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鬼影评

6569496
  • 芸淡风倾
    2019/4/8 12:54:07
    (4.19更新)Kill it杀之:演技能打的张基龙小哥哥回归了
    (4.19更新)Kill it vs 圈套:野心太大,高开低走的OCN 最近两部表现非常优秀的悬疑韩剧《囚犯医生》和《自白》和来势汹汹的《权力的游戏》最终季夹击下,ocn的两部作品,《Kill it》和《圈套》 都有一样的bug。 显得不够出彩,离完美,总差一股劲儿。 [《权游,囚犯医生和自...
    (4.19更新)Kill it vs 圈套:野心太大,高开低走的OCN 最近两部表现非常优秀的悬疑韩剧《囚犯医生》和《自白》和来势汹汹的《权力的游戏》最终季夹击下,ocn的两部作品,《Kill it》和《圈套》 都有一样的bug。 显得不够出彩,离完美,总差一股劲儿。 [《权游,囚犯医生和自...  (展开)
    【详细】
    10098232
  • B.Blanca
    2022/4/15 11:54:15
    如果不是Darklina大结局我会立即原地弃剧
    写在第二季开播前,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系列小说和衍生书的感想,以及网飞为什么需要把Malina结局改成Darklina结局。 首先我想声明我大概已经过了读YA科幻小说的年龄了,我曾经是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系列小说的死忠粉,在系列电影上映前早就把小说啃得透透的了。近几年来我读非虚构...  (展
    写在第二季开播前,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系列小说和衍生书的感想,以及网飞为什么需要把Malina结局改成Darklina结局。 首先我想声明我大概已经过了读YA科幻小说的年龄了,我曾经是暮光之城和饥饿游戏系列小说的死忠粉,在系列电影上映前早就把小说啃得透透的了。近几年来我读非虚构...  (展开)
    【详细】
    14338223
  • 宅在深圳务农
    2012/7/6 23:14:14
    感情戏逆天了
           曾经的高海拔之恋2让我见识了导演把傻根把高圆圆配成一对,觉得这对组合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大武当导演硬是想把樊少皇和徐娇撮合成一对,这简直是逆天了。真想问下导演,你脑袋真让板砖拍了吗,不拍感情戏会死啊,就算拍你能拍好吗,樊少皇徐娇比武那段还想煽情来着,结果影院里竟然笑起来了。


     
           曾经的高海拔之恋2让我见识了导演把傻根把高圆圆配成一对,觉得这对组合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大武当导演硬是想把樊少皇和徐娇撮合成一对,这简直是逆天了。真想问下导演,你脑袋真让板砖拍了吗,不拍感情戏会死啊,就算拍你能拍好吗,樊少皇徐娇比武那段还想煽情来着,结果影院里竟然笑起来了。


           顺便吐槽下编剧,这片的编剧肯定和杨幂有仇,就那段阴经丢了的台词估计会成为经典流传下去。我承认,我邪恶了。
    【详细】
    5494289
  • 阿斯卡777
    2017/5/16 1:08:34
    谈谈DK和这部电影
    1993年的时候 DK已经28了,但如果你告诉我他只有18,我信。
    这阵重看以及补了DK很多作品,PORTLAND大少1993、西游记1996、方世玉1999、小宝与康熙2000、短刀行2001、机灵小不懂2001、少年张三丰2001、方谬神探2002。大多是2000年左右时候在台湾以及大陆参与的电视剧作品,也是DK电视剧井喷的一段时间,当然他上一次电影井喷应该在90年代初香港,而PORTL
    1993年的时候 DK已经28了,但如果你告诉我他只有18,我信。
    这阵重看以及补了DK很多作品,PORTLAND大少1993、西游记1996、方世玉1999、小宝与康熙2000、短刀行2001、机灵小不懂2001、少年张三丰2001、方谬神探2002。大多是2000年左右时候在台湾以及大陆参与的电视剧作品,也是DK电视剧井喷的一段时间,当然他上一次电影井喷应该在90年代初香港,而PORTLAND大少就是这段时间的大荧幕作品。

    电影中早期港产影片的古惑仔套路非常深。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脏话“哔”声一片、夜总会女公关一堆、砍人当日常锻炼活动,也许还会碰到想让主角金盆洗手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深谙这些三流黑社会电影的套路但我却总是很爱看90年代那个系列的港产片,这些电影里的人总是能把每天活的像最后一天,恨某个人的话出完拳头抄家伙,爱上某个人的话吻上去粗暴的推到,对大哥毫无道理的拥护,就是那么极致的去发泄自己的情感。这就是大概我们这些每天过着差不多流程日子的人会崇拜的血性自由和特定的暴力诉诸吧。

    想说DK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很多人都说张卫健的每部电视剧都是搞笑温情番,他能把每个人都演成张卫健。其实这句话如果放在2000年后说,也就是方世玉之后的作品轴,我是默默认同的,也是因为那段时间之后他接的剧本确实雷同性有点高,并且加上我们听到的一般都是特定一个人的大陆或台湾配音版,当然还有每年寒暑假的电视台轰炸,张三丰就是很像方世玉,视觉疲劳也真的是无可避免。但看了几部90年代他在香港拍摄的电影和后期在台湾接的戏,并且刷了粤语原声版本的2000后大陆剧,真的是对张卫健的演技有了新的认识!!原版声音苏到忘记看字幕,演员的台词功底和感情收放的张力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其中以96版的西游记为代表,美猴王的灵性在原声台词的带领下会让你深深爱上一个“猴子”到自己都惊讶的地步……(妈妈,我被猴子撩了)。就我而言,DK在谬谬之后的作品确实并没有太大的可观赏性,剧本质量不太行并且仿佛就是为了他的戏路量身定做的,根本没有突破可以创造。但,再说一万遍,DK的颜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秒杀同年龄段演员的,你能想象风流倜傥的沈玉门已经36岁以及谬谬已经快40了?

    最后说电影的结局。真的很惨,但太温馨的HE大概也就不能叫PRINCE OF PORTLAND STREET了,毕竟结局的大兜和豹哥都金盆洗手准备和自己爱的女人结婚了,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详细】
    85431042
  • 福尔摩斯
    2022/4/21 13:33:40
    没标题好看
    一看名字以为是侦探悬疑剧,爱好次类型的我赶紧打开投屏看。想不到,有点失望。首先以为是一集一个案子的爽剧,想不到第一集看完没完结,虽然知道剧情大概是什么。想着可能两集一个案子也说不定,坚持打开第二集,想不到第二集看了一会,觉得剧情太拖沓,感觉距离破案遥遥无期...  (展开)
    一看名字以为是侦探悬疑剧,爱好次类型的我赶紧打开投屏看。想不到,有点失望。首先以为是一集一个案子的爽剧,想不到第一集看完没完结,虽然知道剧情大概是什么。想着可能两集一个案子也说不定,坚持打开第二集,想不到第二集看了一会,觉得剧情太拖沓,感觉距离破案遥遥无期...  (展开)
    【详细】
    14351214
  • 慧思
    2020/8/10 21:53:09
    bug多的不行,我来给大家数一数

    所有人智商低的不行,bug无限多,我来给大家数一数

    1、大boss想要玄天剑,而主角师傅被杀,唯一的线索在男主身上,大boss送义女(女主)给主角想套取情报,这操作应该很正常,结果全片看下来,女主一点情报没有打探,多看了几眼就直接爱上了男主,这是想说颜值就是正义吗。。就这剧情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所有人智商低的不行,bug无限多,我来给大家数一数

    1、大boss想要玄天剑,而主角师傅被杀,唯一的线索在男主身上,大boss送义女(女主)给主角想套取情报,这操作应该很正常,结果全片看下来,女主一点情报没有打探,多看了几眼就直接爱上了男主,这是想说颜值就是正义吗。。就这剧情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2、掌门死了,不应该先派人检查原因吗,结果,这些所谓的掌门,随便就被人糊弄,不由分说就把男主五花大绑起来。怎么看都是被陷害的,首先,我想问问有哪个凶手会在杀了人以后,傻傻留在现场,给别人解释,““这不是我杀”,而且要杀人什么时候不行,非要在大家都在场想看剑的时候杀,因此,这明显又是编剧脑袋抽风了。

    3、男主越狱了,坏人的又一次栽赃陷害,大家又信了。这帮所谓的掌门,没点脑子的吗,也太好忽悠了吧。

    4、更搞笑的还在后面,作为名剑门的副掌门和大师兄,两个人竟然被一个小孩子耍的团团转,这又是很迷的操作。

    5、后面大boss的烟熏妆,简直不忍直视,打斗画面更是过家家,那个楼梯被劈了好几次,还是完好无损的,大哥,咋们能认真一点吗。

    6、结尾还搞个生儿育女的宣传,是在响应国家二胎政策吗,这。。。。


    【详细】
    12787663
  • 丁不三
    2022/7/7 19:51:32
    《逃狱兄弟3》

    这个系列确实有意思,一口气三部都看完了,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纯放松娱乐拍着玩的。

    演员都很硬,所以演技有可看之处。

    刀疤抿嘴的动作完全复刻T-bag,最有意思的是刀疤快死了,为了加一点悲情戏份直接生搬硬套临时加了一段由一封信引出的前尘往事,演员还硬是演得有模有样哈哈哈。

    这个系列确实有意思,一口气三部都看完了,时间控制得恰到好处,纯放松娱乐拍着玩的。

    演员都很硬,所以演技有可看之处。

    刀疤抿嘴的动作完全复刻T-bag,最有意思的是刀疤快死了,为了加一点悲情戏份直接生搬硬套临时加了一段由一封信引出的前尘往事,演员还硬是演得有模有样哈哈哈。

    人的能力真是有目共睹,威sir几次失误立刻就被人怀疑,强sir次次都出现在越狱现场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

    张sir确实帅,就是关键时刻大脑一片空白,好在从谏如流,对囚犯的计策言听计从,囚犯也都是真心出谋划策,成功挽救一场危机。

    越狱系列直到最后彼此之间还是勾心斗角,看得让人很累,这种逃一次就成了出生入死的真兄弟的看着很爽,如果有第四部贺老板果断加入逃狱兄弟帮吧。

    【详细】
  • 14499438
  • 王写写
    2018/8/15 1:17:24
    不是狗尾续貂,也没有再创辉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毋庸置疑,喜剧是一个传统的电影类型。其次类型基本有:恶搞喜剧、讽刺喜剧、情景喜剧、浪漫喜剧、荒诞喜剧、黑色喜剧及闹剧等。这些分类的差异性表现在喜剧攻击的焦点(官僚主义、上流社会礼仪、早恋等)和嘲讽的程度(温和、尖刻、致命)。 上面这段话出自罗伯特·麦基。麦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毋庸置疑,喜剧是一个传统的电影类型。其次类型基本有:恶搞喜剧、讽刺喜剧、情景喜剧、浪漫喜剧、荒诞喜剧、黑色喜剧及闹剧等。这些分类的差异性表现在喜剧攻击的焦点(官僚主义、上流社会礼仪、早恋等)和嘲讽的程度(温和、尖刻、致命)。 上面这段话出自罗伯特·麦基。麦基...  (展开)
    【详细】
    9592253
  • Quadro Nuevo
    2017/1/2 13:22:50
    一点想法

    一,我要为这一季第一集洗白

    大家为什么都在吐槽推理不够,推理不够,说真的,这剧一开始的确是想靠推理吸引大批观众,但是都拍到第四季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推理,而且除了这一版夏洛克之外,还有很多版的夏洛克,英国的,美国的,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原著,plus 除了夏洛克明明还有很多神探啊(狄仁杰,马普尔小姐,大侦探波罗,来自日本的神探伽里略等),想看推理的去撸这些啊,资源很丰富的。

    一,我要为这一季第一集洗白

    大家为什么都在吐槽推理不够,推理不够,说真的,这剧一开始的确是想靠推理吸引大批观众,但是都拍到第四季了,为什么还要重复推理,而且除了这一版夏洛克之外,还有很多版的夏洛克,英国的,美国的,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原著,plus 除了夏洛克明明还有很多神探啊(狄仁杰,马普尔小姐,大侦探波罗,来自日本的神探伽里略等),想看推理的去撸这些啊,资源很丰富的。

    剧组这一次想拍点别的有意思的,我们的夏洛克虽然智商很高,但是也有缺点,拜托,人性很复杂的好么,夏洛克不应该只是一个知道装逼破案的工具,他应该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剧组想让他从当初那个反社会的高傲高冷自负的人转变成一个关心身边朋友亲人心中有爱的完整的人,所以这一季的夏洛克怎么继续,不要再重复牛逼的破案了,大家都知道他很厉害,这次让他失去,痛苦,纠结,再成长,成熟,成为那个真正能用自己的能力保护爱人的“人”。

    这一次只能牺牲Mary了(毕竟如果把花生弄死了全世界人民都会奔溃的),Mary中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夏洛克非要嘴炮秀智商羞辱老奶奶(老奶奶就是《极品基老伴》里面那个傻萌傻萌的奶奶),让她觉得不爽,你让我这么没面子那不好意思我要开枪,而且在夏洛克装逼的时候Mary就提醒过他不要再说了,然而夏洛克为了把这个逼装下去无视Mary的警告,自己的错导致Mary的死,所以就算你是天才又怎样,高冷自负情商低同样玩不下去,最后夏洛克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然而Mary已经死了,花生也貌似不能原谅他,这种痛苦,转变和成长,在我眼里很真实很有人情味,这部剧也的确把这种变化很细腻很感动地呈现了出来,同时也加入了推理元素,只是和前面几集不太一样而已,我觉得完全可以接受。

    对,我就是迷妹,真爱就是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跳出来坚定支持洗白白。

    二,情怀这东西

    这部剧陪伴了我整个大学生涯,记得刚高考完那会无意间点开,一口气看完两季,最后被我妈呵斥关电脑吃饭,整个人都被夏洛克的推理震撼了,其实就是拍的很好而已啦,各种镜头切换,音乐营造气氛,在伦敦湿冷的街头穿梭奔跑,卷福华丽丽地装逼破案,和花生华丽丽地秀恩爱,然后开始迷上各种侦探片(probably我来英国读书也是想来夏洛克曾经去过的地方看看,好啦,我知道这是个虚拟人物啦),记得第三季出来的时候大概是大三,那时候的夏洛克对我来说只是一部很精彩的英剧而已,第三季没有让我失望,虽然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人跳出来说拍的不好,案子没之前的精彩,但是我觉得剧组在尝试突破之前的重复和模版,加入一些情感变化,让角色成长更丰满真实,好像每个人都能在夏洛克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得到启发。

    奇怪的是,作为迷妹的我虽然已经很多次去过伦敦,但是每次都抽不出时间去一趟“221B,Baker Street”,或许是因为我知道那个地方不过是一个为了参观费人造的景点罢了,我一定会失望的,还是留一点想象和神秘感吧。两个月前得知新年元旦播出第四季的消息,好像和好友久别重逢,尤其是那熟悉的片头响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部剧已经陪伴我五年了,夏洛克眼角开始有皱纹了,茉莉不再傻傻迷恋夏洛克了,莫娘自杀了,花生变了造型有了小萝西,Mary来了又走了,而我也开始慢慢长大了。

    创建于 05:11

    禁止转载

    【详细】
    82681416
  • 伊桑格兰
    2015/9/5 17:40:42
    剧情的弱气,毁了阿烈这个角色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第二部里,明面上的男主角是于皓,但实际上阿烈才是真正的男主角,整个剧情都是他的卧底生涯来推动的。应该说这个角色很好很有挑战性,观众在长达20集里的电视剧里完成从偶像剧到警匪片的欣赏转换也没那么困难。只可惜,到最后,这个角色还是被剧情给毁坏了。
    其实阿烈这个角色的定位,到了倒数第二集,阿烈和长官的谈话里,已经是最丰满的时刻了——对于贩毒的雄哥之流深恶痛绝,决定铲除;但是对于
    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第二部里,明面上的男主角是于皓,但实际上阿烈才是真正的男主角,整个剧情都是他的卧底生涯来推动的。应该说这个角色很好很有挑战性,观众在长达20集里的电视剧里完成从偶像剧到警匪片的欣赏转换也没那么困难。只可惜,到最后,这个角色还是被剧情给毁坏了。
    其实阿烈这个角色的定位,到了倒数第二集,阿烈和长官的谈话里,已经是最丰满的时刻了——对于贩毒的雄哥之流深恶痛绝,决定铲除;但是对于虽误入黑道,但讲求兄弟情义、同时也还没有涉及黑道中过于伤天害理部分的于皓等人,则有心相救——这本来就是卧底警察心态最经典的体现。
    本来编剧写到这里就可以了,但是接下来画蛇添足,平添了很多弱气的枝节,生生把这位本来很具有英雄气概的角色,搞得各种“英雄气短”起来。本来把对他有好感的蕾蕾写成他的亲生妹妹这点已经够狗血俗套的了,到了最后几集更是不断渲染他是黑道的儿子,他的长官在卧底追击黑道的时候射杀了他的父亲——其实这些都是卧底生涯的常态,但是编剧却故意渲染这些,使得到了最后阿烈更像是一个自我情绪的牺牲品,他为于皓挡枪更像是一种父子间命运的蒙昧轮回,而不是在情与法之间经过漫长挣扎后自我选择的结果(其实自身意志的选择才更接近于这个角色的定位)。所以说,编剧制造出不必要的戏剧冲突,在故事的结尾扰乱了阿烈这个角色的塑造,使得这个角色在最后关头弱化了,也使得这个角色的艺术水准止步于此,实在可惜。

    这种剧情的弱气化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洪蕾蕾完全沦为了一个道具式的角色,几乎所有的虐心剧情,都是由她没头没脑的行为引发的。观众在这个角色身上看不到逻辑,也看不到经过诸如同伴小斌死亡这样巨大打击后应有的成长。她似乎只负责在编剧需要加入虐心情节的时候没头没脑跑出去招来灾祸而已,在一个有“警匪”“卧底”定位的剧集里用如此低级的手法推动剧情,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同样还有阿烈的长官,和阿烈这个角色同样的道理,这个典型的卧底警察形象也被弱气的剧情毁坏。为了卧底而假扮兄弟情义,射杀真正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黑道劫匪,本是警察的常理,却在故事的最后两集被画蛇添足地必须在阿烈面前百般解释。本来应是“卧底警察,心里的秘密和痛苦,远比说出来的多”,一解释,角色瞬间弱化了,连最后死前的一句“我不后悔,也不怨恨任何人”也无法补救编剧对这个角色的损坏,真是可惜。

    所以看来,编剧弱化、无法把控本来应该强有力的剧情,真是个致命的事情。所有的好角色,归根到底都依赖好编剧好本子。一个足够好的剧本,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详细】
    75921063
  • 琉善
    2022/6/13 16:44:33
    《To My Star2》-最真实而又理想化的爱情

    《To My Star》一部第二季绝对比第一季上升了不止一个level的BL剧,从来没有想过一部BL剧能拍出最真实而又理想化的爱情。第一季里讲述了小厨师和大明星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可是第二季才真正拍出了爱情的真实模样,细腻又温柔。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甜蜜和苦涩,常常是甜蜜中夹杂着苦涩。

    《To My Star》一部第二季绝对比第一季上升了不止一个level的BL剧,从来没有想过一部BL剧能拍出最真实而又理想化的爱情。第一季里讲述了小厨师和大明星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可是第二季才真正拍出了爱情的真实模样,细腻又温柔。生活中没有绝对的甜蜜和苦涩,常常是甜蜜中夹杂着苦涩。以分手开始的第二季,每一次转场回忆都是这样,那样甜蜜的回忆却也都是导致两人分手的原因。

    小厨师是个“一无所有”的人,没有父母没有家没有钱,作为厨师没有华丽的学历背景,所以第一季里他有句台词“你看我一无所有所以觉得我好欺负吗?”他内敛又自卑,一开始就拒绝了大明星,所以有了那段告白名台词,

    大明星:即使我是真心的,你也要拒绝我吗?小厨师:是

    大明星打开门离开,小厨师捂脸哭,大明星突然回来:“如果你累的话,那我来走向你靠近的路。“

    但其实,小厨师一开始就被大明星吸引。大明星是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甚至有点“社交牛逼症“。大明星有钱,情商超高,是那种经常会表达的人,与小厨师完全不同,唯一的弱点是有创伤(玻璃破碎的声音和被父母抛弃),而小厨师的沉稳恰好给了他安全感,台词中他对小厨师说,“我喜欢你这样看起来强的孩子。”所以第一季两个人的相爱实在是恰到好处。

    然而,以分手开始的第二季才是爱情最细腻也是最真实的模样;相爱容易相处难。成为情侣后,他们住在大明星的家里,会为了挂衣架这样的生活琐事而吵架,会因为观念不同而选择避而不谈。其中有两个回忆片段比较典型,一是:大明星给小厨师送了一辆车当生日礼物,小厨师没有收,而且从后来大明星让小厨师来拿走这辆车的对话来看,两个人肯定也没沟通过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大明星开开心心送了,小厨师从来没有开过。二是:两个人一起畅享未来的时候,大明星说“他们一个拿奥斯卡,一个开了那种没有预约都吃不到的意大利餐厅”;而小厨师只说,“未来要到那个时候才知道”。虽然回忆中两人打闹着很甜蜜,但是两个明明观念不同人,也同时错过了真正沟通的时机。现实中的爱情就是这样的,大多数时候,可能没有第三者,没有背叛,甚至没有任何原则性问题,但还是分别了。

    其实从挂衣架这样的小事就看得出来,小厨师内敛自卑,他住在大明星家,这样一个几乎什么都比他优秀的恋人,所以他一直忍让,几乎什么都说不出口。其中当然有小厨师不会表达的问题,比如在一个回忆片段里,大明星就让小厨师不断说“我爱你”,要求小厨师多表达;当然也有大明星疏忽的错,他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对方就能感受到,但忽略了有些事情知道是一回事,感受是另一回事。所以,他们明明还是相爱甜蜜,但相处起来却又是苦涩的。第二集里小厨师问大明星:“你既然知道我们在一起有这么多不合适,为什么还要一直跟我在一起?”大明星没有回答出来。

    目前为止才到第四集,希望后面导演继续这样拍下去,用更细腻的拍摄讲述他们不同性格形成的过去,解释他们为什么会分手的原因,同时又为“他们为什么明明不合适,却还要在一起”给出答案。

    私心希望立意不要垮,现实而又理想的爱情应该是这样的: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不合适,但因为爱,所以即使分别我也不能忘记你;虽然在一起会有争吵误会,甚至痛苦的想要逃跑(小厨师台词),但“我不能没有你活着”(大明星台词);甚至我们可能会分手,但一个依然在“等待”(小厨师餐厅名字),一个会放下自尊去追回来;因为爱,不管走过多少路,我们终将在一起。

    【详细】
  • 144531774
  • 沐恩的影剧生活
    2022/1/11 21:57:07
    宝贝,爸爸超爱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现在离冬奥是越来越近了,有关体育素材的电影也多了起来,今天看的这部是俄罗斯电影《花滑女王2:爸爸我爱你》。 我觉《花滑女王2》更像是家庭温馨片,本应是描写爸爸对自己女儿的深深地“爱”。但由于妻子的不幸离世,萨沙不得不肩负起年轻单身爸爸照顾女儿的责任,为了女儿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现在离冬奥是越来越近了,有关体育素材的电影也多了起来,今天看的这部是俄罗斯电影《花滑女王2:爸爸我爱你》。 我觉《花滑女王2》更像是家庭温馨片,本应是描写爸爸对自己女儿的深深地“爱”。但由于妻子的不幸离世,萨沙不得不肩负起年轻单身爸爸照顾女儿的责任,为了女儿小...  (展开)
    【详细】
    14135254
  • 萤火往事
    2021/2/21 23:53:14
    明智之举,古龙重写《萧十一郎》

    《萧十一郎》是我最喜欢的古龙作品之一(其他两部为九月鹰飞与天涯明月刀),很早就知道这部小说是先有的这版电影剧本,后来再根据剧本改编成小说。但是没看这部1971年版的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古龙是将同一个故事,分别电影化与文学化,然而对比最初的构思,后来扬名的小说版可以说算是重新写了一遍,仅仅保留了最最基本的骨架与几个主要元素。

    《萧十一郎》是我最喜欢的古龙作品之一(其他两部为九月鹰飞与天涯明月刀),很早就知道这部小说是先有的这版电影剧本,后来再根据剧本改编成小说。但是没看这部1971年版的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古龙是将同一个故事,分别电影化与文学化,然而对比最初的构思,后来扬名的小说版可以说算是重新写了一遍,仅仅保留了最最基本的骨架与几个主要元素。

    电影版中的人物设定与后来的小说很不一致,所有的角色都透着几分戏谑与调皮,甚至大门不出的大家闺秀沈璧君也是典型的叽叽喳喳“表妹”形象。倒是作为表哥的连城璧成功的把我蒙蔽了,抱着”早期电影必定脸谱化“的刻板印象,再结合连城璧不帅的颜值,迷离的眼神以及一脸的虚伪气质,我一度认为他将是全片隐藏的最大反派BOSS,结果“意料”之中的反转并没有到来。

    连城璧既然没有“黑化”,那么沈璧君的移情别恋显然就无法说服部分观众了,尽管无缘无故地变心也是现实中常有的事,但是毕竟电影都有一套“说服逻辑”,也许正因为如此,古龙才在小说中将连城璧塑造成一直隐忍、略显虚伪的大侠,更在续集中让其真的成了最大的反派BOSS(但我内心不愿承认刻意节外生枝的《火并萧十一郎》是续篇,在我心中《萧十一郎》只有一部)。

    片中还有一处让人不舒服的细节,萧十一郎正为世人误解感到苦闷,虽然答应风四娘协助其去抢割鹿刀,诚然抢东西也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行为,但至少不该滥杀无辜,而风四娘一招就干脆利落地干掉了守护在车前的无辜炮灰,而这一行为显然也没有被萧大侠放在心上,二人开开心心满载而归。后来小说中的凤四娘虽杀人不眨眼,但我们看到她毫不留情的那些人也都是江湖中的渣滓,根据影视小说中的“说服逻辑”,即使他们没有招惹凤四娘,也不会有人去同情他们。

    总之,这版电影叙事完全是凌乱的,一路看下来,就仿佛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磕磕绊绊地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给你听。

    【详细】
    13270869
  • 2015/1/3 19:25:58
    前半段人物立不住,后半段又演砸了
    《谁是卧底之王牌》
    2015.1.1 影院
    剧情5
    乍看之下觉得很像《风声》,后面又觉得在抄袭诺兰的《记忆碎片》,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形式可以炫酷,可以反向叙事,可以倒叙,可以做有益创新,可以有硬伤,这都可以评价,但不可没有逻辑。整件事情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推动的,而是通过一件一件需要展现的事情而串起来的,完全不是通过内在逻辑推动,而是这里好像需要出现一个枪战戏,好,我把它安排
    《谁是卧底之王牌》
    2015.1.1 影院
    剧情5
    乍看之下觉得很像《风声》,后面又觉得在抄袭诺兰的《记忆碎片》,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形式可以炫酷,可以反向叙事,可以倒叙,可以做有益创新,可以有硬伤,这都可以评价,但不可没有逻辑。整件事情不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推动的,而是通过一件一件需要展现的事情而串起来的,完全不是通过内在逻辑推动,而是这里好像需要出现一个枪战戏,好,我把它安排在开头。下一个我需要有酷刑,我要给林志玲转型的空间,我要展现我高潮的剪辑技巧。好,把这些东西按时间排一排,剪出来就变成电影了。毫无内在逻辑的一部电影,说不上有剧情。硬伤是真的很多,国民党抓了王牌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是要杀了她还是要套他的线索?既然共产国际在给压力,为什么杀一个不是王牌的学生?很多完全说不通的东西,完全为了表现个人抛弃剧情。后面的反转,不知道为什么要让林志玲扮演这样的角色,看过很多次林志玲的访谈,她希望不要做一个花瓶,好像为了不做一个花瓶,随便做一个什么都好。这种感觉特别不好,就像出发不是为了到达某个目的地,只是为了逃离。所以非常不理解这样的剧情设计到底有没有文本本身立得住脚。
    表演5
    极其,极其,极其脸谱化的表演。五个女的没有分工,没有一个人物立起来了。阿娇的角色完全不够媚,前面的交代也极其简单,角色都有一个硬伤,因为前面叙事时间有限,所有人物的铺垫都极其简单粗暴,几乎都可以忽略了,第一次知道还有介绍人物的时候用的方式是一个人物用台词来说,咱们来自我介绍一下吧。真的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其实风声也一样,有不同的人物,但是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周迅至今给我的印象都很深刻,那种不经意,漫不经心的感觉,和李冰冰的那种拘谨形成的反差就特别大。但是阿娇至今除了妆让我看出来是舞女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人物性格了。林志玲实在说不出来了,基本整部戏为了她调整成这样,剧本就是为她写的,给她的空间那么大,竟然除了老年那段娃娃音是消了一点,演技什么都没有。真的不要演戏了,不要再浪费剧本了。后面剩下那几个女人就发挥的空间就更少了,而且因为脸实在不熟,并且演技也没有区分度,不提了。
    娱乐6
    题材不吸引人,并且演技和剪辑实在太差了,人物的预算估计都给了志玲姐姐,所以实在电影出来到额成色不太好。前面的交代太过简略,人物立不起来,后面给志玲姐姐发挥的空间大,又演砸了。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娱乐性。另外志玲姐姐要转型的话眼皮上粘块口香糖是不行的,尤其前面酷刑的时候对谁都全是血,只有志玲姐姐身上是干净的,很失望啊。
    【详细】
    73161069
  • 我不是流川枫
    2020/8/12 21:51:08
    简单的观后感

    电影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镜头,但是却用一段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揭示了爱情,甚至是男女不同观念差异的由来。

    如果用电影中的词汇来形容的话,男性在恋爱中所着眼的、更喜欢做的是“正确的事”,所谓正确的事,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表述便是沉溺于自我满足,而这种需要满足的要求是从何而来?事实上并不是周围的人给予的,而是这一类人(在电

    电影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镜头,但是却用一段再普通不过的故事揭示了爱情,甚至是男女不同观念差异的由来。

    如果用电影中的词汇来形容的话,男性在恋爱中所着眼的、更喜欢做的是“正确的事”,所谓正确的事,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表述便是沉溺于自我满足,而这种需要满足的要求是从何而来?事实上并不是周围的人给予的,而是这一类人(在电影里就表现为宫本与阿饭的奶奶等等),他们会不自觉地为他人做考虑,将自己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从而得出结论——自己这样做是对别人好的,这就是所谓的正确的事。但是,这类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觉得正确的事,一定是别人想要的吗?事实上很可能事与愿违,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最终往往由于不能将自己的这种思考传达给对方,从而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冷冰冰的“强制”。

    相对而言,以天海佑希为代表的宫本的妻子(尤以女性居多)而言,她们想要的或许是“善良的事”(老亚撒西了)。所谓善良的事,用我的理解来说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做自己觉得对别人“好”的事(这一段表述实际上不够准确,但是看完电影后应该能够理解)。举例而言,如果真的要表现自己对男/女朋友、妻子/丈夫等有特殊意义的人的感情的话,就不要用一种绕远路式的做正确的事的方法来表达,比如对方想吃一个好吃的,你就要出来说吃这个对身体健康不好等诸如此类的话。虽然这种方式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但是中间绕了很多弯,往往很难感受到其中的感情。相反,往往直接的语言表达或者是一些能够直接表现出感情的行为就能够让对方知晓,例如电影中宽叔儿媳说的“如果不知道要说什么,就紧紧地抱紧她就好了”,亦或是电影结局处宽叔说的“我只是想一辈子都能够喝你做的味增汤,即使在死之前,最想吃的食物也是你做的味增汤”。这就是所谓的“善良的事”。

    实际上,私以为“善良的事”与“正确的事”的差异,就是男女两性之间观念差异的最典型的表现,《恋妻家宫本》只是一部描述中年男女的爱情片,但是从中我却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诸如上文所言的哲理。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过度解读。

    如果是女生来看这部电影的话,一定会难以理解宽叔饰演的宫本的所作所为。当然,男生来看这部电影的话,可能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做所谓“善良的事”。但如果之前对这个问题有一定思考的话,相信便能够理解我上文所述的这些东西。

    当然,也不是说在爱情中、家庭中、现实中就一定要做“善良的事”而摒弃“正确的事”。就这部电影来说,我认为电影所要表达的绝不是“择其一”的理念,而是一种“并存”的理念。这种“并存”需要的是双方的协调、交流等行为来实现,在电影中无论是宽叔还是天海佑希在最后都做到了,所以才能够消除之间的那种隔阂与观念的上的差异。

    希望每个人在回首自己与对方交往的时候都能够毫不后悔,这或许就是爱情的最美好的状态了吧。

    【详细】
    127921311
  • 冯凝
    2010/4/24 12:11:02
    《叶问2》:抛开“雪耻型民族主义”你会更爽。

    文/冯凝
            民族主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而雪耻型的民族主义,则来源自一连串的“国耻”和创伤记忆,是百年来无数的痛苦塑造出“中国一定要强大”的民族凝聚驱动力。前者或许是中性的,后者则必然是病态的。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其实何止电影),在中国

    文/冯凝
            民族主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而雪耻型的民族主义,则来源自一连串的“国耻”和创伤记忆,是百年来无数的痛苦塑造出“中国一定要强大”的民族凝聚驱动力。前者或许是中性的,后者则必然是病态的。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其实何止电影),在中国正向大国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摆出一副真正的大国心态以配合中华民族与日俱增的各种实力,所以我们能看到《建国大业》中比以往稍显冷静的对待历史问题,不再提及蒋公便恨不得先打三十大板而后快,而我们的国家主席也在聆听别国首脑发表不同政见时只是微微一笑绝不发作。然而凭这些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国家和民众已经彻底摆脱了那一种自慰式的民族主义心态了吗,我们的百姓真的已经不自卑的欣羡那些民主的大国优越的生活条件了吗,我们真的已经走出那些被歧视被侮辱被屠灭的岁月阴影了吗?从《叶问2》,或者说,从我预言的《叶问2》即将取得的成功看来,远远没有。
            《叶问2》包括他的前篇讲述的俨然是在20多年前就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已经讲过的故事,无非是一代宗师开武馆收徒,经历磨难最后打败外国拳击高手的套路,只不过在这部作品里融入了以往大宗师不曾有过的还原人性的设计,比如“尊敬”老婆,比如打不过就跑——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那种掌控整部电影的情绪与心态的立场,与老历八早我们的民众为之热血沸腾的《霍元甲》无异,放开了说,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并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所谓的精神物质文明建设的两手硬的抓开明多少——这是从观众角度说的,但这种现象不失为一面镜子,折射出电影制作者的某种心态。这种心态到底是什么呢?年轻的香港导演叶伟信和他的团队当然懂得怎样的电影能够在情节,情绪和情感三个方面挑拨起日益麻痹的观众内心深处的神经,王晶屎尿屁的一套是有追求的叶伟信所不屑的,而王家卫式的小资情调就算他能够勉强操控但墨镜哥已经在拍摄同一题材的《一代宗师》,于是百般无奈之下叶伟信终于打着回归原始,振兴港片的旗号,开始玩弄起影视界很久没有发作的民族主义了,果不其然不明真相的民众正中下怀。
            这几年反日反美反法反发达国家的浪潮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似乎冷战过后的人们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保存血性,甚至ZF高官都以某种方式认为这是一种新青年的表现,如果说游行示威这一系列活动是对曾经飞扬青春的五四一代或者五加一四一代人的祭奠的话,那么现如今的这些活动是不是只有祭奠或者表达心声的实质价值有减少呢?毕竟这一类活动的最终结果是没有结果。所以香港电影工作者正好抓住时机,将这种屡战屡败的民族主义体现设定在可以无所忌惮可以以艺术手段放大的电影中,而只要政治正确,他们无须负责。《叶问2》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我们看到一个武术宗师的武技和人品无需进化(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还需要练级和废几次武功),就可以傲立世界之巅,在他的战斗中,他无不以自己的武德和功夫彻底征服对手,无论这个对手是世界之王还是本土冠军,我们太需要以这样一个形象为我们民族代言了,就像现在不能打球的姚明一样:谦逊,智慧,以德服人的同时又恨有几手,所以当去年季后赛第二轮第一场湖人对火箭姚明坚持返场的时候,解说员要说一句,姚明给中国人长脸了——也许这句话在当地的美国球迷看来,会是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一种诡异的代表逻辑吧。
            那又是谁给了叶问这样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的身份呢?当然是导演设定的几场华洋拳赛了。其实两部叶问电影的实质就是让叶问最终打败片中所涉情境中武功最高的外国人,而且往往都是在一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仿佛只要赢了这一场,日本英国就会立马投降,将殖民地让出,并且起立鼓掌,赞同叶问所倡导的“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在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那个岁月,企图以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武术家的一番心平气和的劝说,让外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难道不是导演的痴心妄想么?但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那一刻,是有一丝对叶问的膜拜和信仰的,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中国观众都会在一瞬间沉浸在民族主义膨胀的意淫快感中,这是因为叶伟信用艺术手段做足了最后一场大战戏的场面,用娴熟得足以媲美好莱坞的镜头语言,拳拳到肉的蒙太奇剪辑,去经营这场战斗,所有黄种人集体的自大在这一刻攀至顶峰,场面宛如抗日战争的最后大决战一般——这背后事实上难道不是雪耻型的民族主义,生怕外侮再来侵略而事先给自己服下的劣质定心丸么?就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此得到了展示和被认可,但他的攻击性和防御力,说到底是一种观赏大于实战的表演艺术,抱着以强身健体为宗旨的精神的一种运动,不然为何连区区泰拳拳王都能轻易的挑衅我佛山少林寺的大师父呢?
            然而如果我们抛开不正常的心理去审视这部电影本身,《叶问2》可以算作今年开年以来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了,他成功逃离了续集必然狗尾续貂的宿命,讲述了比第一部更为精彩的情节,即使这些情节无非就是通过几个角度展现一位大师的每个方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困扰宗师生活的已经不是现有的武学修养,不能符合他日益增长的对付反派的武技需要之间的矛盾,而是应该拿仅有的存钱给孩子付学费还是付房租之间的矛盾,叶问在香港经历的,更像是一名落魄的艺术家,在无人赏识的情况下满腔壮志未酬无用武之地的无奈,这让观众无疑对他增添的认同感,要大于我们在于仁泰的《霍元甲》中看到的,满家灭门还去异地邂逅清纯少女的经历。对比《霍元甲》,《叶问2》同样有说教,同样有武德高于武技的理论基础,但叶伟信所理解的咏春拳,显然比于仁泰所研究的迷踪拳深刻——一名化至臻境的武学宗师,必然将拳法中的风格与行事准则处世哲学融合,拳如其人,叶问的咏春带有女性的阴柔,他的行事便有着能躲则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智慧,在民族大义关乎信仰的时刻又能挺身而出,这叫做大丈夫的能屈能伸,而《霍元甲》除了告诫人们武术是防身的(最后也没防住被毒害了)之外,我只能记得这似乎是李连杰说过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那《功夫之王》难道是文艺爱情片?)。
    与此同时,叶伟信还原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江样貌,虽然我并不了解真实境况当是何如,但至少他不是在车墩随便拉两个路人就冒充十里洋场,各种置景和与之相配合的镜头运用,令人从一开始就投入到影片呈现的时空中,若没有黄晓明给美特斯邦威做广告一样的山寨潮人服饰,电影院至少在这100分钟内不会有笑场的。
            当然,这一切的论述要建立在《叶问2》可以被冠之以中国观众看后得出精彩绝伦的名分的前提基础之上。从媒体场结束之时阅片无数的记者们自发响起的掌声来看,《叶问2》的大卖似乎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我相信带着当年看《霍元甲》的心态看《叶问2》你不会失望,但如果你能跳出那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欣赏一部优秀的港产动作电影,那种感觉将更加纯粹。
    【详细】
    31973052
  • 蓝色时期
    2020/7/12 0:52:02
    neta《黑桃皇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优点: 根据果戈里著作《狄康卡近乡夜话》改编 。拍出沙俄时代毛子那种未开化的社会风气。封闭的俄乡村小镇就有很多可怕传说。对于果戈里神经质的性格有体现,以及他那烧自己著作的怪癖。体现内心的脆弱和自卑(他去拜访普希金,但是普希金只顾打牌,他害怕普希金的评价)。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优点: 根据果戈里著作《狄康卡近乡夜话》改编 。拍出沙俄时代毛子那种未开化的社会风气。封闭的俄乡村小镇就有很多可怕传说。对于果戈里神经质的性格有体现,以及他那烧自己著作的怪癖。体现内心的脆弱和自卑(他去拜访普希金,但是普希金只顾打牌,他害怕普希金的评价)。剧...  (展开)
    【详细】
    12720253
  • Arpel
    2022/11/24 21:48:25
    Nothing wrong with dreaming|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感觉长大就是一个逐渐建立自信,然后又一点点击碎她的过程。原先以为,随着阅历和能力的成长,我终将成为穿Prada的女魔头里无所不能的米兰达,但是,马上就要26岁生日的自己终于愿意承认,我就是个普通人。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平平凡凡都很不容易了,毕竟疫情的一粒沙,实在是太重了。

    原来总感觉,成长理应如此,放弃过去虚幻

    感觉长大就是一个逐渐建立自信,然后又一点点击碎她的过程。原先以为,随着阅历和能力的成长,我终将成为穿Prada的女魔头里无所不能的米兰达,但是,马上就要26岁生日的自己终于愿意承认,我就是个普通人。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平平凡凡都很不容易了,毕竟疫情的一粒沙,实在是太重了。

    原来总感觉,成长理应如此,放弃过去虚幻的,回归现实,认清普通。但是看到哈里斯夫人的时候,真的心里咯噔一下,原来的我能量满溢到治愈身边,但是现在真的,只能勉力维持自己不要处于负值的心理状态,工作好难,我现在看到一年前自己的照片都感觉恍如隔世。

    工作两年之后,我已经忘了怎么做一个dreamer,现在只想着怎样能不要打破已有的平衡。

    dreaming 是要冒险的,我想要找回making moonlight的能力。

    【详细】
    14780438
  • 彪叔
    2022/12/1 23:37:17
    认识到了无穷,说不定人类是那个逃脱黑洞的生物?

    无穷应该之于“有限”。

    我们的所有所观所看所感所想,都是一种有限,包括形状、时间。任何以此去度量circle, time, cosmos都会落入有限的窠臼。

    也正因为我们还没完全理解“有限”,所以就无从谈起理解无穷。(虽然认知得深度有差别)但是至少人类能够在集体意识中认识到无穷这个概念

    无穷应该之于“有限”。

    我们的所有所观所看所感所想,都是一种有限,包括形状、时间。任何以此去度量circle, time, cosmos都会落入有限的窠臼。

    也正因为我们还没完全理解“有限”,所以就无从谈起理解无穷。(虽然认知得深度有差别)但是至少人类能够在集体意识中认识到无穷这个概念。

    不管无穷是什么,现在我们有了从数学、物理和哲学不同层面的对无穷的认知。说不定我们还是那个真正逃脱黑洞的理性生物呢?

    数学里的无穷(规则)

    纪录片一开始永不满房的无穷酒店(infitniyt hotel)很有意思,无穷房间的酒店,可以容纳从1到∞任何数量的客人,还能再接纳从1到∞任何数量的客人。

    很好的说明了无穷在数学上的“包容性”,也刚好介绍到两个无穷在数学角度的概念。(a) 计数的无穷性(counting),也就是1,2,3,4,5...;(b) 拆分的无穷性(dividing), 也就是1/2,1/4,8/1,1/16,32/1....

    数学是基于规则创造出来的体系化工具,可以帮助人类“丈量”无穷。

    所以我们可以从数学中了解到无穷中的悖论,比如∞+1=∞(但是两边减去无穷,1=0?) 和无穷的无处不在,比如数列、无理数π、e、根号二。

    不可否认,数学推动了科技和人类进步,但不得不说在解释无穷的时候,数学更像是一种游戏、一种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者自圆其说)的话术

    物理下的无穷(实验)

    物理想要回答的问题是无穷到底存不存在(existence)

    而这就得从离散vs连续的角度出发。离散可拆可分可重组,直观简单——方便做实验;但连续更像是从“微积分”中走出来的概念。

    任何基于规则的诠释都会一定程度扭曲“事实”:连续说不清道不明,是无穷的好伙伴

    纪录片中数学家说圆上有无穷的点,但是从实验物理学家的角度(不管是分子、原子和粒子),物体有最小结构单元,所以(从唯物的角度)圆是有限的。

    另外,描绘空间中最小单位普朗克距离(10的负33次方 )、物质“只有”10的24次方种状态、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等等都是都是有限的有利证据。

    物理打破了无穷无处不在的迷思

    哲学中的无穷(意义)

    虽然这部纪录片的出发点不是哲学,但是任何谈到(人类认知有限的)东西的时候都逃不开哲学(也正是为什么physics和philosophy是同词根的原因)。

    上面讲到的:事实、游戏、存在,甚至包括笔者的文字都有唯心的成分。

    这也是为什么纪录片中除了数学和物理学家,还有哲学家的身影。

    经典的黑洞中藏着无穷的证据,不管是event horizon (事件视界)和奇点(无穷曲率和密度)都无法得到直接的验证:狭义相对论的物理是否会“消失”?虫洞 (warmhole)背后是否有新物理?如何在“有限”里看到“无限”比如多重宇宙中的另外一个我?

    我们能做的只有THINK。

    哲学帮助我们弄清我们为何有这样或那样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学习、研究无穷。


    【详细】
    147932157
  • lasagna
    2016/4/28 23:25:12
    到底是生活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放弃了生活?
    慕名看了年度各大华语电影奖项的最大赢家之一:踏血寻梅。100分钟左右的观影过程,肯定谈不上愉悦,但也没有预期的恶心不适,倒是在影片结束后,无限唏嘘、陷入深思。
    这是一部因真实凶杀案件而生的电影。身兼影片编剧和导演的翁子光,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案子本身,并不满足于利用或香艳或血腥或悬疑的镜头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是把更多的篇幅延伸到了案件外部,通过对案件受害者王佳梅和凶手丁子聪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关
    慕名看了年度各大华语电影奖项的最大赢家之一:踏血寻梅。100分钟左右的观影过程,肯定谈不上愉悦,但也没有预期的恶心不适,倒是在影片结束后,无限唏嘘、陷入深思。
    这是一部因真实凶杀案件而生的电影。身兼影片编剧和导演的翁子光,没有把眼光局限在案子本身,并不满足于利用或香艳或血腥或悬疑的镜头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而是把更多的篇幅延伸到了案件外部,通过对案件受害者王佳梅和凶手丁子聪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的描绘,反映香港底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一步步揭露命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说,在影片的立意上,翁子光导演已经下了一步好棋。在叙事手法上,多线并行,回忆与现实穿插,利用闪回倒述关键片段,结合警察的探案问案,还原整个事件的经过。
    香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没有身临,也必然从各种文字影像中了解过这颗东方的明珠。但影片中的香港,基本不是我们认识的那座城市。老旧的屋邨、逼仄的房间、斑驳的墙壁、狭小的上下铺让人直观感受这是何等低劣的生活条件,昏暗油腻的茶餐厅、简陋凌乱的警察局、买外围吸k仔的警察、冷漠旁观的路人更给人压抑无望的感觉。导演用阴暗的灯光、摇晃的镜头记录下了佳梅和丁子聪的生活区域,反映的不仅是这座城市日渐分化的社会差异,更昭示了影片主人公必然的悲惨命运。
    再来说说影片的人物。首先震动我的是王佳梅的母亲,那个在大陆离婚改嫁到香港的中年妇女。其实在上世纪80-90年代,类似的女性不在少数,她们大多颇具姿色,生活的不如意让她们离开原有的家庭,只身嫁往人生地不熟的香港。佳梅妈妈的境遇告诉大家,迎接她们的往往不是国际大都市的繁华,相反,社会的偏见、文化的差异、心理的落差让她们的生活更加艰难,亲情的匮乏尤其雪上加霜。如果说佳梅的人生是骇人爆发的悲剧,那么她妈妈的一生都是缓慢却又蚀骨的痛苦。
    王佳梅,那个只有16岁的花季少女,导演只有在拍她的时候喜欢用明光,靓丽的脸庞、青春的胴体,与她短促的生命、悲惨的结局形成强烈的反差。导演几次特写她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美,却在大多时候是茫然的。在我看来,这位少女,童年固然是不幸的,但她并没有勇气直面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她在未成年的时候就有过相当随意的私生活,到香港读书时也没有努力融入校园,反倒是冷眼旁观同桌的自杀行为、漠视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她的生活穷困、精神空虚,促使她援交的直接原因是她想要一副价值不菲的耳环,促使她想死的直接原因是她喜欢上了她的客人并得知这必然无果。
    那个凶手丁子聪呢?悲惨的幼时丧母经历和他加入黑社会、好色、杀人、麻木分尸有联系吗?影片试图从这个视角去剖析他分尸的根由,可我以为二者并无必然关系。也许是我看的版本不同,我所看到的肢解过程是虚化的,大部分通过丁子聪口供描述,血腥的镜头一晃而过。所以当听到他漠然的说出拆肋骨、揭人皮,并以劏猪作类比时,感觉不是恶心,而是感慨:更戏剧化的原来是生活,一直是生活。
    人在犯错的时候,总喜欢在周围寻找迫不得已的客观原因。但其实即使身处同样的环境,不同选择的人仍然可以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譬如佳梅的姐姐。
    这部电影的主演几乎包揽了大大小小华语电影奖项的最佳表演奖,演员的表现自然是观影最不能忽略的部分。在我看来,白只和金燕玲演得最好。春夏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在公园落泪的那场戏还不错。郭富城的警察颠覆了以前大家对他的印象,与前妻的几场戏也给他加了分。
    看完电影,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在夜色初上的街头,看着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知道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认真努力地、好好地活着,真好。
    【详细】
    78711467
  • 被人遗弃的包子
    2018/4/20 9:31:38
    对于一部恐怖片来说还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看到是2016年版的,以为是尸骨无存4,看了一半时就觉得剧情时曾相识,好吧,原来是翻拍第一部,对于很多人说为什么一开始没打死那狗,其实是不想杀害,而且那时狗还没腐烂,跟第一部不同的是,男主角最后死在森林里,最好一位幸存者也被感染(第一部时没有被感染),配乐比...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因为看到是2016年版的,以为是尸骨无存4,看了一半时就觉得剧情时曾相识,好吧,原来是翻拍第一部,对于很多人说为什么一开始没打死那狗,其实是不想杀害,而且那时狗还没腐烂,跟第一部不同的是,男主角最后死在森林里,最好一位幸存者也被感染(第一部时没有被感染),配乐比...  (展开)
    【详细】
    930725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