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河北清苑人,30年代初考入保定志存中学,写过一些诗歌、散文,分别在《幽燕》、《河北民声》和校刊《兴华》上刊登。
1937年因逢七七事变,未能考大学,回到家乡参加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救亡活动,次年1月加入八路军。做过编辑、记者,后任步兵团长,参加了大小几十次战斗。从1940年起写了不少短篇、散文和歌词。1942年在保定做地下工作,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53年回部队文化岗位,业余创作了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评论界认为是建国后较早出现的优秀长篇。1958年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发表,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抗战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在保定地区的战斗生活,后被译成英、日、俄、保、朝等多种文字;并被改编为电影、话剧和多种地方戏剧。
“文革”中受迫害被监禁8年之久。在狱中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以书籍文字夹缝作纸、牙膏皮作笔,用紫药水偷偷写作,出狱时带出两部长篇草稿,计百多万字。
曾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文化部、宣传部副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兼《八一电影》主编。
[著作书目]
《战斗在滹沱河上》(长篇小说)1954,作家出版社;
《野火春风斗古城》(长篇小说)1958,作家出版社;
《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剧本)1963,群众出版社;
《女游击队长》(上下册、长篇小说)1979,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还我河山》(上下册,长篇小说)1981,人文出版社;
《李英儒短篇小说集》 1981,河北人民出版社;
《上一代人》(长篇小说)1982,山西人民出版社;
《燕赵群雄》(长篇小说)1985,解放军出版社;
《女儿家》(长篇小说)1987,解放军出版社;
《虎穴伉俪》(长篇小说)1988,中青出版社;
[研究资料书目]
《李英儒研究专集》(吴开晋编)1984,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54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问世,被誉为建国初期优秀长篇之一。之后又创作了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该小说先后被译成英、日、俄、德、朝、保等十多种文字发往海外,1963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粉碎“四人帮”后调任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创作了长篇小说《女游击队长》《还我河山》《上一代人》《燕赵群雄》《虎穴伉俪》《女儿家》《魂断秦城》等。曾参加《八一电影》的创刊工作并兼任主编。1989年2月6日因病去世。生前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描写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冬天,地点是敌伪占领下的省城(即河北保定市)。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极艰难复杂的时刻,在上级党的委派下,地区团队政委兼县委书记杨晓冬,以失业市民的身份打入敌占区,作地下工作。同时上级指派城郊武工队梁队长为杨晓冬的外线配合者,共产党员金环为外线交通员。内线力量是高氏叔侄和金环的妹妹银环。高老先生是伪省政府的参议,他侄子高自萍在伪市政府任职,银环是市立第三医院的护士。上级还指示杨晓冬动员自己的母亲做地下交通员。杨晓冬在金环的掩护下闯进省城内,并偶然碰到老战友老韩的儿女韩燕来和他妹妹,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后,就在他们这里住了下来。不久,通过银环的关系,杨晓冬在高宅与高目萍相见,首先谈了自己无合法证件,请内线同志掩护的要求。高自萍态度冷漠,想让杨晓冬先回去。杨晓冬又告诉他近来敌人严密封锁交通要道,组织上想从内部开通一条交通路线,护送同志过路,并托高自萍来做这件事。高自萍脸上不满意,并大发牢骚,埋怨组织没有重用他。还说他与叔父正在放长线钓大鱼,待大鱼上钩后,一声令下,省城四门大开,可让解放区军民排着队开进城来。杨晓冬抑制内心的激愤,离开了高家,与银环来到万家楼东口,被早已等在那里的韩燕来用三轮车接走。高自萍一夜没睡好觉,埋怨银环不该贸然领着杨晓冬到家里来,又觉得自己对杨晓冬这位新来的上级有失检点,决定设法弥补一下。恰巧伪省长吴赞东新兼任警备司令,商会在省城大戏院唱戏祝贺,送给高参议两张戏票。高参议因病不能去,高自萍以为这是个好机会,就让银环请杨晓冬见面。杨晓冬按约定的时间来到戏院,高自萍一反常态,殷勤地与晓冬交谈,说今天一则让晓冬散散心,再则也可看一下这个地区的敌伪上层人物。不一会儿,伪省长吴赞东、日本顾问团的总顾问多田、伪治安军集团军司令高大成及其手下的几个团长都到了,但是由于敌人内部的种种矛盾,日本人走了,高大成也愤愤而去。杨晓冬把高自萍带到休息室外面的平台上,让他细谈他们叔侄的工作,他才说出要策反吴赞东的事。杨晓冬告诉他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对吴赞东寄予厚望。高自萍不以为然,但在谈到护送同志过路的事时,他交给晓冬一枚市政府的铜质证章,说:“路西是治安军的防地,比日本军好说些。带上它,在一般情况下,能顶用。”杨晓冬接过证章,辞别高自萍,回到韩燕来家。杨晓冬接到上级指示,要把隐藏在路东的两位病弱的负责同志,设法在日内送到路西。他虽然对这里的情况还不甚熟悉,但却同金环和韩燕来兄妹一起,巧妙地利用伪治安军到城里拉煤的大车,把平原军区政治部的袁主任和北方局的一位部长送出了敌伪严守的关卡,到达城郊的西马庄,与金环和梁队长接上头。正当大家高兴之际,伪治安军的谍报队长“黑鬼子”蓝毛带着一些人,突然闯进晓冬他们落脚的赵医生家中。大家坚壁起来,只有金环和杨晓冬面对敌人,临危不俱,机智周旋,巧言善辩,终于使狡诈的蓝毛没有发现任何破绽,误认为晓冬是敌伪的高级特务,不得不失望而去。晓冬他们化险为夷,完成了转移领导同志的艰巨任务。银环不见晓冬回来,心中很着急,当她回到医院时,知道父亲生病了,要她回家一趟。可是当她到家时,却发现父亲没有病,而是杨晓冬的母亲受肖部长的指派,来到她家送情报。她同杨母谈了许多有关晓冬的事情,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再想起他近来的表现,不禁对他产生了由衷的爱慕之情。因而在第二天向他转达消息之后,便委婉地向他倾吐了真情。杨晓冬却冷静而严肃地告诫她要公而忘私,使她感到失望。这年春节前夕,韩燕来被诬蔑偷了车外带,心情愤懑,乘夜打了查勤的蓝毛,被迫无奈,竟然误入省城赫赫有名的经济顾问、经济特务龟山家中,打死龟山,救出被龟山压在身下欲行强奸的姑娘蒲小蔓。除夕这天,杨妈妈来到省城,把许多宣传品交给银环和杨晓冬,她多么想把儿子带回家过年,但是为完成党的任务,她心甘情愿地独自回家了。除夕之夜,银环机智地把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消息,规劝伪军的许多宣传品,送进了敌伪高级官员聚会的宴乐园,使敌人惊慌失措,沮丧已极。伪省长吴赞东回家后,看着银环在宴乐园让人转给他的信,心中不宁。就在这同时,小燕把类似的信送到伪团长关敬陶家。燕来把剩余的宣传品弄到高高的楼上,借助西北风撒遍全城。杨晓冬他们为胜利完成任务而高兴万分。几天以后,杨晓冬在高参议的安排下,深入虎穴,首次会见伪省长吴赞东,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斗争,不欢而散,但却认识了吴的本质。不久,杨晓冬和韩燕来到根据地见了肖部长和陈司令等首长,研究了内线工作的情况,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到争取敌伪军队上来,对吴赞东要警惕,应争取关敬陶。杨晓冬回到省城后,日军和高大成的伪治安军联合起来,对山区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城里只留下了关敬陶的部队,使司令部相对空虚。杨晓冬立即摸清情况,组织武工队夜袭司令部,活捉了关敬陶,对他教育一番,予以释放。这次奇袭使敌人深感震惊,他们对内采取许多措施,对外加紧盘查行人,清查户口,还组织五千人的兵力,连夜四处“讨伐”,并逮捕了关敬陶。斗争形势异常紧张,金环被捕,软硬不吃,在对质时,保护了关敬陶;在多田独审时,乘机簪刺多田喉咙、壮烈牺牲。高大成到北京医院看望受伤的多田时,多田把“肃正思想”的重任交给他。他正想借机报复夺了他的宝座的吴赞东,“剿共委员会”主任范大昌告诉他,吴赞东可能与共产党有联系。高大成命篮毛秘密追查,很快发现高参议叔侄与此事有关,决定逮捕他们。但高参议闻讯而逃,高自萍被捕投敌,供出了与杨晓冬会面的地点和时间,使杨晓冬也被捕。高大成与范大昌把晓冬接到“宴乐园”给他“压惊”,妄图制造晓冬投降的舆论。但没想到杨晓冬竟在宴会上无情嘲弄和揭露敌人的罪恶,踢翻桌子,大闹宴乐园。敌人软的一招失败了,就把晓冬带到早已捕到的晓冬妈妈的牢房,妄想以母子之情动摇晓冬的意志。杨妈妈识破敌人的诡计,勇敢地跳楼自杀。杨晓冬悲愤之余,决心以母亲为榜样,同敌人斗争到底。这时,梁队长同打进敌人内部的韩燕来通过“关系”转告晓冬,做好劫牢营救的准备。晓冬机智灵活,逐渐使高大成和范大昌对他放松了警惕,因而能在一个夜晚,同潜入监狱的韩燕来一同逃走,隐藏到银环和她的好友小叶安排的教会医院里,在太平间里躲过了高大成亲自指挥的全城大搜捕。杨晓冬十分感激银环,也十分佩服她的勇敢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终于把母亲留下的红心戒指戴到了银环的手指上,确定了两人的恋爱关系。银环百感交集。高大成同范大昌合谋,把高自萍押赴西关菜市口枪毙了,谎称越狱“共党”被就地正法,以此来欺骗日本人,保住面子。武工队梁队长和队员“膘子”没有完成从牢中救走晓冬的任务,又听说高大成要枪决被捕的越狱“共党”,以为要枪决晓冬,因而匆忙来到法场想劫夺刑场。他们一看,不是枪决晓冬,就把手枪又插回腰间。不料,他们的动作被混迹人群的范大昌发觉,并被特务逮捕。晓冬对此十分着急,听说一星期后敌人要把他们押往马驹桥,而银环也从关敬陶那里得到了同样的消息。于是晓冬想请求上级派部队配合,伏击敌人,抢救梁队长和“膘子”。上级同意晓冬的想法,晓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可是敌人的押送行动忽然提前,而梁队长也从狱中传出信息,说他们已联络好狱中同志,决定中途暴动,希望外面同志给予配合。杨晓冬当机立断,带领很少的同志,化装袭击敌人的车队,救出梁队长等同志,并敦促关敬陶率领一团人马起义,又计杀了蓝毛、多田,俘获范大昌,还把高大成打下马来,战斗胜利结束了。当天夜里,晓冬和银环这对革命伴侣前往北京去开展新的地下工作,韩小燕加入共产党,并和哥哥继续回省城从事地下工作,去迎接新的革命斗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斗争有正面战场上同敌人的较量,也有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里同敌人的较量。《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故事属于后一种,它通过我党地下工作者杨晓冬、金环、银环等同敌人的周旋和一系列的斗争,反映了在抗日战争的另一条战线上的斗争的复杂、紧张和尖锐,以及这一斗争在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歌颂了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人民英雄,颂扬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可以战胜任何敌人的伟大力量。小说突出地表现了我们党和党的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和鱼水之情。共产党所从事的事业和所进行的斗争,完全是为了千百万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打击日寇,拯救祖国,保卫家园。杨晓冬和他的同志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省城和郊区人民支持和配合的结果,都包含着人民的智慧、力量和血汗。他们没有人民的支持和配合,没有袁主任和北方局的领导同志,无论如何也逃不出省城,到不了根据地。杨晓冬和梁队长的劫狱和中途暴动,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加,绝对不会成功。小说形象地告诉人们,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成功的靠山,只有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尤其是地下的革命斗争,如果离开人民,那就一事无成。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几位地下工作者的英雄形象,在当代中国小说中显示出独特的风貌。杨晓冬是小说的主人公,是地下工作的领导者的形象。他正确分析敌情,奇袭敌伪司令部,使全城敌伪官兵心惊肉跳,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坚定和果断,说明他是富有斗争经验的领导者。他对人民充满着无限的爱,对敌人无限蔑视和仇恨,对革命的胜利充满坚定的信心,对党和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在他被捕后,敌人软硬兼施,他则从容对敌、正气凛然,宁死不屈。在对待银环的爱情和对待母爱方面,他先公后私,以革命力重,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崇高品德,作家为读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小说中的杨母,虽然作者没有作更多的描写,但她的几件事足以显示出她的高贵品质。她有着悲惨的身世,把唯一的儿子献给了革命,为支持儿子和党的事业,她毫不犹豫地做起了交通员的这项危险工作,多次为党组织传递消息和宣传品,特别是在被捕后,她机智地识破敌人的花招,毅然坠楼身亡,为儿子树立了忠于党的光辉榜样,用行动激励儿子英勇斗争,宁死不屈,表现出一个革命母亲的崇高情操,感人至深。金环是小说中的成功形象之一,她是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新婚几个月就劝丈夫参军。丈夫牺牲后,她带着女儿离乡,到省城当了革命交通员。她对敌人仇恨无比,对革命忠心耿耿,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真诚火热,斗争中坚强勇敢。这一切在她被捕后表现得尤为集中而突出,她英勇不屈地牺牲了,但她的遗书却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她在遗书里说:
“他们(敌人)能够敲碎我的牙齿,能割掉我的舌头,甚至剖腹挖出我的心肝。但是他们只有一条不能,不能从我嘴里得出他们所需要的话。”他说:“敌人也想让我活下去,还答应叫我在物质生活上活好一点,只要从我身上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我想活,我知道‘死’并不是个愉快的名词,它的含义里有痛苦。但是我不能避开它而丢掉我最宝贵的东西,这些东西不用说作为一个党员,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是不能失掉的。”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话语,是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自白,是一个无限忠诚于革命事业的伟大战士的誓言,这正是她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掩护同志,在危险中拔簪刺杀多田的原因和动力。她的遗书将和她的名字一样闪光,永远激励人们去战胜敌人,克服困难,争取最后的胜利。这部小说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波澜起伏,富于传奇色彩。小说一开始写杨晓冬受命深入虎穴,金环和梁队长护送同志入城,就把读者带进惊心动魄,悬念横生的故事中来,接着描写晓冬、银环接近敌伪上层人物,会见伪省长,除夕之夜的“宴乐园”,奇袭敌伪司令部,中途暴动等等事件,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前后照映,表现出作者驾驭长篇小说的才力,这也是作者向古典小说学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