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写的,没有梳理和校对。仅作为一个个人思考的存档处。
刚入坑。本身觉得这种戏会拍成古董鸡汤,看海伦的《女王》感受很深,倾向过于浅显,布莱尔和皇权的关系一直麻麻地,怎么会蹦出来发自内心的心疼女王,他支持给王室扣分还差不多,扣分大了,会出来挽回,他是用皇室博弈,而不是拥王派。但看王冠很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电视
-------一口气写的,没有梳理和校对。仅作为一个个人思考的存档处。
刚入坑。本身觉得这种戏会拍成古董鸡汤,看海伦的《女王》感受很深,倾向过于浅显,布莱尔和皇权的关系一直麻麻地,怎么会蹦出来发自内心的心疼女王,他支持给王室扣分还差不多,扣分大了,会出来挽回,他是用皇室博弈,而不是拥王派。但看王冠很不一样,不知道是不是电视剧的时长给了编剧发挥空间。虽然还是有很多细节为了突兀而突兀,比如撒切尔夫妇抵达女王狩猎的王宫,着装之类的冲突,实际肯定不会那么明显。我们自己的大使有过同类经历,仆人确实会直接打开行李箱整理,但不会让两个人必须分房睡,说如果你们大使夫妇吵架,那么还有另外一间。又比如穿衣都会有口头的提醒。首相怎么可能一无所知。但整体的观感是非常好的。感觉欧洲剧处理感性的部分是克制和解放平衡和发挥得最好的。美剧有很精彩的感情,但更像是哪几种模板。牛顿和小镇做题家的区别。不过美剧由于制作更成熟,人力更雄厚,所以情节设计是一骑绝尘,产量高,坏片率相对低一点。
先说一下我认为女性幸福的【一种 】 规则。这个不是绝对的,但需要提出,是因为人们往往会剥离一个人的出身来看待她的一生。这个出身不完全是阶级的。撒切尔肯定不如戴安娜的阶级高。但她确实得到了幸福。可是无论她的传记还是纪录片,她绝对是一个不雌竞、不在意外表(相对女王)的存在。她的形象非常老土,直到参加竞选,才请来专门的顾问。
Imitation 星梦奇缘
第九篇 承接
Imitation 星梦奇缘
第九篇 承接
绝妙的隐喻。cccp后一切都失控了,愚蠢的官员只能靠宗教来维持权威,一旦出现一个狂信徒,所有人都毫无办法而且唯唯诺诺。心理老师代表着俄罗斯民族的另一种偏激和理性,在这个所有人都不正常不理性的时代,一个稚嫩的理想主义者必然被人讨厌。最后狂信徒让一切人不敢说话,愚蠢的官员靠近狂信徒表现自己的正确,理性戳破了狂信徒便被狂信徒和愚蠢的众生一起合伙绞杀。
还有狂信徒背后的手血淋淋
绝妙的隐喻。cccp后一切都失控了,愚蠢的官员只能靠宗教来维持权威,一旦出现一个狂信徒,所有人都毫无办法而且唯唯诺诺。心理老师代表着俄罗斯民族的另一种偏激和理性,在这个所有人都不正常不理性的时代,一个稚嫩的理想主义者必然被人讨厌。最后狂信徒让一切人不敢说话,愚蠢的官员靠近狂信徒表现自己的正确,理性戳破了狂信徒便被狂信徒和愚蠢的众生一起合伙绞杀。
还有狂信徒背后的手血淋淋
到了第三季,看得好累。故事太牵强了,很多人的做法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比如卡佳爸爸和伊戈尔怎么就突然成了朋友,虽然目前他们有同样的敌人费舍尔,但是卡佳爸爸杀死了伊戈尔的爸爸,两个人还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怎么感觉他们都不在乎了!
另外那个警察头头做了那么多坏事,杀死了伊戈尔妈妈,又差点杀死卡佳爸爸,怎么还一幅正义的面孔,他的做人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到了第三季,看得好累。故事太牵强了,很多人的做法都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比如卡佳爸爸和伊戈尔怎么就突然成了朋友,虽然目前他们有同样的敌人费舍尔,但是卡佳爸爸杀死了伊戈尔的爸爸,两个人还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怎么感觉他们都不在乎了!
另外那个警察头头做了那么多坏事,杀死了伊戈尔妈妈,又差点杀死卡佳爸爸,怎么还一幅正义的面孔,他的做人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维卡,她刚刚生完孩子,应该母爱爆棚,人生的重点应该是照顾女儿,而且孩子爸爸已经死了,孩子已经不能再失去她了,这个时候她还要给伊戈尔挡枪眼,伊戈尔对她真得有那么重要吗,还是不理解。
伊戈尔也有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首先不提他脚踏两只船了,这只能说他“渣”。他最怪的地方对复仇的态度,他明明就是报仇,非说要追求“公平正义”,然后用一副公平正义的面孔,把身边一大推人拉进了复仇的漩涡,然后带着大家一起毁灭,最后他还亲手开枪杀死了费舍尔,如果他真的要的是公平正义,应该开枪打伤对方,而不是一枪毙命,何况最后一切已经真相大白,他们之间的恩怨,伊戈尔和其父亲并不是无辜的受害者。
看来,这部戏的编剧已经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已经完全不顾及生活的逻辑和人性的逻辑,编剧为了突出爱情,完全抹杀了母性,而一个女人的母性才是最伟大的。有的时候编剧为了突出一种仇恨的戏剧效果,又放弃描述另外一种仇恨,实际上无论是杀母还是杀父,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这部戏最好改个名字,叫做《人性的毁灭》。我已无力吐槽,一部已经失去人性逻辑和生活逻辑的大戏,不要再拍下去了。
前两集女主霸凌人设真的恶心。
虽然这个人设很新颖,也可以美名其曰“保护朋友的山大王人设”。
但小时候花式欺负男主,这真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小孩子不懂事,真的会给人留下阴影的。长大了跟小时候的性格一模一样完全没改变,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讨喜的,也不知道为啥男主会喜欢上。
被霸凌的人根本不可能会喜欢上霸凌者吧。这个感情就很怪异,又不是什么斯德哥尔摩。被霸凌如男主到
前两集女主霸凌人设真的恶心。
虽然这个人设很新颖,也可以美名其曰“保护朋友的山大王人设”。
但小时候花式欺负男主,这真不是开玩笑,也不是小孩子不懂事,真的会给人留下阴影的。长大了跟小时候的性格一模一样完全没改变,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讨喜的,也不知道为啥男主会喜欢上。
被霸凌的人根本不可能会喜欢上霸凌者吧。这个感情就很怪异,又不是什么斯德哥尔摩。被霸凌如男主到大学都无法忘怀,反而女主还一直以为自己小时候对他很好?还一直心安理得地开开心心的长大?真的是憨批。
我甚至怀疑作者根本没体验过霸凌,能写出这样扭曲的爱情。
只能说男主真的超善良,即使欺负也是开个小玩笑。女主在澡堂没说出去,在更衣室也护着没让大家看到。
刚刚看到有人说女主性格分裂,我觉得说的真是太对了。虽然一个人是多面体,不是扁平化的,但女主一边天使过头各种高光时刻,一边性格恶劣各种做坏事真的很矛盾。
我想小说里这么写应该是很甜的(听说是搞笑风格,或许观感不一样)但是电视剧真的拍出校园暴力的感觉,用力过猛??真是太可惜了本哥这么帅片尾曲也好听拍摄手法也不错,因为憨批女主变得没那么好看。
这很漫长,但是仔细想想,两个半小时,换取一个意大利的夏日,有什么不好吗?这个漫长的夏日里,有两个倒霉蛋被邪恶的眼诅咒,失去了原本的样貌,也因此错失了与对方重逢的机会,玫瑰还没绽放就被对方误以为枯萎。在被诅咒的夏日里,丽莎相信咖啡和纸牌还有那懂得巫术的女人可以解除诅咒,乔吉显得无所适从,他接替咖啡馆老板在天桥上做起了单杠引体向上的生意,他代替原来的乔吉把足球
这很漫长,但是仔细想想,两个半小时,换取一个意大利的夏日,有什么不好吗?这个漫长的夏日里,有两个倒霉蛋被邪恶的眼诅咒,失去了原本的样貌,也因此错失了与对方重逢的机会,玫瑰还没绽放就被对方误以为枯萎。在被诅咒的夏日里,丽莎相信咖啡和纸牌还有那懂得巫术的女人可以解除诅咒,乔吉显得无所适从,他接替咖啡馆老板在天桥上做起了单杠引体向上的生意,他代替原来的乔吉把足球丢给孩子们,那个足球滚落在孩子们的脚边,激烈碰撞,沾染了夏日的尘土和高温,落入河流中,仍旧被激烈冲撞着,随着夏日一起飘远。两只狗狗因为观看足球赛的场地分道扬镳,其中一只还去远足登山。房间里喝酒的老人讨厌呼吸被开水壶的尖叫掌控的感觉,把开水壶扔到窗外。男人女人们聚精会神地在剧院听球赛,在露天酒吧看球赛,无人问津的河边咖啡馆乔吉受老板之托用投影仪在放球赛,影像投放在河边的石碑上,五颜六色的光影把雕像的面容映出不同颜色的情绪。
他们也是在这里碰到了寻找情侣的导演。因为不擅长拒绝就同意拍摄,然后茫然地去拍摄现场,去看试映,期间一直默默等着以为会出现的那个夜晚在路灯下和自己聊天的人。
最后有没有猜出来那个人就是对方呢?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邪恶的眼在诅咒他们的时候,抱着他们永远不会认出彼此永远不会在一起的恶毒想法。
可是一切都在这个漫长的夏日里顺理成章地发展,球赛,小狗,足球,孩子,赶集,披萨,蛋糕,电影。
还有,爱情。
最后,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咖啡馆老板躺在河边的椅子上对丽莎描述第比斯安静的冬天。
能有什么,比在热闹冗长的夏天去描绘一个冷淡安静的冬天更浪漫更迷人的事情呢?
我很少看日韩电影,也很少看恐怖片,日韩恐怖片更是从来不看。
这跟我的观影习惯有关的,看科恩兄弟、昆丁·塔伦迪诺看得多了,就不喜欢那种小清新情感系,或者装神弄鬼无中生有的东西——江湖路远、山高水长,自当快意恩仇。
不过,这两天被一个日本的小成本恐怖片《 我很少看日韩电影,也很少看恐怖片,日韩恐怖片更是从来不看。 这跟我的观影习惯有关的,看科恩兄弟、昆丁·塔伦迪诺看得多了,就不喜欢那种小清新情感系,或者装神弄鬼无中生有的东西——江湖路远、山高水长,自当快意恩仇。 不过,这两天被一个日本的小成本恐怖片《摄影机不要停!》洗脑了——已经看了两遍了,写完本文准备看第三遍。 有这么魔性?这部电影不仅恐怖,还很搞笑。要知道,这是一群业余演员,花费18万元拍成的,而他目前的票房接近2亿元(都是人民币),被它洗脑的人很多。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共享办公创始人和媳妇把一个皮包公司经营成上百亿估值的科技公司,然后套现脱身的故事。 创业不但要有7*24的体力,更需要激情和煽动人心的言语表达力。这对创业夫妻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又有敏捷洞察的商业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来的。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共享办公创始人和媳妇把一个皮包公司经营成上百亿估值的科技公司,然后套现脱身的故事。 创业不但要有7*24的体力,更需要激情和煽动人心的言语表达力。这对创业夫妻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又有敏捷洞察的商业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来的。 能让人特别高兴的事大概就是追了一部很久的漫画翻拍成了网剧~漫画中整体故事情节换环环相扣生动精彩,人物形象极具特色。许舒贝 和盛筠,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较量与相爱相杀中,会如何抉择?商场博弈、职场进阶、契约恋爱,剧情走向完全成迷,太可了,这样的剧我不允许有人还没看到。8月12号《谋爱上瘾》上爱奇艺看剧消暑,坐看黑莲花如何开挂复仇! 能让人特别高兴的事大概就是追了一部很久的漫画翻拍成了网剧~漫画中整体故事情节换环环相扣生动精彩,人物形象极具特色。许舒贝 和盛筠,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较量与相爱相杀中,会如何抉择?商场博弈、职场进阶、契约恋爱,剧情走向完全成迷,太可了,这样的剧我不允许有人还没看到。8月12号《谋爱上瘾》上爱奇艺看剧消暑,坐看黑莲花如何开挂复仇!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才发现我特别的怀念1999年的《木乃伊》里的欧康纳,伊芙和强纳森。 即使是拍的巨烂的《木乃伊:龙帝》,期间的人设和表演互动也比这款新版的木乃伊好。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才发现我特别的怀念1999年的《木乃伊》里的欧康纳,伊芙和强纳森。 即使是拍的巨烂的《木乃伊:龙帝》,期间的人设和表演互动也比这款新版的木乃伊好。 一只在海水里溺水而死的龙虾。一个女儿,自己一个人,演出了自己父母最激烈的对话——你看我漂亮么?要是觉得不好,那你看我身边的风景啊,漂亮吧?你看到的风景,是我走在路上的思想——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别试图和我交流,我都够不着我自己的灵魂。当人为的色彩褪去,虾还是那只虾。藏区的天花板下面是藏区的空气,学会了游泳也永远找不到想下水的那片海。天麓高原上亿万年前海洋小 一只在海水里溺水而死的龙虾。一个女儿,自己一个人,演出了自己父母最激烈的对话——你看我漂亮么?要是觉得不好,那你看我身边的风景啊,漂亮吧?你看到的风景,是我走在路上的思想——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别试图和我交流,我都够不着我自己的灵魂。当人为的色彩褪去,虾还是那只虾。藏区的天花板下面是藏区的空气,学会了游泳也永远找不到想下水的那片海。天麓高原上亿万年前海洋小动物的化石,与沙粒无异。我的思想若还解答不了你们的迷梦,我就只好换一种语言来表达。强烈的表达欲望,是无法沟通的表达。欲望不是跟随,现实是很无奈。孩子不是为了追随父亲,而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出柜吧少年,风柜来的少年。保重啊……你也是!他爸爸是个疯子儿子死了都不来……抱着前世化石和今生幻身,找到了海,却心燃火焰……意向太多了,富二代。今次就聊到这儿吧,白马上的爸爸,是妈妈曾经的王子…… 三个故事集合在一起,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后面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艾伦那个故事,我以为他们最终还是因为误会错过一辈子,但幸好误会解除,但现实又有几个可以美好的在一起呢,生气上头的时候,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人啊,就是嘴硬,才错过正确的人,要是哪时候低一下头,是不是成就许许多多的情人呢,两个喜一个悲,导演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想说明,在相爱这条路上,不管是什么,都有喜有悲 三个故事集合在一起,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后面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艾伦那个故事,我以为他们最终还是因为误会错过一辈子,但幸好误会解除,但现实又有几个可以美好的在一起呢,生气上头的时候,什么话都说得出来,人啊,就是嘴硬,才错过正确的人,要是哪时候低一下头,是不是成就许许多多的情人呢,两个喜一个悲,导演的意思是不是就是想说明,在相爱这条路上,不管是什么,都有喜有悲,没有什么可以完美的,珍惜眼前人啊! 3.5/5 羅素兄弟的後漫威時代第一部作品,的確表現的不如預期,影片前1小時20分鐘我是非常喜歡的(有特別注意片長),但真正開始讓我感受到不如預期的部分,是戰後歸來開始陷入無止盡的PTSD低潮循環部分,影片後期猶如荷蘭弟狂嗑藥般失序,劇情邏輯顯然也已放棄,PTSD+嗑藥解嗨,讓後半段笨重無比,也許片長精簡些觀感會比較好。荷蘭弟的確獻出了從影以來最突破的演出(比《神棄之地》還突破),可惜這些突 3.5/5 羅素兄弟的後漫威時代第一部作品,的確表現的不如預期,影片前1小時20分鐘我是非常喜歡的(有特別注意片長),但真正開始讓我感受到不如預期的部分,是戰後歸來開始陷入無止盡的PTSD低潮循環部分,影片後期猶如荷蘭弟狂嗑藥般失序,劇情邏輯顯然也已放棄,PTSD+嗑藥解嗨,讓後半段笨重無比,也許片長精簡些觀感會比較好。荷蘭弟的確獻出了從影以來最突破的演出(比《神棄之地》還突破),可惜這些突破演出無法與影片水平相結合,有點可惜,總結來說《迷途知心》想探討的東西很簡單,但是看完後總覺得不知所云,影片一半好一半壞,收尾前一連串的慢動作萌太奇,多到我已經覺得我在看渣導的電影了WW,羅素兄弟的電影果然需要克里斯多福馬克斯與史蒂芬麥菲利來合寫劇本,表現會比較好,而我很高興他們兄弟倆接下來的NETFLIX電影《THE GRAY MAN》有這兩位編劇的加入, 看完电影后,纯子淡淡道出的这句话,却像“草的回响”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 看完电影后,纯子淡淡道出的这句话,却像“草的回响”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 最近“真香”最狠的便是这部沙雕搞笑剧《酋长的男人》,对于一个单身的人来说最大的冲击便是看完后超想谈一场恋爱,想想让一个肩能扛饮水机、手能换电灯泡的单身者萌生出想要“谈恋爱”的想法,共情能力真的是太厉害!找了个时间整理出来了几场最击中我少女心的名场面。 最近“真香”最狠的便是这部沙雕搞笑剧《酋长的男人》,对于一个单身的人来说最大的冲击便是看完后超想谈一场恋爱,想想让一个肩能扛饮水机、手能换电灯泡的单身者萌生出想要“谈恋爱”的想法,共情能力真的是太厉害!找了个时间整理出来了几场最击中我少女心的名场面。 最意想不到的进展:星月约高振赫去“看星星”,本以为只是单纯的看星星,可谁成想原来在部落里“看星星=生孩子”,还没欣赏到天空中星河的美丽,就被高振赫紧张害怕又羞答答的表情给逗笑了,从这开始就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这部剧。
1.
首先说下剧本整体,和电影98%都是一样的,剧本对细节处理较电影要清楚很多,所以读了剧本能更好地理解第一部的故事。买剧本来读的原因是因为我一刷后的确很喜欢电影,二是里面有些东西我也没看明白,比如最后地铁里Newt看见的那一缕灰烬,德普的格林德沃最后对Newt那含糊不清地一句到底是个啥意思,再加上这电影里的确有地方触动了我(Newt箱子里那整场戏),就立马掏钱买了剧本。
1.
首先说下剧本整体,和电影98%都是一样的,剧本对细节处理较电影要清楚很多,所以读了剧本能更好地理解第一部的故事。
电影里叙事重点明显放在Newt和他的神奇小伙伴们身上,也是剧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但剧本里Newt和Credence两条线无论是占比还是对剧情的推动都同等重要,而第三条格林德沃的线埋在Credence故事线中,不算突出。
罗琳在片子上映前采访说过,神奇动物真正要表达的故事不是看上去最显而易见的那一个,那么到底故事主体是Credence (Obscurus)这种被压迫的边缘人身上(两个世界的矛盾),还是活在报纸头条和别人的故事里、老想搞个大阴谋的格林德沃身上?目前来看,如果罗琳讲的第五部会由格邓大战为结束, Heyman说接下来主角重心会有转变,下部地点定在巴黎和英国的话,那接下来重心必然是格林德沃,还有魔法社会与麻瓜社会的矛盾上。
不过讲真,不管是格林德沃的理想,对Statue of Secrecy的诘问,还是Credence所揭露的社会边缘人的问题都是很有潜力的题材,虽然这两条线加起来在这一部里也可能只有Newt线的一半,且冲突与发展都被压缩在影片最后不到30%里,希望接下来四部罗琳能把握住好好发展,不然实在浪费。
叙事不平衡是这次剧本包括电影最大的问题。其实Newt线和其余两条基调完全不一样,Newt线其实是稍低龄向,另两条服务现已成年的观众们。三条线感觉罗琳和耶茨都想讲,但不管是电影的叙事和镜头语言,还是剧本本身都没平衡好这两条主线及一条暗线(格林德沃)。所以才会出现电影某些情节衔接突然,轻松的特效场景比真正剧情发展多很多,以及节奏失衡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那些轻松的特效场景不好,毕竟主标题就是神奇动物在哪里,当Jacob走进箱子,主题曲响起时,当Newt摸着Thunderbird说这才是我来美国真正目的时,多少影院的观众在座位上激动得热泪盈眶。
2.
剧本有几个核心细节非常清楚:
1) Graves/Grindelwald对Credence的确是性骚扰。
即使对方生理上成年,但剧本每次代指Credence基本用的都是child/boy之类的词。电影里稍微subtle一点(感谢演员),但剧本非常explicit. Graves又是色诱又是控制性的肢体接触,还老故意摸那孩子的脸、手心、脖子之类的敏感地方。Credence则是一边害怕这种触摸(再一次构成了性骚扰),又渴望这种带着爱意的触碰。
太可怕了。不知道罗琳在想什么,这个已经不是灰色地带了。老格这次是没法reason的。
随便摘两段他们互动的动作描写,都在电影里出现过,注意看用词:
"A pause. Graves rests a hand on Credence's arm. The human contact seems to both startle and captivate Credence."
"Graves gently, almost seductively, moves his thumb across the cuts, healing them instantly."
"Graves moves close, placing the chain around Credence's neck as he whispers....Graves places his hands on either side of Credence's neck, drawing him in, his speech quiet, intimate."
"Graves moves even closer to Credence, his face inches from the boy's neck -- the effect is both alluring and threatening -- as he whispers."
还有一些其他差不多的就不放进来,用词不难我也不翻译了,大家看看就可以报警了。
【当然别误会,我不是指格林德沃是恋童癖,或是变态之类的人,他也并不是为了摸一把可爱的男孩子而用了这种手段。个人认为他通过观察出Credence的情感缺口而决定用这种亲密的方式去控制对方,目的在于控制和为我所用,他对Credence本人没有情感,只是欣赏他内部的obscurus.
但问题是,他做出的行为的确构成了骚扰。Credence是个从小被虐到到大,心理不稳定的人,严格意义上甚至不能算是成年人,他想要这个吗?并不,无论是电影里Credence所表现出消极的接受,还是剧本里单纯对抚慰的渴望,都不是Graves/Grindwald给他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单独指出来这点,是因为看到中英文社交网络舆论很不同,一刷后当我美国朋友说她在看到小巷那里不舒服时,我还以为是文化差异,直到读到剧本才知道有多explicit.
再次感谢囧林对Graves的演绎。】
2) 关于格林德沃。
第一个就是他想搞的大阴谋。
片子一开头的报纸都是1926年他在欧洲进行的一系列袭击,标题诸如:“谁(他妈)是格林德沃?”“格林德沃在哪?““霍格沃茨增强保安措施”等等,以及后面Tina带Newt去的小酒吧的墙上也有一条对格林德沃的悬赏,原因是他在欧洲杀了很多麻瓜。
再由之后Graves审Newt,借着Newt的口说出他这两年的计划就是大规模屠杀普通人类,暴露魔法社会,从而引发两个世界的战争。那么格林德沃对Obscurus的追踪应该也是想利用它们的力量,这解释了为什么他来到纽约。包括影片开头出现在欧洲的格林德沃,和那道与最后面Credence从内爆发出一模一样的能量来看,他应该找了Obscurus一段时间了。
不知道这个和Ariana Dumbledore包括校长本人有多少关系。我的猜想是Ariana也是obscurus,毕竟在审问时,Newt在Graves问“Now, what makes Albus Dumbledore so fond of you?”他的回答是:“I really couldn't say.”那很有可能就跟邓布利多妹妹有关。而且后面Newt对Tina解释也是他想好好研究Obscurus,怎样拯救宿主。Newt有可能因这点和校长有关系。
格林德沃找寻Obscurus的动机目前也不清楚,要运用Obscurus的力量吗,是哪方面的力量?还是说和Ariana有点关系。不过如果是要寻求力量的话,格林德沃此时应该还没得到长老魔杖。
第二个关于格林德沃很明显的就是他二元化的情感。一方面是对身边人的冷漠,审完Newt就要他和Tina死,哪怕对方是邓布利多的学生;还有对Credence失去耐心后,在对方说出"please help me"时突然狠打了他一巴掌,发现Modesty不是自己要找的Obscurus时,“Modesty is nothing to him now.”
与此对比的是他对信仰和力量的狂热与迷恋。每次Credence变成obscurus都痛苦无比,身边连带伤害无数,死的死伤的伤,而格林德沃就忽然兴奋愉悦,欢喜跳跃。甚至出现了后面在地铁站里被Obscurus形态的Credence按在地上打的时候,还要迷汉般地跪下:
"Graves is mesmerized -- he falls to his knees beneath the vast black mass -- pleading in wonder."
同样,地铁站里他把Newt打趴,对方都毫无还手之力了他还停不下来,就是想折磨Newt:"Graves continues to whip Newt, a manic, crazed look in hiseyes."
真是毫无必要的突然虐待倾向(毕竟Credence才是他的目标,而不是Newt)。
也就是这时被Newt护在身后的Credence因为感到了别人因他而遭受痛苦,才承受不了再一次变成了obscurus.
第三个是格林德沃某些行事风格(和槽点)。
审Newt时,Graves召出那只小的obscurus, Newt立马回头安抚Tina说离了宿主obscurus就无害,结果紧接着Graves来了句:“So it's useless without the host?”一句没忍住就把自己给招了,更令人费解的是他立马发现自己说漏嘴后,竟然赶快转移话题,一口大黑锅甩向Newt和Tina急着让他们狗带。再后来Newt和Tina越狱之后的一幕就是Graves赶着出门,剧本里的描述是“For the first time, a look of panic on his face.”
最后obscurus被打跑后,格林德沃本来要走,结果突然就决定回头去单挑一大票傲罗和美国魔法部总统,剧本里给的是:“Graves thinks for a moment -- a sneer of derision and irritation crossing his face. He turns, confidently strike back along the platform.”
等等,他思考了几秒,被激怒又露出一丝嘲笑,接着转身就要弄死在场所有人?这里格林德沃的动机是什么,气炸要发泄,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干翻全场后潇洒离开?如果他有什么计划要故意留下来的话,那为什么这里被抓后就立马越狱了??
【补充下有评论说,这里他是对魔法社会因为保护麻瓜而杀掉Credence愤怒,觉得那群人无可救药,自己也没必要再忍就干脆清场走人。】
包括之后德普版的肥格,经过Newt时来了句莫名其妙的:“Will we die, just a little?”我真是想不明白他要表达什么,还装逼失败让Newt一脸懵逼(bemused)。这句话除了让德普的肥格装个x,引出下几部看上去很厉害的主线(死亡圣器)以外,完全搞不懂放在这里的意义在哪。
这部里(而不是HP书里)格林德沃有非常出彩的地方,但他也说漏嘴,甩锅,毫无必要地虐待他人,性骚扰小朋友,最后强装酷炫地被抓进局子,还偶尔会panic一下。
这样的格林德沃,I expect more of you.
当然我还要吐槽一下,剧本里写格林德沃是金发蓝眼:
"Graves transforms. He is no longer dark, but blond and blue-eyed."
所以最后那个美瞳是怎么回事(。
3) Credence
剧本很明确地指出Credence变成obscurus在地面上到处窜的时候一直被傲罗攻击,后面所有傲罗一起打他的时候,那股从他内部爆发出的蓝色光芒是obscurus力量的一部分,接下来突然消失是因为他跑了,所以Credence没有便当,包括最后Newt盯着一缕飘向天空的黑雾也是obscurus的一部分,想回到Credence身体里去:
“Newt sees a tendril of black matter, a small part of the Obscurus, floating down through the roof. Unnoticed by anyone else, it eventually floats up and away, trying to reconnect with its host.”
那么问题来了:Credence到底有多强,全美最顶尖的傲罗一起打他都打不死。第二就是他跑后有谁跑去找他了?(估计是Newt,制作人之一Heyman在推上证实Credence存活,还登上了和Newt同一艘船回英国)。当然接下来他会在欧洲战争里起什么作用,作用有多大就是下几部电影的事了。
另外Credence的意识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他在Obscurus形态时应该只维持自己的基本意识,所以会去攻击那些之前伤害了他的人,但同时他又会在变形前后感到害怕和痛苦,应该是知道自己在obscurus形态杀了哪些人,所以会蹲下来保护自己,努力不变形不去伤害别人。之前Tina救了他后应该也obliviate了他,但后面地铁站里他明显认识Tina,不知道是咒语免疫还是并没有被obliviate,或是一种心底本能般的亲近感。
4) Tina丢掉傲罗身份是因为她救了Credence,这点在电影里原因不太连贯表现不算清楚。剧本倒是很明显地写了Tina一直调查the Second Salem,看不过去Mary Lou老打Credence才出手救了他,还在一大群麻瓜聚会的时候找上Mary Lou施了咒,结果要oblivate很多人,就丢掉饭碗。
但即使她不再是傲罗也坚持一个人调查the Second Salemers,注意Credence,如果不是这种正义感和坚持,甚至都不会有片子开头三位主角的相遇,也不会有后面她使Credence冷静了几秒。电影没有怎么表现这点也略显遗憾。
(可惜这部里真正关心Credence的人并不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是跟他最亲近的人一直虐待操控他。)
其实剧本里很强调Tina的一个特质,就是同情心和保护欲。她非常同情那些弱小的人,不管是一个麻瓜,一个从小就被虐待到大的怪胎,还是她刚进入Newt箱子里看到的那些神奇生物们。
这也是为什么Newt非常喜欢她的一个原因,Newt看待一个人基本取决于对方如何对待他的小伙伴们。
5) 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对Percival Graves/ Gellert Grindelwald的描写:
"Smart clothing, very handsome, early middle-aged, his demeanor differs from those around him. He is watchful, tightly coiled, an air of intense confidence."
"Graves holds a finger to his lips, signaling for Tina to be silent. The gesture is patronizing, but authoritative."
大帅比,很强,是个控制狂,非常专注,又有点自恋的样子。
Leta Lestrange:
是的就是那位Bellatrix Lestrange的Lestrange(。
Queenie有句:"She was a taker. You need a giver."应该是特指两人关系?这里用的是过去式。
最后Tina送别Newt时问到Leta, Newt用了现在时:"I don't really know what Leta likes these days because people change."
所以到底是死是活,现在是什么状态(。
天台上Jacob拉住Queenie,Queenie回头读了他的心,看到的是Jacob在一战时的经历,为什么不想让Queenie去,战争的回忆和对Queenie的关心打动了她。
————————————————————
目前能整理出剧本重点就是这些,如果我正确地理解了Heyman的话,而下一部的确会聚焦巴黎伦敦的话,那么接下来几部重点应该就是格林德沃和战争。
希望罗婶到了下一部能稍微改善一下剧本的多线叙事能力,用故事和复杂的人物来打动观众;真诚希望接下来造型师能善待德普,也祈祷后续邓布利多的选角、造型和人物塑造,包括格邓两人都不会令人失望。
如果说第一部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还是巴勃罗本身这个传奇身份所赋予的话,那么第二部的《毒枭》摆脱了角色本身的桎梏,通过群像的刻画与精心的暗喻,达到了一种不止是记录就能抵达的魔幻现实主义。看
如果说第一部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还是巴勃罗本身这个传奇身份所赋予的话,那么第二部的《毒枭》摆脱了角色本身的桎梏,通过群像的刻画与精心的暗喻,达到了一种不止是记录就能抵达的魔幻现实主义。看到一些评论说《毒枭》相比第一季略显拖沓,我倒觉得这份拖沓是剧组的良苦用心,节奏的放缓更加有利于对人物细微的捕捉,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叙述。所以其实这部剧是借着枭雄末路的壳讲了关于人性善恶的故事,这是之前所看过的缉毒片从未触及的深度。
《毒枭》二看得我极其压抑,也正源于对人性的刻画,它远远不满足于缉毒故事本身的戏剧性,而是诠释了两个关于善恶的永恒的命题——深渊并非毫无源头且空无一物,而当你凝望深渊时,深渊也在回望你。
剧中的深渊——巴勃罗,他的不择手段来自于母亲的不择手段,他一心对于总统职位的渴望来自于幼时的贫穷与哥伦比亚悬殊的贫富对立。巴勃罗唯一的善在于对家庭的全心全意,第二部中对于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多方面进行了展现:与妻子至死不渝的爱,陪同孩子们玩耍,对母亲的孝顺。这一切与巴勃罗草菅人命时的残忍与不屑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导致我在对这一家恨得牙痒痒的同时,有些如坐针毡,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扭曲的尴尬与不适。因为我发现二者之间居然不矛盾,我们其实都很热爱将己之不欲施与别人,只是巴勃罗做得尤为夸张,他只关心与他有关的。就如同他在控诉“反抗巴勃罗组织”是杀人犯时,他的家人在指责那些人对他们一家的穷凶极恶时,从来不曾想过,他们也曾经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人选择性无视的双重标准在这一家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善恶的统一使得巴勃罗的亲情更加令人难以接受,他的人格也在这种情有可原与难以接受的拉力中形成一种难得的张力——恶人之所以恶,不在于自己毫无感情,而在于他们也有血有肉,却不知道也不屑知道别人同样有血有肉。
而所有意图终结巴勃罗的人都陷入了深渊——为了结果正义而选择了过程的不正义。与反抗巴勃罗组织合作的哈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卡里略上校,亲眼目睹卡里略杀害嫌疑人的墨菲。在与巴勃罗这场耗尽心力的持久战中,他们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迫地选择了以恶制恶,也许是因为正道的崩坏,也许是漫长的追捕令人麻木,又或者是被内心巨大的悲怆与仇恨所驱动。在对正义的追求中,过程正义与结果正义同等重要,换句老话说就是: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但《毒枭》将我们置于极端型的绝境:如果正义的过程压根无法解决呢?要么不解决,要么不正义。
而他们想要解决。我曾一度为杀恶人的快感叫好,旋即又陷入惶惶的焦虑中:我们也在成为手沾鲜血的深渊。正如哈维质问:“谁是好人?我们吗?”在《毒枭》里,善恶是没有分界线的,追捕杀人者的人为了正义的目的同样杀人,如此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有个细节很让我印象深刻:被司机坑害的女孩子请求哈维寻找庇护,哈维拒绝了。但是为了获得律师杜凯所掌握的证据,他却愿意保护杜凯。当然,他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帮助每个人。但是仍然不可忽视的是,在他这个警察的眼里,善恶不再重要,谁的情报更有价值,谁的命就更值钱。
《毒枭》也不满足于只描写个人的善恶,在这部剧里,一心置巴勃罗于死地的哥伦比亚总统、信奉巴勃罗为神的麦德林群众、美国CIA与DEA,没有谁是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为利益行事而已。如今哥伦比亚的毒品事件,不过是当年鸦片战争的重演,只不过强弱双方调换了下。
《毒枭》无意展现脸谱式的童话,而是塑造出了站在善恶边缘的人,让观者去面对这些人性与正义的悖论,这些永远无解的难题。而结尾处哥伦比亚特警射杀巴勃罗之后的振臂高呼:哥伦比亚万岁!这句话却依然让我在对正义强烈的质疑后感动得声泪俱下:这个世界上也许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正义与善,但我们仍然要对恶有所抵抗。
青涩的年华仿佛清晨娇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明亮,耀眼,然而就在一瞬间炽热地燃烧,幻化
青涩的年华仿佛清晨娇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明亮,耀眼,然而就在一瞬间炽热地燃烧,幻化成那一世的美好。
没有#致青春#的矫揉造作,没有#合伙人#的激情洋溢,她明媚,舒畅,真诚,实在。也许大多数人的青春就是如此,没有那么华丽丽地淌过,却实实在在地走过,仿佛层层涟漪下却涌动着躁动不安的水流。
不去想影片的节奏,不去想镜头的拼接,不去想剧情里的时代印记,初恋未满很养眼。很明白啾啾那一刹那间的释然,十八岁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节点,更是一个情感的拐点,过了,就进入了另一个心境。突然发现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看着同一部电影,观影却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每个人看的都是自己的回忆,曾经的境遇和当下的心境。
PS: 呀~~~,那个养眼的女主角竟然是张含韵,额~~~,怎么之前就没有注意这么一个阳光小美女呢。
前几天的某个晚上
从阳台飞进一只小鸟到我房里
笨笨地四处乱撞,额头上毛都秃了一片
不敢惊扰它,打开门窗,关了灯
抱着枕头睡到隔壁。
记得那个晚上看一本电影 名叫《十七岁的天空》
由于这个名字特别容易跟其他诸如《十七岁的单车》这类电影混淆
所以我特别去记了一下。
是本很年轻的电影咧。<
前几天的某个晚上
从阳台飞进一只小鸟到我房里
笨笨地四处乱撞,额头上毛都秃了一片
不敢惊扰它,打开门窗,关了灯
抱着枕头睡到隔壁。
记得那个晚上看一本电影 名叫《十七岁的天空》
由于这个名字特别容易跟其他诸如《十七岁的单车》这类电影混淆
所以我特别去记了一下。
是本很年轻的电影咧。
尽管是台湾同性恋题材的影片
可未见得有多么新颖的表现 只是贵在青春逼人
当男二号在影片结尾
深情凝望男一号的时候说:
“SIN的平方加COS的平方是1,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爱的三态是LOVE,LOVE,LOVE”
我只是望着他唇红齿白的俊脸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
越来越怀疑这种清新气质的可信程度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它成为我身上
无法治愈的痼疾
那些久远的好回忆慢慢浮出水面
浩君想念小柔的每一个日子
《初恋拿喳面》里的面颊一吻
烟仔大雨夜里拖的那架笨重钢琴
张震在《爱你爱我》里荡气回肠的那句:我会养你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米兰丰腴的小腿酒醉的胸部
还有《蓝色大门》《晴天娃娃》《爱情灵药》《一碌蔗》
对了,还有杨凡的《少女日记》。
美好的青春片狂风暴雨向我袭来
全无招架能力,纯净得让我只想坐以待毙。
3年过去了,渐渐的我明白了
为什么当郑钧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时候,我会哭的不可遏抑。
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个时候姐姐很认真的说
这样的片子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看几遍
去年冬天 只有四个人的电影放映厅
那是我看过的最安静的一场电影 接近午夜的最后一场电影
《恋爱中的宝贝》里周迅晃着空洞无光的眼睛
头歪向镜头,用力地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
也许它只是一句蹩脚的台词 我当时却认为那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刺伤了所有无辜的人。
后来确诊:那是一种勇气的丢失。
表症为:阳光照耀之地,个个郎心似铁。
就在我还引以为忧愁的时候
昨天,昨天早上。
一个朋友死了。
现实生活的剧情发展完全不受导演控制。
他死于肝癌末期,见的时候还是踌躇满志的有为青年。
听闻临去前看他的朋友说,最后他的肝破了,打了好多只度冷丁
也还是疼痛难忍。
今天凌晨去看他以前写在网络上的日记
发现其中一篇,大概是他自知病情以后写的:
如果真成了鸟,小小的东西,无牵挂,随时立马能起飞,能够飞越整个地球,
看到很多蓝的水绿的草白的雪黄的沙黑的土红的树汹涌的泉霹雳的闪电,如果淹没在轰鸣的雪崩中,
也够酷的了,只是不能够拍下清新的照片给你们有一点遗憾。
2004年1月13日。
很多朋友写文发贴悼念他。
我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除了看到他上面的这段文字
怔怔地落两行泪来
再也写不出什么。
脑袋里平白冒出那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脸蛋
那么多正值青春年少的台词
心就一颗,放坦了。
不管现实怎么糟糕,至少还有电影做伴。
一时间我好象鼓满了风的帆,心急火燎的对朋友说:
我们来开游园会吧,那种有猜谜撞球抽奖扔飞镖捞金鱼的热闹活动
有棉花糖氢气球烟花棒毛公仔兔兔女郎的盛大嘉华
狂欢到天亮的天亮 打死也不肯结束
隔日
折腾了一夜的小鸟 清早飞走了
我花了半个上午清理散落各处的羽毛
灰尘还有它遗留的粪便
尽管脑袋里一直装着游园会的剧本,尽管它赶不上这届的威尼斯。
凌晨三点 就算你们都睡了
还是忍不住要哼唱一句:
深夜里走过长安街,深夜里走过长安街。。。。。。なんでこうなっちゃったんだろうね、私たち
なんでこうなっちゃったんだろうね、私た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