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获得奖学金赴法国留学之前,米沃什曾在维尔诺的泰凡·巴托雷大学法律系学习,期间和他的朋友们创办了一份名为《火炬》的文学刊物,和一个同名的文学团体“火炬社”,号称波兰文坛的“灾难主义诗派”。并在1933年,以《冰封的日子》一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1936年从巴黎回国后,25岁的米沃什开始在波兰电台文学部任职,并出版第二部诗集《三个冬天》,被公认为那一代人中最有天赋的作家。
1939年,苏德瓜分波兰。米沃什曾短期回了一趟维尔诺,他发现红军统治下的维尔诺已经面目全非,他的那些先锋派的诗歌小圈子,已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他只好匆匆逃离,穿越四道封锁线,回到华沙,并加入左派抵抗组织,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
1944年,波兰地下军发动华沙起义被德国占领军镇压,苏联红军隔河袖手旁观。华沙劫掠之后,米沃什和一帮作家、艺术家躲到古老的克拉科夫城避难。
1945年,苏军攻占了柏林,德国投降,米沃什目睹波兰新政府追捕听命于流亡政府的“国家军”战士。在克拉科夫市政当局的要求下,米沃什被迫离开。他被怀疑是共产党的同情者,以及对立陶宛人和白俄罗斯人抱有好感。后在老友普特拉门特的帮助下,米沃什被任命为波兰驻美使馆的文化专员,常驻美国。他在美国写了很多小诗,它们的内容似乎都在有意背离着官方的教条。
1950年,米沃什被任命为波兰驻法国外交官,再次来到巴黎。
1951年初,在自我“道德责任”的驱迫下,他决定与自己的母国波兰断交,从任上出走,并向法国申请政治避难。[1-2]
1970年,米沃什加入美国国籍。
1978年,米沃什在美国获得由《今日世界文学》杂志颁发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
1980年,米沃什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初,米沃什返回波兰克拉科夫居住,之后就一直往返于克拉科夫和伯克利之间。
2004年8月14日上午,切斯瓦夫·米沃什因患循环系统疾病在波兰克拉科夫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
作品名称
作品类型
创作时间
《冰封的日子》
诗集
1933年
《三个冬天》
诗集
1936年
《被禁锢的头脑》
非虚构文学作品
1950年
《伊斯河谷》
1955年
《诗论》
长诗
1956年
《个人的义务》
1972年
《务尔罗的土地》
1977年
《外省》
诗集
1987—1991年
《面对河流》
诗集
1995年
(以上参考 )
“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约瑟夫·布罗茨基
“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伟大在于,他具有直抵问题核心并径直作出回答的天赋,无论这种问题是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还是自身的——他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拥有暧昧难言的特权,能比我们认知和承受更多的现实。”——爱尔兰诗人西缪斯·希尼
纪念会
2011年6月30日,波兰驻华大使馆、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和中国诗人俱乐部联合于当日在CCTV老故事频道一楼演播厅举行学术纪念会,同时推出米沃什生平与作品图片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