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
李亚威

    李亚威

  • 中国
  • 别名: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
  • 人气:0°
  • 介绍:

详细资料


演绎经历

2020年10月,担任百集系列纪录片《中国汤》总导演。 

主要事迹

用生命记录彝族文化

历时近两年,跑遍2万多公里山路,李亚威拍摄出41集大型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为落后贫困的楚雄打开了一扇通往文明世界的窗;李亚威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还用镜头摄录下郭春园、丛飞等深圳爱心人物。

20世纪之初,深圳的一位女导演走进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山寨中,历时近两年,跑遍了2万多公里山路,用自己的生命记录着那里正在消逝的文化,拍摄出41集的大型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为落后贫困的楚雄打开了一扇通往文明世界的窗。她不仅自己贴钱为那里的彝族人民拍片,还捐钱建起了一座文化站,这位瘦弱的女导演在楚雄彝族人民那里受到了英雄般的爱戴。她,叫李亚威。李亚威是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主任,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秘书长,也是国家一级编导。她来深圳前,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处主任,1994年毅然选择到深圳寻找一种重新开始的生活。初到深圳,她就拍摄了电视电影系列片《深圳故事》,其中《眼睛》荣获第21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升》《妈妈飘着长头发》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入围及提名奖。“这些片子都是描写深圳人的生活、自我冲突的故事,人性在特殊环境下的颠覆和撕裂,是我个人对这座城市的表达。”

谈起与云南楚雄彝族人民的那段情谊时,李亚威十分淡然,这一切的发生仿佛本就那么的自然。2000年,李亚威应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邀请为当地拍摄一部宣传片,当地政府投资80万元要求拍21集。而对艺术作品一向看得至高无上的李亚威,没有把这次拍摄简单地定位为一般的宣传片,而是耗尽了心力,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史、文明史的高度对这个民族进行着记录,近两年的摄制时间里,她跑遍了楚雄的九县一市,行程近两万公里,最后拍摄成了615分钟、41集的大型风情丛片《火之舞》。摄制如此大型的纪录片,原有的80万元投资是远远不足敷出的,李亚威不仅自己未取一分钱报酬,还为该片拉来了30万元的赞助,更把自己近8万元存款投入到该片的制作中,“当时我的存折里取得只剩10元钱了,一时真是弹尽粮绝。当钱和艺术放在一块的时候,我肯定先选择艺术。我对艺术崇敬到可以用生命来换。”正如李亚威所说,她就是“拎着一条命在拍片”。楚雄地处高原,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而她始终都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拍摄一线。“那里的文化遗迹正在不断消失,随时一场泥石流就什么都没有了。当我听到哪个地方的文化遗迹是没被记录过的,我就一定要奔那里而去。如果说我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什么贡献的话,就是用我的生命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李亚威有着男人般的坚韧和执著。有一次她在海拔4000多米的昙花山上拍片,得了重感冒,但她硬顶着高烧坚持拍片,后来昏倒了被工作人员抬下山去,在高原上感冒是会死人的,烧得昏沉沉的她还不忘嘱咐工作人员:“如果我不行了,一定要把我深圳的房子卖了把这片子拍完,我是一个人,人家可是一个民族哇!”听了这话,身旁的工作人员们都哭了。抬下山时,李亚威还惦着要经过一座哀牢山进行拍摄,于是一路上迷迷糊糊地不停交代工作人员“呆会儿过哀牢山时一定叫我啊,拍片子时一定叫我啊。”后来她醒后得知哀牢山已经过去了时,不禁放声大哭,怪大家为什么不叫醒她。这场大哭把在场的彝族工作人员都深深打动了,“这个深圳人竟然这么热爱我们彝族文化!”

捐钱两万多建文化站

拍完《火之舞》后,李亚威为这部片子贴钱贴得自己存折里只剩10元钱,连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该片研讨会时买件像样衣服的钱都没有,还是一个朋友买了一套1000元的衣服让她穿去。《火之舞》播映后得到了国内外极高的评价,获得了全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等7项大奖,也为楚雄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很多人通过《火之舞》了解了楚雄。不止于此,李亚威还免费为楚雄彝族人民拍摄了电影故事片《油菜花开》、音乐史诗《彝族大歌》和电视栏目《文明的故事》等,均未收一分报酬。李亚威甘心情愿地奉献着,不仅因为当地的瑰丽文化,也因为当地的极度贫困。2006年,李亚威在楚雄武定县老木坝村拍《油菜花开》,看到村里穷得全村人想看一本书都找不着,于是她个人捐出21000元,为老木坝村建了一座文化站,而就在她捐出这笔钱时,她自己在深圳按揭房子的尾款还没有着落。“艺术家的良心特别重要,我捐建一座文化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这个举动是个呐喊,唤醒更多人,哪怕给一本书、一台旧电脑、订份报纸,这个文化站就会起来了。”很快,就有昆明等地的作家跑来为这个文化站捐书,深圳市文联也捐了电视、DVD和钱。平时,李亚威时时不忘楚雄的彝族朋友们,楚雄是地震多发地区,每当那里发生地震,李亚威总是第一个捐款,每次去楚雄,她都会带上大包衣服送给贫困群众。“就连有时大老板请我吃饭太贵时,我都在暗想不如不吃饭,把这钱给我拿给彝族的贫困朋友就好了。”

为深圳投射爱和激情

李亚威对彝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当地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8年来,每到了当地石榴、核桃结果的时候,彝族朋友总不忘给李亚威寄来,甚至在看电视时,他们总要看看深圳的天气预报,因为深圳有李亚威,他们关心她的冷暖。去年夏天,李亚威因病去了楚雄做了一次手术,“虽然深圳这边已有领导为我安排去北京大医院接受治疗,我还是谢绝了,因为楚雄彝族朋友的真诚,让我特别踏实,他们让我有种心灵归宿感。”在楚雄当地医院里,李亚威受到了最尊贵的待遇。老木坝村的老村长闻讯后,带着一只鸡和村民们凑的800元营养费,跑了好几天的路到医院来看望她。“我常常为彝族朋友们那种特别执著的热爱我的眼神而感动。”深圳《百家》总编辑赵小燕也亲身感受过楚雄彝族人民对李亚威的热爱,“去年4月我曾跟李亚威一起去楚雄采风,看到当地人对她是一种英雄般的爱戴,是真心实意的体贴关怀。”赵小燕举例说,彝族朋友们都抢着为李亚威拎包,哪怕是一个小手提包。“我被李亚威为彝族人民所做的事而感动,也为彝族人民对她的热爱而感动,这些感动让我决定今年要动笔写一部关于李亚威的报告文学。”李亚威不仅为楚雄的彝族人民奉献着爱,她也为深圳投射着她的爱和激情。2003年,李亚威编导了电视纪录片《大爱无痕》,挖掘宣传了深圳当地的一批爱心人物,包括丛飞、曾柳英和她的“爱心一族”、平湖巾帼互助队、高敏等义务献血者。同年还拍了专题纪录片《好医生郭春园》,2005年又编导了《大爱无疆——歌者丛飞》,荣获全国电视“金鹰奖”。生活中,李亚威是爱心一族,事业上,她是获奖大户,可谓是德艺双馨,她说:“作为一个艺术家,品德有多高艺才有多高,一个人如果灵魂有了偏差,他的艺肯定高不了。”

获奖作品

《火之舞》

《眼睛》

《升》

《妈妈飘着长头发》

《油菜花开》

《大爱无痕》

《好医生郭春园》

《大爱无疆——歌者丛飞》

《火塘·阿朵玛西》

获奖介绍

第21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

全国电视“星光奖”

中国电视新闻奖

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云南广播电视政府奖2009年度MTV一等奖

艺术追求

“作为一个艺术家,品德有多高艺才有多高,一个人如果灵魂有了偏差,他的艺肯定高不了。”

公益事业

捐钱两万多建文化站

2006年,李亚威在楚雄武定县老木坝村拍《油菜花开》,看到村里穷得全村人想看一本书都找不着,于是她个人捐出21000元,为老木坝村建了一座文化站,而就在她捐出这笔钱时,她自己在深圳按揭房子的尾款还没有着落。

2017年5月19日,楚雄技师学院影视学院揭牌成立。楚雄技师学院影视学院由楚雄州荣誉市民李亚威创建。她从2000年来楚雄创作《爱在远山》开始就与彝州结下不解之缘,毅然扎根彝州17年,先后创作拍摄了《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等一批反映楚雄彝族文化的作品。 

社会评价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蔡春生:看了光明日报关于李亚威事迹的报道,很受感动。作为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艺术家,李亚威的可贵之处在于她能长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精品,不愧是“最美文化人”,也不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要组织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向李亚威学习,组织省内媒体宣传好李亚威。 

云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郑明:李亚威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她感到骄傲,因为她成功在楚雄。云南文艺界应该很好地向来自深圳的艺术家学习,学习她献身于艺术的高尚情操,学习她贴近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创作的精神。 

楚雄州州长李红民说,自己和李亚威是好朋友,她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个很能干的人,是个善良的人,也是一个为文化艺术献身的人。她对楚雄彝族文化的发掘传承贡献很大,在她身上体现的都是“正能量”。

广东省文明办副主任林海华:李亚威的感人之处在于一是无私奉献;二是充满爱心;三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她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楚雄,也感动了深圳,相信也会感动中国。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烈杰:李亚威成长在东北,成才在深圳,成功在楚雄,要感谢楚雄这块热土给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她的事迹启示人们:艺术家应该情倾何处?那就是应该以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根在哪里?创作的源泉应该在山水大地、在民众;心安何方?应该是使艺术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李亚威是一位非常有激情的文艺工作者。她到深圳市文联担任文艺创作室主任后,工作非常扎实。立足深圳,深入生活,关注当下,关注火热的深圳建设,创作了以《深圳故事》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节目。李亚威还以更充沛的热情,关注和投入到西部的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文化建设上来。她是用生命去拥抱这片土地,用火一样的激情去参与创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她跟彝族自治州结下了非常浓厚的友谊,展现了深圳人的一种新的精神,是一种海纳百川的精神。

《百家》总编辑、国家二级作家赵小燕:作为一名具有高尚品格的文艺工作者,近8年来,李亚威以惊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不计报酬,甚至个人出资,为云南彝族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以及现代文明的传播做了大量的工作。李亚威的奉献精神,与臧金贵、贺方军、郭春园、丛飞等同志同出一脉,都是深圳这片土地滋养出来的,是深圳精神的一种体现。她与彝族人民的情谊,是一个深圳人和一个民族的情谊;她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她以德从艺,以艺创作,正是深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城市所需要的文化元素,也是带动文艺精品创作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宣传、学习已经逝去的英雄,还应珍视和学习身边像李亚威这样的同志。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