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视剧 就对家庭而言 找个人有技术的人才 把房子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给了别人 一年到头孩子 妻子 不管不顾 (工作忙) 这种逻辑和三观 对么?到头来人家要走 还在怪妻子 因为 没有这个人就没有这技术 当初妻子要出国深造 不是有更好的理由么 多钻精一门医术不能为更多人造福 救死扶伤么 都是借口
虽然电视剧 就对家庭而言 找个人有技术的人才 把房子在没有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给了别人 一年到头孩子 妻子 不管不顾 (工作忙) 这种逻辑和三观 对么?到头来人家要走 还在怪妻子 因为 没有这个人就没有这技术 当初妻子要出国深造 不是有更好的理由么 多钻精一门医术不能为更多人造福 救死扶伤么 都是借口
很明显,编剧意图展现真实警察办案的生活。但是非常明显有很大问题。一直让人搞不清电视剧的年代,警察办案手法和方式让我觉得是上世纪,可是智能手机现代交通工具又提示我是现在。简直是。编剧要搞明白生活化,贴近生活,不是返回30年前。演员很敬业,也演的不错。但是丝毫不能改我带来真实感,这就是因为剧本的时空错乱导致的。演员演技越好,配合时代错乱的剧情,显得荒诞离奇感越
很明显,编剧意图展现真实警察办案的生活。但是非常明显有很大问题。一直让人搞不清电视剧的年代,警察办案手法和方式让我觉得是上世纪,可是智能手机现代交通工具又提示我是现在。简直是。编剧要搞明白生活化,贴近生活,不是返回30年前。演员很敬业,也演的不错。但是丝毫不能改我带来真实感,这就是因为剧本的时空错乱导致的。演员演技越好,配合时代错乱的剧情,显得荒诞离奇感越强。
浪费了一群好演员
简介就很引人入胜!好电影可以不讲故事,但好电影一定有故事。看简介以为是个魔幻的爱情故事,从城市出发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是。影片并不简单围绕丽莎和乔治的爱情展开,里面什么镜头都有,我想这才是电影的样子。生活不是故事,爱情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固然电影作为一个载体要尽可能集中地强调矛盾冲突,总是这样强调也是不对的,那样偏离生活。浪漫之外,我们还有世界要去认识。故事的确很魔幻,从生活中脱化出的魔幻
简介就很引人入胜!好电影可以不讲故事,但好电影一定有故事。看简介以为是个魔幻的爱情故事,从城市出发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根本不是。影片并不简单围绕丽莎和乔治的爱情展开,里面什么镜头都有,我想这才是电影的样子。生活不是故事,爱情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固然电影作为一个载体要尽可能集中地强调矛盾冲突,总是这样强调也是不对的,那样偏离生活。浪漫之外,我们还有世界要去认识。故事的确很魔幻,从生活中脱化出的魔幻,足球,工作,外貌,人际关系,咒术,灾难,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世界里真实存在的,电影一般忽略掉这些与推动情节渲染气氛无关的东西,但在这部片子里它们被强调。每一个镜头都很好看!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不只有爱情和星空,还有任何肉眼可见的事物,飞鸟飞机纤尘吹过的气球垃圾,这才是生活的浪漫,你不抬头,你都不知道天上会看到什么。
对于爱情也做了很好的探讨。失去容貌、才能和工作的我们还是我们吗?失去这些的人还能像爱未曾被剥夺的彼此一样吗?爱是什么,不是爱工作不是爱外表不是爱才能,心与心的链接,那才是爱。
宋康昊是韩影的代名词,有了他的电影不会有不好看的顾虑,所以前段时间韩网爆出《麻药王》上映期间他儿子与都璟秀粉丝的口角之争,我也没有去关注,以他老爹的实力根本不用和韩流明星较劲啊。
今天,我看了豆瓣评分5.4一眼,点开了视频。
满满的时代感和配乐,浓厚的釜山口音,还有有点儿装嫩的宋康昊,以及诸多熟脸儿们,电影节奏缓慢而欢快。缓慢是因为李斗三的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曲折和戏剧性
宋康昊是韩影的代名词,有了他的电影不会有不好看的顾虑,所以前段时间韩网爆出《麻药王》上映期间他儿子与都璟秀粉丝的口角之争,我也没有去关注,以他老爹的实力根本不用和韩流明星较劲啊。
今天,我看了豆瓣评分5.4一眼,点开了视频。
满满的时代感和配乐,浓厚的釜山口音,还有有点儿装嫩的宋康昊,以及诸多熟脸儿们,电影节奏缓慢而欢快。缓慢是因为李斗三的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曲折和戏剧性,同时枝叶过多,不太抓人心,时长100分钟左右还行(实际138分钟);欢快是故事的细节,演员们讽刺而滑稽的表演,比如李星民、尹宰文。所以,两个多小时看下来,还是看了好多次表。
李斗三这个人物因为有原型,所以看起来还是很有真实感,冲击力蛮强的。在宋康昊的演绎下,这个不甘平庸,野心极大,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最终抛妻弃子没有什么好感的一代毒枭出现在眼前。他攀着各种高枝儿,行着过河拆桥的本事,用生产销售“韩国制造”毒品的金钱一路走到国家的高层,盲目的自信让他以为找到了最终的靠山,万万没想到国家政治的震荡和他的贪欲最终害了他,毒品让他暴富走向人生的巅峰,同时又使他失去健康的身体,失去家庭,失去亲人的爱,并跌下神坛。
电影最后,宋康昊一个人的独角戏很精彩,吸毒后产生的幻觉,多疑而自责,疯癫的自言自语,竟像极了《指环王》里的咕噜。
裴斗娜于1小时01分出场,饰演辅助李斗三成为一代毒枭的交际花金敬雅,表演中规中矩,没有亮点。
曹政奭的检察官是和《局内人》里曹承佑的禹长勋一样的角色,在乱世中坚持正义,为国家驱除害虫。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赵宇镇,瘦削的他文着全身纹身、暗黑的脸庞像极了深度瘾君子,并为这部电影奉献了19禁的珍贵镜头。
流水账似的毒枭成长覆灭史,最终的核儿还是韩影的套路,推进国家反腐和民主。
说真的,5.4分有点儿低,6.5分才正常。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身份认同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1993年梁小熊为黄百鸣的东方影业拍摄的电影,那时的梁小熊终于从武指又做回导演。之所以说是“又”做回导演,只因为他早在1984年就拍摄过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科幻/奇幻电影《霹雳雷电》,可惜这部电影最终没能上映,让梁小熊只得重做武指,一做就是九年。
1993年,梁小熊就拍了三部电影:《虎穴屠龙之轰天陷阱》,《触目惊心》以及这部《再世追魂》。三部电影给人的感觉都特别浓郁,尤其
这部电影是1993年梁小熊为黄百鸣的东方影业拍摄的电影,那时的梁小熊终于从武指又做回导演。之所以说是“又”做回导演,只因为他早在1984年就拍摄过一部披着武侠外衣的科幻/奇幻电影《霹雳雷电》,可惜这部电影最终没能上映,让梁小熊只得重做武指,一做就是九年。
1993年,梁小熊就拍了三部电影:《虎穴屠龙之轰天陷阱》,《触目惊心》以及这部《再世追魂》。三部电影给人的感觉都特别浓郁,尤其是其动作场面真实,血腥场面逼真。梁小熊毕竟是武指出身的导演,要来真的,就来真的。正因为此,这部电影的cult场面非常多,黄光亮在监狱里那两场戏在cult程度不输《力王》。
电影并未止于恐怖和血腥,其背后的人文关怀也同样值得深思。吕良伟所饰警察的两个孩子居然是仇人的转世,这种情况下,究竟是要爱还是不要爱?究竟要不要管?
电影给的答案是肯定的。影片的点睛之笔在于警察的岳父在医院里对他说的一番话,那时他的岳父正在照顾自己出生便是弱智,如今已经是25岁的儿子。岳父听完吕良伟的一番话后,说:“二十五年了,你说他是不是投胎来报仇的呢?如果真的有报应,我更无法拒绝,不然的话,我该怎样恕我前世的罪呢?”
正是这番话让吕良伟幡然醒悟,让他踏上了拯救孩子,也是自我救赎的旅途。
在这么粗糙的惊悚片外皮之上,居然有这么细腻的剧本,而这剧本就来自谷德昭之手,那时他还没有加入周星驰的旗下(周星驰当年的成功绝不仅是周星驰一个人的功劳,更有李力持,谷德昭,刘镇伟...),还在追随恩师高志森的脚步。高志森的电影表面上看起来疯疯闹闹,其实它很能唤起人们心中的共鸣。这是编剧的功力。
片中两个让人感到比较出戏的地方:
一个是吕良伟和郑则仕的组合,总让人跳戏到《跛豪》的片场。尤其是片尾,当吕良伟抱着孩子哭的时候,他演的方式居然和在《跛豪》里是一样的,都是有些疯癫。我很害怕在这个欢乐大结局的时候吕良伟突然化身跛豪,做出一些神经病的事情。
另一个是饰演吕良伟岳父弱智儿子的居然是田启文。看到他在病床上痛苦挣扎的样子,居然有些像是在看喜剧......
总的来说,影片惊喜非常多。碍于缺乏影片分级制度,在盗版碟流行的时代不少孩子看到这部电影,而这部电影成为了童年阴影之一......在我看来它的血腥程度应该至少是13+的。佳作常有,分级更佳。
《庆祝无意义》里写道“你的性别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有你眼睛的颜色,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不置可否。不过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还有“死生亦大矣”这么一句话。是的,我们仍旧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我们仍旧可以选择如何死。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位老人择死的故事。看之前以为是个大闷片
《庆祝无意义》里写道“你的性别不是你自己选择的,还有你眼睛的颜色,你所处的世纪。你的国家,你的母亲,重要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选择的。一个人只对无关紧要的事拥有权利。”不置可否。不过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还有“死生亦大矣”这么一句话。是的,我们仍旧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我们仍旧可以选择如何死。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位老人择死的故事。看之前以为是个大闷片,甚至做好了会睡着的准备。结果没想到,直至片尾曲结束我还在面对屏幕发愣。嗯,很负责任地说,这部片子你尽可放心的睡,醒来了有惊喜。充满灵气的长镜头,愣是把大西北拍出了烟泽水乡的感觉;悠扬的长调把夕阳拉的无限长;浓郁的乡土方言,明丽的色调,稍稍填补了沉重的主题;一年四季都在呼吸的泥土则暗示着最后的归处??电影一开头,就是老人在描画棺材上的仙鹤。传统文化里有驾鹤西去这种说法,不过随着村里火化政策的推行,棺材几乎很少人用了。老人是不希望火化的。这种想法,从传统观念中来,从自小的教育环境中来,也是从老人内心深处对土地的归属感中来。村里有的老人为了不火葬,偷偷下葬。唢呐也不吹了,仪式也不办了,就怕被人听到要给拉到火葬场去。结果,在秋季的大丰收中,坟包被发现,要给刨出来火葬??这时强制推行的火化政策就显得不那么可爱了。政策是个好政策,但不得当的推行手段总会遇到感性的阻碍。老人怕了,儿子女儿都决定待老人死后就拉去火葬。于是老人幼稚地数次用稻草堵住家里冒白烟的烟囱,哪怕屋里烟熏火燎。只是因为这烟囱的白烟和火葬场的一样,老人家就怕死后什么都没了,只化作青烟散了。这时老人不想火化的想法就慢慢根植心底,变成对仙鹤的执念。据说,人死了,埋到土里,仙鹤就会架着那人上天去。??“爷爷,再埋不了了,再埋你真的就透不过气了”“再埋一掀,回去了就给他们说,我乘白鹤走了。”伴随着往生咒的欢快曲调,老人自此长眠于大地。是因为死的方式是自己所希望的吧,所以才会那么安心。----写于最后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对火葬和土葬都没有特别的需求,甚至是海葬都可以,但是个人认为天葬还是略难接受。我私心是想着,等到死了,就火化,然后把骨灰做成钻石的。
婚姻是严肃的,神圣的,但它赋予我们的意义绝不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在不经意间交集后的勉强维系和从一而终…当压抑在一段不美好婚姻中的两个人大胆的说出“我们离婚吧!”…那一刻,也许才是他们对彼此真正的“爱”。爱不是强求,爱是懂得该放手时勇敢的放手!…未曾感受过真正婚姻生活的我,看完此片后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
婚姻是严肃的,神圣的,但它赋予我们的意义绝不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在不经意间交集后的勉强维系和从一而终…当压抑在一段不美好婚姻中的两个人大胆的说出“我们离婚吧!”…那一刻,也许才是他们对彼此真正的“爱”。爱不是强求,爱是懂得该放手时勇敢的放手!…未曾感受过真正婚姻生活的我,看完此片后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
要么就直接别在自己平台播,一集删掉一半来播,简直就是误导观众,为此剧抹黑。
要么就直接别在自己平台播,一集删掉一半来播,简直就是误导观众,为此剧抹黑。
郑国小霸。平王东迁仰赖于秦、郑、晋等诸侯或部族的勤王之功。而此后秦因国偏处西隅不能对王室施加重大之影响,晋国因曲沃代翼而产生的长时间内乱亦不能制之,只有郑国在武公、庄公两代君主努力之下战略权势大涨,且其距离洛邑王城最近,并为周王之卿相久矣,故而在春秋初期,郑国对周王室之影响是最大的。无论是“周郑交质”还是“王畿刈麦”后竟“射王中肩”,在这一场又一场与周王室的政治与军事交锋中,郑国在实际上从未
郑国小霸。平王东迁仰赖于秦、郑、晋等诸侯或部族的勤王之功。而此后秦因国偏处西隅不能对王室施加重大之影响,晋国因曲沃代翼而产生的长时间内乱亦不能制之,只有郑国在武公、庄公两代君主努力之下战略权势大涨,且其距离洛邑王城最近,并为周王之卿相久矣,故而在春秋初期,郑国对周王室之影响是最大的。无论是“周郑交质”还是“王畿刈麦”后竟“射王中肩”,在这一场又一场与周王室的政治与军事交锋中,郑国在实际上从未落于下风。且联合诸侯北伐戎狄,声望与日俱增,号称“春秋小霸”。终庄公一代,郑国锋芒无与可比。周王室经此打击已无力再与诸侯争夺权势,甘居于数十里王城之内徒修礼作乐为乐而已。郑庄公文治武功,郑国借勤王之威强国之力,屡次与周王相争,可谓三百年来头一遭(如果不算上昭王伐楚的那一次——那一次楚国只是作为蛮夷之一而成为被征伐的对象)。他的对外战略隐晦不明,模棱两可,且每次都师出有名而不落人口实,可谓有勇有谋之人,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在自身实力强大到不需要制定明确战略即可达到自身的战略利益,也是历史上之罕见一例了。如果说“周郑交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打击王室之举,那么“刈王畿麦”就是以经济手段达到威胁周王室的现实目的,而“射王中肩”的一幕已明确压制住王室战略权势,使之成为王室永远的痛,无复有东山再起之心。战略目标若隐若现而不明言,一系列战术操作步步为营无懈可击,使王室甘拜下风而诸侯如影归附,最终达到发展和巩固自身地盘和增强自身战略权势的战略目的。其谋略和影响,后世有几人可以超越!而郑国在庄公死后不久就趋于衰落,其原因莫不在于庄公把郑国的力量过度使用而使之入不敷出。再加上土地狭小、纵深局促,实属强敌环顾的四战之地,且没有物质和人力的持续支撑,争霸事业当然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中国世袭制王朝政治的弊病——人亡政息的道理。但不得不承认,游离于诸侯(且之后都是具有绝对争霸实力的诸侯)之间的郑国继续存国三百余载,也是难能可贵了。春秋第一霸——齐国。桓公小白上台之前,齐国内乱,造成国政崩颓民生凋敝,贤才良将枯竭。作为地方千里的春秋大国——齐国竟然不如西边王畿旁的小小郑国,令诸侯心生疏离蔑视之心,齐国大国地位危在旦夕。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在这种万般绝境之下,齐桓公知人善任,大胆启用自己的政治敌人和身为市井之徒的平民管仲,进行财政和军事改革。数年之内,社会安定,国富兵强。为践行周公太公之业,他适时的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并以数次会盟的形式逐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其间,不可避免的以军事威胁军事对峙乃至军事进攻等军事权势的使用为手段。他因此开创了以会盟为建立和确定霸主地位的先河,使后来效法者影从。我们需要对几次重要的会盟作出评介才能对齐国外交战略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北杏会盟。周王室在百般内外交困之下,东方大国齐国主动伸出橄榄枝,提出“尊王攘夷”的无比正确而又合时宜的政治口号。周王室便投桃报李,以代王室册封宋国新君而会盟诸侯。这次会盟虽然加盟者少且是小国,观望者尤多,但却是齐国以盟主身份召集的第一次会盟,不可谓不重要——虽然是“小霸”,但循序渐进,以探内外舆论,也是第一次确立大国诸侯霸主地位的必要准备。这样既保住了苟延残喘的周王室的颜面,又切实树立了自己新兴霸主的地位,两全其美,各取所需,是新旧实力合作妥协的一次经典案例。鄄地会盟。北杏之盟后,齐国借口灭了近邻蕞尔小国遂国,再接连击败“小霸”余威犹在的郑国和拥有崇高宗室地位的鲁国,诸侯莫敢不服,皆来归附。这就有了正式确立齐国霸主地位的第二次会盟——鄄地会盟。这次会盟之后,齐国继续攘夷战略方针——北逐山戎和狄人,并迁徙卫国君民入新城居住等等,齐国的大国威势日升,大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葵丘会盟。齐桓公末期,周王室内乱,齐国扶立新君,进行生前最后一次会盟——葵丘会盟。这次,他以一个老成霸主的身份教育诸侯,要讲信修睦,救危扶困,礼尚往来,和谐相处。这是齐桓霸业的光辉顶点,也是齐国霸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笔者需要在介绍一件影响后世大国争霸外交的案例以资品鉴。鄄地会盟之后,齐国霸主地位业已确立。而远在南方仍被视为蛮夷之地的楚国竟然擅自称王并不向周王朝纳贡,以“尊王攘夷”为政治理念的齐桓公自是不能忍受。他帅诸侯之师以伐楚,而以楚国答应进贡包茅了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楚国实力的逐渐强大以至于守成霸主都顾忌三分(关于楚国的对外战略,笔者会在下面作详细论述)。而已到壮士暮年的齐桓公,以保存自身实力和静观时势以待变计(何况当时的楚国只是诸侯眼中的蛮夷,并不在中原王朝的正常交往对象之内,所以齐国也并不在意与它讲和),选择适可而止,又可见其老成持重之对外战略,让人心生敬佩。这也揭开了以后数百年齐楚争霸的历史面纱,大国争霸才刚刚开始,大国外交才渐入佳境。齐桓公,以内政的修平和强大的实力以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为始终目标,以天下渴盼和敬服的“尊王攘夷”为旗号,以军事征伐戎狄和不服从的小国为手段,以扶危救困的仁义之举和道德威信建立自己的强大道德威势,以会盟为确立和巩固其霸主地位的最终标志,使得整个对外战略进行得稳步又坚定,如入化境。以至于称霸近四十年内无人敢与之争锋,霸主地位牢固如常,可见其对外战略经营之精之深之神。但人亡政息的政治铁律又一次发生在了齐国公室,桓公本人不得善终,齐国又经历了长时期内乱,眼见得西方晋国和秦国和南方楚国不断坐大而无能为力。自此,笔者论述春秋时期大国外交战略时就很少述及齐国(这里是姜氏齐国,下一次就是战国时期的田氏齐国),即便提及,也被视为晋楚争霸间拉拢和打击的次要对象或对手而已。“仁义”霸主—宋襄公。宋襄公借齐桓公之死而齐国内乱之迎立齐国新君之功,数次与周边小国会盟,俨然又一新兴之霸主。宋襄想当然得以为,此时秦国远隔,晋国公室内乱,且齐国新君是他所扶立,更当唯他马首是瞻,而南方楚国再强大也只是蛮夷,在政治地位上又如何比得上他的殷商之后的身份,只得听他号令。就在自己所揣测判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之下,宋襄公头脑发热地以为,只要诚心诚意以仁义为准则,广招诸侯以图会盟而继齐桓公之后再次称霸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出乎意料的是,与齐国争霸数十年的楚国值此天赐良机,先是羞辱和囚禁襄公,而后一举击败幻想凭以弹丸之地而称霸的战略意图。笔者为何不以一国之名而以它的君主之名作为这个小标题?原因正在于此。宋国霸主地位时间上过于促短,力量上过于弱小(从它联合的国家就可以看出),手段上过于单一,仅凭借国君一人“仁义”之举(尤其是不趁楚军在半渡河时和渡河上岸而阵列未整齐时发动攻击这件事上,还有对齐国的战略支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达到争霸的目的,无视现实的强大权势之制约,虽想象中的前景美好,只是海市蜃楼。仁义理念是笔者评价宋襄公外交战略的唯一标尺——虽然历史证明他的战略是失败的。宋襄公作为身担百姓与社稷宗庙安危之重任的一国之君主,他定然是目光短浅甚至是昏庸无能的。他的战略眼光可谓敏锐,他的战略嗅觉可谓灵敏,但对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利益没有经过充分评估(在宰相兼兄长的目夷劝阻之下亦顽固如此)就贸然发动政治乃至军事攻势,后果也是可预知的了。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仁义君子”的担当,他不乘对手半渡而击,作为君子,他是合格的甚至是杰出的。他为后世立下了仁人君子的典范,以至于素为蛮夷的楚国后来竟有攻宋而不灭宋、伐郑而不亡郑的仁义之举,不能说丝毫未受其之影响也。乱世之中,国且如此,更何况现代这和平世界乎!今人可做之事尤多哩。“文明”和“仁义”兼具的霸主—晋国。相对于桓公小白执政的坎坷艰辛,晋文公重耳的上台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对于小白直率大度的人生态度,重耳在备尝人生困苦之后更多了很多稳重忍耐的品性。晋文公父亲献公宠幸骊姬致使朝纲毁坏(假途灭虢再灭虞的辉煌权势已成往日云烟),社稷倾颓,内乱频仍,国政日衰。在齐秦两大边缘帝国和中间“小霸”—郑国和宋国政治挤压之下,大国地位也是危弱累卵,朝不保夕。在弟弟惠公和侄儿怀公两代人的执政之后仍不顾老迈之躯,登极君王之位,可见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豪情与政治信念。在讲到晋国时,我们需要更加着重强调春秋时期仁义尚存的时代政治背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下,大国以争霸为最高目标,以仁义为对外口号,以军事威胁和政治会盟为对外战略手段的一体两翼的外交战略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我们仍需要沿着这一逻辑对以下四位霸主的更替作出相应论述和分析。文公时期(虽在位时间骤短但也达到了)霸主地位的实现和巩固是经过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努力谋划的结果。文公上台之初发展农桑,奖励工商,整军修武,上下一心,国家实力迅速壮大。文公在外交战略上,随即遵循齐国桓公政治遗嘱,继续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建立起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合法性)”,在晋国的强大军事权势和政治外交权势之下,各小国影从,诸大国忌惮,周王室愈发仰赖。而后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早已是大国的楚国,争霸之业顺利完成,也奠定了以后晋国百年霸业之基础。迎入襄王。受到齐桓公鼎力相助而得了王位的周襄王又遭逢王室内乱,这再次给了初登君位的晋文公一个展示实力和树立声望的绝好时机。晋文公效法齐桓公果断发兵而先于秦国迎襄王入王城。周王感恩戴德——也许是出于同宗血脉的考虑,既赏赐晋国以宝贵的土地,又给予政治上的支持。晋国“合”天子以令诸侯,荣耀等身,莫敢不服,其战略权势大大增强。讨卫伐曹。文公重耳在上台之前经历了十九年流亡生涯,其间遭卫、曹等诸侯侮辱,也受齐、楚诸君之厚待。不论从前者还是后者来看,重耳声望在外日久,威信日隆,也是日后登上君位的重要特质。重耳甫一上台,就谋划讨卫伐曹,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卫、曹亲附,从而树立自己大国威信与地位。这就彻底报了文公受辱的一箭之仇,且初步达到了称霸的第一步目标。师出有名,一箭双雕,进退有据,这是外交战略家本身固然要有的素质。城濮之战。这场战争的爆发是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晋国在建立与齐秦两国的联盟之后免去了外部之忧,可以专心对楚。晋文公欲退还留,欲罢还休,模棱两可,致使与楚国的战争终究不可避免。战争以晋国的胜利而结束。其间,闻名于史的“退避三舍”这个典故,让笔者刻骨铭心。晋文公以激将之法主动挑起战争,又以回报楚王厚待之情的“仁义”之德名留青史,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又握有战场主动权,战争的走向已然注定。这一战,是中原国家第一次(齐桓公的“责楚”之战并不能称之为战争只能称之为成功的政治谋略)打败南方的蛮族强邻——楚国,恢复了中原正统的信心和威望,实在是输不起的一场翻身仗。践土之盟。城濮之战后,晋国挟着胜利之荣光,一跃而成为中原霸主,王室宠渥优厚,诸侯莫不视之为霸主。晋文公以经典的会盟形式确立和巩固了自身的霸主地位。从此之后,晋国以霸主之姿历经襄公时期与秦国的“崤之战”,景公时与齐国的“鞌之战”,厉公时与楚国的“鄢陵之战”等数次胜利,晋国竟维持百年霸业,殊为可叹!在笔者看来,晋国在文公带领之下之所以迅速取得霸主地位,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自身实力与外部环境占了较大作用。其实晋国在文公以前实力已渐趋强大,只不过在常年战事和内乱之下使得国力巨耗。但因为其较广大的国土和地形环境,其得以恢复的内在潜力犹在。另外,它周边都是些蕞尔小国,齐楚远隔,与秦国的“秦晋之好”总体维持(穆公任好的妻子便是晋献公之女,重耳和夷吾的妹妹)联盟关系。这说明晋国只要不主动发动战争,一般情况下,可以忽视或无视外部的威胁。这也是晋国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之所在(周公所封唐虞之地予自家人,可见其远见之不一般)。对外战略之正确性与优越的政治历史条件。可以这样说,文公霸业是齐桓公霸业的“2.0版”。他手下狐偃、赵衰、郤榖、先轸、栾枝等人(他们后人的功业和成就证明他们后来受封为三军卿士大夫是名副其实的)皆是政治外交与军事方面的贤才良将,比桓公单依靠管仲成就霸业的艰苦条件优越百倍。在这帮人才的辅佐之下,即使是庸君,也能稳固晋国江山,何况是一代君主晋文公呢?他们主张继续打起“尊王攘夷”之旗号,以适当借口讨伐曾受辱的卫曹等国以威服较弱小之诸侯,再以王室名义联合诸侯共抗南方蛮夷之国——楚国,楚国在中原国家的团结一致面前败下阵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此后,晋文公的霸业在审判卫侯屠戮公室和联秦伐郑之后达到顶峰(后来经历了“范、中行之乱”和“三分智氏”的政治动荡,直至韩、赵、魏三家分晋后,三晋大地的绝对霸主地位才土崩瓦解),其气焰和声望使得后来霸者除秦国外亦只得望其项背而无人可及。最后,南方楚国的一再坐大让中原诸侯如坐针毡。可以这样说,楚国的强大太不合时宜,因为北方的晋国刚迎立了圣哲明王式的新君和众多的贤才良将。真是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笔者也只能慨叹,楚国企图争霸的条件当在晋国失势之时,或者说,楚国也只有在实现“中原化”而融入中原政治体系之后,方不致于因为自身稍稍强大就要受到中原诸侯讨伐的地步——起码,不是所有诸侯一齐讨伐(因为,它不像后来的秦国那样可以独当一面,而只得顺应时势)。楚国的外交工作仍须文化的熏陶和时间的淬炼,而晋国正给它上演了一出外交教育大戏。晋国——这个称霸数代的诸侯,虽然随着战国的到来而消逝于历史的烟尘之中,但在三晋大地上所演绎的战争与和平,权谋与策略依旧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为后世外交战略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案例和可资借鉴的外交思想成果。大业晚成的霸业和大器晚成的霸主——秦国秦穆公。所以说秦穆公的“大器晚成”,是因为他在位时间与齐桓公相仿,而双方也有良将贤才辅助,结果却是迥然各异:前者惨淡经营大半生才得霸主之位。后者只三五年甚至是一上台就初步确立其霸主之地位。天壤之别,不免让人唏嘘。我们就带着这一“差异”,对秦穆公的对外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作出解读。“秦晋之好”。自从平王东迁洛邑之时,秦国就贡献极大。但因为自身偏居西隅远离中原,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羸弱,又无出类拔萃之人才相辅助,故而无法施展其争霸抱负。到了秦穆公时,秦人终究按捺不住,决意东出以逐鹿中原,而与晋国结盟无疑是其对外战略目标之首要条件。晋献公就把女儿——也就是后来晋惠公、晋文公之姊许配与他,姻亲关系也成了维系“秦晋之好”的天然政治纽带。两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由此开启。两立晋公。献公之后晋国内乱,而一山之隔的秦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便利和姻亲关系,先扶立夷吾登位——是为晋惠公。惠公恩将仇报,不但不割让许诺之地,竟联合诸侯攻打秦国。战败之后,质子于秦。其子后来即位——是为怀公。怀公更其不仁,穆公忍无可忍率甲兵扶立重耳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首先,无论扶立结果如何,扶立之国君亲附秦国与否,秦国在声望上已如日中天,缺少的就是战略进取的时机。其次,穆公把本是怀公之妻的女儿在怀公不辞而别之后,也为将来复仇怀公,就以把女儿再次许配给重耳为条件助他登上君位。此一举动可看出穆公城府之深和独到战略眼光:一来可与怀公一刀两断是为复仇,二来可窥文公是君子是小人是大器还只是迂腐书生,最重要的是仍可以姻亲关系维持与晋国友好进而控制晋国对外战略——至少使其不与秦国进行战略对抗——虽然后来证明穆公如意算盘迭次落空,但也不能否认穆公本人的独到战略眼光(此一战略手段屡次应用于后来王朝对外战略之中,如汉朝与匈奴和亲政策,隋朝和初唐时与突厥和亲政策和中唐时与吐蕃的和亲,清朝时与蒙古诸部如科尔沁部的和亲政策等等,皆有成效)。崤之战的惨败。晋文公死后,穆公以为眼下再无力量可阻挡秦国出关以称霸中原的战略意图的实现,便积极准备和实施最后的最积极的战略进取步骤。然而,崤之战的惨败一方面说明秦国的人才匮乏和准备仍有不足,一方面也说明晋国在文公死后并未出现明显颓势,秦国果然是判断错了国际情势。虽然后来终于在第三次拖得晋国疲惫不堪——晋军因畏惧秦军威势而坚守不出,终于使得秦国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但与晋国和楚国的在综合战略权势上的弱势的现实,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秦国东出战略必受挫而无疑——除非晋楚两国频发天灾人祸,给予秦可乘之机,但作为久经历练的战略家,岂会为了缥缈的历史偶然性而进犯其近在眼前的现实必然性?战略冒进并不适宜于当时的战略形势。称霸西戎。崤之战的惨败,使秦穆公知道,眼下即使取得中原霸主之位,也会树敌无数而霸主之位定不能长保,不如转向他方以待机变。这就有了离间由余“称霸西戎”的佳话。可以说,这一战役是秦国对外战略的转折点。秦穆公死后,“人亡政息”之悲剧又不厌其烦的上演,在晋国百年霸业的辉煌之下,代代秦国国君只能仰视而难有进取之心(有人说秦穆公之死还用众多良才名士做“人殉”,可见其文明的落后性,也可窥探穆公之后秦国迅速衰落之原因。这属于政治学者研究范畴,笔者不必多言,只作为对外交战略研究之补充)。从此,秦国在战略上不再有大的威胁,它立足关中,既可以保自己安全无虞,也可下窥周室东望中原,随时应变。笔者以为,“称霸西戎”是穆公时期秦国外交战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比两立晋君的赫赫威名更加具有现实战略意义。秦国转变对外战略重点和方向,无疑为后人作下了垂范,警诫后人在羽翼未丰之前而再越战略冒进之雷池半步。由此可见,“秦晋之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保持两国长期和平之手段——两国即使是兵戎相见也未至于灭族亡国之地步。这是两大强国直接面对而又无力彻底征服对方时的唯一明智之选,这是战略家才有的眼光。因为,地理上,秦国处崤函之西,同样也处东方诸侯与周王室之西,因天然之屏障而无东顾之忧。如此,战时可保苟安御敌于崤函之外,平时遭控扼于崤函以西难积东进之势,尤其是当晋献公施假途灭虢再灭虞国之计,从战略上更堵死了秦国东出之路,从而决定其对外战略之转变,形成和实施。因此,战略上受到东边强晋之阻挠,不得已而“向西看”。借势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既为周王室把好西边门户,又为将来俟机东出夯实国家力量之根基埋下了伏笔。也正因为此,五霸之中,就个人而言,笔者敬慕秦穆公最甚。秦自东周开国以来,常随并为大国的晋、齐乃至春秋出初“小霸”的郑国而起舞,国家内部整体的内心焦躁与自认为是蛮夷之邦的自卑之心溢于言表。穆公亦是如此,大半人生人云亦云,常随各霸主会盟而征战四方,后随着自身实力渐长,无视强国四起,竟决意东出,致国家损失巨大。烈士暮年,竟果断转变国家对外战略。向西征服诸戎部落,为秦国西境和洛邑之安宁立下卓越功勋。其继承齐桓、晋文之“尊王攘夷”之仁义举动,使得穆公及秦国霸业如有天助——同时免去了所有战略竞争对手的正面威胁,“遂霸西戎”,得到周王室及诸侯的一致认可,春秋五霸之一的位置已牢牢坐稳。三百年后,秦国基业尚存,为商鞅变法后东出战略埋下了重大伏笔。文明的先声——楚庄王的一鸣惊人。前年播放的《楚国八百年》那档纪录片式的节目让笔者至今印象深刻。先观楚国历史:作为一个自祖先立国时即与中原政治文化圈格格不入的部族,又因为地理上山河阻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除却自然条件的限制,来自外部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楚部族在数代雄心勃勃的首领领导下,在春秋初期既已崭露大国之头角。吞灭不服从或在战略意义上重大的临近小邦以置郡县(行政体制之郡县制的先河)。楚国在楚武王熊通时,得到了拥有丰富铜资源的随国,继而伐灭南方诸夷,建立了强大的战略纵深地区和资源储备基地,其经济和军事权势大大增强(还赠大量铜予郑国使之可造乐器,这些铜足可造大量兵器)。楚庄王之前,楚国不是没有争霸的机会,而是机会太多,却次次没有把握住——比如在位时间近半个世纪的楚成王雄心勃勃,但先是遭到齐桓公“责楚之盟”,齐桓公死后急于争霸的成王又遇到旷世英主晋文公重耳,重耳以“退避三舍”的报恩之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为中原大国的礼仪气度和战略眼光,使得楚国争霸之路次次受挫。这也让似乎存有暴发户心理的楚国明白,霸主之位在于德行、在于仁义、还在于尊王攘夷,不是单凭军事力量之强大和资源之丰富就可以坐得霸主之位,更不要说霸主之位的长久与否了。于是楚国继续修炼内功,一边继续往东、往南发展,为再图霸中原埋下伏笔(这与秦国“西霸诸戎”的战略不谋而合,也与边缘大国的发展战略逻辑一致。)这就到了庄王时代。“一鸣惊人”。庄王登位之初,受内部力量掣肘,真正施政之期无从谈起。而终于在灭庸之战中树立强大政治威望,一扫往日之屈辱(这一点本来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无关于宏旨,不便展开)。总之,也许这不意味着庄王有系统的对外战略的最终确立,但对外战争的胜利,无疑对庄王理性思考国际政治局势有着巨大的警示作用。他一举平定若敖氏之乱,是独立操纵对外战略和实现楚国霸主地位的必经之路,虽然艰险重重,但对于有雄心壮志的霸主而言,在自身实力壮大之时,这个问题处理得越早就越好,国家元气损失的越小就越好。庄王一举平定若敖氏之乱,其意义正在于此。总之,在成王之后,庄王再次坚定迈出了争霸之路上的第一步,也说明了楚国权势的强盛和仍处在上升期的蓬勃进取心。与晋国围绕缓冲地带的霸权争夺。前文已经讲到,此时的大国之中,秦国专心西向,齐国在内乱之后仍须元气恢复,南方吴国和越国也只是初步兴起,远不足以与大国争锋。此时,大国争霸的主角当在晋楚双方之间激烈展开。夹在晋国和楚国之间的国家有郑、宋、曹、卫、陈(陈国后被楚国灭国置县以为反攻之一战略基地)诸国。在双方轮番争斗于这缓冲地带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则在于“邲之战”。此一战,楚国挟伐陆浑之戎而陈兵王都问九鼎之余威,倾举国之力一雪前次与晋争郑之失利的耻辱,大败晋军。这一豪赌最终成功,楚国霸主地位也已最终确定,此后诸侯间“朝晋暮楚”更为国际政治之常态。而战争只能说明霸主实力上的合格、霸主地位之巩固和持久在于“德行”这一亘古不变之政治真理。而在围宋之战中,楚国不以杀人灭国以置郡县的先例而置之,竟在宋国几乎注定败亡之时,竟因宋人华元的挟持而撤兵而去。这虽不符合楚国和楚人的风格,但却符合中原国家传统的“存宗庙社稷”之大道,楚国舍一终将成为傀儡之小国而成就霸主之德行,可以说是楚国对外战略的大大改进。渐渐消失的霸权。但楚国政治文明的远未成熟,注定其仍要在争霸之路上尝尽惨痛的教训——楚共王时期的政治倾轧致使申公巫臣出东南为吴国效力(这也是晋国联吴抗楚的战略谋划之举,虽晋未必料得有伍子胥攻入郢都的历史结局,但这一战略之影响亦不可谓不深远),楚灵王章华台上好细腰,大大损耗楚之国力和元气(这是楚国失去霸主之位的预兆,在晋国三军六卿之辅佐下,蒸蒸日上的权势更与其形成鲜明对比),更到了楚平王时娶儿媳为己有酿制楚宫廷之大变——伍子胥被逃出昭关为父报仇,准备十年攻入郢都。楚国虽地盘最广,兼国最多,力量也相对强盛,但在中原礼乐文化之熏陶下,不复当年进取之英姿,从此只有附和霸主之虚名而无争霸之雄心。后人恭维的一句“朝秦暮楚”也只是秦国时的一个外交谋略和障眼法而已——秦国需要则用之而与楚联合以破合纵,不需要则弃之而吞灭其土地乃至其国。楚国霸权的衰落令人不胜唏嘘!“人亡政息”的王朝统治铁律和外交战略思想的根基未深,使得其外交战略之制定、实行和延续亦随之而兴,随之而灭。楚国渐渐消失于战略对抗和斗争的惨烈舞台之上,但楚国文化异于中原文化的特质使其以另一种方式永留青史,这也是可以让后人感到慰藉的罢。如今,中华文化得遇数百载难逢的机会,正待全面走向世界。不仅要把楚辞的温婉的江南文化传布世人,更要以外交的先行者的态度和责任,以荆楚大地博大、开放、包容的胸襟展示中华文明的特质,为中华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吴越短暂争霸。根据《战国策》记载,吴越虽为夏周之遗民,但偏处东南一隅,为蛮夷久矣。后来国力日盛,争霸之心自然有之,且最终相继称霸。在笔者看来,它们的称霸本身就是战国时代的开始而非春秋时代的延续,姑且就把这一段时期两国外交战略成败简述一番,已达承上启下之效果。对吴越外交战略的解读其实相对容易很多。吴国历史久远,相传为周文王姬昌之兄太伯之后。但亦与楚一样,处蛮荒之地久远,生活习性与风俗习惯迥异于中原,尚武之心浓烈。越国虽传说为大禹的后裔,但其“披发文身”与自然搏斗而求生存的漫长历史,与吴人几乎同样的民族性和相邻的地理位置,使得双方的对外战略自一开始就杀气腾腾充满血腥。吴国以兼为伍子胥报仇和实现吴国霸权的外交战略实施得很顺利。吴国成功之处在于,处于晋楚争霸之后方,积累了大量战略和战争经验。如此明确的对外战略,在伍子胥和孙武等贤相良将的辅弼之下,再加上如此利好的战略环境——北有晋国之战略奥援(有无皆可,因为晋国也有自己的后顾之忧),,西面楚国国势日趋衰弱,以其常年累积之雄厚国力,使得吴国只要得到良好时机,完全有一举而战胜楚国并成为霸主的可能性。吴国一步步实践着自己所及定制战略意图:通过柏举之战以灭楚,夫椒之战以臣越,艾陵之战以破齐,还有黄池会盟以与晋平。吴国对外战略之成功可以载于史册了。它也是晋国远交近攻政策的成功,也是战国时纵横外交政策之鼻祖,于后世之用大矣。越国之成功首先在于内政的修平和稳固,人民的归附和复仇之心,也要归功于十年“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和范蠡、文种的外部苟且和内部治理。乘宗主国吴国君臣离心,伍子胥新亡和北上会盟时之内部力量空虚,一举臣服后者并稍后攻灭之。越国对外战略之成功莫不再于战略信心和战略忍耐。在双方实力悬殊且无外援的情况下,一时之苟且是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无此则无国,无此则无下问,更不用奢谈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了。需要指出的是,它也是以彻彻底底的灭国而非降国以为与国为目的(吴国为越国所灭,越国后又为楚国所灭)争霸战略,在它们的眼中,也只是一种灭亡它国的手段,并不像春秋五霸一样——连蛮夷的楚国也懂得存续宋国宗庙社稷的道理而不再以灭国为目标,它们的外交战略开始与传统的中原文化和中原诸侯间国际关系对立起来。这是一个新的外交战略时代的开始。就好像伍子胥以家仇而灭人一国并鞭打君尸之举一样在时人眼中视为悖逆,越国不为感激存宗庙之恩而只有复国复仇的灭吴战争也让诸侯胆寒,吴越之争,已非以单纯的争霸战争可以理解的。这是战国时代围绕“存国与灭国”的典型特征,也是春秋于战国时代鲜明的外交战略界限。就这样,吴越两国以英雄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纵横于中原国家外交战略舞台——以后的诸侯亦如是效仿起来,为外交战略之演变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国家向统一的历史方向上迈进,也为后来中华民族外交战略内涵的丰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小结笔者以为,春秋时期是孔子宣扬的“仁义”理念尚存的时代,而“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与绝大多数诸侯的实际行动也是佐证。故而单就争霸过程而言,笔者以为,晋文公时期争霸的过程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事业的顶峰,也是发挥“尊王攘夷”之口号的道德感召力的顶峰,更是古典时期外交文明发展的顶峰。此后,虽有宋襄公霸主地位的昙花一现,秦穆公霸主地位的大器晚成和楚庄王一鸣惊人的争霸的强大爆发力,也只是晋文争霸之路后面的影子而已。而此一时期,诸侯——无论是齐、晋、秦、楚诸大国还是郑、宋、曹、卫、鲁等小国,它们遵循共同的游戏规则:强不能犯弱,小不能欺大;仁义战胜不义是必然的道理,不义所掠夺的必然要丧失;互帮互助,尊王攘夷,不仅是口号,也是当时中华地域内复杂形势下之必然要求。如若以上规则受到违犯,则诸侯必讨伐之。得胜者以会盟形式确立讨伐之成果,并以此号令诸侯维护政治公义,保障诸侯间和平与稳定。而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确立或巩固霸主地位与权势的过程,二者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这就为诸侯制定对外战略提供了一把现实的可造作性强的标尺。春秋时期,外交战略制定和施行的过程,大抵如此。笔者需要指出而在以后的部分会更加着重指出的是,此时的中华地域内夷狄势力的繁衍与及其权势的壮大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如果说幽王灭国和平王东迁是申侯联合犬戎造成的,那么到了东周时期,无论是北方山戎还是陇山西戎或是南方夷越,亦或是夹杂在诸侯国山林草莽之间的蛮夷部族,它们对中原诸侯的侵犯日甚一日,对中原国家的威胁已经到了必须大规模讨伐的地步。这才有了齐桓公联合诸侯北伐山戎和秦穆公征伐西戎的战略性之举。到了战国末期,义渠、匈奴等部族对中原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又更其严重。这才有了秦始皇帝命蒙恬帅大军北逐匈奴修建万里长城的壮观史迹。虽然中原国家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地区诸蛮夷已渐渐被中原文化所同化,而加入了中华民族之民族序列,但处于中华地域内部边缘尤其是来自北方和西方的蛮族以有别于中原地区农耕方式的游牧形式不断发展和壮大着。中华民族从此面临着不断同化少数蛮族和实现国家再统一的历史和政治的双重重任,这深刻影响了中国历代王朝对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大大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外交战略文化,使之大大迥异于西方世界。这也是唯有以“仁义”理念贯彻始终方可收到历史之回馈的必由之路。笔者仍将在后文对这一理念深作阐述,并使之更加现代化、世界化,以适应外交战略发展的新形势。
润物细无声,推荐同类片《海街日记》,《小森林》,《饮食男女》
润物细无声,推荐同类片《海街日记》,《小森林》,《饮食男女》
作为游戏粉,我真正满意的改编剧是《仙剑一》和《古剑二》(目前为止)。仙三编剧把景天改成了小混混(类似李逍遥),但是景天其实是看似俏皮但其实非常老实甚至有些木讷的角色,最可怕的是重楼居然还打不过邪剑仙,然后火鬼王变成了女的(这也就算了),剧里还放大了紫萱自私的部分,让“蛇精”“自私”“痴情”成了紫萱最大的几个标签,但其实紫萱虽有一些私心,但是对人类还是怀有大爱的,是女娲一族的大
作为游戏粉,我真正满意的改编剧是《仙剑一》和《古剑二》(目前为止)。仙三编剧把景天改成了小混混(类似李逍遥),但是景天其实是看似俏皮但其实非常老实甚至有些木讷的角色,最可怕的是重楼居然还打不过邪剑仙,然后火鬼王变成了女的(这也就算了),剧里还放大了紫萱自私的部分,让“蛇精”“自私”“痴情”成了紫萱最大的几个标签,但其实紫萱虽有一些私心,但是对人类还是怀有大爱的,是女娲一族的大爱她从来就没有少过,然后剧版古剑一男女主烂上天的演技,毁了我天气姐和屠苏,还有横冲直撞毫不掩饰的58硬广,特效就靠光波。
仙剑一也作了较大改编,但是我认为改编的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对唐玉角色的丰富,还有李逍遥对女飞贼的恋母情结,还要穿越回十年前遇见婶婶,支线剧情也对游戏进行了丰满,这些部分都完成得很不错。
古剑二目前不满意的地方是把大师兄秦炀改成了个弱鸡,还有对公主这个角色有些不满意,阿阮选角不满意但是配音有加回一些分,除此之外剧情不怎么注水,广告不明目张胆,特效在仙侠剧里非常良心,父辈人物选角非常OK(胡兵 曾黎 何中华都是加分项,金巧巧虽然脸僵了但是童年滤镜还在)。 另外,还有一点小吐槽,从目前9集看到的内容来看,对华月不满意,剧版华月感觉“人”的部分太多,思想太多了,华月应该是纯净的对大自私的服从,而不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角色。而且剧版华月演员我不喜欢,别的也就没了。 希望后续也能保持现在的质量。
看到现在优酷很多弹幕都在问为什么没有苏苏晴雪,我真的扶额,古剑一在我心中真的是非常非常毁原作了。
①甜蜜缥缈录1.扬州双绝: 千层油糕+翡翠烧麦2.土耳其甜点: 巴克拉瓦(二十层面皮+开心果碎+奶酪),感觉非常甜3.甜烧白4.苏州: 鸡头米(8.9月)5.马来西亚塔塔甘岛: 海胆的氨基酸带来甜6.烧猪(脆皮烧猪真的好好吃??)②螃蟹横行记1.挪威: 帝王蟹2.佤族: 山螃蟹/溪蟹 舂蟹3.大闸蟹 六月黄4.威尼斯: 炸软壳蟹 (刚蜕壳的蟹,春秋上市)5.珠江口: 青蟹 黄油蟹6.美国
①甜蜜缥缈录1.扬州双绝: 千层油糕+翡翠烧麦2.土耳其甜点: 巴克拉瓦(二十层面皮+开心果碎+奶酪),感觉非常甜3.甜烧白4.苏州: 鸡头米(8.9月)5.马来西亚塔塔甘岛: 海胆的氨基酸带来甜6.烧猪(脆皮烧猪真的好好吃??)②螃蟹横行记1.挪威: 帝王蟹2.佤族: 山螃蟹/溪蟹 舂蟹3.大闸蟹 六月黄4.威尼斯: 炸软壳蟹 (刚蜕壳的蟹,春秋上市)5.珠江口: 青蟹 黄油蟹6.美国马里兰巴尔的摩: 蓝蟹(哇,剔蟹肉太豪放了,蟹肉饼半斤一个!)7.日本: 香箱蟹(全部剃好又放回蟹壳)8.澳门: 水蟹粥(上次去喝了三饭碗??)9.蟛蜞豆腐(大众点评搜了一下,好像只有张家港有)10.宁波: 蟹糊(生的),呛蟹③酱料四海谈1.二八酱,看得想吃涮羊肉2.鹰嘴豆酱,北京吃过一次,不太喜欢3.酸梅酱,想吃烧鹅4.豆瓣酱,想吃回锅肉5.沙茶酱,想吃牛肉火锅(我觉得我就是爱吃肉)④杂碎逆袭史1.希希格2.烤脑花,红烧肥肠我的最爱3.羊杂汤(吃过炒羊杂,还没喝过汤),油包肝烤串4.蒸羊头5.牛杂(广州体育西地铁出口那家没座位的就是最好吃的!)6.卤鹅肝7.鮟鱇鱼肝8.猪蹄镶肉,酒糟猪蹄世界上没有一块肉,可以是一座孤岛⑤鸡肉风情说1.马拉松鸡2.黄淮地区 宿州:鸡丝潵汤3.歌乐山辣子鸡4.黔江酸辣鸡杂5.烤提灯(有点意思),烤鸡胗6.鸡豆花7.椰子鸡⑥颗粒苍穹传1.鲑鱼子,卡利克斯鱼子(欧白鲑鱼子)2.蛋肠(鸭蛋灌进猪小肠),灌蛋(猪肉灌进鸭蛋黄)3.咸蛋黄狂热爱好者(除了咸蛋黄冰激凌,其他都可以)4.台湾: 乌鱼子5.苏州: 三虾面6.墨西哥: 伊斯卡莫(蚂蚁蛋)⑦香肠万象集1.桂花扎(鹅肠+瘦肉+肥肉+蛋黄)2. 酿蛋肠3.酸香肠4.碎肉萨拉米帕尼尼5.台湾澎湖:飞鱼子香肠(应该和鱼子福袋味道差不多),墨鱼肠6.莫塔泰拉(世界最大香肠,卷奶酪)7.慕尼黑: 白肠8.匈牙利: 曼加利察猪排(披着羊皮的猪??)⑧根茎春秋志1.白芦笋2.腊八蒜炒牛肚3.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