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选择

添加剧情
1-32 33-20210502

    家国

    围绕“家国”这一主题,本期将解析屈原的《橘颂》、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麻扶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和陈灿的《中国在赶路》。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写的《橘颂》被称作“咏物诗之祖”,在这首诗里,屈原自比橘子,表达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无奈。一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诗人们都很爱借植物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王昌龄气势恢宏、英姿飒爽,他的《出塞》,被评为唐诗七绝的“压卷之作”。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盛唐诗人的自信感。 提到余光中,大家可能最熟悉是他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也被称作“乡愁诗人”。而他的这首《当我死时》同样感动人心,他悲凉而又深切地期盼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葬在“中国,最美的母亲的国度”,表达出对祖国母亲强烈的爱与思念。落叶归根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余光中也不例外。18年间,他回大陆五六十次之多,足迹遍布福建、山东、湖南、湖北等地。他每次回国,都带有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中国这条大船,劈波斩浪,锐意前行”,在《中国在赶路》这首诗里,描绘出现代诗人的家国情怀,更深刻体现出,个人与国家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首诗的作者陈灿来到现场,分享了这首诗创作的故事。作为一名“战士诗人”,他告诉人们:“我写诗不是为了把文字分行,而是为了把走远的人一个一个拉近”。 分赏诗歌之美,感受中国情怀!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的方式结束生命?王昌龄和李白发生过什么趣事?《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上一集剧情(第20210425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