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格奥尔格·毕希纳

    格奥尔格·毕希纳

  • 德国
  • 别名:Karl Georg Büchner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天秤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生平简介

1813年10月17日,毕希纳出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附近戈德劳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医生。毕希纳早期接受了较全面的语言方面的教育,他所就读的中学,擅长教授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在内的当代语言。十五岁时,还是少年的毕希纳开始对政治产生了兴趣,接触到一个由莎士比亚的爱好者组成的小圈子,这一经历对他后来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中学毕业后,毕希纳并未把语言或文学作为大学的主修方向,而是选择了医学。1831年至1833年,在斯特拉斯堡读书期间,毕希纳大量阅读了法国文学和政治思想--特别是空想共产主义方面的著作,开始参与当地的民主运动,并担任地下革命组织的领导职务。1834年,毕希纳在达姆施塔特和黑森建立了秘密革命组织"人权协会"的分支机构,积极组织和参与推翻黑森大公国贵族政权统治的活动。他发行了名为《黑森快报》的政治小册子,疾呼"农民的汗水是贵族餐桌上的食盐"。毕希纳有关剥削与被剥削者关系的言论比马克思的早了33年。1835年,毕希纳用了五周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丹东之死》取材于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家丹东与另一位革命家罗伯斯皮尔之间斗争的史实。丹东在大革命时期创立了"革命审判庭",审判庭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根据想象或臆断判处被告死刑。丹东很快发现这一司法制度的危害性,并竭尽全力终止审判庭的工作。然而,他的努力遭到了另一位革命家罗伯斯皮尔的阻挠。罗伯斯皮尔成功的维护了审判庭的运转,并借此屠杀自己的政敌,丹东也成为这一斗争的牺牲品。罗伯斯皮尔在铲除了自己的政敌后,更加肆无忌惮的利用审判庭大开杀戒,但也为自己最终被送上断头台铺下了道路。《丹东之死》是德国文学第一次对法国大革命的全面反映,毕希纳借用文学创作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诉求,并反思了革命中的暴力和专政。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小枫有这样的评论,通过《丹东之死》,"毕希纳已经能够区分个体的自由--即不受他人强制的感觉和思想偏好的自由与专制的自由--依凭某种公意的道义有权利做什么的自由。"1835年3月,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受到了当局的追踪和迫害,他不得不逃亡到斯特拉斯堡。之后他又前往苏黎世,并在苏黎世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836年,为了参加一家出版商的征稿竞赛活动,毕希纳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戏剧作品。可惜他错过了投稿截止日期,参赛作品从此石沉大海长达近60年,直到1895年才获得首演。该剧讲述了Popo国王子莱昂瑟和Pipi国公主莱娜为躲避包办婚姻各自逃离自己的国家,在前往意大利的途中相遇并相爱,并一同回到Popo国的故事。莱昂瑟逃离后,Popo国陷入了悲痛之中,并取消了所有的婚庆活动。然而参加婚礼的客人都已到场,国王这时犯了难。回国途中,莱昂瑟和莱娜为避免被人发现进行了一番乔装打扮,被他的随从说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国王为了掩人耳目,决定用这两个"机器人"作新郎新娘,以瞒天过海。直到在婚礼仪式上,莱昂瑟和莱娜脸上的面具被揭去时,两个人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心上人正巧是包办婚姻下的安排。莱昂瑟认定这是天意,并接受了上天的安排。莱娜最后的反应则值得观众推敲,有人认为那是对命运安排的无奈接受,有人认为是因欢喜而导致的失语。《莱昂瑟和莱娜》通常被当成喜剧,有评论家甚至将其列为最经典的六部德语喜剧之一。为此,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德中同行项目总监阿克曼认为,"大多数人把这部戏当成喜剧,有的导演甚至把它当成儿童剧来排演。其实,《莱昂瑟和莱娜》更具讽刺剧和荒诞剧的意味。"总之,全剧的结局看似皆大欢喜,但细究起来,作品不乏对贵族制度荒诞性的批判和嘲讽。

1836年,毕希纳取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在大学谋得解剖学讲师的职位。随后,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三个剧本。1837年2月,还在写作中的毕希纳突然感染伤寒,19日病情加重,最后不治而亡,去世时不到24岁。《沃伊采克》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毕希纳身后不少作家进行了续写。剧本取材于1821年发生在莱比锡的一起杀人案。全剧的主人公沃伊采克是位驻扎在一座小镇上的低级士兵,他和情人马莉生有一个私生子。沃伊采克靠给上尉打杂以及参加一位医生的医学试验挣点额外收入。按照那位医生的试验要求,沃伊采克只能吃豆类食物,而不能吃其他任何东西。饥饿的折磨让沃伊采克精神恍惚。同时,马莉开始对他感到厌倦,并被英俊的军乐团指挥手所吸引。根据剧本中有关剧情场景的暗示,马莉遭到了对方的强奸。随着嫉妒和猜疑心的日益增长,沃伊采克与军乐团指挥手发生了冲突,并遭到殴打和羞辱。最后,精神失常的沃伊采克在水塘边刺死了马莉。后来的续写者根据毕希纳的思路,安排沃伊采克以跳入水塘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全剧的主角沃伊采克是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也是德国戏剧史中第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形象。毕希纳借用剧中上尉有关道德水准与社会地位相匹配的言论,抨击了权力和金钱主导价值观的残忍和腐败。

中篇小说取材于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诗人棱茨的真实生活,通过截取他的生活片断,刻画了一位激进的、内心痛苦的诗人形象。1776年4月,梭茨在大文豪歌德的引见下进入魏玛的宫廷,但当年12月,却在歌德的唆使下被驱除出魏玛,从此两人断绝了关系。1777年棱茨精神分裂症爆发,并于次年被送到奥伯林牧师的住处接受治疗。毕希纳的小说就是基于奥伯林牧师的日记而作。小说虽未完成,但毕希纳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自然景物和患精神分裂症诗人的心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读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的流动,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因而被推为德国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

个人影响

毕希纳死后,他的作品很长一段时间被世人所淡忘。直到19世纪70年代,毕希纳的作品在被编辑整理后才重新受到文化界的关注。毕希纳被推崇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正是出于对其文学成就的认可,1923年,毕希纳的故乡黑森州设立了"格奥尔格·毕希纳奖",以嘉奖对文学艺术卓有贡献的人。1949年,在歌德诞辰二百周年时,德国成立了"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址定在毕希纳的故乡达姆施塔特市。从1951年起,"毕希纳奖"改为纯文学奖,每年由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授予国内外对德语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作家。这个奖项也成为德语界荣誉最高的文学奖。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认为:"在毕希纳身上,国家看到的不是已经完结了的古典主义者的成绩,而是一个诗人的榜样,他的作品匆匆地走在每一个时代、也包括我们的时代前面。"中国诗人冯至曾经这样赞叹道:"毕希纳是一位稀有的奇才!"

早在二十世纪初,毕希纳的影响已经开始走出德国,作品在不同地区广泛上演,或被改编成其他表演形式。然而,毕希纳及其作品在中国的影响力主要还集中在文化艺术精英层。2009年5月下旬,由德国外交部主办的"德中同行"活动将走入辽宁沈阳,中文版的《莱昂瑟和莱娜》将首次在中国上演。这次由王延松戏剧工作室排演的《莱昂瑟和莱娜》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前提下,将场景拉近到二十一世纪,融入了剧组以现代的视角对这一经典话剧的诠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