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选择

添加剧情
1-32 33-20230908

    解密生命基石蛋白质

    2016年,韩国著名灾难惊悚片《釜山行》引起极大的热度与讨论。影片一开始的僵尸鹿其实并非编剧凭空捏造,而是有现实原型!上世纪60年代,北美出现了患有罕见传染病的鹿。这些鹿像是行尸走肉一般,缺少基本的反应能力。而导致这些僵尸鹿产生的根源,其实是蛋白质的错误病变。更可怕的是,这种病变朊蛋白不光在动物族群中传播,还会传染给人类。美国疾控中心指出,人类食用受感染的鹿肉很有可能感染上僵尸鹿的病。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报告中,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到了95岁以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竟高达50%!肥胖也是困扰我国的一大难题。中国超重与肥胖的发病率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首位。而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肥胖这些疾病的背后都与蛋白质息息相关。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疾病的抗争史。为什么被称为“生命物质基础”的蛋白质对于众多人类疾病都有重大影响?你真的了解蛋白质吗? 作为第二季节目的收官之战,本期《未来中国》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志珍,她将与我们分享我国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背后的曲折与艰辛。同时,五位青年也会从不同角度畅聊生命与蛋白质话题。什么蛋白竟能引起人畜共患病?帕金森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打麻将真的能预防老年痴呆吗?本期《未来中国》带你解密生命基石——蛋白质。 1958年,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据说这是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重大科研成果。回忆起半个世纪之前恩师邹承鲁先生参与的“人工合成蛋白质”项目中的艰辛与困难,王志珍感慨万千。因为胰岛素在当时是唯一一个氨基酸序列已知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将其选为合成对象。但人工合成绝非易事。一是,在当时我国只能做三种氨基酸;二是各种专业设备的缺乏,科研人员往往需要连续几个小时手摇烧瓶完成化学反应,有一次疲惫的技术员一不小心把烧瓶摔了。当时烧瓶中已经合成了八个氨基酸长的八肽,所以大家戏称“八肽跳楼了”。经历7年多的艰苦奋斗,中国科学家变不可能为可能,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评价,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创新工作,“人们可以从书中学到如何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中学习制造胰岛素”。 我国在测定蛋白质结构的路上也是困难重重,那些一层层画在玻璃板的电子密度图复杂无比,就像“天书”一样难懂。但是,中国科学家胜利完成了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成为亚洲第一。听完分享,科学引荐人陈辰更是在节目中感叹:“人工合成胰岛素不仅是科学科研方面有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塑造了新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精神。”老一辈科学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仍能做出领先于世界的创新成果。在科研条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现在,年轻人更要把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前会长,王志珍非常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历程。与男性相比,女性似乎更容易遇到“职场天花板”。从本科到博士,男女比例能维持1∶1,有些学科女性甚至还略多。但是到博士后之后的职业发展,男女性别差距呈“剪刀差”分布,从助理教授到正教授,再到院士,每往前一步,女性的比例都在不断降低。面对这种情况,王志珍院士坦言,全社会应给予女性科技工作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从女性自身出发,更要自信、自立、自强,坚持和追求自己的理想。科研是严肃的,但科学家们的内心和生活却是有趣丰富的。生活中的王志珍非常自律,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运动。年轻时的她喜欢体操、网球、篮球,高中大学时期还是校体操队队员。在现场王志珍院士更是邀请科学引荐人陈辰和科学青年团一起跟着她练了几个瑜伽动作。科学青年们做起来略显僵硬的动作,王志珍却是信手拈来。问起背后的原因,王志珍院士热情相授,“从小有运动的训练,能让人增强体质,提高灵敏性,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环境挑战。”
    上一集剧情(第20230901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