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制造影评

12992710
  • 突然就没了
    2019/3/9 22:43:25
    拍的啥?

    太自我了,看了几分钟一开始就我我我我我我,拍的是纪录片,你怎样管我屁事。你爹怎样管我屁事。好好拍该拍的,别扯那些有的没的。差评,不过我会继续看下去。然后再来赞你或者喷你,什么叫纪录片,拍个纪录片非要跟演戏似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太自我了,看了几分钟一开始就我我我我我我,拍的是纪录片,你怎样管我屁事。你爹怎样管我屁事。好好拍该拍的,别扯那些有的没的。差评,不过我会继续看下去。然后再来赞你或者喷你,什么叫纪录片,拍个纪录片非要跟演戏似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详细】
    10032167
  • 张楠
    2022/3/23 21:13:34
    速成家庭

    2022-3-23 速成家庭 爱奇艺

    男主女主买了一间破旧房屋装修 女主负责设计 男主负责装修 二人决定领养孩子

    领养需要上课 上课结束后进入挑选阶段 二人结识南美血统十五岁的女孩 女主家庭其实并不同意领养 二人本来要放弃但还是决定领了 女孩还有弟弟和妹妹 二人来到之前的领养家庭把三个孩子带走 女孩虚情假意 妹妹大喊大叫 弟弟是个笨蛋总惹祸

    游乐场里 女

    2022-3-23 速成家庭 爱奇艺

    男主女主买了一间破旧房屋装修 女主负责设计 男主负责装修 二人决定领养孩子

    领养需要上课 上课结束后进入挑选阶段 二人结识南美血统十五岁的女孩 女主家庭其实并不同意领养 二人本来要放弃但还是决定领了 女孩还有弟弟和妹妹 二人来到之前的领养家庭把三个孩子带走 女孩虚情假意 妹妹大喊大叫 弟弟是个笨蛋总惹祸

    游乐场里 女孩与同伴去玩没有通知二人被禁足 女孩把闺蜜带到家中 闺蜜对女主说话没有礼貌被哄走 弟弟射钉枪扎脚 妹妹在超市要买芭比被拒绝大喊大叫

    三个孩子的母亲吸毒出狱 看望孩子 校工给女孩发裸照 男主打了校工 校工被抓

    法庭上 女孩要跟亲妈离开 亲妈同意 三个孩子收拾行李 亲妈没来 二人还是继续收养了三个孩子

    【详细】
    14294368
  • 小康君日日新
    2021/5/25 3:38:26
    西南联大,一种祝福
    西南联大,一种祝福 2021/5/25 五月二十号排完学院的合唱,我在川大江安校区没走,晚上看了电影《九零后》,是后劲很大的电影,后劲主要来自它的题材西南联大本身。电影本身的基本功是都达到了的,甚至感觉导演兼编剧很用功,学术考察摸底比《无问西东》好一百倍,讲历史的纪录...  (展开)
    西南联大,一种祝福 2021/5/25 五月二十号排完学院的合唱,我在川大江安校区没走,晚上看了电影《九零后》,是后劲很大的电影,后劲主要来自它的题材西南联大本身。电影本身的基本功是都达到了的,甚至感觉导演兼编剧很用功,学术考察摸底比《无问西东》好一百倍,讲历史的纪录...  (展开)
    【详细】
    13566220
  • Kill tcyxzmy
    2017/2/1 12:11:33
    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原载《当代电影》2006 年第5 期

    提要:格里菲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近来愈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报纸杂志广泛搜索历史资料,追溯到1920年代上半期的历史语境,认为对于“萌芽时代”的中国电影,格里菲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他的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和艺术,中国人真正接受了电影,并视之为教育工具。格里菲斯不仅被当作电影艺术的楷模,也是为新兴的电影话语所打造的偶像,与好莱坞文化一起,被融汇到中国自身的社会改良方案中。本文揭示了《

    提要:格里菲斯对于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近来愈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报纸杂志广泛搜索历史资料,追溯到1920年代上半期的历史语境,认为对于“萌芽时代”的中国电影,格里菲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由于他的影片所表现的思想和艺术,中国人真正接受了电影,并视之为教育工具。格里菲斯不仅被当作电影艺术的楷模,也是为新兴的电影话语所打造的偶像,与好莱坞文化一起,被融汇到中国自身的社会改良方案中。本文揭示了《赖婚》、《重见光明》等影片的成功,在启动电影广告、报纸影评等方面产生了历史性效应。在流通与诠解中,格里菲斯像一个炫目的影像舞台,衍生出本土的电影话语,交织着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思想潮流,其中文字和文学传统的中介作用,如万花筒般千姿百态。

      关键词:格里菲斯 中国电影影响研究 形象中介

      一、格里菲斯的历史与记忆

      在1920 年代上半期的中国影坛,格里菲斯(David Wark Griffith,1875—1948)可说是光焰万丈。报纸常用“万人空巷,风靡一时”来形容其影片上映的盛况,甚至说“皆以竞映葛雷非斯之影片为荣耀”,明明是广告的夸张,却造就了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曾几何时,像在好莱坞一样,他的名字在中国也沉入遗忘之河,成为历史往迹。正如安德森对于新旧大陆的地名研究所示,集体记忆与民族“想象共同体”相纠缠,或如福柯所说印刷物中历史记录的“见与不见”,受到社会权力机制的操纵。在20世纪中国,有关格里菲斯的集体记忆历经沧桑,与“革命”的意识形态相颠簸。在60年代的正统电影史中,他的名字是同美国影响一起被铲除的。陈立(1910—1988)于1971 年出版了《电影》(Dianying Electric Shadow)一书,被英语世界视作有关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之作,但他对于格氏在中国的情况不甚了了,提到那部善意表现华人的影片《残花泪》(Broken Blossoms)时,不无困惑地说他不清楚该片是否在中国放映过。(1)

      1993年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教授发表《情节剧再现与中国“五四”电影传统》一文,论述好莱坞与“五四”的密切关系,已是打破禁忌之作,石破天惊地提出20年代“鸳鸯蝴蝶派”的电影比“五四”文学要“现代”得多。(2) 该文提及格里菲斯在当时中国的盛况,当然对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情节剧”(melodrama),格氏也是主要打造者。在1996年郦苏元、胡菊彬的《中国无声电影》一书中,这一盛况得到了更为肯定的反映。(3) 特别近数年来,随着早期电影记忆不断出土,对于格氏愈加重视,资料挖掘也越趋细致,但不无遗憾的是,一般所依据的材料不外乎郑君里1936年《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中的一段话。(4)其中对于格里菲斯在华上映的影片开列了一份可观而不全的清单,主要问题是说《赖婚》(Way Down East)在1924年春到中国,则弄错了时间。事实上是在1922年5月先在上海献映,后至天津和北京。虽然只差两年,但格里菲斯在中国走红,恰恰是在这两年。根据《申报》的电影广告,自1922至1924年间在上海各影院共上映了10部格氏影片,其中最突出的是《赖婚》,前后映过5次;《重见光明》(TheBirth of a Nation)、《欧战风流史》(The Girl Who Stayed atHome)、《乱世孤雏》(Orphans of the Storm)、《孝女沉舟》(The Love Flower)各演过两次;《党同伐异》(Intolerance)是旧片重映;《最大之问题》(The Greatest Question)和《恐怖的一夜》(An Exciting Night)各演了三四天;而《残花泪》只映了3 天就被因故腰斩了。(5)

      如郑君里所说,中国“爱情片”受格里菲斯的影响,这并无疑问,但我觉得格氏对于中国早期电影具有更为深广的意义。1923年6 月《申报》首次刊出格里菲斯的照片,介绍他“为现今美国电影界最著名之导演家,亦发迹利用电影之鼻祖。当葛雷非斯研究活动电影时,公众以影戏为一种殿末之际余兴,以是屡排在杂玩歌剧之后”。(6) 这一看法至今不变。电影史家对于格氏的作品见仁见智,但对于他使电影从“余兴”转变为“艺术”这一点上,众口一词。其实电影观念在中国也有这一“转变”过程,格里菲斯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20 年代初中国电影工业兴起及在实践中形成“导演制”,这跟观念上一致认识到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密不可分;而在新兴的电影批评中,格氏的作品成为衡量电影艺术的标尺。再回过去看1910年代,当西式电影院取代了茶园与“五分钱影院”,电影进入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一次大战之后好莱坞迅速占据垄断地位,中国电影市场也目睹了西方早期电影的发展,从滑稽短片、侦探连续片到长故事片,也终于带来了格里菲斯崭新的电影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在黑暗中摸索电影,等于瞎子摸象,其经历可谓艰苦卓绝。

      对于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关系,本文不局限于“影响”或“接受”的层面,而在一个更为广阔复杂的历史语境里讨论其意义。所谓“语境”意味着回到历史,但归根到底免不了一种记忆的“重构”,对于早期电影史来说,不得不偏重史料的发掘和细读,但另一方面影像离不开文字,也离不开书写传统,或许正是无声电影的主要特征。于是因文生象,缘影求文,本文从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的角度来看格里菲斯及其影片,或许能为早期电影史研究提供某种参考。

      二、回顾1910 年代:周瘦鹃的《影戏话》

      《申报?自由谈》自1919 年6 月起连载周瘦鹃(1894— 1968)的《影戏话》,至次年1 月刊出14 篇,大约是中国人最早谈论西方电影的文献,其独特的“文人”视角,不仅见证而且积极回应了世界电影那个从“余兴”到“艺术”的转变过程。约1914 年起周瘦鹃便经常光顾维多利亚(Victorian Theater)、奥林匹克(Olympic Theater)、爱普庐(Apollo Theater)等外商开办的影戏院,不仅嗜影成迷,还不断将自己喜好的影片写成“影戏小说”,在《礼拜六》、《游戏世界》等杂志上发表。《影戏话》历述他所看过的影片,按照侦探、滑稽、言情等类型逐一道来。作为以“哀情”小说成名的“礼拜六”作家,周氏最欣赏具有文学性的影片,对于那些以机关布景取胜或专搞笑噱的影片不以为然,且对于影戏院成为青年男女“情欲之夜市”也抱有顾虑,但他持开放态度,充分评估了那类影片的娱乐性。

      经过数年的观察,他看到了世界上电影发展的趋势,于是加以鼓吹。《影戏话》一开头说:

      影戏西名曰Cinematograph,欧美诸邦,盛行于十九世纪,至今日而益发达。凡通都大邑,无不广设影戏院,千余所至数十所不等。盖开通民智,不仅在小说,而影戏实一主要之锁钥也。(7)

      既提倡电影的教育功能,就自然产生发展本土电影的要求,相比之下,周氏感慨地说:“开通如上海,亦未尝见一中国人之影戏片与中国人之影戏院,……欲求民智之开豁,不亦难乎,吾观于欧美影戏之发达,不禁感慨系之。”(8)

      将近1919年底,周瘦鹃在维多利亚影院看了格里菲斯的《世界之心》(Hearts of the World)和《党同伐异》(他译作《难堪》),欣喜不已,连续三篇《影戏话》都谈格里菲斯,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说《世界之心》:“情节布景,并叹观止。因深佩美国人魄力之伟,思想之高,即此一片已足窥见其国中文化美术之发达矣。”(9)又特别介绍了《党同伐异》的内容及其谴责政治与文化暴力的主题,热情称颂格氏的创作动机,即出乎对于人类的历史与命运的普世关怀。这么强调“思想之高”,对于他自己半年前提出的以电影“开通民智”的主张,无疑是一种有力的申述。此时格里菲斯使他惊喜,满足了他对电影的期待。周氏又特意指出:“其所制片,妙在有一宗旨,期以极深刻之印象,镌入人心,不若侦探长片之以情节炫人,有非如却伯林、罗克之专以博人笑噱也。”虽然他非常赞赏卓别林和罗克,也专门介绍过他们,但在格里菲斯面前不惜把他们比下去,却表达了他对电影的新认识:电影不仅是娱乐,在表现思想方面具有潜力。

      周氏进一步介绍说:“格氏杰作凡三:一曰《难堪》,一曰《世界之心》,一曰《国之产生》。其在各国影戏界中,已占最高位置。”又加以形容:“美国格立司氏,为影戏界制片健将,他人均不之及,如神狮登高长啸,百兽皆为折伏。”(10) 如此高度赞赏格里菲斯,固然转达了来自世界影坛的信息,也是基于他个人这些年的观影经验。他对格氏的“宗旨”的解说,所谓“期以极深刻之印象,镌入人心”,尽管笼统,却抓住了格氏影片生动刻画人物心理的特质,当然也蕴含着对于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认识,事实上是跟格氏的一系列电影技术的创新分不开的。

      1910年代中期西式电影院不断增长,原先放映电影的茶园也随之消失。淘汰过程中有官方的干预,如1909年12月《申报》有一幅“禁止影戏”的图画,老城区内某茶肆开演影戏,因“男女混杂”,“大伤风化”等原因,遭到当局禁止。(11)另外《申报》在1912 年4 月刊有王钝根《影戏园》的短文,把影戏院描写成秽气刺鼻,万声嘈杂,混乱不堪。等他看完影戏跑出来,“回忆所遭,不啻游地狱归也。”(12)实际上文中讲的“污泥沟之西”的那个“破屋数椽”的“影戏园”,实即是称作“幻仙”的“五分钱影院”。从王氏所表达的厌恶之情来看,这类早期影戏院作为“余兴”的观念走到了尽头。

      一次大战前后,上海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倾销地,西式影院居主流,这对于本土电影制作造成的冲击,其程度超出一般想象。电影史家十分重视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与亚细亚公司合作拍摄的《难夫难妻》,认为获得成功,并对于此后张、郑分手猜测纷纭,成了一个谜。确实作为故事片,在类型上在当时盛行喜剧短片、侦探系列片的影坛已属领先,在中国电影史上应有其位置。但揆之实际,正如《难夫难妻》的广告强调它是“改良新剧”之一,严格地说差不多是舞台纪录片,首映于新新舞台,作为余兴节目来放映。我们不知道亚细亚是否同维多利亚等影戏院接洽过,如果有的话,结果应当是否定的。从那时英文报纸所登的电影广告来看,1914年间所放映的影片,除了其他类型之外,如《三剑客》、《安东尼与克莱欧佩特拉》、《旁贝城的末日》等长故事片已经出现。尤其像表现拿破仑英雄传奇的How Heroes Are Made, 是一部法国大片。广告这么写道:“该片全长五卷八百尺,煌煌巨制,展现拿破仑赫赫战功,由欧洲最佳技师在阳光灿烂之意大利摄制而成。”(13)周瘦鹃看了之后,激动不已,即把它转译成“影戏小说”,题为《何等英雄》,发表于《游戏杂志》。

      如果说难以打进主流的西式影戏院的话,显然是技术上不过关。(14)周瘦鹃的《影戏话》老实不客气地道及这一点:“五年前,海上有亚细亚影戏公司者,鸠集新剧人员,映演《黑籍冤魂》,及短篇趣剧多种,剧中妇女,仍以旦角乔装为之,装模作样,丑态百出,情节布景,亦无足观,不一年而消灭,持较百代、林发诸大公司之影片,正如小巫之见大巫耳。”(15) 《黑籍冤魂》由张石川导演,出品于1916年,拍摄方法与《难夫难妻》差不多。周氏这样的评论有点势利眼,却反映了他的先进视野,在当时难为可贵。

      在此后的五六年里,直至1921年《阎瑞生》、《红粉骷髅》及《海誓》三部长片的问世,中国电影处于沉默状态,那些先驱者包括郑正秋(1888—1935)、但杜宇(1897—1972)、管海峰等,逐渐认识到电影是一种复杂的体系,只能无师自通,通过观看外国电影来“偷”学门道,而世界电影的突飞猛进,更使人眼花缭乱,其探索之途也显得更为艰难。此时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传统的“影戏”观本身、新剧与电影之间都经历着交锋、互动与融合。

      《影戏话》中还有一些材料可照亮这一时段的某些盲点,本文难以细述。在他对于格里菲斯的接受中,已经蕴含着电影从余兴到艺术的认识。尽管出自一种文人的视角,代表了那些先驱者的认识。作为一个中国观众对于世界影坛的不算太晚的回馈,《影戏话》的可贵之处在于那种世界视野,成为本土电影发展的动力。事实上在20年代初本土电影出现时,周氏热心为之推介,在他主持的《申报》副刊及在《半月》杂志上开辟“影戏场”专栏,在推动早期电影批评方面,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三、商业与政治:格里菲斯与广告战

      1922 年5 月20 日《赖婚》的广告出现在《申报》第一版上,从此开始了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也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好运。电影广告已有了七八年历史,从来和戏剧广告挤在一起。《阎瑞生》首映时,做的广告算得上风光,但绝不能跟这回相比。(16)片商似乎看准了格里菲斯的中国市场,在广告上不惜工本,富于挑战的是出自中国人经营的上海大戏院。广告冠之以:“空前绝后世界第一佳片”,更详加介绍该影片原为文学名著,其歌剧在美国屡演不衰,接着说:

      至一九二十年世界著名制造电影剧大王葛莱福氏特编为影戏,用广流传。其摄演时间费十足月之功夫,用费达美金八十万有奇,片长一万二千尺,分作十一大本,工程之大,实为影戏界之创闻。片成第一次演于纽约第四十四马路大戏院,名流闺淑,争往参观。普通座位每位售至美金十元,而观者均叹观止,且连演十四月之久,无夕不满其座。后英法各大城市各戏院相继映演,每演有万人空巷之慨。世界影片之受人欢迎者,当以此为最。……

      这段广告六百余字,从悲剧情节、拍摄优美一直到“弱女子”(尚未提丽琳?甘熙[丽莲?吉许]之名)超绝之表演,美轮美奂,无以复加。所谓“空前绝后”在英语里相当于sensational,或thrill之类的词语,常出现在外商影戏院的广告里。上海大戏院的业主为粤商曾焕堂,此人非等闲之辈。1917年5月上海大戏院开张时,在英文报纸上登的广告规格和花样也前所未有,后来维多利亚、爱普庐等影院也纷纷仿效。

      外商不甘示弱,到次年卡尔登影戏院落成,号称设备是世界一流。到六月公映了《重见光明》,这是一部老片子,但公认其对于电影艺术贡献甚巨。卡尔登也大打广告战,在中西各报都做了预告。在《申报》虽然没有登头版,但也占整个影戏版三分之一强,破费应当不小。它看上去大气得多,不像《赖婚》的广告文字,排得密密麻麻的读来费劲。右上角有一幅图,是三K党战马高昂,标题是“惊天动地之美国历史影片”。说明文字也有数百字,字体大小不等。特别用粗体标出:“演员:一万八千人;战马:三千匹;布景:五千幕。”

      相对于《赖婚》的爱情片类型,《重见光明》的广告以“历史”作号召,声势浩大,更用好莱坞做大旗,显出外商的强势地位。粗体字还说卡尔登与美国数家电影公司签了合同,凡那些公司“所出之名贵影片,皆由本院独家开映”。还列了一串大牌导演明星的名字:格里菲斯、卓别林(Charles Chaplin, 1889—1977)、陶葛拉斯?范朋(道格拉斯?范朋克,1883—1939)及其妻子曼丽?毕克福(玛丽?璧克馥, 1892—1979),在曼丽的名字之后打了一个括号,特地写上“美国电影界最富最美丽之女伶”。这个名单里当然少不了由于《赖婚》而一夜成名的丽琳?甘熙。

      《赖婚》和《重见光明》都引起轰动,票房十分成功。这场广告战对于本土和好莱坞之间的竞争模式来说颇具寓言性。从当时实际来说,自三部中国长片出世之后,影情高涨。电影广告破天荒上了头版,意味着电影在中国登堂入室,身份一下子尊贵起来。事实上中国电影在此后这两三年里也卯足了劲,乘势进取,一日千里。新的电影公司,新的影片,新的影院,如雨后春笋,形成与好莱坞之间的竞争与消费模式。在半殖民上海政治上处于弱势的条件下,本土电影一方面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利用本土资源,竭力开拓空间,至1924年底《孤儿救祖记》问世,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初盛景观”。(17)

      本土电影迅速进入竞争体制,像好莱坞一样,明星等电影公司都有出租业务,而成功的标志之一是纷纷进入外商影院。1925年初《电影杂志》的一位作者欣喜地说:“年纪老大而无大进步之商务书馆影片部之《松柏缘》,及长城公司之处女作《弃妇》,居然能得各大戏院之赏识,先后开映于卡尔登及维多利亚,外国戏院开映中国影片,以兹为盛。是亦自制之影片之进步有以致之,亟可喜也。”(18)但有的不以此为然,犀利地说:“国人托庇于租界,仰鼻息于外人管理之下,内心已有所愧,若犹引以为荣,求外人一言之助,真不知自处于何等地位也。”(19) 其实两位作者都出自爱国立场,只是观察角度不同。对于本土片来说,进入大戏院不仅体面,还因为票价高,分润也多。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明星公司拍摄的《孤儿救祖记》,正因为连映于各影院,包括爱普庐、恩派亚、卡德等外商影院,获得巨大的资金增值。对于郑正秋等人来说,这是打破好莱坞垄断、收回“利权”的问题。在1925年元旦,乘《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之际,明星公司在《申报》的贺岁广告中堂皇宣言:

      年来美国电影几将光被全球,回顾我国,未免暗淡无华。同人不敏,爰创明星,经之营之,瞬将两载,“编”、“演”、“摄”、“洗”、“印”、“接”、“写”、“剪”,已能全不假手于外人。而《孤儿救祖记》一片,竟承“江苏省教育会”特予表扬,又承各报,奖誉有加,开演以来,评无虚日,虽本公司之荣,亦中国电影界之好现象也。惟同人未敢一得自封,发扬我国艺术,挽回我国利权,此责此志,愿与同业共勉之。

      胡菊彬在《影像国族》(Projecting a Nation)一书中把1920 年代称作中国电影的“商业民族主义”时期,(20)颇能概括当时的特征。的确像明星自称电影制作的“独立”性,对于民族电影来说固然至关重要,但所谓“全不假手于外人”,也不无反讽的意味。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本土电影不免文化杂交的特质。如Andrew Higson在一篇讨论“民族电影”概念的文章中指出,在欧洲各国好莱坞已渗透到大众想象与民族文化中,因此在声称“民族电影“时,应注意到其定义的具体内涵。(21)尤其在20年代初中国电影起步时出现追求“欧化”的倾向,甚至像《电影杂志》的主编李怀麟认为,电复印件来就来自欧美,因此“当然要让为欧美,我国不过是步武后尘,处模仿者的地位罢了。”(22)最明显的莫过于一连几部片子,包括《孤儿救祖记》在内,都“模仿”《赖婚》中台维追爱娜的情节。

      某种意义上中国电影“民族主义”源起于这时期的“商业”广告,诉诸文字的魔力。如上面用引号特意标出的“编”、“演”、“摄”等八个字,极有表现力。每个字代表一个独立的制作部门,意味着本土电影从观念到实践的成熟。当本土电影兴起时,好莱坞文化也翩然而至,迅速成为都市的日常消费。在报纸和杂志上,对于好莱坞所发生的一切都津津乐道,包括介绍如何花样百出地做电影广告。然而中国人青出于蓝,在电影广告中大打爱国牌,不消说中国人开的影院,如1923 年3 月14日的《申报》电影版上,几乎用半版篇幅大字标出:“华商沪江影戏院”,映演《新南京》等国片。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外商影院,如1923 年1 月31日属雷玛斯的新爱伦影戏院,在开映商务印书馆的《孝妇羹》时,广告特意标出:“破天荒”、“中国自制影片”。在上映中国影片时,也以国片作为招徕。

      外商这么做,当然是商业手段。在上海影院中,新海伦档次较低,像这样的广告诉诸本土观众的爱国之情,其中却蕴含着一种基本的电影批评和消费模式,在当时已经形成,那就是一般电影观众一边热衷于西片,一边对国片充满期待,尽管说比不上西片,但总会说在中国电影的“萌芽时代”,能拍到这样已经不错。正如《申报》上有人写道:“观客心理,皆受‘中国自制片’之吸引,颇表欢迎,不愿下苛烈之批评,以阻制片者之兴味,使幼稚之中国影片,复堕于沦落之地也。”(23) 也有人说像商务拍摄的“初期的作品”,“如果没有‘自制品’三个字,恐怕一定是无人光顾”。(24 )

      在这样竞争与消费的吊诡模式中,中国电影的最大焦虑、最成功之处,在于能保持观众对国片的期待,而首要条件是提高电影的地位,使之成为都市文化的中心,使观众不断扩大,也只有这样本土电影才有生机,连那些《难夫难妻》、《红粉骷髅》等影片都可以从库里请出来,在各影院轮流放映,实现资本的回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正需要一个有关电影自身的寓言,于是格里菲斯应运而至,而中国电影瓜熟蒂落,反过来借了格氏的东风。

      四、格里菲斯与电影公共话语

      1922—1924年,电影为印刷资本主义启动了新的活塞,一时间报纸专栏和杂志,包括专业性质的如《影戏杂志》、《电影杂志》等纷纷见世,还有大量的消闲刊物如《游戏杂志》、《礼拜六》等,它们早就在鼓吹电影。这些报纸杂志为不同的读者开辟了不同的公共空间,但在很大程度上互通声气,形成了电影话语,而格里菲斯是共同打造的奇观,犹如一个话语坐标的中枢,其纵横脉络错综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又交织着种族与性别、影像与文学等议题。

      《申报》的电影版面尽管相当有限,但在这两三年里,由于电影突然变成时尚,却出色担任了启蒙的任务,迫不及待地要给中国人补课。除了配合影院做宣传之外,主要是介绍好莱坞的电影文化,连载《美国电影新讯》、《影戏事业之述评》、《影戏发明史》等,甚至对于《影戏与犯法》、《影戏界天才与技能》之类的论文也加以介绍。更大量的是有关好莱坞导演、演员的生平履历,配上他她们的照片,从艺术特色到奇闻轶事,从个人品格到服饰、化装、旅游的癖好。这无疑在构筑好莱坞的神话,使之成为都市梦想的一部分。

      格里菲斯的影片在上海映演的数量之多,其声誉之隆,好莱坞中无人可比。但他的名字并非绝对卖座,如他的后期作品《恐怖的一夜》只上映了3天,也没有评论,简直毫无反响。的确,格氏在中国所引起的迷狂,多半与《赖婚》连在一起。这期间在《申报》的电影栏中,关于格里菲斯的介绍,配有照片的,前后有两次,当然另有他的电影理论等。而有关女主角丽琳?甘熙(Lillian Gish, 1893-1993)的照片前后出现5次,连男主角李嘉?白率尔姆斯(Richard Barthelmess, 1895-1963)也有4次之多。

      格里菲斯的中国传奇,固然是他本人在好莱坞的激烈竞争中胜出,另一方面——从消费角度看——也是过剩,即在格氏身上生产精神上的剩余价值。在中国场景里,他甚至被称作“圣”者,头上平添一轮光环,虽然与他一同胜出的是甘熙和白率尔姆斯。在这三位一体中,他的光芒不免为身旁的甘熙所掩盖。

      称格里菲斯为“圣”者的是程步高(1906 —1966)。他的《葛礼斐斯成功史》连载于1924年的《电影杂志》上,开场白说:

      葛礼斐斯有世界第一电影导演家的尊称,而在导演界中,又为老前辈,堪与之敌者,只有今日的名导演殷葛兰姆氏(Rex Ingram)。而在电影史上,又是一位重要人物。盖因格氏出世,电影渐由幼稚时代而入于成人时代,竟进而为美国的第五种大实业,又进而为世人的普遍嗜好,更进而为高深的艺术,想发明者爱迭生氏,亦所不料。自《赖婚》一片到上海后,格氏之名遂大嘈于沪滨,而其导演的手腕,遂为大多数所崇拜。(25)

      文中提到格氏的竞争对手殷葛兰姆,饶有兴味。在好莱坞导演中,殷氏也是一把好手,专拍历史加恋爱的巨资大片,他的《卢宫秘史》、《儿女英雄》等片先后在上海放映,好评如潮。然而在格氏面前终逊一筹,以至《电影杂志》为他做了一次专评,抱歉地说因为“偏爱”格里菲斯而冷落了他。但中国的影评家也自有理由,有的认为凡能在殷氏影片中找到的,在格氏那里应有尽有,但格氏的风格更为明快紧凑,更使人回肠荡气。这或许跟格氏擅长表现善恶分明的主题有关,在思想性方面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

      《葛礼斐斯成功史》细述了传主的思想和艺术,但超出了电影之外,读上去像一部“成长小说”。文中叙述格氏如何起于微末,追求理想百折不挠,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天才洋溢,也奖掖后进,循循善诱。这跟当时宣扬好莱坞文化的目的一样,不仅要树立电影的崇高地位,更在于传播普世的价值,有益于社会改良和青年的成长。

      正如程步高所说,“其导演的手腕,遂为大多数所崇拜”,这一时期在理论方面,电影是一种高尚而复杂的艺术,已经成为共识。对于什么是电影,几乎人人都有一套见解,即使没有提及格里菲斯,凡谈到先进的摄影技术或表现技巧时,也有他的影子在。的确,在与好莱坞之间强弱悬殊的竞争条件下,中国人表现了一种艺术的热诚。如1925 年《影戏世界》的《发刊词》所表达的,影戏是“世界语言”,并宣称一种含有人类“大同”理想的“世界主义”。格里菲斯的持续影响,从田汉(1898—1968)在1926年的演讲可见一斑。他说:“近来影戏的大进步,就是格里菲斯的发明,用文学的方法或手腕,来制电影。”他更举例讲解了“特写”、“淡入淡出”等五种手法。(26)这个例子或许印证了美国学者汉森(Miriam Hansen)所说的“白话现代主义”,意谓好莱坞的经典叙事通用于全球,给上海无声电影带来了解放的动力。值得赞赏的是她强调在“白话现代主义”接受过程中民族和文化的“感知”或“集体感官机制”的层面,(27)这或许是我们早期电影研究中需要加强的环节。但我觉得如果深入探究具体的“感知”方式,可发现这种“白话现代主义”常常是变形的,甚或是个幻象。

      用“白话”来翻译vernacular一词就是一种问题多多的变形,对“白话”不妨作一种误读的话,我们会有趣地发现,在1920年代的上海对于格里菲斯的接受中,“文言”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传统经典扮演了生动的角色。像田汉那样的“五四”作家,在解释格氏的“两面的描写”即类似“蒙太奇”手法时,把《红楼梦》里一边是黛玉焚稿,另一边是宝玉成婚的描写用来作例子。另一个相似的例子是《申报》上《赖婚》的广告:“看此剧如看中国小说红楼梦,越看越有味。”这出现在影片上映的最后两天,片商似乎找到一种更能吸引观众的修辞,很可能来自观众的反馈。在这里“如看”是一种暗示,并非把《赖婚》比作《红楼梦》。事实上在对格里菲斯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中,首先经过感知层面的一番融化,并通过翻译的表述,而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的刻印处处在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格里菲斯不至于面目全非,却会附带一些别的东西,其实无非是“中国制造”的印记。20年代的影坛几乎是“鸳蝴派”的天下,单看影片译名就可见文言的势力,也透露出该派的文化趣味与意向。如The Love Flower(爱之花)被译成《孝女沉舟》,爱的信物被转换成一曲家庭伦理的颂歌。另如TheGirl Who Stayed at Home,直译为《居家的姑娘》,然而被译为《欧战风流史》。历史加恋爱是一种吸引观众的配方,因为前面已映过《赖婚》和《重见光明》,现在通过片名把格氏类型化,借以包装观众的记忆。这部片子在北京映演时,则译成《闺里月》,更有京派特色,出自唐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隐隐以战乱的背景作衬托,其中未始没有现实的关照。

      《申报》上最早的影评也跟格里菲斯大有关系,卡尔登影戏院在放映《重见光明》时,玩了个花样,即征求观众的影评,结果第一名评论在报上刊出。写影评一般通过回忆,当诉诸文字时,如果出现误读的话,就引起感知系统如何运作的问题。这种普通观众的评论属于一种公共论坛,也成为报纸与影院之间不同空间的纽带。于是会令人联想到现代文学研究中常见到“国族想象”一词,究其根源与安德森的论述“想象共同体”一书有关。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深植于地域、语言与历史记忆之中,而现代报纸和小说的流行,更促进了对于国体的想象建构。(28)我觉得好奇的是,“想象共同体”是否能和电影分开?即如20年代初的上海,电影成为文化现代性的重要标帜,在与好莱坞的竞争中以“挽回利权”为号召,发展本土电影的集体诉求与新的国族想象连结在一起。在影院与报纸的不同的公共空间怎样互通有无?在上海的半殖民的特殊环境里,电影所引起的国族想象又怎样卷入五放杂处的复杂性?格里菲斯的影片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这篇得奖评论说:“最后结局,朋恩与爱理斯,菲力与茂兰,皆成眷属,作者颂之曰:Peace and union, one andinseparable, now and forever.”意谓‘南北本一家,合众共和寿绵绵。’观之吾国南北二局,骚扰终年,和议无成,不知何年何日有‘重见光明’之一日耳。”(29)在这里“重见光明”被巧妙挪用,发生在新大陆的历史被搬到中国的场景,虽然渴望中的“光明”是将来时态。这种由观看电影而产生的“想象共同体”,在感知的层面上展开,极其生动。另外是那句英语句子引自影片结束时的字幕解说,原文开始是Freedom,是“自由”之意,但作者把它写成Peace,由是在翻译中“自由”就没有了。应当说作者的记忆有误,在文字表述时被那种南北统一的强烈愿望所主宰,才造成误读。

      一般认为《重见光明》由于歌颂三K 党,有种族歧视的缺陷,由此格氏备遭批评。然而中国观众爱国心切,对这一点更是误读,并没有理会影片中对黑人的歧视表现,看到南北战争所引起的联想是当时的民国军阀割据以及中国要受外国列强“共管”的威胁,因此看到白人组织三K党振臂一呼,大为振奋。如另一篇影评说:“黑人之凌虐白人,无以复加,但白人蓄意报复,暗养精锐,遂组织三K党,党员达数千人,于是力斥黑兵,风声所至,民气大震,乃恢复国有之自由,观乎吾国,外侮频仍,共管之说,日有所闻,而吾国国民尚如酣梦未醒,故此片可作当头棒喝。”(3 0 )

      卡尔登在《重见光明》之前,就已经放映过格里菲斯的《残花泪》一片,也涉及种族问题。《残花泪》讲一个中国青年与美国少女之间的恋爱故事,其中的英国人却野蛮不堪。少女被其父虐待致死,中国少年遂开枪打死其父。在当时美国电影中,中国人通常被描绘成裹小脚、抽鸦片,龌龊邋遢,丑陋不堪,一向引起中国观众的愤怒。格氏在1919年摄制此片时,已经吸取了教训,塑造了一个正直、富于同情心的中国人。报纸上《残花泪》的广告说片中的“中国人,性极仁慈”,借此作为卖点。《申报》也刊出一篇短评,最后议论道:“尝见外洋舶来之影片,凡描演我国人民处,泰半排在盗薮恶党之列,而此《残花泪》一片,独能演出高尚纯洁之恋爱,诚不胜荣幸之事耳。”(31) 那时的影评还不署名,但这种本土观众的意见,不仅对于格里菲斯在中国的形象大有帮助,而片中扮演中国少年的男演员白率尔姆斯也深得中国观众的欢心。

      《残花泪》预定连映一星期,然而到第4天广告宣布停演,只是说:“昨据该院办事员云,现因特别原因,故不再续演。”所谓“特别原因”,据后来透露,是因为片中描绘的英国人穷凶极恶,上海的工部局禁演。后来运到香港,也为香港当局禁止放映。(32) 这大约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官方检查而删除的例子。其实片中中国少年与美国少女之间“高尚纯洁之恋爱”,照学者Gina Marchetti的研究,(33)在深层心理上正表现了“黄人”与白人之间的性关系方面的禁忌,格里菲斯当然也不敢逾越。但对2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看到的虽是表面也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

      数月之后,《申报》刊出芮恺之一文,使我们知道《残花泪》在第一天开映时,他看到中国少年开枪打死那个恶父时,处于强烈的民族情绪,感到痛快,觉得“大可为吾国扬眉”。又说到在当天夜场放映时,这一幕被剪去,情节因此不连贯,使观众莫名其妙。到第4 天就停止放映了。“据闻系外人干涉,因其中所描写恶父为英人,盖玷辱国体,凡为国民者,皆欲加以攻击,此亦与吾国人有同样之心也。但愿以后映演关于华人之影片,能表同样之厌恶心,不复加以讪笑,则幸甚矣。”(3 4 ) 这段话很有意思,放映中止大约是由于英国观众看了觉得“玷辱国体”,他说爱国心人皆有之,只是希望以己度人,尊重别的民族,不要在电影里丑化华人。

      总之,对于中国电影的兴起,格里菲斯厥功甚伟。在确立电影艺术的现代性方面,他使中国影坛产生了定力,带来了竞争的动力。同样使中国人倾倒的是他的人格魅力,由是被打造为一个文化偶像。他本身像一个炫目的语言指符的影像舞台,随着各种背景——商业的、政治的、文化的变换,衍生出本土的电影话语,其中文字和文学传统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如万花筒般千姿百态,既表现出世界主义的热情,又激发起民族主义的意识。至于格氏对于中国电影的具体影响,学者已经做了不少研究,(35)虽然我觉得不仅是在“爱情片”方面,像《重见光明》等影片深具历史维度,或许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具有某种长远的影响。

      Griffith 的中文译名极不一致。本文行文使用“格里菲斯”,凡引文中出现的译名均依照原貌。本文是作者在2 0 0 6 年6 月份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的“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会议发言论文,会后适当做了一些补充校改。

      注释:

      (1)Jay Leyda(陈立), Dianying Electr ic Shadow (Cambridge and Mas s The MIT

      Press , 1971), 32.

      (2)Paul G. Pickowicz, “Melodramatic Repr es entation and the May Four th Tradition

      of Chines e Cinema”in Ellen Widmer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 Fiction and Fil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and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 s, 1993).

      (3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148 页。

      (4 )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年版,第1398 页。

      (5 )具体放映记录《最大之问题》,1922 年2 月19 — 23 日,上海大戏院;《赖婚》,1922 年5 月22 — 29 日,上海;《赖婚》,1922 年10 月6 — 23 日,上海;《残花泪》,1923 年2 月9 — 21 日,卡尔顿影戏院;《重见光明》,1923 年6 月25 — 31 日,卡尔顿;《欧战风流史》,1923 年8 月15 — 19 日,申江大戏院;《乱世孤雏》,1923 年10 月1 — 7 日,卡尔顿影戏院;《党同伐异》(即《专制毒》),1923 年10 月18 — 2 1日,上海;《党同伐异》,1923 年11 月2 — 8 日,申江;《赖婚》,1923 年11 月9 — 18日,申江;《孝女沉舟》,1923 年12 月26 — 29 日,卡尔登;《赖婚》,1924 年2 月10— 17 日,申江;《赖婚》,1924 年2 月18 — 24 日,沪江影戏院;《乱世孤雏》(1921),1924 年4 月1 — 7 日,上海;《恐怖的一夜》,1924 年4 月28 — 30 日,卡尔登;《重见光明》,1924 年5 月5 — 11 日,上海;《欧战风流史》,1924 年6 月25 — 27 日,沪江;《孝女沉舟》,1924 年7 月31 — 8 月3 日,上海。

      (6 )《申报》1923 年6 月2 日,第17 版。

      (7 )《申报》1919 年6 月20 日,第15 版。

      (8 )《影戏话》(2 ),《申报》1919 年6 月27 日,第14 版。

      (9 )《影戏话》(11 ),《申报》1919 年11 月18 日,第14 版。

      (10 )《影戏话》(14 ),《申报》1920 年2 月12 日,第13 版。

      (1 1 )《申报图画?本埠新闻》(宣统元年十一月廿五日)。

      (12 )钝根《影戏园》,《申报》1912 年4 月29 日。

      (13)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 September 8, 1919), p. 4.

      (14 )参见杜云之《中国电影史》第1 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第11 页。

      (15 )《影戏话》(1 ),《申报》1919 年6 月20 日,第15 版。

      (16)约在1922 年底《申报》上的电影广告逐渐与戏剧、医药广告分离开来,参见李道新等《影像与影响——“〈申报〉与中国电影”研究之一》,《当代电影》2005年第2 期,第6 9 页。(17)这里用陆弘石的说法,参见《中国电影史1905 — 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第15 页。

      (18 )青民《上海影话》,《电影杂志》第1 卷第10 号(1925 年2 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早期电影画刊》(二),第3 8 5 页。

      (19)同(18),第583 页。

      (20)Jubin Hu, Projecting a Nation Chinese National Cinema before 1949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26.

      (21)Andrew Higson,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Cinema” ,Screen 30. 4 (Autumn

      1989), 39.

      (22 )李怀麟《编辑室灯下》,《电影杂志》第1 卷第10 号,第1 页,见《中国早

      期电影画刊》(二),第4 6 7 页

      (23 )中义《中国自制影片谈》,《申报?本埠增刊》1924 年7 月25 日。

      (24 )楼一叶《中国影戏谈》,《最小》,第53 号(1923 年6 月13 日)。

      (25 )《电影杂志》第1 卷第1 — 9 号(1924 年5 月— 1925 年1 月)。

      (26 )李涛《听田汉君演讲后》,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第498 —499 页。

      (27)[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 年第1 期,第44 — 51 页。另参见张英进《阅读早期电影理论:集体感官机制与白话现代主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1 期,第29 — 34 页。

      (28)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f the Origin and Spr 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New York Verso, 1991.

      (29 )杨次咸《观〈重见光明〉感言》,《申报》1923 年7 月5 日,第18 版。

      (30 )志中《观映〈重见光明〉后之忆述》,《申报》1923 年7 月3 日,第17 版。

      (31 )《观卡尔登之〈残花泪〉记》,《申报》1923 年2 月21 日,第21 版。

      (32 )三三《与乃神谈葛礼菲士之七片》谈到《残花泪》:“此片于去冬映于卡尔登,不数日即被工部局禁演,嗣至香港,亦为港政府干涉,未得开演。”《电影杂志》第1 卷第1 号(1924 年5 月),第4 页。见《中国早期电影画刊》(一),第3 2 0 页。

      (33) Gina Marchetti, “Romance and the Yellow Peril” Race, Sex, and Discur 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 (Berkeley Univers ity of California Pres s,1993), p.10.

      (34 )恺之《电影杂谈》(二),《申报》1923 年5 月19 日,第18 版。

      (35 )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年版,第379 — 390 页。书中对于格里菲斯情节剧与中国早期爱情片的悲情叙事作了专章讨论。

      ——原载《当代电影》2006 年第5 期。

    【详细】
    832817004
  • 无限发光
    2015/5/27 3:50:46
    特警力量的“力量”
    今天终于大结局了,初看时感觉像是《我是特种兵》的老调重弹,一些人抱着各自的梦想,参加选拔……特训,“小菜鸟”变成“小老鼠”,特种兵作训服变成特警作训服,出任务。应该是蛮热血的剧,为什么这么儿女情长呢?想写特警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战友情,爱情什么的可以有,完全不反对。但是国家机器的铁一般的纪律应该严格遵守吧?同一个作战小组,两对情侣?特警支队领导都是白痴吗!?出任务打情骂俏,斗嘴耍贫的,付之一笑,
    今天终于大结局了,初看时感觉像是《我是特种兵》的老调重弹,一些人抱着各自的梦想,参加选拔……特训,“小菜鸟”变成“小老鼠”,特种兵作训服变成特警作训服,出任务。应该是蛮热血的剧,为什么这么儿女情长呢?想写特警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战友情,爱情什么的可以有,完全不反对。但是国家机器的铁一般的纪律应该严格遵守吧?同一个作战小组,两对情侣?特警支队领导都是白痴吗!?出任务打情骂俏,斗嘴耍贫的,付之一笑,也就罢了。大结局,陶静任性闯雷区,何苗牺牲……这个怎么算!?任务期间,通讯设备应该开着吧,龙头听不见!?公园里的情侣戏码,穿着防爆服,也能来啊!?还有雷凯的牺牲,腰已经要瘫痪了,离开特警队了,还让出任务!?说好的协助调查,那也是协助重案组吧!?最后落下个单枪匹马斗隋超,堵手雷炸死了……郑直干嘛去了!?!那帮子跟上的警察呢!?雷凯和隋超打了五分钟得多吧…………人呢!?郑直他们维持群众秩序呢!我的老天啊!就一个犯罪嫌疑人,不扑嫌疑人,再后面扯什么蛋啊!?让个半残去单挑,心真是够大了。铁牛儿子绑架就更可笑了?!那也叫保护啊!?以前的警方污点证人,没人管让光头强做掉了,姑且不论,死就死了吧。知道穷凶极恶,铁牛那心还这么宽,真想保护,这么大城市,光头强别说得手,三五个月未必找得到人,这是不是一计啊,钓鱼啊?还有那王晓雅,熊三干什么的您真看不出来啊!?真想这么设计桥段,也得像秦朗那行头吧,这样才能谈得上什么欺骗性,痞子相,带小弟,人称三哥,说是干贸易,活生生混社会费的人马,王晓雅还懵懂不知,还感恩呢!搞笑啊!最后还带毒?雄三的真爱呢!?太儿戏了吧?最可气的沈鸿飞,父亲癌症了,王晓雅问,是和她吃饭看电影,还是守着他爸!?都这样了!沈鸿飞还念念不忘个什么劲啊!?这都是什么心态,谈了十年了,就这熊德行啊?还好意思提“十年”,大好青春年华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这力量都去哪了?国家大义,人之常情皆有之。英朗不足,抒情有余,爱情泛滥了。
    【详细】
    7483814
  • 阿牛哥在办公室
    2021/5/1 8:41:21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的正版影碟(VCD/DVD/HDV/PPTX-LD/LD/BD)全国发行!!!同步发售上市!!!!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是由托尼·班克罗夫特执导的动画片。该片讲述了从小由叔叔鲍勃带大的欧文在马戏团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长大后虽生活美满、却只能靠试吃狗饼干为生。鲍勃的意外去世打破了欧文平静生活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7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960年,亨廷顿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是由托尼·班克罗夫特执导的动画片。该片讲述了从小由叔叔鲍勃带大的欧文在马戏团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长大后虽生活美满、却只能靠试吃狗饼干为生。鲍勃的意外去世打破了欧文平静生活的故事。该片于2018年7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1960年,亨廷顿兄...  (展开)
    【详细】
    13515258
  • 崔汀
    2014/10/19 11:14:32
    《狙击时刻》:狙击除恶,生死一线


    电影《狙击时刻》聚焦狙击手,故事发生在现代,讲述了军方与Z国毒贩之间的生死较量。这部犯罪动作悬疑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狙击手之间的对决,敌我双方都是神枪手,而且狙击步枪的射程较远,不仅要发现对方的隐藏地,并且还要一枪索命,这样的高超必杀技,令人叹服。

    影片由宋洋、杨钧丞主演,影片没有过度的依靠枪战和狙击场面来撑起影片,电影中同样有兄弟生死情谊,还有扑朔迷离的谍战较量,不到


    电影《狙击时刻》聚焦狙击手,故事发生在现代,讲述了军方与Z国毒贩之间的生死较量。这部犯罪动作悬疑电影最大的看点就是狙击手之间的对决,敌我双方都是神枪手,而且狙击步枪的射程较远,不仅要发现对方的隐藏地,并且还要一枪索命,这样的高超必杀技,令人叹服。

    影片由宋洋、杨钧丞主演,影片没有过度的依靠枪战和狙击场面来撑起影片,电影中同样有兄弟生死情谊,还有扑朔迷离的谍战较量,不到最后一刻,很难获知所有人的真实身份以及犯罪分子的真实目的。

    虽然科技飞速发展,各类武器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同时很多兵种也开始演变或消失。但狙击手一直被作为核心力量被保留着,因为他们往往是决定战斗成败的关键所在。狙击手,实际上就是神枪手,他们不仅仅是枪法超一流,而且还要具有非凡的应对能力和超强的体能。冷静是狙击手必备的心理素质,片中宋洋执行任务时的冷静与精准就表现的非常到位。

    在《狙击时刻》中,不少战斗场景都发生在山林当中,由此也可以看到现代化军队的战术技巧。并且目前部队中的先进武器也可窥见端倪,飞机、坦克在片中都有霸气亮相,但影片核心的仍然是狙击手们的较量。

    片中由梦丽( Maria Makarenko)饰演敌方狙击高手,别看她是女性,但是狙击水平也是国际一流的。她的隐藏技术与跟踪技巧,都好像死神一般可怖,如果被她盯上了,那真是凶险万分。片中梦丽与宋洋、杨钧丞都有狙击战斗发生,这也是全片中的高亮时刻。

    影片中处理狙击对战的场景很精彩,导演杨江没有把高潮戏份的狙击对战放置在寂静的环境中,而是一个非常激烈的战斗场景,敌我双方正发生交火,在周围爆炸不断、枪林弹雨的环境中,宋洋和梦丽展开了狙击高手的较量。

    片中的狙击手对决,专业性自然不必说,因为影片幕后有专家亲自指导示范,演员们的表演也可比拟真实的狙击手。双方利用周围的环境,针对目标开始了有效快速的打击。看这部影片时,就很容易想起在打CS游戏的感觉,那种生死一线危机感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影片中不仅仅是让观众看到现代狙击战斗的激烈和精彩,电影本身的故事也很吸引人,片中的明线是军方打击贩毒组织,暗线就是敌我双方的谍战对决。中间还有杨钧丞与片中女助手的感情附线,这些都增加的影片的观赏效果,从而成就了这部精彩犯罪悬疑动作电影。
    【详细】
    7154990
  • 他他
    2019/4/2 0:05:54
    [Film Review] Can You Ever Forgive Me? (2018) 8.0/10

    10083173
  • 呵呵哒
    2021/4/16 15:01:29
    没能忍着看完三集

    难得的武侠剧,本想追剧,奈何看了耐不过三集就弃了,整个死理不通。

    老婆怀孕七八个月几次丢人自己瞎跑??人傻逼过头,死的我觉得没啥冤枉。

    大湿兄咋比小金还快回到破庙??

    两师兄弟打几招,一闪电,孩子哇出来了??

    难得的武侠剧,本想追剧,奈何看了耐不过三集就弃了,整个死理不通。

    老婆怀孕七八个月几次丢人自己瞎跑??人傻逼过头,死的我觉得没啥冤枉。

    大湿兄咋比小金还快回到破庙??

    两师兄弟打几招,一闪电,孩子哇出来了??

    刚看到岳父被人按在在水里泡澡,都不用拉出来看看救人,哇就去追人??

    老外贴个榜单说是自己的顶呱呱武士,就一整个武林追杀??

    大湿兄你居然杀了我老公,那好吧,那我就把孩子交给你抚养,累死你丫的,还好大湿兄聪明,送人了哈哈!!

    大湿兄卷发不错,咋做的??

    【详细】
  • 13482398
  • 苍耳林中太白过
    2009/8/25 17:16:15
    《海滩》——天堂在人间,友谊和爱情在别处

    《The Beach》,李奥纳多主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导演。

     

    (丹尼波尔最近导演了一部众所皆知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知名的男主角以及这样资深的导演,在很多年前合作出一部被传为商业娱乐惊悚片的电影。英国导演,美国男星,泰国故事。

     

    这部电影我从头至尾看了两遍。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了之

    《The Beach》,李奥纳多主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导演。

     

    (丹尼波尔最近导演了一部众所皆知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样知名的男主角以及这样资深的导演,在很多年前合作出一部被传为商业娱乐惊悚片的电影。英国导演,美国男星,泰国故事。

     

    这部电影我从头至尾看了两遍。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了之前没有观看到的细节,做了少量的截图和笔记,查阅了网上对此片的评价。然后默默发誓一定要学会游泳。

     

    李奥纳多在拍完《Titanic》之后陆续接了很多电影,但无一能够超越之前的风光,虽然说1998年的《铁面人》给他带来很高的呼声,但是那是来自于史诗性电影本身的魅力,换了谁做男主角都会是好电影。于是他停下来整顿自己,直到2000年的时候拍摄了《The Beach》,此部电影之后李奥的演戏风格大多很类似了,或者说他所饰演的人物性格都有类似的地方。2005年巨制的《飞行者》,2006年的《无间行者》,2007年的《血钻》,2008年的《叛谍同谋》。

     

    我喜欢李奥纳多是在2005年的时候,那时候看了一些他小时候拍的一些电影。我在书店买了一本20世纪电影人物传记之李奥纳多·威尔赫姆·迪卡普里奥,随书附赠了光盘两碟,有李奥纳多的三部电影:1993年的《不如重新开始》,1995年《赤子本色》,1997年《马文的房间》。李奥完全本色演出,看不到修饰的痕迹,相对于票房高高在上的《Titanic》,这些小电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可以看出,正是之前的演出经验才使得后来的他有了特别优异的表现。如果说《Titanic》是李奥超越性的演出,那么之后的《海滩》可以说是回归本色,返璞归真的演出了。

     

    ps:

    说到这里,我想起现在当红的Shia LaBeouf。希亚·拉博夫。

    大家认识这个人恐怕大多是从《变形金刚》开始的,2007年,在好莱坞备受追捧的年轻男演员当属希亚。其实希亚出道很早,或者大家都看过他的电影,只是当时他没有机会做主角,造型也不够有个性,戏份也不多,所以当大家看完《变形金刚》之后会恍悟到他其实早就让大家眼熟了。如果看过《地狱神探康斯坦丁》的话,一定会有人记得基努里维斯的司机,有一个从基努脸上跳转至饰演司机的希亚的镜头,短短五秒钟,还是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眼睛。如今他出演了变形一二,夺宝奇兵4,被誉为下一个汤姆·汉克斯。李奥没有什么不如他,只是李奥老了。老了就会受到尊敬,年轻的则会受到喜爱。

     

    再说回来。

    《海滩》拍摄于泰国的PP岛和苏梅岛。据说给那里的环境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李奥在2000年的时候很不受泰国人欢迎。这部片子在柏林上映的时候还遭到很多人的非议,但是票房还是很好,李奥的影迷为他这次自灭形象的演出更加疯狂起来。

     

    影片的内涵很深刻,但又过于深刻。电影不深刻的无法打动人,但是过于深刻的话又会脱离现实。所以《海滩》被很多然叫做迷幻海滩。“海滩”是世外桃源,当人们背起背包想要旅行的时候本意就是想远离喧嚣的。离开城市,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别的地方,寻找另一种感动。是物也可以是人。但是离开还是要回来,“海滩”是一群人的天堂,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得无忧无虑,他们抵制外来者,他们内心自私冷漠,这些都不够成组成“社会的条件”,这个住在天堂里的集体必将分离。世界是大家的,想独守自己的城池,想远离人世,除非你离开地球。又或者,这些人已经远离社会,老天给他们一块净土,可惜他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净,他们还是需要电池,肥皂,卸妆油,有体育新闻的报纸,安全套,以及让自己不会饿死的大米。如果他们真的自给自足,真的不接受文明,不渴望文明,那么这个天堂会长久的持续下去,但是他们不仅需要,而且迫切需要。最初来到“海滩”的心态已经转变,他们想要占有,想要在这片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耗尽一身,这是他们亲手搭建的国家,她是他们的女王,这些臣子不能够泄露“海滩的秘密”。看守大麻的农夫是金钱的躯壳,海滩的居民是贪婪与自私的化身。看到他们三个人来到海滩时,那幅画面再美好没有的了。世界上没有乌托邦,有的话也只是在我们心里。

     

    网上网友的评价有些低估了这部电影,这样题材的电影很多导演都尝试过,但是能够阐述的这么透彻的不多。

     

    寻找“海滩”是一个奇遇,男主角没有被鲨鱼吃进肚子里是一个奇迹,天堂解散了是一个正常的结局。

     

    在辞职后的这一天里,我写下这篇电影笔记。要感谢逾北兄,是他强烈推荐的。我之前就想要看这部电影,但是因为电影宣传是的定位是惊悚片,导致我这么久之后才看到这部好电影。还要感谢我的森林,他说他希望我写个故事,我想来想去还是写点评论吧,这样的话也算是为喜欢此部电影的人做点贡献。

     

     

    ————我真的想找一条船,能远远离开这片海岸。
    【详细】
    22712181
  • 恺君
    2014/5/5 13:14:08
    这是最好的结局
    奇皇后的大结局,看得心情郁郁,但是好象这似乎又是最好的结局。
    我一直认为在戏剧中,失去后才顿悟,是最凄美的爱情。比如《飘》中的郝思嘉和白瑞德;比如云海玉弓缘中的厉胜男和金世遗….. 元帝和承娘的爱情也是如此,不断地纠结,不断地猜疑,不断地证明 ….这个过程中,观众看得着急,明明相爱,却那么痛苦,为何?
    爱情的美丽在于不求回报,在承娘、元帝、王裕三人的关系中,只有元帝一人做到了。我想,这
    奇皇后的大结局,看得心情郁郁,但是好象这似乎又是最好的结局。
    我一直认为在戏剧中,失去后才顿悟,是最凄美的爱情。比如《飘》中的郝思嘉和白瑞德;比如云海玉弓缘中的厉胜男和金世遗….. 元帝和承娘的爱情也是如此,不断地纠结,不断地猜疑,不断地证明 ….这个过程中,观众看得着急,明明相爱,却那么痛苦,为何?
    爱情的美丽在于不求回报,在承娘、元帝、王裕三人的关系中,只有元帝一人做到了。我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那么喜爱这个角色的原因。承娘和王裕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希望国家富强,人民不用吃苦,因此从一开始,他们就会在一起筹谋,明的暗的,甚至间接扼杀了元帝复兴帝国的梦想。而元帝,他的奋发图强也好,耍赖讨喜也罢,都只是为了获得承娘的认可而已。他即使有怀疑,有愤怒,有妒忌,但是他的底线划得清清楚楚,承娘才是最重要的,比权力更重要。元帝和王裕对承娘的爱,高下立见。
    承娘对元元的爱又是怎样的呢?往往人们会轻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承娘或许真的是在元元舍命为她铲除反对势力之后,才明白面前的这个男人,是多么珍贵。很多事,是承娘没有信任元元而闹出来的。比如皇后的名份,比如东征…..承娘可能一直把元元看成需要保护的孩子,所以忽略了一个事实,作为妃子,没有皇帝的宠爱,其实什么都不是。所以我说最后两集,元帝成长了,他用生命证明他可以把她保护好,她只需要安心到他的怀抱里,做一个幸福的皇后就可以了。
    可惜,总是要回头看,才知道走了多少弯路。历史上,奇皇后和元帝同年出生,少年相识即倾心,并相伴一生。奇皇后比元帝早走一年。如果遵照史实,我曾猜想的结局可能是这样:承娘为了保护元帝,挡住鹰泊商团的袭击,死在顺帝的怀中,并表白说:我很早很早以前,心里就只有你。顺帝悲痛欲绝,一年后郁郁而终。
    现在让元帝死在承娘怀抱,想想,倒也不错。全剧本就是以承娘为核心,塑造一位坚强勇敢的奇女子形象,离了顺帝,承娘还是会坚持她的理想,抚育爱子,建立新的国家。而元元,他怎么可能承受失去承娘的痛苦呢?
    所以,还是谢谢编剧最后了了元元的心愿吧。
    【详细】
    6658865
  • 狐狸叔叔
    2018/5/14 10:11:38
    《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刻画了怎样的女性形象?

    什么是绝境? 在有了一点希望,奋起一搏的时候又全盘覆灭,回到原点。

    第四集,应该算是本剧至今的最低谷。在最接近自由的地方,被狠狠打了一巴掌。掉回了地狱,死了也就算了,却还因为免死金牌和该死的求生本能活着,眼睁睁看着帮助自己的人得到的下场,痛不欲生。

    很喜欢June,她就像你像我,普通人中的一员。会怒不敢言,也会意气用事。这使得观众很容易进入女主的角色,去想自己会是什么

    什么是绝境? 在有了一点希望,奋起一搏的时候又全盘覆灭,回到原点。

    第四集,应该算是本剧至今的最低谷。在最接近自由的地方,被狠狠打了一巴掌。掉回了地狱,死了也就算了,却还因为免死金牌和该死的求生本能活着,眼睁睁看着帮助自己的人得到的下场,痛不欲生。

    很喜欢June,她就像你像我,普通人中的一员。会怒不敢言,也会意气用事。这使得观众很容易进入女主的角色,去想自己会是什么感受,又会怎么做。设身处地的想,我无法做的更好。我也怕死,怕痛,怕该死的负罪感。可又无法说服自己放弃抗争,接受命运。

    【详细】
    9366269
  • 凉心评
    2020/7/3 12:48:22
    杀不了的他与死不了的她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关注

    《杀不了的他与死不了的她》是基于推特上发布的四格漫画改编,四格漫画最初是用4个漫画分隔来完成一个小故事,画面简洁,阅读轻松,具有当今年轻人所关注的速度和节奏感。

    《杀不了的他与死不了的她》是基于推特上发布的四格漫画改编,四格漫画最初是用4个漫画分隔来完成一个小故事,画面简洁,阅读轻松,具有当今年轻人所关注的速度和节奏感。

    12702274
  • peupeu
    2017/12/23 17:54:10
    人去楼空花已尽 花谢人散未有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André Aciman认为人类美学的第一产物是古典音乐,所以他借用音乐术语Tempo(速度还原), Cadenza(华彩乐段), Capriccio(随想曲) 以及Da Capo(从头开始)来命名小说续作Find Me(请来找我)的四个章节;分别讲述父亲Sami,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者André Aciman认为人类美学的第一产物是古典音乐,所以他借用音乐术语Tempo(速度还原), Cadenza(华彩乐段), Capriccio(随想曲) 以及Da Capo(从头开始)来命名小说续作Find Me(请来找我)的四个章节;分别讲述父亲Sami,Elio, Oliver, 以及Elio和Oliver。已经离婚的父亲Sami乘...  (展开)
    【详细】
    9009299
  • Rachel
    2019/3/16 22:52:55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让我懂得了爱情对彼此而言是无私,对外人而言是自私

    电影的前40分钟,我看到的是对女主种种行为的不解.抽烟,主动搬进男主的家同居,和猫女打架,仿佛这个女孩就是一个叛逆不自爱的缺爱的负面形象.男主的性格是非常平静的,真正被抛弃过的人,反而会更加不动声色,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会小心翼翼.如果我是男主,我也会选择不告诉女主,男主对女主的爱是无私的,我不能给你一辈子的幸福,那么我,祝你幸福,那么我就找到那个能够让你幸福的人代替我,即使我心

    电影的前40分钟,我看到的是对女主种种行为的不解.抽烟,主动搬进男主的家同居,和猫女打架,仿佛这个女孩就是一个叛逆不自爱的缺爱的负面形象.男主的性格是非常平静的,真正被抛弃过的人,反而会更加不动声色,因为他们害怕再次被抛弃,所以会小心翼翼.如果我是男主,我也会选择不告诉女主,男主对女主的爱是无私的,我不能给你一辈子的幸福,那么我,祝你幸福,那么我就找到那个能够让你幸福的人代替我,即使我心痛,我不舍,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我生命消失之前,我都会尽全力让你幸福.

    而女主,一开始我真的认为女主有点喜欢男二,毕竟现代人的爱情,真的是爱来得太快.让我感动的,真正落泪的是女主对男主的爱情.女主应该是打从一开始就决定和男主一起走向死亡的.她早就知道了,所以,为了你,为了能让你能安心得死去,我愿意,我愿意违背良心,去和一个我不爱的人做爱结婚,假装自己爱上了他.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我想女主是不会去牺牲男二的.十几年的感情,自己生命的唯一就要永远消失了,女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都需要拼尽全力,我是真的没有力气去管别人的死活了,爱情本来就是自私的,女主对男主才能无私,每个人对于自己所爱的事物才能无私.你先走吧,反正我随后就来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下辈子.但这辈子我要的那个人,一直都是你.所以,没有你,我的人生也停止了.

    是男主和女主教会了男儿和女二什么是爱情,告诉了女二这世上是有爱情的,是有以爱情为首位而活着的人的,教会了男二,如何长久得爱自己的所爱,爱不是简单的东西,是为对方拼尽全力,乃至耗尽生命的东西.

    这世上哪里都有爱情,但这世上有太多自己为的爱情,祝愿你拥有爱情,哪怕死亡都无法将你们分开.

    10047894
  • 女娲之子郑天
    2022/6/16 19:10:25
    看《人生清理员》有感

    看《人生清理员》有感:

    没工作的时候我就呆在出租房里,除了阅读古籍书,便是看一些影视剧,反正都是消磨时间,平常和周围人也没什么交流,他们聊的我不喜欢,我喜欢聊的他们不会,既然不是同一个星体,如果硬要去融入别人,结果会变成彗星撞地球。

    看《人生清理员》有感:

    没工作的时候我就呆在出租房里,除了阅读古籍书,便是看一些影视剧,反正都是消磨时间,平常和周围人也没什么交流,他们聊的我不喜欢,我喜欢聊的他们不会,既然不是同一个星体,如果硬要去融入别人,结果会变成彗星撞地球。

    下午我看了一部台湾电影《人生清理员》,人生的意思是几个干清理的都有各自的痛苦回忆,在工作中也见证了别人的喜怒哀乐,几个人又巧妙的聚在一块,成为了同事,他们干的清理其实是死人的现场清理。这工作不仅脏,而且晦气,很多人是不愿做的,有时候会被现场的尸臭给恶心到,更恐怖的场面就是被吓到,一般人就是不敢做。像殡仪馆里的那些职业,如给死人化妆,给丧者披麻戴孝,很多人就是不愿干,多少有点迷信,愿意干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底层人,需要钱来养家糊口,富人特别迷信,也特别忌讳这些,觉得会不吉利。地球人口这么多,人又要吃饭,什么工作都会有人做,杀人越货一样有人干,不要说殡仪馆,死人现场清理,就算是冥婚只要钱给的让人满意,一样有人愿意做。主要看个人的心态,如果介意某份工作,其实不想做,可又不得已去做,这样对自己的内心就会很受伤。工作需要磨合,需要时间去适应,一份工作做久了就麻木了,不觉得它会怎样,电影里的几个清理员,就属于不愿做,又不得已要去做的矛盾心理,最后又都爱上了这份职业,把体验人生变成了自己的人生。

    陈彦廷是清理队长,他技术熟练,经验也很丰富,什么场面他是见怪不怪,他所以做这行也是有故事的,因为母亲的死。他有个酗酒的父亲,有个弟弟,父亲经常酗酒打人,弟弟又总是和坏人鬼混,在外面打打杀杀,母亲死在家里很久才被人发现,因此陈彦廷把母亲的死归咎到父亲和弟弟身上,不愿和他们接触。有一次他去一个跳楼的现场打扫,现场的人说死者已经支离破碎,残肢满地都是,有一只手还没有找到。在现场做保安的彭明春,大家都叫他阿春,他在一旁一直观看着陈彦廷工作,猛然有了想加入的想法,在总经理怡君的默许下,陈彦廷只好收下了他。阿春也是有故事的人,年青的时候不务正业,整天和流氓鬼混,学会了吸毒,老婆一走了之,剩下一个女儿由他照顾,阿春也曾因为吸毒被拘捕,关押了一段时间,现在属于假释阶段。现在的阿春已经洗心革面,没有联系那些吸毒的损友,而是认真的工作,想多赚点钱,想给女儿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他又多做了一份工作清理员。在一次清理中又租下了凶宅,因为死过人,房子一直租不出去,那么租金也就会便宜了很多。底层人真的没有忌讳,死过人的房间也无所谓,胆子小的一定不敢住,脑子会因为害怕产生幻觉,如看到什么人一会儿又消失了,阿春既然连死人现场清理都做了,还有什么好恐惧的,就像一个法医,或殡仪馆、墓地的工作者,他们自然也不会害怕这些。

    清理队伍里面还有一个女生叫恩亚,她让阿春觉得不可思议,陈彦廷说她是来体验人生的,恩亚其实是有钱人的家庭,是奶奶把她带大,从小到大就生活在那种唯利是图,满嘴铜臭的人当中,所有的亲戚都是如此,这让她很不满,好像家族里没有感情,只有金钱。奶奶死后几个月才被发现,她的那些姑姑们只在乎值钱的东西能不能清理干净,她看到所有的亲戚都站在门外不想进去,可能是觉得味道臭,她只看到陈彦廷一个人进去清理,用铲子把奶奶的尸体一点一点铲起来。于是恩亚有了做清理的想法,可能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每次干完活后恩亚都是让陈彦廷把自己的出勤工资给捐掉,当然是捐给像疗养院这些单位,既然她生自名门,也就不差这些钱了。恩亚有点嫉世愤俗,像个女愤青,如果她是个作家,可能就是萧红、张爱玲那样的,看到觉得是不孝的儿女她就容易冲动,忍不住会说人几句,有一次就谴责唯利是图的家属。陈彦廷经常告诫他们,做这行,不能干涉别人的家务事,即使遇到脾气不好的家属也不能顶嘴冲撞,现场看到的也不能到外面乱说,不能拿任何遗物,因为这也是服务行业。

    陈彦廷是过来人,他觉得不是所有的家庭问题都错在儿女身上,也确实是这样,一些是儿女的问题,一些则是父母的问题,韩剧里面有很多剧情是上一代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下一代。这种现场做久了,除了眼睛什么都看到以外,心里也有了想法,那就是如何处理自己和活人的关系。阿春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陪着女儿到父母的家里,父亲见儿子已经不和流氓鬼混,不吸毒,他的心里面其实还是很高兴的。陈彦廷也参加了父亲的丧事,虽然和弟弟争吵,互相推卸责任,抱打一团,可他们总算是亲兄弟,最终还是冰释前嫌,弟弟也加入了清理的工作。他们这工作可以看到惨不忍睹的死人现场,也可以看到众生百态,人死了,亲人却没有在现场,这对死去的人来说都是很残忍的事,活着的时候得不到尊重,死了也是不得好死,人生就是这样凄惨,触目惊心,身不由己。人已经死了,谁对谁错其实也不重要了,无论是继续憎恨还是觉得愧疚想弥补,都已经无济于事,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的人或许一帆风顺,有的人却是坎坷不已,诸行无常,有很多无妄之灾。活着的人应该互相珍惜,不要水火不容,特别是家人,免得死不瞑目,后悔不已。(2022年6月)

    【详细】
  • 144592218
  • 苏安安
    2023/1/18 20:43:37
    《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
    不过,拍电影要是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还能相信什么? 是啊,有时候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还是要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呐。 要求观众集中两个小时以上的注意力作为现代的娱乐方式太糟糕了。电影制作者需要大胆取舍,尽量简洁易懂地表达想要传递的信息。满身脂肪的电影一...  (展开)
    不过,拍电影要是不相信自己的直觉,还能相信什么? 是啊,有时候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还是要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呐。 要求观众集中两个小时以上的注意力作为现代的娱乐方式太糟糕了。电影制作者需要大胆取舍,尽量简洁易懂地表达想要传递的信息。满身脂肪的电影一...  (展开)
    【详细】
    14896215
  • Sophie
    2011/7/26 16:40:46
    最美的共舞
    4个小时的《与狼共舞》。

     刚开始,我看到小骏马被偷走,然后挣脱,我满心欢喜,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到小骏马被射击躺倒在地,我眼泪就哗啦哗啦的流。

     我缓过来的时候,小狼被射击了。我又哭了。

      我又缓过来的时候,“风中散发”啊你,又把我推向伤心的极点。我的眼泪是止也止不住了。一路哭到结尾,我回头去截图,又看到你在山顶上给“与狼共舞”送别,
    4个小时的《与狼共舞》。

     刚开始,我看到小骏马被偷走,然后挣脱,我满心欢喜,松了一口气。然后看到小骏马被射击躺倒在地,我眼泪就哗啦哗啦的流。

     我缓过来的时候,小狼被射击了。我又哭了。

      我又缓过来的时候,“风中散发”啊你,又把我推向伤心的极点。我的眼泪是止也止不住了。一路哭到结尾,我回头去截图,又看到你在山顶上给“与狼共舞”送别,你喊:“ 与狼共舞,我是风中散发。你当我是你朋友吗? 知道吗?你永远是我朋友。”,你一直喊一直喊。喊得我伤心极了。

      “风中散发”,一开始我还真不喜欢你。你粗鲁,不动大脑。当初骑着马挥舞着长枪大喊大叫“我是风中散发,你看我怕你吗”,上来就想把“与狼共舞”给杀了。可是你也有可爱的地方,你会说:“好买卖。”你把“与狼共舞”救回来的时候,我觉得你太帅了!阿哈哈,后来“与狼共舞”为了苏族的安全要走了,你在山上喊得那些话,让我记住了你。

     “踢鸟”啊“踢鸟”,你的神情里透露着一种处世不惊,智者的气魄。一上来我就喜欢你。喜欢你头上的三根羽毛。哈哈。你的感情是内敛的,内敛的有点可爱。这个时候我觉得你像个孩子。眼神里有种纯洁的目光。如果我是苏族的女子,我想要嫁给你。

     小骏马,你很俊。我未喜欢过马,因为它们离我的生活太远了。但我喜欢你。你是我见过马中最帅的。你的肤色可爱至极。我喜欢你被别人偷走后,不顾一切挣脱回来。早上看见主人,还用蹄子在地上蹭来蹭去。你一定在耍性子,想这个主人怎么让我落入敌手。哼~ 哈哈。你被射中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虽你离我这么远,但像是我的马一样。我看惯了你一直在我面前跑来跑去,你有一天倒下了。我会不习惯,我会伤心。

     小狼,你还是那么警惕,你不肯靠近。但是你也是可爱的。你时不时地出现,给人惊喜。你的小眼神,警惕中带着善意。你把“与狼共舞”弄倒在地的时候,我笑了。你们太可爱了。亲爱的“两只袜子”,你不应该站在那里不动,我懂你的想法,你让大家都着急了。

     与狼共舞,唉。。。怎么说呢。从一开始你把靴筒套回受伤的脚,你把生命交付于上帝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很有看头。果然,你让我认识到一种气魄。你一个人留在那里,你把女子带回部落,你孤身单骑。你让我明白,任何一种情况的下的生命,都是美丽的。如果你的心是美的。

     与狼共舞,小骏马,小狼,踢鸟,风中散发。你们是我心中最美的一群人和动物。你们会留在我心中。
    【详细】
    50391063
  • 候鸟伊人
    2012/5/5 22:03:06
    不一样的穿越
         这部韩剧是由tvn电视台制作,如果大家对这个电视台不是很熟悉的话,我就来简单解释一下吧。tvn是韩国其中一个有线的电视台,一般收看有线电视台的节目是需要另外收费的。所以观众群也相对小了很多。其实从2012年年初开始,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台突然冒出来,jtbc就是今年新成立的一个有线电视台,由于知名度渐渐提高,电视台会邀请知名度较高的演员出演
         这部韩剧是由tvn电视台制作,如果大家对这个电视台不是很熟悉的话,我就来简单解释一下吧。tvn是韩国其中一个有线的电视台,一般收看有线电视台的节目是需要另外收费的。所以观众群也相对小了很多。其实从2012年年初开始,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台突然冒出来,jtbc就是今年新成立的一个有线电视台,由于知名度渐渐提高,电视台会邀请知名度较高的演员出演他们的电视剧。所以年初的时候就有突然冒出了很多有线台电视剧。不知道是不是三大台的电视剧看多了,在某个程度来说,突然发觉有线电视台的制作出来的电视剧似乎多了一丝新鲜感。
     
           这次推荐的这部电视剧主演是池贤宇和刘仁娜。池贤宇是歌手出身,其实也演了很多电视剧,可是却一直没有大红。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声音非常棒,唱歌一流。而女主角刘仁娜,则是经历了重重波折才出道,这次终于第一次挑大梁成为主演啦。而剧情就是穿越的故事,对,就是穿越。去年我们国家流行穿越,现在就轮到韩国。大家可能会将此剧和《屋塔房王世子》进行比较。但是其实我个人觉得可比性较低。戏中的男主角金鹏道是为了帮助仁显皇后复位的臣子,因缘际会通过一道护身符穿越到现代,重点来了,就是他不仅能穿到现代,他还能回到古代。而此剧暂时是古今两条线并存,这也增加了此剧的新鲜感。女主角则是现代的一名不知名的女演员,个性迷糊,呆呆的,非常可爱,她遇到男主角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情。不得不说,刘仁娜将女主角崔希真迷糊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能这个角色多多少少与她本人的性格有点相似。而金鹏道这位男主角,虽说是一名书生,曾经高举状元,看似书生,但是却身手不凡。同时来到现代后的他,表现出来的那种睿智,淡定,更叫人着迷。同时温文儒雅,待人礼貌,这种韩剧的男主角形象真的好久没有在荧幕上看到了,因此这角色就华丽丽地秒到我了。加上池贤宇特有的微笑,更好地表现出这个角色的魅力。所以不得不佩服导演和编剧在选角上面下的功夫。看到此剧的相关新闻,知道这个剧本是由池贤宇自己亲自挑选,不得不庆幸,他选对了角色。

             此剧的男主角的大量古装戏,都亲自上阵,即使受伤也还是继续坚持,不禁佩服演员的专业精神。与此同时,虽说是由有线电视台制作团队制作,可是一点都不比三大电视台差。有的时候,我认为他们还更胜一筹。剧情,演员,剪辑,镜头感,配乐等等,对推动剧情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观看的时候,我也看得出制作团队知道如何抓住观众的心。所有这也是我被此剧吸引的一个原因吧。此外,这部剧的ost出了两part,可以说首首是精品,与剧情非常贴合,看得出制作团队的用心良苦。

            现在此剧暂时出了六集,我觉得它已经是这一季韩剧里面值得追的一部了。

    PS:实在不会取标题!这标题弱到我自己都无语了!
    【详细】
    54161320
  • 当当
    2017/6/26 10:27:44
    圣母婊怎么害全家的故事

    这是一个圣母婊怎么害全家的故事,看开头几级,中间两级,最后一级级就行了,后后复复的好心放过,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人害,就是不长记性,全家害惨了自己做的才是对的,开始我以为是我心态有问题,看到这么多人都这么说,我算是放下心了,三观不正, 看着老婆在看,我真心的受不了 , 国产能不能拍个正常人的电视剧呢 。

    这是一个圣母婊怎么害全家的故事,看开头几级,中间两级,最后一级级就行了,后后复复的好心放过,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人害,就是不长记性,全家害惨了自己做的才是对的,开始我以为是我心态有问题,看到这么多人都这么说,我算是放下心了,三观不正, 看着老婆在看,我真心的受不了 , 国产能不能拍个正常人的电视剧呢 。

    【详细】
    8626186
  • SKY
    2007/7/23 20:56:05
    喜剧的悲哀
        星星的片子,大伙都爱看,评的人却很少。我想无非这样一个理由:认为它太浅,太俗,评了以后,岂不是告诉别人自己很低级趣味?
        有一些内容的确很贱,但是,那种开心是实实在在的。他作贱自己,作贱社会,幽默自己,幽默社会。有人说他大俗大雅,我非专业人士,不敢妄评,但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我的15岁的小表弟,与我
        星星的片子,大伙都爱看,评的人却很少。我想无非这样一个理由:认为它太浅,太俗,评了以后,岂不是告诉别人自己很低级趣味?
        有一些内容的确很贱,但是,那种开心是实实在在的。他作贱自己,作贱社会,幽默自己,幽默社会。有人说他大俗大雅,我非专业人士,不敢妄评,但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我的15岁的小表弟,与我代沟重重,我们那一代所喜欢的东西,在他们这一代基本上是不闻不问,但他在看星星的电影时,会哈哈大笑。这一方面反映出星星有他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我也感到悲哀,为这一代十几岁的小孩子悲哀。星星的片子是幽默,但饱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阿Q精神,很多的时候,是一种黑色幽默。这么小年纪就能看懂,一方面反映出他们的早熟,另一方面反映出这个年代给他们的快乐,真的太少......
        我也是借题发挥,随便说几句,星星的片子,高中时就基本上全看过,很多的情节都不记得了,也有些混淆,但对于这一部,有个场面我记得非常清楚:
       零零发事业失意,拿老婆撒气,完了以后,她老婆含着委屈的泪水,笑着对他说:“要不,我煮碗面给吃?”感动了零零发,也感动了我。
       总的来说,感谢星星,曾带给我那么真实的快乐。
    【详细】
    1183603
  • Yep
    2014/11/26 13:54:45
    剧本太差,题材可以多拍
    不想黑,类似电视剧的出现其实是可以向群众解释一些东西缓解社会医患矛盾,剧本实在不考究带一个律师冲到医院就说老子要封存你们的病历,你他丫的还真以为自己是执法机关阿,还有曾小贤,感觉他在发神经打医生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想笑,一直都是半咧着嘴,他演喜剧太久了,定型了,没办法演绎其他性格的角色,学学美剧豪斯之类的吧,人就算动画片怪医黑杰克都比你这严谨阿
    不想黑,类似电视剧的出现其实是可以向群众解释一些东西缓解社会医患矛盾,剧本实在不考究带一个律师冲到医院就说老子要封存你们的病历,你他丫的还真以为自己是执法机关阿,还有曾小贤,感觉他在发神经打医生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想笑,一直都是半咧着嘴,他演喜剧太久了,定型了,没办法演绎其他性格的角色,学学美剧豪斯之类的吧,人就算动画片怪医黑杰克都比你这严谨阿
    【详细】
    7210172
  • A 王芯蕊℡??杂货
    2019/9/17 22:23:29
    爱情冻住了,太感人

    评分好低,但是我却哭得死去活来。跟妈妈的对话那段,妈妈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养活你,但是妈妈很庆幸生下了你,看到你谈恋爱,失恋难过。我幸好生下了你,一定要记住妈妈跟你的这次对话,因为妈妈爱你。真是泪奔了。。。。还有跟她那个卵子对话,现在很多女孩子打胎,流产。都是一个生命,他们还没有出生感受一下风的感觉,牵手的感觉就被流产掉了。那段卵子对话也是让我泪奔。。还有林依晨跟卵子对话的那一些也很感人。。。。

    评分好低,但是我却哭得死去活来。跟妈妈的对话那段,妈妈不知道一个人怎么养活你,但是妈妈很庆幸生下了你,看到你谈恋爱,失恋难过。我幸好生下了你,一定要记住妈妈跟你的这次对话,因为妈妈爱你。真是泪奔了。。。。还有跟她那个卵子对话,现在很多女孩子打胎,流产。都是一个生命,他们还没有出生感受一下风的感觉,牵手的感觉就被流产掉了。那段卵子对话也是让我泪奔。。还有林依晨跟卵子对话的那一些也很感人。。。。

    【详细】
    10510204
  • 知之
    2020/5/2 15:20:41
    爱可以完整一个人的人格

    看了一遍the half of it,首先记几个场景:1. 32分Paul问Ellie家庭情况,Ellie不想说,并拒绝吃他做的香肠。2. 57分/1小时20分的两个场景很打动我。Ellie表演时钢琴坏了十分尴尬之际,Paul送来吉他并鼓励她唱自己写的歌;朋友间顿悟自己和对方喜欢的是谁,超级明显的好意/抗拒。

    看了一遍the half of it,首先记几个场景:1. 32分Paul问Ellie家庭情况,Ellie不想说,并拒绝吃他做的香肠。2. 57分/1小时20分的两个场景很打动我。Ellie表演时钢琴坏了十分尴尬之际,Paul送来吉他并鼓励她唱自己写的歌;朋友间顿悟自己和对方喜欢的是谁,超级明显的好意/抗拒。


    【详细】
    12559211
  • 什么时候结束?
    2023/2/23 16:27:49
    死者永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标题很容易联想到《寻梦环游记》中“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在我看来,仍然是一首写给生与死的诗行。 影片背景设于西班牙,主角是一位入殓房的老人。他熟悉生命,就像熟悉自己手掌上的每条纹路; 用天数来计算生命,以及那些逝去的故事。却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他爱这个世界远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标题很容易联想到《寻梦环游记》中“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在我看来,仍然是一首写给生与死的诗行。 影片背景设于西班牙,主角是一位入殓房的老人。他熟悉生命,就像熟悉自己手掌上的每条纹路; 用天数来计算生命,以及那些逝去的故事。却不记得自己的名字,他爱这个世界远胜...  (展开)
    【详细】
    15003253
  • 马泽尔法克尔
    2022/11/9 21:38:47
    有一句Aquaman Sucks不知当讲不当讲

    重要剧透:这部电影里并没有真的出现Aquaman, 即便有类似的角色,也没有真的suck任何物体。

    电影一上来就是抢救失败,接着是黑人抬棺。强大如黑豹,也需要专业团队送他最后一程。

    开头的漫威工作室logo不再是各种超级英雄的混剪,而是全部采用特查拉的镜头,以此表达对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

    重要剧透:这部电影里并没有真的出现Aquaman, 即便有类似的角色,也没有真的suck任何物体。

    电影一上来就是抢救失败,接着是黑人抬棺。强大如黑豹,也需要专业团队送他最后一程。

    开头的漫威工作室logo不再是各种超级英雄的混剪,而是全部采用特查拉的镜头,以此表达对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的缅怀。

    正片几乎没有特查拉的镜头,冲着瞻仰他风采而来的观众,请慎重购票。同样背靠迪士尼的漫威影业,甚至没有像失去了凯利费雪的《星战》那样用CG技术增加经典角色的登场时间。

    整个故事的前提就是瓦坎达失去了他们的领袖和保护者,进入了史上最软弱可欺的状态。但是即便如此,传统大国想要打振金的主意,也要先问问她们手上的长矛。

    太后乘坐飞船返回瓦坎达这一段最能体现黑豹系列的非洲未来主义审美。我个人最喜欢的细节是那两个小黑哥用拍打鼓面的手法拍打两个做成水池样子的控制台来操作飞船降落,新奇且有地域特色。

    直接抢瓦坎达碰了钉子,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只好另辟蹊径。作为培养出了钢铁侠的高等学府,MIT的一位在读学生Riri Williams发明了振金雷达。靠着这项新技术,美国的一只行动小队成功在海底发现了振金。就在他们准备开采时,却遭到了一伙来自海底的小蓝人袭击。

    小蓝人不仅力大无穷、作战勇猛,还能用歌声引诱人跳海。美国的振金开采船几乎被小蓝人全灭,最后只有一位女探员乘坐直升机逃离,没想到飞到半空中,却被一个脚踝长翅膀的半裸男揪住了直升机的尾巴,从空中甩了下来。

    美国怀疑这次袭击事件幕后主使者是瓦坎达王室,其实太后和公主母女俩还在缅怀特查拉。脚踝长翅膀的半裸男突然从水里冒了出来,提出了合作的请求。这个脚踝长翅膀的半裸男名字叫纳摩,是海底文明塔罗肯的统治者。他告诉太后母女,瓦坎达并不是唯一一个掌握振金的国家。太后说,真的吗?我不信。公主说,妈你别不信,你看他身上穿的不就是吗?太后说,哦,我只顾着看他没穿的部分了。

    纳摩把他抢来的振金探测雷达丢给太后母女,希望他们找到发明者,还威胁他们不准泄露自己的存在。瓦坎达方面决定抢在纳摩之前找到这位发明者并将她保护起来。女武官Okoye被派出去执行这项任务,她则建议戴上公主一起出去活动一下,省得公主总是一个人闷在家里研究一些丑不拉几的战衣。公主说,不是战衣的问题,是你审美有问题。

    太后勉强同意了公主跟随Okoye同行。两人通过曾经在瓦坎达疗伤的CIA探员埃弗里特罗斯的帮助,很快就在MIT校园里找到了目标人物Riri Williams,Okoye还不忘感叹一句,这些美国人还在用iPhone这种落后的科技产品。公主决定假冒大学生去跟Williams套套近乎,对方一眼就认出了她,以为公主是要来招募自己做亲卫队的。两人罗里吧嗦了半天也没聊到正题,Okoye不耐烦地走了出来,吓得Williams疯狂向她丢电暖气。Okoye说,那行吧,我们不管你了,等那些小蓝人来抓你的时候,你就靠丢电暖气丢死他们。

    Williams乖乖地带公主和Okoye来到自己搞发明的车库。很快就有FBI探员尾随而至,他们下车第一件事就是把瓦坎达二人组的车胎给扎了,手段娴熟而猥琐。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车库三姐妹分头行动,Okoye坐上了公主临时搭载上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汽车,公主自己则骑上了摩托,至于Williams,她的秘密武器是仿照她MIT学长托尼斯塔克的代表作制造出来的战衣,她就是新一代的类钢铁侠超级英雄——钢铁之心。学开钢铁侠,上MIT,这就好像学开挖掘机就要上蓝翔一样。难怪蜘蛛侠也想考MIT。

    《黑豹》上一部拍得最好看的就是追车戏,这次升级成了海陆空三军追车,花样更丰富了,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刺激。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长矛从车屁股伸出去,然后倒车切掉敌方警车的半边。

    车库三姐妹轻松解决了美国当局派出的追兵,却很快遭遇了更棘手的敌人。小蓝人用一根鱼线轻松拦截了钢铁之心,顺便报废了瓦坎达二人组的交通工具。

    公主毫无作战能力,Okoye面对着以寡敌众的不利局面。不过对方倒也算讲究,大部分人都去清理美国当局派出的杂兵了,只有带队的海煞(Attuma)跟Okoye单挑。经过一番奋战,Okoye还是略逊一筹,被击落水中。

    就在海煞要处决钢铁之心时,公主主动提出要见纳摩,并请求对方留钢铁之心一命。两人一同成为了俘虏。

    在《黑寡妇》和《猎鹰与冬兵》结局时都出来怒刷存在感的女领导Val de Fontaine找到埃弗里特罗斯,带着他一起去调查刚刚发生的追车大战。包括Val在内,美国当局的大部分人都相信这是瓦坎达策划的针对美国公民的绑架事件。只有真正与瓦坎达人相处过的罗斯对此怀有不同意见。他在现场找到了公主丢掉的手链,悄悄收了起来。

    大难不死的Okoye回到瓦坎达向太后汇报事情进展,并请求以死谢罪。太后没有要她的命,但是解除了她的职务,贬为庶人。

    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完全走出来的太后现在又面临女儿生死不明的状况,她求助于女儿发明的人工智能,追踪到了罗斯捡到的手链。女领导听到手链发出的嗡鸣,还以为是罗斯的新手机铃声。罗斯假装接电话,蒙混过关。

    太后在罗斯的帮助下,得到了小蓝人说尤卡坦半岛土语这一重要情报。她决定找人帮她去救女儿。

    太后来到一间位于海地的儿童福利院。这里的院长正是特查拉的爱人Nakia,她在灭霸入侵地球的无限战争后便离开了瓦坎达,此后再没回去过,就连特查拉的葬礼也没有出席。太后这次要借用Nakia身为间谍的潜入技能,让她救回公主。

    Nakia来到尤卡坦半岛,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到关于脚踝上有翅膀的半裸男的传说。同一时间,作为俘虏的公主和钢铁之心醒来。纳摩对公主礼遇甚周,还向她讲解了这个海底国度的来历。十六世纪,欧洲人将天花病毒带来美洲,大量原住民病死。纳摩母亲所在村落的一位萨满找到了一种会发蓝光的海草,制成药汤以后给全村人服下。醒来之后,所有人的皮肤都变成了蓝色,且在陆地上呼吸极其困难,纷纷跳入海中,这才恢复正常。从此以后,他们这一族人都在海中生活。而纳摩由于是在娘胎里就就受到了蓝光海草的影响,所以天赋异禀,长着尖耳朵和脚踝上的翅膀,不用戴呼吸装置也能在水面以上自由呼吸,而且皮肤颜色不会因为进水或出水而改变。

    纳摩衰老得极为缓慢,但他的母亲却像常人一样,只过了几十年就走到了生命尽头。为了满足母亲的遗愿,将她葬回故土,纳摩率众来到陆地上,却目睹了殖民者残酷虐待原住民的景象,于是愤而屠杀了当地的殖民者,烧毁了他们的庄园。殖民者中的一个牧师惊恐地看着纳摩,称他为没有爱的孩子(child without love/amor)。纳摩笑纳了这个称号,这也是纳摩这个名字的由来。

    讲完了自己家的历史,纳摩还带着公主参观了他的海底宫殿。看到塔罗肯居民们安宁祥和的样子,公主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

    纳摩又将自己母亲留下的用蓝光海草制成的手链送给公主作为纪念品,见证两国的友好邦交。当然,礼物不是白送的,海底观光也不是白招待的,纳摩希望瓦坎达与他联手,作为地球上唯二拥有振金的超级大国,他们应该一起去征服其他国家。

    纳摩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向觊觎他们的资源,不断侵门踏户,与其等他们踩过线,不如己方先下手为强。对此公主表示不敢苟同,毕竟瓦坎达人民爱好和平,一向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最终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了显著进展——公主继续作为人质被扣在纳摩手中。

    Nakia找到了公主的位置,一面通知太后,一面亲自潜入执行营救。太后根据Nakia传回来的情报,来到海边约见纳摩。双方充分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了显著进展——公主继续作为人质被扣在纳摩手中,太后要是敢泄露塔罗肯的位置,纳摩回去就把公主噶了。

    利用太后与纳摩会谈的工夫,Nakia找到了公主,并杀死了负责看管公主的塔罗肯人。纳摩回来之后发现中计,决定对瓦坎达展开报复。

    塔罗肯大举入侵瓦坎达,水炸弹一个接一个的丢出来,同时还用歌声吸引瓦坎达防卫军跳海自尽。瓦坎达一方尽管有各种高科技武器,却还是不敌神勇的纳摩。如果有不太了解MCU的观众从中间开始看这部电影,一定会觉得以一敌百、杀进杀出的纳摩才是主角,瓦坎达表现得跟抗日神剧里遭到手撕的鬼子差不多脓包。

    纳摩此行的主要目标除了报复瓦坎达,还有就是杀死钢铁之心,避免陆地上的人类再借助她的发明探索到拥有振金的塔罗肯。

    眼见太后将钢铁之心护在身后,纳摩索性放了大招,用水炸弹将整个王族议事厅炸毁。钢铁之心瞬间被水淹没、不知所措。太后拼尽全力将她救了上来,自己却力竭而亡。

    看着母后的尸体,公主想起自己在接听她打来的最后一通电话时,还任性地挂断了,顿时泪如泉涌。

    纳摩给了瓦坎达一周时间考虑是否归顺自己,一周之后,卷土重来的他将会发动更猛烈的袭击。

    公主化悲愤为力量,与钢铁之心共同琢磨出了纳摩的弱点。与此同时,她想到纳摩给她的手链包含的物质同样受到振金陨石的辐射,也许具有与已经灭绝的心形药草相似的属性。

    通过分析特查拉的基因以及手链的结构,公主复刻除了心形药草的生物分子式,并且3D打印出了心形药草。在Nakia和钢铁之心的见证下,她服下了药汤,进入幻境。

    我当时猜测,如果这部电影里会出现特查拉的话,那么这里是他登场的最好时机。结果公主看到的并不是她的哥哥,也不是刚刚去世的母亲,而是她的堂兄克尔芒格。骚气蓬勃的金钱豹表示,是你召唤我,我才会出现的。特查拉是个品行高尚的人,你觉得你跟他是一样的人马?如果只是想复仇的话,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导师了。

    公主从噩梦中惊醒,Nakia急忙追问她在幻境中看到了谁。公主回避了这个问题,并认为自己服用药草失败了。急怒攻心的她随便挥出一拳,将一旁放置战衣的架子轰飞。见识到药草威力的钢铁之心小声问了一句,那玩意儿还有剩的吗?能不能让我也嘬两口?

    一切准备就绪,新任黑豹集结瓦坎达全部兵力,向塔罗肯发动全面进攻。他们先用振金探测雷达吸引敌方注意力,等到敌人围拢过来,再以声波攻击逼他们浮出水面,然后隐形战舰显出真身,释放强大的压迫感。

    钢铁之心借助公主在瓦坎达的实验室改良了自己的战衣,如今能够在与纳摩的空战中打得有来有回。在她的配合之下,黑豹驾驶着飞机捕捉到了纳摩。机舱内的环境克制纳摩的身体,使得他快速脱水,皮肤不再刀枪不入。

    黑豹赶在纳摩彻底破坏飞机之前飞到了远离海面的位置。坠机之后,二人继续搏杀,打得难分难解。

    瓦坎达战舰上,塔罗肯人不断从海里涌过来,同时在水面下炸船,使得战舰失去平衡,有向一侧倾覆的危险。又是小蓝人儿,又是侧翻的大船,原来本片想要致敬的对象是詹姆斯卡梅隆。本片开场不久就让女主角去美国大学体验生活,可能也是为了印证卡导最近的“美漫改编电影主角行动总是像大学生一样”这一观点。

    局势对瓦坎达一方越来越不利,但是他们仍不肯轻易放弃。拥有战衣的不只钢铁之心,还有被继任黑豹的公主请回来的Okoye。她穿上了那件每次她看到都要说丑且认为越来越丑的蓝色战衣,再次对上了曾将她打入水中的海煞。这次她终于一雪前耻,反过来将海煞击败。

    岸上的黑豹和纳摩继续激战。虽然被抓得伤痕累累,但纳摩还是瞅准时机,一矛刺穿了黑豹的身体。

    黑豹的意识逐渐模糊,望着仇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她凝聚自身最后的力量,拔下长矛,拦在了纳摩身前,阻止他潜入海中恢复伤势。这时双方都没有力气发起攻击了,但是黑豹还有最后的杀手锏,她双手在胸前交叉,用口令“Wakanda Forever”控制已坠毁但未完全解体的飞机自爆,爆炸的火焰将纳摩吞噬,虽然没有彻底夺走他的性命,但也将他重创至无法再站起来。黑豹持矛指向纳摩的咽喉,只要她用力刺下去,就能为母亲报仇了。

    但她又想起了瓦坎达和塔罗肯两国平民的笑脸,不愿意因为一己私仇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于是她只是逼纳摩投降,并没有取他的性命。

    两位君王携手出现在瓦坎达战舰上空,向两国军队宣布停战。受特查拉之托担任公主顾问和保镖的猩猩哥姆巴库对于公主最后的决定倍感欣慰。

    公主修复了钢铁之心父亲留下的老爷车,作为送别礼物,并约定之后去美国看望她。

    纳摩的臣属对于他向敌人投降一事感到十分不满。而纳摩却表示,自己这是战术性投降,瓦坎达答应做他们的保护国,隐藏塔罗肯存在的消息,那么今后瓦坎达会继续作为众矢之的承受各大国的压力,等到有一天他们承受不住了,自然会转向塔罗肯寻求合作。

    埃弗里特罗斯被Val揭穿暗中与瓦坎达联络,他终于不装了,表示自己信任瓦坎达人,还质问Val,如果美国拥有全部的振金,那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爱国主义者Val难掩兴奋,还有这等好事?罗斯被以叛国罪逮捕,押送的路上囚车遭到一个穿着丑陋蓝色战衣的神秘人袭击,来救罗斯的正是他的老朋友Okoye.

    故事的最后,黑豹公主做了背包客,来到海地看望Nakia, 并在海边烧掉了她参加葬礼穿的孝服,这是母亲告诉她的悼念亲人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坐在海边,公主忍不住回忆起哥哥的音容笑貌,眼泪不自觉地留了下来。

    特效演职员表和黑底白字演职员表之间有一个彩蛋,接着刚才的镜头,公主仍在缅怀哥哥,Nakia牵着一个小男孩从远处走来,她让男孩喊公主为姑姑。这个孩子是特查拉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名字和笑容。是特查拉安排他们母子俩住在这里的,不出席葬礼也是特查拉的意思。Nakia还告诉公主,上次太后来请她出手救公主时,祖孙两人也已经见过面了。

    黑底白字演职员表完全滚动完毕之后无彩蛋,仅有“黑豹将会回归”字样。

    本片跟《黑亚当》相比,很显然我是更喜欢《黑亚当》的。而且在《黑亚当》那篇评论里我就提到,我觉得Khandaq的资源诅咒比瓦坎达守着振金矿闷声发大财更符合现实。

    《黑豹2》新增加的设定是振金矿并不只有瓦坎达一处,当年的陨石还有一块落在了尤卡坦半岛。其实这也算是一个彩蛋。因为现实中尤卡坦半岛那里确实有陨石,而且据说就是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所以是同一股神秘力量灭掉了恐龙并促成了瓦坎达和塔罗肯两个人类文明的崛起。

    《黑豹2》和《黑亚当》的反派都挺土的,不同之处在于《黑亚当》知道自己设计不出来一个很酷的反派,那就安心地让他这么土着,做一个被主角手撕的靶子。而本片却不甘心让反派停留在普普通通的土嗨精神小伙这种程度,想要塑造得有逼格一点。

    虽然更改纳摩的身世设定似乎给他加上了一些反思殖民主义的现实色彩,但是厚重的历史也要有酷炫的造型以及能力设定打底才行。本片的纳摩就算在设定上再怎么想要跟DC的水行侠做区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还是水行侠——是的,不是后来更改译名为海王的肌肉猛男Aquaman, 而是早年还跟着港台翻译成水行侠或者潜水侠的那个常常被当做笑柄的Aquaman。我当然知道纳摩这个角色实际诞生还要早于水行侠,但是这么多年都没再好好开发过,不就说明这个角色的魅力也就不过如此吗?半裸着身子拿个长柄武器在水里游来荡去,没事跟鱼亲密接触一下。还有脚上那两对小翅膀,扑闪扑闪的像是哪个儿童节目的设定。纳摩和水行侠这哥儿俩真的就是美漫界的卧龙凤雏。关键人家水行侠已经重新包装自己成功上岸了,于是该他承受的吐槽就只好由隔壁他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来承受了。

    反派没什么魅力,主角也同样如此。本片的主角如果看作是瓦坎达军民这个整体,还能让人勉强接受。如果只看女黑豹一人,那真是惨不忍睹。前半程是弱鸡圣母,中间莫名其妙黑化——没错,喝药之前都还挺冷静,就是一碗药的事,最后又莫名其妙收手,所有情绪转变都随心所欲,而且也没有贡献任何一场精彩的打斗。上面提到的那场还算能看的追车戏,主打人也不是女主角。这就好像一部蜘蛛侠电影演到最后半小时了,才让彼得帕克被蜘蛛咬,然后刚被咬了就变身尬舞斜刘海的恶霸马奎尔,接着恶霸还没来得及表现自己有多恶,又决定做回一个乖孩子。在此之前,影片所有的动作戏都是哈利奥斯本等配角替主角扛下来的。

    所以这么一部电影吸引人去看的最大噱头,还是“查德维克博斯曼遗作”这个标签。可是看完全片你就会发现,这里面并没有任何一个特查拉的新镜头,只是用之前几部的素材堆了一下而已。

    硬要我找点优点的话,那就是女主角和钢铁之心的百合CP还挺好磕的,当然她们要是有隔壁《黑亚当》旋风小姐姐那样的颜值,就更好了。

    【详细】
    147537743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