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看《回光奏鸣曲》的原因,仅仅是陈湘琪在2014年的金马奖凭借此片击败了《归来》里的巩俐。所以不带任何预期地看了这个片子,虽不完美,但它带来的惊喜却足以让我期待钱翔导演(《蓝色大门》摄影师,导演作品目前只有两部长片一部短片)的下一部。《回光奏鸣曲》并不是一部歌舞片,它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可以对位到许鞍华的《女人四十》,两部电影集中展现中年一个女性所面对的人生困境,而后者采用了类型片形式和戏剧
起初看《回光奏鸣曲》的原因,仅仅是陈湘琪在2014年的金马奖凭借此片击败了《归来》里的巩俐。所以不带任何预期地看了这个片子,虽不完美,但它带来的惊喜却足以让我期待钱翔导演(《蓝色大门》摄影师,导演作品目前只有两部长片一部短片)的下一部。《回光奏鸣曲》并不是一部歌舞片,它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可以对位到许鞍华的《女人四十》,两部电影集中展现中年一个女性所面对的人生困境,而后者采用了类型片形式和戏剧化的手法演绎了人生的温存和悲凉;《回光奏鸣曲》则截然相反,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处,高度专注的人物状态和极度私人的作者表达让它显得缓慢但是不闷,所谓专注,通俗来说就是视角的统一性,具体体现为每一场戏都保证了主角阿玲视角的存在。这种统一性必然会带来其它人物的信息交代不完整:女儿和阿玲的矛盾、阿玲的丈夫在上海的经历、受眼伤的男病人发生的意外以及他为什么没有亲人看护?这些问题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它们存在的本身都是合理的,就像现实中我们也未必能弄清每件事的缘由,并且它们也达到了丰富主角阿玲的效果。假设诸多旁枝末节都得以一一呈现,观众对于主人公的情感则会产生断裂,再加上这么慢的节奏,如果不能沉浸,一定会感到沉闷无比,看不进去。而关于视角,全片采取了三种视角:客观视角、主观视角和偷窥视角,一般类型片都以客观视角为主体,而本片很少的客观视角仅仅用于必要的服务叙事,而大量的主观镜头使观众与角色共情并且和镜头的晃动形成风格上的互动。偷窥视角基本集中在室内,而室内场景表现阿玲和自己独处的状态,这是非常个人和私密的,所以这个时候导演强调了摄影机的存在和观众作为窥视者的存在。阿玲的所有困境在前30分钟全部交代给了观众:和女儿的隔阂、在上海的丈夫永远打不通的电话、住院的婆婆、下岗面临失业(这场戏是唯一有点拔高主题的地方)等等,这些困境被外化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家里的门,这个表意非常明显,但它对于主题十分重要所以不能不提。门一共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女儿离家,这一场铺垫了门容易卡住打不开的客观设定,阿玲无法打开门正在打电话叫人时,女儿连推带踢地还是打开了,接着镜头切到门外远处一栋相对的楼(偷窥视角),远景拍阿玲疑惑地关上门。第二次出现是阿玲化了妆,穿上了花哨的裙子,踩上了高跟鞋出门(心态好转),这个时候视角跟门第一次出现是同一个机位,不同的是门顺利地打开了,由此可知,门确实是阿玲内心状态的隐喻。然而这场戏之后出现了本片的一大问题:阿玲看到快餐店里的女儿和其男友,这里的过分巧合和戏剧感是跟全片现实主义基调不相符的,如果出现在其他地方还只能算是小瑕疵,但是这场戏是直接推动剧情的重要转折的,以这样一种草率的方式强行扭转是有点难以接受的。回到第三次门的出现,也是全片的高潮,这里构图是比较对称的,门边上的墙角处于视觉中心,以一个稍高的角度拍阿玲拼命想打开门,但就是无法突破,这个构图强调了无力和弱势,一阵努力之后阿玲跪倒在地开始哭泣,镜头开始晃动,强调不安和失衡,并和整体技法达到统一。当门最终被打开,暗示阿玲走出心灵危机,镜头又切到门外远景,影片结束。当然片中符号叙事也不止此一处,同样有之前毛巾和口罩的隐喻。戛然而止的结局虽然在情绪连贯上恰到好处,但却暴露了和先前文本的一处断裂,即舞蹈的大量铺垫,阿玲无意看到同事跳舞、受到影响对舞蹈产生兴趣、在家独自练习以及打扮好自己出门(应该是要跳舞),只是这里由于意外看到女儿,这条线顺势就断掉了,这么多的铺垫观众必然会对结局产生关于舞蹈情节的期待,况且还有时不时响起的那段主旋律(有时是剧情内声音,有时是配乐),然而这个期待到最后并没有得到满足。导演有意识地减少对白,重点想要表现阿玲的内心戏,这就要非常仰赖视听语言。像有一场医院的戏,阿玲缺乏自信面对眼疾康复的男人,她从靠窗的病床走向门口,背向窗户有一段纠结和挣扎,这时前景没有任何光源,而背景只有窗外的自然光,仅映出阿玲的轮廓而看不到她的表情,突出她的抵触情绪和不自信。但导演对视听的掌控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娴熟,尤其是音效,很明显他很想突出声音表现人物的内心状态,但却忽略了空间逻辑,比如说明明是一个远景,但阿玲咽水的声音被刻意放到很大,这就让人非常容易出戏。总的来说,钱翔导演是不够老练,但是可见诚意,没有给人一种浮躁之感,这也是台湾电影一直以来优于大陆电影的一点,所以在充满快节奏的21世纪,如此私人和舒缓的电影真的不多了。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
近日,由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投资制作的两部作品悄然上线,它们都和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电影之一”的《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有关:一部是他的遗作《风的另一边》(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另一部则是讲述威尔斯创作这部作品背后故事的纪录片《死后被爱》,后者由摩根·内维尔执导,此人也是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离巨星二十英尺》的导演。
两部作品早在今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就已放映,但在国内似乎并未收获太多关注。这也正常,奥逊·威尔斯经常性地被遗忘,或者说,他一直被无数人提及,与此同时一直被所有人忽略。《死后被爱》讲述的就是这个问题,而用威尔斯自己的话说,这就是“《公民凯恩》的诅咒”。
由于威尔斯生前并未完成《风的另一边》最终的剪辑工作,所以这回网飞放出的,其实是该片当时的制片人连同一系列专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根据威尔斯留下的备忘录和一段粗剪完成的片段制作而成的完整长片。应该说,最终的成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奥逊·威尔斯的意图,但它依旧给观众留下了太多幻想的余地——即使40年后的今天,《风的另一边》还是没有过时,正如奥逊·威尔斯的所有作品一样,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超越了现在这个时代,以后的时代,犹未可知。
奥逊·威尔斯为什么没有完成《风的另一边》?这或许本不该成为一个问题,毕竟历史上有太多导演都没完成他们的遗作。但对威尔斯说,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也关乎他的一生,关乎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么简单——因为没钱——而这背后牵扯出来的“好莱坞恩怨”,却又极为琐碎复杂。
如果说奥逊·威尔斯的一生有什么悲剧,那一定是他从导演生涯开始就几乎没有拿到过足够的钱进行拍摄。哪怕是在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后的晚宴上,威尔斯也并没有为《风的另一边》筹到哪怕一分钱:事实上,他在晚宴上为筹钱播放的影片片段很有可能惹毛了一些业内人士,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在讽刺他的好莱坞同行:片中每一个角色几乎都有现实对应,而整场晚宴又像极了片中的一个场景。这部影片,连带他一生中对资本的控诉、他“票房毒药”的坏名声……种种问题结合在一起,让他永远无法获得财力上的支持,而且时常遭遇“剪刀手”,以至于他最伟大的几部作品几乎都无法以其本意呈现。
讽刺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就在奥逊·威尔斯被他遗作的制作经费搞得焦头烂额之时,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电影天皇”、一度因筹集不到资金而试图自杀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却变成美国一众新好莱坞电影导演的“香饽饽”(真正凭借莎士比亚作品获得金棕榈的其实是奥逊·威尔斯)。从弗朗西斯·科波拉到乔治·卢卡斯,几乎当时最有名气的几位导演都对黑泽明推崇备至;他们参与制片的《影子武士》(1980)甫一面世,就在全世界获得了追捧,一举拿下当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而此时,距离奥逊·威尔斯因为投资方,即伊朗某皇室成员被革命推翻而失去对《风的另一边》全部素材的控制权已经过去一年,离他去世也只剩下五年时间。
当然,新好莱坞电影的中坚和旗手也不是完全忽视奥逊·威尔斯,但相比黑泽明,威尔斯获得的那点支持几乎可以说是施舍:比如他本来有机会参与到科波拉的《教父》、《现代启示录》中——请注意,科波拉不是想要为他寻找财力支持,让他拍摄自己的影片,而是让他出演主角,且最终还被马龙·白兰度两度取代。
时也运也。奥逊·威尔斯,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创作者之一,最终只能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中度过他的余生。直到2014年,被雪藏许久的《风的另一边》的素材才得以重见天日。
终其一生,奥逊·威尔斯都无法被好莱坞完全接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好莱坞各大制片厂积累了不太好的名声。
最早与奥逊·威尔斯签订合同的电影制片厂雷电华对奥逊·威尔斯的才能明显估计不足。1941年,与威尔斯同在雷电华旗下的希区柯克拍出了质量平平的《史密斯夫妇》和《深闺疑云》,两部电影足以让公司稳赚不亏。然而他们死活也没有想到,威尔斯在同一年交出的作品就是那部放在22世纪仍然不会过时的《公民凯恩》,一年之后他又拍出了《伟大的安巴逊》。尽管后者当时已经被制片厂出于票房考虑重剪得面目全非,观众仍然不买账,雷电华也因此损失了一笔巨款。
相比起来,同样被称为电影大师的英格玛·伯格曼中前期创作一直采用传统且大众化的线性叙事结构,从《夏夜的微笑》到《婚姻生活》,虽然影片的调性不同,但叙事的方式大同小异,对观众来说可谓友好至极。伯格曼真正的转型之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出现,而那时不管是观众还是评论人,都已经有了充足的美学准备。奥逊·威尔斯则不然。他从处女作开始就完全不使用线性叙事结构,景深镜头赋予观众的自主性,眼花缭乱的机位、极不稳定的构图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的作品显然超出了观众的审美承受范围。又况且,威尔斯的电影中,形式和内容的匹配是内在的、紧密相关的,如果说未经剪辑的版本至少是为未来某个世代的观众准备的,那重新剪辑的版本则是畸形而无法调和的,根本无法符合任何时代的审美标准。
不仅如此,威尔斯还在1950年被列入了反共的“好莱坞黑名单”,众多莫须有的指控迫使他很难被雇佣,因此不得不前往欧洲谋求生计。巧合的是,二战中一度声援罗斯福竞选总统的威尔斯还曾经考虑过参选1946年威斯康星州的联邦参议员,而该次选举最终的胜出者恰好就是“麦卡锡主义”的始作俑者,约瑟夫·麦卡锡。可以设想,如果当时奥逊·威尔斯赢得了这次选举,整个美国现代史可能就会发生逆转,世界上也可能就此少了一个电影大师。
尽管受到这样那样的无端排挤,奥逊·威尔斯还是一再回到美国,希望在好莱坞的框架中完成他的作品。这绝非因为某种乡愁和爱国情结;我们与其说这时的威尔斯仍然对好莱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说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知很大程度上基于美国这片土地,而对美国诸种问题的展现,客观上也只能通过好莱坞这架巨大的商业机器来实现,哪怕最终的结果会引发财阀震怒(公民凯恩的原型、报业大亨赫斯特就是其中一例)。
这些情况清楚无误地标示在他的创作履历当中:像《公民凯恩》、《伟大的安巴逊》和《历劫佳人》这样在制片厂中完成的作品都是针对资本阐发,甚至触及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命题;而到了欧洲,威尔斯拍摄的电影就变成了《奥赛罗》、《审判》这种源自欧洲文学的题材。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艺术流亡者”,威尔斯可以说始终与欧洲的政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而对美国现实过深的介入和超越时代的艺术追求,又让他变成了好莱坞的弃儿。
欧洲期间,奥逊·威尔斯对他的作品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但很可惜,这并不意味着创作自由;所有的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只有资金问题始终让他无比困扰。为了拍摄自己的电影,“流亡者”威尔斯必须不断拍摄别人的电影来获取资金,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风的另一边》开拍都没有任何改善,直至威尔斯去世。
2015年,即奥逊·威尔斯诞辰100周年之际,他的几位制片人发起200万美元的众筹,用于数位扫描和剪辑工作,但结果差强人意:众筹发起一个月后,平台宣布延期,并将目标减少至100万;两个月后,众筹金额定格在40万美元。计划再度失败。
直到网飞出现。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吊诡:最终能让《风的另一边》重见天日的,竟然是以巨大资本进军电影界、被好莱坞强烈抵制的流媒体大亨网飞——几十年过去,好莱坞似乎依旧对此袖手旁观。这就像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三角恋:威尔斯终其一生希望回归好莱坞,网飞为威尔斯的遗作挥金如土,而好莱坞甚至各国电影院线都和这个后进的竞争者网飞打得不可开交,电影节则处在一个更为尴尬的位置上,进退两难。
诚然,如果仅仅从保护创作者的角度对好莱坞口诛笔伐是很不公允的,因为长久以来,好莱坞及其背后一整套商业运作模式一直处于守势,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它的产品既不像绘画、雕塑那样,是只供极少数人欣赏玩味的高雅艺术,也绝不是纯粹供大众消费、随用随弃的工业产品。而在美国这样一个全靠资本运行逻辑维持的地方,奥逊·威尔斯确实不是一座商业富矿。更进一步说,就算放眼全世界,威尔斯又能去哪里呢?欧洲、苏联还是日本?哪个地方能真正让他施展拳脚?恐怕都很难,无论是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
事实上,近几十年以来,好莱坞几乎一直处在衰落之中,好莱坞电影作为最接近大众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似乎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其既有格局形成冲击,而每次冲击都会有一批极具才华的从业者像闪闪发亮的鳞片一样从产业的躯体上剥落,成为对抗的牺牲品。网飞和好莱坞的对峙就是最新一次冲撞,前者握有观众、握有资本、握有技术、握有时下最时兴的媒介,而通过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口碑大爆的《罗马》这样的高质量艺术电影,网飞更开始逐渐攫取艺术电影的发行权甚至是“经典”二字的阐释权。这将是一次泰坦尼克撞冰山式的“灾难”,就算好莱坞是一艘无比庞大的巨轮,恐怕也很难不被撞出一个口子。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好莱坞的资本困境又和创作困境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路径依赖决定了好莱坞电影根本上缺乏创造力,无论是手法还是议题,都日趋僵化,其对天才的容忍度只会越来越低;对于经典电影,好莱坞制片厂已经失去了保护和传播的能力,FilmStruck(隶属于好莱坞六大之一的华纳兄弟)即将于今年11月底关闭便是最新的例子。相反,上升期的网飞则是一个新奇的、甚至有些诡异的结合体:它一手靠大众化的商业影像和大数据技术加持来吸引关注、获得利润,另一手又为艺术片提供舞台,为艺术家提供创作自由。这种两全的方法目前看来简直让网飞同时扮演了破坏者和救世者的角色,成为了上帝般的存在。
网飞到底是上帝还是撒旦,到底会演变成科幻电影中的资本赛博格,还是会成为保护电影艺术瑰宝的正义使者,其实还有待观察。但无论如何,这种超越商业行为的举动,的确值得敬佩。毕竟,网飞只用500万美元,就赎回了电影之神的最后一片魂器。
在纪录片《死后被爱》的结尾,奥逊·威尔斯放声大笑。这似乎是在暗示我们,虽然威尔斯的一生历尽磨难(创作层面),但他本质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或者从更根本的层面上说,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为了拍摄《风的另一边》,他可以去找伊朗国王的亲戚要钱;他首先需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无论是广播剧、演戏,还是转战电视界,他都毫不含糊。而且凭借他的天才,威尔斯完全有能力把所有事情做到业界最好——事实上,他不仅把这些都做到了最好,而且还能反哺电影,将他在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运用到电影中,为他的作品赋予全新的结构和拍摄方式。
《风的另一边》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既有《伟大的安巴逊》中那种对社会精英阶层的尖锐批评和深度挖掘,也有《公民凯恩》中那种对现实的指涉以及“玫瑰花蕾”式的悬念和谜团,还有《赝品》对艺术本身和纪录片真实和虚构性的探讨,更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影中影结构和碎片化剪辑手段。一言以蔽之,《风的另一边》不仅是一部遗作,更是一部伟大的作者电影,是奥逊·威尔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作。
在这部成片中,威尔斯将各种各样的拍摄手段和介质混搭起来,形成了一种初看起来极为业余,但又完全不可能由业余爱好者拍摄出来的效果;其中有35毫米、16毫米、8毫米几种胶片,又有彩色和黑白两种色彩格式,可以想见,如果当时有手机这种设备,威尔斯也一定会让摄影师抄起来进行拍摄。众多的拍摄格式和人物本来已经足够让人抓狂了,威尔斯还在这个基础上以极为细碎的剪接集合了空间中各种各样的视角,用开头旁白的话来说,这是一部用当时在场的“电视和纪录片制作人,还有学生、评论家和年轻导演”拍摄的影像拼贴起来的“纪录片”——而实际上,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虚构作品,是一部“伪纪录片”。
无处不在、从不间断的偷窥视角镜头昭示了彼时狗仔队(paparazzi)的疯狂。每一种格式和色彩都被威尔斯用来讽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是对当今监控录像的预言,每一个机位里都自带着伦理意义上的肮脏。观众对摄影机的意识让电影拍摄(filmshooting)的主体意义被高度凸显,使得整部片子具有强烈的自反性。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这部电影最不显著的一个层面。影片当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其实都在现实当中有其对应;比如片中的主角,导演杰克·汉纳福德就跟奥逊·威尔斯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事本身就涉及到汉纳福德难以为电影拍摄筹款的情节,这又与威尔斯在现实中的境遇重合;最有趣的是,本来应该作为男主角原型的导演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因为该片男主角档期出现问题,最终在影片中出演了男主角,也就是说在片中饰演了一个自己,这使得影片进一步模糊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
不仅如此,影片中的另一条故事线索,即威尔斯虚构的导演汉纳福德所拍摄的虚构电影《风的另一边》(没错,与威尔斯拍摄的影片同名)也参与到叙事当中,这部虚构电影的放映不断被停电打断,甚至还被威尔斯故意设置的放映顺序紊乱所搅扰,使得我们完全无法通盘理解其内涵。我们所能见到的,无非就是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间看似毫无意义的追寻。
最终,好莱坞片场式的景片和男性偶人在狂风中坍塌,奥逊·威尔斯晚年的妻子、在虚构电影中饰演女主角的奥雅·柯达以利刃刺向布景,一个硕大的阳具随之倒塌。至此我们才隐约明白,影中影里这种毫无意义的游走和追寻,未尝不是奥逊·威尔斯本人和好莱坞之间关系的隐喻式写照,但悲哀的是,威尔斯对好莱坞的“刺杀”,却只能在电影里,甚至在电影的电影里完成——甚至并未在他生前完成。
或许笔者误解了威尔斯的意图。不过归根结底,没有人可以断言我们今日所能看到的《风的另一边》成片就是奥逊·威尔斯的全部意图。毕竟,迄今为止,整个世界电影史上,能够具有奥逊·威尔斯那样神级调度和叙事水平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这也是为何威尔斯的摄影师加里·格莱弗(Gary Graver)在威尔斯过世后曾试图以一己之力剪辑出《风的另一边》却只能以失败告终。“没有奥逊·威尔斯,思路无处可觅”。
奥逊·威尔斯对电影的高度掌控以及他和摄影师的关系让人想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和他的摄影师厚田雄春:在维姆·文德斯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小津》中,厚田雄春表示自己在小津去世之后无法再与任何人合作,随后便潸然泪下。天才、友谊、默契……当电影大师离世时,他们似乎总会留下相似的痕迹。
故事结束,时代也结束了。《公民凯恩》成为了美国电影的标杆,而奥逊·威尔斯所经历的一切,也成为了美国电影历史本身。
一
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角参加电视直播问答大赛,奖金是一百万卢布。
2019年《印度有嘻哈》,主角参加hiphop大赛,奖金还是一百万卢布。
所以11年
一
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主角参加电视直播问答大赛,奖金是一百万卢布。
2019年《印度有嘻哈》,主角参加hiphop大赛,奖金还是一百万卢布。
所以11年里印度都没有通货膨胀?
二
好了,说严肃的,除了奖金额度,不变的还有映射出的印度那些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种姓制度、女性地位。
每一部被引进到国内的印度电影,都在重复着这些,除了引进倾向的原因,也因为确实这么多年仍然一直存在这些问题,不然电影导演们也不会揪着这些反复反复地拍。
每个国家那些根深蒂固的顽疾,都不能轻易被消除。
男主因为天赋挣脱出了贱民的命运,但这样的幸运与天赋,万里无一。
贫民窟的孩子大抵还是要继续祖辈麻木困苦的底层生活,他们祖辈就被划成了低级种性,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不再追问。
三
虽然国内经常用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演高中生,但那些本来就是些滤镜抠图爱情偶像剧,作为一部略显严肃的电影,我在看到这部电影男主的脸时,始终感觉非常地别扭。
看完查了下男主资料,85年生人,时年34岁出演22岁高中生。
就算贫民窟磨练出男主一脸沧桑,也还是无法接受。
比男二差得太远了,男二戏份不多,角色完成度超高,塑造得非常有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为Sher 打call 。
首发于「MOViE木卫」 公众号:moviesss
并不知道人称“冈妈”的冈田麿里,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套路。
但《朝花夕誓》把女主人公设定为15岁的金色长发少女(目测年龄),那么,这就限定了观众必须以15岁的怀春少女风格,轻微玛丽苏去看待整部电影。
结果,灾变开始,观众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魔法少女想当妈。原来这不是爱情向的电影,而是亲情向的哭哭啼啼,眼泪
首发于「MOViE木卫」 公众号:moviesss
并不知道人称“冈妈”的冈田麿里,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格套路。
但《朝花夕誓》把女主人公设定为15岁的金色长发少女(目测年龄),那么,这就限定了观众必须以15岁的怀春少女风格,轻微玛丽苏去看待整部电影。
结果,灾变开始,观众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魔法少女想当妈。原来这不是爱情向的电影,而是亲情向的哭哭啼啼,眼泪洒落风中,蒲公英起舞。
细想之下,当妈的女主,是个很奇怪的存在。她的实际年龄,应该并非15岁,可是,她之后表现出来的懵懂,不问世事,又完全只有15岁。
影片十分!
九分在冰雪,一分在《兵法》??
其实评分给一星也可以!冲着杀手老爷子的面子,给个两星吧。开头刺杀环节还有些小吸引人,后面就乱七八糟不知道在说什么(ー_ー)!! 没情节,没线索,没因果,没逻辑……甚至女主连个颜值都没有(>﹏<)完全被欺骗了,TNND我还给看完了??
悲哀啊悲哀!!!
影片十分!
九分在冰雪,一分在《兵法》??
其实评分给一星也可以!冲着杀手老爷子的面子,给个两星吧。开头刺杀环节还有些小吸引人,后面就乱七八糟不知道在说什么(ー_ー)!! 没情节,没线索,没因果,没逻辑……甚至女主连个颜值都没有(>﹏<)完全被欺骗了,TNND我还给看完了??
悲哀啊悲哀!!!
一些拙见。
金庸先生对于自己的作品十分看重,关于此,广为流传的故事之一是,当年老怪拍完《笑傲江湖》后金庸先生不再授予其版权(对具体经过有兴趣的可以再深入考证,这里不再详述)。这部电影在定下片名之前,华仔找到先生,向他介绍了电影故事,得到先生首肯,于是才有了《九一神雕侠侣》的名字,可见电影本身虽发生于现代,但与《神雕侠侣》应该
一些拙见。
金庸先生对于自己的作品十分看重,关于此,广为流传的故事之一是,当年老怪拍完《笑傲江湖》后金庸先生不再授予其版权(对具体经过有兴趣的可以再深入考证,这里不再详述)。这部电影在定下片名之前,华仔找到先生,向他介绍了电影故事,得到先生首肯,于是才有了《九一神雕侠侣》的名字,可见电影本身虽发生于现代,但与《神雕侠侣》应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电影中涉及的人物构成并不多,华仔、塔塔和B哥哥分别饰演了情哥、美君和小村,三个人是一个团队(最初电影的设计甚至片名都参考过《城市猎人》,主角的人物职业也定位在了“城市雇佣兵”上,而电影本身也十分具有漫画风格),除此之外还包括惠香(叶蕴仪)、美君姐姐(塔塔)、宠物夫人(+0)、银狐(城城)和霍都等大大小小8个左右的角色。B哥哥作为特邀、城城作为反派,在电影中主要起到制造冲突、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美君的姐姐则是一个能够解决困局的bug式存在,而其他角色则分别能够在原著中找到对应。
情哥→杨过
美君→小龙女
惠香→郭襄
宠物夫人→公孙绿萼+裘千尺
霍都→霍都
而这里的对应,主要指人物之间的情感,体现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上,人物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否则电影直接翻拍原著即可。
九一神雕的主线是情哥与美君的爱情线,与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十分相近。
电影中,银狐为替师父报仇而追杀美君,在小村因救美君而被银狐杀死后,美君担心情哥性命,于是留下一个未设期限的约定,离他而去。
想问问编剧你相信这剧情吗?真的不是喝醉了想起一段写一段吗?这种题材的电影可能会流于平庸,也基本都能让人有一次很爽的观影体验,但能拍的这么难看的还真少见,有点逻辑好吗?真是一拍脑袋就是一个剧情。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吐槽,疯了。
小乔美,但是他为什么其他地方那么瘦,开头穿T恤时的大肚子是怎么个状况?还有小乔的走姿,说话,看亨八时被他的这种调调迷的不要不要的,太适合那个身份地位了,我还以为
想问问编剧你相信这剧情吗?真的不是喝醉了想起一段写一段吗?这种题材的电影可能会流于平庸,也基本都能让人有一次很爽的观影体验,但能拍的这么难看的还真少见,有点逻辑好吗?真是一拍脑袋就是一个剧情。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吐槽,疯了。
小乔美,但是他为什么其他地方那么瘦,开头穿T恤时的大肚子是怎么个状况?还有小乔的走姿,说话,看亨八时被他的这种调调迷的不要不要的,太适合那个身份地位了,我还以为是他为了那个角色特别设计的,非常精彩,但看了这部电影发现这就是他的本来的习惯,放在这部电影里这种调调就不搭了,甚至显得僵硬,记得之前的天鹅绒金矿,赛末点里没有这样子呀,奇怪。还有我不记得小乔之前有做过模特呀,为什么走路姿势是这个样子的?
8月中才开机,10月底就上映了,真的是中国效率了。
考虑到这个时间因素,能拍成这样真的算很厉害了。这制片难度实在太大了。
个人认为,导演还是在八佰的基础上,规避了一些坑,比如明显这部的服化造型比八佰更加细致,比如战士们的指甲里的泥,比如衣服的脏破,尤其是群演们的
8月中才开机,10月底就上映了,真的是中国效率了。
考虑到这个时间因素,能拍成这样真的算很厉害了。这制片难度实在太大了。
个人认为,导演还是在八佰的基础上,规避了一些坑,比如明显这部的服化造型比八佰更加细致,比如战士们的指甲里的泥,比如衣服的脏破,尤其是群演们的服化造型细致程度都上来了。
另外某些镜头也看得出来借鉴了一下1917,比如喀秋莎轰炸、张译穿过玉米地,光线忽明忽暗那段,和1917那段经典的非常类似。
张译的表演真的是太棒了。
然后最大的问题或者说遗憾吧,就是大家普遍吐槽的一个故事拍三遍这个问题。不是说多视角叙事不行,但是个人认为,多视角的魅力就在于,每个视角都会给观众新的信息,从而产生各种反转,产生观影的愉悦感。但是金刚川吧,是分了三个视角,倒是并没有重要的新的信息给出,更无反转可言,所以就会让观众觉得,这可真是一个事儿讲三遍啊。
多视角叙事毫无疑问在剧作上就是高难度的。这么短的时间,主创们选择这样一个方式,估计也是周期和所能支配的资源等各个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吧。
总之,这么短的时间,能完成度如此,也是很佩服了。
剧名乍听如同绕口令,打开看了一集实在停不了,又一气看完两季36集,并且准备n刷。有着典型网络小说的扯皮,却也有着不同一般的魅力。
首先,男女主角及各种配角演技优秀。先说女主,不同于各种蛇精妖艳或是广为吹嘘的女王范,蒋佳恩气质甜美活泼,表情灵动,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迷人的少女特质,单纯,活力。看到一个镜头是她捧着脸看着相公:"我看他挺帅,也挺乖的啊,干嘛说他不好呢?&quo
剧名乍听如同绕口令,打开看了一集实在停不了,又一气看完两季36集,并且准备n刷。有着典型网络小说的扯皮,却也有着不同一般的魅力。
首先,男女主角及各种配角演技优秀。先说女主,不同于各种蛇精妖艳或是广为吹嘘的女王范,蒋佳恩气质甜美活泼,表情灵动,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迷人的少女特质,单纯,活力。看到一个镜头是她捧着脸看着相公:"我看他挺帅,也挺乖的啊,干嘛说他不好呢?"那闪耀着星星的眼神,我瞬间融化,实在是难得的佳人!
影片将会采用五条故事线平行推进,最终汇总的形式。在影片的结尾会有一场博派领袖擎天柱(Optimus Prime)与狂派首领威震天的惊天大战。他们将从胡佛大坝一直杀到洛杉矶。为了追寻能量块,威震天来到了地球,在北极,他受到磁场的强干扰,意外被封冻于冰层之下。借助不慎跌入冰谷的科学家,威震天将有关能量块的信息扫描到科学家的眼镜上。威震天被美国军方秘密转移到位于胡佛大坝地下的秘密基地,这个秘密
影片将会采用五条故事线平行推进,最终汇总的形式。在影片的结尾会有一场博派领袖擎天柱(Optimus Prime)与狂派首领威震天的惊天大战。他们将从胡佛大坝一直杀到洛杉矶。为了追寻能量块,威震天来到了地球,在北极,他受到磁场的强干扰,意外被封冻于冰层之下。借助不慎跌入冰谷的科学家,威震天将有关能量块的信息扫描到科学家的眼镜上。威震天被美国军方秘密转移到位于胡佛大坝地下的秘密基地,这个秘密只有历任国防部长组成的7人军事小组知道。在人类军队的配合下,山姆在千钧一发的关头将能量块插入了威震天的心脏,而爵士却在这场战役中不幸牺牲,山姆的好朋友大黄蜂也被重创。威震天的机械躯体被沉入海底,破损的能量块也回到了擎天柱的手中,然而故事却没有结束,临阵脱逃的红蜘蛛飞回了塞伯坦星球,他将和其他“霸天虎”重新集结,伺机重新杀回地球,与“汽车人”再战一场。
因为是四个独立的故事,所以不太适合做一个总评。还是分别打分吧,5星满分
1 《姥爷勇闯元宇宙》5星。 结合前端科技理念的,姥爷和外孙的互相救赎,姥爷那份简单又真挚纯洁的爱情,随着时间流逝却没有被淡忘,永远记在姥爷的心中,当被元宇宙还原出来的一刻,是记忆深处的共鸣。里面姥爷的一段台词特别有感触“活在这世上好像没啥滋味了,我过来
因为是四个独立的故事,所以不太适合做一个总评。还是分别打分吧,5星满分
1 《姥爷勇闯元宇宙》5星。 结合前端科技理念的,姥爷和外孙的互相救赎,姥爷那份简单又真挚纯洁的爱情,随着时间流逝却没有被淡忘,永远记在姥爷的心中,当被元宇宙还原出来的一刻,是记忆深处的共鸣。里面姥爷的一段台词特别有感触“活在这世上好像没啥滋味了,我过来找你好吗,外头没有我认识的人了”有时候人生太平淡了就是这样,活着活着就像死了,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从三点一线变成两点一线,再从两点一线变成一点一线的足不出户,如同行尸走肉 ,心已死,身还在。影片里没有过多讲述外孙的事情,但从侧面也能看出,其实外孙也是个心死之人,对工作对生活失去的激情,当然最后爷孙两人都走了出来.简单易懂的优秀短篇,罗京民的演技也是一流,尤其是重新在电脑里见到爱人时的那一刻,明知道是虚拟的,但是还忍不住的感情。不过,类似的桥段,我好像在外国电影也看过,明明是做的电脑虚拟人物,最后系统坏了,但人物还在说话自己动。。。区别是,那是个鬼片
2 《不低头的熊》 5星。实际也就3星的水平,给满分因为有共鸣,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中年失业,怕家人担心,瞒着家人在外面偷偷的努力,每天还要装作没事人一样,骗家人说我出去上班了,我下班回来了。但现实与电影不同啊,电影里是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梦,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让我们在梦中得到安慰,现实是残酷打脸,家里只会抱怨,吵架,分离。
3 《三宝拯救战》 3星。很简单的儿童亲情剧,大人往往理解不了,一些大人眼里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小朋友的演技可圈可点。
4《变形计中计》 1星。很俗套的乞丐王子故事,演技也很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