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继好几年前所看过的谍战片《暗算》之后,一连又看了几部柳云龙演的《风筝》、《告密者》和《功勋》等剧,正觉得有些腻了,不曾想手机根据我的口味,自动推荐了一款电视连续剧《突击,再突击》。点开一看,颇有耳目一新之感。于是便一路看了下去。
《突击,再突击》是一部以模拟战争为题材的军事片。由中央电视台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文(北京)影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出品。在网上被归属为青春励志军旅剧。
讲的是90后青年战士的军旅故事。由舒崇福执导,陈月末、邹俊百高艺丹、王帅、王劲松、宋楚炎、郭峰、王璐等出演。全剧共38集,每集45分钟。2018年3月12日首播。所以我算是偶然赶了个时髦。
具体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中国已进入军事装备现代化
在影片中,中国的军队现代化模式已经全面展开。以特训队为例每个战士在参与战斗时,除了机枪、手榴弹、子弹夹、匕首、自救包这些常规性武器装备和雪山隐蔽服、森林隐蔽服、和登山装备、水壶等常规防御装备外,还都配备了带有摄像头的钢盔、耳麦、单臂小平板电脑、红外线热点探测仪、电子警戒狗等电子化数据装备。每个小分队还拥有小型无人侦察机一架、用以替代无线电的北斗卫星通讯手机一个。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目前的中国军队,在装备上的改善进步很大。就如同这次在阅兵中我们所见到的那样,在各种方阵中,有一个通讯保障方阵特别显眼。它就是以数字化现代通讯系统为主要建设的方阵。比如在打仗是时,当敌方发出干扰和屏蔽我方电子通讯,切断我方指挥所和前沿阵地的联系时,就需要我方通过电子技术将对方的干扰再压下去。说是这样说法,具体做起来估计是需要电脑电子通讯专家才能够做到的。
在打仗过程中,总指挥所可以通过每个战士头盔上的摄像头,清楚地了解该战士的每一个动作。同时,又通过大型无人侦察机了解整个战区的状况。并将这种状况,及时地通过无线电通讯的耳麦或者北斗短信系统,反馈到每个战士的耳朵中。无人机侦察机也可以同时是携带武器的攻击无人机。
在部队休息时,除了派人站岗放哨外,还可以将电子狗布置成一个圈,看不见的电子信号就如同栏杆(和商店里面有人跨进门后就会鸣响叮咚,或播放欢迎光临的电子警铃)一样,只要有生物跨入,就会发出警报。且它还会分辨是人还是动物。人跨入和兔子跨入所激荡出来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至于防护装备就更不必说了。从颜色到花样,从设计到材料,都令我叹为观止。雪山防护服的雪白色自不必说,森林和草地上用的防护服,材料都不是平的,背后还挂着有树叶的枝条。做得那叫一个像,人穿上去后,就如同有了一道隐身符般。
中国军队的装备,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提升而大幅度提升。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完全可以略窥一斑。突击,再突击,既是影片中中国军队的题目,也是中国的主题。在中美贸易战打响之际,我们的国力和经济,都需要有这样突击,再突击的精神。从这一点上,这部影片,不仅给军队,乃至给国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勉励和鼓舞。
二、军人也是普通人
我觉得这部片子好,还在于活泼两个字。全片主要角色的塑造,涵盖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缺陷。有头脑简单的、有动不动就哭鼻子的、也有固执霸道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看惯了样样都好、以全才为中心(比如柳云龙饰演)的那些角色之后,就觉得,这部《突击,再突击》打破了以一号为英雄的框框。反而是从一号为一个有心理障碍的准病人开始。
和以往塑造军队的一号人物,都喜欢用完美型的老手法不同,这部电视剧,以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在爷爷的虐待式军队操练的模式下长大的90后男孩为一号男主角,讲述他如何带着一颗被扭曲的心,在军队里得到纠正和医治的过程。为此,在剧情中,特训队的主教练、指导员、包括连长和饲养班的老班长,都参与了这场帮助他成为一名合格侦察兵的过程。
看了令人感慨。
感叹之一,是部队是个铸造优质人才的地方,任凭你怎么“病病歪歪”,千锤百炼之下,总能让你成钢,
感叹之二,是部队怎么就没半个心理医生呢?这是我看完整个片子之后,最大的遗憾和担忧。
心理医生,在部队里所担当的角色,绝对的是举足轻重的。这一点,在影片《深海利剑》(我的前一部影评)里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和展现。那么海军潜艇部队可以配备心理医生,为什么陆军就没有呢?尤其是特种部队的训练及其严酷,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任务的艰巨性,加上环境的恶劣性,都要求战士具备健康和优良的心理素质。
为此,影片中所有担任领导角色的人物(总教练、连长、指导员、老班长)都知道,也因此几次三番地不对男一号进行提拔,这些都是对的。唯一错的就是,人人都知道,此人心里有个吭,思想不正常,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也许部队里根本就没有。
影片一方面强调环境恶劣——地点在西藏高原。另一方面却展示医疗配备不足。这是看了让人深感难过的地方。按理对于军队来说,越是边远的地方,保家卫国的意义就越大,配备应该也越完善。而不是,强调了边远所造成的困难之后,就理所当然地让人去接受差的条件。
整个旅,在医疗站里,片子所展示的始终只有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他们的功能也只是翻眼皮、看舌苔、量血压、听心率和发放理盐水让战士补充体能。他们似乎只照顾和评定战士们的身体。在训练和演习中所发生的瘀伤和扭伤,都是由战士们(影片安排男一号有治疗这方面伤势的知识)自己医治。看到这里,老实说,我近乎气愤了。如果真的像影片那样,一个在大后方有足够条件的国家,不提供给前沿阵线以足够的医护人员,却让伤者在战后(不管演习还是不演习)自我医治,都是不应该的。
如果说,这也是反映了我们中国军队的现状的话,那么我必须说,医疗人员在前沿阵地配备量太少了。在德国,踢一场足球,在场外执勤的就有两辆救护车,每车配备四名救护人员。何况一个部队在打仗。
也许是影片容量不够,只要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两个人代表性地演演戏就行了。但是根据这部军事片向观众所宣传的理念,叫演习就是实战,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片外的编剧、导演没做到位。如果说是做到位了,那就是现实太惨烈了。
三、脚踏实地,接受自我
如果说,一部影片,配角演得比主角更有戏、更真实、更好,这该算是编剧的失败呢?还是演员的失败?
我个人认为,应该是属于演员的失败。一个好演员,应该是有本事可以把一个烂剧本也给演活了的。而男一号梁永军的演员陈月末的表演,让我很失望。可以说到了后面几乎看见他的脸和那副表情就生气反胃。
为什么呢?因为他老是磨磨唧唧的模样,皱着眉头。单说是想问题吧,我觉得就可以有很多种表演方式,比如米开朗琪罗的思考者姿势,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教具。如果说,用教具太死板太僵化太可笑了,那么从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表现“让我想想”的形态不是吗?
说得难听一点:抓头皮、啃指甲、咬嘴唇、托腮帮、踱步、划地、抱头、下蹲等等都可以换着来不是?偏偏他就永远是演一副发呆的模样。在我看来,一双太过秀气的丹凤眼和一张超薄的嘴唇,本身就是体现男子汉味道的障碍,那么你把眼睛眯一眯总可以吧?把嘴唇噘一噘总可以吧?他却要么就是眉开眼笑,要么就是皱眉发呆。越看越让我唉声叹气。
为了写这篇评论,我到网上查询,得知:该演员在14岁的时候,其父亲就把他送到英国留学,原因是不想让他当演员。他在大学读了理工专业——机械工程,和表演完全不搭边,之后,他又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离开14年后,28岁的他回国了。之后,他尝试着实习了很多专业,北京台实习过,电影学院进修导演课程等。”看完这些信息,我释怀了。一个没有在表演系接受过系统表演训练的人,能坚持演到这样也算是可以了。
而其他演员,比如饰演副班长司文斌的、饰演周瑞麒的、饰演主教练李铁的却个个演得生龙活虎,有血有肉,春风四起。
从网上查询得知:
他们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06级表演系本科、中国戏曲学院99表演系、北京电影学院99级表演系本科、南京话剧团演员、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等。
他们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不但记住了角色,并且还喜欢上了角色。可以说,他们的戏不论多少都演得极好!演得有味道。演得我还想看这个人演的别的戏!
如此一对照,我不能不说,首先做任何事情,靠的都应该是自己的实力。家庭背景只能是领你入行的先天因子,而不能是你崭露头角的后天条件。
其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力求专业化。在没有足够专业基础培训的条件下,挑了个片子主角的大梁,原本也许是想得以崭露头角的,结果在众多专业化配角的闪闪发光之各种生动中,反而显得黯淡无趣了。
所以说,到英国留学14年,完成了机械工程的研究生学位。那么他为什么不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脚踏实地地去好好发展呢?我相信,那对于他来说,人生将会顺理成章得多。
《突进,再突进》讲的是爷爷如何强迫规划孙子的未来,让加入军队,并培养他做一名侦察员,而孙子却因为感觉被动而不喜欢。偏要做爷爷所不要的事情,去生产连饲养班养猪。
而做父亲的不想要儿子当演员,送他去英国,貌似,好像儿子也不喜欢这样的安排,而偏偏要做其父亲所不想要他做的事。他读完了工程系的研究生,回国以后,弃专业于不顾,而到片场去“递茶端水跑龙套”(网摘)。这明显也是一种心理堵塞所导致的反叛。
所以我是真心不希望再看到他所演的戏了,我们所有在海外的人知道,父母送子女出去学习是为了什么,以及一个人在14年所接受的造就又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他要么应该以成熟的方式,处理好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正视过去,沿着所学的专业去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有用的好工程师。要么去报考戏剧学院的表演系,好好而认真地重头学像样、学到家了之后再出来演戏。这才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导师、对得起观众。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只是感觉男一号这个角色演得特别扭,特令我生气,完全没有预料到,角色和演员,戏里戏外的人生竟然会是如此地相互照映。最后,让我借用剧本里的一句话来祝福大家——愿人人都“筑梦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