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9644
  • S??
    2019/5/18 17:41:15
    绿野飞仙有感

    渣男与痴女的动情故事。虽是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可却具备惊人的现实性,我深信真实世界中这样的故事一定每天都在发生。

    一开始男女双方浓情蜜意,爱得山崩地裂,生死相许,然后终于克服万难携手走进了婚姻,但这还不是 happy ending ,这时候婚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经过了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小三诱惑,开始海誓山盟的佳人渐渐觉得碍眼,婚姻没有让爱情升华,反而成就出一个渣男和一个痴女。<

    渣男与痴女的动情故事。虽是爱情故事的文学创作,可却具备惊人的现实性,我深信真实世界中这样的故事一定每天都在发生。

    一开始男女双方浓情蜜意,爱得山崩地裂,生死相许,然后终于克服万难携手走进了婚姻,但这还不是 happy ending ,这时候婚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经过了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小三诱惑,开始海誓山盟的佳人渐渐觉得碍眼,婚姻没有让爱情升华,反而成就出一个渣男和一个痴女。

    虽然编剧明确告诉我们此故事的寓意在于,人性经不起考验,永守诺言难于登天,但这里我想谈谈我对男女主角之间爱情的看法。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阿英是不是贤内助,二人生活习惯怎样,而是在二人的小家庭中,阿英一味地讨好甘玉,为他改变,为他变凡人,为他吃肉缝补弹琴,而人性本贱,越是轻易得到的好就越是看不上,甘玉更是贱中至贱,自然会越来越觉得阿英对自己没有了吸引力。

    所谓爱情,不过是吊胃口的代名词。甘玉为什么觉得爱胭脂不可自拔?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胭脂不爱他,虐他,不像阿英的爱,那样得垂手可得。

    我常常觉得男女之间爱情成果的溃败不是因为我们能叫得上名号的外物,比如什么生活习惯,什么性格不合,什么婆媳姑嫂关系,甚至情欲…所谓爱情,其实取决于男女之间亲密关系的博弈,需要我们在中间找到平衡。

    最后阿英没有选择杀死甘玉,让人敬佩,因为无论人性如何万般可恶,她始终没有因为个人利益(万劫不复)而放弃她心里的纯美善良,宁肯牺牲重新修仙的机会,也不背叛曾经所爱的信仰。也算十分难得了。承受得起爱情的好,更没有因为它的苦令自己变成魔鬼,否则,爱情也不过是私利。

    从阿英身上我似乎看到无数平凡少女的影子,傻乎乎一片赤诚地坠进情网,心里没有自己只有情郎,不会计算不懂人心,弄到遍体鳞伤的地步,依然不见棺材不留眼泪,最后眼睁睁看着情人变心,仍狠不下心一刀两断,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背叛曾经对爱情的信仰,愚蠢痴心,让人又怜又痛。而我竟越活越不忍心责难于她了。

    【详细】
    10187855
  • 漫歌
    2019/6/11 22:42:20
    《野马》:告诉她可以来看看我,我要么在这儿要么不在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置身在漫长的旅途中。

    栅栏外的风景、铁窗外的树木,也或许是一闪而过的微风。总之,这些琐碎是旅途的一部分。

    旅途之外,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是我们家人的目光,温暖和亲切,却又相隔万里,无法接近。

    看劳瑞·德·克莱蒙特-托奈尔的《野马》,总会想起凯鲁亚克说的那句,我们的牧人走了。我决心等到春暖花开、大地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置身在漫长的旅途中。

    栅栏外的风景、铁窗外的树木,也或许是一闪而过的微风。总之,这些琐碎是旅途的一部分。

    旅途之外,那些闪闪烁烁的星星,是我们家人的目光,温暖和亲切,却又相隔万里,无法接近。

    看劳瑞·德·克莱蒙特-托奈尔的《野马》,总会想起凯鲁亚克说的那句,我们的牧人走了。我决心等到春暖花开、大地复苏的时候也走这条路。

    Roman的失语和忏悔。

    Martha的冷漠和原谅。

    如果想看精彩的故事,这部电影显然是不合适的。

    它更适合安静的夜晚或者无风的晚上,一个人静静的,看着银幕明明灭灭。

    暴力罪犯Roman Coleman打伤了自己的妻子被抓进监狱,六岁的女儿承担着照顾妈妈的责任。

    在此后的日子里,女儿带着爱、恨以及期待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父亲Roman Coleman、暴力罪犯Roman Coleman在监狱中得到了一项康复治疗的机会,其中有一项是训练野马。

    在这项活动中,Roman Coleman开始忏悔、试着理解女儿的爱和恨、也试着和不堪回首的往事说再见。

    没有曲折的故事,也没有惊天的反转,听起来平淡而无趣。

    除了故事之外,《野马》也在表达着国家机器对人的控制以及大自然生灵对人的包容,这两者的对立实际上是一种控诉。

    随着剧情的推进可以看见故事背后的隐喻,我们应该如何和他人相处、和自己相处、和自然相处、和这个世界相处。

    当Roman Coleman从驯马人成为骑手的时候,恍惚间有了西部片的感觉。

    在西部电影中,男人只有骑在马上才能被称作男人。

    此时的Roman Coleman,不再是那个暴力罪犯,而是一个被大自然包容和接纳的男人,并因此而找到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这大概就是“野马计划”的意义。

    在文明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披上华丽的外衣,这是欲望和人性的遮羞布。

    而在大自然中,人不过是一个生灵,和动物无异。这是大自然最善良仁慈的一部分,也是最残酷的一部分。

    它让人类在水泥城市中自我放逐,等遍体鳞伤时,再以温暖的怀抱接纳,这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治愈。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情感和秘密,他们在一瞬间发生,然后就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无法把握,也无需把握,因为每个人都带着无数只停留瞬间的感情活着。但它们还是如此动人,尤其是在黑暗和绝望中的惊鸿一瞥。

    电影结束在一封温暖的信中,这是女儿对父亲的原谅,也是父亲和女儿的和解。

    这场温暖的美好,用了十二年时间。

    【详细】
    102371322
  • 派特里克星
    2022/5/9 17:01:31
    Human right, Human left

    在新冠初期蔓延美国的时候,其国内也有过防疫政策的“自由派”和“政府派”之争。有个网上的meme,写说“human right,human left”。意指如果强调自由的人权,大家还是随意上街随意戴不戴口罩的话,那就人命就没了。后来加拿大也发生了货车司机起义事件,抵制政府要求货车司机接种新冠疫苗的防疫政策。这些声音都被视为在covid疫情中,北美更加“human r

    在新冠初期蔓延美国的时候,其国内也有过防疫政策的“自由派”和“政府派”之争。有个网上的meme,写说“human right,human left”。意指如果强调自由的人权,大家还是随意上街随意戴不戴口罩的话,那就人命就没了。后来加拿大也发生了货车司机起义事件,抵制政府要求货车司机接种新冠疫苗的防疫政策。这些声音都被视为在covid疫情中,北美更加“human right”的信号。

    但是在堕胎议题上却好像完全反过来了。

    堕胎应该是妊娠者(女性)的身体自由,还是为了保护腹中胚胎生命而必须废止的“死刑”?前者的立场是human right(pro-choice),后者是human left(pro-life)。美国为此分裂,但好像站台后者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

    这个议题重新翻出水面是因为今年5月2日的politico独家报道泄露了一份美国最高法院决议草案。草案将推翻此前最高院将堕胎视为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受到宪法保护的判例。给各州通过加码、甚至废止堕胎的法律移除阻碍。由此热点,重新翻出这部2018年出品的关于美国堕胎议题历史的纪录片来看。片子本身线索和叙事都挺乱的。看完之后做了一些延展阅读,整理笔记如下。

    • 非法时代

    20世纪60年代,堕胎在美国很多州都是非法的。女性不得不去到地下诊所,或者付费前往国外举行堕胎手术。地下诊所的堕胎执业者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 改革时代

    改变这种非法状态的是70年代的罗诉韦德案,最高院裁决妇女是否继续妊娠是受到宪法保护的权利。自此,各州女性可以“合法”接受堕胎手术。但是反堕胎群体(大部分是宗教性群体)并没有停止抗议活动。他们甚至策划了多起针对堕胎诊所的恐怖活动,爆炸,枪击。一位声名远扬的堕胎手术医师最终在教堂被枪击身亡。反堕胎群体以自己迫使多少家堕胎诊所关停而引以为傲。

    90年代,又一起打到最高法院的判例,卡西案(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又给堕胎权增加了一些桎梏。各州可以给堕胎增加一些限制性前提条件。影片中提到的诸如需要在手术24小时前给该妇女看到超声波照片,医生必须向她说明图像的内容。

    片中还浓墨重彩地记述了2013年,德州准备通过一个针对堕胎更严格的法案(禁止孕20周之后的堕胎)时,州议会民主党议员Wendy Davis通过filibuster(冗长辩论)的方式阻碍了这一法案的通过。如果不是查了衍生资料,光是看片子非常难理解那个场景。因为片中Wendy说“根据法律,你不能喝水,不能倚靠在凳子上,不能有任何的休息,更不能离开房间去洗手间”,因此她特地穿上了运动鞋,带上了导尿管来应对这一天。后来去查了filibuster才理解为何如此……又学了比较政治制度的一课。惭愧,还是政治学背景出身,却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

    • 时代回响

    影片的最后依旧是两派民间组织都在不懈努力如何影响立法,主要是通过影响最高院的判决。而最主要的,就是针对罗诉韦德案判例的解释。

    • 堕胎议题的政治化及两党化

    片中还很有意思的一点讲到这个议题是如何被政治化,以及最后成为共和党的“政治正确”(即共和党必须反对堕胎)。

    这个议题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政治议题”,而是被一个共和党的strategist在1980年代里根上任期间成功政治化并成为煽动政治运动和给共和党拉票的议题。

    我粗浅的理解,堕胎议题在共和党的政治光谱里本来就具有张力。作为经济自由派,共和党应该是pro-choice的,但是作为宗教保守派,共和党又是pro-life的。那为什么pro-life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共和党的政治正确呢?为了选票。因为pro-life的基督教福音派选民是共和党的票仓。得之,得胜。因此片中剪了里根、老布什、甚至被成为共和党中最non-religious的川普,在竞选过程中对堕胎问题的立场横跳。从pro-choice 或非明确表态,到选举后期,甚至上台之后,都反水成了pro-life的支持者。

    题外话

    4月22号人民日报一个爆款视频,封面标题是“中国航母,‘三胎’安排”,看得人汗毛立起。结合上海近况,几个朋友就在讨论起什么情况下你会润。我心里想说,不允许堕胎,甚至更进一步不允许避孕的时候。

    想到这里立刻哂笑了自己两点:一是上述政策的反面,不允许生育,必须堕胎或节育,已经实实在在写在历史书里了。所以上述政策在未来会发生,并非不能想象。也许只是时间早晚。二是,行,那就要润,但抬头一看,大西洋彼岸可能会更快发生“不允许堕胎”的政策呢。

    笑一下算了,能往哪儿跑呢。

    女性没有控制自己身体,特别是妊娠的自由,就是使女的故事。发生在哪儿,哪儿就是极权社会。

    参考资料

    Roe v. Wade, 410 U.S. 113 (1973)

    https://supreme.justia.com/cases/federal/us/410/113/

    美国宪法保护女性选择是否继续妊娠的自由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rotects a pregnant woman's liberty to choose to have an abortion without excessive government restriction. The decision struck down many U.S. federal and state abortion laws.

    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505 U.S. 833 (1992)

    https://supreme.justia.com/cases/federal/us/505/833/

    保持了罗诉韦德案中确认的堕胎自由,但是改变了对该项权利进行限制的标准。州政府可以对堕胎施加一些“过分的”阻碍条件,诸如等待期、父母知情同意、伴侣的知会等。

    In a plurality opinion, the Court upheld a right to have an abortion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Roe v. Wade (1973), and altered the standard for analyzing restrictions on that right, crafting the undue burden standard for abortion restrictions.

    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 is a pending U.S. Supreme Court case about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 2018 Mississippi state law which bans most abortion operations after the first 15 weeks of pregnancy. Lower courts have prevented enforcement of the law with preliminary injunctions. The injunctions are based on the ruling in Planned Parenthood v. Casey, which prevents states from banning abortion within the first 24 weeks. Oral arguments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 were held in December 2021, with a final decision expected by late June or early July 2022.

    On May 2, 2022, Politico published a leaked draft majority opinion by Justice Samuel Alito. It would overturn Roe v. Wade and Casey, eliminating federal involvement and leaving the issue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states. The Court confirmed the document's authenticity, but said that it "does not represent a decision by the Court or the final position of any member on the issues in the case".[1]

    filibuster

    A filibuster is a political procedure in which one or more members of a legislative body prolong debate on proposed legislation so as to delay or entirely prevent decision. It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alking a bill to death" or "talking out a bill"[1] and is characterized as a form of obstruction in a legislature or other decision-making body.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jun/26/texas-senator-wendy-davis-abortion-bill-speech

    【详细】
    143885513
  • 慢动作
    2016/9/16 11:59:08
    中秋,所谓大陆台湾团圆。
    中秋回家。
    电影频道刚好在播。
    意外看了这部电影。
    不是专业的。
    也看的出情节的拖拉,
    故事没有张力。
    演员演技差劲。
    在飙车的那场戏。
    明显故意制造的跌宕情节。
    只见任贤齐和林心如在台北的医院打情骂俏。
    小演员陆非诠释得最好。
    江珊的隐忍和感情的控制也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大陆一边的情节明显更好。
    百度了一下这部片的背
    中秋回家。
    电影频道刚好在播。
    意外看了这部电影。
    不是专业的。
    也看的出情节的拖拉,
    故事没有张力。
    演员演技差劲。
    在飙车的那场戏。
    明显故意制造的跌宕情节。
    只见任贤齐和林心如在台北的医院打情骂俏。
    小演员陆非诠释得最好。
    江珊的隐忍和感情的控制也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大陆一边的情节明显更好。
    百度了一下这部片的背景资料。
    意外的。
    刻意勾画的大陆和台湾情。
    为这名头。
    这部剧也必然有好评。
    【详细】
    8087251
  • 囧囧子
    2017/8/18 0:36:05
    不一样的青春,一样的成长

    直到看完第四集,才明白发布会时导演说的话。

    直到看完第四集,才明白发布会时导演说的话。

    8758193
  • DEMON
    2017/2/11 21:11:08
    一个艰难的选择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情节上的生动显然不足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情节上的生动显然不足以撑起整部影片,最佳影片需要方方面面的完美。

    【详细】
    8353226
  • 百 惠
    2018/9/23 2:03:29
    《野性》——— 一场男妓的皮肉狂欢,一颗砸向人间的苹果。

    “我想起Léo走在街上的画面,像只动物,对,是只受伤的动物。关于演员的表演,我是被街头流浪的动物启发的。这是一部关于肌肤的电影。”导演Camille Vidal-Naquet在戛纳说。

    Léo是个22岁的男妓,从白天到黑夜都逗留在街上对路过的男人抛媚眼,Léo身边的男人Ahd,一个粗鲁的阿拉伯人,同样做着男同性恋的皮肉生意。Léo爱着Ahd,Ahd

    “我想起Léo走在街上的画面,像只动物,对,是只受伤的动物。关于演员的表演,我是被街头流浪的动物启发的。这是一部关于肌肤的电影。”导演Camille Vidal-Naquet在戛纳说。

    Léo是个22岁的男妓,从白天到黑夜都逗留在街上对路过的男人抛媚眼,Léo身边的男人Ahd,一个粗鲁的阿拉伯人,同样做着男同性恋的皮肉生意。Léo爱着Ahd,Ahd却是个异性恋者,他是男妓,却厌恶自己的工作。

    电影一开始就表现出导演的大胆:一场角色扮演,医生检查男妓身体的场景。医生年过五十,秃头发胖,他用一种极其怪异的方式检查Léo的身体,Léo的身体有很多纹身和穿刺,全身的肌肉紧绷,线条完美,躺在诊所的床上像一尊雕塑。随后医生的听诊器越来越往下,他开始给Léo手淫,Léo的身体痉挛起来,性爱的欢愉在一张病床、惨白的灯光下显得尤其的诡异,近乎是一种刑罚。第一幕充分奠定了导演的美学基础:用一种充满记录感的冷眼去讲一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爱情故事呢,爱情究竟是什么呢?

    一场疯狂的寻爱之旅——欧洲电影浮世绘

    Félix Maritaud在《每分钟120击》里被导演相中,他身上那种野性的感觉就是导演一心想要的那种“动物性的美感”,Félix面容姣好,在崭露头角之时很多音乐mv制作人找上门,但是Félix一心向着电影,于是和导演Camille Vidal-Naquet合作,成为他处女作《野性》的男主。

    片中的Léo是一个与性爱为伍的人,他无所谓面对何种身体:年轻的,衰老的,胖的瘦的,残疾的,Ahd指责他毫无顾虑的客人接吻并说他很贱,Léo不以为然,Ahd认为Léo享受着下贱的感觉。

    井原西鹤在《好色一代女》里面写,老妇人看到屋里的罗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他们的面孔分明就是自己今世的情人们。Léo经历过的男人们,就是欧洲社会的浮世绘。

    Léo轻易和人发生关系,在隐蔽的巷道,在高级公寓,在草丛里,他接触的男人有毒贩子、钢琴家

    、独居老人、金融家,还有半身瘫痪的人。导演说,这绝不是一部讨论社会问题的电影。确实,从头到尾,他没有对任何社会阶层、社会问题发表任何评论,只是用一种冷淡的,没有同情心、记录式的眼光去看一个年轻人如何挥霍自己的身体,去记录他一场疯狂的寻爱之旅。

    那么,在这部电影里哪里有爱呢?我可以理解为Léo爱Ahd,整个荒诞的过程Léo只是想得到Ahd的爱,他看见Ahd在派对上和一个女人亲密而产生嫉妒,因为嫉妒又招惹另一个男妓企图分散对Ahd的占有欲。Ahd离开之后,Léo心灰意冷被喜欢性虐的钢琴家虐待,后来又被中年男人Claude捡回家悉心照顾,二人相爱,最后Claude想把Léo带走,Léo在上飞机的前一秒逃走,飞机起飞消失在天空,Léo倒在灌木丛中深深的睡去,露出幸福的表情。

    Léo和影片里的其他男妓是不一样的,他们寻找客人是为了钱,Léo还在这些露水关系里找寻一些别的东西,我们姑且称之为是爱吧。

    在这场寻爱的路途里,Léo有过两次重生,一次是被Claude带回家悉心照顾,第二次是和Claude准备安定下来的时候选择了离开,就像电影里多次出现的飞机场、火车站这些意象一样,好像Léo生命里出现的所有人都是匆忙离去的旅客,又或者是Léo自己只能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呆一小会儿就必须要离开,因为Léo是一种具有原始力量的动物,他靠本能活着,靠永不停歇的脚步向前走,他心里那种野性时刻在提醒他,停下来就是死的那天。

    理想主义者的存在主义危机

    关于Léo的过往,我们一无所知,展现在屏幕上的只有他破碎生活的片段:他在街上闲逛,偶尔小偷小摸,他在桥洞下面吸毒,饱受疾病的困扰,他累了就倒下睡觉,渴了就喝街边水管流出的水。我们只能感受他一次次漫步在街头的迷失感,他徘徊在男人和情欲里的彷徨。Léo的身体不属于他自己,他被两个毒贩虐待,用巨大的工具捅进他的身体,他走在街上哭泣,下体流着血,像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整个电影中充斥着性爱的情节,每一次身体的接触都让观影人无法感受到欢愉和温情,只有干涩而冷酷的记录,仿佛性爱就是一种对抗存在主义危机的手段,有很多电影都通过情欲谈论一种存在主义的问题,比如大岛渚的《感官世界》,拉斯冯提尔的《女性瘾者》和麦奎因的《羞耻》,Camille拍摄《野性》的时候,每一个镜头都从所有轴线拍摄,因此为后期剪辑提供了巨大的素材(这点跟王家卫的拍摄方法很像),剪辑时制片方也尊重Camille的选择根据他最原始的分镜头剧本进行。

    《野性》在还未在欧洲上映之时让人想起斯科特·西尔弗《洛杉矶牛郎》(1996),格斯·范·桑特的《我自己的爱达荷》(1991)。导演阐述里说《野性》是受保罗·莫里西《肉 Flesh》 (1968)的启发,只不过他本人拒绝用一种抒情的方式去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这倒不如说是法国电影的风格:极简的,记录式的。这让人想起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天涯沦落女 Sans toit ni loi》(1985)的电影风格,游吟式的情节,纪录片式的手法,法国电影一贯的风格在Camille身上表现的很透彻,这跟Camille本身的履历有关系,在指导第一部长片之前他一直任教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主要研究美国电影和欧洲电影,可以说是精通两种电影体系,因此在《野性》的剧本里,他刻意去掉那些抒情类的、能引起观众共情的情节,这是他个人的美学观所致,只有明白工业化的剧本体系如何运作,才能正真做出一部把摄影机当作作家手中的笔的“作者电影”。

    “《野性》是一部关于肌肤的电影。”导演在戛纳的一次采访里这样说。

    这句话非常抽象,我把它理解为一次存在主义式的拷问,世界没有终极的目标,人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隐隐约约而有敌意的世界中,人们选择而且无法避免选择他们的品格、目标和观点。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即是选择了“不选择”。世界和我们处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惧的瞬间。

    Léo在生活之外,他的生命与他无关,呆在那里还是走开,结果一样。Léo之所以成为一个疏离的边缘人人,归根到底是对这个世界的无意识,这种态度甚至算不上是拒绝世界,只是一种无数次尝试以后最终回归到本来的惰性,这来源于导演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因为认识到生活不能因为人的作为而有所改变,于是放弃了与外部的互动,只求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所作为的活下去。

    对于Léo来说,活着,就是生命唯一的意义。

    【详细】
    96642826
  • 木子森森森
    2022/1/27 22:01:10
    费脑

    看得脑袋疼

    完全不想思考分析剧情

    等编剧编就好。

    第一季:大家都精神崩溃幻觉

    第二季:大家记忆都是片段

    看得脑袋疼

    完全不想思考分析剧情

    等编剧编就好。

    第一季:大家都精神崩溃幻觉

    第二季:大家记忆都是片段

    每一幕都想感慨锡京真的太美 谁不想拥有锡京的身材啊。继续看…

    千瑞珍转性也是挺奇怪的

    第二季和第一季 emmm

    只有周会长才是不变硬永恒的坏和狠心啊……

    恩星其实演的挺好的 是真的狰狞啊

    【详细】
  • 14172467
  • 戴阿强
    2021/9/13 18:38:27
    晚上我可以跟我妈说去你家玩吗?
    13862166
  • 阳光
    2015/12/11 15:24:08
    《三里屯的朋友圈》:以真取胜,湖南卫视开启炮制真人剧新潮流
    文/阳光
    文/阳光
    7687170
  • 安鉥
    2017/5/17 10:51:01
    青春如花

    很喜欢女主的性格,做事努力,不争不抢,一直努力的做好自己,努力的让生活更好。即使面对困难和误解,也能不放弃,不退缩。但男主的性格就有点差强人意,和女主完全相反,男主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任性、幼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口口声声说着喜欢女主,却从不愿相信她,在女主被别人陷害冤枉时,却从未想过去心疼这个女孩的遭遇。甚至在普通朋友都在为女主找证据时,只有男主在不爽女主的生活,也许,他真的爱女主,爱

    很喜欢女主的性格,做事努力,不争不抢,一直努力的做好自己,努力的让生活更好。即使面对困难和误解,也能不放弃,不退缩。但男主的性格就有点差强人意,和女主完全相反,男主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任性、幼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口口声声说着喜欢女主,却从不愿相信她,在女主被别人陷害冤枉时,却从未想过去心疼这个女孩的遭遇。甚至在普通朋友都在为女主找证据时,只有男主在不爽女主的生活,也许,他真的爱女主,爱女主的不按常理,但他却未真真接纳这种不同。至于女主的室友陆噗、紫苏、敬溜和男主的室友方洛、似玉、苏美各有各的性格,我个人很喜欢敬溜和方洛,敬溜很讲义气,方洛一直喜欢女主,所以一直选择默默帮女主照顾生病的弟弟,相信女主,尊重女主的每个选择。比起男主的爱,他的爱更加的无私。男主的爱太任性,他任性的要求女主不要活的那么辛苦,他不满女主对弟弟的疼爱,任性的要求女主改变,对于他这样一直生活优渥的公子哥来说,他永远不会懂有些人生来便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去生活。男主的无理取闹,有些时候甚至像问百姓无粥为何不吃肉糜的惠公,他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生活却是别人拼尽全力也无法得到的。这世上总有人幸运的享受别人没有的生活,却还在指责别人为何没有。

    其实这个电视剧,看片头曲就能大概猜出最后结局,但我还是愿意看下去,为了女主的坚强,和她们青春的如花岁月。

    【详细】
    8545578
  • 狐卿?
    2017/10/25 2:17:14
    Destination fucking nowhere

    词汇量不够使了。英式英语就是有范,遣词造句优美严肃。

    炸叔脑洞不错,主旨扎心又丧。面对过度强调、美化individualism的当下,说了大实话。How's the magic-free life?Hello,goodbye. Destination fucking nowhere.

    可惜结尾还是积极向上了。要是一丧到底就好了。

    词汇量不够使了。英式英语就是有范,遣词造句优美严肃。

    炸叔脑洞不错,主旨扎心又丧。面对过度强调、美化individualism的当下,说了大实话。How's the magic-free life?Hello,goodbye. Destination fucking nowhere.

    可惜结尾还是积极向上了。要是一丧到底就好了。

    【详细】
    8884189
  • dushuren
    2022/12/2 14:18:06
    人物形象塑造比较成功

    看过了。确实不错的片子。每个人,虽然镜头不多,但角度和台词选的好,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都立起来了。教练以权谋私比较黑。要烟换钱,吃饭提成,免费的车和劳力,运桃子挣钱。收入应该比工资多。学员们也是忍无可忍,拍照给他老婆了,闹到辞退,一点也不冤枉。按理说教练老婆不知道教练是逢场作戏,为了挣钱,难道最后不啥也没了吗。记者也有黑的门道,给社领导孙子拍照,要报学车

    看过了。确实不错的片子。每个人,虽然镜头不多,但角度和台词选的好,人物性格鲜明,形象都立起来了。教练以权谋私比较黑。要烟换钱,吃饭提成,免费的车和劳力,运桃子挣钱。收入应该比工资多。学员们也是忍无可忍,拍照给他老婆了,闹到辞退,一点也不冤枉。按理说教练老婆不知道教练是逢场作戏,为了挣钱,难道最后不啥也没了吗。记者也有黑的门道,给社领导孙子拍照,要报学车钱,给饼干厂有偿新闻,要报学车钱,最后捞了睡小米的老柴,本来能报了,受不了人格侮辱,撕掉了。绿豆偷井盖,吸粉,偷工减料我没看到,最后进戒毒所了。他在学车上特点不突出,但在家里,孝顺母亲,气功治病,给小孩谈唱歌,用牙膏毒老头的鸟,坏点子也不少。句号的大款形象塑造的也不错。张狂把握的到位。从晚来出场,到多练几把,雇绿豆摇车,安排倆美女洗车,送陈芬小狗,用卡迪拉克后面跟着练车,睡小蜜还挺请大家吃饭,都表现的比较到位。

    下岗女工陈芬情节比较少,但卖狗的情节也体现了小市民的狡黠。

    校长的设定也比较能代表一些民间想法。父母被日本人杀了,现在讲中日友好,就不讲报仇了。思想上确实有点转不过弯来。但大势所趋,自己儿子要去日本留学了。只能说上一代的恩怨,过去就过去了。

    总体看,人物形象鲜活,台词深刻且接地气,符合改革开放初期万象更新时的混乱与茫然。

    黄导的三部曲都看过了。最好的是文化馆长的背靠背,脸对脸。官场描写台词功夫入木三分。然后应该是这部了,百姓形象不拔高,接地气。另外那个分房子的站直喽别趴下有印象,也不错。但不如这两部深刻。那个时代确实是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长者已逝,懂艺术的人不再有了。

    【详细】
    14794808
  • 老南瓜
    2019/4/22 22:49:21
    KillingEve第二季第三集Eve片段观后感

    前篇:关于Eve的变化

    Eve到底怎么想的?

    Eve到底爱不爱Villanelle?

    Eve为什么去找Villanelle的时候要带着一队MI6?

    这集Eve为什么那么怪?

    ……

    我觉得在考虑这些之前,我们可以先捋一捋Eve这个人。

    <

    前篇:关于Eve的变化

    Eve到底怎么想的?

    Eve到底爱不爱Villanelle?

    Eve为什么去找Villanelle的时候要带着一队MI6?

    这集Eve为什么那么怪?

    ……

    我觉得在考虑这些之前,我们可以先捋一捋Eve这个人。

    在第一季开头的几集,通过一系列故事的发展,我们了解到Eve的为人,她是一个MI5的文职人员,不在前线工作,不会舞弄刀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对英国的人事方面不懂,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她的工作性质,有出入大家可以指出)。年纪四十多岁的样子,性格比较随和,和普通同事关系很好,有一个挺关心她了解她的直属上司,有一个非常热情的下属,也有一个吃饭很可笑的上司。有一个很爱她的又特别顾家的老公,婚姻至少看上去是十分幸福的。还没有孩子(可能是丁克)……她加班时候会抱怨,会开晨会时候偷吃早饭,听到同事说的养身好办法也会努力尝试……她就跟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一样,过着“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

    但她其实不太满足于此,她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对罪犯的侧写有非常准确的判断,是一个天生的侦查高手,她会私下里做案件的收集和整理,她有秘密的小爱好研究她的偶像“跨国女杀手”,这个爱好亲密的人大都了解,但很可能没人知道她竟如此痴迷。

    第一季第二集,卡洛琳“面试”她的时候,她详细的说了自己的动机和想法:

    10130821
  • 泥淖
    2022/7/17 3:13:33
    的确是盲区,法盲编剧、法盲导演

    死刑复核是最高法的工作。

    死刑复核讲究的是的一审二审是否证据充分程序正当审判合理。你见过哪个最高法的审判人员跑去当卧底?这样要公安机关有什么用?你见过最高法哪个死刑复核是这样的?

    在编剧和导演的时候起码对一个行业有点尊重,在调查了学习了的基础上再去编剧和导演吧?这种对一个行业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的现象,在国产剧里已经层出不穷了。所以国产剧但凡是标榜为某一特定行业的专业剧,

    死刑复核是最高法的工作。

    死刑复核讲究的是的一审二审是否证据充分程序正当审判合理。你见过哪个最高法的审判人员跑去当卧底?这样要公安机关有什么用?你见过最高法哪个死刑复核是这样的?

    在编剧和导演的时候起码对一个行业有点尊重,在调查了学习了的基础上再去编剧和导演吧?这种对一个行业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的现象,在国产剧里已经层出不穷了。所以国产剧但凡是标榜为某一特定行业的专业剧,这种噱头也就听听就行,国产剧似乎没有这种专业剧的土壤。

    【详细】
    14518238
  • zll ????
    2020/4/30 22:02:23
    程序正义or结果正义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剧共10集,主要讲述了土耳其籍的同性恋警察和前新纳粹赌徒警察共同探案的故事。本剧也是网飞在《暗黑》之后推出的第二部德国电视剧,也正好是我看的第二部德剧,爆米花指数86%,两者不相上下。看腻了美剧和美国大片的盆友们真心推荐这两部。 本剧标题非常接地气,一个“狗”...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本剧共10集,主要讲述了土耳其籍的同性恋警察和前新纳粹赌徒警察共同探案的故事。本剧也是网飞在《暗黑》之后推出的第二部德国电视剧,也正好是我看的第二部德剧,爆米花指数86%,两者不相上下。看腻了美剧和美国大片的盆友们真心推荐这两部。 本剧标题非常接地气,一个“狗”...  (展开)
    【详细】
    12554255
  • 世纪末文化
    2018/2/19 11:58:15
    科洛弗悖论总算把科洛佛档案的精神拉回正轨了!小成本科幻电影的胜利!
    先来说说这三部的相关背景简介,估计对大家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还没有看过前两部直接一上来就看第三部并说电影烂的人)。
             第一部:《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其他译名:苜蓿地、末世凶煞(港)、柯洛弗档案)是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德鲁·高达担任编剧,迈克·沃格尔、杰西卡·卢卡斯
    先来说说这三部的相关背景简介,估计对大家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还没有看过前两部直接一上来就看第三部并说电影烂的人)。
             第一部:《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其他译名:苜蓿地、末世凶煞(港)、柯洛弗档案)是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德鲁·高达担任编剧,迈克·沃格尔、杰西卡·卢卡斯和迈克尔·斯达-大卫等联袂主演的科幻片。影片于2008年1月18日在美国上映。成本2500万美元 。共在3411家影院进行放映收获了4008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最终全美累计票房为8004万美元,而海外累计票房为1.70亿美元。当年还得了个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 。
        第二部:《科洛弗道10号》(10 Cloverfield Lane 其它译名:科洛弗档案2、末世街10号(香港)、科洛弗10号地窖(台湾))是由丹尼尔·特拉切滕贝格执导,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约翰·古德曼、小约翰·加拉赫领衔主演。该片根据约翰·坎贝尔和马特·司徒肯所写的小说《地下室》改编。影片于2016年3月11日在美国上映。
            第三部:《科洛弗档案:悖论》(百度百科给出的英文标题是《God Particle》(神粒子),但是我看的版本英文名叫《Cloverfield—the paradox》科洛弗档案:悖论,与豆瓣专区标题相符),是朱利叶斯·约拿执导,道格·杨格编剧,大卫·奥伊罗、丹尼尔·布鲁赫、章子怡、古古·玛芭塔劳主演,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科幻电影。
        三部电影都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发行,但是第二部画风明显不一样,科洛弗的第一部和第三部的主线都放在神秘怪兽入侵上,但是第二部除了结尾点题外,画风搞成了密室吃鸡求生——为神马?后来一百度,原来第二部的导演是《黑镜》的导演,于是就理解了,第二部为神马那么多反转、那么多密室、那么多压抑感,现在想来,就是活脱脱的《黑镜》画风啊!
            好了接下来不啰嗦,说说神马是科洛弗精神,这是我个人体会的一种情怀不喜勿喷——这和岛国的《哥斯拉》情结有些类似,科洛弗系列宣扬表达的核心情怀-也就是导演的价值观在我看来,就是体现神秘未知的怪兽的强大力量和怪兽袭城的末世气氛,从第一部开始,以手持DV的山寨高仿家庭录像的意境营造紧张压抑的真实感氛围,尽管我们都知道是假的,但是不得不说这种第一人称的方式确实很有代入感,这也是第一部为神马会获奖的原因,一开始就是发生神秘爆炸,然后出现怪兽主角一行人的世界观崩塌,整个人类遭受重大威胁,这和《新世纪福音战士》、《哥斯拉》、《迷雾》的世界观有点类似,横空出世可以毁灭一切的怪兽,永远都是人类的梦魇;然而第一部告诉了我们怪兽来了,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地球?没有做更多的阐述,于是给我们挖了很大一个天坑——当然坑不填是不行的,否则导演会一个被影迷推进坑里。于是换了个导演,从他的《黑镜》思维出发给我们换了个画风,先搞了个密室逃生的吃鸡游戏,各种悬疑、各种反转,最后女主角逃到地面了却发现地面全是僵尸——sorry,我刚才错跑到《生化危机》的片场了——应该是,女猪脚粪勇前进终于逃出了茅坑结果发现地面已经被高科技外星人占领了——————WTF?为神马是高科技外星人?说好的小怪兽呢?小怪兽呢?说好的打怪呢?奥特曼已哭晕在厕所!导演是看多了《独立日》、《洛杉矶之战》、《异形》、《世界大战》、《天兆》、《超级战舰》么?所以第二部虽然很黑镜很悬疑很反转,但是科洛弗精神却少了很多,不过导演最后良心发现,虽然没有出现怪兽,但是还是营造了外星物种袭城的末世气氛;好消息是,为了不让科洛弗情怀的影迷失望,第三部的导演决定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将科洛弗精神带回来,于是就有了迷之第三部悖论。悖论的思想很简单,传承了第一部的太空怪兽主义,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一处天上、一处地下,主要精力放在空间站上,讲述怪兽是怎么从高纬度空间来到地球的,算是给我们填了一个坑,第三部的剧情非常丰富,在有限的预算下把科幻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让我不禁想到了国产科幻神作《三体》(当然,是指的小说,希望帕拉蒙或华纳能买下三体版权搬上大荧幕)里对高纬度空间的描述,好了不说多了说多了就剧透了,只有各位在观看时自己体会了:高纬度空间、维度混乱重叠、悖论……毕竟小成本能做到这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不得不说,科洛弗悖论的结尾彩蛋很惊艳,画龙点睛之笔,一下就深化了科洛弗精神。不过,所谓不作不死,期待第四部导演能把第二部的坑也填上,比如思考一下第二部的外星智慧生物和第一三部的外星怪兽之间有啥联系呢?
            最后献上最强怪兽视频截屏,算小剧透吧?话说这才是目前为止的最强怪兽,哥斯拉都弱爆额,人类都用了核弹了还是没辙,看着体型消灭地球仅用一只就够了。
    最强怪兽(科洛弗)
    【详细】
    91632447
  • 易骨
    2017/1/31 1:22:20
    终究是吹詹大法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几天在香港两刷Split,终于有时间来返个repo。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詹老师演得超!级!棒!之前看到影评说他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这个说法真的不为过。如果没有他真实而让人完全信服的表演,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会大失所色。跟我同行观看的亲友不是詹粉,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几天在香港两刷Split,终于有时间来返个repo。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首先印象最深的就是詹老师演得超!级!棒!之前看到影评说他一个人撑起整部电影,这个说法真的不为过。如果没有他真实而让人完全信服的表演,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会大失所色。跟我同行观看的亲友不是詹粉,对...  (展开)
    【详细】
    8325258
  • 林小花
    2020/1/18 13:39:38
    《为家而战》题材不够新颖,情感冲击也不强,巨石强森的过场走的有点草率

    此类题材真的不算是新颖了,之前的《摔跤吧爸爸》也是类种类型的电影,剧情和情节发展都很类似,当然,作为真事改编的两部电影,可能失败的理由千千万,成功的道路大同小异吧。

    在这部电影里面,一开始对于女主角佩奇前期家庭的描述过多,而中间比较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在拳击训练营以及最后夺冠的部分,相对来说内容较少。可以理解,电影着重的点是对于女主角拳击家庭的影响作用直观重要,也就是佩奇之所

    此类题材真的不算是新颖了,之前的《摔跤吧爸爸》也是类种类型的电影,剧情和情节发展都很类似,当然,作为真事改编的两部电影,可能失败的理由千千万,成功的道路大同小异吧。

    在这部电影里面,一开始对于女主角佩奇前期家庭的描述过多,而中间比较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在拳击训练营以及最后夺冠的部分,相对来说内容较少。可以理解,电影着重的点是对于女主角拳击家庭的影响作用直观重要,也就是佩奇之所以走到拳击这条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的影响,并且加上个人的一种态度的转变,如果说当初摔跤的爸爸是女主角,一心想要通过摔跤改变命运,那么在这部电影里面,佩奇对于拳击的忠诚则更着重于对于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说父母弟弟改变着佩奇努力的方向,而作为配起来说,在这部电影里我没有觉得他有多爱摔跤。

    甚至佩奇在自始至终里面都没有表述自己对于摔跤的自发热爱,而是家庭对他的影响,从13岁开始开始登上摔跤的舞台,则是家庭对他的期望,通过多年的努力,或许他对于摔跤有着态度的转变,从被迫的去登上摔跤的擂台,到自己主动的去登上摔跤的擂台。而最后女主角佩奇取得成功。我觉得他对于家庭的荣誉感,比他个人的成功更为显著。

    而且这部电影很大的一个噱头是对于巨石强森的加盟,其实说是友情出演,在里面的戏份真的很少很少,只能作为一个友情客串,不过在此之前,我倒是没有特意的去查过,原来巨石强森以前也是在一个摔跤世家出生,曾经在摔跤的擂台上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之后才开始拍电影。可能这也是邀请巨石强森加盟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看了很多巨石强森的电影,我并不是对他特别的喜欢,不是说演技而是形象,因为巨石强森的肌肉真的是太发达了,发达倒让人觉得很有距离感,就像是好多好多的激素堆积而成。再加上光头,莫名的觉得皮肤下没有肉都是一块块肌肉,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人。当然本来就是强森也不是普通人,他的定位就是肌肉硬汉的形象。肌肉太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

    同样是作为摔跤类的励志电影,我觉得它的内容和构思上,或者说导演对事实的表述上并不如印度版的摔跤吧爸爸。而且同一题材反复的去拍的话,除非你在人员特效或剧情方面有着特别突出的个体特点,否则很容易被比较下去。显然这部电影并不如当初摔跤吧爸爸带给人的冲击会大一点,毕竟我觉得那个时候印度版的摔跤吧爸爸是开启了一个题材的先河,当然前期也可能有一些同类型的电影,但并不如当时上映的这部电影影响力更大,而且因为本来印度电影在国内上映的就非常少,所以当时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一方面是题材,另外一方面是观众对于印度本来并不是很了解,,而是第1次真正去了解印度文化,综合两者来说产生的反应会比较强烈,而这部电影传统的美国式的一个电影模式,虽然有巨星的加盟,但是情节上缺乏新意。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倒不至于说很差或者槽点很多,但是也没有特别能够拿出手的特色。看看还好,不是很推荐。

    121731393
  • Jos
    2014/5/14 14:58:07
    瞧不起全人类的智商吗...
    本来是想和妹妹去看蜘蛛侠2,那家电影院没有,最后看的这个,还怕不好看所以先让妹妹查的评价分数,当时7点几,感觉应该不差,写着韩国,以前看过韩国动画,觉得都不错,结果看了才知道被坑了,想学梦工厂,迪士尼,皮克斯的那些幽默学也没学好,角色建模也不好看,考拉和袋鼠站在一起,不觉得袋鼠小吗…反派角色除了鳄鱼和秃鹫我看出来了,剩下的几只是狗还是豺狼我看不出…以及很多剧情bug,瞧不起人类智商吗|||
    本来是想和妹妹去看蜘蛛侠2,那家电影院没有,最后看的这个,还怕不好看所以先让妹妹查的评价分数,当时7点几,感觉应该不差,写着韩国,以前看过韩国动画,觉得都不错,结果看了才知道被坑了,想学梦工厂,迪士尼,皮克斯的那些幽默学也没学好,角色建模也不好看,考拉和袋鼠站在一起,不觉得袋鼠小吗…反派角色除了鳄鱼和秃鹫我看出来了,剩下的几只是狗还是豺狼我看不出…以及很多剧情bug,瞧不起人类智商吗|||
    【详细】
    6668196
  • 赤叶青枫
    2019/8/27 17:01:57
    奏响新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的追梦最强音

    10443186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