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兰亭
兰亭
全108集
类型:
剧情
战争
主演:
应岳飞
林一航
段凤娇
地区:
中国
年代:
2014
林耕
林田
秀代
推荐首页
演员表
影评
剧照海报
播出时间
主题曲
新闻花絮
剧情介绍
兰亭
影评
孙鹏
2013/10/12 9:55:33
从《拉贝日记》到《兰亭》:人性的无比光芒
1937年,山明水秀的烟雨江南,被日本的轰炸声划开了天空,残垣断壁上流下的汩汩鲜血,是中国数万百姓的无辜生命。面对战争,看多了杀戮与牺牲,那茫然又充满希望的眼睛里,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良善。《拉贝日记》里曾经说,中国人就像小孩子,需要教导,有时候很愚笨,但好在很听话。我想说,其实只是那时的拉贝并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并不是愚笨,只是处于一种懵懂之中。孔子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只是之后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了一个人之后的成长与发展。
《兰亭》中的林耕就是这样的,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为吸食鸦片,不惜将年幼的弟弟卖掉,林耕为了救回弟弟,学会了欺骗与手段。这些也许不够善良,但这些却实实在在是生存的方式,林耕被生活逼迫,成为了类似黑社会的头目。他也许确实用过一些烧杀手段,去获得生存的权利,但这些都并不能代表,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
同样,约翰·拉贝是一个纳粹党人,是德国西门子派往中国的中国区负责人,他深信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军队是一支正义之师。在初次听到日本攻陷上海时,认为那不过是中国人的夸大其词。他相信法西斯联盟的善良,认为日本的到来,是为了拯救中国愚昧的百姓。
以上这些,都并不能说明,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只是暂时迫于生活的压力和表面的伪善,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那时的林耕和拉贝,只是暂时没有看清日军兽欲的残虐和伪善,仅此而已。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内心都在挣扎,他们很多时候不愿意相信,那些传来日本凶残杀戮的消息,是真实的存在的。直到他们亲自验证了那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中国谚语,才真正不得不相信,原来战争真的来了,而且是如此的血腥残暴。林耕亲眼见到自己的朋友被斩断四肢,挖去双眼,口鼻流血吊死在城门口,弟弟示威游行,惨死日军刀下;拉贝也亲眼看到机枪扫射过的战俘,成片的死在安全区门口,日本军官以砍人头为乐,甚至成为日本报纸头条。这一桩桩、一幕幕都不再是听来的消息,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不论他们曾经处在怎样的环境,也不论他们曾经拥有怎样的身份背景,此刻的他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回应心底的呼喊。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这一丝光明,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伴随着时间推移,那种集体梦魇因为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并没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淀。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大部分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以及这一冲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对“集体梦魇、习俗或欲望”产生的沉淀作用。《兰亭》和《拉贝日记》却恰恰另辟蹊径,试图寻找在战争面前人性的升华与兽性的残虐的强烈对比,让人们反思关于战争过往的种种。它们都很好的完成了关于历史的阐述,也很好的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质疑。这也许就是两部电影导演的初衷,对于那段历史的理解与阐释,不论战争是怎样的残酷与杀虐,也不论战争中暴露了怎样兽性的惨不忍睹,都要坚信,人性的爱与光芒,是一定会在战胜邪恶,成为一切力量的源泉。
6323
1440
下一条
上一篇:
带有诗性的醒世之歌
下一篇:
《兰亭》:诗意自然下的战争悲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