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选择

添加剧情
1-12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河南卫视倾力打造的12集纪录片《平凡的力量》,10月初即将登陆荧屏。这部本土纪录片历时一年半,倾注了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编导们全部的心血,他们站在庄稼地里忍着蚊虫叮咬取镜头,坐在农家炕头上喝稀糊涂面条,最终拍摄出了真实感人的作品。我想奉献给观众一杯清茶“对于纪录片,董伦峰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主任王保寅,如此介绍自己的得力干将,“他的车上堆满了纪录片光碟,就连开车时都在听纪录片的解说词”。的确,身为纪录片《平凡的力量》的总编导,董伦峰对纪录片的热爱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董三句话不离纪录片,而这部《平凡的力量》的创作灵感,也恰恰是在一年多以前,董伦峰与友人喝茶时想到的。“想把镜头对准那些最普通、却又干出不寻常事的河南人。”董伦峰说,“荧屏上平和纯净的作品太少了,我想奉献给观众一杯清茶。”他将这一想法上报后,立即得到了领导的重视。河南电视台台长王少春多次对纪录片的拍摄作出指示,河南电视台副总编辑鲁沛君亲自落实。在他们的支持下,董伦峰和编导们坚定地踏上了这段“平凡之旅”。找寻不矫情不造作的受访者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而选择的过程着实不易。“需要挨个儿给符合条件的对象打电话、见面,如果发现对方身上有一丝矫情、一丝造作,我们就会放弃这个采访对象。”董伦峰说。经过几个昼夜的仔细推敲,王保寅和董伦峰最终将目光锁定为11名作出过大贡献的小人物,以及一个坚持梦想的农民摇滚乐队。然而,这些即将成为纪录片主人公的人,在得知自己要“上镜头”时,反应却出乎董伦峰意料。世界首创大豆纤维的农民发明家李官奇,在听说有摄制团队要来采访自己时,第一反应是询问要不要收费,第二反应是拒绝接受采访,让董伦峰哭笑不得。但通过交谈,老董领略到了李官奇的质朴和“劲儿”,越发决定要采访他。在老董苦口婆心的说服下,李官奇最终同意接受采访。离家十天半月是家常便饭在一一做通了受访者的思想工作后,董伦峰和编导海金星、孟慧敏兵分三路,走近了受访者们的生活。由于受访者遍布各地,摄制团队拉着摄像机、摇臂、移动轨等“重家伙”,足迹从北京到海南、从农村到矿区。“纪录片拍摄过程的艰苦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董伦峰介绍说,“特别是夏天拍片时,拍摄难度更大。”由于纪录片经常会需要长镜头跟拍,扛着笨重的“家伙”的摄像师往往拍完一段长镜头后发现,汗水早已湿透衣衫,而身上也被蚊虫叮咬了无数个包。孟慧敏是团队中唯一一名女编导,拍摄纪录片期间,离家十天半个月成为家常便饭,而她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半漂泊”的生活状态,办公室里总备着一些“旅行装”的洗化产品,随时会背起行囊外出拍摄。而外拍归来,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小孟又得一头扎进编辑室,加班加点编片。“这个工作虽然烦冗琐碎,小孟却乐在其中。”董伦峰说。一顿农家饭差点吃出事儿在长达一年半的拍摄周期中,董伦峰印象最深的,就是和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们一起吃饭。“拍摄时间紧张,经常需要跟着人家‘蹭饭’,人家吃啥我们就吃啥。”董伦峰说,在拍摄过程中自己几乎遍尝各种农家饭:坐在农家炕头上喝过稀糊涂面条,蹲在庄稼地旁啃过干馒头。在采访完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后,李灵一家已经和老董成了朋友。离别时,李灵的父亲专门炖了只老母鸡,还打开泡了几年的药酒给老董送行。吃完这顿送行酒,回到郑州,老董就开始发烧说胡话,最终大病了一场。他笑谈,直到现在自己还是不敢再吃母鸡、喝药酒。然而,在一起吃农家饭的同时,心与心的距离被拉得更近。主人公们被拍摄时原本别扭的感觉消失了,他们更自然地面对镜头,更真实地还原出自己的生活状态。在纪录片的开头,悠扬的音乐响起,主人公们发黄的黑白照片逐一从沧桑斑驳的背景墙中放大出来,呈现出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动态劳作场景。这是对片中主人公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三平精神”的最好写意。“普普通通,你在人海之中;平平常常,而又与众不同。”这是董伦峰为这部纪录片写的主题曲歌词,平实的文字让人莫名地感动。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