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宝影评

74903275
  • 逐忺
    2022/4/6 15:52:56
    英式黑帮的巅峰之作

    从高中在百度贴吧看到这部剧的推荐入坑,到现在已经九年过去了,那个中国小女孩对着马吹气的镜头还是很清晰。

    1919—1934,小希斯到波士顿,街头混混到跨国反法西斯帮会,摇滚乐到古典乐,从家人是港湾到“有时是暴风雪本身”。这一家吉普赛人被诅咒的血脉,宿命论,宗教,神秘学,考究的服装,威士忌(or water),香烟

    从高中在百度贴吧看到这部剧的推荐入坑,到现在已经九年过去了,那个中国小女孩对着马吹气的镜头还是很清晰。

    1919—1934,小希斯到波士顿,街头混混到跨国反法西斯帮会,摇滚乐到古典乐,从家人是港湾到“有时是暴风雪本身”。这一家吉普赛人被诅咒的血脉,宿命论,宗教,神秘学,考究的服装,威士忌(or water),香烟,这是剃刀党的顺序(order of focking peaky blinders)。

    这部剧从叙事到镜头到口音到人物塑造都透漏着浓厚的英式风格,和《大西洋海岸》,《教父》,《美国往事》等美式黑帮片不同,对于剧情的安排十分精致,编排感很重,少了一点开放性。主角谢尔比太“主角”了,低沉的嗓音,感觉永远有什么东西扛在肩上,有不为人知的过去和一定要有的心理创伤,不太开玩笑,也不多说话(哪怕是在床上),没有美式黑帮主角那么“free”,那么badass,但一定优雅,古典,而且瞧不起美国人。

    最后一集末尾汤米在阳光灿烂的山上拿着枪,这是全剧最突兀的场景,也是汤米最接近太阳的一次,他的一生都在雾气里,伯明翰的雾气穿过他轻飘飘的灵魂,终于他在一个晴天的早上醒来,抛硬币决定就是今天,喝了一口酒,把那些先他而去的人的照片摆放整齐,最后,把一颗刻着自己名字的子弹装到枪里,那一瞬间我也有种解脱的感觉,从一开始,他就不是活着,是苟延残喘,被命运推着,被一个又一个“i can't die”的理由推着,被爱自己和不爱自己的人推着。我觉得如果这样结束是汤米罪恶,传奇,骄傲的一生最好的结束,他不是好人,他不配死在床上,但他也不是坏人,不该死在小希斯肮脏的街头。但他一定要死,因为真的已经很好了,下一步他只能去战胜历史,但是这是昆汀的《无耻混蛋》,《浴血黑帮》不该这样,也没必要。

    但是这么好的剧,BBC不舍得就这样绝唱,说实话,我也还没看够,所以才有了这个略显牵强的结局。

    第六季一定是最好的一季,不再是之前那种有个大反派,然后汤米排兵布阵干掉他的套路,这一季汤米战胜了自己,塑造了一个“No limitations”的神话。之前出场的人物在这一季是最丰满的,艾达从一个恋爱脑傻白甜变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女主,莉兹从一个小希斯街头的妓女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母亲,妻子;芬恩最终被逐出剃刀党;看起来一直迷迷糊糊的大哥亚瑟,原来一直都让他弟弟赢,汤米步入中年危机,戒酒,戒酒失败,扭曲出了新的形状。

    镜头也变得稳重,大量的长镜头,大远景到近景的摇拍,希区柯克变焦,这一季的镜头非常有存在感,不像之前,只是为了不犯错的为叙事服务。我发现很多非常火的剧越拍越喜欢探索视听语言,可能是有钱了之后有底气挑战观众的审美习惯了?

    我不太期待电影,说实话我不觉得汤米的故事还有什么能讲的,但是第六季埋了大量的伏笔,他私生子,或者小查理?电影可能就不太牵扯汤米了?无所谓,在我心里这部剧已经结束了,汤米扣下了扳机。

    Farewell, Thomas.Shelby

    【详细】
    143211471
  • 行走的影碟机
    2019/8/29 19:57:15
    不论何时何地,都要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9月15日,六篇剧评,更新完毕。


    9月15日,六篇剧评,更新完毕。


    【详细】
    1044851
  • 荼靡荼靡荼靡
    2021/4/26 17:40:27
    “姐弟恋”的重点不是姐弟,而是为什么相恋

    明天终于周二可以再度花钱看超前点播了,只想求芒果tv做个人吧,给我个痛快。搞得我只能又看了一遍26集,再榨一点糖来回味。

    祁晓的妈妈和沈若歆的妈妈,截然不同。

    一个生活能力低下,高压锅也用不来,不会做饭;另一个能把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做饭更是不在话下。

    明天终于周二可以再度花钱看超前点播了,只想求芒果tv做个人吧,给我个痛快。搞得我只能又看了一遍26集,再榨一点糖来回味。

    祁晓的妈妈和沈若歆的妈妈,截然不同。

    一个生活能力低下,高压锅也用不来,不会做饭;另一个能把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做饭更是不在话下。

    两个人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几乎是反着的,虽然两个人都是单亲妈妈。

    但祁晓的母亲,似乎还是个“小姑娘”,而沈若歆的妈妈则要有棱角犀利得多。

    再看两个孩子:

    13505511
  • 土豆养了多
    2022/4/26 17:41:52
    我觉得这剧被低估了

    全剧看完了,没有过度磨皮滤镜很舒服,每个人都在人设里,大家吐槽的无外乎就是男主颜值和剧情缓慢,但是其实光这两点都不至于被说烂剧。总体来看,我仍然愿意鼓励一下,从剧组的细节设计是能看出来用了心的,每个小配角腊梅永寿老爹林翠贾三小姐崔五郎啥的都很可爱丰满,全员演技都不拉胯,副cp也超级好磕!主角团的三观都很正,说理也不枯燥。就是剧情到了后期22集以后确实是有点下滑了,可能是没啥钱了,有点流水账似

    全剧看完了,没有过度磨皮滤镜很舒服,每个人都在人设里,大家吐槽的无外乎就是男主颜值和剧情缓慢,但是其实光这两点都不至于被说烂剧。总体来看,我仍然愿意鼓励一下,从剧组的细节设计是能看出来用了心的,每个小配角腊梅永寿老爹林翠贾三小姐崔五郎啥的都很可爱丰满,全员演技都不拉胯,副cp也超级好磕!主角团的三观都很正,说理也不枯燥。就是剧情到了后期22集以后确实是有点下滑了,可能是没啥钱了,有点流水账似的走剧情没有前面十几集讲的细腻生动,但是总体来看比很多剧都良心。至于麦麸那个点说实话我真没看出来…我看到那段感觉就是为了烘托黑衣人搞笑氛围,何况两对cp都有很细腻的感情戏,我看的时候真的是完全没往那想…可能是有人事先因为各种瓜,对这部戏有反感所以看剧时候是用批评的眼光去看的。

    【详细】
    14360342
  • Estella
    2020/3/16 9:33:43
    艺术-启蒙
    艺术-启蒙 艺术-勇敢 艺术-自我 艺术-他人 艺术-创作 艺术-平凡 艺术-治愈 艺术-追求 艺术-痛苦 艺术-角度 艺术-态度 艺术-表达 艺术-帮助 艺术-色彩 艺术-线条 艺术-几何 艺术-大众 艺术-启蒙 艺术-启发 艺术-唤醒 艺术-形态 艺术-坚持 艺术-尝试 艺术...  
    艺术-启蒙 艺术-勇敢 艺术-自我 艺术-他人 艺术-创作 艺术-平凡 艺术-治愈 艺术-追求 艺术-痛苦 艺术-角度 艺术-态度 艺术-表达 艺术-帮助 艺术-色彩 艺术-线条 艺术-几何 艺术-大众 艺术-启蒙 艺术-启发 艺术-唤醒 艺术-形态 艺术-坚持 艺术-尝试 艺术...  (展开)
    【详细】
    12392226
  • yiyigreen
    2014/12/16 13:44:07
    "我们到底是人还是禽兽?”
         南厅长在死前打电话给吴九卓,问他我们到底是人还是禽兽。而这句话似乎也是对这部电视剧的最好概括。
         整部电视剧是黑色调的,除了一个用以装饰的女主和零星几个女配外,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准确的说,是充满了暴力血腥与扭曲的男性。每个人身上都背负了某种不幸,而这种不幸都把他们都变成了禽兽
         南厅长在死前打电话给吴九卓,问他我们到底是人还是禽兽。而这句话似乎也是对这部电视剧的最好概括。
         整部电视剧是黑色调的,除了一个用以装饰的女主和零星几个女配外,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准确的说,是充满了暴力血腥与扭曲的男性。每个人身上都背负了某种不幸,而这种不幸都把他们都变成了禽兽。吴九卓为女报仇,放出监狱里的“坏家伙”们,用拳头去解决一般人解决不了的悬案难案。效率很高,真的,要是每个警察都这么做,恐怕世间都没有坏人了。可这拳头可以打向坏人,自然也可以打向好人。这成了一个暴力至上的社会。谁的拳头够硬,谁就可以声张他所谓的”正义“。如果这个人的价值观还算正常,倒是可以扫清一些社会的垃圾。万一又是什么自以为是的病态救世主,这个世界又会怎样呢?
         再说到那个检察官,看到杀害妻子的犯人在牢中根本没有任何反省之意,而自己却饱受丧妻之痛,进而怀疑起整个刑罚体系以致整个法律体系。法律,究竟是做什么的?犯人犯了法也只是关进牢里失去自由而已,包吃包住,也没什么痛苦,一点儿也不像是受处罚的。即使是判死刑,也不过头点地就没有了,也没有什么痛苦。这就是法律的作用吗?于是,这个”伟大“的检察官要用自己的法则去惩罚那些罪犯,杀死他们最关心的人,让他们也承受失去至爱的痛苦,这种心灵上的折磨才是真正的折磨,令人生不如死。这就是他杀人的理由,一个活在自己所构建起来的法律体系之中的病态检察官。
          有些道理虽然看上去没错,可我们是人啊!人跟禽兽的区别是人会运用理性方式去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而只知道以暴制暴的是动物世界的准则啊!你杀我我就杀了你或你的家人报仇,整个社会只会处于无尽的杀戮与无序之中,人类更谈何进步!原始社会本没有政府,人类确实是以以牙还牙的方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但这带来的只有血腥与混乱。社会契约的政府进而出现,运用法律约人们的行为,社会因而稳定,人类文明因而得以发展。
          法律或许有时真的不能真正地惩罚犯罪,但正因为有法律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加安心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因为我们是人!
    【详细】
    72501006
  • 夜观风
    2022/2/14 10:55:06
    混沌的混沌行走

    在飞船出生从未见过陆地;为了新的定居地而来;飞船失事,所有队友都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无法理解Viola为什么如此惧怕被人发现,她不应该立即找定居者求救么。而且她的惧怕真的就是那种被抓到会有生命危险的害怕。是被剧透了?

    噪音能被具象化是一个很好的点,用好了是会出彩的,但全片除了开头让人还没反应过来的大蛇,以

    在飞船出生从未见过陆地;为了新的定居地而来;飞船失事,所有队友都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无法理解Viola为什么如此惧怕被人发现,她不应该立即找定居者求救么。而且她的惧怕真的就是那种被抓到会有生命危险的害怕。是被剧透了?

    噪音能被具象化是一个很好的点,用好了是会出彩的,但全片除了开头让人还没反应过来的大蛇,以及村长的栅栏和Ben想出来的Viola外几乎毫无用处。结尾Todd意念出母亲出来控诉的一出戏,脸都快憋红了,谁都看得出来是噪音幻化,结果控制噪音最娴熟的村长居然会被逼的节节后退,这是得心多虚啊。

    移民外星,载人飞船,星际航行。当人们掌握了这个技术,居然在移民的星球靠锄头种地,靠骑马交通。这是移民到了德克萨斯了么。估计观众也很少能看到骑马打激光枪的追逐场面了。背景的交代不清让很多细节看上去会显得荒谬。这帮牛仔必然也是坐飞船来的,而从Viola口中说的星际旅行的时长来说,他们即便不是出生在外星球,也基本上是出生在飞船里,这种做派是怎么来的,看西部片看的么。

    而且既然是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不配备机械设施么,不应该是电子操控么。你是就把这一批人扔这让他们自生自灭,还是作为拓荒者,开发新星球,作为移居点?这帮人靠锄头斧子的生产力,能自给自足已经不错了,根本无法为后续移民做任何基础建设。或许他们根本不是下矿井的矿工,只是矿工带的金丝雀。难怪村长并不希望飞船带来新的移民。

    想做成系列的电影最容易出现第一部整部都是剧情铺垫的情况,背景不清,没有高潮。因此很多大制作,没熬过第一部就扑街了。这个系列估计也差不多。太多的问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例如你脑子里的龌龊事让女人看见觉得挂不住,所以才杀光女人,让自己断了念想么?例如Todd基本上没见过女人,他是怎么知道吻是什么的?

    【详细】
    14217859
  • 张春[阿卡纳]
    2016/2/8 20:34:54
    周星驰已经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导演了
    《美人鱼》值得一看。

    觉得周星驰导演对于演员表演和故事技巧上的把握已经没有瑕疵,他要表达的东西在我看来如此可信和成立,“怎么讲”的问题已经完全轻松流畅地解决,所以可以讨论“讲什么”这种纯粹的高级的问题了。只是他的电影内核越来越悲伤,小朋友真的不宜观看。

    我觉得周星驰的搞笑也不是一般的搞笑了,无论多么癫狂夸张,都是因为此时此景此人才好笑,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场景就毫无意义,但
    《美人鱼》值得一看。

    觉得周星驰导演对于演员表演和故事技巧上的把握已经没有瑕疵,他要表达的东西在我看来如此可信和成立,“怎么讲”的问题已经完全轻松流畅地解决,所以可以讨论“讲什么”这种纯粹的高级的问题了。只是他的电影内核越来越悲伤,小朋友真的不宜观看。

    我觉得周星驰的搞笑也不是一般的搞笑了,无论多么癫狂夸张,都是因为此时此景此人才好笑,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场景就毫无意义,但因为是在这个片里的这个人,所以这些疯子就像真的一样。没有铺梗没有抖包袱,就是直接的好笑。

    ———以下剧透剧透剧透剧透———

    就比如印度歌舞片大家动辄跳起来开始唱歌跳舞,但是因为这些歌舞和人物的个性缺乏联系,所以看多了总会腻和没劲,但是在《美人鱼》里,他们所做出的行为说出的话都是对此人来说合理的。星爷的心中世界是多么疯狂啊。偏偏这个世界自圆其说,触目惊心。

    除了周星驰也没有第二个人敢在大年初一上映这么血腥残忍的电影了吧。这绝对不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就算是我也甚至在途中捂着耳朵闭上眼睛打算冲出影院。不是因为画面吓人,是因为这残忍太真实,我也感到心碎。

    西游降魔篇我不喜欢,长江七号我也不喜欢,回想起来,那两部片子现在感觉是过渡之作,在尝试各种办法和组合去表达世界观。但是在《美人鱼》里,这一切似乎放开了,不再是去表达自己,而是用一个虚构的故事和一些疯狂的人物,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美人鱼》这个故事的结构剧情都非常简单,一句话就可以讲完,技巧上也就是遵循时间线索一直讲,无招胜有招,这让这个电影这个世界明明是虚构的,却比纪录片还真实,真实到最后的 happy ending 一看便知道是假的,知道他因为伤心不吐不快,不得已把这故事讲出来,但讲完以后却更难过了。

    以下想补充一些我很喜欢的细节:


    小美人鱼姗姗的打扮

    姗姗是鱼里最“精明”的一个,最懂人类世界,模仿人的打扮最像。但这也是鱼们的看法,鱼们的集体智慧。这一身白裙子塑料花,是多么的适合她的心性。复古打扮的片很多,奇怪的是,我看到有一些电影里复古打扮,努力复古的道具,反而会让我出戏,会想到他们找这些东西挺费劲的。能看出他们刻意而为之,演员和故事游离于场景,透出现代人的气息。但是这个小人鱼的打扮,一个天真单纯的小女孩试图色诱现代社会时会是什么样,她就是什么样。她打扮得既拙劣又美丽。这是周星驰在自己的市井童年里积累的奇妙智慧,别人要用尽心机才能勉强过关的事,他可以轻易做到。也许他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些景象,所以完全不需要在破碎的记忆中去一一拼凑,浑然天成。


    “我不要钱”

    姗姗当然不要钱,她要钱做什么呢?无论塑造一个多么不贪财的女孩子,都是不够合理的,唯有这样一个人鱼,她真的不在乎钱。邓超说:这个海湾是我的!珊珊说:整个海洋都是我的!拥有海洋的女孩子,和拥有这个女孩的海洋,当然不需要钱,她像海洋一样不需要钱。


    为什么人鱼章鱼们这么真实

    人鱼们拙劣的美人计,根本就谈不上阴谋。而美人计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八爪章鱼哥只是感叹“怎么又失败了呢!要好好想一想!”姗姗为了救邓超活命,斩了章鱼哥的爪子,然后想要自杀,被奶奶打掉刀子。奶奶说:你出于本性想救心爱的人不惜任何代价,这有什么错呢?

    因为是鱼,所以想得更直接。你不得不这样做,我们也不得不死,这是自然的啊。是啊,这有什么错呢?鱼们如此纯真柔弱地承受着命运,但却不因此失去最真的判断,他们迷茫于人类的堕落,不能也不愿从灾难里学习真正的阴谋,更不愿意因为阴谋而彼此惩罚和残杀。

    奶奶也曾被“郑先生”救下,曾经爱过的奶奶无怪无嗔,其他的鱼也一样原谅她。我看到人鱼出场,从来没有觉得它们是人,他们不具备人类实施阴谋的能力,更无法处理复杂的感情。他们是被海洋保护着成为一些会说话的鱼。他们和纪录片《海豚湾》里被屠杀的海豚没有什么分别。所以看到他们被杀戮的一幕,真让我非常难过。因为那对地球生物的残忍和漠视是真的,不是电影。也所以那沉船里不光是人鱼,还有章鱼以及其他,因为这是关于海洋的故事啊。赶走海豚是第一步,下一步不就是填海吗。


    坏人

    其实邓超饰演的坏人,也和鱼差不太多。他不想过穷的日子,想吃一大堆好吃的鸡,当小人鱼说“我是来杀你的“时,他像鱼一样呆的脑瓜,也一样处理不过来,只好说“哎呀”然后拨开那把刀吻上去。两个人一起去吃鸡,因为鸡太好吃了,一个忘了杀人,一个忘了摆谱。这两件事对他们俩原本都那么重要,可是没办法,太单纯了。

    在结局里,小人鱼给邓超一个泡泡,就可以牵着他一起去见识海里的美景。海洋向上岸的有爱的鱼,也敞开了怀抱。真美。


    我觉得周星驰的心里有一个童话的世界,电影就是这两个世界之间的随意门。构成那个世界的证据,跟现实世界是同一个。所以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修改结局,却不能修改答案。他在两个世界里关心着同一类事情,却只能在一个世界里鼓与呼。我想像着这部电影背后的制作者,用怎样哀痛的语气去叙述着,怀着怎样巨大的失望去希望着,所以温柔也好残忍也好,那种共鸣令我如坐针毡。

    但这并不是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电影。邓超的角色为什么会成为那样一个疯狂地需要钱的人呢?因为他所处的世界,钱就是这么有用。遇到任何事情,只要谈个价格就可以摆平,如果足够有钱,连谈都不用谈,直接开出超高的支票就可以。人要依靠周围世界的反应调整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姗姗代表着一个钱没有用的世界。姗姗带着他见识到了钱无用的世界里有什么,他用钱买不到,却能用真情得到的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可以用钱改变世界的人,但还是可以令钱在这个世界上变得没用一些。

    “这两种人都很有力。”我猜周星驰是这样想的。
    【详细】
    77642443
  • 傲然的鱼头
    2018/5/8 8:32:13
    中肯的评论,布景确实用心了,但是……

    密室逃脱老玩家来说句话吧~首先布景对综艺来说已经很好很好了,甚至比有些真正的密室逃脱还要好,但是剧情不行,好的密室逃脱一定要配有好的剧情才出彩,看了两集,确实剧情这方面需要加强,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好。还有就是剧本痕迹有点重,个人表演有点多过,虽然我也很喜欢唐禹哲,但感觉不是很自然,特别是那个夏,从头烦躁到尾啊我也是蛮烦的,吴俊余很可爱但综艺感体力都一般~哎,选人上还是不太行,仅针对一二两期,的

    密室逃脱老玩家来说句话吧~首先布景对综艺来说已经很好很好了,甚至比有些真正的密室逃脱还要好,但是剧情不行,好的密室逃脱一定要配有好的剧情才出彩,看了两集,确实剧情这方面需要加强,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好。还有就是剧本痕迹有点重,个人表演有点多过,虽然我也很喜欢唐禹哲,但感觉不是很自然,特别是那个夏,从头烦躁到尾啊我也是蛮烦的,吴俊余很可爱但综艺感体力都一般~哎,选人上还是不太行,仅针对一二两期,的确不像72都把钱砸在了人上面,但是选新人也要看着选啊,说实话第一期的除了唐和黄……批判的话就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游戏的乐趣性竞争性呢?完不成就恶意破坏道具?怕被追就恶意改变道具?可能是真正的密室逃脱我玩多了,真的很不喜欢破坏道具的做法……乐趣性完全丧失,这是最让我无语的……三星吧~

    【详细】
    9352349
  • 罗宾汉
    2018/8/8 23:32:40
    浮光掠影的叙事没能理性分析出欧洲极右翼思潮萌生的根源
    法国导演劳伦·冈泰在十年前凭借《课室风云》勇夺戛纳金棕榈大奖,风光一时,没想到十年后的这部新片又用回类似的配方,却意外地没能引起太多关注。只能说近年来描述欧洲迷茫青年的影片太多,这部无论在表现手法还是观点,都没呈现出太过尖锐鲜明的内容。导演的作者标签倒是一...  (展开)
    法国导演劳伦·冈泰在十年前凭借《课室风云》勇夺戛纳金棕榈大奖,风光一时,没想到十年后的这部新片又用回类似的配方,却意外地没能引起太多关注。只能说近年来描述欧洲迷茫青年的影片太多,这部无论在表现手法还是观点,都没呈现出太过尖锐鲜明的内容。导演的作者标签倒是一...  (展开)
    【详细】
    9573214
  • 星凡工作室
    2020/10/5 17:12:00
    你还会记得我多久?

    有幸提前两天看了点映,以下为当时看完当时就写的一些感受,与当时很多人跟我说的,泪流满面、特别好有所不同,仅个人表达~

    没看之前爆火的《隐秘的角落》。看之前先吸引我的,是在琅琊榜和伪装者的时候就被其演技所折服的刘敏涛,但现在已经已经妥妥被荣梓杉圈粉了。

    有幸提前两天看了点映,以下为当时看完当时就写的一些感受,与当时很多人跟我说的,泪流满面、特别好有所不同,仅个人表达~

    没看之前爆火的《隐秘的角落》。看之前先吸引我的,是在琅琊榜和伪装者的时候就被其演技所折服的刘敏涛,但现在已经已经妥妥被荣梓杉圈粉了。

    我一直很喜欢慢节奏的娓娓道来,但让旁边观众耍起了手机的原因不是节奏,而是前半段的拼凑感很强,一直到主角第一次出院前,剪辑都给我一种强烈的混乱感,情节转换的也很突然~

    大量的哭戏,的确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我座位后的大姐就哭的一塌糊涂。但大部分人感受到的,应该是向上的力量,而不是部分有些刻意强加的泪点。

    “生硬得像是在演戏”。但也有让我情绪上涌,触动到我的。一次是在王新阳剃光头的那场戏,并不是前面的王新阳和母亲的情绪爆发,而是在门外听到争吵的父亲进门说:“看爸爸给你买的按摩仪,打折买的!按背颈还能按腿…”然后王新阳抱着哭起来。另一次,是在决定卖房子那里,轻轻的表演和台词反而真实,让我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更能引起的是共情,如果身边有过类似的情况,往往会从头哭到尾,这一点在映后分享上大家都说的亲身经历就可以看出来。

    不得不说徐敏涛把握情绪的演技是真的了得,特别是在准备服药自杀和在医院的崩溃那两场戏,但后者那场被医生的几句不带有任何感情像是复制粘贴一样的“一定会尽力”严重干扰。有些刻意和不真实,可能是因为我学医的关系,有关医生的许多场景看得我直尴尬。(专业性错误就不谈了,但我现在依然觉得他们口罩戴反了!我一度怀疑是不是一直都是我戴错了,因为他们全都是这样的…)

    也许青春片不可避免的理想化,是推动故事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吧。

    比较起来,父母就显得真实的多,卖车卖房,辞职崩溃。

    一面让彼此坚强,转头就泪流不止。

    就像在王新阳只听了一半“再生一个”时,我原以为会戏剧处理与母亲的冲突,意外的却是王新阳已经帮妹妹想好了名字,这是泪点也是笑点。

    现实的再生一个,理想的温暖幸福。

    跟刘敏涛和谭凯相比较起来,荣梓杉的表演虽很棒,但还是有进步空间,毕竟too young to die。几位小主角也是如此,台词太生硬,也许是导演故意的,毕竟他们本就是初中生或是更小的年纪。

    该片挺好的呼吁大家关注儿童型白血病。这是15岁以下儿童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男孩多于女孩,多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治愈率达到90%以上,但别的类型相对治愈率较低,男主应该就是少见的类型。

    疾病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梦想,对于家庭都表达的很好,但对于自己和生命浮于表面,没有过深的思考,仅表现在为数不多的和键盘手之间的对话和冲突上,全篇也仅仅停留在反复提及的“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说了很多不足,但我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好在故事很完整~不仅泪点,笑点也很多,不拘于狗血形式,细节表现也很多,喜欢阳台上大量蓝白绿色的青春气息,一家三口在一起暖黄、洋红的温暖幸福,“月球”转动和停止的暗示。 喜欢小女主的故事情节都有些特别。虽然明显猜得出来,但我依旧很喜欢,喜欢好几次分享耳机时的无声,喜欢含蓄但又明显的感情,喜欢青涩又中二的青春。(我忘记女孩的网名了,没想到啥意思)

    “你还会记得我多久?”

    (沉默)

    每次延长了两个小时人生后,我评价一部电影真实的心理感受,往往感性,且无法具体说明,是一种感受。 好坏之分的标准,成了在字幕滚动、灯光亮起时,内心是否多了一些平静,脚步是否更加坚定。

    【详细】
  • 128951888
  • 落落的风
    2020/9/17 15:23:07
    看似漏洞百出,实则故意为之——还不错的悬疑片

    写在前面:

    悬疑片相比其他题材的电影,往往有更高的受众门槛。

    对于悬疑电影的受众,个人将其划分为4个层次(以下表述以一部中等悬疑的电影为参照,仅代表个人观点)。

    写在前面:

    悬疑片相比其他题材的电影,往往有更高的受众门槛。

    对于悬疑电影的受众,个人将其划分为4个层次(以下表述以一部中等悬疑的电影为参照,仅代表个人观点)。

    门外汉:基本看不懂,即使看剧透、看解析,也还是不懂。对悬疑片一般敬而远之。观影动机可能是陪别人去。

    小白:只要导演不是太故弄玄虚,看完全片朦朦胧胧能懂。对悬疑片抱有一些好奇心。观影动机一般是随大流,听说不错就去看看。

    老手:一边看一边猜,往往能提前猜到结局。对悬疑片比较偏爱。观影动机一般是带着浓重的兴趣去搜罗、去观看、去预测、去理解。

    发烧友:一遍一遍的看,找细节,理逻辑,跟不同观点的人大开口水仗,即使是导演故意挖的坑,也要强行去给出个解释。对悬疑片极度偏执。观影动机很多是为了深度解析。

    因为其难懂,对于悬疑电影的评价,不同层次的受众也会做出不同评价。


    【详细】
    12868741
  • 电影大指南
    2019/9/20 16:36:17
    上一个这么飒的姑娘,叫章子怡!

    以前有句老话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做艺人,做演员,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事,需要真拼命真努力才能得到认可。

    比如称得上国际巨星华人演员,不管是成龙李连杰还是周润发,打戏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止男演员,女演员只要想混迹好莱坞,打戏都成了“标配”。

    巩俐、杨紫琼、章子怡……这几位在好莱坞有代表作的华人女星,哪个不是以“打女”的形象示人?

    <

    以前有句老话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做艺人,做演员,其实是一件挺辛苦的事,需要真拼命真努力才能得到认可。

    比如称得上国际巨星华人演员,不管是成龙李连杰还是周润发,打戏都是必不可少的。不止男演员,女演员只要想混迹好莱坞,打戏都成了“标配”。

    巩俐、杨紫琼、章子怡……这几位在好莱坞有代表作的华人女星,哪个不是以“打女”的形象示人?

    英国著名杂志《卫报》评选出的21世纪100部最佳电影中,便有杨紫琼和章子怡主演的动作片《卧虎藏龙》。

    电影里章子怡扮演的玉娇龙与“邦女郎”杨紫琼一段飞檐走壁的追逐戏,还有一段在土楼里的十八般兵器对决的戏份,都堪称女演员动作戏中的巅峰。

    而章子怡和周润发在竹林中的追逐戏更是满满的古风,意境唯美,造型更是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可见,她们能够得到国际的认可,蜚声海内外,都是靠自己一拳一脚拼出来的。

    10517595
  • 蛋挞王子
    2022/10/21 12:43:39
    经典永留存

    为什么在老外眼中只记得中国的功夫片?因为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就可以拍摄出名垂青史的功夫片。电影的魅力让刘家辉、惠英红、王龙威等一众功夫明星的辉煌影像永远留在了80年代。

    作为邵氏电影的经典,剧情的瑕疵丝毫不影响武打场面的精彩。硬桥硬马,一招一式,拳拳到肉的武打风格铸就了那个时代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为什么在老外眼中只记得中国的功夫片?因为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就可以拍摄出名垂青史的功夫片。电影的魅力让刘家辉、惠英红、王龙威等一众功夫明星的辉煌影像永远留在了80年代。

    作为邵氏电影的经典,剧情的瑕疵丝毫不影响武打场面的精彩。硬桥硬马,一招一式,拳拳到肉的武打风格铸就了那个时代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详细】
  • 14717201
  • 竹子
    2022/3/24 17:30:16
    尽情去爱,尽情去痛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真的太爱这部剧了。看前两季的时候可能感受到的仅仅是一部丧剧,以及一些荒诞的黑色喜剧,充斥着Tony对亡妻的深深的爱。可是看完最终季,感觉整个故事一下子升华了一个高度。众生皆苦,可每个人都被生活抚慰到了。 Tony不能算走出来了吧,他没有move to next one,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我真的太爱这部剧了。看前两季的时候可能感受到的仅仅是一部丧剧,以及一些荒诞的黑色喜剧,充斥着Tony对亡妻的深深的爱。可是看完最终季,感觉整个故事一下子升华了一个高度。众生皆苦,可每个人都被生活抚慰到了。 Tony不能算走出来了吧,他没有move to next one,他继续深深...  (展开)
    【详细】
    14296265
  • Parker Li
    2017/10/12 1:18:45
    从圣鹿之死引发的希腊诡异浪潮介绍
    是一篇日记的复制粘贴,链接都在这里,也就不重新链接了:https://www.douban.com/note/639757684/

    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昨天在VIFF 2017(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是一篇日记的复制粘贴,链接都在这里,也就不重新链接了:https://www.douban.com/note/639757684/

    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昨天在VIFF 2017(Vancouv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17)看了欧格斯·兰斯莫斯 (Yorgos Lanthimos)的新作“圣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作品质量暂且放在一边,这部作品继续延续了导演的希腊诡异浪潮(Greek Weird Wave)风格。但这个浪潮的概念,虽然屡屡在报刊杂志和访谈中提到,但仍然是一个较为新奇基础不牢的概念。在和教授讨论后,暂且总结评论如下。希望有所帮助裨益。

    如若未有特殊说明,所有电影链接都关联到相关豆瓣网页。所有概念都请以英文为准,中文翻译是自翻(没有找到相关中文可靠资料,影评文章提法不算)。

    这个概念的发起人是几位影评人,第一次较大规模放在主流观众视野之下是来自Steve Rose在卫报(the guardian)上的文章“Attenberg, Dogtooth and the weird wave of Greek cinema”。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可能的原因(金融危机等)但并没有加以深入分析,提到了相关人物阿锡娜·瑞秋·特桑阿里 (Athina Rachel Tsangari)和兰斯莫斯。提到了相关作品,诸如狗牙 (Κυν?δοντα? ,2009),艾登堡 (Attenberg ,2010),以及不那么weird的巨型慕沙卡的攻击 (I epithesi tou gigantiaiou mousaka,1999)。在文章发表之后可以归为到这个浪潮的还有备受赞誉的龙虾(the lobster,2015)。

    因为其起源和原因实在过于模糊定型。所以现在的讨论主要集中两点。

    Alienated Protagonists 疏离/边缘主角
    这种疏离感一方面体现在其身份设定,一方面体现在其表达方式。身份设定和电影的环境设定有关,而表达方式的疏离则是导演的特殊的美学体现。有些人尝试把这种方式和布列松的“模特”概念链接起来。个人认为两者虽有共性(比如尽量压制表情的表达,简化的动作行为等)但差异很大。布列松的概念有很强烈的理论基础和展现方式。布列松强调极简,“遵从人的自然,而不要求它更易触摸”。他认为思维是虚假欺骗的,而相关的表情等也是非真实的,是受困于自身的习惯。他强调忘记自己的意志和思考方式,接受导演对于动作的安排。只表现动作,而其他的,留给观众吧。经典作品有驴子巴特萨 (Au hasard Balthazar,1966), 穆谢特 (Mouchette,1967)等。
    而“浪潮”中的表现则更像是为了符合电影的设定而进行的特殊表达。其中的疏离感也是分散不连贯的。比如在圣鹿之死中,有时情节抛弃情绪只强调动作和故事的进展,但有时又能明显感受到情绪(比如结尾射杀和慢镜的一家三人和少年偶遇)。这种不连贯性让作品处于一种分裂状态,而这种状态到底是刻意为之还是偶然,在现在的作品基数上,只能说一半一半吧。一方面用情绪服务主题,一方面又尝试抛弃情绪,虽然有这种不时的对立,但整体而言,给人的感官还是克制的压制情绪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台词搞笑甚至absurd,情绪脱离的问题。

    Unreal Setting 非真实/奇艺背景设定
    电影的故事一般都发生在一个奇妙的设置背景下,在不同的电影中会有不同的延伸,比如反乌托邦(龙虾),希腊悲剧的现代化表达(圣鹿之死),集权具体化(狗牙)。这种设置的共性就是非真实性。其中的逻辑表达被刻意忽略,导演也没有去解释分析类似世界观的构成肌理。这种背景设定是为了突出服务特定的主题,而观众也没有去纠结其合理性而直接深入到了背后的命题思考。当然,特点都是相互链接的。比如布景的视听美学会影响到非真实setting背景的“可信性”;主角的疏离情绪更能跳脱表情行为等桎梏而直接表达情感内核。而在非真实背景设定下,主要出现的就是前文提到的有时的absurd对话和刻意营造的瘆人气氛(haunting)。这种营造方式主要是通过灯光颜色等设计而营造出的。有时也体现在一些奇怪的动作表达(例,圣鹿之死中情爱之前的裸体平躺)。另一重要推手就是配乐。瘆人甚至惊悚,这也联系到诡异的机位。当然,主要都是为了表达一种非真实的背景设定。而如何把握非真实和真实之间的界限,或者很多人喜欢的“隐喻”提法,可以说是这个浪潮的一大特点。

    此概念暂时还仅仅停留在一定的报刊杂志上,相关的学术研究分析较少。一是因为时间限制的原因。但个人认为,更重大的原因是这个所谓的浪潮缺乏一定的根基:理论根基和影响根基。现在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对于视听语言相关方面的总结(generalization)的阶段,连解释(interpretation)还没有,更无从谈起背后的逻辑(logic)分析和影响(influence)变革(reform)了。可能原因除了时间限制外,还有可能是希腊国家的电影影响较小(相对于其他),而现在暂时还无法跳脱导演化,风格化,作者化(quote from the prof “I do not like the term Film d'auteur in this context. I think it is an overstatement, at least at the current stage.")的讨论而上升到理论层面。相关导演旗手也没有作出足够明确的表态和理论分析。而作为分析学者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相关电影的基数太小,而涵盖的话题命题又相对杂论。但作为一个仅仅6年(从Rose文章起)的提法,现在的讨论热度和接受度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如果想从字面上的浪潮变成真正影响产业的实质浪潮,那还差的太多太远。

    (待补充)
    【详细】
    88602563
  • 野崎君和佐仓
    2021/5/29 19:23:33
    褪去那层名为罗大佑的谎言,这就是在风雨飘摇困境中两个平凡人的相爱。

    当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那首《遇见最美的你》,是网易云主页上推荐的电影歌曲,看到宣传海报的时候我的心底生出一丝好奇,就去搜了电影名,那个时候是电影上映之前,我看了预告片,以为又是一个同李焕英一样穿越过去帮母亲圆梦的故事,最近穿越题材层出不穷,但里面罗大佑这个缘由令我觉得新鲜,再加上里面热闹的场面,感觉还不错,还有就是里面

    当初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那首《遇见最美的你》,是网易云主页上推荐的电影歌曲,看到宣传海报的时候我的心底生出一丝好奇,就去搜了电影名,那个时候是电影上映之前,我看了预告片,以为又是一个同李焕英一样穿越过去帮母亲圆梦的故事,最近穿越题材层出不穷,但里面罗大佑这个缘由令我觉得新鲜,再加上里面热闹的场面,感觉还不错,还有就是里面年轻的周冬雨和魏晨惊艳到了我。

    到了电影院,我是提前十五分钟进去的,就只有我一个人,电影开场后才陆陆续续地来了四个人。

    整个偌大的电影席,只有我们五个人。

    在我看到电影的前二十分钟时,我就意识到这部电影肯定不行了,缺点太过于致命和严重,我仔细看了现代部分四个人的对话部分,尤其是盛一伦的台词,简直是惨不忍睹,不知所云,听起来刺耳难受。

    但这部电影做得很好的一点是,它把悬念隐藏得很好,所有出其不意、富有想象力的部分都放在了九十年代,这让我坚持了下去。

    但很显然有一对情侣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在开场二十分钟后就默默地走了出去。

    若是评价这部电影是恰钱烂片也不恰当,整个故事的核心问题是,妈妈爱的那个男人究竟是不是罗大佑,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把握住了整个故事的命脉所在,因为一个纯真少女的误会而引发的一段浪漫爱情是整部电影最高光的部分。其中的创造力和新意,以及对台词场景的打磨,完全值得八分以上的评价,可以明显看出来,导演在这一块儿下了心思,这使整部电影变得挺拔立体,给人的内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在我看来,最真挚的情感往往是能打败那些华丽的镜头,永远帅气幽默的话语的,因为它是人体中永恒运转不息的逻辑体系。《迷妹罗曼史》讲的是一个最简单的故事,一个罗大佑的迷妹爱上了一个在舞厅翻唱罗大佑的普通男孩,一直以为他就是真正的罗大佑,直到他们再次相见。

    假扮罗大佑的叶伟军出狱后为什么没有找高蓓?因为他的自卑,不翻唱罗大佑的歌,他不过是一个籍籍无名不得志的驻场歌手,就像《遇见最美的你》这首歌里唱的“少了自卑,相爱很平凡。”褪去那层名为罗大佑的谎言,这就是在风雨飘摇困境中两个平凡人的相爱。

    高蓓真的在意叶伟军是不是真的罗大佑吗?有一个细节,两人到竹林避雨,听到高蓓说为了去看自己唱歌辞了工作,叶伟军的笑意慢慢淡了下来,然后拿下了那顶为了模仿罗大佑而戴上的假发。这时高蓓看向他,面对他脸上的不安忐忑,突然咯咯咯地笑起来,说我知道,你们明星台上台下不一样的。这里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叶伟军这里想说:我不是罗大佑,不值得你这样不顾一切地喜欢我;而高蓓这里想说:即便你没有罗大佑这层光环,我也一样喜欢你。

    还有作为一个女生而言,魏晨饰演的叶伟军真的太苏太撩了,不管是逛街时将周冬雨整个搂在怀里脸上挂着坏坏的漫不经心的笑,在工作室抱着吉他笑着应和高蓓即兴的钢琴弹奏,自己原创歌曲被拒绝最落拓失意时也温柔地满足高蓓想要举办演出的要求。这是一个多么温柔善良,带着灰蓝色忧郁感,令人心动不已的男人呀。

    总而言之,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如果有人觉得不值得,那也是理所应当,可以在电影下线后去看剪辑版的。

    【详细】
    135771520
  • storetjuvclyde
    2022/10/2 14:55:43
    不老神鸡

    这大概比同喜欢用广角镜头的法兰西特派更应当称为献给报业的一封情书

    正片结束在成为将军的皮埃尔办公室 侧拍左面皮埃尔 右面德雷福斯 同样的侧面始在学校德雷福斯喊住皮埃尔争论分数太低 一个背景梦幻般的光度 一个星星点点忙碌的几人

    德雷福斯接受了赦免 是出乎皮埃尔预料的 可他是犹太

    这大概比同喜欢用广角镜头的法兰西特派更应当称为献给报业的一封情书

    正片结束在成为将军的皮埃尔办公室 侧拍左面皮埃尔 右面德雷福斯 同样的侧面始在学校德雷福斯喊住皮埃尔争论分数太低 一个背景梦幻般的光度 一个星星点点忙碌的几人

    德雷福斯接受了赦免 是出乎皮埃尔预料的 可他是犹太人 犹太人能屈能伸的传统 早在各大导演手下都表现出来 因而他七年后又提起上诉

    且他为分数 为升官 每一点都想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十分“向上”

    而艾斯特哈其又是真的叛国吗 我想不好讲 但可以确定他是切实为利益想爬升者

    最后的开头透过望远镜所看的静帧 颜色变暗 明度变低 取景框不断变小 一堆卸下的荣誉 揉碎的尊严 污蔑的判决 终至一切不再存在 波兰斯基透过一个别人之口控诉军队 政府 呈现不公的愚昧的人民 而别人本身只是出于自己的良知 出于对正义与神圣的追求 出于自由意志 影片结束在德雷福斯请求把自己入狱的年月也算作任职期间来升官 面前的“别人”皮埃尔拒绝了 十分呼应前方所讲他对犹太人的态度 所以即使是帮波兰斯基控诉之人 也反是对犹太人有偏见的

    皮埃尔两次开窗不成功 让我觉得桑前任上校是担心受到窗外的枪击 后来皮埃尔被撤销指控住到家中 也就是拉伯利受到枪击的早晨 皮埃尔醒来 打开了自己的窗 那刻我觉得他很有可能被枪击 且说到枪击 调查艾斯特哈其时 从舞厅皮埃尔和情报员出来 两人待在巷子讲话 景深解手的人也让我怀疑是枪手

    波兰斯基用了几乎是履历中最极暗的照明 连家具都不多做亮丽陈设与布光 有好多处镜头人物的单边或两个人中间的景深都空了很大位置 留有危险屏息凝神般将要出现的空间 波波长这么用 唐人街还是钢琴家还是某部

    太冷峻了 所有的感情调和只在莫尼埃对皮埃尔的感情上 而莫尼埃又是塞尼耶演的 她离了婚 又没有选择和皮埃尔结婚 而保有双方自由状态的交往才是最好的的说辞 一切都那么可以咂摸

    观感特别苔丝 只是一封是情书 一封是控诉 镜头不带再多情感 不愿任何长久停留

    来看波波客串 一瞥而过的人生一般 出场谢幕

    146811269
  • 做事不能设假设
    2015/6/17 19:11:14
    有意思 喜剧还是香港的传统优势
    有意思 喜剧还是香港的传统优势,徐家两兄弟的搞笑路线多年不见了。
    许冠文:许氏兄弟中的老大。中国香港电影演员、导演。广东番禺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系。1968年进入香港电视台主持校际问答比赛节目。1971年与弟弟许冠杰主持并主演《双星报喜》节目,大受欢迎。1972年为导演李翰祥赏识,邀请他加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演喜剧片《大军阀》,一举成名。继而主演《一乐也》等影片,成为香港著名喜
    有意思 喜剧还是香港的传统优势,徐家两兄弟的搞笑路线多年不见了。
    许冠文:许氏兄弟中的老大。中国香港电影演员、导演。广东番禺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系。1968年进入香港电视台主持校际问答比赛节目。1971年与弟弟许冠杰主持并主演《双星报喜》节目,大受欢迎。1972年为导演李翰祥赏识,邀请他加入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演喜剧片《大军阀》,一举成名。继而主演《一乐也》等影片,成为香港著名喜剧演员之一。

    许冠英:许氏兄弟老三,声称只有一首歌的老三许冠英在很多电影中扮演的大都是被欺负或者是插科打诨的角色,甚至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其实是四兄弟中的陪衬品,几兄弟中,只有自己的基因出了问题,天生就是一个配角。”但是只有看透了名利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说法,或许和其他几个兄弟比起来,他的外表是最不起眼的,但是许冠杰的一首《无情夜冷风》便是许冠英所作,歌词仿如一首五言律诗,在吉他的轻捻里展开,带着一些现代的气氛,既琅琅上口,又通俗易懂,显示出作者在歌词写作上的功力。

    许冠杰:被称为“一代宗师”、香港粤语歌开山鼻祖的许冠杰把粤语歌从登不了台面的“乡下人”地位提升到登堂入室的地位,对香港乐坛贡献颇多。1961年入读圣芳济中学,开始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他的歌曲调容易上口,歌词贴近生活,因此非常受香港歌迷喜爱。
    【详细】
    7502569
  • 风岚枫
    2018/7/5 2:35:52
    个人感觉李连杰最佳打斗片,现代的。

    说实话,李连杰拍的动作片里,这一部是我最喜欢的。而且,里面还有刘青云。刘青云这位演员在我印象中是演技最好的演员之一。呆佬拜寿中,从傻笑,到不笑,光一个简单的,表情变化。瞬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气质。光这个演技就把我给征服了。李连杰的身手加上刘青云的演技。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这种片子?当然,里面有些剧情还是蛮值得吐槽的。比如说坏人角色那种,因为坏人,所以坏人那种感觉吧。剧情没有什么很大的悬疑。亮点

    说实话,李连杰拍的动作片里,这一部是我最喜欢的。而且,里面还有刘青云。刘青云这位演员在我印象中是演技最好的演员之一。呆佬拜寿中,从傻笑,到不笑,光一个简单的,表情变化。瞬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气质。光这个演技就把我给征服了。李连杰的身手加上刘青云的演技。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这种片子?当然,里面有些剧情还是蛮值得吐槽的。比如说坏人角色那种,因为坏人,所以坏人那种感觉吧。剧情没有什么很大的悬疑。亮点是打斗,做的很华丽,很漂亮,很刺激。刘青云和李连杰的对手戏那种,英雄惜英雄。那种男人之间的友情。居然也能很感人。对了,忘记说女主角是莫文蔚。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个女人好丑。至少谈不上漂亮。不过这里面演的戏码还算可以的。如果影响不上啊,反正他也就是在我眼里,不过是个配角。总的感觉吧,这个剧情有点二,太过简单了。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地方。但是当娱乐片看看的话还是可以的。反正我个人很喜欢李连杰的这部片子。

    【详细】
    9487404
  • gabay
    2021/9/6 1:15:02
    谁能给我一个看完的理由?

    看了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差点被日本人杀了,枪口下被俄国人救了,归途误入日本基地,边打边退只剩两个俄兵和自己,路上抓住一个日本女孩,让她带路,结果带领他们仨走到雷区炸死了一名俄军,就在动手杀日本女孩的时候又回忆起自己老娘被日本人残忍杀害,本以为要一刀结果了日本女孩,结果哭的下不了手,其实如果把她放了是死是活随她去吧,这也能将就理解,咱们是人,杀个小女孩可能下不了手。可就在他自己说包袱里

    看了三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自己差点被日本人杀了,枪口下被俄国人救了,归途误入日本基地,边打边退只剩两个俄兵和自己,路上抓住一个日本女孩,让她带路,结果带领他们仨走到雷区炸死了一名俄军,就在动手杀日本女孩的时候又回忆起自己老娘被日本人残忍杀害,本以为要一刀结果了日本女孩,结果哭的下不了手,其实如果把她放了是死是活随她去吧,这也能将就理解,咱们是人,杀个小女孩可能下不了手。可就在他自己说包袱里的干粮只够他和俄国女兵吃,不够三个人吃的时候,还是把女孩带着一起走,把吃的再分给她点。看到这我裂开了,菩萨,活菩萨,这就是人道主义?这就是反战?后面的剧情我不知道有没有反转,反正看到这给我气的。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你们觉得合理吗?是我太残忍了?是还是我没有仁慈的心?哪位看完的朋友给解释解释,到底我错在哪儿了

    【详细】
    1384835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