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爱德华·邦德

    爱德华·邦德

  • 别名:E. Bond
  • 外文名:
  • 身高:0cm
  • 星座:巨蟹座
  • 人气:0°
  • 介绍: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生于1934年7月18日— ),是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在过去的51年里他写出了53部舞台、电视、广播戏剧,并在60多个国家上演。邦德的创作集中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消费与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严重问题及对人的影响等主题。他更多的把他笔下的人物放置到战争及社会恐慌中,放大他们的需求以及对公正的渴望,从而让观众反思社会中的问题。
    摈弃20世纪剧院形式的邦德正在创建一种21世纪的新型剧团。这一新的理念坚持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生活”作出选择。它拒绝我们安逸地袖手旁观、寻找逃避责任的借口,他想要拉起阻碍我们看清世界的意识形态面纱。
    与此同时,爱德华·邦德与英国“大伯明翰”剧团长期合作,为3到21岁的孩子开发教育剧场项目。2005年,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编辑《爱德华?邦德与戏剧儿童》(Edward Bond and the Dramatic Child)一书,讲述与邦德的合作。



详细资料

  • 爱德华·邦德(Edward Bond,生于1934年7月18日— ),是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剧作家。在过去的51年里他写出了53部舞台、电视、广播戏剧,并在60多个国家上演。邦德的创作集中于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消费与占有,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严重问题及对人的影响等主题。他更多的把他笔下的人物放置到战争及社会恐慌中,放大他们的需求以及对公正的渴望,从而让观众反思社会中的问题。
    摈弃20世纪剧院形式的邦德正在创建一种21世纪的新型剧团。这一新的理念坚持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如何生活”作出选择。它拒绝我们安逸地袖手旁观、寻找逃避责任的借口,他想要拉起阻碍我们看清世界的意识形态面纱。
    与此同时,爱德华·邦德与英国“大伯明翰”剧团长期合作,为3到21岁的孩子开发教育剧场项目。2005年,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编辑《爱德华?邦德与戏剧儿童》(Edward Bond and the Dramatic Child)一书,讲述与邦德的合作。



艺术鉴赏

通过借助想象力来填补现实与艺术的鸿沟,爱德华·邦德使观众在艺术与自我的双向对话中去除蒙蔽,在感受戏剧针砭时弊的犀利中向内发起自我检视。他从不直接宣泄情绪或宣扬某种意识形态,而是用“极致的单纯”、“隐性的客体”诱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认同或不满,令其在久违的庄重与神圣中直面习以为常、隐蔽不彰而又肆无忌惮的丑恶和威胁,从而使观众在不得不回应的境遇中开始担当。爱德华·邦德不随俗流的理性剧场把戏剧的意义还给了观众,不仅重新定义了政治剧场,还使行动成为可能。 

——夏延华(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

作品简介

1962年,爱德华·邦德的处女作《教皇的婚礼》以尤内斯库《杀人者》为原型,在荒诞的气氛中探讨战后的流浪汉文化,思考流浪汉何以成为人的问题。两年后,《被拯救》问世,讲述倍感压抑的工人阶级青年不自觉的暴力行为,公园里几个年轻人拿石头砸死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

爱德华·邦德把《单纯》中母亲与儿子争夺背包的行为分解成45个动作,这个逐渐沉重得让母亲扛不起的背包演化为中心戏剧事件的过程,就是把演员和观众推向选择的艰难和必须选择的过程。而《赢了》一剧凭莎士比亚手里的“一张纸”打开了良知与金钱两个空间,用“隐性的客体”探讨了莎翁在作家身份和地主身份间的摇摆和矛盾。

从《被拯救》到《柯林五部曲》,看似充满暴力,却是爱德华·邦德对藏匿于现代性面具下的种种危机的演绎乃至预言。 

sitemap