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居斯塔夫·福楼拜

    居斯塔夫·福楼拜

  • 法国
  • 别名:古斯塔夫·福娄拜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射手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人物作品

中文名

发表时间

《狂人之忆》

1839

《斯玛尔,古老的秘密》

1839

《包法利夫人》

1857

《萨朗波》

1862

《情感教育》

1869

《圣安东尼的诱惑》

1874

《竞选人》

1874

《三故事》

1877

《纯朴的心》

1877

《布瓦尔和佩库歇》

1881

《庸见词典》

1880

居斯塔夫·福楼拜油画像

人物争议

福楼拜作为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文学评论界的高度重视,关于他本人所属文学流派的研究长久以来也是热议的焦点。总体来讲,对福楼拜文学选择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文学流派之中,但这两者在福楼拜身上所体现的关系却一直没有定论。

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青年时期的福楼拜是一位充满激情和追求异国情调的浪漫主义者,中年之后随着社会变革及自身思想的成熟,他转变为现实主义作家。如法国著名学者、百科辞典学家保罗·德·卢(PauldeRoux)把福楼拜比喻成连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连字符”(traitd’union)或者说两个流派的“交汇点”。他认为福楼拜早期的作品是浪漫的、抒情的。费拉罗(ThierryFerraro)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界线,他甚至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对立起来,认为福楼拜是在完全放弃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后才转向现实主义的;同时也认为福楼拜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反抗和控诉。

福楼拜本人即不承认自己属于浪漫主义也不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拒绝和任何一个文学流派有瓜葛,也反对人们在他的作品上贴上任何一个流派的标签。他对自己的写作风格做了这样一个评述:“人们认为‘我’痴迷于真实的事物,但实际上‘我’憎恶它们;因为正是由于‘我’对现实主义的憎恶,‘我’才写了(《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但是,‘我’也同样憎恶愚弄我们的理想主义的假象。”这段话说明福楼拜同时具有浪漫和现实两种特质,在这两个互为矛盾体的文学流派中挣扎、徘徊。 

人物评价

——曾艳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福楼拜写作时就像在操作解剖刀。从他的手上,看得出来,就像个解剖师和生理学家。 

——圣伯夫(法国文学评论家)

他倡导“作家隐匿”的写作原则。 

——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最大的作家。 

——古尔蒙(Gourmont、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坛的领袖)

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最大的小说家,在塞克瑞(Thackeray)去世之后,欧洲没有一位能出其右。

——散慈玻瑞(Saintsbury)

福楼拜是左拉的一位自然主义兄弟。 

——于斯曼(法国小说家)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