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地

  • 主演:
  • 地区:
  • 年代: 1954

低地影评

13650905
  • KOKO
    2022/9/25 21:26:07
    比准备好了没差一百个暮光
    开始时候还有那么点意思,气氛营造出来了,结果等类似梅根的女主明白了咋回事就彻底崩坏,根本搞不清楚这片想要整哪出,吸血鬼惊悚?boss跟个沙雕一样,战斗力为零,毫无威慑力,而且各种设定严重违背吸血鬼普遍意义的设定,很怀疑这种菜鸡能活上千年不被底下人干掉;大女主反...  (展开)
    开始时候还有那么点意思,气氛营造出来了,结果等类似梅根的女主明白了咋回事就彻底崩坏,根本搞不清楚这片想要整哪出,吸血鬼惊悚?boss跟个沙雕一样,战斗力为零,毫无威慑力,而且各种设定严重违背吸血鬼普遍意义的设定,很怀疑这种菜鸡能活上千年不被底下人干掉;大女主反...  (展开)
    【详细】
    14669216
  • 残小雪
    2020/9/28 16:03:24
    爱自己的淑贞运气不会太差

    陈凯歌导演所拍摄的微电影《淑贞》,讲述的明明都是生活里最细枝末节的部分,有亲情,有爱,有带着爱与希望的有机生活。

    整片看完才明白,这是一个关于淑贞的故事,她活在现在,活在过去,活在未来,活在生活里最美好的每一个片刻里。

    陈凯歌导演所拍摄的微电影《淑贞》,讲述的明明都是生活里最细枝末节的部分,有亲情,有爱,有带着爱与希望的有机生活。

    整片看完才明白,这是一个关于淑贞的故事,她活在现在,活在过去,活在未来,活在生活里最美好的每一个片刻里。

    12882323
  • kle621
    2014/10/3 23:41:23
    爱爱这是找谁借的钱啊?回来身上还带吻痕
    哇哇,好黑暗啊!
    果然连高帅富脑袋也是绿油油一大片韭菜啊!
    之后,又是升职加薪出任人生CEO!
    果然是女人变坏就有钱吗?

    这几个人拍的电影其实还都挺生活,挺黑暗。从上学到工作,女孩身边总是围绕着各种诱惑和危险。

    各种的潜规则,又不得不逆来顺受的享受,比如如果不是这片名和海报,大家会被吸引吗?如果不是女猪脚露肉,大家会一直从青春期看到现在吗?
    哇哇,好黑暗啊!
    果然连高帅富脑袋也是绿油油一大片韭菜啊!
    之后,又是升职加薪出任人生CEO!
    果然是女人变坏就有钱吗?

    这几个人拍的电影其实还都挺生活,挺黑暗。从上学到工作,女孩身边总是围绕着各种诱惑和危险。

    各种的潜规则,又不得不逆来顺受的享受,比如如果不是这片名和海报,大家会被吸引吗?如果不是女猪脚露肉,大家会一直从青春期看到现在吗?

    请珍惜和爱护身边的女孩子
    【详细】
  • 7118214
  • 吃饭睡觉打豆豆
    2020/7/3 18:46:39
    观《这一年》有感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而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岢岚县。正如影片开头所述:“从这一年夏天开始,岢岚县的百姓感到了“脱贫攻坚”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正汹涌而来。在这股力量的催动下,一个个家庭在兴奋、喜悦、迟疑、惶恐中,踏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岢岚县水峪贯乡的脱贫之路,也是全国脱贫之路的一个缩影。影片开始,我们可以窥见水峪贯的整体风貌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而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岢岚县。正如影片开头所述:“从这一年夏天开始,岢岚县的百姓感到了“脱贫攻坚”这四个字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力量正汹涌而来。在这股力量的催动下,一个个家庭在兴奋、喜悦、迟疑、惶恐中,踏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岢岚县水峪贯乡的脱贫之路,也是全国脱贫之路的一个缩影。影片开始,我们可以窥见水峪贯的整体风貌,山青,天蓝,原生态。而村民们通往城镇,需要走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在这里,因为交通不便,移动通讯困难,需要走很久的山路,才可以找到信号;在这里,最密集的居住地,是一排一排的土窑洞;在这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做农活的时候,在田间烤土豆,烤玉米,这大概是小孩子最香的“野味”了,就像我们小时候田间的“燎小麦”。上学的小孩回了家帮忙打猪草,放羊。村里的老人,不敢生病,不敢住院,住院可能会花掉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这就是农民的疾苦。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水峪贯乡也加入的搬迁队伍。老百姓们有兴奋,有迟疑。可以搬进新房子了,但是进城了不能种地,做什么营生?老一辈人舍不得离开故土。面临重重困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缓慢。乡里的领导班子开展全体村民会议,了解群众想法,向乡亲们解释新政策,深切体悟群众难处,寻找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开工声,第一家拆迁户开始搬迁,自己生活多年的家轰然倒下,难免心疼不舍。这一走,即是穷日子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进城之后,一片新气象,以前人工挑水,新房子自来水送到家;住的土窑洞成了新楼房;在村里只能种地放羊,进城了工作机会多了,收入也增加了。领导班子有句话说得好,扶贫扶的是“志、智”,志气和智慧。走出来的志气,能生活的智慧。脱贫攻坚能扶持的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还需要个人的上进。住进新房子,摘的是物质上的贫困帽;自己努力奋斗,创造价值,才能摘掉精神上的贫困帽。这一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这一年,是贫困老百姓的跨越之年;这一年,也是希望之年。这部纪录片在优酷上映,虽然没有上推荐位,但在我心里,是今年纪录片的top1。九十九分钟的影片,是摄制组历经两年的跟踪拍摄,还有整个团队的心血。看到这里的你,去优酷搜索一下,保证会看到停不下来。

    最后,这部影片还获得了环球国际电影节Globe Award奖(阿姆斯特丹),实至名归!

    【详细】
    127031008
  • 游侠一笑
    2017/5/1 23:14:48
    像西部片一样辉煌不再的武侠片
    一开始还想这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还是纯港片?哈,原来是77年代拍摄的数字修复版本,怎么拿到CCTV6变得完全没那时候邵氏出品的感觉?反而觉得像90年代的质感,当然剧情不像,剧情一看就是70年代流行的那种武侠片。

    岳华罗烈之类曾经的当红武打小生,如今或在TVB的剧中做人父辈、老板,要么息影,要么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到内地混。

    关于雍正、年羹尧和吕四娘的故事早已经不
    一开始还想这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还是纯港片?哈,原来是77年代拍摄的数字修复版本,怎么拿到CCTV6变得完全没那时候邵氏出品的感觉?反而觉得像90年代的质感,当然剧情不像,剧情一看就是70年代流行的那种武侠片。

    岳华罗烈之类曾经的当红武打小生,如今或在TVB的剧中做人父辈、老板,要么息影,要么像秦沛姜大卫尔冬升到内地混。

    关于雍正、年羹尧和吕四娘的故事早已经不新鲜,而且吕四娘如果跟雍正或者年羹尧扯上感情纠葛也怪怪的,毕竟她在三人中代表着正义一方,当然,要是像今天的穿越小说,硬是让她跟雍正和年羹尧搞三角恋也是可以的,也只能这样搞才有点噱头,不然血滴子、夺嫡什么的真的提不起人兴趣了。
    【详细】
    8513312
  • Wongwongwong
    2013/6/24 3:07:38
    李修賢,連串魚蛋都唔貪的差人
    作者:浪漫月巴睇舊戲 - 月巴氏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0240&d=2082

    如果小時候的我著
    作者:浪漫月巴睇舊戲 - 月巴氏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0240&d=2082

    如果小時候的我著住校服入機舖而又遇上李修賢,我諗我是會淆底的。因自小就把他當成差人。
     

    Yes,李修賢就是差人
    時下演員有一句懶型口頭禪:希望可以試多啲唔同類型角色,挑戰自己。
    如果這口頭禪是真理,《公僕》打後的李修賢,其實近乎沒有再挑戰自己(的意欲),感覺相當唔進取……但在演員生涯多年集中演同一個類型色色,講真,也是一個挑戰,隨時比演吓呢樣演吓嗰樣(而又冇一樣演得好)更難。
    咁多年來李修賢的差人形象,大致一樣,分別,也可能只是當中的少少細節。
    八十年代,以經典作《公僕》奠定差人形象,他給予外界的感覺,是粗魯但正義(《喋血雙雄》則是有型又正義)。
    九十年代,他已經做了一個小組的小頭目,開始會著西裝褸(裡面可能是白色恤衫也可能是白色polo恤,但總之不打呔)。最深刻印象是《羔羊醫生》、《人肉叉燒包》、《賊王》,為了從嫌疑犯口中吐出有利警方的證供,他是會容許佢team人用極離譜的方法逼供——令我不像是看警匪片,更似是睇緊滿清十大酷刑。尤其推薦《賊王》——簡直是把女性剝削片完美套落警匪片裡,關寶慧&關秀媚更有賣力演出。
    最愛自然是世紀末的《化骨龍與千年蟲》。李修賢這個差人,除了例牌貨的為咗工作以致家庭失敗老婆出走,更有為他的差人形象加添咗一樣以前不曾出現的特色:唔識用電腦。這個特點,在戲裡其實起不上任何關鍵作用,但我又OK鍾意。
    千禧打後的,只看過羅守耀導演的《奪帥》。由於是群戲而主角又不是李修賢,這個差人的描寫不太深入,但因為李修賢的差人形象實在太入骨,只要他一出場你便可以肯定:Yes,他是差人。(唔知點解我一直有入場看羅導的戲,而且總能找到一份時下導演提供不來的趣味,有機會介紹。)
     

    純粹警察片,不再存在的觀塘
    為了這一篇而再次翻炒《公僕》,依然能夠由頭由尾沒有fast forward地睇晒。原因可能是當中那份「實感」。
    近十年的警匪片都有幾個特色:1.二字片名;2.差人角色都是滿載心理傷痕(不是老婆走佬就是死咗老婆);3.他在面對的往往不是一單case,而是另一個cast(所象徵的心理糾結)。警與匪對立設置,純粹借來過橋。
    《公僕》是很純粹的警匪片——或者咁講,是警察片。
    1.李修賢是老差骨,當差原因好簡單:讀書唔叻(他說他用了十二年先讀到小學畢業)。
    2.艾迪這個菜鳥CID,則代表一種新價值:藉著考試升級(他不想調職CID,就是為了有多點時間準備考試)。
    3.李修賢是個在觀塘徙置區長大的老粗,而艾迪,沒有交代成長背景,但從他第一日調職CID時的一身老西,可見他極有可能來自中產家庭。
    4.故事前半篇幅便落在這新舊價值的衝突,發展到後來,艾迪是認同了李修賢那一套。
    5.李修賢那一套可能在大部分時間是對的,但又不是全對——如果不是他多次未有執正來做,是不會演化成最後的悲劇。結局,事過境遷,但他沒有立即復職(回復差人這身份),也似乎是基於一個自我反省。
    今天重看《公僕》也有著另一份意味。電影大部分取景地都在觀塘,而且九成都不存在或將會不再存在,雞寮、徙置區、裕民坊的機舖和大牌檔……你看《公僕》,是會看回那年代的庶民味。
    仲有一場。李修賢成日同賣魚蛋的街坊余慕蓮頂咀,有一次李修賢篤了串魚蛋食,諗住俾錢時,余慕蓮話唔使,但李修賢堅持要俾。無論哪一個年代哪一個職級,這應該都是公僕最重要的一個核心價值。
    【详细】
    61321648
  • 塞拉
    2010/7/5 0:20:16
    你想告诉我什么?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部像全城热恋的片子。后来我发现这里没有一段全城热恋般的爱情。然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像撞车的片子。后来我发现这里没有一点像撞车引起我思考的想法。

    导演拍的电影就是导演看到的世界。就是导演心里的世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刘烨和李小冉。一个根本不爱他老婆的人。遇到初恋就要离婚。初恋不要他了,又回家了。本来我以为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部像全城热恋的片子。后来我发现这里没有一段全城热恋般的爱情。然后我以为这是一部像撞车的片子。后来我发现这里没有一点像撞车引起我思考的想法。

    导演拍的电影就是导演看到的世界。就是导演心里的世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刘烨和李小冉。一个根本不爱他老婆的人。遇到初恋就要离婚。初恋不要他了,又回家了。本来我以为这是一个七年之痒的故事。但后面刘烨那句冷冷的“你别问了”告诉了我,他就是为了那三千万,就是为了初恋没有要他,才“回家”来了。这不是什么七年之痒,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不痒过。这是什么样的婚姻。再失败的婚姻也不过于此。最后貌似完美的结局,别说初恋来了,二恋,三恋来了,他照样再来一遍。
    导演同学,别告诉我这是你的婚姻观。

    高圆圆和尤勇。一个小三和大老板的故事。小三幸运的找到初恋作为发泄和利用对象,最后成功上位。结局那喜庆的婚车在一片大雪中成了唯一焦点。
    别告诉我这是你的二奶观。

    陈建斌和张延,林心如。延续了人在囧途的手法,女骗子都是好人。你是想表现温情么?温情的表现可以有很多种,唯一这种方式是最无法让我感到温情的。冷,好冷啊。

    八零后的爱情更离谱。一夜情专业户浪子回头和哑女的故事。要王珞丹不是富二代,那一夜情小子还要不要了?另一种感觉?我看也是扯淡。老爹有钱假驾照都没事。

    导演到底想说什么?

    婚姻都是无奈的
    小三都上位了
    女骗子都是大善人
    浪子都回头了
    富二代怎么作都是可以的

    没有爱情,没有责任,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归属感,没有任何温情存在

    what the f*cking world it is?!!
    【详细】
    3396770
  • 谜教皇
    2019/6/23 21:49:54
    说不好看的是眼瞎了吗?

    现在豆瓣评分乱糟糟,胡说八道,这剧第一二集的节奏、人设、场景全部都很吸引人,是老套路就不能看了,打一二星的是眼瞎了吗?!!

    看场10分钟,已经清楚交代了男女主背景,有3个重要的动作场面。后面全程异国带场景啊,全程塞了关于黑市交易、日内瓦自由港等等的冷知识,这都可以黑?!!!!

    现在的夺宝题材里这部已经拍的非常好了,怎么样都比国内的烂片《鬼吹灯》、《盗墓笔记》好1000

    现在豆瓣评分乱糟糟,胡说八道,这剧第一二集的节奏、人设、场景全部都很吸引人,是老套路就不能看了,打一二星的是眼瞎了吗?!!

    看场10分钟,已经清楚交代了男女主背景,有3个重要的动作场面。后面全程异国带场景啊,全程塞了关于黑市交易、日内瓦自由港等等的冷知识,这都可以黑?!!!!

    现在的夺宝题材里这部已经拍的非常好了,怎么样都比国内的烂片《鬼吹灯》、《盗墓笔记》好100000倍!

    【详细】
    10261208
  • lily
    2018/8/2 3:16:18
    真的没人觉的这是毁三观的电影吗

    女主陪癌症老爸度假散心偶遇男主并且约了个炮,这样也算真爱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啦,很难理解这种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最无法接受的是已婚男用两天的度假时间爱上好哥们的女朋友并且啪啪啪啦,最终因为老婆怀孕的消息放弃了所谓的真爱。只有癌症老爸这一对算一股清流,相遇 心有灵犀 没有道破 离别。

    唯有阳光,沙滩,海风,比基尼 还算有点看头。男主比较帅。美中不足的是女主老相。

    女主陪癌症老爸度假散心偶遇男主并且约了个炮,这样也算真爱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啦,很难理解这种莫名其妙的一见钟情。最无法接受的是已婚男用两天的度假时间爱上好哥们的女朋友并且啪啪啪啦,最终因为老婆怀孕的消息放弃了所谓的真爱。只有癌症老爸这一对算一股清流,相遇 心有灵犀 没有道破 离别。

    唯有阳光,沙滩,海风,比基尼 还算有点看头。男主比较帅。美中不足的是女主老相。

    【详细】
    9557193
  • 烦。
    2021/7/21 13:07:04
    时光代理人
    额,看了其他人的评价,有的人说有卖腐元素?好吧,这确实有,但他们举止不算亲密吧。我还挺希望是txl题材呢?? 我反正很喜欢这番,制作的比其他大部分国漫都好。我不感觉个别话说的尬。 还有,不要把程小时的善良当成网络圣人,因为这个性格是你没有的。 希望节目组好好制作第...  (展开)
    额,看了其他人的评价,有的人说有卖腐元素?好吧,这确实有,但他们举止不算亲密吧。我还挺希望是txl题材呢?? 我反正很喜欢这番,制作的比其他大部分国漫都好。我不感觉个别话说的尬。 还有,不要把程小时的善良当成网络圣人,因为这个性格是你没有的。 希望节目组好好制作第...  (展开)
    【详细】
    13693218
  • 栀子花开
    2022/6/5 13:59:34
    坚持、勇气、行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杨苡、许渊冲、杨振宁、李政道、王希季、穆旦、沈从文、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闻一多…… 有些人已经去世了,有些人仍然很用力很努力地在为国家做贡献。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颗颗赤子之心。是我们今天九零后所艳羡的。 然而,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能忘记,是他们,使得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杨苡、许渊冲、杨振宁、李政道、王希季、穆旦、沈从文、朱自清、陈寅恪、钱穆、闻一多…… 有些人已经去世了,有些人仍然很用力很努力地在为国家做贡献。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颗颗赤子之心。是我们今天九零后所艳羡的。 然而,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能忘记,是他们,使得我...  (展开)
    【详细】
    14438254
  • fishhhhhh9
    2022/12/13 10:44:16
    6倍速到28集油感(有剧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第一集开始一直倍速到28集,就算历史由胜者谱写但是也不能把国军拍成傻子吧,尤其这个某云飞(我老婆说饰演者之前和杨紫有过绯闻,我压根没见过这个男演员)演技差到爆炸,重庆篇章里,云飞兄张口一个信仰,闭口一个信仰,少cue几次主题这部剧不会演了是吧?好几次莫名其妙就...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从第一集开始一直倍速到28集,就算历史由胜者谱写但是也不能把国军拍成傻子吧,尤其这个某云飞(我老婆说饰演者之前和杨紫有过绯闻,我压根没见过这个男演员)演技差到爆炸,重庆篇章里,云飞兄张口一个信仰,闭口一个信仰,少cue几次主题这部剧不会演了是吧?好几次莫名其妙就...  (展开)
    【详细】
    14819255
  • nick
    2019/2/18 0:44:14
    国产动画的天龙八部,良心之作!

    9986174
  • L'aquoiboniste
    2020/10/2 13:12:48
    岌岌可危的美式伟大

    纪录片本身展现了PRO LIFE和PRO CHOICE两方面的观点,但能感觉是明显倾向于PRO CHOICE的立场。

    PRO LIFE派通过像邪教仪式般的抗议行为(如跪下或匍匐在地)和枪杀实施堕胎的医生和妇女都偏激到“叹为观止”。如果说许多因长期社会或民族矛盾导致的争议,在被任意一方诉诸暴力途径(比如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时,基于历史性的矛盾和曾经被侵害的立场,这样

    纪录片本身展现了PRO LIFE和PRO CHOICE两方面的观点,但能感觉是明显倾向于PRO CHOICE的立场。

    PRO LIFE派通过像邪教仪式般的抗议行为(如跪下或匍匐在地)和枪杀实施堕胎的医生和妇女都偏激到“叹为观止”。如果说许多因长期社会或民族矛盾导致的争议,在被任意一方诉诸暴力途径(比如种族问题、宗教问题)时,基于历史性的矛盾和曾经被侵害的立场,这样的极端行为还有一定的可被解释和“理解”的空间,那PRO LIFE人士阻止女性堕胎的行为在我看来从客观的立场来分析并理解其的可能性只能为0。因为这些反对人士甚至不是在争取自己的权益,而仅仅是为了争取用他们所信奉的教条——并不被所有人信奉——来约束其他人的一种强权。

    也就是说,一个长期被种族歧视对待的黑人犯下了因仇恨驱动的罪行,我们可以尝试去分析其成因;但一个连子宫都没有的男性想要去扼杀所有女性堕胎的权利,是荒谬、可耻的。

    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实在苍白无力,所谓的“保护未出生的生命”,这种占领道德高点、或者说扣帽子的行为我们太熟悉了。那些持有自私、缺乏说服力的立场的人在试图粉饰自己的动机时,往往热衷于给自己贴上道德的标签,并且在实质问题上避重就轻。

    特朗普在跟希拉里的辩论中,当希拉里确定了支持堕胎的立场后,特朗普用“听呀,希拉里支持妇女堕掉9个月的胎儿”这种——都不算是断章取义——而是扣上莫须有的罪名的方式,并屡次重复“将胎儿从子宫扯出来”这样惊悚的表达,来试图混淆视听,并泼了对方一身污水。当然,作为一个逻辑能力正常的人,轻易能识破特朗普的肤浅招数,但在这一观点背后数量庞大的福音派人士的存在,说明理性、和对个人权利的尊重的这样的品格,在美国社会已经丧失了主流阵地。

    在这一争议上,男性指挥女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嘴脸已经丑恶到显而易见,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PRO LIFE派里的女性到底是秉持怎样的信念?纪录片里并没有呈现这一点。除了强调对婴儿生命的重视,这些女性并没有说出更让人信服的言论,或者说纪录片选择不呈现。

    对于观念的争论,我始终愿意倾听每一派的意见,但若是其中一方的论据止步于如此肤浅的地步,那么除了无理取闹和反文明,无需其他结论。

    这一议题在民众中发酵时,姑且算是愚蠢的部分人的闹剧,但在被里根政府提上政治议程后,这一议题不仅割裂了自己的社会,也证明了拥有庞大保守宗教势力的美国,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伟大。

    当一个社会议题的讨论不再基于理性客观,而是单纯的立场之争,那所有的制衡机制都沦为工具。如果这是这些人向往的美国,那就任他去吧。

    ——————补充两句——————

    我始终认为,2-3个月的初妊娠阶段足够女性决定是否选择堕胎,在这2-3个月的时间里,胎儿是未成形的生命,无法自主存活,而作为母体的人有太多需要考虑的身体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人活着还不艰难吗,富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方法堕胎,如果堕胎=违法,断送的只会是穷人女性的人生,甚至让人不得不选择更具风险的堕胎方式。用一个没有任何意识的生命来绑架一个女性的选择,是残忍的,所谓的“尊重生命”的说法,恰恰就没有尊重怀孕的人。

    至于有些人会说,如果你洁身自好如果你不做婚前性行为,你就不需要堕胎——类似的无稽之谈,我不认为有任何说服力。有很多支持堕胎的女性(或男性)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堕胎的行为,但不妨碍他们为需要的人去争取。哪怕有些人会因为承担意外怀孕带来的对身心的摧残、对生活的影响,但承担这个结果的人是他们自己,与外人何干?而支持一个人堕胎的权利,是尊重一个人在不损害任何其他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做出个人选择的权利。

    那么说回来,我所认为的最根本的观点之争是,一个接受了文明社会教育的人,和一个子宫里尚未成型的生命,到底孰轻孰重?摈弃其他所有的争论点,在这一个基本观点之上持有不同立场的人,恐怕是永远都不能说服彼此的。

    【详细】
    128881676
  • hexdiad
    2017/12/17 19:03:14
    想拍得更黑暗,还差好多火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设定硬伤:从配角的肤色和英语口音来看,故事发生在东南亚,但是文件都是用中文。世界上好像没有这样的国家,如果愣是映射中国,显然太粗糙。 女主角签署的文件是:再次请求函 签署的地方是:北京市发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内容大概是,北京市某某公安局违法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设定硬伤:从配角的肤色和英语口音来看,故事发生在东南亚,但是文件都是用中文。世界上好像没有这样的国家,如果愣是映射中国,显然太粗糙。 女主角签署的文件是:再次请求函 签署的地方是:北京市发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内容大概是,北京市某某公安局违法没...  (展开)
    【详细】
    8993255
  • nono
    2022/8/22 21:38:33
    女性的梦想不只是华服

    喜欢哈里斯夫人以及电影里其他女性对于梦想的执着,但是把迪奥礼服包装成女性的梦想感觉过于消费主义了,一个女性的美和自信应该来源于内心的坚定,而不是单纯地外显为一件衣服。

    哈里斯夫人本身善良可爱还全能,所以穿上迪奥的礼服更加美艳动人,但是穿上其他剪裁合适的衣服,她同样可以焕发光彩啊!在巴黎穿会计姐姐的衣服,同样很美丽,只不过少了迪奥滤镜罢了,红色礼服确实很衬人。但是现实毕竟不是奇迹大

    喜欢哈里斯夫人以及电影里其他女性对于梦想的执着,但是把迪奥礼服包装成女性的梦想感觉过于消费主义了,一个女性的美和自信应该来源于内心的坚定,而不是单纯地外显为一件衣服。

    哈里斯夫人本身善良可爱还全能,所以穿上迪奥的礼服更加美艳动人,但是穿上其他剪裁合适的衣服,她同样可以焕发光彩啊!在巴黎穿会计姐姐的衣服,同样很美丽,只不过少了迪奥滤镜罢了,红色礼服确实很衬人。但是现实毕竟不是奇迹大陆,不是靠搭配之力来阐释梦想的,对于奢侈品我觉得还是理性看待。

    总体来说,电影情节有很多过于理想化的地方,比如罢工得到迪奥先生的认同,比如遇到好心贵族替她解围,比如遇到帅气会计师给她住处,礼服毁了还有迪奥众人送新礼服等等,好在结尾落到了实处,哈里斯夫人终于看到了在生活中默默守护她的阿奇。这个大概就是灰姑娘和“骑士”的故事吧,哈里斯夫人没能等来她的贵族王子,但是却收获了一直关注她的普通人的爱情。

    迪奥礼服,我觉着更应该是一种隐喻,意味着众人的关注。没有这件礼服之前,哈里斯夫人一直觉得自己是无名之辈,尽管她手工、清洁、园艺全能,有了这件礼服,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两件礼服的失与得,是她逐渐认知真实自我的过程,可能这就是电影中一直穿插的存在主义?

    【详细】
    14599542
  • 绵花
    2012/9/10 2:28:27
    名字应该改叫 傻逼一箩筐!
    编剧是傻逼么!
    女主把自己爱的人拱手让人 还帮忙促成小三 还面带微笑的听小三说话 帮小三和自己爱的人结婚 尼玛大傻逼啊 有这么傻的人么 我真的受不了了 那已经不叫善良 更不了新款了好不好 那叫零智商啊!单反正常一点 大逼头早就上去了 除非男主女主根本就对彼此没感觉
    看这部片子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就是吐槽 然后给编剧和导演一记狠狠地耳光
    还有演员是不是废柴啊 这么烂的剧情也接 我擦!
    编剧是傻逼么!
    女主把自己爱的人拱手让人 还帮忙促成小三 还面带微笑的听小三说话 帮小三和自己爱的人结婚 尼玛大傻逼啊 有这么傻的人么 我真的受不了了 那已经不叫善良 更不了新款了好不好 那叫零智商啊!单反正常一点 大逼头早就上去了 除非男主女主根本就对彼此没感觉
    看这部片子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就是吐槽 然后给编剧和导演一记狠狠地耳光
    还有演员是不是废柴啊 这么烂的剧情也接 我擦!
    还有 这到底是商业片 还是感情片
    要说是商业片 像这种情况怎么可能 尼玛大公司的领导和高层和人才都有没有智商很多剧情 就算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分辨是非不会上当

    那么大公司高层黑白都分不清一点社会基本常识都没有就上当编剧是大傻逼么!

    最后男主坐了那么多年的玻璃球 才发现小时候的不是玻璃球 尼玛是琉璃啊 好不好 他是有多没见过世面 脑子是有多一根筋 那么长时间都不
    知道


    而且每次看到女主的头帘 我都有一种想给剪掉的冲动
    摆脱化妆组能不能负责一点 头发都扎到眼睛里了!!!!
    还有那个叫玉如的大胸脑残女!尼玛好贱好恶心啊!目的还前后不一!他不是要发誓回到豪宅么!后面尼玛怎么都一分不要跟着男主恋爱!那女流氓分明就是卧底!工作室也敢要 摆脱有没有点智商好么!

    真棒年轻人这么软弱 让人家都头上拉屎了 还不说话 真给搞设计的丢人

    不光是这点 这电视剧很多处 都非常非常尼玛扯!

    这帮人被恶势力打得满地找牙 都想不到还手 还微笑的认输。。。
    哦~~~~~~~我真的受不了了 说白痴简直是侮辱白痴这个词啊

    在家要睡觉了还穿着制服!

    实在是扯到让我没话说 这是我看过台剧最扯的一部最无聊的一部!

    扯到让我想用大炮轰掉整个剧组!尼玛!
    【详细】
    5579797
  • Linda酱
    2022/10/17 13:14:20
    没有想象中好

    根据畅销书书改编,说的是待业小镇青年想通过给越南前线美军送啤酒给美军应援的故事。

    有的故事,看标题就成功了一半,比如,轰动全世界的泰国洞穴救援事件。

    有的故事,看概括就成功了一半,比如这部。

    然而,我最近的观影感受

    根据畅销书书改编,说的是待业小镇青年想通过给越南前线美军送啤酒给美军应援的故事。

    有的故事,看标题就成功了一半,比如,轰动全世界的泰国洞穴救援事件。

    有的故事,看概括就成功了一半,比如这部。

    然而,我最近的观影感受是,不管是泰国洞穴救援事件和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输显然都没有很成功。当然,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输(以下简称“有史”,为什么不简称“啤酒运输”,你猜)。

    总之,故事的大概我已经过说了,待业小镇青年,一把年纪家里蹲,且蹲得毫无愧疚之意,周围的邻居朋友都上战场了。小镇上的人,有的反对越南战争,有的认为他们在为国增光,而我们主人公的设定是哪样也不沾,就靠一张嘴瞎逼逼。

    但是大家显然都已经知道他这个鲁蛇尿性,听到他在酒吧里吹牛逼说要给在越南前线的兄弟们送啤酒过去为他们加油打气的时候,大家的反应很一致,呵呵,你不会去的,但这个小镇很割裂,也有的人抱着他真的会去的希望,给他带来了想要带给前线亲友的礼物。

    就是这样,在被质疑和被期望的夹击之下,他鬼使神差地出发了。

    到了越南之后,他开始找他要找的邻居和小伙伴,打算一批一批地送酒。

    当然,从第一站开始,大家都告诉他,不要干这种蠢事,这可是真实的战争,会送命的。

    他的无知在某种程度之上造就了他的勇敢,他结识了在路边指挥的越南交警小哥,在满是记者的酒店里被鄙视,将错就错假装成CIA,顺利把自己送到了连记者都进不去的战场,躲过枪林弹雨,在战壕里享用清晨的第一瓶啤酒,亲眼目睹真CIA把越南共军扔下飞机后,智商在该上线的时候上线,一连串的耽误,毫无意外地错过上船离开的时间,继而见证了越南农历新年的轰炸,也痛失了刚刚交到的越南交警小哥朋友。

    如果看到这里,你觉得确实还蛮好看的,那我也只能告诉你,有些事情我一早就说了——概括比电影本身精彩。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精彩的素材,但是电影呈现的结果,似乎缺乏一些拍摄和剪辑技巧。

    我对这部的期待是,一部素材密度很高,节奏很快的喜剧,相似类型的是,逃兵追击令。大概是因为逃兵追击令的成功,导致了这部在相比之下,就很废。

    事实上,他的节奏就令人发指。

    该快的时候的时候,有点冗长,也有点啰嗦。但是该慢下来的时候,就是嘛几个镜头带过。

    笑点也完全不够,可以说是,错过了好多显而易见能安插笑点的地方。

    整个故事,你几乎是看开头,就已经猜到了结尾,这个待业青年,不止毫发无损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通过自己的亲眼目睹的一切,重新了解了战争,甚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倒也不是不能落入俗套,但整部剧的重心也应该是这段让人想象不到的运输过程。但没啥想不到的,甚至其中的笑点,你都能猜到。我只看到了一组流水线任务,所以为什么我不简称啤酒运输,我觉得不贴切,毕竟连啤酒运输这么基本的内容都没拍好,但有屎倒是真的,千真万确,象屎。

    整个设定是出彩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内容的呈现远低于给人的期待,基本上,还是题材和预告片更吸引人一些。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看看书,就是想知道到底什么样的一本畅销书被拍成这样了。

    【详细】
    147111708
  • 孔鲤
    2020/10/23 22:32:53
    《金刚川》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胜利

    12931172
  • 林二喜子
    2022/12/22 10:28:15
    小众韩国电影|讲述独自一人生活的孤独疏离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片名:<独自生活的人们> ?? 好久没有独自一人窝在家里看一部很棒的电影 安安静静的看着电影的姑娘独自一人孤独的生活 · 她一个人住 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上班 每天带着耳机 习惯低头看手机 · 有一份特别普通的工作 有一个离开又回来的父亲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片名:<独自生活的人们> ?? 好久没有独自一人窝在家里看一部很棒的电影 安安静静的看着电影的姑娘独自一人孤独的生活 · 她一个人住 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上班 每天带着耳机 习惯低头看手机 · 有一份特别普通的工作 有一个离开又回来的父亲 有一个离世的...  (展开)
    【详细】
    14837267
  • 某J。624
    2017/9/8 12:54:46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我们为何如此爱吴聘?
    注: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K社」


    吴聘殁了。

    虽然早已得知这个角色活不了多久,但真到这一天,心里终究有些凄凄然。
    这凄凄然与剧有关,可也许更多的是自己的歆羡。

    如今网友多称呼吴聘「吴苏苏」。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倾心一个角色,总喜欢说他「苏」或者「撩」。
    可吴聘的苏,却是透着生活里的清暖温柔,带着心安和踏实。

    受西方观
    注: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K社」


    吴聘殁了。

    虽然早已得知这个角色活不了多久,但真到这一天,心里终究有些凄凄然。
    这凄凄然与剧有关,可也许更多的是自己的歆羡。

    如今网友多称呼吴聘「吴苏苏」。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倾心一个角色,总喜欢说他「苏」或者「撩」。
    可吴聘的苏,却是透着生活里的清暖温柔,带着心安和踏实。

    受西方观念的影响,我们现今谈「爱」,大多喜欢说「情爱」。
    情到浓时肝肠寸断,就连影视剧也大抵是伤筋动骨的凄然决绝。
    可我最向往的始终是古人口中的「恩爱」,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寻常。

    相敬如宾是底线,如胶似漆是锦上添花,如此恩爱,说的便是吴聘和周莹罢。




    第12集,吴聘和周莹被罚跪在院子里,俩人就着月色互诉衷肠。
    周莹说,其实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心动了。

    那时候,他是被骗子讹住的富家少爷;她站在人群里围观,却忽然心生一计。
    一出“二进宫”,实打实地敲了吴聘一笔。
    这本该只是个小小的插曲,吴聘也不过是众多不愁吃穿自认善良的富家公子中一员。
    但他偏偏拦住了她,退还玉佩,悉心嘱托。
    这对自小江湖打滚的周莹来说,就像一记重锤,她看到他的良善,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真」。
    而她抬眼的诧异也是他们相遇的骗局里,唯一的真。

    周莹那时候心动了吗?也许。

    可这心动不过是刹那的情绪翻涌,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可能一觉就抛诸脑后,也可能午夜梦回间猛然想起遇到过这样一位好人。

    所以,她后来再遇到吴聘,有惊有喜,但不带情意。
    她跟他相处也是自然又纯粹地随心所欲,那个时候,与其说她喜欢他,不如说她感激他。

    也是因此,她在吴家做学徒也好,一直惦记着找爹也好,做的打算都是离开吴家。
    即使知道吴聘跟胡咏梅的婚事,也是情真意切的一句「恭喜」。
    哪怕后来众目睽睽下冲上花轿代嫁,也多是为了报恩。

    周莹爱上吴聘,不是戏文里唱的「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而是日常琐碎时,一点一滴被这个男人打动。
    周莹最触动我的一场戏,是吴聘为救她用身体挡住了粥棚,她紧张又惶恐地检查他的伤势,那劫后余生的惊恐,看得人心颤。

    所以,后来,她确认了吴聘的真情实感,甚至宁愿折了翅膀,收了不安分的心,心甘情愿地收敛性子,陪着吴聘在吴家东院过一辈子。

    由「恩」到「爱」,这是周莹的心路;而吴聘却是由「欢喜」到「爱」。




    同样是第12集,周莹问吴聘,你是什么时候对我动心的?
    吴聘说,也许,也许是在知道你骗了我的时候。

    吴家虽然经商,但门庭间都是书香气息。
    吴聘比起商贾,更像是个温润如玉的文人,敦厚、良善,骨子里带着与世无争的谦逊。

    吴家是大户,自古大户规矩多,吴聘又是饱读圣贤书长大的,行事作风皆是君子。
    可生活,也或多或少无趣了些。

    和周莹一样,这无趣是吴聘的日常。
    如果不曾遇到周莹,他也许这一生就此活下去,也觉察不出不妥与失落。
    偏偏,他好善乐施,古道热肠地救下了周莹,甚至打点好她的所有,留她在自己身边鸡飞狗跳。

    吴聘最初做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他心软又善良。
    后来,这个意外救下的姑娘却打破了他刻板无聊的生活,他见到她,就多了几分忍俊不禁的欢喜。
    所以他说,和你在一起,是快乐的。

    张定浩说,中国古人所谓的「爱」,是内向的感受,其意义,有点近乎喜欢,「今日相乐,皆当喜欢」,是大家心里各自有欢喜。

    而吴聘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他的身上浸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




    《既见君子》里有段话放在这里说吴聘,极为贴切。

    它道,中国文化的好,是凡事无论大小好坏,都要在自己身上寻原因。比如渡河,若能同船,那是自己百年修得,若是不能,也是自己没有修到,那份欢喜得失,原来都是与他人无关。

    剧里应是吴聘先爱上周莹的。
    沈月生被杀,吴聘决定送周莹离开吴家避避风头。
    他为她备好银两、添衣置物,面面俱到,言语间,是唯恐缺了一丝一毫的上心。

    他那时有青梅竹马的婚约,有门当户对的大环境。
    所以眼里虽然有着欲言又止的不舍,却依旧笑着送周莹离开。
    而那份欢喜,也本该是漫漫岁月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吴聘从未想过要违背伦常,他是吴家大少爷,有责任、有婚约,所以他放周莹走。
    可他清醒后发现同他成亲的是周莹时,那欢喜便溢出了眼角眉梢,糅在一起成了傻笑的模样。

    而我之所以如此喜欢吴聘和周莹,正是因为他们在不脱离现实环境的前提下里,上演了合情合理却打动人心的相知相守。




    徐志摩曾在《致梁启超》中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八个字,似乎就是周莹跟吴聘的一语成谶。

    吴聘能遇到周莹,是幸;周莹能遇到吴聘,更是幸。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真正能做到尊妻敬妻爱妻的男人,又有多少?
    更何况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

    纨绔子弟沈星移说起周莹是「所有物」,即使他心底里是喜欢她的。
    就连清廉公正的赵白石赵大人,也是一皱眉,一句「成何体统」。

    唯有吴聘,把周莹放在和自己同样的位置,平视着她,尊重她、敬佩她、爱护她。

    《白发魔女传》中,卓一航生性懦弱,可练霓裳依旧钟情一生,只因他最初为她取了一个名字,他把她看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

    而吴聘,千方百计拿回周莹的卖身契,也不过是为了,从此以后,周莹再不用如同变色龙一样,改名改姓,天涯海角的逃跑。

    吴聘身上同样有着大环境不可避免的封建思想
    周莹第一次提出要去做学徒的时候,他也是又惊讶又反对,也是一句「没有先例」。
    但他并不迂腐,不过片刻的冲击,之后,便想方设法地帮周莹争取机会。

    他与人为善,尊长爱幼,却也不懦弱可欺。
    吴家二老批评周莹时,他永远护着她,或和稀泥或强硬。
    周莹从丫鬟变为少夫人,他便帮她立威,少有的端起少爷架子,在下人们面前声色俱厉。

    她嫁给他为妻,他出声留她在吴家东院一生。
    却未曾逼迫她分毫,连洞房都是彼此确认了心意后的圆圆满满。

    他对她好,不是用钱,不是高高在上,不是跌宕起伏的英雄救美。
    虽然对着沈星移说「这是我的妻子」是感动。
    粥棚坍塌时奋不顾身把周莹护在身下有震撼。
    但真正最触动人的,是他每天路过小摊商户,立在摊子前,静静地等一份甑糕,不急不躁。

    只因为,周莹最爱那一口热的甑糕。




    人人都爱看高潮迭起的故事,看尽他人的轰轰烈烈。
    可若是自己,恐怕最想求的依旧是「时光未央,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是两个人牵着手,在琐碎日常中过出的欢喜与静谧。

    沈复著《浮生六记》,首作便是「闺房记乐」。
    写他十八岁娶的妻,写他和妻耳鬓厮磨二十三年的琐碎生活。
    是从清寒里过出了安贫乐道的闲散风雅。
    虽然跟吴聘周莹的处境大不相同,但那种夫妻间的欢喜与清暖却出奇的相似。

    沈复和妻芸最爱在闺房里谈诗论书,赏月饮酒。
    吴聘和周莹则喜欢畅谈生意经,你来我往,聊得停不下来。

    沈复和芸敢于女扮男装去庙会。
    吴聘和周莹则是女扮男装一起上街。

    芸能够雇了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
    周莹能够为丈夫出谋划策上得厅堂。

    就连痛失所爱,都如此相似——芸积病身故,吴聘英年早逝。

    犹记得,沈复同妻离家避暑,二人暂住老仆妇家里,纸窗竹榻,闹中取静,芸喜道:「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沈复深然。

    郎君画画,我来刺绣,布衣菜饭,终生快乐。

    真真岁月静好。

    而我们,之所以如此爱吴聘,不过也是期许,这一生,能遇到一个人,懂我们、尊重我们、爱护我们,贫富相依,恩爱一生。

    孙俪跟何润东一起拍月下相依那场戏时,她说后来还有一场戏,是周莹一个人回到这个院子望着同一轮圆月心里空落落的。

    那时候,陪她赏月的吴聘没了;花开月圆的日子也去了,她孤零零一人扛着风雨走过了岁月。

    可你若问周莹,她后悔吗,若再来一次,还会不会选择嫁给吴聘,做他半载妻子,然后守寡一辈子?

    我想,她一定是不悔的。

    不悔嫁给那个帮她圆了一轮明月的男人。

    88023944
  • 阿糖攒内存中
    2021/6/5 23:35:04
    索莱
     (展开)
     (展开)
    【详细】
    1359183
  • 哈哈不是小瓜瓜
    2018/5/5 9:46:23
    失望到死

    一开始不明白大家为啥对第2季那么生气,看了以后就懂了。编剧是死了吗在你写第二季的时候就没看过第一季吗?????孟章明明是被仲方仪毒死的往阿离身上赖什么赖!庚寅死了那庚辰呢?方夜是个什么鬼?!第一季毓埥安抚将士不舍得劳民第二季呢暴君?第一季结尾你到底知不知道送剑的是谁结果呢第二季变成了什么?长史呢变出的太尉太师更小孩吵架一般!编剧的文学素养是去喂狗了吗?受百姓爱戴的明君你上没上过小学啊?!阿离

    一开始不明白大家为啥对第2季那么生气,看了以后就懂了。编剧是死了吗在你写第二季的时候就没看过第一季吗?????孟章明明是被仲方仪毒死的往阿离身上赖什么赖!庚寅死了那庚辰呢?方夜是个什么鬼?!第一季毓埥安抚将士不舍得劳民第二季呢暴君?第一季结尾你到底知不知道送剑的是谁结果呢第二季变成了什么?长史呢变出的太尉太师更小孩吵架一般!编剧的文学素养是去喂狗了吗?受百姓爱戴的明君你上没上过小学啊?!阿离的受人尊敬呢他的智谋呢?不好意思我看到的只有阿离成了受气包只有在考勾引打着正剧的名头卖腐?阿离的人设是在梦里喊着刚认识的殿下的人吗?你能不能尊重点第一季啊!还有我执明是大智若愚!不是真的蠢!你懂不懂什么叫大智若愚啊!第一季对执明的铺垫是让你给吃了吗!失望到死!你们就这么对观众吗

    【详细】
    9345343
  • 吼哈吼
    2022/8/20 15:47:30
    水军太多,婊里婊气群婊剧
    看到此,水军真是凶猛啊 已弃剧 以后这个作者导演的戏不会看了,讨论都算助纣为虐。 阿耐一如既往的精致虚伪利己主义者,能认可这种价值观的,一是没文化根本没看出来,二是屌丝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暴发户心理 又一次成功在影视剧实现了:穷人又蠢又笨又穷凶极恶又人格卑贱,暗示...  (展开)
    看到此,水军真是凶猛啊 已弃剧 以后这个作者导演的戏不会看了,讨论都算助纣为虐。 阿耐一如既往的精致虚伪利己主义者,能认可这种价值观的,一是没文化根本没看出来,二是屌丝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暴发户心理 又一次成功在影视剧实现了:穷人又蠢又笨又穷凶极恶又人格卑贱,暗示...  (展开)
    【详细】
    14591216
  • 姚知不是雪
    2017/1/2 21:20:25
    一部人物形象丰满的抗日剧
    难得让我不反感的抗日题材剧之一,老戏骨担纲,新人也是实力派,每个人物都很出彩,故事情节合乎逻辑和人性。一身正气的男主也会生气发火,也知道为亲人朋友报仇;女主也不是圣母光环专坑队友。最大的亮点是男配二丫头(老二婶),刚出场的时候gay里gey气真没好感,最后才发现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对爱情忠贞不渝,为国仇家恨能抛下个人恩怨,轰轰烈烈一生可歌可泣。正是因为演的太好了,所以后面那素芝跟男主在一起了让我心
    难得让我不反感的抗日题材剧之一,老戏骨担纲,新人也是实力派,每个人物都很出彩,故事情节合乎逻辑和人性。一身正气的男主也会生气发火,也知道为亲人朋友报仇;女主也不是圣母光环专坑队友。最大的亮点是男配二丫头(老二婶),刚出场的时候gay里gey气真没好感,最后才发现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对爱情忠贞不渝,为国仇家恨能抛下个人恩怨,轰轰烈烈一生可歌可泣。正是因为演的太好了,所以后面那素芝跟男主在一起了让我心里很不爽,觉得辜负了老二婶的一腔深情。
    其实很多国产剧都有这样的通病,男主女主就是绝对的中心,所有配角、龙套为他们牺牲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配角挂了以后男女主能象征性的嚎两声挤几滴眼泪就是有情有义了,然后就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寻找幸福去了。
    【详细】
    8269320
  • 北荣
    2020/3/16 4:25:16
    诡丝的解读,不止是爱,也是恨,因爱生恨

    电影最后看似给出了解答,诡丝其实是爱丝,但也包含恨丝。恨丝是被鬼看到眼睛的人会有,这类人是必死的。

    剧里的逻辑是自洽的,遵循剧中科学家发现的规律,只是与坂本说的恨意不符。

    鬼没有听觉和视觉,遵循生前的习惯而运行着。也说明鬼是没有意识的,鬼的行动只受丝的影响。儿子死了后,强大的爱意与磁场让他成为了鬼(这里把爱意理解为意识上的习惯、母子间的磁场)。重复的去上学,回到自己的

    电影最后看似给出了解答,诡丝其实是爱丝,但也包含恨丝。恨丝是被鬼看到眼睛的人会有,这类人是必死的。

    剧里的逻辑是自洽的,遵循剧中科学家发现的规律,只是与坂本说的恨意不符。

    鬼没有听觉和视觉,遵循生前的习惯而运行着。也说明鬼是没有意识的,鬼的行动只受丝的影响。儿子死了后,强大的爱意与磁场让他成为了鬼(这里把爱意理解为意识上的习惯、母子间的磁场)。重复的去上学,回到自己的屋子发呆。只要母亲在世上一天,爱丝就连接着母子。

    爱丝的连接,让他能感受到母亲安危,习惯性的在危机时去保护她,一是地震,按摩心脏所以母亲没死。二是在医院,感受到母亲快死了,想要去保护她,却被坂本带走了。带走前儿子看到房子里四个人的眼睛,爱丝已经断了,变成恨丝,所以这些人都会死的。母亲成为鬼后循着丝开始了复仇。女鬼找到了男主的女朋友,被喷了药水的子弹把女鬼的注意力转移到男主这里,子弹有吸收磁场的作用,所以女鬼男主的眼睛被女鬼看到(我记得有个眼神交流),所以男主开始被追杀,到了地铁上为啥男主谈过一劫,是因为儿子被坂本放出来了,恨丝断了,爱丝连接,所以他谈过一劫。同样坂本也逃过了被杀,如果爱丝没连接,儿子会立马找他报仇,所以坂本是纯粹的自杀。而母子见面后最终也是会消散在世间的。

    (这里没看懂最后一个镜头,在花海的土壤下面,坂本,儿子,母亲分层躺着,这里应该都是死去的尸体,母子应该不是鬼,我理解为母子死后团聚了。)

    主角与自己母亲之间的爱丝,因为死前儿子没在身边,母亲变成鬼没有立刻消散,是母子间的磁场/爱丝让母亲看到儿子后,因为生前的习惯,最后给儿子下了个鸡蛋,然后才消散掉。

    两对母子,两组爱丝。而恨丝的形成是迫切的牵挂,是因爱生恨。

    (还有一个讽刺的想法,坂本不知道鬼儿子的母亲还活着,儿子成为鬼也是有母亲这个磁场。不论是恨还是爱,都有一个情感极其强烈的寄托活着才能成为鬼。那么坂本杀掉署长,不就已经切断了他成为鬼的必备条件之一了,再强大的电子磁场有什么用。)

    【详细】
    12392869
  • 叼烟的戈达尔
    2017/7/1 20:06:36
    看完1928幅作品后,我帮你把预告片中的油画找齐了!
    耗时6年制作,《至爱梵高》终于面世了。 只可惜,这样一部美到让人大哭的电影,还没有大范围上映。目前,只在安锡动画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上短暂地亮了相,估计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了!心好痛~ 虽然还没看过全片,但是只靠这1分钟的预告片,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了。更让人感动的...  (展开)
    耗时6年制作,《至爱梵高》终于面世了。 只可惜,这样一部美到让人大哭的电影,还没有大范围上映。目前,只在安锡动画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上短暂地亮了相,估计最早也要等到10月份了!心好痛~ 虽然还没看过全片,但是只靠这1分钟的预告片,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了。更让人感动的...  (展开)
    【详细】
    8637217
  • 纯肉锅贴
    2018/2/23 19:08:16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评《残花泪》

    不可否认,电影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一批被称为“电影艺术”的作品,然而,仅仅有少量的作品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早在上世纪之初,商界就迅速掌握了“艺术”这个词的宣传潜力,用它来区分虚构的、戏剧化的作品和迎合潜在观众感官刺激与好奇心的作品。例如,法国“艺术电影”公司就期望那些品味高雅的观众慕名前去观看它所制作的影片,那些影片均由戏剧杰作改编,由那个时代的知名悲剧演

    不可否认,电影界藏匿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及一批被称为“电影艺术”的作品,然而,仅仅有少量的作品被冠以“艺术电影”的称号。早在上世纪之初,商界就迅速掌握了“艺术”这个词的宣传潜力,用它来区分虚构的、戏剧化的作品和迎合潜在观众感官刺激与好奇心的作品。例如,法国“艺术电影”公司就期望那些品味高雅的观众慕名前去观看它所制作的影片,那些影片均由戏剧杰作改编,由那个时代的知名悲剧演员出演。

    然而,电影产生的前二十五年,“艺术”并不是指电影化的手段,而是一部电影中的组成部分——著名的演员及严肃认真的故事情节。而格里菲斯于1916年创作的《党同伐异》(Intolerance)仅仅使这种情况在表面上有了肤浅的改观,尽管他凭借这部电影的构图以及其艺术性的建构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这部电影真正的艺术之处被认为是在严肃认真的道德片里生硬地“键入了”修辞手法,意欲加强电影的情节和提升其艺术高度,而导演本人也希望藉此获得更多美誉。

    运用艺术来“强化和提升” 高尚的道德主题,这种观念长久以来在西方大有市场,至少从贺拉斯(Horace)和普卢塔克(Plutarch)开始,一直到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但它是浪漫主义者明确放弃的一个观点,他们将它应用于电影的前提是电影不卷入那套在当代被视为“高雅艺术”的价值体系。

    当然,早期的电影也有自己的美学家,他们将一部电影中生动的元素称为“艺术”。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和维切尔·林赛(Vachel Lindsay)就是如此。而直到1919年法国的印象派运动爆发,一个庞大的亚文化群体才开始习惯(不仅仅是理论上)将电影当作高雅艺术对待。各种俱乐部、出版物、宣言、小电影、讲座以及展览均开始对一些特权电影趋之若鹜,更重要的是,它们认为这些新电影必须基于当时时代对绘画、音乐和小说的品味标准。作为时代的精英群体,这些印象派吸引着当时社会的精英观众,为他们培养电影理念。

    1919年,一种更精致、更具有自我意识的电影艺术观念被引入美国。如大家所料,这是由格里菲斯领军,而且仅仅由他的一部电影《凋谢的花朵》表达。诚然,这也许暗示着,正是格里菲斯在1916年成名以后的自我膨胀让美国观众接触到了这个更易于接受的艺术理念。在美国,法国印象派的子文化也许永远不会存在,而且电影体制的每一个改变都必须通过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好莱坞文化的批准。极少有制片厂老板能够理解这种电影理念,支持这种理念的更是凤毛麟角,唯有具备格里菲斯的声望和愚钝的人才能将某一种电影理念发扬光大。

    毫无疑问,在格里菲斯早期的众多电影中,这部电影在资金方面所受到的压力使其显得与众不同,阿瑟·莱尼格(Arthur Lennig)和万斯·凯普莱(Vance Kepley)在相关论著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凋谢的花朵》片长仅8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它很难具备《一个国家的诞生》(Birth of a Nation,1915)和《党同伐异》中史诗般的风格。此外,此片还缺少那些影片中波澜壮阔的节奏。诚然,从制作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是小成本投资(7万美元),17天完成拍摄,仅仅几个场景,成本只是早期巨作的一小部分。

    然而,格里菲斯决定将自己的金钱和名誉押在这部电影的宣传上。也许正是在宣传过程中受到的冷落和怠慢使他放弃了好莱坞的传统宣传渠道,而是亲自上阵,主管其影片——对他来说是心头之爱——的发行。这种与体制的冲突必然导致他自以为是的态度,而另一方面,这种态度也导致了一个观念的产生:即艺术可作为确定电影的价值和吸引力的标准,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如火如荼的市场争夺战中,如果观众认可“艺术”,“艺术”会成为一样新型武器。格里菲斯认定艺术是有市场的,因为他认为观众信赖他,相信他的才智,将继续追随他,他深信观众会在他的指引下达到一个更新、更好的体验境界。

    对于放弃通往成功的捷径——叙事以及壮观的场景,格里菲斯感到非常满意。他要求《凋谢的花朵》拥有一批新的观众,这批新的观众能够对一种新的叙事风格给予关注、做出反应,他觉得这一做法使他将电影这种媒介推向了极致。对格里菲斯而言,这种风格的新意在于整部影片中精致的情调,且在影片结尾的悲情自杀中达到高潮。在这部影片之后,格里菲斯草拟了一份与观众的契约,“艺术电影”此后都是按此约定如此运作的:通过延缓和压制带来廉价快感的壮观场面和故事,而遵从于一种更高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诗歌、戏剧、绘画或音乐带给我们的灵感和触动。自杀作为不快乐的标志,确保了影片的严肃性;而平缓细腻的叙事作为敏感的标志,继续体现了作者不刻意迎合观众的高尚情操,即不去满足观众粗俗的感情和期望。

    请勿将格里菲斯渎神的态度撇在一边,让我们客观地审视他的感知,理解《凋谢的花朵》风格的发展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体验。在格里菲斯绝对的二元世界里,艺术总是与安静、崇高、道德、精致以及女性特质(当然是他眼中的女性特质)联系在一起。他利用标题为影片的开场打下铺垫,这个标题指出了影片崇高的地位与宝贵的主题:这是一个关于泪水的故事。如万斯·凯普莱所记载,格里菲斯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在对影片的装饰上,以此吸引首批观众。他过多地在影片的音乐、色彩、灯光效果上大做文章,以至于影片首映时,整个屏幕都充斥着各种色彩。此外,为了填充影片单薄的内容,同时唤起电影所崇尚的高雅艺术的传统,他还安排了“生死之舞”作为现场影片放映的序曲。这支舞蹈总的哲学主题是为了吸引“那几百名收到首映式邀请的严肃艺术赞助人”。

    格里菲斯认为他应该在戏院的气氛上做些文章,来强调艺术价值,使其高于娱乐。但其实他没有必要那么做。《凋谢的花朵》并未改变电影的本质结构,只是改变了一些格里菲斯在比沃格拉夫公司(Biograph)时就开始使用的传统情节剧词汇。一开始,电影就摆出相反的价值观,让观众认同于其中一方,然后朝着一个戏剧冲突方向发展,经历一些情节的曲折和延误之后,正确的一方和观众会得到回报。《凋谢的花朵》就是建立在以下这些冲突之上:黄种人和巴特林·巴罗斯之间,中英价值观之间,以及冥想、被动的方式与进攻、暴力的方式之间的冲突。为了宣传需要,格里菲斯可能会说,在这些冲突达到顶点后,观众便会感受到艺术和壮观的场景之间的冲突。这样,对他来说,电影成了对当时所处文化中艺术的脆弱(也是艺术家的脆弱)的情节剧式展现,而当时的社会文化正被一些粗鲁庸俗的人所操控。影片中的暴力情节本身,而非影片中的那些“装饰物”,就足以吸引一些对这个情节变化感到熟悉的观众。然而,格里菲斯和他犹豫不决的追随者们对影片中的暴力情节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观众所不熟悉的实现认同的所在(东方价值观、艺术)以及光怪陆离的情节变化(自杀的结局)会遭致观众的冷遇。但他们错了。随着情节的发展,艺术已经在冲突中胜出。但这是一种奇怪的艺术,也是一种奇怪的胜利方式。

    影片一开始就将这种冲突置于一组人物缩影之中:一位安静的黄种人刚刚从寺庙诵经归来,而与之形成冲突的是易怒的美国水手们。水手们除了摔跤这种粗鲁的乐趣之外,并不懂什么生活中的规则,他们只遵循生理本能的需求,不喜思考。而这位黄种人则被描述为一种高深莫测的文化传统的产物。影片中,在他出场前,三个已至婚龄的中国女人——士兵们潜在的追求对象——出现在镜头中,她们和往常一样,正在街道上向算命者询问自己的命运。在女人们青春靓丽的身形的映衬下,这位黄种年轻人出场了,伴随着他的则是沉思的、柔和的光线和镜头浅浅的聚焦。他以及那三位中国女人要依靠他手指的那本书来判断他们的生活。此时,格里菲斯给了这本书一个特写镜头。同样,在一个既定的、安全的社会秩序中,这位黄种年轻人就会显得英俊潇洒、光芒四射。寺庙中,对称的剪纸装饰显示了他的内心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的源泉。这个场景的中心是念珠的特写镜头,接着插入一个僧侣敲锣的镜头,以及另外几个在至尊佛像前的僧侣。这位年轻人的师父诵读着经文,格里菲斯随之切回了一个远景镜头,这个远景镜头带有结束功能。格里菲斯用剪辑的策略将场面调度双重化,让黄种人永远处于永恒价值的世界。正是他静止的状态证明了他们所属世界的正直、他本人正直的品性以及其值得尊敬的后代。

    这一段落的静态画面由一些精致而安静的构图以及朦胧的摄影风格(这些稍后对这部影片非常关键)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静态画面而存在,即这一段落的剧情力量存在于这些静态的画面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纠葛之中。

    此时,导演明确地将静物与佛的永恒以及古老经文的永恒联系起来——这一切统治着所有的臣民,特别是这位年轻黄种人。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及相关记忆会通过电影的方式(表演、灯光和摄影技巧)呈现于伦敦街头。亚洲人的温吞与影片稍后呈现的水手们言语手势间的咄咄逼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后来,这种行为法则发展成了这位黄种人和巴特林·巴罗斯之间近乎荒唐的对立:东方人似水般的委婉体现在其优雅的姿势和神态上剧情的能量似乎存在于其体格之内。而这些魁梧的“拳击手们”则是吆喝着、比划着,毫无优雅可言,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其体格转移到了其动作的对象上。

    巴特林·巴罗斯同样也与表现东方价值观的灯光和构图显得格格不入。跟随他的镜头始终是强光,而且他经常被置于有其他物体存在的长镜头之中。拍摄这个黄种人的镜头都是萨多夫式的景深镜头,或是弯曲的遮挡、浑暗的光线或黑色的背景。所有这些技术在某些关键场景中一齐出现,使得这位年轻人与镜头中的物质背景相分离,使他以及他所代表的生活显得超凡脱俗。

    影片开场片段给了我们时间去适应这套新的价值体系,从而使我们能够情愿接受平静甚至停滞的画面,虽然我们更热爱和习惯于暴力和动态。这样,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对构图的画面价值进行思考,从而获得愉悦。通过拍丽莲·吉许(Lillian Gish)的长焦距特写镜头,最后给我们传递了叙事快感,据说,这些镜头改变了特写的本质、明星的本质,或许还改变了电影快感的本质。

    格里菲斯将观众对故事本身的兴趣转移到了对丽莲·吉许静止肖像的兴趣上。这种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她挣扎于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她具有压迫感的凝视中;二是在自我思考中,她投向二者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黯淡。这样,所有的视觉力量和剧情力量都聚集在她的身上,积聚于她的自恋感知之中。在残酷的世界中,她不敢抬眼去行动、去自卫,只是紧紧抓住脆弱不堪的自己,直到观众和剧中人物的利比多都倾注到吉许的形象上,使其充满生命力,并以萤火虫般的亮光照亮了整部电影。

    从叙事到画面的转换始于对女主角活动范围的固定。首次出现在镜头中时,她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坐在莱姆豪斯区的茅屋外的碎石堆上,她正思考着,是继续受那些瘦骨嶙峋的淘气鬼的欺负呢,还是在大街上把自己卖掉。她当时的生活际遇就是一则悲惨的故事,别无选择:如果待在家里,就得忍受巴特林·巴罗斯的咆哮和毒打;如果离开家在附近转转,去当地的东方人居住区,则有可能遭遇危险。只有在找到一些类似于花朵和锡纸的美丽碎片时,她才会欣慰,她暗淡低垂的眼神才会变得明亮起来。

    影片中一个片段极佳地表现了这种情况[1—8]。徘徊在年轻黄种人商店的橱窗边,露西并没有留意到有人正盯着她看,那两道凝视的目光足足可以将她钉在窗户上。年轻黄种人从窗户里向外凝视她,街对面邪恶的目光也正盯着她,他们的目光在露西身体上较量着。片刻之后,露西走到街对面站在邪恶的目光旁边,用她的锡纸换取花朵。而这时,年轻黄种人也跟着她走了过来,这样,两道扫视她的目光就处在了水平的位置。两人接连横穿马路使得这个场景紧张的气氛变得白热化,而对这两位凝视者来说,露西的位置也更加暴露无遗。巴特林·巴罗斯在当地一个酒吧里面安插了两个眼线,这也说明露西根本没有机会逃出魔掌。她挣扎在父亲和东方人居住区之间,现在来到东方人居住区的她只是换了个位置罢了。

    幸运的是,露西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密集而咄咄逼人的目光,她正沉浸于那些精致怀旧的小玩意:她从地板下挖出的皱巴巴的锡纸、这家商店橱窗里的一排小布娃娃(稍后,她会将其中一个娃娃紧紧抱在胸前),当然还有那些花朵——这与影片名相呼应。如果在电影传统中,目光的斜视打破叙事运动的序曲,并赋予角色和物体些许的价值,以及将银幕空间变为力量的线条,从一个地方穿越到另一个地方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说,对露西而言,仅仅通过凝视她自己,以及通过那些最后浓缩到她手里的镜子中的、那些吸收了她的欲望的、那些自我指涉的物体的共同作用,她就已经内化了自我欲望。这种对外部世界的彻底的被动使她逆来顺受,面对外部的凝视,她会变得脆弱不堪——她会垂下眼帘。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使她成为我们激烈观点的牺牲品,我们赞同这激烈观点,就如赞同特写。

    总之,作为大家凝视的对象,露西身上有着整部电影赋予她的叙事压力,她则将这些压力转移至一系列物体之上。这些物体和她极为神似,而最后将成为她自己的写照。这样就把欲望更明显地展现出来:露西身上聚集着众人的目光,她投向一个物体上的目光也可以反射到她自己的身上,从而看到她自己。电影画面的构图如此密封,又有镜头掩饰,再加上柔焦的着重庇护,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凝视她。这部影片的结构促使我们对这种简单的、静态的表现方法心存敬畏,并将丽莲··吉许置于圣坛之上,在那儿,她为我们以及那位年轻黄种人展示了最终的价值。影片并没有在我们凝视的目光中平静地结束叙事,而是将我们的驱动能量变为了谵妄的、自淫般的崇高感。艺术——这部影片中永恒的、自恋的绘画价值,使用了叙事这一“道具”并超越了叙事,目的在于获得崇高这一“更高的”价值。

    此处,格里菲斯本能地依附于艺术概念,意在规避好莱坞粗糙的、自娱自乐的运营模式。确实,弗洛伊德认为崇高,特别是艺术的崇高,可能是超我在对肉体欲望审查时做出的反应。弗洛伊德暗示,这是最为健康的方式,并将之与那些变态的行为相对立,比如虐待和受虐。当然,格里菲斯认为他给了好莱坞的情色主题一个健康的回应,而且在他的电影里,露西高雅精致而娇贵易碎的美被瑕疵所掩盖(她在片中寒酸而仓促)。露西被迫与好莱坞电影推出的肌肉男一起出现,等待着一批有能力欣赏她的纯洁的观众。一方面,被迫浸淫在这个充满欲望的娱乐业中,另一方面,观众那“邪恶的眼睛”也虎视眈眈,影片只能“垂下眼帘”,安心打造自己的美丽:它瞪着自己,瞪着处于其中心的吉许,以及上文提到的那个核心比喻。

    吉许这个角色及其气质使我们想起其他影片已研究过的那些纯洁无辜的童妓——维多利亚风格的经典角色。二战后这种角色仍挑逗着观众的性幻想,低垂的眼帘仍吸引着淫荡的目光。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缺乏使得性变得纯洁。而我们对此的反应,就像那位年轻黄种人一样,就是去保护她,使她远离那些她尚未发觉的贪婪眼神,使她无法获得对自己的了解。她的性,就像她的美一样,似乎被刻意地“隐藏”在一个她无法发现的地方,而只有艺术的敏感性才能使其旁若无人地显现并焕发出光芒。

    格里菲斯精心呵护着他的《凋谢的花朵》,使其免受好莱坞风格的侵袭,他起初一定会为自己感到骄傲,而稍后对此心存怀疑——这是因为,尽管大众承认这部电影与众不同,但这部影片的竞争对手是好莱坞模式下的所有电影。尽管它被视为一部纯洁的影片,但只有从那些期望从电影中得到快感的赞助商那里拉来赞助资金时,它才算一部成功的影片;只有能从那些赞助商那儿拉来比那些好莱坞模式的电影——那些更为华而不实、更为直白的“拉客”电影——更多的赞助时,才算胜利。

    当《凋谢的花朵》中精心设置的冲突解体,并分解为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时,这种怀疑的迹象就曾出现。伦敦的迷雾里有着东方寺庙神圣的熏香的对应物。莱姆豪斯区那个长相俊美的淘气鬼令观众想起了影片开场时的三位东方少女。寺庙的高僧以及他正向黄种年轻人诵读的那本经书激发出年轻人对传教的狂热,而这种狂热却遭到即将前往中国的不列颠传教士们的嘲讽,他们随身携带的一本关于“地狱”的书。“监视物”只能是英国“邪恶的眼睛”,鸦片窟,堕落的东方圣殿。当然,最后,巴特林·巴罗斯咄咄逼人的淫欲退出了镜头,被那位年轻黄种人采取的行动所取代:他保护露西使其远离其父乱伦的淫欲,而这些行动则出于他自己的种族乱交的欲望。

    这位年轻黄种人和格里菲斯不能够理解这种对等值,也没能够理解其实人类普遍存在着性欲,于是,在这种反身受虐的经典结构中,马上将这种欲望转移到自己身上。在佛祖的旨意之下,陶醉在来自东方的熏香中,这位年轻黄种人、格里菲斯以及我们观众通过一个自杀的结局消除了我们更低级的欲望。而这种自毁性结局的效果是诱人而令人满意的,因为喜爱的东西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在圣坛上的露西就是一个被人凝视的物体,是完全禁止触摸的。

    继承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传统,格里菲斯意欲探索死亡和自杀那不可获得的境界。信仰万事万物转世轮回,雌雄同体的佛意味着永恒,而这一切正是那位年轻黄种人柔弱内心的追求方向,他的追求在切腹自杀时达到了高潮:他认为在刀锋之上终结了生命,灵魂便能得以升华。自杀的行为体现了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不同,也保护了这种差异性。而同时,通过灵与肉最后的强制对立,自杀区分了黄种男人和他的动机。

    这部影片,如同黄种人最后的自杀行为一样,从自我造成的“堵塞”中得到快感,同时为西方咄咄逼人的叙事风格以及直接展现壮观场景的方式画上了句号。影片期望通过自恋和受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崇高,同时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变态的方式,对其影像进行解读。弗洛伊德认为,自我被超我的残酷力量所降服,甚至最后残忍的自杀,这些都暗示了男主人公的一种欲望——期望在咄咄逼人的父亲面前取得一种女性顺从的姿态。自杀是影片本身最后的自恋,使露西的死亡具有双重意义,寻找一种在肉体与东西方差异之外的更高对应物(equivalence),它被动,而且属于灵魂。然而,正如弗洛伊德在上文提到的那篇文章结尾处写道:“如果不是性欲上的受挫,主人公的自我毁灭的行为兴许就不会发生。”《凋谢的花朵》力图通过一种幽回的方式达到这种“性欲”的满足。

    然后,轮船驶入大雾弥漫的港口时的彼此呼应的镜头显得不知所云,却以柔和的语调叙述着:这位黄种人回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影片也将观众带到一个陌生而古老的国度。中国是一方永恒的土地,一方没有冲突、不存在差异、有着母性关怀的土地。这部影片反过来讲述了一则主人公最后返回祖国的故事,因为这个黄种人最初离开了安宁的精神家园,开始一种分裂的生活,仅仅是为了最后返回佛的全能统治之中。

    影片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记载了他从寺庙跌落到了鸦片窟里的自我快感,在那里,他获得了精神滋补的第二次快感,正如断奶的孩子从吮吸拇指中获得快乐一样。而后,在对自恋的重新简述中,这位黄种人突破自己选择了爱的对象,纯洁的露西——而对他而言,露西只是过去的他的重现。他给自己盖上包裹露西的长袍(这种长袍只在仪式上穿)走向死亡,就像我们给露西脸部一个特写镜头来结束这部影片一样。这是对纯洁的追求,为了一种更纯洁的电影或伦理,为了超越那种本质上是性欲的脚本的所有叙事。

    此处,东方和西方各方面的对应物,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对应物揭示了影片的意图。因为,此片确实是一部故事片,其展现的内容也确实是为了迎合观众喜好。挣扎在各种冲突之中,年轻黄种人和格里菲斯在熏香的氛围中掏空了自己的内心,将自我扩展到整个宇宙。这就是反身受虐,即对“崇高”这一问题情节剧式的解决方式。然而,这种方法很简单,甚至是可预测的,与德米尔(Cecil B. De Mill)的宗教史诗片中对“神秘主义”粗俗的探索方式相似。而对美国电影“艺术”的探索,则需要冯·斯特劳亨(Von Stroheim)和茂瑙(Murnau)来开启另外一种更为健康的途径。

    【详细】
    9177817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