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371990
  • 悬崖上的金鱼姬
    2021/7/6 20:27:23
    戳中笑点与泪点,狗狗真的生命中只有主人
    13658166
  • 汪金卫
    2019/1/2 8:12:06
    一边吃苹果,一边遁入梦境——《地球》剥开重重迷雾,线性时间线梳理
  • 时轻
    2022/10/9 17:48:25
    《三悦有了新工作》第五集直接封神
    我一直说三悦就是我们这一代长在玻璃房子里的小孩儿的深刻写照,看似冷漠、什么都无所谓又什么都看不上,事实只是在玻璃房中的成长让我们习惯了作为看客,习惯了不去体察,“自己已经够苦了”,也许吧,不过可能了解别人的苦乃至解决别人的苦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变甜呢? 第五集...  (展开)
    我一直说三悦就是我们这一代长在玻璃房子里的小孩儿的深刻写照,看似冷漠、什么都无所谓又什么都看不上,事实只是在玻璃房中的成长让我们习惯了作为看客,习惯了不去体察,“自己已经够苦了”,也许吧,不过可能了解别人的苦乃至解决别人的苦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变甜呢? 第五集...  (展开)
    【详细】
    14696215
  • 端木夜
    2018/1/16 22:33:31
    经典的铁三角

    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觉得三个人斗嘴十分有趣,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感叹张国立老师,王刚老师,张铁林老师的铁三角演的依旧的那么深入人心,张国立老师把一代才子大学士纪晓岚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发挥的十分出彩,王刚老师更是把和珅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张铁林老师的皇帝,运筹帷幄,三个人在朝堂上斗智斗勇,一点都看不厌,每个单元的剧情丰富又紧凑,袁丽老师的杜小月也十分出彩,这样一部诙谐有趣内容丰富的剧很难得

    小时候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觉得三个人斗嘴十分有趣,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感叹张国立老师,王刚老师,张铁林老师的铁三角演的依旧的那么深入人心,张国立老师把一代才子大学士纪晓岚的聪明才智,足智多谋发挥的十分出彩,王刚老师更是把和珅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张铁林老师的皇帝,运筹帷幄,三个人在朝堂上斗智斗勇,一点都看不厌,每个单元的剧情丰富又紧凑,袁丽老师的杜小月也十分出彩,这样一部诙谐有趣内容丰富的剧很难得了!

    【详细】
    9077206
  • Ethereal
    2021/9/26 0:46:42
    thinking
    过于现实主义,甚至以至于凄凉。 最现实的不过是“小混混被拉上警车后不停地爆粗口,直到音乐响起”的那一幕。 如果不曾在法国生活过,或许会觉得这是部烂片,但只要是有切身经历的体会,就会明白整件事情在法有多么常见。 我没有去过马赛北部,这辈子大概也不会去那里,但我身...  (展开)
    过于现实主义,甚至以至于凄凉。 最现实的不过是“小混混被拉上警车后不停地爆粗口,直到音乐响起”的那一幕。 如果不曾在法国生活过,或许会觉得这是部烂片,但只要是有切身经历的体会,就会明白整件事情在法有多么常见。 我没有去过马赛北部,这辈子大概也不会去那里,但我身...  (展开)
    【详细】
    13885216
  • C.L.
    2013/11/10 18:17:29
    历史除了名字都是假的, 小说除了名字都是真的
    如果你查看元朝末期时的地图的话,你会发现在庞大的让人窒息的一望无际的元地图的右肩侧旁,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半岛国家,那个就是高丽。看起来就像一只像兔子卧在一只庞大的狮子身边。想想看,几千年来,这么一个弱小的国家一直没有被征服,而是不断同大国斡旋着并保持着自己的相对独立,还是有一些让人敬佩的地方。
    你会好奇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强大残忍的蒙古铁骑没有征服旁边这只小兔子?道理很简单:蒙古人不善水战,这
    如果你查看元朝末期时的地图的话,你会发现在庞大的让人窒息的一望无际的元地图的右肩侧旁,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半岛国家,那个就是高丽。看起来就像一只像兔子卧在一只庞大的狮子身边。想想看,几千年来,这么一个弱小的国家一直没有被征服,而是不断同大国斡旋着并保持着自己的相对独立,还是有一些让人敬佩的地方。
    你会好奇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强大残忍的蒙古铁骑没有征服旁边这只小兔子?道理很简单:蒙古人不善水战,这和蒙古人没有征服日本人很相似(因为两次“神风”)。
    可能大部分人在摆正心态观看一部已经严正声明纯属虚构的剧情前,就已经带着一副罕有的考究派的心理像广电总局的老头老太太们一样开始审查这部本来就没什么严肃历史观的仅仅为了娱乐大众而拍摄的商业历史剧了。
    “嘿,这个服饰不太对。”
    “礼仪也太不规范了。”
    “看到顺帝,竟敢不下跪。”
    我想说的是,其实让一个装逼到连泡菜也要改成辛奇的极品国家拍到这种程度上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墙壁上挂的还是汉字,没有改成八思巴蒙古字或者方块字已经很不错啦。商业电视剧拍摄的最高目标是成为收视冠军,毕竟这不是文艺片。如果把池昌旭刮成元朝时期蒙古人的发型,我估计收视率是相当会受影响的。
    可能还有一帮人,会反过来说蒙古人是我们的耻辱这种老调子。记住,历史上如果没有他们的主动加入,共和国国土面积远没有这么大。他们就像带着嫁妆的女人一样,非要嫁过来,也不是一件坏事啊。在那个年代,汉族的文化吸引力强大到塞外三国(金,西夏,辽)建国后都使用汉族的文化,并对外号称自己为中国。号称中国的地方就是天下,君子的责任就是平天下。那时国家,政权,主权这些概念要么还没有要么完全不同。用现在的观点看历史真是幼稚。到了蒙古同样如此,如果蒙古人统治我们的时候完全摒弃汉族文化那套东西,使用他们自己的制度,也许我们就不会称蒙古为中国的一个朝代了。德国70年代有个乐队组合叫成吉思汗,他们的成名歌曲成吉思汗的第一句便是“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皇帝,名字叫做成吉思汗”。
    这部电视剧多多少少还是能给人带来一些感动的,这些感动在目前以小三、结婚之类的剧情中很难得到。为了强大自己弱小国家的高丽王,为了保护女儿和皇第的万户长,为了报仇的皇子,为了信仰而单膝下跪称臣的武士如同交响乐团一样重新演奏着历史上那些真正的精神内核。
    是的,后来徐达带着常遇春将脱脱揍出翔了,那又怎么样?活着,有过勇气,有过信仰,有过豪赌的人生多豪迈啊。历史,能留下的名字也就这几个而已。让无名鼠辈们(包括我)去喧嚣吧。
    -------------------------------------------------------------------------------------
    让人颇为感动的第四集快结束时元顺帝站出来和伯颜的一段对话:
    “好好的看着我,告诉我你看到的是谁?我是先皇钦点的下任皇帝。我是大元帝国的嫡系血脉。杀了我,你可以成为燕铁丞相的走狗。但杀天子的这份罪责到子孙万代之际都会如天谴般折磨着你。来吧,挥刀吧,杀了我吧。就让你的刀沾上龙血吧!”
    “不能升天的龙就是一条虫罢了”
    “我弟弟的生命正在流逝,他已命不久矣。再等等,只要稍微坚持一下我就是元朝的皇帝。”
    “就算我饶命了,陛下也很难保命”
    “我不会死的,因为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成吉思汗铁木真会一直保护着我。”
    “请你向我保证,一定要活着。请再次出现在我伯颜面前。”
    “上天不会抛弃真龙天子”
    “如今微臣心中只有一位皇帝。请您千万不要忘了微臣。”
    【详细】
    63901497
  • 想着阳光的鱼
    2020/4/25 14:16:35
    满满喜欢你是一部好剧

    (满满喜欢你)是一部挺不错的甜宠剧,自始至终左岸与顾小满的爱情都没有一丝杂质,纯净而美好。两人爱情的发展也合乎情理,尤其是展现两人初恋的微妙心理很细腻,很美好。但是该剧也有一些值得表达不满的地方。一,人设有不真实的感觉。 比如沈晨阳的人设,校园有他这样的奇葩可以接受,但他莫名其妙爱上顾小满就太刻意,太牵强。以他花花公子的身份,他应该去追求孙安宁这样的表面美女。顾小满在世俗眼里,身材普通,个子

    (满满喜欢你)是一部挺不错的甜宠剧,自始至终左岸与顾小满的爱情都没有一丝杂质,纯净而美好。两人爱情的发展也合乎情理,尤其是展现两人初恋的微妙心理很细腻,很美好。但是该剧也有一些值得表达不满的地方。一,人设有不真实的感觉。 比如沈晨阳的人设,校园有他这样的奇葩可以接受,但他莫名其妙爱上顾小满就太刻意,太牵强。以他花花公子的身份,他应该去追求孙安宁这样的表面美女。顾小满在世俗眼里,身材普通,个子不高,相貌普通,而且像个假小子,会武功,沈晨阳爱上他就是个笑话,因为太牵强了二,剧情有刻意之处,左岸母亲的出现太假,她是从美国回来的教授,在美国生活了许多年,想必早已接受了西方人人平等的意识,怎么回来第一次见儿子和儿子的女朋友就要求他们分手呢?是想包办婚姻吗?而且在第一堂课就提问顾小满,让她难堪,是否就是为了制造剧情的冲突效果?这就是她的风度和度量吗?三,沈晨阳厚脸皮追求顾小满,在学校作妖也就罢了,还安排他追到顾小满家,赖在她家过寒假,这也太假了,让沈晨阳的人设更加不可信。四,结局仓促,心理铺垫不够,男主左岸回归交代太简单,没有说服力。他如何大脑受了重创,回来后就能当医生?他那样爱顾小满,为何回国不发信息,非要制造个所谓的惊喜?反观同样是校园甜宠剧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就要让人舒服很多,没有绿茶婊,没有刻意的冲突,只有顾未易和司徒末甜甜的互动情节,这说明,没有狗血情节冲突也可以吸引和感动观众。

    【详细】
    12539607
  • 一苇
    2021/4/24 8:20:09
    一只虎鲸的温柔瞬间

    一只雌虎鲸突然游到了潜水的布莱恩身边,然后松口把嘴里的鳐鱼吐出来落到了他身前。

    虎鲸看他的眼神挺温柔,好像还有点担心的感觉,就像在说:你怎么有点瘦呢,来,这条鱼送你了。

    这是国家地理纪录片“鲸鱼的秘密”里有点动人的一幕。摄影师布莱恩是来海里拍摄虎鲸的,但他不知道

    一只雌虎鲸突然游到了潜水的布莱恩身边,然后松口把嘴里的鳐鱼吐出来落到了他身前。

    虎鲸看他的眼神挺温柔,好像还有点担心的感觉,就像在说:你怎么有点瘦呢,来,这条鱼送你了。

    这是国家地理纪录片“鲸鱼的秘密”里有点动人的一幕。摄影师布莱恩是来海里拍摄虎鲸的,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在观察虎鲸,虎鲸也在观察他。

    过了一会,这只虎鲸在布莱恩身边游了几圈后诧异的发现,这么新鲜的鱼布莱恩居然不吃,于是就游回来,一边边看着他,一边把鱼叼回去了。

    这一幕镜头的动人之处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虎鲸表现出来的智商和识别能力。

    虎鲸观察到了布莱恩的存在,也识别到了这个陌生人即不是食物也不是威胁,所以没有攻击他。要知道虎鲸虽然看起来黑白相间,憨憨的,但其实它们在海里没有天敌,是会猎杀大白鲨的大boss。

    虎鲸的智商的确是很高的。它们与大象、黑猩猩、红毛猩猩一样,是少数几种有自我意识的动物,能够从镜子中分辨出自己,可以区分“我”和“世界”。

    而第二个层次就更有意思了,虎鲸给布莱恩喂食的这个举动,让人看到了它的善意和灵性。

    虎鲸好像能够嗅到人身上与它们共通的东西,而且它们会代代相传地传承这种认知力。所以野生的虎鲸不仅从不攻击人类,还会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它们甚至会救助落水的人,驮着他们找到附近的船只。

    科学研究的发现,虎鲸除了社会性会让我们人类相似,它的智慧也接近我们。

    有一项04年的研究表明,虎鲸的脑部结构与人脑惊人的相似,不仅有着高度折叠的大脑皮层沟回,还有高度类似的脑区,而且虎鲸控制认知和情感的重要脑区同样高度发达。所以有人说,要不是虎鲸没有手,说不定能创造一个和我们一样高度的文明出来。

    也正因为有很高的认知和情感能力,虎鲸才会展现出这样有爱的行为。

    要知道,捕食总是不易的,资源也总是匮乏的,主动把这么鲜美的食物送给素不相识的布莱恩,表现的不仅仅是聪慧,还有满满的善意。

    几天后,一只成年的雄虎鲸的鱼鳍被一根渔网给缠住了,它不停挣扎,但挣脱不开,也不能完全浮出水面呼吸,有生命危险。

    这时如果有人去干预也是危险的,因为没有人知道,一只在挣扎中又难以呼吸的虎鲸会不会像溺水的人一样失去理智。

    但布莱恩决定干预,游到这个8米长的食肉动物身边,用小刀割断了绳子。

    虎鲸在整个过程里一动不动,出奇的安静。解困之后,它一边看着布莱恩,一边慢慢的游开去。

    【详细】
    134991405
  • 豆友219079099
    2020/8/29 0:05:58
    小说都不咋的,电视剧能好我倒立拉?

    小说就是一部升级爽文。爽文就算了,还是逼皇。推动剧情全靠女人来推动。。记得有一个剧情居然是,主角带着刚刚化成人形的凤凰到路上,就被威胁卖他的灵宠。。。。无语,里面的男的都是这么静虫上脑的吗,就算再纨绔也要有个度吧。

    斗破都说不行,可是对比这个好太多。斗破里面的剧情推动至少合情合理吧。然后,里面咄咄逼主角的也有,可是都不全是为了女人推动的。

    只能说,逼皇

    <

    小说就是一部升级爽文。爽文就算了,还是逼皇。推动剧情全靠女人来推动。。记得有一个剧情居然是,主角带着刚刚化成人形的凤凰到路上,就被威胁卖他的灵宠。。。。无语,里面的男的都是这么静虫上脑的吗,就算再纨绔也要有个度吧。

    斗破都说不行,可是对比这个好太多。斗破里面的剧情推动至少合情合理吧。然后,里面咄咄逼主角的也有,可是都不全是为了女人推动的。

    只能说,逼皇

    【详细】
    12834210
  • 原木同行
    2022/4/16 18:00:41
    以爱之名,行自私之实——《爱的接力棒》

    堂而皇之的不是爱,是自私。

    堂而皇之的不是爱,是自私。

    【详细】
    1434046
  • 罗罗
    2019/11/15 17:54:44
    不求最性感的天使,只求最正确的me too

    相比起2000年代的电影版前作,诞生于me too时代的新《霹雳娇娃》更加强了girl power的意味。开片时的全球年轻女性群像和结尾众angel亮相都充满力量感,鼓舞(女)人心。连查理都变成了不现身而在幕后掌控大局的女性,真是彻底的who run the world?girls!。当然,这一部的导演也是女性——演而优则导的伊丽莎白班克斯(曾饰演《饥饿游戏》里女主角的造型师,本片中三位天使

    相比起2000年代的电影版前作,诞生于me too时代的新《霹雳娇娃》更加强了girl power的意味。开片时的全球年轻女性群像和结尾众angel亮相都充满力量感,鼓舞(女)人心。连查理都变成了不现身而在幕后掌控大局的女性,真是彻底的who run the world?girls!。当然,这一部的导演也是女性——演而优则导的伊丽莎白班克斯(曾饰演《饥饿游戏》里女主角的造型师,本片中三位天使的长官)。

    说到新版三位天使的人设配搭,还是典型爆米花组团打坏蛋电影的family设置——Ella负责冷面耍酷,小k负责话痨调侃(但是…真的适合她么?),“茉莉公主”Naomi负责geek呆萌。整个团队酷帅有型又能打,养眼度可能比起2000年代版稍稍打了折扣。不过没关系,现在崇尚的是powerful girl,不是sexy pussy.

    而片中的男性角色,除了反派集团,其他人几乎都充当了以往动作片中的女性形象。喜欢小K的亚裔澳洲人(曾饰演《摘金奇缘》里的新郎)——暂且不算他是反派的话,典型的花痴无脑,仿佛那些被惯坏的富家千金。照顾天使们生活饮食的“圣人”承担了大家姐或母亲的作用。喜欢Ella的科学家小哥儿则是典型性转版花瓶女主角——对英雄一见钟情,遭恶徒绑架后被英雄拯救。

    有趣的是最后他问Ella我怎么联系你?Ella说“我会联系你的”。这既是剧情上天使行踪保密的需要,更多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我们女孩在感情中也已经不再是被动等待的角色了!我们会主动联系喜欢的人,我们会去推动一段relationship,我们棒着呢!

    【详细】
    12030686
  • 孤风
    2022/10/3 3:33:57
    作为东北人 我觉得5分低了

    个人觉得 【东北合伙人】虽然也好看,但稍微有点不如【东北告别天团】好看,可能是因为缺少了点优质音乐,靠彩票发家代入感稍差(不过故事虚构一点也很合理),整体的表演都是合理的过关的,王坤和李大壮的对比也很不错,人物和立意都是积扱的 ,摄影上对乡村风貌的取景也是漂亮的。所以总体上观感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希望崔导能连生贵子,能像母

    个人觉得 【东北合伙人】虽然也好看,但稍微有点不如【东北告别天团】好看,可能是因为缺少了点优质音乐,靠彩票发家代入感稍差(不过故事虚构一点也很合理),整体的表演都是合理的过关的,王坤和李大壮的对比也很不错,人物和立意都是积扱的 ,摄影上对乡村风貌的取景也是漂亮的。所以总体上观感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希望崔导能连生贵子,能像母猪下崽一样生产优质的喜剧电影哈哈哈,今年还想看到崔导新片。

    【详细】
    14683233
  • 清风不堪酬
    2020/2/20 10:56:04
    不知为何而战的对北“工作”

    首先花点时间谈谈这部电影的名字。韩语原名叫??(工作,日语词),但是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job,而是maneuver。所以两岸三地的译名都将重点放在了男主角的北派(向北方派遣)特工身份上——《特工》(陆)、《北风》(台)、《北寒谍战》(港)。英文名则叫The Spy Gone North.这是一部相对“硬核”但是反常规的谍战电影,全片中很少动作戏(男主角枪都没摸过几次),戏份最多的女人大概是片

    首先花点时间谈谈这部电影的名字。韩语原名叫??(工作,日语词),但是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job,而是maneuver。所以两岸三地的译名都将重点放在了男主角的北派(向北方派遣)特工身份上——《特工》(陆)、《北风》(台)、《北寒谍战》(港)。英文名则叫The Spy Gone North.这是一部相对“硬核”但是反常规的谍战电影,全片中很少动作戏(男主角枪都没摸过几次),戏份最多的女人大概是片尾饰演她自己的李孝利,故事情节和气氛都是通过大段的对手戏铺开的。此外,时常穿插着的新闻和政治人物演讲与不断变换的背景(电影里很大一部分情节都是在北京发生的——虽然取景地不是北京,而是香港和台北)也使得作为外国观众的我们如果对当时的半岛情势不够了解,很难get到里面的点(对应的,韩国观众可能也听不懂“说是明后年香港就回归了”之类的台词)。

    12277552
  • 蕉下竹影W
    2016/4/11 15:53:16
    是爱还是伤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在1958年法国影片《巧设陷阱》(Maigret tend un piège)的基础上,保留作案动机,对办案过程略作改动。总督察Maigret由罗温.艾金森主演,是他不多的憨豆以外的银幕形象。 作为以二战后巴黎为背景的英国片,除了背景、服装比较法式,整部片子有掩盖不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在1958年法国影片《巧设陷阱》(Maigret tend un piège)的基础上,保留作案动机,对办案过程略作改动。总督察Maigret由罗温.艾金森主演,是他不多的憨豆以外的银幕形象。 作为以二战后巴黎为背景的英国片,除了背景、服装比较法式,整部片子有掩盖不住的英伦气质。没有了...  (展开)
    【详细】
    7848269
  • Aly
    2012/7/1 18:27:51
    典型的香港電影
    兩個小時情節滿滿的。

    說實話在2012年電影都比較注重特效的今天,我還是偏愛劇情豐滿一點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特效,就幾個人,一對好兄弟,平步青雲的奮鬥史,一對夫妻的不離不棄,前女友的有情有義。萬梓良的阿南插科打諢但是很講兄弟義氣,邱素珍天真善良漂亮,王祖賢溫柔體貼漂亮,劉德華有才氣又帥氣又聰明。全部都是正能量。完全是靠故事情節和演員的演技吸引我看下去。哪像現在的某些導演拍的某些所謂大
    兩個小時情節滿滿的。

    說實話在2012年電影都比較注重特效的今天,我還是偏愛劇情豐滿一點的電影。這部電影沒有特效,就幾個人,一對好兄弟,平步青雲的奮鬥史,一對夫妻的不離不棄,前女友的有情有義。萬梓良的阿南插科打諢但是很講兄弟義氣,邱素珍天真善良漂亮,王祖賢溫柔體貼漂亮,劉德華有才氣又帥氣又聰明。全部都是正能量。完全是靠故事情節和演員的演技吸引我看下去。哪像現在的某些導演拍的某些所謂大片,丟幾張電腦做的風景畫拍個MV壹個小時就把觀眾搪塞過去了。

    雖然壞人臉上寫了“壞人”兩個字,人物有些臉譜化,但這不正是那個時期典型香港片的做法嗎?看著很懷舊啊。太複雜的也不適合消遣的時候看。

    據說講的是澳門何賭王的故事。難怪名字叫賀新呢。而且中間旁白也有紀實的感覺。

    個人覺得跟《雷洛傳》有點雷同。

    新哥傳奇一共有兩部,都是1992年拍的,《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和《賭城大亨之至尊無敵》。前一部講的是如何發家,後一部講的是父子恩怨,前女友王祖賢的孩子回來殺賀新給他爸報仇,沒想到他真正的老爸是賀新,然後他又跟賀新的小女兒在交往,就在擔心他們亂倫的時候,阿南說賀新的女兒其實不是他真正的女兒,是抱養的,真狗血的情節。

    最後有個情節是阿新出500萬買死對頭王昌的人頭,結果王昌的父母老婆都要來殺他,為了500萬,有點誇張。。。

    還有很多細節之處可能經不起推敲但是作為王晶導演的香港電影來說,商業片裏面也至少可以打80分的。至少是很好看的香港電影。
    【详细】
    5487664
  • jill
    2017/6/4 8:36:04
    一个隐喻和一个祝福
    还挺意外的,原来不按教科书叙事理论拍的片子是这样的。
    躲开了英雄的塑料味儿,结识了一个人,管窥了一战前英国的一段社会阶层关系。

    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梗,在他妻子最后对他念的一封小信,关于什么是活着。
    值得背下来。

    z城不是一个城。片中也从来没对这座城有过多的渲染,不过是一些小碎片拿出来作为电影不可不用之物摆摆样子。
    z城隐喻的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个梦想。
    还挺意外的,原来不按教科书叙事理论拍的片子是这样的。
    躲开了英雄的塑料味儿,结识了一个人,管窥了一战前英国的一段社会阶层关系。

    个人觉得最关键的梗,在他妻子最后对他念的一封小信,关于什么是活着。
    值得背下来。

    z城不是一个城。片中也从来没对这座城有过多的渲染,不过是一些小碎片拿出来作为电影不可不用之物摆摆样子。
    z城隐喻的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个梦想。
    对z城的追寻和殉葬,这其间所损失的寻常人生,付出了爱人、朋友、社会地位、儿子的生命、自己的生命——一切人生必要且珍贵之物的代价,而那个梦想是否真的实现了呢?也始终未知。

    那又如何呢?
    那又如何?
    去背片尾他妻子的那封小信。

    祝福,是由俄罗斯女巫送上的。
    她说‘这是你的使命’。

    能清楚的找到自己的使命,清晰的明白它高于一切人生需求,在每一个需要做选择的关头,毫不犹豫的选择它。
    这是莫大的幸福。

    所有的战斗,都没用轰轰烈烈的处理。战场就在平淡之中,就在寻常生活里,就在每一个细小的选择之间。
    愿我们都能发现自己的z城。
    迷失其中,也是一种完美的结局。
    【详细】
    8580525
  • 君度
    2017/11/5 15:07:07
    娱乐至死?——关于雷神三的思考与讨论(2018/8/28更新 关于导演Taika的“态度”问题)

    诸神黄昏的影评刚解禁时,外网的一致好评勾起了我这个抖森粉及Loki粉的好奇:毕竟从之前放出的诸多预告片来看,导演Taika似乎是在“酝酿大招”;加之诸神黄昏无论是从漫威漫画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北欧神话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题材。于是在澳洲上映之后的第二天,急忙赶完due的我便去了电影院。一刷完的时候,我的感想就是:从爆米花电影的角度来讲,它很“爽”,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仔细琢磨其中的情节时,

    诸神黄昏的影评刚解禁时,外网的一致好评勾起了我这个抖森粉及Loki粉的好奇:毕竟从之前放出的诸多预告片来看,导演Taika似乎是在“酝酿大招”;加之诸神黄昏无论是从漫威漫画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北欧神话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不错的题材。于是在澳洲上映之后的第二天,急忙赶完due的我便去了电影院。一刷完的时候,我的感想就是:从爆米花电影的角度来讲,它很“爽”,然而在回家的路上,仔细琢磨其中的情节时,我却发现了几处疑似“不合逻辑”的地方。抱着确认自己想法和想再多看几次某汤盛世美颜(平心而论,导演Taika太懂得市场营销了,短发的Thor赤裸着上身的场景让无数观众在影院屏住呼吸,而Loki的服装设计也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迷妹:黑西装,以及紧身裤、长靴)的心理,我又刷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你问我发现了什么?我的回答是:雷神三的确是一部合格的“爽片”,但是其中与一二两部衔接的情节存在逻辑问题;而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很显然,它不是仅仅显得“不够严肃”的问题,而是已经彻底放弃了保有超级英雄电影应有的、再多笑点也不应遮掩的严肃内涵。>>> 关于“逻辑”问题的探讨 <<<一、被一笔勾销的“家庭矛盾”Bruce在sakaar星球上对Thor的话某种程度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雷神系列电影的终极和本质问题:家庭矛盾。作为个人而言,雷神三部曲中,论剧本的架构、逻辑的严谨程度和人物的塑造,最好的、也是最被低估的就是Kenneth Branagh执导的雷神一——如果还原了雷神一中的删减片段,我相信雷神一的认同度会更高。雷神一中对Odin、Thor、Loki父子三人之间的关系铺垫得非常到位:不论是透过儿时回忆就能窥见的两个王子迥异的性格;或者是在武库里Loki与Odin那场感情饱满、细节丰富的对手戏(我一直觉得Tom Hiddleston在雷神一中的部分表演,是后来的他没有再达到也没有超越的);以及昔日兄弟在最终之战之前的对话与眼神交流。这三个人之间复杂的感情像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线,想要解开它们,必须需要足够合理的理由才行。铺垫充足,逻辑合理,人物塑造立体——这是我不吝给雷神一好评的主要原因。而反观雷神三,这正是这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所欠缺的。从雷神一、到复联一、再到雷神二,Odin、Thor与Loki三人之间的感情可谓越来越复杂。从Loki的角度而言,无论是Odin——这个曾经被他拒绝再认作父亲的九界之王,抑或是Thor——笼罩在他身上千年的阴影,他对他们的感情是爱恨交织。正是因为尊敬Odin、渴望Odin的父爱,小王子Loki才会努力用一切方式来证明自己,甚至不惜想出毁灭自己真正的故乡的偏激方式来证明“He is the right king of Asgard”;而对他的兄弟,他也坦诚自己有过嫉妒的心理,甚至想要杀死这个金发的雷神,然而从他千年来对Thor的默默付出(总是为他收拾烂摊子)可以看出,他也是爱着这个哥哥,甚至可能曾经崇拜过他。而这两个曾经于他而言像是太阳一般的存在,一个两次否认了他(彩虹桥上的“No, Loki”以及金宫审判的“Your birth right was to die”),一个无法理解他的偏激行为、一味要求他做回“好人”,曾经他有多想接近他们、多爱他们,他现在对他们的怨恨就有多无法化开。对于Loki在所谓家庭矛盾中受到的创伤,笔者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拿出大量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因为冗长,这里就不过多赘述的,总而言之:按照前几部作品的铺垫,Loki心中的心结绝非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开。那么在诸神黄昏里,Taika是怎么“解开”Loki的心结,化解这复杂的家庭矛盾呢?答案竟然是Odin的几句话?——“No, I failed you (Thor &amp;amp; Loki)” "I love you, my sons."如此如此。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原来也可以用来化解如此复杂的家庭矛盾?我并不要求编剧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对人物心理的探究严格符合心理学的规律,但是至少不要如此经不起推敲?是什么让Odin发生了如此转变?是Frigga的死,还是对命运的无奈?雷神二的结尾Odin和Loki又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众神之父甘愿被他不认可的小儿子送到地球的养老院?——在我看来,这个恶搞丝毫没有顾及两个人在能力值上的差距,也没有考虑过他们操纵的人物是否真的像他们一样只有娱乐化的调侃。对于Asgard这类国度,大概可以类比中世纪的大小王国,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父子君臣关系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王位的阴谋与较量,因此莎剧风格的雷神一很好地营造出了“王国”的氛围,虽然不能完全地体现与亲缘紧密相连的政治较量的复杂,但至少有些许模样。而到雷神三里,对于这导致一切的根本矛盾,竟然用几句话就一笔勾销?非常荒唐,并且不合逻辑,不是吗?二、Loki——剧情的奴隶雷神三上映之前,Tom在一篇采访之中坦言说自己演了Loki六七年,却到现在也搞不清楚Loki想要干什么,他对此的解释是,Loki是一个善变的人。也是因为抱着这样的期待,我去看雷神三,然而刷过四场之后,我终于明白了Tom为什么说“我到现在还没搞懂他到底想干什么”:——剧本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人物形象塑造出现了断层,你能搞得清楚他想干什么才怪了。暂且不提在上面所说的家庭矛盾问题,仅仅从Loki夺得王座之后的作为而言,雷神三中的Loki形象便与一、二中的不符。他曾经在雷神一中怒吼“I have never wanted the throne, I just want to be equal”,在二中不甘心对Odin说“It was my birth right”;他曾经在雷神一、复联一与雷神二展现出阴谋、野心与手段;当年雷神二的结尾,多少人因为Loki现出原形,端坐在王座上的模样屏住呼吸,期待这位邪神下一部里的计划,结果第三部上映时,观众看到的竟然是一个贪图享乐、盲目自我崇拜的Loki?自卑与自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否认渴望认可的Loki在自卑的同时也存在追求崇拜的心理,然而这种渴求、这种扭曲的自卑被过度放大之后,便成了笑料,成为了一尊让人看了尴尬不已的金色雕像。或者,不提他的贪图享乐,让我们探讨一下在雷神三中Loki的行为动机。帮助Thor“拯救Asgard”可以理解,因为他们要面对共同的敌人Hela,他们是同一根线上的蚂蚱;但结尾过分“温情”,被无数锤基党视为“官方发糖/拉灯”的“I'm here”,让人无法理解。是什么让Loki放弃了趁乱从Asgard流窜到他处的机会,待在Thor的身边,还温顺地问他,“Do you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 bring ME back to the Earth”?“他是一个善变的人”不足以成为他做出如此多“改变”的原因。人物性格的改变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在雷神三中,我看不到在过往几部中他曾经展现出来的智谋、野心,看不见他的矛盾、支离破碎——也是让这个角色更加迷人的特质,看不见他的合理动机。我看见的就是一个几乎没有能力的仙宫法师,可以任意被各人耍的团团转,偶尔抖抖包袱,和他的养兄弟卖个腐,顺便贡献一下颜值。如此而已。雷神三中的Loki,已经彻底沦为了剧情的奴隶。>>> 关于“严肃”的探讨 <<<一、超级英雄电影需要多少搞笑和多少严肃?近十多年来,搞笑元素植入漫威超英电影的成功与DC严肃黑暗向电影的屡屡失败,让许多人开始持有这种观点:超级英雄电影不必是完全严肃的,搞笑元素的加入甚至“成就”一部电影,因此,每当有人在影评中提出“某某超英题材的电影搞笑元素过多时”,总有人在下面评论,“嗨,电影嘛,开心就好,想那么多干什么”,“这毕竟就是一部爆米花电影,看得爽不就行了吗?”从什么时候开始,要求超级英雄电影对英雄、对正义进行严肃深刻的探讨,变成了“过高的要求”?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像上了瘾一样,无法戒掉超英电影里的搞笑元素,仿佛没有了搞笑元素,一部超英电影就不值一提,就是“无趣的说教电影”。导演Taika在剪辑电影的时候,因为先前声称的90分钟版剪辑观影效果不好,又加入了长达30分钟的笑料,最终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然而,仅仅是后加入的笑料就长达30分钟,令人不禁想问,没加入的笑料还有多少,对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而言,如此多的笑点设置,真的能为电影的主题服务吗?任何的影视作品,从本质上而言都是某种观念的体现,这些观念可以是反应社会的,可以是导演的个人哲理,总之,电影一定要言之有物——诸君在此扪心自问,去掉诸神黄昏中所有的笑点,这部电影最终还剩什么?又传达出了什么能站得住脚的深刻想法吗?——没有。Odin影片临近结尾的“Asgard is not a place, it's our people”毫无铺垫,而Thor在Sakaar星球的一系列挣扎与反抗也未从实质上体现出他说的成长;Hela所提到的Odin的过往,那段血腥征战的历史,原本可以拓展成对战争与和平、对王这一形象的探讨,升华延续了三部之久的王位之争问题,最后都随着Asgard的毁灭化为乌有。这并非是说笑料本身具有原罪,而是雷神三的主题已经迷失在一个又一个拥挤而来的笑点之中。每个人都是笑点的承担者,每次要出现激动人心的场面时,一个笑点像鸟屎一样从空中砸落,直直地甩在你的脸上。你懵了一下,最终还是笑了。超英电影最终会在这日益娱乐至死的社会的引导下变成什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太久没有严肃地讨论过何为英雄,何为正义,我们是不是已经失去了能够严肃思考的能力?这让我想起我每一次在雷神三时看到Sakaar星球时的想法。在宇宙中活了那么久的Grandmaster,他理应在长久的岁月中沉淀了智慧,即使是作为暴君,他也应当具有一定的深沉,然而也就是他,把Sakkar建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星球:人们在街上狂欢,迷失在艳俗的色彩中;失去自由的战士成为古罗马斗兽场中的玩物,人们陶醉在血腥带来的快乐之中;Grandmaster不在乎更多的东西,他只想看他的冠军的英姿,然后偶尔玩玩DJ。这不正是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中所说的吗?——“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还有一些想法没整理完,等这几天五六刷完后持续更新>>> 2017/11/6 五刷后补充内容 <<<一、苍白的否认——“雷神式”的讲道理在雷神一中,Thor被Odin剥夺神力放逐到人间的原因之一就是好战、不谙真正的统治之道,包括在其后,Thor否认Loki的理由之一也在于“武力上的统治无法服众,真正的王应当懂得和平与退让”。可以说,在前几部电影的铺垫之下,对于王、对于统治之道的讨论,是雷神系列电影中的核心话题之一。在雷神三的开头,借Hela之口,我们也可以看见两种统治之道(战争还是和平)导致了她与Odin之间无法弥合的间隙。对于自己曾经征战九界、将王国建立在血腥统治、万千人骨之上的历史,“突然醒悟”的Odin选择缄口不言,并囚禁了依然力求征服九界的Hela。在向神兄弟提及长女的时候,Odin对那段国王只字不提,只是模棱两可地传达出“Hela”是一个灾难这样的信息;而通过仙宫壁画所展现出的真实的血腥历史,并未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讨论。导演Taika否认这种统治之道的方式便是通过Thor的几句话(“You are just the worst”)否认了这种统治之道,一如Odin在结尾那几句苍白的箴言。选择战争还是选择和平,怎样的统治之道是“正确”的——这两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与“英雄”、“正义”两个话题息息相关。一个王应当怎样构筑他的国家,怎样算是为他的人民和王国带来福祉,一如一个超级英雄究竟是为谁而战、与谁对抗、出于什么动机与所谓反派对抗一样,从某种意义上不存在真正的对错。不同的选择所反映出来的迥异的价值观的碰撞,是此类题材永恒不变的主题。如同我在前文所提及的,一部电影应当是某个思想的写照,导演当然不必传达出百分百“政治正确”的思想,然而必须要给他所支持的观念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影片中的情节是循循善诱的说理,如此才能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让观众突然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是完全接受无妨,但至少要让观众在情节的铺排展开中感受到思想内涵的传播)。对于统治之道的问题,雷神三只用了寥寥几句台词和过于平面化的镜头来展示对Hela的信念的否认:无论是Hela用公开处刑的方式逼问剑的下落;还是其下属在Asgard中烧杀平民的行为——这些是最苍白的否认。导演可曾记得:Odin过去层长久地信服这种统治之道,却在某个时刻突然决定舍弃这种方式——倘若对Odin的转变进行更多的着墨;倘若设置Thor在目睹了爱戴的父亲曾经的行为之后的挣扎与思考,对统治之道的讨论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并且兼顾了人性的复杂与黑暗。而不是作为一个推动情节的齿轮,被淹没在轰轰作响的大场面之中。以常人的角度而言,尊敬Odin、视Odin为仁君的Thor在得知了Odin那段被隐瞒的历史之后,最起码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怀疑与挣扎:父亲为什么要隐瞒这段过去,为什么可以对自己曾经的姐姐缄口不言、全然抹杀其存在过的痕迹?对于曾经的功臣,这样粗暴的惩罚方式又是否符合一个仁君的作为?——这些绝对不是矫情的纠缠,而是合理的、应当发生的反应。然而为了电影的节奏,为了最后的姐弟之战,导演舍弃了最值得勾勒的骨架,一切都变成了一句轻飘飘的“the worst”,所谓雷神式的苍白否认。从这一角度而言,让Thor——在雷神一、复联一、雷神二、复联二中经历了诸多战争、心智日益成熟的雷神,在此刻无条件接受了Odin的一切,只因为那是他“父亲”所谓的设定,也是对这一人物英雄形象的折辱。一个真正的英雄从来不应该无条件接受他人提出来的合理与正义。简单化重要矛盾,最终会导致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的折损。这就是传说被升华的雷神Thor,一个合格的明君吗?这就是这一人物经过了如此多磨难之后的最终模样吗?二、雷神的美德?——关于Thor与Hulk/Banner对话的思考在诸神黄昏中,Thor与Hulk和变回人类的Banner的“前后矛盾”的谈话为影片贡献了不少笑点。面对自己即将陷落的家乡,Thor可谓使出全身解数,先是在遇见了Hulk之后想办法让其变回好相处的Banner,甚至不惜说出“比起Banner我更喜欢你”,而面对只具有知识储备没有实际战斗力的Banner,Thor又先是哄骗说其实我更喜欢你但是如果你能变成Hulk帮我回去战胜我姐姐就更好了这类话。在令人哭笑不得的同时,笔者不禁认真思考起了Banner博士的那句话:“You don't care about me.”很遗憾,原本应当以美德著称的Thor,他在Sakkar星球上一系列前后矛盾的言行的的确确反映出他并非真正在意他的朋友。面对难以沟通、只一根筋地想smash的Hulk,他便希望对方变回Banner;但是当Banner回来时,他又说在Banner变成Hulk帮他击败了Hela之后愿意送Banner回到地球,并且在Banner几次强调说了自己变成Hulk很可能会面临无法变回本人的情况之下,像个小孩子一样置气,诸如此类——从本质而言,这确乎是一种利用。这并非是对雷神这一人物的攻击,笔者在这里只是想提出:编剧和导演在设置这些笑料的过程中,是否想到这些看看似逗趣的情节是对Thor这一人物形象的贬低?Thor虽然不具有极高的智商,但作为雷神,他是正义的、是善良的、是对朋友十分义气的,即使是面对诸神黄昏这一劫难,他不会也不应当做出如此行为——朋友不是随意可以利用的武器。笔者以为,按照Thor的性格,即使Banner的拒绝让他失落,但他也最终会选择理解,而非扔下一句“fine”就走人。三、关于导演Taika的一些想法毫无疑问,Taika是一个聪明的导演,他深知观众吃哪一套。不仅仅从他后加30分钟笑料以增加影片的可看性这一行为中能看出,从几日前微博上流传的一条被迷妹们津津乐道的段子中也可看出:在最初,雷神三中并没有Thor的裸戏。起初CH拒绝了Taika拍裸戏的要求,说“观众并不想看这个”,Taika却坚持,当CH开玩笑地反问说你把我当什么、一块肉么时,Taika果断地回答,“对啊,快脱”。迷妹的溢美之词充斥着这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纷纷夸奖Taika“太懂了”。不提这些文字背后所折射出的消费演员性吸引力的问题,笔者想只问,难道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沦落到需要用男演员的肉体来吸引人眼球的地步了吗?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肌肉健硕的超级英雄在荧幕上展示他们的身体成为了超英电影的标配,而雷神三也未能逃脱如此套路。仿佛超级英雄展现他们的强大与英俊的方式只有像肉干一样赤裸裸地暴露自己在众人的视线之下这一种,而战斗中的英姿,偶尔一个慢镜头特写出来的紧绷的身体线条,体现其气场的眼神——这些都无法展现他们的“英雄气概”。纵观整部电影,我们不难发现Taika用来取悦观众的镜头无处不在:Loki的黑西装,勾勒其线条的紧身裤与长靴,以及无处不在的锤基“基情”。这些广受欢迎的元素将整部电影堆砌成了一个淋着让人眼花缭乱糖霜的冰淇淋,只是吃过之后,仿佛除了那过度的甜腻,什么都不剩了。导演Taika也许拍出了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但这却并不是一部合格的超级英雄电影。作为超级英雄电影而言,它太过媚俗。>>> 一些杂七杂八的碎碎念<<<1、虽然我同时是抖森和Loki的迷妹,但这并不是我不考虑电影具体水平如何盲目给电影打高分的原因。作为我个人,我真的希望那些嚷嚷着“我不管我不管只要有XX(人也好,CP也好)我就要给这个电影五星好评”的迷妹好好想想,这就是你希望看到的吗?如果你只是想看搞基,你甚至可以直接去看GV;看完一部电影下来只记住基情,恕我直言,这是对一部电影最大的侮辱。如果你是喜欢某个演员,我也希望你能仔细考虑一下,你盲目地夸奖他们的电影、甚至对他们胡吹海吹,到底是在帮他们,还是害了他们。在如今的互联网,有一种毁掉一部电影或者一个演员的方式就是:只谈基情,只谈他们的肉体、性吸引力。2、除了研究剧情衔接的问题,支持我多刷的理由大概就是抖森的颜和CB的Hela了。也许对于抖森来说,Loki还是最能让他暂时摆脱他个人气质束缚的一个角色。CB的Hela简直气场太过强大,每一根指头,每一个眼神都是戏,结果这样值得深挖的一个反派竟然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和另一大反派Surtur同归于尽了,简直太浪费CB的塑造。3、平心而论,每个演员都演得很好。CH的Thor和当年的比,简直进步得不是一点半点。给他的蓝眼睛镜头特写的时候,有一瞬间我突然get到了CH的帅点。4、真的特想和漫威官方好好谈谈,还记得Loki是仙宫第一法师这件事吗?按照能力值的设置来说,Loki和Doctor Strange在许多方面是不相上下的,结果Loki竟然被Doctor Strange搞的在空中下落了半个小时,真的太无语……

    >>> 2018/8/28 更新:关于Taika、关于Loki <<<

    今天在微博上偶然看见有姑娘整理的导演Taika的言论,看了之后,我所能想到最克制的话就是:我真的非常“遗憾”看到Taika作为导演这样坦诚他对于雷神三的设置,我对于漫威感到非常“遗憾”。

    不说有些朋友的观点(“我认为Taika的话仅仅是玩笑而已,为什么要上纲上线,这谈不上对角色的‘侮辱’”)作为一个导演,更广泛地说,作为一个创作者,在构想人物和剧情的时候带入极其强烈的个人色彩与目的性(“我设置这样的情节就是为了让观众有怎样的反应,让他们和我一样去喜欢/讨厌这个角色”)在我看来,已经是严重的失格。

    我以为,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应当秉承着“如果是这个人物,他在这样的节点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而非为了某一剧情,将已经塑造完全的人物强行安排到剧情,“逼迫”人物做出作者希望他做出的反应。在雷神三之前,Thor、Loki等人的性格已经塑造完成,他们的一举一动应该遵循“Thor的逻辑”或者“Loki的逻辑”,仅仅因为“我觉得Loki这个角色太过抢镜”这样的个人主观想法不顾原有情节人设自行“调整”,这样的行为,不是导演失格,又是什么?

    在这里引用我在自己LOFTER的一篇文章:

    对于对立的双方,刻画出两个人之间势均力敌的状态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势均力敌不应该只局限于物理的力量上,更多是心理上、气场上的:一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感。没有过多羁绊的二者反而不会产生这种势均力敌的感觉——因为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对峙,必然是建立在双方都啃食过彼此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的。
    从某种角度而言,强行弱化另一方,不给予合适的逻辑来解释对方的变化,是胜之不武的体现。以强行弱化一方心理与物理上能力的方式获取胜利,只能是对另一方的否认:因为曾经被抬到高处、被称颂为高尚的品质——那是长久以来评判双方品质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一刻被打碎了。仅仅是因为作者为了“方便”,急于将他想要肯定的一方送上神坛,便将另一方同样高贵的品格、将对方的骄傲碾于脚下,可谓不聪明也非常悲哀。那样的话,即使主角成为了英雄,他也不过是个蹩脚的英雄。
    应该做的是overcome,而且是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以令人信服的方式overcome,而非ignore。

    即使是在这样难过的情况下,我依然不得不肯定Taika的天赋,毋庸置疑,他是一个具有天赋的、聪明的导演,但他却不能称之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导演:因为他恣意的言论,他对于角色、对于原作的不尊重,因为他自以为幽默的情节设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也曾看到许多人说,“就算你们说Taika侮辱Loki这个角色,但是事实上,雷神三是雷神三部曲中最受好评的一部,大众的评价、影评人的评价足以说明一切”,但是诸君,请牢记一点:大多数人的评价从来不能被当做“正确的标准”、当做真理,即使是所谓的专业从业人员的评论也是如此。不多说“浪潮”的例子,不多说诸多科学定理在历史的潮流中是如何一次次地被推翻了。人们有质疑和提出自己观点的权利。雷神三究竟是怎样的一部作品,且看今后。

    再次阐明我的立场:在一部作品中,没有哪个角色活该被作为炮灰,正如在历史、在人类社会中,没有哪个人活该被作为牺牲品。我真的对Taika的言论感到非常遗憾,非常遗憾。

    另: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雷神三这部被我如此批评的作品看这么多遍,首先,我已经在前文交代过了,笔者平时在澳洲留学,当地的英文电影都是没有字幕的,语言问题(确保所听到的信息是准确的)是第一原因;其次,我以为对一部电影做出评价与分析需要建立在把这部作品琢磨透彻的基础上,如果你看完一部电影觉得“哪里不对劲”,最好的方法就是再一次观看,仔细琢磨每一个衔接点的逻辑;最后,在雷神三上映时,笔者就有预感,Loki可能会在复联三中以潦草的方式告别荧幕,我希望再多看他几眼。

    附今天看到的微博链接,言论仅供参考:

    https://www.weibo.com/6157743789/GuATLzrpv?type=repost#_rnd1535425649764

    【详细】
    89059955
  • leavemetodream
    2019/12/28 1:21:39
    一种“新移民电影”的批判视点与叙事范式

    一次与白人男青年之间的青春期性冲动,年仅16岁的巴基斯坦族少女妮莎,被其父母以类似绑架的强迫方式,从挪威一个基于当代文明的都市化社会,遣送回至那个依然是父权专制与压制个性欲望和文化保守的前现代社会之中。由此,在跨文化的语境之中,主人公妮莎的命运也由此发生突转,甚至遭到意想不到的人性侮辱……

    影片在类型题材与批判视点的建构层面,与2010年的一部,以

    一次与白人男青年之间的青春期性冲动,年仅16岁的巴基斯坦族少女妮莎,被其父母以类似绑架的强迫方式,从挪威一个基于当代文明的都市化社会,遣送回至那个依然是父权专制与压制个性欲望和文化保守的前现代社会之中。由此,在跨文化的语境之中,主人公妮莎的命运也由此发生突转,甚至遭到意想不到的人性侮辱……

    影片在类型题材与批判视点的建构层面,与2010年的一部,以描写土耳其新一代移民的德国电影《当我们离去》(Die Fremde)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新一代欧洲移民及其子女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类作品。在此文化语境之中,女性的性别意识得以重构,自由的情感意识与个体欲望获得了得以释放的有效空间,而移民原有民族文化传统中基于男性的权力地位与心理优势逐渐失落,与此同时,这类影片在不同的层面,也折射出在两种不同文化形态中新一代移民主体身份认同的匮乏,以及情感疏离化的现实存在状态等等。因此,在类别所属层面,此类作品可以称之为是“新移民电影”。而最早的移民电影,实际上可追溯之1917年卓别林的《移民》……

    就影片的整体叙事而言,虽然,对于父母这两个角色的塑造在基于“人言”的心理压力与自身态度的转变层面铺垫相对不足,导致强迫遣送这一动机行为较为突兀。但整体叙事进程的不稳定性,则始终建构在女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与对人性欲望和情感自由的大胆追求层面,值得肯定。并且,一些情节的设置也极具张力,父亲在犹如女巫般的姑姑的家中,在众亲戚面前对女主人公的一口唾弃的唾沫,彻底葬送了这个女孩的人格尊严与对家庭和父母的最后一线期待。而试图逼迫女儿跳入悬崖这一情节的设置,也最终粉碎了女主人公对于亲情的最后一丝眷恋,由此也有效建构起观众基于同情认同的一种情感体验。

    影片的结局,女主人公最终选择了出逃,显而易见,这一行为所蕴含着的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一种对原有民族文化传统与个体宿命的“背叛”与抗争。但是,在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文本的价值预设与视点建构层面,影片《人言可畏》无疑是蕴含着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视点,以及将欧洲之外的其他文化视为他者的一种俯视姿态,这种文化视点与文化姿态对于大多不了解巴基斯坦等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性的观众而言,显然在认知与价值评判层面具有某种导向性。

    【详细】
    12126985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