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2403
  • 个人观点
    2017/11/13 17:59:24
    时到今日编剧们还不找个地方充值吗?
    受伤了,只能卧床,电视还只剩了一个频道,悲催的只能看这玩意儿,编剧们,咱有点节操行不?当然既然这要求和“世界和平”一样不靠谱,那么,咱有点智商行吗?女主、男主、反派、男配女配,咱不要求都讨人喜欢,但是好歹有个让人疼的吧?没有,包括女主几岁的儿子,也是熊孩子一个。
    女主,倒霉的原配,照理说这是个惹人爱怜的角色,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挺原配的(穷聊女士的信徒除外),但是,婚姻危机没见到她做任何积极的响
    受伤了,只能卧床,电视还只剩了一个频道,悲催的只能看这玩意儿,编剧们,咱有点节操行不?当然既然这要求和“世界和平”一样不靠谱,那么,咱有点智商行吗?女主、男主、反派、男配女配,咱不要求都讨人喜欢,但是好歹有个让人疼的吧?没有,包括女主几岁的儿子,也是熊孩子一个。
    女主,倒霉的原配,照理说这是个惹人爱怜的角色,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挺原配的(穷聊女士的信徒除外),但是,婚姻危机没见到她做任何积极的响应,小三说啥信啥,既然前几集决定为了孩子家庭的完整忍了这事儿,那好歹为了拯救婚姻做点事儿啊。
    男主,大写的渣男,老婆工作忙就偷腥,美其名曰心软——一看就是男性编剧的胡说八道,男人可能疲软,心软那得分人,一次糊涂之后给小三钱,给小三买房,陪小三度过丧母期,他心软咋没多做几项公义,帮帮比小三还可怜的人那,跟别说和老婆吵离了之后被小三几句话笼络过去,又送花又干嘛的,这就是刷上十七八层金漆也改变不了渣的本质啊……
    两人孩子,去小三工作的店里闹骂骂咧咧还砸东西,虽然理解他的心情,但是这是七八岁的孩子该干的事儿吗?好吧,虽然这事儿还能划分的维护母亲维护家庭上去,但是母亲和父亲分居后独自带他因为工作忙难免疏忽,那通闹,妥妥的熊孩子。
    小三,那么朵工于心计的白莲花,怎么就吊死在男主那棵歪脖树上了?她用心的一半就能钓一个比男主强不少的凯子,对男主的痴缠真是——可能编剧早期穷聊剧看多了……
    女主兄弟,找人教训小三,我不是说小三不能教训(虽然这么做不合法,但是解气啊),不过,这一个人也当不成三儿,所以麻烦连男主一起打一顿,别一个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一个恨不得踏上一万只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别说那时候男主已经浪子回头了是女的纠缠啥的,凭啥他说撩人就撩人,说想回归家庭人家就得让他干干净净的抽身,您谁啊,地球不是围着您转的吧?
    女主婆婆,挑挑剔剔,钟点工不知赶走了多少,不是坏人,不过几个人能拍着胸脯说喜欢这样的人?
    说到这,我真忍不住羡慕美国编剧们的“流水线”,照着套路来,至少不会把智商暴露无遗……
    【详细】
    8921862
  • 小矩
    2015/5/12 19:25:02
    E10:死掉的那个也不是贾昆
    E04 无畏的巴利斯坦死亡之锅

    记得看完泄露版之后,笔者在状态里写了一句话:“丹妮莉丝一世的忠实追随者,伟大的共产主义主义战士,曾经的御林铁卫队长,无畏的SER. Brristan,于权力游戏第五季第四季被众妖孽围攻,身中数刀仍怒目斥责:何人敢上前送死!最终力气不支,以身殉国。特加赠大将军,谥封顺龙候,行国葬。”

    当时第五季第五集尚未播出,但笔者已经认为巴利斯坦必死无
    E04 无畏的巴利斯坦死亡之锅

    记得看完泄露版之后,笔者在状态里写了一句话:“丹妮莉丝一世的忠实追随者,伟大的共产主义主义战士,曾经的御林铁卫队长,无畏的SER. Brristan,于权力游戏第五季第四季被众妖孽围攻,身中数刀仍怒目斥责:何人敢上前送死!最终力气不支,以身殉国。特加赠大将军,谥封顺龙候,行国葬。”

    当时第五季第五集尚未播出,但笔者已经认为巴利斯坦必死无疑。与其说是判断,倒不是说一种对剧集长期洗礼后的一种习惯。
    因为本剧从来没有让观众有过希望,死去的人不可能复活,包括石心夫人等重要角色。
    但很多人不太愿意,说老巴可是剧中第一能打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死了?也有人说老巴年老体衰,加之巷战占不了上风,这种情况应数正常。无论怎样,人家在书里活得好好的,结果在剧里被牺牲掉。

    如果真的要拿书和剧去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无聊,而且幼稚的行为。
    首先电视剧长度十分有限,我记得曾有个帖子分析每个有姓名演员的演出时间。记住是有姓名的角色,还不包括那些一闪而过的龙套。一百多个角色当中,即使是人气很高的那种,往往也只有几十分钟,像卢斯·波顿、梅拉、玖健、荆棘女王,仅有二十多分钟,很多还是群戏。而出场最多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也不过220分钟而已,演了五年仅有一部长电影的长度,可谓艰辛。所以更不要提贾坤这种颜值高的大帅哥——只有可怜的8分钟。是的,一直让人念念不忘的贾坤,只是闪了几下,说了几句很玄的话就消失了(虽然他在第五季中重新出场)。
    这是截止到第四季的,第五季虽然增加了一季的长度,但别忘了新增了十余人的新角色,诸如道朗,沙蛇这种戏份极高的重要配角。
    在一集45分钟,全五季大约仅有2250分钟的剧集里,如何安排角色主次,如何让观众对情节印象深刻,如何让剧情波澜起伏,又如何让书迷满意(这一点恐怕永远达不到),权力游戏的拍摄差不多是世界级难题,任谁也达不到。
    显而易见,在关键的时刻安排相关角色的死去是最合适的。

    是的,这就是我个人的结论,并非胡改乱改或者演员到期的原因。
    如果各位观众仔细看一下的话,贾坤没有在旧镇出现(包括旧镇的全部戏份都删了),雪伊出庭后直到躺在床上都没有出现,梅斯·提利尔被派去铁金库后也没出现过。这些都是编剧故意而为,观众只往往只需要知道原因和结果,中间一些经过能省则省,这是一种改编的技巧。不仅省去了时间,也省去了演员的演出费用。
    仅看这一季,为了增加龙女所处境地的危险性,增加剧情矛盾,牺牲一两个身边人在所难免。而为什么不是灰虫子或者达里奥这样的角色,个人认为这两个角色是两大军团(佣兵和无垢者)的首领,龙女想要打天下还得依靠这两股势力。巴利斯坦作为一个“长者”“导师”这样的角色,在一部剧里的成分是次要的,毕竟这个角色可能会由小恶魔来代替。
    纵观前四季,大概每一季都会有几个小高潮和一个大高潮来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给人物一个做事情的合理动机。在此不一一列举前四季,但第五季前三集沉闷的发展前,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打戏是不合理的,所以出现了我们看到的这一幕。
    如果这个道理无法令人信服,我们再可以看一下:不同地点的戏份,一般来说主要角色不会超过五个人,多了反而显得冗杂。重要角色即使出场也只是在一旁站着,并没有多余的对手戏。与其窝窝囊囊地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去,恐怕这也是编剧和导演的意愿。

    其次,据笔者个人搜集到的情报,衍生剧和番外剧中除了《维斯特洛往事》之外,该剧组并没有拍摄额外剧集的打算。
    于是在有严格的预算和播出时间的剧集里,一些角色必须合并,如詹德利和埃德瑞克;一些角色必须先于书中死去,如血盟卫和男巫。在有主线和支线并行的故事里,一定要先砍支线;在多条主线并行时,不太重要的主线就要合并或者删除,这是铁打的道理,不能违背。
    所以巴利斯坦必须死,但这个锅是有一半是要导演和编剧来背。
    早期剧情基本上和书情节无二致,越到后面越扯。即便有限制,创作团队也应该能预见这种结果。不仅没有做出任何措施,反而放任剧情继续失控下去(没有节制地给龙女加戏),明显的怠工行为。

    无畏的巴利斯坦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我们还记得他讲过的:“像你们这样的我一个能打五个”的豪言壮语,也同样记得他念叨雷加王子往事时幸福的样子。龙女仍旧脑残,奴隶湾仍然没有解放。但他付出过,努力过,这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附言1:
    书中有个壮汉贝沃斯在剧中并没有出现,他在竞技场时吃了毒药后受重伤。巴利斯坦和灰虫子应该影射这一段剧情。

    附言2:
    之前剧集里早已死去的角色,例如小护士,黑城堡兄弟,玖健,都是在书中淡化或者引退的角色。所以编剧在处理的时候应该是谨慎的,已经考虑到了后续的发展。

    =====================================================

    E07 伊戈,我可怜的伊戈

    这一集有一幕非常悲伤,那就是伊蒙学士之死。
    他放弃了权力,放弃了血脉,放弃了自己的爱人与兄弟。
    其实他是最爱自己兄弟的,只不过这份是要去远离。

    老学士快不行了,摸着吉莉的孩子,说这笑声像伊戈,说伊戈在小的时候是个欢快的小伙子。

    这让我想起读《七王国的骑士》里的伊戈,善良勇敢有朝气,和高个邓肯爵士的旅行,有欢笑有误会,有英勇的骑士决斗,还有皆大欢喜的寡妇成亲,可惜后来……

    怪不得老学士这么想念他的兄弟,伊戈其实是个好孩子,从来没有想跟他的兄长去争夺王冠。只是他的哥哥执意认为权力不能分享,只能拱手让人。

    老学士临死前的回想,应该是他与小伊戈一起玩耍,生活的时光。那应该是他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最后一声呼唤仍然是伊戈,可是伊戈早已葬身在盛夏厅,已经听不到他这悲伤的呼唤了。

    “伊戈?伊戈,我梦到自己变老了。”

    想一想,老学士在长城服役将近70年,既是维斯特洛最年长的人也是第二长时间的守夜人。

    “伊戈,好黑,为什么这么黑。”

    伊戈不在了,坦格利安也不在了,他孤独地活了一百年。
    这可能也是冰与火之歌里的百年孤独。

    愿老学士安息。
    R.I.P 伊蒙·坦格利安(Aemon Targaryen)

    ==================================================

    E10 死掉的那个也不是贾昆

    当初我很好奇为什么将慈祥的人直接替换成贾昆这个人。
    在小说里,接待艾莉亚的是一个挂满皮肤的黄色骷髅,眼洞里爬出了一条白色的蛆虫。在艾莉亚亲吻他并咬了蛆虫之后,他的脸变成了艾莉亚·史塔克所见过的最和蔼的老人的脸。
    联系一下S05E02出来的黑人老头,应该能明白些什么了吧?

    剧里真正贾昆从头到尾也没出现过,一切都是对艾莉亚的试炼。
    而在群鸦盛宴序章中,学徒佩特被一个行为古怪的炼金术士杀了,他的模样很像贾昆。
    后来山姆在学城里预见的佩特,也应该是贾昆。

    电视剧中我奇怪的一个点,就是贾昆从头到尾都没提起过之前和艾莉亚在一起的事情。
    难道是为了训练艾莉亚故意表现出冷漠?
    不,不是的。那个人的常用脸就是刚开始的那个老头,老头在回去仔细调查贾昆的行踪后决定接纳艾莉亚,留下来慢慢培养。
    为何把脸换成贾昆,只是为了给艾莉亚一种熟悉感,也方便套话。
    艾莉亚说瘦子不饿的时候,慈祥的人其实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坐看好戏,没想去阻拦而已。如果艾莉亚被马林反杀,那也不用他亲自动手,如果真的杀掉马林,他自有下一步计划。
    但无论被毒死的贾昆还是身后的第二个贾昆,都只是黑白之院的侍僧,死掉的那个只是一个没大出息的侍从。黑白之院牺牲这一切,也只是为了培养这个新人。

    小说里的艾莉亚会学会动物视觉,最后失明症状也恢复了。
    当然她就是天下第一的无面者。

    真正的贾昆还没回到布拉佛斯,而是去了旧镇或者哪里。
    这样一想,一切都合理了。
    【详细】
    74703459
  • 聂晓Man
    2021/7/27 15:16:25
    关于性别转换、严歌苓《白蛇》及其他

    在最初流传版本的白蛇传说中,小青本就是一只雄蛇,在与白蛇斗法失败后,才甘心化作侍女服侍白蛇。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第五出里,青青的扮演者是丑角,被白云仙姑收服以后成为贴角。即便是在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中,也体现了这个细节,陈美琪一出场就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少爷。

    在最初流传版本的白蛇传说中,小青本就是一只雄蛇,在与白蛇斗法失败后,才甘心化作侍女服侍白蛇。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第五出里,青青的扮演者是丑角,被白云仙姑收服以后成为贴角。即便是在赵雅芝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中,也体现了这个细节,陈美琪一出场就是个风流倜傥的小少爷。

    当代对白蛇传说改变的小说之中,最闻名的是两部作品。一部是李碧华的《青蛇》,李碧华最擅长挖掘人性中的嫉妒、善变这种丑恶,青蛇嫉妒白蛇,在末了她也明白,不论是软弱的许仙,还是道貌岸然的法海,都不抵与她白蛇的感情。小说后被徐克改编成电影,《白蛇:青蛇劫起》明显向它致敬。此外就是严歌苓的《白蛇》,这是21世纪后中国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严歌苓巧妙地运用了白蛇传说之中青蛇性别可以转化的细节,塑造了中国大地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段美好的、女人之间相互拯救的故事。

    是的,白蛇传说之中,本来就存在着“同性情结”的母题。

    严歌苓的《白蛇》中,徐群珊以雌雄莫辨的身份拯救了孙丽坤,帮助她重新找到自己的被剥夺的尊严。但在那个时代,她们之间的感情是不为世人所容的,即便包括她们自己。徐群珊在日记中说:“要是她不变成个女的呢……那不就没有许仙这个笨蛋什么事了?我真讨厌许仙!没有他,白蛇也不会受那么多磨难。没这个可恶的许仙,白蛇和青蛇肯定过得特好。”

    《青蛇劫起》延续了这个设定,完全舍弃了许仙这个角色,挖掘了文本中青蛇对待白蛇忠贞感情的元素。电影全篇都在刻画小青一心想着拯救小白,直到末尾告诉观众,原来小白早已投胎转世成男人,一心想要找到小青。

    不管是严歌苓的《白蛇》,还是电影《青蛇劫起》,都将白蛇、青蛇之间的感情刻画得很模糊,似乎是姐妹之情,但又远高于它,以至于成为了执念。其实以我看来,用爱情去定义是非常狭隘的,它是人类之间需要彼此相濡以沫,以度过世界的劫难。在小说中,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它使白蛇孙丽坤面目全非;在电影中,它是设定类似于《弥留之国的爱丽丝》的修罗城,是风火水气的四劫。文革小将们,就是那一群绿幽幽的蝙蝠。

    《青蛇劫起》致敬严歌苓《白蛇》的一点就是小青初入修罗城时,那个帮她快速了解世界设定的孙姑娘。很碰巧,她也姓孙,是个女人。在被牛头人杀死之后,小青怒火万分,回思之后,如若这个孙姓不是巧合的话,那么编剧就已然在告诉你:这个电影,已经远不止姐妹之情那么简单了。

    孙姐不仅教给小青车技,还有留在这个世界的生存道理。她就像小白的一个分身,完成了拯救小青的第一步。

    无脸男是小白魂魄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他的骨笛本是小白玉簪破碎的一小部分,小白灵魂中对于小青的感情附身在那一小片玉簪碎片之上。而这碎片侥幸没有被镇压在雷峰塔下。这一小部分灵魂投胎转世成一个小女孩,不断地寻觅;后又投胎成一个男孩,在寻觅的过程中被卡车撞死,横死进入修罗城时遭遇火劫,脸被烧得面目全非。正因为他带着前世的执念,且又不全是小白的魂魄,故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执念所在。

    将小白的后世设定成男性并不奇怪,因为性别转换本就存在于白蛇传说的母本之中。只不过编剧别出心裁地将白蛇设置成男性,成为小青认为可以帮助她、甚至在最后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小青逃离修罗城的柔弱男孩。这绝对是编剧熟悉白蛇传说之后的设定,而不是心血来潮。当小青将那一小块骨笛放入破碎的玉簪中时,玉簪重新合为一体,小白终于变成了完整小白,出现在千年之后小青的面前。

    姐妹情也好,爱情也罢,它们都是我们生而为人,不得不彼此依靠取暖的感情。它不再使我们成为孤单的个体,而是能在劫数面前共同抵抗它。这是《青蛇劫起》想要表达的原始感情,也是所有伟大文学作品让我们一遍遍动容的原因。

    除此以外,这种大刀阔斧地改编经典,也是一直以来的让原始作品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方式。将传统食材做成更符合当下人的口味,才能一遍遍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伟大。即便是《金瓶梅》,也是取材自《水浒》,“魔改”西门庆的故事。至于中国的古典小说,一遍遍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去增添自己的素材,才能不断扩大它的容量。水浒、三国、西游,皆是如此。

    这就是我很喜欢《青蛇劫起》的原因,因为它的改动,不止是生硬地改动。当我们了解白蛇故事的源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明白,小白转世为男性的原因所在。

    此外还有一点,不论是《白蛇:缘起》还是《青蛇劫起》,末尾全都致敬了《新白娘子传奇》,使用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也统统结尾在西湖的断桥之上,那是中国人心中为白蛇传说这段神话故事所留的柔软地方,也将永垂中国古典文学史中。

    【详细】
  • 137072338
  • '﹎|零¨ヰ
    2021/2/18 14:31:21
    地狱通话简述

    电锯惊魂和潜伏主演实力加盟,男主克里斯是转学生,女主邀请男主晚上一起去玩,男主打了女主留了的电话赴约,和女主的两个男朋友一起玩,说起了往事,女主的妹妹在去了托儿所就失踪了,4人一起去戏弄老婆婆,男主克里斯没扔砖头砸窗户,后来老婆婆自杀。老婆婆老公约他们到自己家,通话1分钟就可以拿钱,不打电话就报警。

    扎克第一个,通了电话连接

    电锯惊魂和潜伏主演实力加盟,男主克里斯是转学生,女主邀请男主晚上一起去玩,男主打了女主留了的电话赴约,和女主的两个男朋友一起玩,说起了往事,女主的妹妹在去了托儿所就失踪了,4人一起去戏弄老婆婆,男主克里斯没扔砖头砸窗户,后来老婆婆自杀。老婆婆老公约他们到自己家,通话1分钟就可以拿钱,不打电话就报警。

    扎克第一个,通了电话连接到另一个空间,看到自己父亲殴打自己的场景:第二个是扎克弟弟,父亲殴打扎克,弟弟躲在床下;第三个克里斯,看到了在车里和自己的怀孕女友解析难处,不能被妈妈发现要等等,女友的肚子会越来越大,爸爸也会囚禁她,后来是女友指引克里斯找到电话离开,进来的方式就是出去的方式;出来后,女主已经进去,女主看到了克里斯和和老婆婆说话把扎克兄弟解决的视频,克里斯来到,说两句消除怀疑,老婆婆老公来到,克里斯一枪杀了他,女主还是走进异空间,原来是女主杀了自己的妹妹,当老婆婆看到女主戴着妹妹的项链时就知道了,男主又进去了,这次没这么幸运了,还是见到女友...

    【详细】
    13249471
  • 太太小主
    2012/12/19 15:32:04
    《夜半歌声》的改编之旅
                                     《夜
                                     《夜半歌声》的改编之旅
                                             原载于《大众电影》第840期第40—42页(2012.18)

        被法国人尊称为“永恒的记者”的加斯通?勒鲁,创作的侦探惊悚小说《歌声魅影》,在世界上被多次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原著讲述了一段凄美哀婉的三角恋爱故事,即作者如何进行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院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1925年,美国导演罗伯特?约里安改编此小说拍摄了《歌剧院的幽灵》,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37年,马徐维邦从该小说中汲取灵感,摒弃了原著和美国电影版的主题,执导了《夜半歌声》。从此,《夜半歌声》相继在1937(1941)、1962、1985、1995年,经过改编,四次搬上银屏。可是《夜半歌声》这一趟趟改编之旅,却历经艰辛。

    (一)如何逃过审查
        1937年2月20日,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上映。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上海被卷入了汹涌澎湃的反帝的革命浪潮中。一面是人心惶惶的日本帝国主义战争;而另一面则是恐怖惊悚的《夜半歌声》。《夜半歌声》在这微妙的时间节点上,无意识地填补了观众的心理缺失:对战争的恐惧、对安稳的追求、对斗志的激发。
        然而,要将这一部恐怖大片搬上银屏,对马徐维邦来说绝非易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电影审查机构对此类涉及恐怖、神怪的作品控制得非常严格。有些片目上呈中央后,都是“通令全国,一律禁映”。这让《夜半歌声》的创作,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如何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契合观众的需求,同时具有中国内涵,让电影又能通过审查?马徐维邦开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首先最为重要的一关,便是故事。早在1925年,这本小说就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为了与美国影片有所不同,马徐维邦必须在故事内容上做出一些改变。1925年的《歌剧院的幽灵》讲述了一个被硫酸毁容形同骷髅般的歌剧演员,躲进歌剧院地下室,每晚在剧院中游荡。为了让自己所爱慕的女演员成名,干出了许多不寻常的事。马徐维邦决定将故事背景搬到中国,以辛亥革命后陷于内战苦难的中国为背景,塑造了一个革命怪人宋丹萍:遭军阀追捕,改名当了一名话剧演员。在他成名后,吸引了地主女儿李晓霞的注意,两人坠入爱河。后来由于地主父亲的阻扰,恶霸汤俊的破坏,这对恋人最终被迫分离。故事以“革命者”与“封建地主”,以及“恶霸”,呈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面貌。而这样一个的故事与传统的故事并无太大区别,基本无新意可言。马徐维邦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将故事进行了第二次创作:一座破废剧院,每当月圆夜,楼上便有暗影怪人引吭高歌,而对面楼头一痴呆散发小姐则听到入迷。有一天,文明戏团安琪儿剧团准备在此演出,剧团里年轻有为的演员孙小鸥在练习演唱时遭遇瓶颈,忽闻楼上有靓绝人声唱着相同曲调反复调教之,遂发现楼上怪客,原来乃是十年前传闻已死的名演员宋丹萍。最后宋丹萍与恶人汤俊搏斗,汤俊失足摔死。
        马徐维邦采用漆黑的寒冷、暗无天日的布景、以及黑暗阴森荒废了的剧院,描述了面貌怪异狰狞的看门老头、幽灵一般苍白病态的女子等身处社会底层、遭受压迫的人民,结合了德国表现主义的视觉传达方式,以革命抗击的意识形态贯穿全片,表达“我只要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争”的斗争欲望。而这种思想的由来,与马徐维邦个人经历不可割分。马徐维邦短小精悍,削弱的脸庞、软弱乏身的瞳孔、加上辛劳带来的皱纹,完全是忠厚勤奋的相态。再加上他严肃的私生活,不嫖不赌、不跳舞不喝酒,这些生活习惯和作风,使他能用冷峻的眼光、独立的思考能力,来解读社会。1935年,洗星海回国后,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在《夜半歌声》(1937年)的创作过程中,洗星海总是和马徐维邦、金山从电影公司走回家,在路途中探讨着电影的音乐风格、主题思想。因此电影中的插曲《夜半歌声》《黄河之恋》和《热血》,都只是他音乐事业的热身。
        最后,《夜半歌声》通过了国民党电影机构的审查,在金城大戏院上映,迎来了国产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

    (二)如何摆脱恩师
         1937年后,《夜半歌声》给马徐维邦带来的成就超越其他的影片,他甚至在1941年拍摄了其续集,但是续集在艺术成就和影响力都不及前部。十几年过去,马徐维邦考虑到当时的制片和技术等缺陷,计划和邵氏重拍该片。1961年,马徐维邦像往常一样走过一个街头,却听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声音,此时他迟疑了片刻,忽见一辆电车呼啸而来。可怜一代恐怖电影大导,就此撒手人寰。这让计划重拍《夜半歌声》的邵氏公司陷入了困境,同时也让马徐维邦的徒弟袁秋枫十分痛苦。袁秋枫是马徐导演拍《厦门语》电影时的副导演。马徐维邦因车祸逝世,邵氏决定用袁秋枫来接替其恩师执行导演任务。袁秋枫曾替邵氏在台湾拍过《山歌姻缘》,《黑森林》等片,但是面对恩师当年的成功之作,如今交由自己干,内心自然百感交集。
          袁秋枫一直难忘师傅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当他加入邵氏后,当有机会独立执掌导筒,便是重拍师傅在上海的《夜半歌声》。袁秋枫的版本相当忠实于恩师的原作,影片也同样分成上下两集。据黄爱玲回忆,袁秋枫十分尊重原作,甚至有照抄师傅的剧本之嫌。然而,袁秋枫也知道,重拍并不等于重映,决不能落入原来的窠臼而成为复制品;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原片的束缚,天马行空。怎样才能拍好《夜半歌声》,既不脱离恩师的初衷,却又要有自己的创意和内涵,这是摆在徐秋枫面前一个最大的难题。
    为此,徐秋枫将《夜半歌声》(1962年)归类为爱情文艺恐怖悲剧,影片以爱情“冲锋陷阵”。爱情是人类最圣洁、最崇高的感情之一,而一旦这种美好崇高受到酷烈的打击,便容易引起人们心中一种共同的怜惜,对美好的追求。徐秋枫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吸引观众,而这也是1937年和1962年中《夜半歌声》的不同之处。在一次工作会议举行完毕后,袁秋枫曾打趣地问乐蒂,“乐蒂啊,你怕流泪吗?”乐蒂回答,“我怕什么流泪,有万万千千的观众陪我流泪,只是我见到赵雷那个怪样子就恐怖。”袁秋枫反问,“你怕赵雷丑怪吗,你不但要和他做对手戏,而且还要爱上他呢!”“我才不爱他呢”乐蒂嘴一撇就走了。《夜半歌声》上集拍完后,有一天晚上,乐蒂对朋友说了这样的一番话,“只要是真心去爱他,不管他怎样丑恶,你都会觉得他是可爱的,连一个刀疤也有它可爱之处,而且面孔丑恶的人,他良心并不一定丑恶啊。”而当时的朋友并不知道她何出此言,事后才得知她所指的是《夜半歌声》中的一段情。
         进入60年代的香港电影,其生产环境已迥异于十几年前的上海,电影的制作步入了完善且条理化的正规系统。因此,徐秋枫拍摄《夜半歌声》面临了许多的挑战,不得不为此而做出一些改变。片中一大不同之处在于绿蝶的变化。原作中的绿蝶与孙小鸥是一对恋人,绿蝶本是个纯洁、勇敢、刚烈的姑娘。但是,徐秋枫版本中的绿蝶,是由娇柔妩媚的艳星范丽扮演,这自然让孙小鸥的人物形象也不得不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必须要符合人物既定的性格和命运。该片在色情展示上对观众交足功课,于是一名率性而为的好女子就变成了一个贪慕虚荣的轻浮戏子。这一角色的位移,徐秋枫自然是为了迎合邵氏时尚的娱乐至上的方针,或者说是受到片场制度的制约。从根本而言,则是为了生存。
         在1962年和1963年香港邵氏公司就先后翻拍的《夜半歌声》和《夜半歌声续集》,袁秋枫将编剧仍写着马徐维邦的名字。这是一种对恩师敬意,一次与恩师的合作,也是一场与恩师的较量。

    (三)如何达成共识
           马徐维邦对于《夜半歌声》的重排想法,从四十年代就开始了。五十年代在香港,马徐维邦见到了一位来自上海的一名编剧,两人促膝长谈,马徐维邦就深切地谈到了自己重拍《夜半歌声》的心愿,但是当时条件不具备,然而那名编剧却一直这件事事情搁在心里。直到1985,他找到徐银华,一起写出了《夜半歌声》(1985)的剧本,他就是沈寂。
        80年代的中国是一次新思想的启蒙时期,电影的创作者大多以遵循时代的新思想为创作的轴心。而马徐维邦《夜半歌声》是以斗争抗日、反抗封建、争取自由为主题的电影。面对新的时代、新的环境,创作者对《夜半歌声》各有各的想法。编剧出身的演员李天济,此次在该片中扮演张老头。他认为这部影片应当定义为浪漫主义的作品,而非严正的现实主义。要求在时代背景的渲染上点到为止,宜虚不宜实,且要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而自己所扮演的宋丹萍应当从爱情和苦难中解脱出来。而张老头更加的具体化和情感化,虽然张老头是一个配角,但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制造恐怖气氛的老头,而是一个具有人格、灵魂高度化的人物。
         而编剧们则认为,改编之后的《夜半歌声》(1985),艺术设想和追求都融化在剧本里,观众和读者应该在作品中去体会,如果还要作注解,则会显得多余。此外,关于“善良”,编剧给予新的内涵,认为善良是软弱。善良虽美好,但光靠善良改变不了落后的环境。《夜半歌声》成为了上海电影总公司生产计划中的重点产品,导演杨延晋不仅需要将编剧和演员们的想法列入考虑范围,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独特构思。导演要求摆脱以往的艺术风格,让故事有情节、有悬念;讲究艺术性和可看性。它不是一部历史片,也不是一部非常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加入想象的成分,增强感觉和意念,强调印象。导演坚定地要拍一部文艺片,而非娱乐片。新拍的《夜半歌声》要在《巴黎圣母院》的娱乐性加上《古堡幽灵》的神秘氛围;同时与《转折点》中对人物心理细腻刻画融合一起。总体风格,是与之前拍摄的《苦恼人的笑》和《小街》相统一,但却比它们更强烈。
          艺术是一个集体的创作过程,编剧、演员和导演,三组团队必须齐心协力,方能铸造“真金”。在1985年上映的《夜半歌声》中,编剧不仅改变了李晓霞的戏份,还以“李晓霞刺瞎双眼,与宋丹萍共同葬身火海”结尾。同时,背景取代了破败的祠堂,而是以整齐舒适、富丽堂皇的现代化迎春大戏院里。宋丹萍居住的地方不再是那地狱般黑暗、狭窄的角落。编剧的这种修改,不仅迎合了导演的艺术化追求,同时也满足了当时宽银幕彩色的电影院,呈现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而关于“善良”的表现,导演进行了另一番解释。宋丹萍与汤俊搏斗,当宋可以杀死汤时,突然手软心慈,颓然地垂下了手。这种处理方式将宋丹萍的人物性格立体化,人物处在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中,而这种状态或许正能够代表在八十年代那个思想泛滥、却不知何去何从的群体。
         最终,《夜半歌声》依旧充满着杨延晋式的“人们该如何忍受孤独和痛苦而生活”的思考,把原来的抗日背景适当淡化,丰富了争取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内涵,使影片充满了对文革的反思。

    (四)如何颠覆经典
        《夜半歌声》(1995年)的导演于仁泰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一直心存自卑。后来碰到了他坚强的太太,视他为正常人,给予了他难以形容的爱。而这种爱却改变了他对生命、对人生价值以及男女关系的看法。曾一度着迷于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燃起了他决定重拍《夜半歌声》这一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他以“爱”为宗旨,让这对有情人在遭遇了非人性的摧残后,凭借对爱的信念,共筑人生。。该片以1328万($)票房,赢得了1995年香港电影年度总票房十五名的好成绩,仅次当年获奖无数的《女人四十》(排名十三),造就了“颠覆经典”的传说。
          “颠覆男主角”。宋丹平这样一个角色,牵涉到许多内心斗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地表现以个人的内心风暴,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第一人男主角金山,是民国时期的话剧皇帝,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由于本身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感受,宋丹萍的革命个性和斗志,在片中无处不在。第二任赵雷是以拍武侠片出名,他所演绎的宋丹萍,远比金山多了一份刚烈和雄武。第三任翟乃社是第一波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表演系学生,经历了文革的翟乃社少了一份书卷味,性格棱角分明,这个“宋丹萍”似乎更像一位来自生活底层、追求民族使命的“秀才”。张国荣是一位歌影双栖的明星,不仅在歌坛独霸一方,在影坛也是名声大噪。因此,第四次演绎“宋丹萍”的张国荣,此刻对宋丹萍有了不同的认识:“一个很骄傲的人,突然连面对爱情的勇气都没有”。张国荣决定摆脱以往宋丹萍“程式化”“高大全”的形象,想要表现得更真实,更有血有肉,也更能引起共鸣。张国荣说:“我希望观众看时能有痛的感觉,看一个最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信却又天才横溢的人,如何演变成后来那个把自己藏在阁楼中的人 ,他不敢见人,就连一段珍贵的爱情也不敢面对。” 因此,此时的宋丹萍不仅多了一份儒雅和忧郁,更浑身散发着一股诡异和浪漫。宋丹萍埋在云嫣怀里哭泣,细语轻声地表达着自己的内疚,“我对不起你”,云嫣紧紧地把他拥在怀里,在马车上迎接属于他们的晨曦和浪漫。
         “颠覆歌声”。此刻的《夜半歌声》已不同于1937年时的时代情景,社会的主流思想不再以鼓励革命斗志为中心了,因此,电影中《夜半歌声》的插曲的主题和风格也应当完全摆脱洗星海的曲风。张国荣说:“宋丹平有点像我,我们都一样喜欢作曲和唱歌。”而戏中的宋丹萍是个很前卫的音乐家,正因为如此,张国荣觉得自己与宋丹萍是如此的接近。于是张国荣除了担任《夜半歌声》(1995)的主演和监制之外,还为该片创作了三首电影插曲。然而,要颠覆传统的音乐曲风却得费点心血。首先,张国荣几经努力,才说服导演于仁泰和黄百鸣用国语现场录音。此外,张国荣根据宋丹萍是音乐家的身份,完全摒弃了中国曲调的歌曲,大胆地尝试借鉴外国歌剧唱腔,去掉敲击部分,以剧情来展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三首歌受到了影音界的一致肯定,主题曲《夜半歌声》第三十二届金马奖和第十五届金像奖上都获得了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
         事实上,《夜半歌声》真正做到的不是颠覆,而是一种转变。从表达人与环境的对抗转变表达人与自我的抗衡。这种转变也正是是1937版与1995版最大的差别;成为了近现代电影与当代电影在精神意旨上的分水岭。
    【详细】
    57046674
  • 尘外之人
    2017/5/4 11:36:30
    最考验演技的哭戏

    哭戏是很考验演员演技的,首先你要有真情实感你才能哭的出来,另外哭也分好多种。下面就看看各个角色在钟主任走后伤心难过的场景。

    庄恕,背负着压抑隐藏了三十年的母亲的冤案回到国内,钟叔叔是他唯一能信任和诉说心事的善良的老人,也只有钟叔叔是当年冤案的唯一的见证者。唯一可以信赖的钟叔叔的离世犹如一座靠山石轰然倒塌,庄恕内心唯一的希望就此破灭,可以说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几近崩溃,

    哭戏是很考验演员演技的,首先你要有真情实感你才能哭的出来,另外哭也分好多种。下面就看看各个角色在钟主任走后伤心难过的场景。

    庄恕,背负着压抑隐藏了三十年的母亲的冤案回到国内,钟叔叔是他唯一能信任和诉说心事的善良的老人,也只有钟叔叔是当年冤案的唯一的见证者。唯一可以信赖的钟叔叔的离世犹如一座靠山石轰然倒塌,庄恕内心唯一的希望就此破灭,可以说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几近崩溃,近似绝望,但他却没有发泄的出口,不能像陈少聪那样歇斯底里地把心里的痛苦倾泻出来,这种痛苦甚至能够把一个坚强的人瞬间压垮,但是庄恕毕竟是庄恕,从小就经历过母亲被冤致死,妹妹失踪等一系列的家破人亡的变故,依然能够成为如今顶尖的外科手术专家,他的内心是绝对也必须是强大的,坚不可摧的,他一个人承担了这所有的灾难性的痛苦,造就了他内敛隐忍,处变不惊,镇定沉稳的性格,同时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内心善良的人,钟叔叔的离去令他伤心感触至深。但是他的身世经历和性格决定了他的感情是沉重但不露声色的,只能让自己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把泪水默默地咽到肚子里,因为他是一个成熟不张扬,经历过心灵创伤的深沉的男人,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解决,他几近崩溃却不能被残酷的事实打垮。

    8517691
  • kiki204629
    2016/1/29 17:33:56
    『我们或都是迷途的羔羊。』
    <图片1>


            “我不想上学,我想放羊。”
            “因为一上学,我就成了羊。”
           &nbs
    <图片1>


            “我不想上学,我想放羊。”
            “因为一上学,我就成了羊。”
            都说童言无忌,但孩子说的话却是最大的实话!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羔羊”,每天被牧羊人放牧的“羔羊”,而梦中美丽的故乡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乌托邦的存在。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一部西部公路片,有着西北粗粝的质感但却表达了细腻的情感和诗意的美感。草原的消失,牧民的落寞,游牧文明的消亡,干枯的河流和孤独的白马。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个中变化。水草丰茂的地方才是家,如今看来现实却不尽然。面对残垣断壁和消失的文明,孩子们的人生观将又是一次洗礼。
            家里有两个孩子难免会有争风吃醋的现象,哥哥对弟弟的误会让两兄弟隔阂很深,哥哥遇到僧人是二人情感的转折,兄弟俩的冰释前嫌让人欣慰,但看到淘金的父亲则是心心念念的理想信念坍塌的开始。父辈已对社会生活的压力妥协,目睹这一切的孩子们脸上不知所措的表情令人辛酸不已。
            很喜欢两个孩子骑着骆驼沿着干枯的河床穿行戈壁的镜头,苍凉的美感就满溢了屏幕。由于电影里很多段都是方言,但这部电影就算是没有字幕也能让你看得懂。迷途中寻找家的孩子们和一路走来的情感释放和最后镜头戛然而止在建起了工厂的家园上,令人唏嘘。
            《圣经》佳音十五章里提到「迷途的羔羊」是指没有信仰的人们,抛开宗教观念,我们几乎都是迷途的“羔羊”,等待救赎和释放,穷其一生寻觅的心中的家园似乎遥不可及。人类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但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甚至是“空虚”,你上一次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我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好像无解,因为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去做“羔羊”,然而真正的“牧羊人”又有几个?每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活着,有社会的地方就有“牧羊人”和他的“羊群”们,而每个牧羊人又是另一个层面的“羔羊”。生活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有信念有信仰才能从“羔羊”变成“牧羊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牧场”。

    【详细】
    77531163
  • 林下之风
    2022/4/13 0:16:37
    青春回忆之二 较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Rookie Cops 青春回忆

    第二篇 较量

    版权所有 禁止转载 禁止引用

    Rookie Cops 青春回忆

    第二篇 较量

    偶然当中往往包涵必然。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酝酿许久,才会发生变化。


    【详细】
    14334292
  • 依水儿
    2018/10/11 21:03:30
    “我的工作就是保护你”——不止忠犬护主的故事

    Bodyguard这个词,让我在男主出场的时候,脑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女主角,不然这个主题,虽然是腐国,两个男人配戏怎么都觉得有点怪吧。

    先说人设,David Budd这个角色其实还是很招女性喜欢的,疼爱小孩,工作出色,看似禁欲系,人狠话少还“有病”(PTSD,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于是开篇就介绍了他破碎的家庭关系,妻子不让他碰,不愿意接听他的半夜诉说电话, 并且还在see

    Bodyguard这个词,让我在男主出场的时候,脑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女主角,不然这个主题,虽然是腐国,两个男人配戏怎么都觉得有点怪吧。

    先说人设,David Budd这个角色其实还是很招女性喜欢的,疼爱小孩,工作出色,看似禁欲系,人狠话少还“有病”(PTSD,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于是开篇就介绍了他破碎的家庭关系,妻子不让他碰,不愿意接听他的半夜诉说电话, 并且还在see someone,我们的Budd虽然很难过,但是还是说出了那句“ 我们先别离婚,万一我殉职,你作为我合法妻子,仍能拿到抚恤金 ”简直动人心弦。后来遇到内政大臣Julia,julia说“我的工作和你的工作只会让我们的关系更复杂”,Budd抛出,“没有什么会让我工作更复杂,我的工作就是保护你”。好的,满分。后面忠心耿耿追凶我就不说了,反正前面基本满分。(后面有点崩盘不是人设问题,是剧本问题)

    再说剧情,果然,火车爆炸案结束没多久,就给男主安排上了以为高贵冷艳又喜欢曝光的内政大臣,脾气不好不愿意配合真的是real难保护。 不过还好,我们的小Budd有光环加持,很快就赢得了女主“芳心”,不,放心。

    后面的剧情很好猜,男主和女主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内政大臣VS贴身保镖,没点故事的话可能对不起bodyguard这个词。生活在孤独中的两人慢慢靠近,一个在权力顶峰挣扎的女性,一个经历战争无法拥有常人生活的男性,彼此惺惺相惜,成为了一起经历生死时刻并握住你手的那个人。

    但是正当我感慨这样的剧情不免庸俗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女主在又一场有预谋的爆炸案中领了盒饭,使得这剧一下子脱离了常规,摆脱了俗气。接下来的查案复仇,不,破案抓凶手以及内奸,其中抓内奸环节还布置了悬念,把观众引向错误的方向也是不错的设定,到此为止,都还蛮好的。所以我给了这剧五分。

    最后说硬伤,本剧最擅长烘托气氛,每次到关键时刻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的观看,搞得我很紧张,但可能太注重气氛烘托,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要烘托一下,比如路上开车其实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比如男主每次藏东西,比如每次的秘密会谈,所以有点疲劳,不过不是大事。

    然而就是最后一集的崩盘,结束的太急了,强行给每个人一个归宿,连装的很好的穆斯林女人都突然变成了engineer,制弹高手,在监狱里还能挥斥方遒制造一起起爆炸案,然后突然就招供了,什么都说,仿佛打了吐真剂。内奸抓了好多集都没抓到,突然就让Budd引出来了,心甘情愿报警然后招供,什么都往外说,内奸理由是因为自己需要受贿,不能让清官上任,总之我看他们招供的时候都有点尴尬,觉得,太容易了?再说Budd,本来支离破碎的家庭,夫妻双方都已明确表示另有他人,可是在这一切发生之后,俩人突然有了美好的结局。

    可能编剧想给大家一个完美的ending,但是没掌握好节奏和尺度,看到最后我真的有点蒙蔽,仿佛紧张了五集白紧张了,“什么嘛,你们啥事都没有,害我担心”这种感觉。可能现实悲剧看多了不太相信这种美好了吧。

    但是,以上不影响我继续给它打五分,毕竟,我看完之后,长舒一口气,Budd一个真的把“我保护你”付诸行动的忠犬啊~(行了,我知道女主领饭盒了)

    完。

    【详细】
    96991381
  • 在下M先生
    2019/7/30 13:57:48
    英雄?

    这个世界并不是拥有超级力量就是英雄,没有人知道超级七人却只是一群伪君子。或者说他们只是一个为了达成自己人设的演员。极端商品化的英雄,真的会是英雄吗?还是说只是闻到臭味的苍蝇。

    他们是城市主角,使用自己的力量,拥有着拥趸和权力,镜头前永远阳光灿烂,他们是人前偶像。他们拥有着平凡人渴望的一切,成为

    这个世界并不是拥有超级力量就是英雄,没有人知道超级七人却只是一群伪君子。或者说他们只是一个为了达成自己人设的演员。极端商品化的英雄,真的会是英雄吗?还是说只是闻到臭味的苍蝇。

    他们是城市主角,使用自己的力量,拥有着拥趸和权力,镜头前永远阳光灿烂,他们是人前偶像。他们拥有着平凡人渴望的一切,成为了普通人的梦想。在力量之下,普通人在他们眼中又是什么?蝼蚁还是予取予求的工具?

    他们和超级恶棍的区别是啥?从某种意义来说区别不大,唯一的区别就是力量。

    老爷不杀,是因为觉得杀人会让自己区别于恶棍。惩罚者杀是为了复仇罪恶,他是真正的复仇鬼。两者都是普通人但却被称之为英雄。他们面对着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却迎难而上,普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我的英雄学院中有句话,意思大概是“所谓英雄,就是思维还没想到,身体就已经做出行动”。英雄是保护而非追求利益最大化,形象最优化。小虫蜘蛛侠天天被号角日报黑,却也救下一整辆列车的人,钢铁侠著名花花公子,却也知道牺牲。但那些反派呢,他们迷失在力量中,在凡人面前自称为神,他们的力量和英雄有区别吗?答案是没有,他们只是力量不受控制。为什么漫威有神盾,dc有天眼,他们只是一批象征着善的集结,让力量在制度下使用。普通人突然拥有力量会怎样?毒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埃迪得到力量变成恶棍,毒液是助力但同时只是放大他心中的恶念。为什么小蜘蛛没事,因为本叔叔的死教会了他如何使用力量,托尼更是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英雄。几乎每一个英雄都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人一件重要的东西才会成长为真正的英雄,因为这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力量。

    实话说,片中没有人可以说是英雄,星光不是,梅芙不是,即使她们曾经动摇过,但是却失去了作为英雄的心气,她们更像是拥有力量的普通人,有恐惧,会退缩。同时,黑袍里的人都算不上绝对意义上的好人,the boys 未尝不能理解为坏小子们,毕竟他们反叛着象征着对,好,正确的图腾。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发声,用自己的力量去寻求改变。

    英雄并不是万众瞩目,就像片中说的你们每个人都是英雄,只要你站在正确的立场,做着你心中正确的事。

    【详细】
    103541037
  • Bessie
    2011/7/22 10:17:14
    【转】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作者 吴晓波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下岗的老伙伴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
    作者 吴晓波

    陈桂林是东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铸造分厂的工人,40来岁那年,工厂难以为继,被“改革”了,他和同在厂里干活的妻子同时下岗。他会拉手风琴,便与几位同样下岗的老伙伴组成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人家出殡和商场搞促销时赚点辛苦钱。他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特别喜欢弹钢琴的女儿,因为买不起琴,他跟几位老伙计去偷琴,被抓进了派出所,他还用木板为女儿“画”了一架不会发出声音的“钢琴”。

    陈桂林的生活“一败涂地”。他的妻子离家出走,跟上了一个卖假药的老板。两人开始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女儿倒也现实,提出谁能给她一架钢琴就跟谁。身无分文的陈桂林就回到败破不堪的废弃车间,跟几位老伙计一起——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大嫂级歌手、小偷、黑社会团伙的小头目、打麻将还耍赖的赌徒、杀猪专业户、退休老工程师,硬生生地“铸造”出了一台钢琴。

    这是一部正在国内院线放映的电影,名字叫《钢的琴》。上周,在只有四个观众的、空荡荡的影院里,我静静地看完了。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这个故事一定发生在1998年到2003年之间,当时,中央政府提出“三年搞活国有企业”,除了少数有资源垄断优势的大型企业之外,其余数以十万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当时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工龄买断的办法,一年工龄在各省的价格不同,东北地区大约是2000元,江浙一带则是800元到1000元——也就是说,一个工龄二十年的工人拿了几万元钱就被扔到了马路上。

    南方地区因为商品经济活跃,下岗工人投亲靠友,很快就能找到工作,而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往往一家两代人都在一个工厂,在过去几十年里,他们自认是“工厂的主人翁”,从来没有培育自主谋生的技能。一旦失去工作,马上成了流氓无产者。陈桂林和他的妻子、老伙计们正是这样一群,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抛弃的工人阶级。

    当时,下岗情况最严峻的正是《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地——在计划经济年代有“国老大”之称的辽宁省。2002年,我曾到沈阳铁西区去做下岗工人情况调研,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机械装备业基地,从日据年代就开始建设,1940年代有“东方鲁尔”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是“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工程”中有三家建在铁西。这里还有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铁西区江河日下,成了下岗重灾区。我去调研一周,目睹情况之悲惨,触目惊心,其中听到的两则真实故事如下:

    ——当时铁西区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自行车驮她至场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沈阳当地人称之“忍者神龟”。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我至今记得那些向我讲述这些故事的人们的面孔,他们静静的说,无悲无伤,苦难被深锁在细细的皱纹里。到今天,我常常在梦中遇到他们,浑身颤栗不已。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产业工人,技能高超——否则不可能用手工的方式打造出一台钢铸的钢琴,忠于职守,男人个性豪爽,女人温润体贴,他们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承担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价。

    在后来做改革史研究中,我还接触到下面这个史料:

    早在1996至1997年间,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以及随之而被迫展开的产权改造运动,按官方的统计数据,下岗工人的总量已经达到1500万人,其后一直居高不下,这成了当时最可怕的“社会炸弹”。在1998年前后,世界银行和国务院体改办课题组分别对社保欠账的数目进行过估算,一个比较接近的数目是2万亿元。

    一些经济学家和官员——包括吴敬琏、周小川、林毅夫以及出任过财政部长的刘仲藜等人便提出,“这笔养老保险欠账问题不解决,新的养老保险体系就无法正常运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持社会稳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后来的几年里,他们一再建言,解决国有企业老职工的社保欠帐问题和建立公正完善的社会保障基金,2000年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老职工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然而,几经波折,这一计划最终还是流产。反对者的理由是“把国有资产变成了职工的私人资产,明摆着是国有资产的流失”。晚年吴敬琏在评论这一往事时,用了八个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去年,在参加一个论坛时,我遇到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划拨计划的著名智囊、经济学家,我问他,十年以降,对当年的主张有何反思。他一边吃饭,一边淡淡的回答我说,“不是都过去了嘛。”

    是的。都过去了。一地衰败的铁西区过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关过去了,两千万下岗工人的人生也都过去了。现在,只有很小很小的一点忧伤,留在一部叫做《钢的琴》的小成本电影里。历史常常做选择性的记忆,因而它是不真实的,甚或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的,是“没有意义的。”

    这个时代若真有尊严,它从来在民间。

    在这篇与文艺无关的专栏里,我要向《钢的琴》的主创人员致意——他们是导演张猛、男主角王千源以及不取报酬的东北籍女演员秦海璐,你们做了一份真实的工作,让那些企图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的人们有了一次突然与当代中国直面相撞的机会。

    有可能的话,去看一下《钢的琴》吧。它被安排在“中国年度大片”《建国伟业》和“世界年度大片”《变形金刚3》之间上映,仅仅是一个“聊胜于无”的插曲。
    【详细】
  • 50332380
  • 梳子
    2015/7/6 22:41:55
    答江流儿一百问
    曾经我以为如来老儿是这个世上最烦的人。
    直到我遇到了江流儿。


    “大圣,巨灵神是不是很大?”
    “是。”
    “四大天王是不是兄弟?”
    “不是,是姐妹。”
    “哪吒是男的还是女的?”
    “女的。”
    “托塔李天王有没有塔?”
    “没有。”
    “塔里有人吗?”
    “没有。”

    “大圣,如来佛祖真的是全身闪金光吗?”
    “不
    曾经我以为如来老儿是这个世上最烦的人。
    直到我遇到了江流儿。


    “大圣,巨灵神是不是很大?”
    “是。”
    “四大天王是不是兄弟?”
    “不是,是姐妹。”
    “哪吒是男的还是女的?”
    “女的。”
    “托塔李天王有没有塔?”
    “没有。”
    “塔里有人吗?”
    “没有。”

    “大圣,如来佛祖真的是全身闪金光吗?”
    “不是,是屎黄色。”
    “佛祖不是和尚吗?为什么会有头发?”
    “那不是头发,是青春痘。”

    “大圣,二郎神真有三只眼啊?”
    “是。”还不如有三只手。
    “那他睡觉会把三只眼睛都闭上吗?”
    “……”俺怎么知道他睡觉啥样?

    “大圣,我想我师父了。你说我能找到他吗?”
    “……能。”鬼知道,我都找不到我的师父。

    “大圣,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是蟠桃吗?”
    “不是。”
    “是什么?”
    “花果山的桃子。”……还有菩提。

    “大圣,你当年大闹天宫的时候是不是金色铠甲,红色披风?”
    “是。”不然呢,紫色的披风吗?

    “大圣,筋斗云是不是很软?”
    “是。”那一脸“好想试试”的表情要不要这么明显,口水都流下来了。
    啧,又没有不让你坐。

    “大圣,我们说好了,一起走的,是不是?”
    “……”


    曾经我以为如来老儿是这个世上最烦的人。
    毕竟他压了我五百年。

    直到我遇到了江流儿。
    他念了我一辈子。
    【详细】
    7521684
  • 丽丽丽丽似李
    2019/4/12 22:25:07
    再见啦 重案六组

    系列中最好的第一部,塑造人物太成功了。第二部就没有大曾江汉白羚黄涛了。1??大曾:通人情,讲道理。见多识广,黑白两道都有人,抓过的人还给庆贺从警二十周年??↑对上,完美完成任务,不服就据理力争错了马上低头,给严队长敬礼真是hhhhh→对中,照顾兄弟(和他的妻子儿子),该争的荣誉去争,该还原的真相去查,对得起战友也要对得起警服↓对下,教导新人宽严结合,对牛肉松对黄涛对白羚都很用心了2??江汉:

    系列中最好的第一部,塑造人物太成功了。第二部就没有大曾江汉白羚黄涛了。1??大曾:通人情,讲道理。见多识广,黑白两道都有人,抓过的人还给庆贺从警二十周年??↑对上,完美完成任务,不服就据理力争错了马上低头,给严队长敬礼真是hhhhh→对中,照顾兄弟(和他的妻子儿子),该争的荣誉去争,该还原的真相去查,对得起战友也要对得起警服↓对下,教导新人宽严结合,对牛肉松对黄涛对白羚都很用心了2??江汉:神枪手和侦察兵的技能树真是戳中了萌点,反应灵敏,心理镇定出众,业务能力过硬,cosplay能手,江户川·前台×修鞋匠×片警×赌徒·汉。只能说,一个“帅”字贯穿一生啊!!!?以下是我的私心,群众喜闻乐见的cp线,忠犬耿直神枪手?富家火爆俏警花。爱慕白羚的心被凌志400打击,只在不经意的对视互动中体现,在一起出任务中他对他的照顾中体现,在最后她牺牲了他的两句怒吼中,说到这里我又要哭了T﹏T

    10109564
  • vicomte
    2022/7/4 23:46:44
    败在动作场面

    惊艳开场,如《老无所依》大远景。之后到31分钟,人物登场父子关系暴力氛围塑造,无配乐代之以襁褓里bb的声音强化惊悚和家庭血脉纽带,运镜画面似《八恶人》,如教科书般精准。可惜的是:由第32分钟女主过早的端起猎

    惊艳开场,如《老无所依》大远景。之后到31分钟,人物登场父子关系暴力氛围塑造,无配乐代之以襁褓里bb的声音强化惊悚和家庭血脉纽带,运镜画面似《八恶人》,如教科书般精准。可惜的是:由第32分钟女主过早的端起猎枪开始直至收官,被施了魔咒一样,沦为未入门级。本片出自一位非常资深编导制片三位一体的独立影人,结果令人费解。可能习惯性低估动作场面的难度,动作场面即使在资金充裕前提下都比心理惊悚把握更难。否则,60年前意大利人莱昂内镖客系列里看似简单的枪战为何难以复制?因有极其细腻的人物对峙铺陈,枪声是否响起已经不再重要。否则,昆汀的动作解构也不会如此难以跨越。本片主创班底不知有无好好研习《被解放的姜戈》或者2016版《豪勇七蛟龙》动作场景。

    1449458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