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9568
  • 我是肖喜多
    2020/12/26 0:22:23
    这也许是个“好看”的故事,但一定不是亦舒式的《流金岁月》

    此剧评主要是从舒迷角度讲翻拍与原著,不客观有情绪但不乱说有底线。

    一千个书迷心中有一千段流金岁月,翻拍注定要落地生根要迎合市场要取悦观众。作为普通观众,特别是经历过《我的前半生》爆却魔改冲击和无力体验之后,再看新丽+沈严+秦雯的铁三角与亦舒原著扯上关系,还是自己的最爱之一《流金岁月》,个中滋味真是动魄惊心又一言难尽。

    此剧评主要是从舒迷角度讲翻拍与原著,不客观有情绪但不乱说有底线。

    一千个书迷心中有一千段流金岁月,翻拍注定要落地生根要迎合市场要取悦观众。作为普通观众,特别是经历过《我的前半生》爆却魔改冲击和无力体验之后,再看新丽+沈严+秦雯的铁三角与亦舒原著扯上关系,还是自己的最爱之一《流金岁月》,个中滋味真是动魄惊心又一言难尽。

    正片上线,尘埃落定。不能说和小说一模一样,只能说除了角色名字其他毫无关系。

    不以原著论之,新丽的选角(大部分)+沈严的审美+秦雯的话题,的确是铁三角应有的水准:

    刘诗诗+倪妮的黑白天鹅故事已经说腻,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按姓名首字母排列”的所谓番位,一团和气的局面,对比某些剧血雨腥风的男女主之争,双赢的局面可谓起点就已棋高一着。而袁泉、吴越这些新丽合作熟面孔,也有极高的角色适配度,女性演员称得上百花齐放各有千秋。而导演的高明一是选择了暖黄的色调,寒冬腊月还挺讨巧的,轻微的做旧感虽不至于模糊时代,却增添了几分故事感。二是开头直接用写真式画面跳过了青春时代的铺垫直接交待了双女主的关系,因为光影与美人的契合,无需过多言语观众自会脑补:闺蜜、亲密、两小无猜等等。让合适的演员演适当的年龄,是对演员的保护和对观众的尊重。也因为开头的“MV”,会让我们暂时忽略红白玫瑰同场戏份少,默契氛围淡的短板,毕竟很多人就是冲着“为妮写诗”而来,但显然编剧秦雯着重要表达的不是两个女孩的友情岁月,而且两个女孩的情感故事。从目前的男女关系走向来看应该不会再出现电影版那种两女争一男的魔改狗血桥段,但秦雯该有的金句做派和社会话题也一点都不少。原生家庭的病态,情侣关系的矛盾,职场生涯的挣扎好歹也能得到部分观众的共鸣。但是王永正从天而降与蒋南孙成为欢喜冤家的剧情设计刻意又套路,杨祐宁的演绎似乎也需要洗洁精来去个油;无名表哥叫做“jiaming”也大可不必,什么年代了,朱锁锁还需要在他人妇和拼职场间做选择?

    整部戏的脉络其实和亦舒原著《流金岁月》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也就不用再为了争议而生硬地保留一些注定被时代淘汰的内容(srds,还是想吐槽这样的王永正,真是如此普通又如此自信)。

    以普通观众的身份,这部戏还是值得一看,毕竟两女六男的都市爱情故事有美人美景话题争议的加持,不能说无趣和苍白。而且,想象原著作者务实直接的亦师太可能数了数版税后的零正在满意的微笑,那忠不忠于原著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但男主真的不能好好写吗)。

    ——以下是预告之后的书迷感想——

    我是亦舒迷,几乎看过她所有的文字作品,而其中,最喜欢《流金岁月》和《胭脂》。主角都是女性,背景虽然古早,观念却颇为超前:闺蜜不互撕,母女相扶持。放在当下的影视甚至文学作品中,即使不算特立独行,也可称得上难能可贵。

    亦舒小说什么时候成了“狗血”代名词

    平心而论,亦舒的小说并不太适合翻拍,主观来看,它自带浓烈的时代感和地域性,周身围绕着疏离又克制的气息,和当下国剧流行的大开大合风格并不契合。她的作品强调不合时宜的姿态,是理想中的成年人,绷着一根自我审视弦,不敢也不会轻易崩溃,戏剧化是有的,但缺乏锣鼓喧天的热闹。

    客观评价,它虽有人物和故事,但更多的是在描述情绪、姿态、价值,缺少落地的情节,留给了读者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可一旦改编成剧本,就好比一个人经脉骨格俱全,却失了五脏六腑,要么以“尊重之名”不加修饰,宛如行尸走肉任其自生自灭;要么以“翻拍为由”让其他编剧来填充血肉,一个自带清冷气质一个追求话题热度,两相冲突难免不伦不类。

    《流金岁月》原著真的只是在搞百合?

    首版预告出街,我是满屏叫好声中不和谐的那个,从原著角度出发,仿佛看了个寂寞。表面看我喜欢的是两个女孩长久的稳定的不被岁月侵蚀不被男人影响不被命运左右的真正的24k纯金友情;实际上我还对锁锁舅舅家对面下午三点准时飘散的香闻十里的烤面包念念不忘,因樱花雨树下牵着奇勒坚的南孙没有同牵着大丹犬的王永正打招呼而耿耿于怀。

    小时候看书时喜欢的是主角,一个有勇一个有谋,喜欢南孙的潇洒大气,从天堂掉落地狱也不哭不闹,自泥泞中咬牙爬起重新做人的坚毅;喜欢锁锁的妩媚动人,如陋室明娟蜿蜒向阳,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不择手段的狠劲,也有千金散尽的傻气。

    长大后再看,戳心的是少艾青春如此闪光却又如此残忍地一去不复返,是南孙遭受家庭变故重创后内里已经血肉模糊却要伪装正常,是锁锁平白给他人做了嫁衣自嘲“我已经完了”后再嫁他人妇的认命。少年时,因为自以为有大把时间和光明未来,所以有“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豁达与天真,少女心事只有学业和男孩。长大后,成年人的法则是不能轻易崩溃不能轻言放弃不可随意逃跑,所以要直面困顿解决难题肩负责任,南孙和锁锁选了不同的路却又可能殊途同归。

    整部小说,虽然主角是两个女人,但不是百合擦边也没有女女暧昧,她们俩是死党是闺蜜是手足,她们的感情是理解包容,是互帮互助,是义气相挺,整个故事讲的是很赤裸的人性,很戏剧的真实,很荒谬的撕扯,很悲凉的命运。

    定档之后的官方预告,色调和构图都有大家最喜欢夸赞的“电影感”,但我看到了《上海女子图鉴》+《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精英律师》+《三十而已》,看到了情爱,看到了生活,看到了职场,它是如此光鲜亮丽又光彩夺目,关系复杂又包罗万象,但我没有看到以上那些我喜欢这部小说的絮絮叨叨,更没有翠竹般的蒋南孙,也没有看到罂粟似的朱锁锁,这大抵不是我想象中的厚重压抑的氛围下,冷漠无情的都市中,因为两个女孩,而吝啬地稍稍露出一线金光的《流金岁月》吧……

    【详细】
    130822616
  • 陆丁甲
    2010/5/2 21:47:13
    不同时代的英雄们与“白日梦”
    不同时代的英雄们与“白日梦”
    ——从《叶问》系列看电影对社会心理需求的迎合

    弗洛伊德认为,在梦中,我们的过往记忆、创伤刺激、白日经历等残片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无意识的加工之后,糅杂在一起,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中得到实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尤其是如今的主流商业电影,与“梦”本身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和功能。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初始,便有人提出了电影就
    不同时代的英雄们与“白日梦”
    ——从《叶问》系列看电影对社会心理需求的迎合

    弗洛伊德认为,在梦中,我们的过往记忆、创伤刺激、白日经历等残片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无意识的加工之后,糅杂在一起,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中得到实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尤其是如今的主流商业电影,与“梦”本身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和功能。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初始,便有人提出了电影就是梦工厂的说法。我们在电影中所观看到的故事,所获得的满足和快感,恰恰来自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和匮乏。通过一两个小时的观影活动,我们的缺憾得以补足,由此心灵得到慰藉,尽管仅仅是个美妙的幻觉。唯一不同的是,与梦的无意识相比,电影是人们有意识的造物,因此,它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完整性,可以说电影是一出美满的“白日梦”。
    自从卢米埃尔兄弟拍出第一部电影,短短的百余年间,电影迅速覆盖并取代了许多传统艺术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位置。成千上万的人义无反顾的钻入电影所编织的“白日梦”中,获得教益,获得日常生活的信念和价值,获得生活的方式与时尚的信息,祈求从心理上逃离日常生活的繁琐与痛苦,遗忘世界的苦难与不公,从而进入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爱情永远征服死亡的完美世界。于是,电影院成了跨越种族、国籍和文化的“教堂”,在电光幻影之间,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典仪,获得宣泄和抚慰,享受安宁与独处。
    然而,大众的心理缺憾和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成功的电影恰恰就是踏准了这样的节拍,适时的送上最符合时代心理的“白日梦”,填补缺憾、满足需求,因而为当时的大众所接受,收获不菲的票房与口碑。《叶问》和《叶问2》这两部从本质上讲并不太出色的影片,就是因为符合了这一规律,造就了成功的典范。《叶问》获得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过亿的票房,以及《叶问2》目前不俗的表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纵观香港功夫片历史,几起几落,其每次勃兴,都无不与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需求有莫大的关系。
    【马永贞】
    60年代至70年代中上期,是香港制造业的成熟期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全盛期。那时的香港人大多数都把全副精力用于奔忙事业和拼命挣钱,因此单打独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为大佬的个人英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而为人们炮制一个乌鸡变凤凰的“香港梦”则成为那个时期电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那个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影院的观众也以男性为主,因此,用男性的阳刚来适应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观众的心理需求的香港功夫电影迎来了一个高潮期,其代表人物有张彻、胡金铨和李小龙。
    以张彻的《马永贞》为例,山东小子马永贞独自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打拼,虽然在社会底层做苦力,但因为身怀绝技,逐渐成为上海滩知名人物。有了声名之後的马永贞逐渐迷失了初到上海的本性,开始变得飞扬跋扈,并崛起成为大上海一帮势力。然而,猛虎终归山上丧,他也逃不过人在江湖、利字当头、惨遭厮杀的宿命。
    那时的香港已逐渐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集镇”,发展为现代工商业文明的“都市”。它的强烈的世俗化、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功夫电影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流变。马永贞不再是老粤语武侠片中老成持重、行侠仗义的君子,而是年轻气盛、快意恩仇的“现代”青年。他的卑微出身和奇迹般的成功,无不令坐在影院里那些正在拼搏的年轻人们欢欣鼓舞,极其有效的预支了他们对于成功的喜悦。同时,对于那些在经济大潮中业已获得利益的人群来说,马永贞后半段的经历,则迎合了他们的迷茫与思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面对诸多利益诱惑,他们为了自己的目的,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或者干脆说是为了向上爬,而难免以个人的欲望取代了正邪之分、是非之别。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欲望、集体与个人的碰撞之中,这些人难免会产生一种无助的茫然感。马永贞的成功映照了他们的现实,同时马永贞失败也让他们寻求到了一种虚拟的赎罪感,如同在教堂中做礼拜一般一吐为快。人最恐惧的就是未知的不确定感,当电影为他们展示的最终结局出现在眼前时,他们的恐惧随之消失,得到的是一种确定的释然。同时,马永贞的失败也为他们敲响了一记警钟,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提前警醒,可以让他们有所警觉,最终安然度过,从而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正是因为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时代的需求,《马永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将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收入囊中,同时成为香港电影里程碑级别的巨作,最终启发了一整个时代的香港黑帮电影。“马永贞”这一银幕形象也从此家喻户晓,他身上所具有的个人奋斗、迅速暴富、违背既定规则等等特质,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标签。
    【黄飞鸿】
    80年代至90年代初,当年埋头打拼的香港人都已获得了不同的成就,开始走入中产乃至富豪阶层,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和鲁莽,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理性。他们开始关心更加宏大的主题,比如国家、民族等等,加之殖民地文化的影响,使得这样的思考更具复杂性。同时,男性在获得自身成功以后,开始需求感情的慰藉,追求美和浪漫。因为经济独立,很多女性也已不再是男性单纯的附庸,她们走上社会,并且越来越多地涌入影院,成为不可忽视的观众。这个时候,香港的不少功夫片导演便适时地随之转型,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一个个成功、有产、心怀天下的男性形象,同时为加强女性地位,又为功夫片增加入情感成分,因而大获成功,成为香港功夫电影的又一高潮,其代表人物有袁和平、徐克、成龙、李连杰等。
    以徐克版“黄飞鸿”系列为例,黄飞鸿是个成功男士,拥有自己的产业——宝芝林,兼任当地民团教头,与黑旗军的林永福交情颇深,在佛山当地拥有着相当的社会地位,同时,黄飞鸿与十三姨的情感也经营得风生水起。可以说,这样的人物设置,完全符合了当时主流观众的心理需求。
    其实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早已有之,从1949年香港拍摄的第一部《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开始,如今已经有100余部“黄飞鸿电影”问世。每部电影中的黄飞鸿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或是个严谨的老人,或是个顽皮的少年,或是个唯唯诺诺的闷瓜,或是个气度不凡的圣人,但无论如何变化,黄飞鸿终归是个武者、侠士。到了90年代初,这种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徐克操刀的六部《黄飞鸿》,将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真正推到了“侠”之大者、一代宗师的地位之上。
    徐克版“黄飞鸿”秉承了“黄飞鸿电影”的内在精髓,但又完全再造了一个全新的“黄飞鸿”形象,并使之成为经典。相比关德兴版那个行侠仗义的严肃长者,徐克的“黄师傅”则处在青壮年,举手投足间没有了原本那个代表传统父权文化的权威形象,转而以另一种潇洒利落的风姿彰显他的“新一代”王者之风。相比成龙创造的欢乐英雄式的青年黄飞鸿,徐克的“黄师傅”则又多了成熟稳重,时时彰显一代宗师的气质,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之侠,正邪分明、忍而后武。徐克有意突出了黄飞鸿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内忧外患的社会转型期,黄飞鸿面对时代变化会有思考,面对愚昧落后的民众会有痛苦,面对新科技会有茫然,而面对爱情又会有无措。黄师傅不再是个只会好勇斗狠的青皮,而是一个处在社会变流中愿意思考、企图改变的中产阶级。他不再只是悬壶济世,而是忧怀国家,将原来的修身习武、为民除害提升到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及国家存亡的高度之上,多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厚重感。虽然历史的局限注定他的眼界是狭小的,但他的人格和心境却使他本能地选择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他对责任的承担也许是被动的,但一旦承担了就义无反顾,他也许无法改变社会,但却绝对是一个时代转变的见证者、参与者。徐克版的黄飞鸿揭示了香港与内地之间无法割舍的历史,并深刻地探讨了属于香港人的历史情结以及那个时代人们所期待的人格境界。
    徐克版“黄飞鸿”从青年时代转向壮年心态的经历,迎合了香港的社会发展阶段,引起了普罗大众的共鸣,难怪连关德兴本人看后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当年仅《黄飞鸿》第一部就狂收3000万港币,荣登年票房前十名,同时还获得了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的最佳导演奖,真可谓是名利双收。新“黄飞鸿”身上所拥有的有产阶级、反思、理性、忧国等标签,成了那个时代香港人的写照。
    【叶问】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的差异所产生疑虑和担忧在逐渐消除,香港人对自己的身份、文化寻求认同的心情则日益迫切。因此,渗透着浓浓乡土、家国的意识,彰显民族精神的电影作品,更能迎合此阶段香港人的心理需求。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香港人还是内地人,均感觉到来自西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侵入压力,这样的痛苦也需要一种途径来进行消解。于是,在《叶问》及《叶问2》中,便不再有黄飞鸿那样对义和拳的反思和对中西关系的探究,转而变成了二元化的简单对立,在击倒外来的日本武士和西洋拳手的一刹那,国人集体释放抑郁胸中的苦闷。
    在宣扬民族精神,迎合时代背景的同时,电影也在进一步的迎合大众的个体需要。这个时代,集体主义开始让位于个人主义,于是影片便同人们探讨起在一种民族的或更为普遍意义上的正义和个体伦理需求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个人应该如何选择?在民族危难到来之初,叶问并没有想担当正义,他只想在乱世中保全家人,生存下去。但终究覆巢之下无完卵,叶问被推到了一个历史的也是他个人生命的风口浪尖,他必须用他的功夫,为生存而战,为妻儿而战,为朋友而战。也许观众会将他的行为理解成为人性尊严和民族正义而战,但这都不重要了,叶问已经成为一个英雄。而叶问走上英雄之路的心路历程非常丰满,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个体性情的真人,让他做出既合乎历史也合乎人性的选择。这一刻是一个普通人生命中的光辉一刻,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更为接近真实的人性因而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是缺乏英雄的时代,不如说是缺乏真实可信的英雄的时代,以往的“高大全”形象已经败坏了大家的胃口,使得一个个英雄形象变得那般虚假,因此遭到人们的抛弃。但这并不证明我们不需要英雄,其实人们永远在期待一个英雄的出现。只不过,这个英雄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从石缝里蹦出来,不是高高在上俯视着我们的神,他首先应该是我们当中的一分子。从这点来看,叶问爱妻、无不良嗜好、整天努力在外扒拉钱养家、并不像惹是生非,怎么看怎么像当代大多数工薪、小白领、小资的生活写照,小人物们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其实并不是无能,而是为了自己对家庭那点小小的责任。明崇祯年间,如果皇帝不搞驿站大精简,如果不裁掉一个叫李自成的小驿卒,那么历史上也决不会有“闯王”这个人物了,所以不要把大家逼急了,没准里面就藏着张问、李问什么的。
    马永贞、黄飞鸿、叶问等英雄,与其说是电影工业制造出来的,不如说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从自己内心中呼唤出来的。电影人只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将人们渴望的形象以技术手段投射到银幕上,使得这些“白日梦”看起来如此真实可信。当然,制造“白日梦”同时也是个技术活,影片获奖大卖并不一定能证明是你的活儿好,手艺上叶伟信要向张彻和徐克多多学习。


    参考文献:
    戴锦华 《电影批评》
    蔡洪声 《香港电影八十年》
    陈墨 《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
    孙雁冰 《剑啸江湖侠客梦》
    陈捷 《叶问:个体伦理、民族正义与历史选择》
    【详细】
    32284629
  • 林下之风
    2015/9/26 16:04:09
    黑杰克与睡美人之八 甲方乙方
    龙八夷 黑杰克与睡美人
    第八篇 甲方乙方

    如果曾经遭遇不幸的财阀女恢复健康,把恶意谋夺家产,想要剥夺她生命的家人清除出局,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吗?

    不,即便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原有的位置,要过的也不是从前那样的生活,因为曾经有过的遭遇,不幸降临在身边所有人身上,一切都已改变,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运转,找回位置的那个人,也不是从前的自己,而是改变自身条件的自己,这就
    龙八夷 黑杰克与睡美人
    第八篇 甲方乙方

    如果曾经遭遇不幸的财阀女恢复健康,把恶意谋夺家产,想要剥夺她生命的家人清除出局,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吗?

    不,即便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原有的位置,要过的也不是从前那样的生活,因为曾经有过的遭遇,不幸降临在身边所有人身上,一切都已改变,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运转,找回位置的那个人,也不是从前的自己,而是改变自身条件的自己,这就意味着周围所有一切都要改变,以此来适应这个已经改变的人。

    在复位成功的当口,不再年轻,已经逐渐成熟的财阀女韩屿珍面对的就是这样严酷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电视台急于加集的要求,给了观众这样的福利,在复位之后的剧情发展当中,还能看到更多财阀世界里,继承者们人性化的一面。从剧集整体来看,安排严密的剧集当中,突然要求加入更多故事情节,对于已经安排停当,决定好节奏的作品来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是不得不受的影响,但是对于期待看到剪辑精当的作品给出延伸剧情的观众来说,却是绝好机会:

    至少,喜爱龙八医师和财阀女韩屿珍的人们,还有更多机会看到他们婚后相处或是面对严峻事态发展之下艰难选择的情形。

    那么,在韩屿珍回到该去的位置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上任伊始,逐渐成熟的财阀女究竟要做些什么?

    其实,剧情流畅到甚至不需要专门解释缘由,这已经成为龙八与韩屿珍夫妇矛盾的焦点所在,或者,他和她作为新婚夫妇,争执的着重点变得很奇怪:

    不为家务,不为生活琐事,也不为日后的生活计划,而是为对待女方家人的相关态度和办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太现与韩屿珍在成婚之初,就开始有了分歧:

    她要贯彻自身意图到底,他却要拉住她的胳膊,要她不能冲动行事,不要做后悔的事。

    他和她的分歧,如果往积极方面理解,这是夫妇俩在成家之初就有了分工: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同的是,通常正常家庭里都是由女方来表示柔和好意的一面,而在金太现与韩屿珍新组成的家庭里,唱红脸的却是女方,而男方则是竭力耐心劝说,希望妻子能够对她自己的亲人和手下网开一面,不要夺去他们的生命。

    在龙八金太现医师劝说妻子之前,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引起对方极力反感的事:

    他收到了求助电话,还与妻子的大嫂李彩英进行通话,恰好被打电话来打算商量事情的妻子发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反响是什么?

    当然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天去十二楼,灵醒的金太现很快就惊讶地发现了李科长从睡眠治疗室内出来,他称呼他为夫君您,还特别感谢他为他说了好话,也确实知道如果不是金太现医师说了好话,事态就不可能转变成这样的情景。哪怕没有看到韩屿珍带人入室,对兄长韩道俊说过的那些话,在睡眠深切治疗室内待过的龙八也知道韩屿珍究竟干了些什么:

    她也将兄长韩道俊派人殴伤,在手术过后,也同样将他送入睡眠治疗室,让他也进入强制睡眠当中,无法醒来,也以同样的方法,将输液减半,以便他能听到她的话,她以同样手法将他困上三年,再切断颈动脉。

    后来,在韩屿珍办公室里的那番对话,被不少观众称为“韩剧历史上最势均力敌的吵架”,原因是对话双方都有足够的智慧和教养去应对这样争执的情况,而且女方深知丈夫这么做都是为她好着想,要是为他自己,他大可以沉默面对,之所以这样做,是不希望她做出以后会后悔的事,尤其不希望周围的人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希望她周围的人们都不再抱有仇恨生活,可是她不能答应,更不能容忍,因为她有足够的理由惩罚这些人,在她有充分的力量之后,她完全有理由这样做,即便现在做到,身边的人们也不会多说什么,顶多会给一句:罪有应得,也不会埋怨她,但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剥夺之后,就不能再找回,所以他要她三思,不要急于做出决定。

    作为韩屿珍目前认可和接纳的唯一家人,善良的龙八先是对她提到自己从前来到十二楼的情形,提到世上所有甲方的恣睢恐怖之处,又以提及妻子切身感受,让她回忆起受困于十二楼的可怕,给困人于十二楼的行为定性为:犯罪,又说十二楼就是犯罪现场,言下之意是希望妻子不要再犯与她厌恶的亲人同样的错误,更不要把自己受过的苦再重新施加到别人身上,甚至提到了李科长的遭遇,实际上,他与龙八一样,是有水准,有技术的医师,因为相关问题陷入困境,需要援助,这才被韩信集团相关人员操控,出卖了医师的灵魂,而李科长与死去的院长,分明就是当晚组织抢救韩屿珍的功臣,两位其实都救了韩屿珍的性命。而她,却因为这二人接受集团管理者的操控,对她所做的坏事,意图抹去他们的功劳,这是不公平的。

    @在劝说之前,韩屿珍愤愤不平,无法释怀,在劝说之后,她似有所动,但还在犹豫,这就引发了两个小问题:

    对龙八来说,他清楚妻子的个性,认为她还需要时间适应和考虑,所以对她的大嫂李彩英说:

    -屿珍这会儿还在生气,气过去以后就好了。

    @对于秘书来说,韩道俊的存活,却意味着他和保安主管的死期:

    有那么多坏事都是几人协同做成,甚至还有秘书与主管出谋划策,若是韩道俊还活着,说出更多事,这二人岂不是性命不保?所以,对于这二位意图掩盖罪恶,还想要待在财阀继承者身边继续飞扬跋扈的人来说,韩道俊非死不可。这种恐惧和决心,由此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面对内部力量,韩屿珍或可包容忍让,但对于外来的要挟,她要如何自处,如何决断?

    其实,这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麻烦在于:

    韩道俊把持韩信集团的三年,是倒退的三年,为谋夺本属于妹妹的家产,他与人合谋,想方设法要压低股价,并将集团内部资金抽离;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重新执掌韩信大权的韩屿珍,究竟要如何处理,如何解决?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就是资金问题。

    实际上,正如韩屿珍对秘书所说:

    -闭嘴!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给大正集团秘书室通消息的事么?你以为我是不知道你去通消息,才不阻止你的么?

    也就是说,韩屿珍明知秘书与保安主管合谋,当了内通者,给大正集团当家人透露了消息,却不阻止,也不弥补,她有她的打算:

    借力打力,达到振兴韩信集团的目的。

    那么,韩屿珍为什么要这么做?上任伊始,她看过兄长韩道俊的跟随者提供的账簿之后,已经有了明确结论:

    目前韩信集团最缺的就是钱,最需要的也是钱。

    可是,资金究竟要从哪里来?

    这就得靠内通者提供消息,才能有办法得来。对于韩信集团和受到伤害的韩屿珍本人来说,最快最好获得资金的办法,是找伤害她,害集团受损失的人和企业追讨,而追讨最好的办法,不是前去讨要,而是要欠债者自行上门。实际上,那一晚见面宴会之上,大正集团当家人崔会长率众上门,说是恭喜,又说要谈谈,此举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韩屿珍没想到的,只是崔会长会选在她与新婚丈夫宴客之时,闹上门来,说是贺喜,其实是为索命而来。

    众人只见白发苍苍的崔会长前呼后拥,进得门来,一见面就笑着伸出手来,说出祝贺的话,要跟当晚的主人公韩屿珍握手,可是对方却红着眼睛望着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也不伸手,周围看客只道还是旧事难忘,伤痛的痕迹无法磨灭,却不知道作为财阀当家人,这一老一少的不同心思,崔会长说的最重的一句是:

    -对不起啦!

    说的最实际的一句话却是:

    -韩会长,你我,我们两人要在安静的地方好好谈谈。

    谈谈,谈谈,谈什么?

    当然是谈要什么,夺什么。作为老年丧子的人,崔会长一出现,理所当然是当年车祸事件当中最大的苦主:

    他的儿子与韩信集团的独生女恋爱,最后为结婚,逃避随扈,就连命都丢了,而女方虽然遭到幽禁三年,沉睡后醒来居然还能正常起居,又能继承集团,又能顺利结婚,现在居然要跟新婚丈夫公开宴客,这难道不是大正他们的痛,他们的苦?

    为堵住崔会长的嘴,韩屿珍很快就说出她知情的话,这话对要当苦主的崔会长来说,很重要:

    -是你让成勋跟韩道俊勾结,骗我,通过我套取韩信的商业机密,再获利的吧?

    这话一下堵得崔会长楞了一下,随即又笑着说:

    -可能你一直都躺着,不是很了解,现在的韩信,哪里还像过去那么厉害啊~有人听你们的吗?

    可是,这看似嗤笑的话,几下子就被韩屿珍收住,打发掉了:

    -不就是账簿么,我爸,已经给我了~

    说了,还嫌不够,又含泪补刀:

    -只有韩信真正的继承人,才能拿到账簿。

    这里特别要解释的是一个小细节:

    在上周剧情当中,曾经出现过检方总长与韩道俊的对话,总长告诉韩道俊说:

    -账簿是假的~

    可是韩道俊根本不以为然,他觉得总长是在骗他:

    -是啊,是啊,是假的,那你就把这个假的,放在你的金库里好了~

    可是在召开理事会当时,韩屿珍分明取出了另一只U盘,当着众位理事的面,打开了文件,含笑自言自语:

    -我爸给我的~

    -那就看看下一位高社长是谁好了~

    看起来,文件似乎还在韩屿珍这里,那么,总长拿到的那只U盘究竟是真是假,他为什么会如此肯定是假的?韩屿珍究竟对U盘做了什么,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从相关情况来看,韩屿珍不复制数据,也不可能,否则她不可能在理事会众人面前打开账簿文件,当场去找众人的短处,但总长之所以会肯定账簿内容为假,有可能是因为总长自己亲自看过账簿,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核对过数额,如果数额不对,他就可以马上认定账簿为假,要检验账簿真伪,没有比当事人查看并核对数据更为有效的检验方式。既然总长认定数额不对,当然会告诉韩道俊说账簿为假。由此可见,在韩屿珍与秘书就账簿相关问题做交接之前,账簿就已经被复制,并且改动过。虽然U盘还是那个U盘,看上去什么都没有改变,但相关数据和内容已经有了改变,便于持有者利用,但真正完整准确无误的账簿,还在韩屿珍本人这里。

    话题回到大正闹场剧情这里,因为父母都不在世,兄长又贪婪凶狠,谋夺家产,留他不得,韩屿珍已经无人可以给她保护,无人可以商量,崔会长仗着自己高她一辈,又是苦主,给了她三天时间,要她三日之后发讣告。从韩屿珍含泪望住崔会长,听他说出:

    -可是,你还活着!

    -成勋他已经死了!

    -我再告诉你一件事:自打事故发生那天,成勋妈的精神头就已经不咋对劲了!

    那些话,她就已经意识到一个事实:

    大正众人此番是为索命而来,崔会长认为当年的事故就是造成目前大正崔氏家族家庭悲剧的主因,在得知当年事故发生确有问题之后,此番前来,就是为报仇,为出口气,其他的都不在乎。

    可见,在这场事故当中,崔成勋死于贪婪,他没有兑现与韩道俊的承诺,韩道俊与崔成勋协议的目的是要毁掉妹妹,可是崔成勋的目的却是要由得到韩屿珍,继而占有整个韩信集团,这样的人,岂能容他活在世上,事发之后,崔成勋是因欲心而死,韩屿珍伤于自信与无知,三年之后真相大白,大正要讨还的是命债,韩信要讨还的是钱债和情殇。

    分析到这里,可能不少观众都能理解韩屿珍的为难之处:

    对于当年的事故,韩信与大正这两大财阀,双方都遭受惨重损失,都有各自要追讨的债,崔成勋的行为固然可恶,但他在最危险的时刻,还是把生的安全留给了韩屿珍,这是活命的大恩,这样一来,在大正这一方知晓实情以后,来讨还命债,韩道俊就不能不死;若是不交出韩道俊,就是不义;即便如此,于情于理,韩道俊都是韩屿珍的亲哥哥,哪怕他犯了再大的错,要害死亲妹妹,祸害了韩信集团,也必须由家族内部处理,要集团内部讨论解决,不能把家人交给外面的仇人,若是交了出去,这就是无情,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悖伦,有悖伦理道德,也会被人指摘,甚至也会威胁到韩屿珍刚坐稳的集团领导人的地位。

    面对这样的困境,究竟要如何是好?

    此时的韩屿珍陷入两难的境地:

    既不能交人,人也不能不死,若是交出兄长韩道俊,就如她分析的那样,韩信遭受打击,已经无力承担,只能对大正集团的要求示弱,大正对韩信予取予求,接下来就是群雄逐鹿,群起瓜分韩信的市场和地盘,这万万不能,若是不交出韩道俊,则更加麻烦,大正本是苦主,因为赌一口气,面对韩信更加不留余地,崔会长要为妻儿讨还公道,义正言辞,理直气壮,在市场中强势无敌,周围人看着韩信理亏,更不会伸手襄助。

    到底要如何处置韩道俊?

    从事后韩屿珍的含泪诉说来看,她其实是采取了最坏的处境当中最好的选择:

    各讨各的那笔债,各占各的那份情,钱我拿走,命你拿去。

    韩信缺钱,韩屿珍就组织起集团内部的智囊团,专门做研究,整理出资料,要先发制人,狠狠对付大正,实际上,利用相关资料,韩屿珍已经迫使崔会长出手,利用老爷子丧子之痛,让他把自己持有的集团股份,抵押给银行,换来大额资金,专门打响股份收购保卫战,再诱使基金投资人摩根大通出手之后,已经将局面演化为:

    韩信有意识抬高大正集团属下持有专利技术的某会社股份价格,使得大正为保住既得利益,出手襄助,在美国股市开市后,引出摩根专业机构竞价之后,又速速抽手,逼得大正崔会长私人拿出数兆的财富,用于应急。

    这样的做法相当于当众打了崔会长的脸:

    你叫你儿子骗我,得了我们集团的好处,我就让你吐出来,也给你个教训,让你以后对我们集团要谨慎对待,对我韩屿珍也要小心从事。

    可是人呢?人要怎么办?按照龙八金医师的善良愿望,他认为韩屿珍此时既不能放人,又不能交人,最好的办法应该由他来出面,放走韩道俊,让他与妻子逃走,也就一了百了。这是身为丈夫的他,能为妻子分忧,所做的唯一的事。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按照韩屿珍的估计,大正此番丢了钱,若是没干掉人,肯定不甘心,会酝酿更加疯狂的反扑,若是她装作不知道,就让秘书去内通,提供消息给大正的秘书室长,就等于会长默许秘书透露韩道俊究竟在哪里,消息已经给了,至于大正的人能不能办妥,那就另外一回事,韩信已经尽了力。

    可是,最终韩道俊为什么会当场被戳?这件事当中,最不明智的人是韩道俊与李彩英两个人。为什么会这样说?

    李彩英若是紧跑几步,上前拉走丈夫,以韩道俊刚刚醒来,又与人搏斗过,肯定撑不了太久,有可能会被她拉走,而非站在那里招手,又跑向大正来人的车,而在事发当时,李彩英所做的事,仅仅只是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然后惊恐中捂住了嘴。说到底,李彩英爱韩道俊,仍然爱的不够,或者说,刚刚转变的感觉,还不足以支持她有勇于拉人,救人甚至挡刀的举动,她只是一个有愿望却无行动的旁观者。

    就韩道俊来说,如果他不是利欲熏心,不知死活到了明知处境危险,大正的人已经知道他害死会长长子崔成勋的实情,还自恃聪明,自认为抹去了所有证件和线索,对方不可能查得到,还想要跟大正谈条件,做交易,就不可能会在救护车内醒来,打晕了龙八,砸晕了开车的随扈李贤哲,自行逃出车去,就为了跟大正的人会合,可是,大正的人们前来,并非为带人离开,而是为索命,顺带地还要向崔会长交待,让他看到杀子仇人的最终下场,正因为如此,崔会长才会在视频通话中对着韩道俊笑,他是在笑大仇终于得报,而非在笑韩屿珍有可能再次被自己的兄长韩道俊出卖。

    从相关情况来看,在一系列事件发生过程中,李彩英是最没有理由埋怨韩屿珍的人,无论如何,几次事发过程中,韩屿珍也给了她当场见到,有可能采取行动的选择,但她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捂住了嘴,可见是怕惊叫声发出,有可能会暴露她自己,被对方伤害,而非迫切想要搭救丈夫。这样的人,唯一能做的事就只有为丈夫送终,并且戴孝,眼见棺木缓缓进入火中。李彩英会不会愤而行事,要揭发韩信集团其人其事?往后看,但她其实是最没有立场指责韩屿珍的人,因为对待韩道俊相关事件的态度和做法上,她都是帮凶,区别只在,她是索要太多,被驱逐的帮凶,这才会如此气急败坏又失落不已。

    在韩道俊死后,整个事件算是告一段落,但正如韩屿珍对秘书室长所说:

    -我没有背叛韩信,但我背叛了我丈夫。

    韩道俊被戳事件,对韩屿珍与龙八夫妻关系影响极大,两人从和睦相处,憧憬未来,急速转变为男方要离开大宅,另寻出路,女方挽留不及,只能暗自垂泪,并要求随扈李贤哲紧紧跟随,做好保护工作。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龙八金太现医师与妻子韩屿珍的关系确实如他自己所说:

    -我不要做所有人的甲方,也不要做任何人的乙方。

    他与韩屿珍是势均力敌,彼此帮助,深深相爱的平等关系,而非一方强势,一方弱势,需要乞求怜悯和照顾的附庸关系。可是,这样的平等关系,在韩道俊事件之后,有可能出现其他变化,至少在事发以后,孀妇李彩英已经成为事件中最大不确定因素,将会发生怎样的破坏性还不得而知,龙八与韩屿珍夫妇要向何处去?敬请关注最终篇,下周共同迎向大结局。
    【详细】
    76087121
  • 独一无二
    2018/12/30 14:25:50
    理想主义者的哀歌
    这部电影太低调了,几乎没有宣传,看到三流海报差点以为是烂片而错过。讲的温拿乐队的出道经历,又是一部情怀电影,充满了香港乐坛黄金时代偶像团体的集体回忆。里面的歌都很好听,友情是贯穿全剧不变的主题。几个香港实力派老演员甘当绿叶,最后真实演唱会片段唱出友谊永远点...  (展开)
    这部电影太低调了,几乎没有宣传,看到三流海报差点以为是烂片而错过。讲的温拿乐队的出道经历,又是一部情怀电影,充满了香港乐坛黄金时代偶像团体的集体回忆。里面的歌都很好听,友情是贯穿全剧不变的主题。几个香港实力派老演员甘当绿叶,最后真实演唱会片段唱出友谊永远点...  (展开)
    【详细】
    9859214
  • 千洋
    2018/1/13 9:10:53
    女性角色集体智商欠费
    三个大盗结伙闯荡江湖,祸害地方。杀死卫家的双亲小弟,掳走了长女,只剩下长子小胡子。小胡子只记得三个大盗的主要特征,踏上了复仇的路。
    路上碰到了一位高人,小胡子的决心打动了他,收他为徒。小胡子刻苦训练,几年就有大成。
    一路追踪,小胡子找到了大盗里的三号人物,战而胜之。
    顺藤摸瓜,找到了二号人物,战而胜之。
    最后,一号人物有点难办。他的身边有疑心很重的师爷,手下精明强将,他个人
    三个大盗结伙闯荡江湖,祸害地方。杀死卫家的双亲小弟,掳走了长女,只剩下长子小胡子。小胡子只记得三个大盗的主要特征,踏上了复仇的路。
    路上碰到了一位高人,小胡子的决心打动了他,收他为徒。小胡子刻苦训练,几年就有大成。
    一路追踪,小胡子找到了大盗里的三号人物,战而胜之。
    顺藤摸瓜,找到了二号人物,战而胜之。
    最后,一号人物有点难办。他的身边有疑心很重的师爷,手下精明强将,他个人也很精明强悍,不是势单力薄的小胡子那么容易对付的。小胡子在酒楼里打听消息,知道一号要去劫狱。于是,他寻衅滋事,也被关进了监狱(这么巧就跟 一号的手下关在了同一个监室),一号前来劫狱时小胡子跟着上山。
    小胡子武功高强,人缘也不错,一号也有点喜欢他。但是师爷发现小胡子似乎是来寻仇的,一号逼问小胡子的姐姐,果然有端倪,一场恶战开始了。小胡子以一敌多,还带着连个拖油瓶,最后还是开挂,顺利消灭所有对手。
    这部影片比较好的一点是,几次格斗的场景都非常好,不管是竹林大战还是以剑挑烛,都颇具新意。不足之处在于,太过潦草。当然,我们不能苛责古人。不过,编导跟胡金铨的风格很不一样,胡的影片动不动就是三个小时以上...
    几个女性角色,塑造得太过于捉急。母亲惨死,弟弟被杀,就不能不出声吗?香香在路上碰到土匪一行,就不能不叫吗?哎呀,真是爱不起来,让人生气。
    【详细】
    9066580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