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选择

添加剧情
1-32 33-20221109

    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

    初秋的北京,在中日友好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汇集了众多科室专家的特殊会诊,他们即将共同完成一项医学史上的创举——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 由于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技术,这次手术挑战与风险并存,这让所有参与的医护人员如履薄冰。 54岁的老高已经与肝病抗争了整整六年,他的肤色灰暗,眼眶发黑、眼睛中还透着红血丝,让人看着十分揪心。不仅肝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老高的身体还伴随有食管静脉曲张、脾大、胆囊炎等大大小小十几种病症。随着肝部病情的恶化,老高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肝移植的地步。 老高和爱人干了一辈子批发蔬菜生意,几十年来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干活,辛辛苦苦养育两个儿子。自从老高病了以后,小儿子继续操持家里的蔬菜批发生意,这才懂得了父亲的辛苦。六年来,爱人一直陪着老高在全国各地辗转求医。他们结婚30多年,育有两个儿子,上面还有已经古稀之年的老母亲。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老高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挂。为了让家庭重拾幸福美满,老高决定最后一搏,接受肝脏移植手术。 因为此次手术是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难度极高且挑战重重。为了完成这一创举,中日友好医院集结了肝脏移植中心团队、麻醉及护理团队、外科ICU、输血科、病理科、超声及影像等众多科室的骨干力量。 手术分为供肝的获取、离体供肝的保存、供肝的植入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如同一场马拉松,前半程先要通过器官获取手术取得肝源,后半程再为老高进行肝脏移植。8月14日清晨,随着器官捐献者被推往手术室,也意味着这场马拉松正式起跑。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捐献者,留下了珍贵的肝脏、肾脏、心脏、肺和眼角膜,无私的挽救他人。死亡是每一个生命都会面临的终点,但有些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结束,也是更多生命的开始。 在器官获取手术的同时,一台机器也在调试中,这台名为“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的机器,是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个系统可以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实现供肝离体后的平稳过渡。而机器一旦发生任何故障,“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将无法继续,只能立即采取备用方案,启动传统的肝移植手术。 传统的肝移植手术,肝脏一旦离开捐献者体内,在“无血流供应”状态中,经历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肝功能受损往往难以避免,这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而“无缺血”肝移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肝脏长期处于“无血流供应”的问题。 “无缺血”肝移植技术中日友好医院特聘教授、肝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何晓顺教授发明,而这次具有重重挑战的手术也由其主刀。在何教授摘除病肝、将供肝从“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中取出,放入老高体内,开始进行新肝脏的血管缝合,何教授做完动脉吻合之后,手术第二棒由中日友好医院的韩东冬主任接手。一台肝脏移植手术至少需要30名医护人员的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因此肝脏移植手术就像一场接力赛。 经历17个小时,随着植入老高体内的供肝开始持续分泌金黄色胆汁,全球首例流程简化版“无缺血”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术后第一天,老高已经能自己拿着杯子喝水,并且和家人视频聊天了;经过二十天的休养和康复训练,老高顺利出院。一份珍贵的生命礼物为54岁的老高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次的经历也让老高更加珍惜陪伴他闯过“鬼门关”的家人与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 本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无缺血”肝移植手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间相互作用、器官离体治疗和器官功能修复等提供全新的基础研究方案,也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实现多学科、多层次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上一集剧情(第20220905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