转移到自己身上。在佛祖的旨意之下,陶醉在来自东方的熏香中,这位年轻黄种人、格里菲斯以及我们观众通过一个自杀的结局消除了我们更低级的欲望。而这种自毁性结局的效果是诱人而令人满意的,因为喜爱的东西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在圣坛上的露西就是一个被人凝视的物体,是完全禁止触摸的。

    继承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传统,格里菲斯意欲探索死亡和自杀那不可获得的境界。信仰万事万物转世轮回,雌雄同体的佛意味着永恒,而这一切正是那位年轻黄种人柔弱内心的追求方向,他的追求在切腹自杀时达到了高潮:他认为在刀锋之上终结了生命,灵魂便能得以升华。自杀的行为体现了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不同,也保护了这种差异性。而同时,通过灵与肉最后的强制对立,自杀区分了黄种男人和他的动机。

    这部影片,如同黄种人最后的自杀行为一样,从自我造成的“堵塞”中得到快感,同时为西方咄咄逼人的叙事风格以及直接展现壮观场景的方式画上了句号。影片期望通过自恋和受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崇高,同时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变态的方式,对其影像进行解读。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被超我的残酷力量所降服,甚至最后残忍的自杀,这些都暗示了男主人公的一种欲望——期望在咄咄逼人的父亲面前取得一种女性顺从的姿态。自杀是影片本身最后的自恋,使露西的死亡具有双重意义,寻找一种在肉体与东西方差异之外的更高对应物(equivalence),它被动,而且属于灵魂。然而,正如弗洛伊德在上文提到的那篇文章结尾处写道:“如果不是性欲上的受挫,主人公的自我毁灭的行为兴许就不会发生。”《凋谢的花朵》力图通过一种幽回的方式达到这种“性欲”的满足。

    然后,轮船驶入大雾弥漫的港口时的彼此呼应的镜头显得不知所云,却以柔和的语调叙述着:这位黄种人回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影片也将观众带到一个陌生而古老的国度。中国是一方永恒的土地,一方没有冲突、不存在差异、有着母性关怀的土地。这部影片反过来讲述了一则主人公最后返回祖国的故事,因为这个黄种人最初离开了安宁的精神家园,开始一种分裂的生活,仅仅是为了最后返回佛的全能统治之中。

    影片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载了他从寺庙跌落到了鸦片窟里的自我快感,在那里,他获得了精神滋补的第二次快感,正如断奶的孩子从吮吸拇指中获得快乐一样。而后,在对自恋的重新简述中,这位黄种人突破自己选择了爱的对象,纯洁的露西——而对他而言,露西只是过去的他的重现。他给自己盖上包裹露西的长袍(这种长袍只在仪式上穿)走向死亡,就像我们给露西脸部一个特写镜头来结束这部影片一样。这是对纯洁的追求,为了一种更纯洁的电影或伦理,为了超越那种本质上是性欲的脚本的所有叙事。

    此处,东方和西方各方面的对应物,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对应物揭示了影片的意图。因为,此片确实是一部故事片,其展现的内容也确实是为了迎合观众喜好。挣扎在各种冲突之中,年轻黄种人和格里菲斯在熏香的氛围中掏空了自己的内心,将自我扩展到整个宇宙。这就是反身受虐,即对“崇高”这一问题情节剧式的解决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很简单,甚至是可预测的,与德米尔(Cecil B. De Mill)的宗教史诗片中对“神秘主义”粗俗的探索方式相似。而对美国电影“艺术”的探索,则需要冯·斯特劳亨(Von Stroheim)和茂瑙(Murnau)来开启另外一种更为健康的途径。

    【详细】
    91778177
  • 追梦的羊~
    2022/11/27 1:01:58
    鳄鱼作为主角的题材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如果导演对剧情和节奏的功底强一些就好了
    相比一条狗的使命,雪地巴迪,精灵鼠小弟,料理鼠王这些,就算把这些换成随便一种动物,丝毫不会影响电影整体观感,欢快而幽默,又不会让观众觉得低幼。。。。。。。 相比于鳄鱼莱莱跟那些猫猫狗狗的电影比起来虽然也是个老套的故事,但把鳄鱼换成猫猫狗狗,这电影啥也不是。。...  (展开)
    相比一条狗的使命,雪地巴迪,精灵鼠小弟,料理鼠王这些,就算把这些换成随便一种动物,丝毫不会影响电影整体观感,欢快而幽默,又不会让观众觉得低幼。。。。。。。 相比于鳄鱼莱莱跟那些猫猫狗狗的电影比起来虽然也是个老套的故事,但把鳄鱼换成猫猫狗狗,这电影啥也不是。。...  (展开)
    【详细】
    14784215
  • OneRepublic
    2014/10/21 1:09:58
    弱智,低能,垃圾,比恶俗还俗。
    配乐能不能找专业的,这种小学生的水平去配动画片还行?

    垃圾演员能不能不要在配音了,看国产电影中国人还要给自己人配音,十部电影就有几十个男男女女的声音雷同?

    群演能不能找成熟的,不要再用为了50元的生活费奔波的屌丝群演了?

    特效一律用动画好吗,至少能画得像?



    配乐能不能找专业的,这种小学生的水平去配动画片还行?

    垃圾演员能不能不要在配音了,看国产电影中国人还要给自己人配音,十部电影就有几十个男男女女的声音雷同?

    群演能不能找成熟的,不要再用为了50元的生活费奔波的屌丝群演了?

    特效一律用动画好吗,至少能画得像?



    【详细】
    7156165
  • 恋路十六夜
    2013/7/6 18:07:33
    是TVB版的熟男有惑!
    熟男有惑播出的时间真是尴尬的不得了,上面两部剧正正是大家疯狂吐槽的神探高伦布和金枝欲孽2.
    男主角郭晋安年初才播了和王祖蓝拍的老表,风评不是很好。女主角是首次担正而且一直被人说只有长腿没演技的陈敏之。
    相信很多人在开始也会不报什么期待。
    和同期播出的好心作怪无论阵容还是造势什么的都好弱的不是一点点啊!
    还好好的剧本是会为自己证明的!
    无论是solo也好阿ming也好多
    熟男有惑播出的时间真是尴尬的不得了,上面两部剧正正是大家疯狂吐槽的神探高伦布和金枝欲孽2.
    男主角郭晋安年初才播了和王祖蓝拍的老表,风评不是很好。女主角是首次担正而且一直被人说只有长腿没演技的陈敏之。
    相信很多人在开始也会不报什么期待。
    和同期播出的好心作怪无论阵容还是造势什么的都好弱的不是一点点啊!
    还好好的剧本是会为自己证明的!
    无论是solo也好阿ming也好多春鱼也好jazz也好都有血有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开播的时候有人说是抄袭韩剧绅士的品格,先不说两者除了男主性格类似和都是四个中年大叔之外并没其他的相似之处。倒不如说两个都是抄袭了美剧工作男啊?
    甚至于工作男里男二号的老婆也和小狮子演的elsa同名都叫丽莎(虽然我觉得elsa的中文应该是艾尔撒)
    说的远了一点
    一个一个说
    solo 他的性格与其说是孤岛,还不如说是傲娇!他的性格分析我觉得12集里kay说的已经很好了。硬要和绅士的品格比的话(没办法 大家都说像嘛)我觉得solo虽然么东健oppa的大长腿,但是性格真的很成熟。金道振更像是不懂事儿的大男孩,而solo是已经了解了这一切,但是扮冷漠而已。
    solo和kay的感情我是不太明白怎么发生的,但是就和solo在广播里听得那样,感情就是很奇妙!当你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上了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就说明你爱上TA了!

    多春鱼 围村出来的凤凰男 不过和一般的凤凰男不一样的是他理解自己的老婆(是理解而不是了解),他会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而对堂叔说断绝关系,也会帮自己的下堂婶婶请求老婆的帮助。即便知道老婆不想为自己生BB也不生气,尽量的包容她爱护她。(看到多春鱼还说抄绅士品格的我只能!!!!!)
    和小狮子的CP刚开始看觉得很微妙,可能是看多了换乐无穷,老是觉得俩人还是假夫妻。越到后面越发现两人嬉笑怒骂之中的有爱~~XD~有BB了fish很开心啊!

    ming sir 他刚开始的时候就像一个正常的好好男人一样,我开始以为不过是个高学历事业有成的马强(爱回家),或者是有主见的susan(女王办公室)结果12集一回来整个人都翻天覆地了。不过有一样没有变的是他的心地,从最开始他就是最热心最温柔的那一个,我还是觉得他是得了绝症!
    和tina的感情应该是我们身边最简单的那种爱,十几年的生活,爱没变,还生化出了亲情。不过tina和jazz两个人还挺让人担忧的。现在两个人离婚,但是又那么明显的表现出相爱还真是蛋疼啊!(拜托mingsir你稍微掩饰一下好不好!)
    刚看到15集,等下礼拜看完了再来验证吧~

    jazz 简直是个惊喜啊!!大叔太可爱了好不好!!40岁的大律师却还做着笔者这种十几岁小女生(19岁零12月又29天也是十几岁嘛)一样的白日梦,虽然发梦但是又实际的做着大人们在做的事情。心态却很年轻,吸引了尤蜜这样的小萝莉完全太正常了!
    尤蜜的扮演者之前只演过一部戏好像是法网阻击??演一个叫moon的妹子,虽然都是长得漂亮有很天真的角色,但是还是感觉出了很多很微妙的萌感啊~~~

    第一次写这么长,发现了自己的没文化没文采。。。。就请理解一下吧~


    今天终于看完了大结局了 本来以为要烂尾了 结果最后四个男的拍裸照倒成了亮点了~
    【详细】
    61501407
  • 夜晚还年轻_
    2013/11/12 1:01:33
    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昨晚告诉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网上看了。今晚上回来看时,舍友跟我说有点意思。
       舍友并不喜欢"草莓百分百"。其实从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过来,我一直觉得张导拍的东西挺有自己的风格。但说实在的,并没给我太多触动,我很喜欢草莓,但那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画,电影里的明星彩蛋,纪
       昨晚告诉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网上看了。今晚上回来看时,舍友跟我说有点意思。
       舍友并不喜欢"草莓百分百"。其实从待业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过来,我一直觉得张导拍的东西挺有自己的风格。但说实在的,并没给我太多触动,我很喜欢草莓,但那是因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画,电影里的明星彩蛋,纪录片的形式,摇滚乐手,以及几个朋友在一起做些事情之类的原因,片子本身传达给我的东西或许并没那么多。
       所以,我想既然舍友说片子有点意思,那大概是有些新意吧,晚上打发下时间挺好。
       可看到影片结尾,叶问用手去摸叶子的头,安和桥的吉他响起时,我的眼泪突然就来了,就止不住了 ,真是突然的。

       片子里的几个主人公,除了最后一幕,我一点儿也没觉得他们朋克。我甚至觉得掀了串哥淳平的桌(但它必须存在衔接下文?)子和猫的故事太不合时宜。
       我也无法全部认同片子中演员或者说导演想表达的观点,是无法完全认同,虽然我也充满愤怒,对太多东西。当然也许我也并不明了导演的意图
       但这一百五十分钟我就一直紧跟着剧情,甚至多次因为脏话说得太快而退回去看。
        
       然后到最后 吉他曲响起的时候眼泪就突然止不住了,我就擦着眼泪,在宿舍里忍着声音。怕宿舍的孩子们看见,我赶紧调整好状态,片子已经把最后一句话都说完了。那时我脑袋里突然想到万青一张专辑的名字: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我也感觉很惊讶,我也感到愤怒我也称赞导演大胆的隐喻们,我也同意他的很多东西,但这些并不至于让情绪在最后突然失控。
       后来我想到,应该是和草莓一样。是因为整部影片给的的感受,其实在看片子的过程中,我渐渐觉得叶子委屈,姑娘们委屈, 朋友们委屈,警察委屈 , 我一直觉得叶子的父亲也委屈,委屈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假发领导委屈,委屈地被枪顶着在车上还挺淡定 。片子里每个人都委屈,串哥淳平委屈,导演委屈,剧组的人委屈, KTV经理委屈。
       无论他们的人生角色对或错,无论所谓所谓是对是错,无论这些对错真心还是违心,他们在片子中都表现了委屈的一面。而我知道导演未必视这为重点, 但毫无疑问, 这些委屈让我也难受了。整部片子里的人都委屈,就让我有点难受,但这些都是看完后的后知后觉。
       这种感觉让我心里难受,加上这几天的压力和自己的委屈,所以在最后 以申夜的琴声为媒介,把这些东西都突然地钩出来了。或许说明我本身也到了发泄的时候,赶得巧了,都怪这前奏放在了这。
        
      "我们这代人已经废了,你们还在祸害下一代!" 我想这是我想到"废人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的原因吧,都是无意的,可就是这么奇妙 所以我喜欢电影这种艺术手段,你不一定清楚导演想给你什么 但也没人肯定最后你得到什么。
       如果说草莓给我的是对片子里或者自己过去的影子感叹,给我的是看过后的唏嘘,那么这部片子给我的就是一个一百五十分钟的情绪积累并在最后连同最近的各种情绪的释放 。两个都是正部影片整体感受带给我的, 但是 ,确实是两码事。
       张导的电影比从前好了,在我眼中。剧情紧凑 自然 为人勇敢地加了那么多若隐若现的隐喻(跳楼明星指的贾宏声?),以及片子作为一个整体带给我的震撼。最重要的是,在最后片子帮我做了自己潜意识里想做的事情。
       整件事情我就是这么感觉的,对电影我是门外汉。
    【详细】
    63941744
  • 宇众不同
    2020/5/24 5:35:50
    书记太假。

    按照演技来说,就唯独书记和赵刚演得不错,其他的我都不想出声,剧情太狗血。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圣人?导演不得不说你这真的是太浮夸了。哪怕是改编你也没必要改成这样。早饭不吃,睡觉在车里,做梦都梦着工作的事,说真心话我事真不敢想象。你这摆明了就是放大了人物形象。

    这样给人感觉有点恶心和尴尬!演得太过了。我只能给两分

    按照演技来说,就唯独书记和赵刚演得不错,其他的我都不想出声,剧情太狗血。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圣人?导演不得不说你这真的是太浮夸了。哪怕是改编你也没必要改成这样。早饭不吃,睡觉在车里,做梦都梦着工作的事,说真心话我事真不敢想象。你这摆明了就是放大了人物形象。

    这样给人感觉有点恶心和尴尬!演得太过了。我只能给两分

    【详细】
    12615167
  • 外人
    2017/11/12 19:15:52
    浪迹伊斯坦布尔 Djam
  • 奶兔狙击
    2021/1/16 0:11:56
    妖怪合租屋~我也好想有妖怪室友
    说实话,看之前对这部没什么太大期待。但是看了一集后就被吸引了,一口气看完了8集,这剧绝对是黑马啊,意料之外的好看。 首先一如既往的日系中二风,虽然很夸张,但是真的好有意思啊,很有氛围感,搞笑程度满分。 其次每个妖怪都很有特色,有趣善良又可爱,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  (展开)
    说实话,看之前对这部没什么太大期待。但是看了一集后就被吸引了,一口气看完了8集,这剧绝对是黑马啊,意料之外的好看。 首先一如既往的日系中二风,虽然很夸张,但是真的好有意思啊,很有氛围感,搞笑程度满分。 其次每个妖怪都很有特色,有趣善良又可爱,每个妖怪都有自己的...  (展开)
    【详细】
    13141216
  • CHAOS
    2017/8/13 15:35:29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You tell yourself that you're the ones in control. They obey you, your technology, your machines. But what would you do without your car, your telephone? What if all the air
    ?You tell yourself that you're the ones in control. They obey you, your technology, your machines. But what would you do without your car, your telephone? What if all the airplanes just stopped? 10 years ago, computers were expensive toys. Today, civiliz...  (展开)
    【详细】
    8746340
  • 南风的怀抱
    2015/11/8 21:03:33
    为了黄轩、张榕容
    若把故事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是第三个故事——夜巴黎的浪漫,黄轩和张榕容。故事不落俗套,起承转合很流畅,剧情不跳跃,剪辑也干净利落 。另外为黄轩的表演点赞。
      其次是第一和第四个故事,布拉格杨幂和小偷的故事,小夫妻日本蜜月的故事。故事说的过去,可是似乎又有漏洞,不能打动人。
      最差是上海餐厅故事和佛罗伦萨游客地陪的故事。太不切实际了,很难与观众产生共鸣。餐厅故事的色调好冷,西餐厅讲究
    若把故事分为三个等级,最好的是第三个故事——夜巴黎的浪漫,黄轩和张榕容。故事不落俗套,起承转合很流畅,剧情不跳跃,剪辑也干净利落 。另外为黄轩的表演点赞。
      其次是第一和第四个故事,布拉格杨幂和小偷的故事,小夫妻日本蜜月的故事。故事说的过去,可是似乎又有漏洞,不能打动人。
      最差是上海餐厅故事和佛罗伦萨游客地陪的故事。太不切实际了,很难与观众产生共鸣。餐厅故事的色调好冷,西餐厅讲究的是格调和品味,可是这家餐厅导演都没把它表现出来。我也没看出这个言语、行动、气场都透露着唯唯诺诺与不自信的丫头怎么会在上海开一家餐厅的,兴许是演员没选对。好稚嫩的故事啊。单就构想餐厅故事而言,为初恋学厨、开餐厅比虚构一个不存在的弗朗索瓦更能打动人心啊。在弗朗索瓦消失后,几个小混混模样的人气势汹汹来餐厅找弗朗索瓦,这点表现地太过了,失真了。女主的初恋只给了个背影,但是这个背影也太挫了,还是在大上海要出国的呢。。剧组这么有钱请大明星,就不给这个演员置办点好衣服啊,衣服也能彰显身份与地位啊。。
      佛罗伦萨故事我都不想吐槽了,一堆糟点。白百合能不能不接那么多角色同质化的电影啊,为什么白百合电影中都要跟前任扯上关系(失恋33天、滚蛋吧肿瘤君),不是前任劈腿就是参加前任婚礼,为什么所有角色都差不多是同一种性格,咱能不能好好挑个剧本啊?
    【详细】
    7653570
  • 第一导演
    2021/6/14 14:21:43
    包贝尔拍《阳光姐妹淘》到底图什么?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一直以来都好奇一件事,大家在对于包贝尔的创作态度上,有多少是理性审视,又有多少是偏见?

    趁着中国版《阳光姐妹淘》上映,我和他约了一个深度采访。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我一直以来都好奇一件事,大家在对于包贝尔的创作态度上,有多少是理性审视,又有多少是偏见?

    趁着中国版《阳光姐妹淘》上映,我和他约了一个深度采访。

    翻拍《姐妹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包贝尔自己不知道吗?

    他知道。

    “我(做导演)太新了,拍《姐妹淘》这样的电影,不是找死吗?你怎么拍都会被骂,拍得跟原版一模一样你会被骂,大家说那你为啥要拍?但你不按照原版拍,也会被骂,大家说人家拍那么好,你改得什么玩意?”

    可你说包贝尔对这件事没有自己的对策与方法论吗?

    他也有。

    “我的能力未必会拍过原版,但原版本身就是最好的模板。我们当时定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到比原版好的点子,那我们就拍,如果想不到,我们就按照原版拍。我真的是把原版和其它国家的翻拍版都下到我的iPad里,我现场每拍一场戏,我都去比对。”

    问题这就来了吧,在包贝尔身上,导演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他怎么学习并增长导演能力?还是说,包贝尔只是因为行业环境和个人遭遇所限,被迫当上了导演?

    “如果有100个人,或者有1000个人,甚至有一万个人说你是XX,你还会干这一行吗?我觉得我还会。”

    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定,一点不掺假,但他头顶上盘旋的争议与悖论也从未消散,“我觉得我自己的委屈更像是《狩猎》那种电影,我一辈子有很多委屈,我没有办法说,我说出来错,我不说我也错,那种戾气,我没办法,我觉得像一万个人拿刀在捅我。”

    对于如此巨大的逼迫,我们会在他的创作中看到作者性的转化吗?

    本篇采访字数近9000,有点长,但对公正讨论包贝尔的创作观,其实也很短。

    读完,你心中自有判断。

    13609126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