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巷影评

14249249
  • 小赵的赵
    2006/1/12 12:14:29
    欲望?理想?愤青
    陆川是我们这些人都比较认同的导演。和我们是一代人。
    昨天中央10的《人物》又放了一遍他的专题。看起来很过瘾。我也想狠狠地听几遍许巍的歌。
    专题片纪录了陆川从《寻枪》,到《可可西里》的过程。
    他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他的意志非常坚定,愿望非常强烈,虽然他看上去没有那种霸气,但他要做的,就决不妥协。
    不妥协并不是生活中最适合的做法,但却是一个表达者必须的手段——妥协便是表达的障碍。
    陆川是我们这些人都比较认同的导演。和我们是一代人。
    昨天中央10的《人物》又放了一遍他的专题。看起来很过瘾。我也想狠狠地听几遍许巍的歌。
    专题片纪录了陆川从《寻枪》,到《可可西里》的过程。
    他是一个真正的导演,他的意志非常坚定,愿望非常强烈,虽然他看上去没有那种霸气,但他要做的,就决不妥协。
    不妥协并不是生活中最适合的做法,但却是一个表达者必须的手段——妥协便是表达的障碍。
    有人说他简单粗暴,那就对了,坚强,冷酷,执著,不这样我们看不到真正的陆川的电影。
    稍微有点残忍,或者说干脆就是残忍,又怎么样呢?因为别人最终看到是这部电影,失败的时候,不会有人关心原因。
    专题的结尾,主持人引用了陆川自己写的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关于欲望和理想。大概意思是说,年轻的时候,大都是有理想的,美好崇高,超越一切。但是恐怕,活着活着,就变成只为了填补内心的欲望。
    多富有哲理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半天,欲望、理想,但好像是一回事。我看他在可可西里,让演员们穿过冰河的时候,那种满意的激动不安的表情,好像离填充了欲望更近。
    或许,理想,是靠不断地填充小小的欲望,最终实现的。而未实现的,便是在填充欲望的复杂过程中,迷失了理想。
    实现理想要不顾一切。“可以为崇高的理想,humble地活着”,这是他摘自《麦田守望者》里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自己。
    陆川是有激情的。让我想起我的同班同学,和我电影学院毕业的老师。
    活到现在,还手持理想的,大概只剩两个人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愤青。他们现在做的一切都似乎是为了生计,而内心永远激荡着梦想和激情。可是,他们又没有陆川那么绝对——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人遇到诱惑毕竟是会变柔软的。
    所以,愤青也慢慢地安于现状了。
    理想是有限的,欲望是无穷的,无论你最终有没有实现理想,最后都要受制于填补欲望的生活程序。陆川说的对,包括他自己。他的理想实现了——拍电影,非常纯粹地拍电影。有一天,他会成为大师,有一天,他脸上会因为这么多年的坚持沉淀出棱角分明的霸气。愤青的沸水冷却成大师或工匠般的经典或程式。拍电影,其实只是满足了他表达的欲望,一个快乐的稳定的工作。
    就像谁也免不了一死一样,谁也免不了这个过程。
    理想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欲望是让可能变成更多可能。理想是锋利的,欲望是魅惑的。
    所以,我最喜欢,是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初出茅庐的第一笔。那时候最能看到激情澎湃彰显出的勇者无惧,那种辛辣,芳香,浪漫,稚嫩,浑然天成,毕生之中,只此一回。

    2005年6月22日写就。
    【详细】
    10201094
  • 匠青
    2022/2/9 18:43:30
    论技能的打开方式
    从拍摄方面来说,作品呈现出一个隐姓埋名的杀手该有的样子。但在故事情节这一块,就有点似曾相识了,毕竟那种超能反击的主角光环都是英雄该有的样子…… 然而,这种救赎在我而言,有着无尽的悲哀。那是错误换来的责难,让内心的不安愈发明显。一方面做着垃圾回收的脏活,用简朴...  (展开)
    从拍摄方面来说,作品呈现出一个隐姓埋名的杀手该有的样子。但在故事情节这一块,就有点似曾相识了,毕竟那种超能反击的主角光环都是英雄该有的样子…… 然而,这种救赎在我而言,有着无尽的悲哀。那是错误换来的责难,让内心的不安愈发明显。一方面做着垃圾回收的脏活,用简朴...  (展开)
    【详细】
    14205215
  • 冲击力
    2018/4/2 5:59:59
    勾起《办公室的故事》的回忆

    俄国的青春片拍的都很有艺术性,还是人家底蕴深厚啊,不像老美的青春片那么肤浅。另外,那老校长真是令70后们百味杂陈,勾起诸多回忆。那不就是当年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的男人婆女局长吗!一晃40年了,豆瓣的小朋友们,哈哈。或许只有80前的人才会对苏联解体感同身受吧,因为有太多苏联老片勾起回忆。这种感觉并不是小孩儿们所能理解的。

    变了的是国家的名字,不变的是人的面容。

    俄国的青春片拍的都很有艺术性,还是人家底蕴深厚啊,不像老美的青春片那么肤浅。另外,那老校长真是令70后们百味杂陈,勾起诸多回忆。那不就是当年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的男人婆女局长吗!一晃40年了,豆瓣的小朋友们,哈哈。或许只有80前的人才会对苏联解体感同身受吧,因为有太多苏联老片勾起回忆。这种感觉并不是小孩儿们所能理解的。

    变了的是国家的名字,不变的是人的面容。

    【详细】
  • 9266202
  • Napa Valley
    2019/6/9 8:45:40
    小小的失望,从女主自杀开始

    宝莱坞纯熟的艺术技巧,使得整部电影丝丝入扣、观赏性极高。情节设置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不浪费任何一个细节,在伏笔利用上,堪称戏剧创作的典范。观众的预期,始终被编剧牢牢握于股掌。

    两个盲人相爱相守,风景会是怎样?又会遭遇怎样的起伏? 从一开始,就让人不由得猜想: 主角的爱情,困难将来自何方?相恋时两人商场走散,竟然没有发生自动扶梯的意外;新婚之夜新床脚下一堆蜡烛,竟然并没有意外引起

    宝莱坞纯熟的艺术技巧,使得整部电影丝丝入扣、观赏性极高。情节设置上层层铺垫、环环相扣,不浪费任何一个细节,在伏笔利用上,堪称戏剧创作的典范。观众的预期,始终被编剧牢牢握于股掌。

    两个盲人相爱相守,风景会是怎样?又会遭遇怎样的起伏? 从一开始,就让人不由得猜想: 主角的爱情,困难将来自何方?相恋时两人商场走散,竟然没有发生自动扶梯的意外;新婚之夜新床脚下一堆蜡烛,竟然并没有意外引起火灾;尚未完工的新房施工现场,竟然也没发生失足。层层拨开,全片真正的危险,来自于权贵鸡犬觊觎女主美色,欺负两人目不能视。在女主第一次被侵犯、男主回家探寻妻子时,剧场观众就响起私语:自杀了。但是女主坚强地活着,报案、遇到绑架、发现警方被收买、投诉无门,但还会温柔地安慰丈夫,对生活充满希望。看到这里,不由得佩服印度这些植根于苦难的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要深度有深度、要复杂性有复杂性。

    然而,女主遭遇第二次侵犯后,自杀了。

    尽管男主不断地重复着“我的妻子很坚强”的台词,但是影片总算是顺了大部分观众的意愿——被侵犯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尽管接下来的故事从爱情片一转而成悬疑动作片,精彩异常,但是故事更多的可能性已经被抹杀,接下来的讨论也不再触及社会苦难,而是一部纯商业片了。在这个转折点上,影片失去了灵魂。如果女主不自杀,就不能激发男主去复仇,演出一场与《未知死亡》类似的复仇故事。如果女主不自杀,编剧应该就不知道要怎样去发展情节线了。

    印度苦难的社会现实滋养了繁荣的电影艺术,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到《神秘巨星》。但这同样的现实苦难,也限制了编剧的艺术想象力。

    被侵犯或被杀害的女性,在美国影视中会变成什么呢?猫女、CSI……各种被侵犯的女性角色,不记得有自杀的。

    那么如果女主不死,电影还要怎么演?

    可不可以两个人一起复仇?可不可以死的是男主,女主来复仇?可不可以加入辅助角色?……各种可能性,在女主被安排自杀的那一刻,也都随之被抹去。虽然影片一路精彩好看,但也仅仅是精彩好看而已了。

    【详细】
    10230881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