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663415
  • 看电影看到死
    2020/7/21 22:57:08
    这部有魔力的“新”电影,祭出年度最美结尾

    晨间的郊外,一只黑狗在泥地上漫无目的地嗅探,相隔不远处的女人则捡拾摆弄着石子,画面恬静怡人。没过多久,黑狗似乎嗅到了什么,不停地摇摆着尾巴。

    跟在黑狗后面的女人发现情况后随即将黑狗轰到一旁,她拨开松软的泥土,发现早已化骨的头颅。她继续小心翼翼刨土,直到两具完整的白骨映入眼帘。

    晨间的郊外,一只黑狗在泥地上漫无目的地嗅探,相隔不远处的女人则捡拾摆弄着石子,画面恬静怡人。没过多久,黑狗似乎嗅到了什么,不停地摇摆着尾巴。

    跟在黑狗后面的女人发现情况后随即将黑狗轰到一旁,她拨开松软的泥土,发现早已化骨的头颅。她继续小心翼翼刨土,直到两具完整的白骨映入眼帘。

    12744344
  • 胤祥
    2009/3/9 18:10:22
    二十四城记:一个厂,一座城,一个国
    厂是420厂,城不是成都,国却是当下的中国。

    一、言说
    贾樟柯无疑是十足自恋的,这里的自恋没有任何贬义,而是说他对自己的电影方式和自己的生命情有独钟。《二十四城记》在贾樟柯的作品序列中处在一处转折点,贾樟柯用这部影片对此前的作品做了一次有趣的总结。原谅我只能用“有趣”这个词,当然也可以说是奇妙的,因为这部片子在我的视野里,是中国电影序列里仅见的“仿纪录片”(Mock Docum
    厂是420厂,城不是成都,国却是当下的中国。

    一、言说
    贾樟柯无疑是十足自恋的,这里的自恋没有任何贬义,而是说他对自己的电影方式和自己的生命情有独钟。《二十四城记》在贾樟柯的作品序列中处在一处转折点,贾樟柯用这部影片对此前的作品做了一次有趣的总结。原谅我只能用“有趣”这个词,当然也可以说是奇妙的,因为这部片子在我的视野里,是中国电影序列里仅见的“仿纪录片”(Mock Documentary指用纪录片手法和表象拍摄的故事片。当然“纪录片”这个词本身也是裂隙纵横,至少包含了三种以上的不同影片类型,此处从略)。而这次影片又像一次长长的注目礼,对贾樟柯自己的电影作品,更是对中国当代史的后半段——于是我知道贾樟柯无论是从表达欲到叙事野心,都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部影片显然是过分表达的,因为“表达”或者“言说”甚至成了直接的表象和影片的主部。此前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在大银幕上看纪录片(无论是哪种的纪录片)的经验——最多是在教室看过投影。这一次我的震惊体验大概与超级写实主义的油画类似,影院的大银幕上访谈和“访谈”的单调构图对我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而贾樟柯的策略,或者说影片结构,则是“真假参半”,用访谈和记录引入规定情境,然后再用一样的手法——被放大的“言说”——来进行叙事。试想倘若不是吕丽萍陈冲赵涛陈建斌,那么她(他)们的“扮演”行为是不是仍然能够被指认?或者,那些“受访者”同样也是在“扮演”?这里涉及到摄影机本身的权力问题,也就是说在摄影机下展示出来的是否还是“真实”,那么贾樟柯的回应则是两种——第一,有且只有言说,而言说的内容只好请观众“脑补”(脑内补完);第二,用职业演员的扮演在某种程度上提示这一“言说”的实质。换言之,我们并无必要去追究那些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当然可能有一个丢了孩子的母亲,在一本或者可能存在的《成发集团发展史》中有记载;或者也可能有一个酷似陈冲的上海姑娘——但是这些不是重要问题,重要问题在于这一切的呈现方式。

    因为“言说”这一表象的存在,以及前30分钟的访谈和后75分钟的“访谈”具有了某种程度上的互文关系,有必要强调的是,“访谈”中的“故事”可能是特定场景下的故事,也可能是对生活的某种提炼。实际上除了第一个访谈,此后的访谈都具备充分而完整的故事性,它们就是故事本身,由此也再次对故事进行了自指——贾樟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因为如果不用这种手法,这部片子要么是一个N段式电影,要么是一个依那里图式的多线交织的后现代故事片。

    于是从这个表象入手,对《二十四城记》的解读就会完全改变,因为首先重要的不是影片内容而是影片的形式——对纯形式的解读完全可以导向某种意识形态批判。当然可以把这种手法理解为缺少投资和缺乏能力——试想以这部高清数字电影的成本如何能cover一个跨越40年的史诗级别的故事?但是我倾向于认为贾樟柯的这种手法是有意为之——至少他不隐藏导演和摄影机,并且曝露了故事的讲述机制。

    二、叙事
    或许刚才的分析会导致对这部电影“形式大于内容”的判断。而就影片试图表达的内容而言,无疑是大大溢出了影片的范围。影片呈现的是一段历史,那么这部影片自然进入“当代史叙述”的序列中。420厂的历史,与中国当代史基本是等价的——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说。虽然当代史的禁区依然是禁区,比如文革(第一段访谈里的武斗),比如八九(好像与本片没有关系),但至少贾樟柯还讲到了不可绕开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去年对新时期的回顾之中绝少提到的话题。当然大书特书的则是93年资本主义化进程开始之后的“分享艰难”,呈现方式则是讲述之中对“昔日荣光”的怀念和受访者无一例外的眼泪。贾樟柯最娴熟的技巧——用流行歌曲来标定时代——又一次成了他在影片中的签名,也是他一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结构当代史的方式。

    受访人物的出场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建厂之初一直到现今的“80后”。一共8个受访者,其中4个演员,3个“真人”,剩下一个赵刚——大概能各算一半吧。这也是颇具形式感的安排。贾樟柯并无意通过他们的讲述构筑一个整体的叙事,但这些生命片段的交织却产生了某种蒙太奇层面上的意义。其实一个人的生命,讲述出来不过也是如此几句。在这些讲述之中,我们得知了420厂的变迁——它着实是一处“飞地”,如《世界》里的世界公园一般,超大规模的移民,一个工厂甚至成了一个小型规模的城市——有学校、电影院、游泳池,大量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人——大型国有企业的普遍处境。似乎用“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来下按语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里的“工人阶级”多久没有在影片中出现了?曾经的“工人阶级专政”似乎也不再作为一个常见的提法了。而最后工厂变成楼盘,似乎也是某种当下资本取得胜利的隐喻。于是成都终于把曾经的飞地吞入肚中,荣光无限的工人阶级也光环不再,终于还是在社会巨变面前成了各谋生路的市民。

    就“当代史书写”而言还可做出一篇大文章,但无论如何,贾樟柯这次展示出来的却是从《站台》一以贯之的视野,而《三峡好人》之中的潜台词——郭斌曾就职的工厂,以及作为“福建女老板”的翟永明开发的地产——在这里被详细的呈现。贾樟柯作为“70年代生人”的自觉使得他对80年代的叙述格外地精彩,附带地也造成了某种断裂和含糊,尤其表现在某种“更久远”的历史的状态下。

    三、观看
    贾樟柯的风格,或者说是“作者要素”,在影片中依然熟悉,比如逆光的窗户——得自侯孝贤的一种构图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举着吊瓶的吕丽萍等等。当然非常明确的一个前文本是《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同样在处理“拆迁”这个命题,于是很多镜头都很相似,贾樟柯式或者余力为式的小横移,但由于高清本身的问题使得运动镜头不太流畅,还有最后一个俯瞰成都的镜头,明明就是《三峡好人》的情绪的延伸。于是《二十四城记》同样具有了某种史料价值,我曾在对《三峡好人》的评论中说“《三峡好人》真正所讲的故事是后工业时代中国的一个城市如何将要被废弃,如何正在一点一点消失,从而构建的一个关于现代社会的寓言。”而《二十四城记》要讲述的则是更深刻和更直接的层面上的问题——不是因为要建水电站,而是因为资本的介入;不是一个城市的消失,而是某个与红色历史相关的“飞地”的最终消失——这是否也是对红色历史的某种评判我不得而知。

    然而还可引起注意的是访谈人物的选取,女人——四个女人,尤其后三个,承担了不同程度上的悲剧。如果不是毛的军工企业“靠山方针”,那么侯丽君的母亲与外婆是否不会分离十几年,是不是那么多东北人不用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四川,是不是大丽丢失的孩子能够被找到,是不是顾敏华不会陷在成都和上海的夹缝之中而孑然一身?这些问题不是我能回答的。但是有趣之处在于,女人们的讲述和男人们的讲述是完全不同的。除开第一位受访者何老先生,陈建斌扮演的副厂长和作为主持人的赵刚显然都是成功人士,或许是我的误读,或许也是《渴望》以来的中国情节剧苦情戏的传统使然。当然最精彩的段落是陈冲的20分钟——首先视觉上呈现为人物和人物旁边的镜像,而顾敏华和小花本身也是一组镜像,在加上陈冲这个集两个角色为一身的演员,实在是颇为精致的结构。当然导演安排陈冲观看电视中《小花》的段落,于是这就呈现出一组“历史的镜像”,影片的结构意义从而也被揭示出来:那正是处在当下的人们对历史深处自己的回望,以及注目礼——是行礼,更是送别。

    放在“第六代导演”的序列里,作为核心表征的“自视”依然在这部影片中占有重要位置。不过《二十四城记》更像面对心理医生的一次访谈,结论,大概是最终的疗愈吧。

    至于贾樟柯刻意不让身为易太太的陈冲打麻将,而让赵涛扮作王佳芝去香港跑单帮,只能看做是他的恶趣味……

    四、贾樟柯
    最后要说的则是有关“电影的事实”。贾樟柯作为新科金狮导演和法国电影界的至爱,本片入围戛纳理所应当,但是获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评委大概完全不知道这部电影在说什么。有趣的地方是本片在国内的某种程度上的悖反——评论以批居多,票房却是意外的好,上映三天过百万,虽不及某片和某片的一个零头,但终归是小贾老师的个人票房最佳了。

    至于原因,我似乎可以抛出一个类似“后奥运时代电影格局”的概念。这个过程大概要追溯到02年《英雄》开启的中国式大片时代,此后在《无极》形成怪诞的电影文化氛围,而电影观众回归理性之后,似乎有了“春季档”的概念——比如去年的《立春》和《左右》,甚至细微到“三八档”——比如《双食记》。《二十四城记》号称也是三八档,当然这一切都与所谓“三代厂花”的剧情简介一样不靠谱。而奥运会开幕式作为08年度第一大片,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中国电影文化的深刻程度——有个冷笑话叫做中国是世界上最热爱电影的国家,因为中国连国歌都是电影插曲——而对奥运开幕式的评论,先批后赞,最后抓了央视当替罪羊,又成为终结华语大片时代的怪诞闹剧的标志。

    我所谓“后奥运时代电影”大约伴随着院线的增加,公映影片的增加,影评作用的强化以及观众逐渐的理性观看。02年到07年的狂欢客观上也培育了进一步市场和观众,而同时伴有的则是艺术片的逐渐浮出水面,随着电影文化的发展和资源的普及,看多了各国商业片和大众艺术片的观众也能够接受国产艺术电影了,这大概是本片小小票房奇迹的原因。但是对本片批评的声音却很多。看了一些评论,好像本片有不止一个版本——至少我今天在影院看的115分钟版本里没有华润的广告,没有赵涛哭着说我就想在24城给父母买栋房子这样的台词,我猜想大概是公映版本与宣传的免费版本的不同?当然更核心的原因是,贾樟柯曾经作为一代文艺青年的必修课深入人心,而这些文艺青年未必接受这种影院的观看方式——贾樟柯的片子,应该是非主流的,被禁的,只能通过下载和盗版得到的,某种接头暗号式的存在,而如果他上了院线,就是堕落了——这大概是对一部分影评进行精神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可是不要忘了,贾樟柯根本就是一个看着港片长大的导演——而且电影说到底是要卖钱的。

    现在回想起来,06年还上演过“《三峡好人》pk《黄金甲》”的喜剧,而所谓“观众”早已不是一个统一的群体,但电影文化却实在短短几年间生根发芽,于是终于我们不再同一时间只有一部电影可看,于是“看什么”和“怎么看”也逐渐成了问题。当然贾樟柯的形式主义仍然在考验观众——因为对这部影片,收回成本甚至赚钱都已经不再是问题,大约说到最后,觉得影片值不会票价的人也不在少数,是不是这也是批多于赞的一个原因?然而我想说的是,在与宣传完全悖离的影片面前,似乎未经训练的观众难于找到一个立场,大概这又导向了“首周舆论决定论”。

    五、二十四城记
    于是在只有4个人的小放映厅里,我看到了这么一部贾樟柯依然在关注流动和寻找的影片。这部影片里充满着逝去的岁月的哀伤,它关于一个厂,一座城,一个国:这座厂可以是任何一个经历了和经历着中国当代史巨变的大型国企,里面有众多渺小的人,也有众多巨大的厂房和机器,有太多的悲喜日夜上演;这座城不是任何一座城,而是一个漂浮在空中的城市,它在这里降落,一如《孔雀》和《立春》里的鹤阳,而这座城市终于会消失,一如《三峡好人》里的奉节,在这里,这座城变成了资本洪流之中的一栋楼盘;而这个国家,是反反复复被讲述的中国,关于历史也关于未来,关于故事里的人和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你说历史是有意义的么?你说是不是只有故事才是历史,还是历史本来就是需要被讲述为故事?于是我们更愿意坐下来听一个故事,听那些远去的昔日荣光,听这个时代不断成长。
    【详细】
    18304787
  • 豆友1234321
    2023/1/27 17:54:35
    感谢导演给的人机恋大结局!

    超喜欢艾萨克这个角色。平时工作也会接触到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所以很关注本季凯隆星人智能的变化。虽然剧中情节在技术上有夸张,但是是个很有意思的构想。个人觉得机器智能要想触碰到人类智能目前能想到的方法仍然是从数据和算法出发,因为人类情感可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难以复制。或许未来真的可以爱上一个机器人!

    超喜欢艾萨克这个角色。平时工作也会接触到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所以很关注本季凯隆星人智能的变化。虽然剧中情节在技术上有夸张,但是是个很有意思的构想。个人觉得机器智能要想触碰到人类智能目前能想到的方法仍然是从数据和算法出发,因为人类情感可能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伟大难以复制。或许未来真的可以爱上一个机器人!

    【详细】
    14935177
  • Hermione
    2007/6/16 22:35:01
    情花
    就这样迷失了。一路上青翠欲滴、繁花似锦,浑然忘了自己是谁,要去何方。似乎又没有目标,似乎忘了自己要怎样的生活,忘了。不记得了。就这样停留在某处,拒绝思考、拒绝爱情。没心没肺地笑,浑浑噩噩地呆着。生活在继续,在继续……“新来瘦,非干病酒!”烧了一个星期,昏睡。红绿灯下,人车熙攘,竟不知道要过马路。雨很大,确定自己是迷失了。大雨,还是大雨,刚蒸的桑拿怕是没用了,披着一身的雨冲进了日本餐馆。要来2壶清酒
    就这样迷失了。一路上青翠欲滴、繁花似锦,浑然忘了自己是谁,要去何方。似乎又没有目标,似乎忘了自己要怎样的生活,忘了。不记得了。就这样停留在某处,拒绝思考、拒绝爱情。没心没肺地笑,浑浑噩噩地呆着。生活在继续,在继续……“新来瘦,非干病酒!”烧了一个星期,昏睡。红绿灯下,人车熙攘,竟不知道要过马路。雨很大,确定自己是迷失了。大雨,还是大雨,刚蒸的桑拿怕是没用了,披着一身的雨冲进了日本餐馆。要来2壶清酒,将所有的迷失和三文鱼吞下。惹来所有人地侧目。不管他,我本该如此,与他人何干?

    挑着吧台坐着,因为温暖,随时可吃上烤出来的排骨。旁边坐着一对母女,整个用餐过程一言不发。忍不住,问她们:“你们干吗都不说话的,是一起来的吗?”她们如同看怪物一般看着我,看来我真是讨厌。也许,真的是不美也不可爱吧。也许新近抵抗力较差,竟有些微醉意,心情也飘忽起来。嗯,微醺的感觉,微醺的感觉,跟中了情花毒是差不多的吧。

    久已不看伤感的电影,最近与《神雕侠侣》为伴。只是哪部片子的主题又不是爱情呢。以前是不喜欢小龙女的,因为她太寡淡,不够有趣,仅美而已。这次缓缓看过,不禁悚然而惊。原来自己跟她是那样的相似:无忧无虑、无所用心、无所顾忌,竟不觉得世上有何难事?!情花是个转折,小龙女和杨过的爱恨情愁因此而浓烈。少时看情花,只觉得它形状如碗口大小,纯红色,娇艳异常。上面有刺,巨毒。中毒之人不能想爱人,想了就要痛死。片中的情花大败胃口,红橙相间,似绢又似塑料,假得很。

    据记载,情花的花瓣是可做早餐的。入口香甜,芳甘似蜜,更微有醺醺然的酒气。嗯,可能是因为这些酒气才想到写情花的吧,嘿嘿。“那花瓣嚼几下候,却有一股苦涩的味道,要待吐出,似觉不舍,要吞入肚内,又有点难以下咽。细看花树,见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是娇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可见这花跟现时的玫瑰差不多,只是情花背面还隐藏些小刺,同样伤人。之所以叫情花,是因为“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你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情花的果子或青或红,有的青红相杂,还生着茸茸细毛,就如毛虫一般。那情花是何等美丽,而结的果实却这么难看。

    难道相思的情味初时虽甜,到后来必定苦涩么?难道一对男女倾心相爱,到头来定是丑多美少吗?

    中毒之后,十二个时辰之内不能动相思之念,否则苦楚难当。看来,中毒还不轻。都多久了还不敢看爱情片,见到那些个爱情短文就心跳加速,说不出的烦闷。看来确是无药可解。

    本以为中情花和中迷情剂是一样的。后来才知不然。迷情剂是看周围一切都很美好。情花却是疼痛难忍。如非必然,千万不要碰情花啊。

    头疼。不知道胡说了些什么,下次再看好了。

    浓睡不消残酒。一个人喝酒的滋味,唉,倒也有趣。放逐,嗯,放逐、淡蓝的衬衣,牛仔裤,带一个狗圈。长发濡湿,总是有种自我放逐的欲望,总是恬淡,有些刺痛……

    2006年6月4日 醉
    【详细】
    11681261
  • 小TAKO的madala
    2017/2/3 20:39:31
    修身先修心
    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电影。心躁的人不懂它的美。静下心,认真看,慢慢悟,几遍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电影名取真爱无双,我就从爱情的角度说一说。开始女主会降妖而不屑,经老套的英雄救美,坠入爱河,从而帮助男主斩妖除魔。新婚之夜,情路分岔,互不信任,女主受男主之伤害成半人半妖,男主利欲膨胀成火龙头陀。十年后,终于初心不改,战胜心魔。本剧的缺憾就是最后男主因自身的使命而没能和女主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电影。心躁的人不懂它的美。静下心,认真看,慢慢悟,几遍以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电影名取真爱无双,我就从爱情的角度说一说。开始女主会降妖而不屑,经老套的英雄救美,坠入爱河,从而帮助男主斩妖除魔。新婚之夜,情路分岔,互不信任,女主受男主之伤害成半人半妖,男主利欲膨胀成火龙头陀。十年后,终于初心不改,战胜心魔。本剧的缺憾就是最后男主因自身的使命而没能和女主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应了无双二字。
    【详细】
    8334207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